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庶女多福 > 第92章 连升三级

第92章 连升三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江凌根本没给她再开口的机会。

    她一靠过去, 江凌就捉住她的小手,环到了自己的腰上,道:“你也不看一看, 这大风大雪的天, 我来回奔波, 瘦没瘦?伤没伤?”

    锦鱼轻轻挣扎了一下, 手被抓得死紧,根本拔不出来,只得轻笑着,把头蹭到江凌胸前,又感觉这胸膛比她记忆中的更加炽热。结实的胸膛起伏着, 她仿佛能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她的心,便也慌乱地蹦蹦跳跳起来, 好像藏了只不安分的小兔子。

    “你是不是一点儿都不想我……”江凌的语气像个深闺怨妇,大掌干燥、滚热,牵引着她的小手, 在被子下不安分地游走。

    “想……想的……”锦鱼嗓子发干, 勉强挤出了一句话, 哼哼的, 嘤嘤的, 也不知道江凌听没听清。

    可她刚哼完, 炽吻就落在她的发顶, 慢慢滑入她的颈窝,顿时如急雨洪流, 终是裹挟着她再也无法完整地呼吸。

    及至第二日醒来,锦鱼只觉得浑身都发着酸, 连眼皮似乎都累着了。她醒了一会子的神,才费力地睁开了眼,江凌却已经不在床上。

    外头明亮的天光从糊了皮纸的步步锦窗棂格子里射进来。

    锦鱼脑子空白了片刻,突然一惊。这样亮堂,还不得将近午时了?太丢脸了,她慌得大声叫人。

    不过片刻,豆绿就脚步咚咚地跑了进来。

    她忙问几时了。

    豆绿笑道:“几时也不打紧。家里的事茯苓跟大奶奶二奶奶安排得妥妥当当。侯爷夫人姑爷进宫还没回来。姑娘要是还觉得身上累得慌,就再睡一会儿。”

    锦鱼这才松了一口气,倒头想再眯一会儿,突然又翻身爬起:“你说什么?姑爷也进宫了?”

    豆绿笑道:“可不是。府里也不知道多久没接待过宫里的人了。门上的人见是个小太监,吓得摔了好几跤,才把信送明白了。大约是辰时吧。说是皇上知道咱们姑爷回京了,特意传召的。”

    锦鱼只觉得懵头懵脑,一时有些想不明白。

    大朝会的日子,皇上要见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就算江凌领了钦差,也只是一个八品小官,皇上不可能想得起来特意召见吧?

    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而此时,江凌也觉得这事诡异得很。

    他昨天跑来叩宫,只是为了要回京过年,不得不来应个卯。所以早就准备了札子,如他所料顺利递进去,他就跑回家了。

    根本没打算皇上初八开朝前会来搭理他。

    他的计划是,趁着过节拜年的功夫,跟王尚书还有景阳侯,商议出一整套的赈灾方略,然后尽力争取到太子与袁相的支持。等一开朝时,就呈报上去。只要皇上一点头,便可以立刻启动,救民于水火。

    可今天他正睡得酣甜,皇上却派了小太监来传召。

    他被带进宣明殿后没多久,永胜侯和白夫人也被叫了进来。

    三人因在宫里,没法子商议什么,可是眼神之间,都十分忐忑。

    整件事确实匪夷所思。

    这宣明殿是皇上筵宴之所。也是今日大朝会午宴的正殿。

    大朝会赐宴自然也是分等级的。

    能进宣明殿的,都是宗室王公。

    往年永胜侯与白夫人进宫,都只能在外面的偏殿吃一顿冷饭。

    朝中大臣,如王尚书也没资格进殿。

    今日皇上把他们一家叫到这里来,肯定也不是要在这里给他们赐宴。

    那叫他们来做什么呢?

    肯定跟赈灾的事无关。

    一来这位皇上虽也算得上勤政爱民,可却并不是什么圣主明君,并不像真把天下百姓的生死安危记在心上的人。

    二来,若是为了灾民的事,该叫来一起见见的,就不会是他爹与白夫人,而应该是太子袁相公王尚书等人。

    虽然捉摸不清皇上叫他们进来做什么,他还是趁着等候的工夫,暗暗打着腹稿,把之前的方案又整理了一遍,以备皇上万一真的问起来,他能呈报得有条有理,争取给皇上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不想这一等,就等到了巳时末刻。

    眼看将近午时,大宴将开,永胜侯与白夫人都明显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外头才有人来传,说是皇上马上就到。

    他们忙整理衣裳,站起身,出殿外恭迎。

    远远地就见一架步辇高宽各丈余,四周俱是朱漆雕板,刻着五彩贴金的龙云纹样,由三十二个太监抬着,又前后前后不知多少宫女太监,煊煊赫赫地来了。

    皇上的仪仗之后,跟着四五十王公贵眷。

    三人忙在殿前的红毯上跪下迎接。

    一时皇上下了步辇,走过他们身旁,问是何人。

    就有随侍的公公答了。

    皇上笑道:“啊,正是呢。朕这一忙,差点儿忘了。快起来,叫朕瞧瞧。”

    也不知道是在说谁。

    那公公想来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提醒道:“皇上,这儿风大,回头吹着了。不如进去再慢慢瞧。”

    皇上倒也没坚持,径直往殿里去了。

    一时就有太监来叫他们起身,等跟在皇上身后的王公宗室全都进去了,才有太监引着他们一家进了宣明殿的正殿。

    进门就见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厅里,立着一根根顶天立地怀抱粗的金丝楠木大柱。

    大殿的正中上首,坐北朝南,放着一张金龙大宴桌,后头竖着紫檀木金龙边嵌珐琅五伦图大屏风。

    皇上坐在正中。

    左侧有一张宴桌稍小,也是金龙宴桌,坐的是太子。

    下头两侧东西一字排开,摆放着数十张的宴桌,俱都铺陈着明黄桌布。

    男左女右,席面上已经坐满了人。

    他们一家三口最后进来,立刻成了目光的焦点。

    江凌站在永胜侯与白夫人身后,只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一家与这些人没一个熟悉的,他有一种草鸡进了凤凰窝的不适感。

    正尴尬,就被小太监引到了皇上的宴桌之旁。

    就见皇上兴致极高,笑指着他道:“我就说你眼熟。今日才知道是为什么!果然是像的!”

    江凌:……像什么?或者是像谁?

    那天皇上头一回见他,也是一直盯着他打量。他当时还以为是见自己长得好看。原来不是。

    电光石火之间,他心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正想着,就听太子道:“还是父皇慧眼如炬。江凌长得,果然有几分像当年的孝慧仁皇后。”

    一颗石头落了地。

    虽是历经了几代,江家与皇室的血缘早就淡薄得如白水。

    可是细究起来,皇上跟太子与他们永胜侯府仍算是亲戚。

    皇上被奉承得大笑起来,道:“本是想不起来,昨日祭祖,见了先孝慧仁皇后的画像,这才明白过来,难怪朕瞧着江凌,就觉得亲近。”

    语气中不免带着得意,又指着江凌叫他去见几个年迈的宗亲,让他们瞧瞧像是不像。

    这种情形之下,谁会扫皇上的好兴头?自然都没口子地夸江凌,说他不但长得像孝慧仁皇后,怕也有几分孝慧仁皇后的品格。重点当然是皇上英明神武,洞若观火,什么也逃不过皇上的一双慧眼。

    甚至还纷纷说起当年孝慧仁皇后的事迹来。

    一时殿中感怀当年,热闹非凡。

    动情之处,皇上便道:“想当年孝慧仁皇后何等高仁厚德惊才绝艳!近日雪灾肆虐,民情悲苦,想来她老人家在天之灵心生不忍,这才派了江凌来助朕!朕今日当再追谥她老人家一个慈字,以为缅怀。日后便称孝慧仁慈皇后。”

    江凌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对江家,可真是天降隆恩了。

    永胜侯与白夫人自然比他还震惊,两人颤着声音匍匐在地谢恩。

    江凌见状,也忙跪倒。

    耳中听着殿内一片此起彼伏的颂圣之声,心中却是思绪万千,五味杂陈。

    想不到让他一飞冲天的竟然不是他的才干,而是他的长相。

    不过他素来不是那喜欢钻牛角尖的人。

    凭长相那又怎么样呢?

    长相也是天赐的福分啊。

    他跟在永胜侯白夫人身后谢过恩,便有小太监来引着,起身准备退下去。

    不想就听皇上又道:“等等。你们江家既是孝慧仁慈皇后的娘家,便是在这里坐着享宴也不算逾越。在哪里给加几个座儿吧。”

    江凌:……

    这份恩宠怕是到了下半日便会传得全京城人都知晓了。

    江家三人又忙下跪谢恩。

    一时谢恩毕,等着宫人安排座次之时,就听有人笑道:“父皇,儿臣惭愧。之前与江凌虽是相识,竟没瞧出他长得极似孝慧仁慈皇后。不如就把座儿加在我这桌吧。”

    “你呀,成日嬉笑玩乐,不务正业,认识的人倒是多。”皇上嗔笑道,语气中都是宠溺。

    江凌听得这人认识自己,一时倒想不起是谁,便半抬了头,偷偷看去,却见说话的人二十上下年纪,修眉高鼻,面庞略扁,下颌宽大,穿着金黄袍服,肩部与前胸都有两条团龙,仪表堂堂。确实是他认得的,是诚亲王。

    就听诚亲王嬉笑出座上前行礼道:“父皇,儿臣也想替父皇与皇兄分忧啊。可父皇英明,皇兄能干,儿臣还是少给你们添乱了。不过,今日父皇既缅怀孝慧仁慈皇后,儿臣也想表表孝心,替永胜侯求一个祠禄官之职。”

    祠禄官名义管着京城内外的宫观,其实是个虚职,领干俸、无官品,不用上朝办公事。一般都是加给勋臣贤老的优遇。只因这些人年纪或是才干不足,不能授予实权,又或是皇上想多给谁一些品外俸禄,便任以此官。

    江凌听到这个建议,心中不由警惕。

    诚亲王作为皇后娘娘的幼子,在京中的名声向来有些荒唐。不然也不会以堂堂亲王之尊,跑去偷听柳镇的洞房墙角。当初救人的是锦鱼而不是锦心,这事就是从他府里传出来的。

    可若他真这般荒唐,又怎么会连他家的这点极隐秘的事,也了如指掌?不然不会替他们家求一个无官品又高俸禄的虚职。

    正疑虑之间,就听皇上道:“这倒是个好主意。这样吧,便任一个内祠判官。回头着吏部办理。”

    内祠判官,通常由省级官员或者是五品以上朝官兼任。

    算是极恰当的恩任。

    江凌不由又有些不确定。难不成皇上也知道永胜侯府的家规?所以诚亲王才知道的?

    不及细想,只得跟着永胜侯与白夫人再度磕头谢恩。

    刚站起,正要被太监引着入座,就又听有人道:“父皇,如今江凌既替父皇巡灾,却只是个八品,行事未免受限不便,儿臣推荐他暂代一个枢密都承旨之职,待年后平定灾情,论功行赏,再行转正,岂不合宜?”

    皇上哈哈笑道:“好,准了。”

    江家三人再度下跪谢恩。

    在场众人纷纷赞颂皇上太子英明睿智,爱民如子,治国有方。

    一时殿内气氛欢快热闹,皆大欢喜。

    他半垂眼眸,勾着嘴角,看上去自然是欢喜的,只是他心里却绷得像一张拉紧的弓。

    枢密都承旨隶属于枢密院,是皇上的秘书机构。

    赈灾的事原本由太子所领,如今出了事,皇上亲自过问,派了钦差。由枢密都承旨的人出面,确定是最妥当不过。

    本来对太子来说,最好是推他做个东宫的属官,那么,待他平定灾情,这份功劳,仍能算在太子头上。

    但太子明显也不是个蠢的。若太子直接推荐他做东宫属官,就是在跟皇上争权。

    推他做枢密都承旨方能显得太子对皇上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但是这都不是江凌紧张的理由。

    太子能坐稳东宫之位这么多年,也不是光凭一个嫡长子的身份。推他做枢密院的官职他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这枢密都承旨是从五品的官职。

    如此事能成,他连升三级,自然风光。

    可这说明太子根本不知道他家那官不上六品的家规。

    皇上明显也不知道。

    那么诚亲王是怎么知道的呢?又或者是他多虑了,诚亲王只是想到他爹从未出仕,不能真授予实权,这才推了个祠禄官。

    谢过恩,江家三人才分别落座。

    江凌的座位在诚亲王右侧。

    诚亲王态度甚是亲热,笑道:“想不到今日见到你。前日王妃还念叨说想请你们夫妻过府。上回你家夫人在宏福寺插的宴体花,她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呢。初三日我们府里设了宴,回头我让他们给你们夫妻送一张帖子去。”

    江凌听了,起身惶恐道:“王爷赐宴,本不敢不去。只是初三日,我与内子要回景阳侯府跟老太太拜年。”

    江家的规矩,初一入宫,初二本家长辈亲戚上门拜年,初三各自走亲戚。倒不是假话。

    诚亲王伸手扯住他的衣袖,要他坐下,笑道:“不必这么惊惶。初三来不了,就初四来,初四我们还请了京里最有名的南曲班子来唱戏。”

    诚亲王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江凌若是再不答应,就叫不识抬举了。

    可江凌想了想,只是笑着拱了拱手,道:“不敢再耽搁大家吃饭了。”

    就见诚亲王嘴角抽了抽,挤出一个勉强难看的笑容,挥了挥手。宫娥这才上前送菜送酒。

    江凌也知道,他这是得罪了诚亲王。

    可他不得不得罪。

    之前他因为锦心的事,去诚亲王府见过诚亲王一面。

    当时诚亲王倒也不难说话,只是事后与他再无交集。

    后来插花大会后,诚亲王妃有一次宴客,给锦鱼送过一张帖子。

    锦鱼说诚亲王府与敬国公府关系亲近,想来敬国公夫人和锦心也会去。她不想去惹麻烦,因此寻了个理由推了。

    今日诚亲王见皇上对他甚是喜爱,突然跳出来当众说认得他,还替江家求了恩赏,拉他同桌,又邀他到府。这般折尽身段,好似三顾茅庐,必有所图。

    他现在既然半只脚踏进了枢密院,就不该与哪位皇子过于亲近。

    不过,最重要的是,锦鱼明显没有想跟诚亲王妃交好的打算。

    反正都要得罪的,不如由他来得罪诚亲王,倒省得锦鱼让诚亲王妃记恨。

    锦鱼这一天自然都悬着心。不过也没闲着,正好有时间,便把玉钰的事情处理了,又与香罗商议了绿柳庄的事。

    直忙到申时,才听到外头消息说,江凌与永胜侯白夫人回来了,让都到积善堂去等着。

    她也顾不得收拾,带着豆绿就匆匆跑去了积善堂。

    到得那里,就见永胜侯与白夫人坐在上首,江大郎坐在左手下边,江凌坐在右手。

    二房那边的人还没到。

    见她进来,江凌立刻给她递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锦鱼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微红,上前行了礼,在江凌身后坐了,掏出梅粉手绢轻轻沾沾额角细细的汗珠子。

    一时人都到齐了。

    永胜侯便让江凌把今日在宫里发生的事都叙述了一遍。

    最后永胜侯道:“谁能想到会是这个缘故!孝慧仁慈皇后对江家恩深似海,明日咱们便给她老人家在祠堂里供奉一个排位,以后也世代享江家子孙香火。”

    出嫁女,按礼法,自然该在夫家享香火的。

    因此江家虽然世代都老老实实遵守孝慧仁慈皇后当年的懿旨,却并没有她的画像牌位。自然也就不知道谁长得像她。

    锦鱼一边听一边忍不住嘴角一直在翘啊翘的。

    原来江凌这副好容貌竟不光是赏心悦目,还能升官发财!

    因为长得像孝慧仁慈皇后居然能连升三级!

    江家也因此咸鱼翻身。

    其实细想想,她当初从来没考虑过要嫁给柳镇,怕也是因为江凌长得好看。

    永胜侯与白夫人早就累得筋疲力尽,因此交待完这事,便都各自回院歇息不停。

    江家众人便又围着江凌问东问西,好容易才散了。

    江凌这才跟锦鱼回了晓光院。

    江凌自然也累得厉害,喝了几杯热茶,洗漱完,倒头便睡。

    锦鱼还是没机会跟他说王青云的事。

    不过想想王青云也不是明天就嫁太子,这事倒也没那么十分火急,因此也就放宽了心,早早歇下。

    明天要回景阳侯府,她可有的事要做。

    要从许夫人手里把香罗的身契要回来,又把玉钰处置了,并非易事。

    她也需要养养精神。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