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 第89章

第8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全子,你快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好让朕高兴高兴!”

    帝王寝殿内,永庆帝着一身寝衣,满是兴味地拍打身下的贵妃榻。

    明明是仲春时节,屋里也没有任何取暖的炭盆,永庆帝却一点也不觉得冷。

    他刚吃了一粒丹药,这会儿只觉浑身燥热,宛若置身火炉之中。

    永庆帝扯了扯衣襟,懒洋洋地闭眼,示意全公公快些说。

    全公公微微弓着腰,绘声绘色地讲述起皇家别苑内发生的事。

    “......状元郎醉得不省人事,几位殿下都拦着三殿下,还说什么状元郎只是个孩子,只是一时顽皮,气得三殿下当场丢了剑扬长而去。”

    永庆帝睁开眼:“所以说,老三真没能拿韩榆如何?”

    全公公点头:“几位殿下都护得紧,生怕状元郎被三殿下伤着。”

    “呵,他们何时这般良善了?”永庆帝眼神微冷,“韩榆呢?他又是什么反应?”

    全公公没忍住,噗嗤笑了:“状元郎睡得可香,再大的动静都没能吵醒他,最后还是沈大人的孙子与另一位二甲进士带他回去的。”

    永庆帝本来因为韩榆的反应乐不可支,听了后半句,嘴角倏地落下。

    良久,吐出一句:“是朕对不住他,可是朕没办法啊。”

    语气飘忽,带着不易察觉的惆怅与愤恨。

    全公公低眉顺眼,嘴皮子上下翻飞,一连串哄人的话就不带

    停顿地往外冒。

    永庆帝听得心里舒坦不少,点了点他:“你这老小子,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这么伶牙俐嘴。”

    全公公嘿嘿笑:“陛下说的极是。”

    永庆帝抚了抚燥热的胸口:“你老了,朕也老了。”

    全公公义正辞严道:“陛下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何来年老一说?”

    “也是,朕还没老。”永庆帝想到后宫里被诊出怀有身孕的嫔妃,永庆帝不由沾沾自喜,对全公公也不吝夸赞,“你也还机灵着,殿试这回若不是你发现,朕还真着了那群老东西的道。”

    全公公只一味地笑。

    “还有上回有人行厌胜之术,若非你泼了那姓方的道士一下,朕哪能看破他的伪装。”

    全公公笑呵呵地说:“奴才也是一时不慎,还是陛下火眼金睛,一眼瞧出那人不对劲。”

    ......

    时间倒回到三月十五,会试放榜这天。

    永庆帝依旧缠绵病榻,当他从方道士口中得知自己在宠幸嫔妃时晕厥是因为城东城南一带有人暗中行厌胜之术,顿时龙颜大怒,派禁军挨家挨户地搜查。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信将贼人捉拿归案,送去刑部大牢严加审讯,很快得到一份认罪书。

    永庆帝听闻陈子显认罪,便将方道士召到御前,赏他黄金百两。

    方道士含泪谢恩,又与永庆帝探讨起所谓长生之法。

    说到尽兴处,永庆帝喉咙干哑,全公公便奉上茶水。

    永庆帝又让全公公

    给方道士斟一杯茶,全公公照做,端着茶杯走过去。

    也不知怎的,临到跟前了,全公公忽然左脚绊右脚,直直朝方道士摔去。

    砸得方道士眼冒金星不说,杯子里八分满的茶水也浇了方道士一头一脸。

    全公公吓坏了,跪在地上连连求饶。

    一个是自幼在身边伺候的内侍,一个是可以让他长生不老、永葆青春的大师,永庆帝决定和稀泥,赏了全公公两板子。

    就在禁军入内,准备拉全公公出去打板子的时候,全公公忽然怪叫一声。

    “方大师,你、你的脸!”

    永庆帝循声望去,却见方道士脸上跟打翻了调色盘似的,成了花猫脸。

    定睛一瞧,方大师怎么跟他后宫里的嫔妃一样,往脸上涂脂抹粉呢?

    永庆帝暗自纳闷,越看越不对劲。

    ——那脂粉底下,分明藏了张不一样的面孔。

    永庆帝当时惊呆了。

    身边有个带着假面的人,还是备受自个儿尊崇的大师,这还得了?

    永庆帝也顾不上让人赏全公公板子了,喝令禁军捉拿方道士。

    经过一番审问,原来这方道士就是前段时间在越京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商妾室残害正妻与嫡子事件中侥幸逃脱的道士。

    一个草菅人命的道士混进宫中,还成了御前红人。

    何等荒谬!

    何等可笑!

    所谓陈子显行厌胜之术,也是他与方道士合谋,只为让永庆帝更加信任方道士。

    而永庆帝晕厥的真正原因,是服用过多丹药导致。

    永庆帝得知真相,气得当场晕厥。

    醒来后,直接判两人五马分尸。

    与此同时,永庆帝没有忘记方道士能进宫,是走了梅家的路子。

    即便梅贵妃哭得梨花带雨,说自己和梅家亦是受了方道士的蒙骗,永庆帝还是不由分说地迁怒了他们。

    往日里,因着梅家的缘故,永庆帝每个月总有那么几日宿在梅贵妃宫中。

    继三月十五之后,永庆帝好似忘了后宫里有梅贵妃这号人,甚至大张旗鼓地宠幸了住在梅贵妃寝宫偏殿的几个低位嫔妃,事后还给她们几人晋了位份。

    后宫尚且如此,前朝的梅家人更是多受苛责。

    就连三皇子越英颉,永庆帝都冷落了许久,除了每日早朝,几次三番的求见都不曾应允。

    甭管越英颉母子和梅家人如何惶恐郁闷,反正这些天下来,永庆帝心里舒畅得很。

    正因如此,当越英颉提出与其他四个兄弟一同宴请新科进士,永庆帝只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永庆帝经历过凶险残酷的夺嫡之争,太了解他这五个儿子的心思了。

    但他从未想过制止。

    互相制衡,才能避免一家独大。

    “小全子,朕还是不放心如今还在宫里的几个道士,你再让人去查一查,虽然太医说了,丹药有损龙体,可只要少量服用,还是利大于弊的。”

    全公公:“陛下放心,奴才马上就去查。”

    永庆帝满意了,坐起身道:“朕记得还有些奏折尚未批阅,得赶紧

    处理了,明儿朕打算去琼林宴瞧一瞧。”

    全公公赶紧搀扶永庆帝,往御案后走去。

    “朕虽然不在现场,做不到身临其境,可听你那番话,朕觉得韩榆倒是个有趣的人,明儿也好仔细瞧一眼,能把老三气得拔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妙人。”

    “哦对了,还有长平,听说她今日也出宫了?”永庆帝苦大仇深地打开奏折,自言自语道,“是该多出去走走,朕记得越京的贵女们最爱参加什么赏花宴,回头你跟皇后说一声,多给长平安排几场赏花宴,也能结识几个贵女。”

    “话说长平去年及笄,也该相看驸马了,不如明日带长平去琼林苑走一遭,看几眼青年才俊......”

    全公公笑而不语,安静立在一旁,为永庆帝磨墨。

    却说韩榆醉酒误事,将酒液吐了三皇子越英颉一身,惹得对方勃然大怒,险些性命不保。

    眼看越英颉手持长剑,下一刻将要砍下韩榆的脑袋,祭奠自己被毁掉的衣袍,一旁看戏的几个皇子见势不妙,忙上前阻拦。

    五皇子越英乾:“韩状元年方十六,只比三哥的长子大了几岁,姑且算个孩子,三哥何必斤斤计较。”

    九皇子越英祯:“三哥怕是醉了,今日诸多进士在场,若是闹出人命,三哥该如何收场?”

    十皇子越英叡:“三哥当真是小肚鸡肠,人家韩状元并非有意如此,是你偏要人家喝酒,这会儿又因为韩状元

    酒后失态大动肝火,绝非君子所为。”

    大皇子越英焱素来寡言少语,不争不抢,即使现场一片混乱,依旧不动如山,既不劝说也不拱火,有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沈华灿和席乐安不着痕迹将睡得不省人事的韩榆护在身后,眼睁睁看着越英颉的针对对象从韩榆变成三位皇子。

    十皇子罕见地与五皇子、九皇子联手,跟三皇子吵得不可开交,只差动手了。

    沈、席二人:“......”

    这大概就是榆哥儿说的菜鸡互啄吧。

    到最后,越英颉被他三个兄弟气得扬长而去,留一众新科进士瑟瑟发抖,看韩榆的眼神像在看什么勇士。

    越英焱站出来打圆场:“韩状元是无心之失,三弟也是一时气不过,我去看看,你们留在这儿。”

    越英焱出门去追越英颉,剩下的三位皇子又坐回去。

    越英乾看了眼韩榆的后脑勺,眼里夹杂着席乐安看不懂的兴奋:“既然韩状元醉酒睡去,后续宴席无法参与,便送他回去吧。”

    说着,就要召内侍上前。

    沈华灿起身上前,毛遂自荐送韩榆回去。

    席乐安不甘落后,不忘贴心地为他二人编造借口:“韩榆醉酒后往往会闹腾许久,还是不麻烦殿下了,我们送他回去就好。”

    越英乾睨了沈华灿一眼,后者微微垂首,看不清神色。

    思及此二人皆是韩榆好友,越英乾并未刁难,放他们离开了。

    一旁越英叡暗暗咬牙,他才是嫡

    皇子,越英乾和越英颉凭什么作出一副东道主的模样?

    简直可恶!

    回宫后定要同母后好好说道,他如今尚未入朝参政,不能拿两个异母兄长如何,不代表母后和外祖做不到。

    庶出的玩意儿最是低贱,就该像大皇兄,清楚自己是几斤几两,安分守己一点。

    转念想到方才那场闹剧的主人公——韩榆,越英叡眸光微闪。

    韩榆的师公是沈绍钧,沈绍钧背后又站着以蔡次辅为首的文臣。

    蔡次辅与外祖颇有几分水火不容的意思,越英叡却觉得这没什么。

    只要他能招揽韩榆和沈华灿入他麾下,假以时日,蔡次辅定能心甘情愿为他所驱使,和外祖齐心协力,让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

    甚至是九五之尊。

    思及此,越英叡呼吸急促,眼神愈发狂热。

    殊不知,他旁边那位五皇子,正打着和他相同的主意。

    韩榆已经得罪了越英颉,绝无投靠三皇子一系的可能。

    如此一来,只需防备着越英叡这小子,以及他身后老谋深算的戴皇后和戴首辅即可。

    ......

    这边几位皇子的算盘打得啪啪响,那边韩榆三人被内侍一路送到门口,迎着正午的日头登上马车。

    马车驶离皇家别苑,行一段路程,向右拐去。

    横躺在马车里的韩榆悄无声息睁开眼,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

    “嚯!”

    席乐安吓一跳,刚发出细微的轻呼,就被沈华灿一把捂住嘴。

    沈华灿转动眼珠,极

    具暗示意味地看向绣纹繁复的车帘。

    马车是皇家别苑的,负责驾车的自然是皇家别苑的护卫。

    席乐安忙举起双手,小鸡啄米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沈华灿笑了笑,这才松开他。

    韩榆无声展露笑颜。

    俊美的少年人双眸清明,哪有一丝醉酒后的浑浊迷茫。

    “榆哥儿,你醒啦?”

    席乐安和沈华灿原本坐在韩榆对面的软垫上,这会儿见韩榆睁眼,席乐安悄咪咪地挪到韩榆那边,用气音询问。

    ——他和沈华灿都猜到韩榆是装醉,方才之所以低呼,全是因为韩榆鲤鱼打挺的动作太过迅猛。

    韩榆颔首,轻拍两人的手臂,低声轻语:“辛苦你们了。”

    承受偌大压力,将他从宴席上带走。

    “瞧你这话说的。”席乐安撇嘴,有点不大高兴,“罗先生和沈爷爷万般叮嘱,不可与......走得太近,倘若咱们没离开,他们递来橄榄枝,怕是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正如韩榆以装醉中断了三皇子的拉拢,他们也是借送韩榆回家,避免被剩余几位皇子盯上。

    只不过,席乐安有点担心:“三皇子会不会因此记恨上你,将来给你使绊子?”

    韩榆意味不明翘了下嘴角:“三皇子可是向我打过包票,就算我喝醉了也不会怪罪我的。”

    越英颉此人极好面子,最看重在文臣中的风评。

    君子一言九鼎,越英颉绝不会因小失大,因为韩榆的无心之失加以报复

    ,从而遭人诟病。

    “可万一他来阴的呢?”席乐安仍不放心。

    韩榆微微眯起眼,戏谑中难掩锋芒:“那就要看看,是谁的手段更脏了。”

    席乐安噎了下:“韩榆你......我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沈华灿瞧了眼傻乎乎的小伙伴,满是怜爱地拍了拍他的小脑瓜:“乖,别想那么多,这不是你该操心的。”

    席乐安:“???”

    韩榆笑着摇了摇头,照葫芦画瓢,安抚地轻拍席乐安的后脑勺两下:“放心吧。”

    马车还在行驶,似乎又拐过一个弯,车内的三人因为惯性身体微微倾斜。

    韩榆努力维持平衡,手背挨了一下轻戳。

    掀起眼帘,沈华灿正含笑看着他。

    温润如玉,没有丝毫阴霾。

    沈华灿说:“谢谢。”

    韩榆双手抱臂:“小事一桩。”

    席乐安听着两人没头没尾的对话,只觉满头雾水:“怎么个事儿?”

    沈华灿轻叹,勾勾手指让席乐安过来。

    席乐安眼巴巴凑上去,侧耳聆听。

    韩榆打出一个带着些微酒气的哈欠,又重新躺了回去。

    因着传胪大典的缘故,今早天刚亮就醒了。

    先后在桌上、马车上趴了会儿,硬生生把韩榆的睡意都给酝酿出来了。

    韩榆眼皮发沉,索性放任自己闭上眼,缓缓睡去。

    睡意朦胧间,韩榆听到席乐安大惊小怪的语调:“所以说,是......害死了你爹?”

    是呢。

    没错。

    大聪明总算推断出来了。

    韩榆挠

    挠脸,沉沉睡去。

    ......

    再醒来,太阳已经西斜。

    韩榆掐指一算,他睡了有一个半时辰。

    “小酥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韩榆坐在床畔醒神,一抬眼就见韩文观啪嗒啪嗒跑进来。

    二嫂没进来,只远远在院子里瞧着。

    韩榆起身相迎,展开双臂抱住观观小朋友。

    “酥酥,娘说你考上了状元,厉害!”

    韩榆眉开眼笑,抱起韩文观往外走:“呀,观观是不是背着小酥酥偷吃糖了,怎么这样嘴甜?”

    谈绣芳在韩榆叔侄俩走近时恰好听见这句,噗嗤笑了:“自从报喜的来过咱家,观观就一直念叨着小叔叔厉害。灿哥儿安哥儿送你回来,你睡着的这段时间他不知跑了多少趟,就盼着你醒呢。”

    韩榆看二嫂神色如常,怕是小伙伴没把他在宴席上的壮举告诉她。

    再低头,韩文观正满脸崇拜地看着自己。

    新科状元郎对这样的目光十分受用,促狭道:“观观我问你,是小酥酥厉害,还是你爹厉害?”

    韩文观呆住,眨巴着大眼睛,半晌没回过神。

    “嗯?”韩榆催促,轻晃臂弯间的小侄子,“快说。”

    韩文观瘪嘴,一头扎进韩榆怀里。

    鸵鸟般逃避的姿态成功逗笑了身边两人。

    谈绣芳笑着提醒:“小叔叔和你爹一样厉害,是不是?”

    韩文观点头如捣蒜:“嗯嗯,一样厉害。”

    “算你狠。”韩榆轻哼一声,转而问谈绣芳,“二嫂,下午可有

    匠人送什么东西来?”

    “有的。”谈绣芳点头,“我让他放在滑梯旁边了,不过那东西好像要两个人才能玩得起来。”

    韩榆嗯了一声:“的确如此。”

    今天送来的东西是跷跷板,需要两个人才能玩起来。

    “观观来越京已有些时日,他的小伙伴都留在安庆府,越京并无相熟的同龄人。”韩榆顿了顿,正色道,“小孩子的成长中是需要同伴的,有那些个大家伙,观观应该很快就会有许多朋友。”

    谈绣芳止不住地笑:“除了他爹,就数你最惯着他。”

    和别家的慈母严父不同,韩家是典型的慈父严母。

    除了某些原则上的问题,韩松几乎对韩文观有求必应。

    再有个总爱带着韩文观疯玩疯闹的小叔叔,谈绣芳一度担心儿子长歪了。

    好在,她担心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韩榆但笑不语,把韩文观放到地上。

    韩文观一落地,就去追领着黑妞灰妞两个小弟遛弯的壮壮。

    要说原因,大概是韩榆没能拥有完美的童年。

    有些梦想没能实现,成为永久的遗憾,就只能努力落实到其他人的身上。

    韩榆收回视线:“观观这边有我看着,二嫂去忙吧。”

    谈绣芳诶了一声,回去继续给韩文观做衣裳。

    傍晚时分,韩松回到家。

    “这块端砚,给你。”韩松将砚台推到韩榆面前,“权当是六元及第的礼物了。”

    端砚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砚台,质地细腻,墨水不易干燥

    。

    同时,它的价格也很漂亮。

    买这一块,二哥估计要大出血。

    韩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砚台,弯起笑眼:“多谢二哥,我很喜欢。”

    在韩榆直白欢喜的目光中,韩松颇有些不自在。

    他深思熟虑了一下午,才敲定这件礼物。

    回来的路上还在想,万一韩榆不喜欢怎么办。

    幸好,韩榆看起来很是喜欢。

    韩松以拳抵唇,轻咳一声道:“喜欢就好。”

    也对得起他在几十块砚台前挑挑拣拣许久,眼睛都快看花了。

    韩松迟疑片刻,还是问了:“你......手臂的伤可好些了?”

    韩榆嗯嗯点头:“前天就结痂了,再过个几日就能碰水了。”

    韩松手指轻敲桌面:“记得换药,下次莫要再慌慌张张,让自己受伤了。”

    韩榆好脾气地应下:“我跟二哥保证,绝不会有下一次。”

    阮景璋那厮被他教训一顿,连传胪大典都称病缺席,可见心理阴影不小。

    希望他识趣一点,莫要再自讨苦吃。

    见韩松面色微缓,韩榆支着下巴转移话题:“即日起,我也算是二哥的同僚了?”

    虽说不在同一处任职,可每逢月末,六部公务繁忙,都会从翰林院借调一批官员过去。

    四舍五入,姑且也算同僚。

    韩松嘴角牵起细微的弧度:“嗯,是。”

    往后便可齐心协力,并肩同行。

    韩松忽然想到一件差点被他遗忘的事情:“上午几位皇子宴请新科进士,你......吐了三

    皇子一身?”

    韩榆蹙眉,竟然传得这样快?

    “没有。”韩榆严肃摇头。

    所以是谣传?

    韩松刚松了口气,就听韩榆振振有词道:“分明只是胸口那一片,哪有一身?两口酒而已,真不知传话之人安的什么心。”

    韩松:“......”

    韩榆将他的一言难尽看在眼里,劝慰道:“二哥放心,三皇子早就答应我了,就算我做了什么,也不会降罪于我。”

    “竟有这回事?”韩松抬手轻捏眉心,语重心长道,“本意是好的,但有时候不需要这样激进,委婉亦是保全自身的一种方式。”

    韩榆满口应下。

    至于会不会记下,是否付诸行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韩松沉默片刻,深知一时半会儿掰不正韩榆的某些思想,只好闭口不言。

    韩榆移开眼,不去看二哥深意满满的眼睛,打着哈哈说:“走吧二哥,吃饭去。”

    韩松应声,跟上韩榆的脚步。

    一夜好眠。

    翌日,韩榆与小伙伴相携前往举办琼林宴的地方——琼林苑。

    正式开宴之前,永庆帝赋诗一首,赐予新科进士共勉,而后又赐下《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著作。

    众进士谢恩,得永庆帝赐花一朵。

    幞头戴花,象征着集荣耀与喜庆为一身。

    众人头戴鲜花,同群臣向永庆帝谢表,即表达感激之意。

    一整个流程过后,永庆帝看向下首:“状元郎何在?”

    韩榆心神一动,稳步上前:“微臣叩见陛

    下。”

    “起来吧。”永庆帝眯着眼睛打量韩榆,倒是相貌堂堂,气度不凡,本就及格的印象分又往上拔高了些,“朕听说,昨日你吐了老三一身?”

    琼林苑内蓦地一静。

    上百道视线投注到韩榆身上,有担忧、关切,也有幸灾乐祸与快意。

    所有人都在想,这下韩榆完蛋了。

    然而下一瞬,永庆帝朗声大笑:“韩榆你可真是好本事,朕起码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老三失态的模样了,他那般气急败坏,可都拜你所赐啊!”

    再看另一边的三皇子,因为被亲爹当众揭短,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比那河边的柳树还要绿上几分。

    韩榆无语凝噎,只恭敬垂首:“微臣不敢,只怪微臣酒量浅薄,才会酿下大错,还请陛下和殿下恕罪。”

    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在面圣与性命堪忧的双重压力下仍能保持冷静,实属难得。

    永庆帝不由好奇,韩家莫不是祖上冒青烟,才会连出两个有出息的子孙?

    一个韩松,虽然间接见证了他最为不堪憋屈的时刻,但永庆帝无法否定他的优秀与能力。

    一个韩榆,十六岁六元及第,心性更是非常人能比。

    这让永庆帝开始期待,韩榆正式入朝后的表现。

    “这事儿朕做不得主,还得看老三的意思。”永庆帝一招手,把三皇子叫到跟前,“老三,你看如何?”

    不待三皇子出声,十皇子就迫不及待地道:“父皇有所不知,昨日三哥让状

    元郎饮酒之前就已经允诺过,无论状元郎做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三哥都会原谅状元郎,还会为他在父皇面前说情呢。”

    三皇子:“......”

    哔——

    脏话.jpg

    “哦?竟有此事?”永庆帝抚掌而笑,“既然如此,韩爱卿你大可不必自责,老三已经原谅你了。”

    韩榆眼眸一亮,里头仿佛点缀着璀璨的星辰,满是期待地看向三皇子。

    永庆帝心中暗笑,到底还是个孩子,再怎么冷静,不经意间还是流露出几分孩子心性。

    若是眼神能杀人,韩榆估计早就被三皇子用眼神大卸八块了。

    可即使三皇子恨不得拆了韩榆,在永庆帝笑眯眯的注视下,只能忍气吞声:“状元郎尽管安心,本皇子从未怪过你。”

    韩榆闻言,立刻深深俯下身:“微臣多谢殿下宽恕。”

    再抬首,面上的激动不加掩饰,眼底竟隐隐有水光浮动。

    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永庆帝、几位皇子及朝中重臣不由感叹,此子秉性过于纯良,犹如一潭清泉,一眼就能望到底,或许这就是沈大儒收韩榆为徒孙的最主要原因罢?

    因为高中榜眼,坐在左侧靠前的沈华灿看着韩榆毫无表演痕迹的举止神态,以及视线所及范围内大家脸上的动容,陷入沉默。

    “好了,这件事到此结束,韩爱卿不必再为此战战兢兢。”永庆帝话锋一转,“朕听说韩爱卿可以双手成书,不若今日为朕展示一

    番?”

    韩榆旋即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微臣献丑了。”

    自有内侍准备好笔墨纸砚,任由韩榆发挥。

    其中过程不必赘述,总之韩榆获得了一水的好评。

    这厢韩榆开了个头,其他进士纷纷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

    一时间,琼林苑内好不热闹。

    韩榆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就跟沈、席等十几位同窗出了宴厅。

    四月里,正是牡丹海棠盛放的时节。

    有诸多进士聚集在小花园内,边欣赏绚烂花束,边吟诗作对。

    见韩榆一行人过来,便让出些位置。

    “听闻诸位来自安庆书院,我等来自东昌书院,可要比试一二?”

    满是挑衅意味的话语,瞬间激起了安庆书院学生的胜负欲。

    “比!”

    “好,那便以海棠为题。”

    韩榆作为安庆书院代表人物,自然逃不脱赋诗一首。

    结果自然是赢得满堂喝彩。

    比试到最后,东昌书院略逊一筹。

    “愿赌服输。”最先提出比试的进士看向韩榆,“敢问韩小兄弟,你拜了沈大儒为师公,为何又要前往安庆书院读书?”

    韩榆有些诧异,但还是答了:“学无止境,人总要四处走走,体会人生百味,方能增添阅历,开阔心胸。”

    “太平府与安庆府的风土人情截然不同,若韩某只龟缩一隅,恐怕也见识不到别样的风景,汲取新的知识。”

    “原来如此,是苏某狭隘了。”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觉得韩榆野心极大。

    有沈大儒一

    个师公不够,还不远千里前往安庆书院,与沈华灿和席乐安平白占了三个读书名额。

    如今想来,卑劣的分明是他们。

    韩榆对一众人的反应视若无睹,偏过头与好友谈笑。

    神情坦荡,更衬得他们心思阴暗。

    韩榆同沈华灿和席乐安耳语:“驯服同僚第一步,先让他们感觉到愧疚。”

    沈华灿:“......”

    席乐安:“......”

    眼看琼林宴接近尾声,韩榆等人打算回去。

    途中与一行人狭路相逢。

    身着钴蓝华裳的女子由远及近,身后十数名宫人相随。

    一旁钟伯同低声提醒:“这位应该是长平公主,快快停下行礼。”

    长平公主,戴皇后嫡出,乃是永庆帝最为疼爱的公主。

    按照惯例,公主在出嫁前才会有封号,而这位长平公主,据说周岁时就有了封号,封地更是富庶辽阔,惹得一众尚未封王的皇子眼红不已。

    韩榆心思流转,随进士们一道,后退避让。

    “微臣见过公主殿下。”

    全程眼帘低垂,仅能从余光瞧见钴蓝的裙摆轻轻曳地。

    “免了。”

    清冷如月的嗓音由近及远,宛若宝珠落入玉盘,泠泠作响。

    直到公主依仗远去,众人才抬起头。

    “不愧是长平公主。”

    有人咂舌,感叹着回到宴厅。

    韩榆笑笑,不置一词。

    ......

    很快的,琼林宴结束,韩榆带着永庆帝所赐的书籍回去。

    马车摇摇晃晃,晃得韩榆生出几分困倦。

    “早上

    起太早,容我眯一会儿,到家了喊我。”

    席乐安和沈华灿异口同声应好。

    韩榆闭上眼,意识逐渐下沉,坠入睡梦中。

    不知睡了多久,再睁眼,眼前却不是熟悉的马车,而是......军营?

    往来皆是身着甲胄的将士,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铁锈味道,不时有人抬着浑身是血的士卒从韩榆身边经过。

    他们看到韩榆,皆神态恭敬,口中称呼“凌先生”。

    凌先生?

    韩榆心生疑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二哥口中那位心心念念多年的凌先生。

    “凌先生,主公请您过去。”

    韩榆愣了下,想问所谓主公在何处,却发现身体不受控制地往一处走去。

    是主帐。

    韩榆掀开帐门走进去,看到桌案后坐着一人。

    身披银甲,甲胄上有许多血迹,因久未清洗,呈现出斑驳的褐色。

    韩榆尝试看清对方,却发现对方的面庞笼罩着一层薄雾,怎么也看不透。

    “主公。”

    “先生,只剩最后一支残军了,只要把他们赶出去,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清泠沉稳的女声透着雀跃,捏着信报的指尖因用力微微泛白。

    “这几日我闲暇之余,一直在考虑国号一事。”

    “我想了许多,还是觉得这个最好。”

    细长带有薄茧的手指将一张纸推向韩榆。

    韩榆顺势低头。

    白纸黑字上,赫然是偌大的一个“越”字。

    韩榆心神一震,瞳孔也随之剧烈收缩。

    越?

    可是大越?

    “先生觉得如何

    ?”

    女子的嗓音深藏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紧张。

    韩榆沉浸在震惊与怀疑之中,并未在第一时间作答。

    “先生?”

    韩榆回神,欲张口作答,眼前画面猛然一荡。

    韩榆身形不稳,整个儿被卷入漩涡之中。

    “榆哥儿!榆哥儿!”

    耳畔是席乐安的呼唤,一声高过一声。

    韩榆睁眼,映入眼帘的是好友熟悉的两张脸。

    “怎么回事?我看你眉头紧蹙,口中呓语,莫不是魇着了?”

    韩榆心跳如雷,恍恍惚惚地摇头:“没。”

    沈华灿不放心地看他一眼,确定韩榆恢复如常,这才没问。

    韩榆闭上眼,惊觉后背一片潮湿。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