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79章 曲艺杂坛

第79章 曲艺杂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每一次做大事之前制定详细的计划, 并在做完一件大事之后对整件事进行总结反思,这是秦门从现代带来的一种做事习惯。

    这种方法说不上好或者坏,只能说在学校里在公司里呆久了, 久而久之就会学会并运用老师或者上司教导的这一套, 并且很自然的把这一套带到了身在古代的晋江文学城。

    秦门一开始召集众人在下一站停留总结在安城的得失,其实本意是想要算算自己亏了多少钱的。

    毕竟安城一行一开始并不在众人的计划之中,在小五原本的计划里,安城这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也少、本身还多灾多难的地方就是他们晋江文学城一行人的补给站,住一天,把该补给的物资补给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谁曾想安城居然暴动了!

    一打听里面还有个前朝小世子!

    圣人平时有好事不想着他们, 遇到困难了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上前线!

    接下来的安城计划里,不论是建分社也好, 办联欢会也好, 搞舆论攻势排话剧也好, 考虑到安城百姓手里没啥钱,以及其中夹杂的政治因素,秦门都是直接大手一挥不收钱免费看的,也就是说, 打从定下安城计划开始,秦门就没想过在安城能赚钱——

    能不把老本都赔进去就算不错了!

    他连向商人借高利贷的利息都打听好了,做好了回都城的时候吃糠咽菜、倒欠一屁股债的准备。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 就是这么个注定会亏本、只打算在圣人面前卖个乖的买卖, 最后居然赚了?!

    “……先生刚才说多少?”

    秦门隐约中听到账房先生报给了他一个数字, 觉得自己刚才一瞬间耳朵可能有点问题,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账房先生面带喜色又说了遍数字。

    这下秦门真的听清了,听得他愣住了。

    ……怎么安城赚的钱比他们在晋江那会儿赚的都多?

    而且不是还留了一部分给安城的晋江文学城分社当本钱吗?怎么还有那么多?!

    是之前的账房把钱算少了?

    还是他们这一回在安城真的赚多了?

    秦门觉得不应该是前者。

    因为深知管钱的算钱的最容易昧钱,而他自己虽然在现代听过一耳朵现代的那种记账方法, 知道什么叫借贷知道什么叫会计分录,但那些全然不足以让秦门自己个儿苏个新式记账法出来,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他唯有用笨办法,通过不断更换账房重新算账来解决。

    比如这一次出行,秦门就总共换了四次的账房。

    都城到越山这一段路,秦门用的是一个账房,然后这个账房留在了越山分社;

    从越山到晋江,他用的又是另一个从都城带来的要回晋江老家的账房;

    等从晋江到安城,秦门换的新的账房是在晋江直接招的,这个账房如今留在了安城的分社;

    至于如今这个账房,则是都城到安城的大部队随身带来的。

    每次换了新的账房,他都要求账房重新盘库、从头把小金库的花销和剩余再算一遍,确保上一任账房以及随行的小伙伴里没有贪墨之人。

    而直至今日,这些账房算出来的账全都是能合上的。

    所以不是账房先生算错了……是小五这小子真的从安城那个穷地方榨出了比富裕的城还要多的钱?!

    ……他从哪里弄来的钱?!

    秦门难以置信地查了一下账本,还特地把刚订婚意气风发的小五叫过来问了问,然后瞬间就理解了人家为啥赚了那么多钱——

    哦,因为这小子心黑,坑人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

    之前也有说,秦门当初说书的时候倒腾出了一个“冠名权”和“赞助商”,到了安城,单纯的说书没了,改成了联欢会,等安城开放招商引资的时候,小五就有样学样的也弄了个赞助商。

    秦门当初是一整场说书找一个赞助商,小五直接一个节目找一个赞助商!

    这还不算,人家把之前一个冠名商拥有的权力一项一项分开卖了!

    比如冠名商本来有在舞台上摆铺子里卖的商品做宣传的权力,小五把这个和节目赞助分开来卖!单独卖!

    比如冠名商可以到现场摆摊吆喝卖产品,小五把这个也单列出来卖……

    更过分的是,人家小五一个赞助权喊的价格和秦门之前定的冠名权的价格一样高!

    权力明明少了,价格却不变!

    这就跟你去超市里买了一包糖,五毛钱一包,然后你到学校把糖拆了,一颗糖五毛钱的卖……

    可不就赚钱吗?!

    按照秦门的观念,在富裕的地方物价都高,价格应该定高一点,在贫穷的地方物价都低,价格应该低一点,这叫市场价值规律,这样东西才卖得出去……可怎么安城那么穷,小五把价格叫那么高还有人买呢?

    “因为我这个赞助不是卖给百姓,是卖给大商人呀师父!”小五笑嘻嘻道。

    “能够在短时间内到安城、有胆子在这时候到安城做生意的,都是胆子大底子厚的大商人,人家的身家可比咱们之前在其他城里谈的那些个冠名商多多了!”

    买家的家底更厚实了,他的价格当然要往上叫咯!

    至于人家买了之后亏不亏……只看后面那几场联欢会这些商人都是二话不说就把赞助给买了下来,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赚是亏了。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于是晋江文学城赚了个满盆钵。

    而对于秦门来讲,最令他惊喜的是,经历了这一年的出行,他的几个徒弟都算是带出来了。

    如果说以前在都城,他手把手教会几个徒弟的是怎么制定计划并且一步步按照计划行事,并且教会了他们他认为要在娱乐圈混最基本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那么离开都城后的这一年里,他这几个徒弟学会的则是怎么应对突发状况,以及找到了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

    大徒弟在看过这么多地方这么多人之后有了新的感悟,他和自己说过打算完结掉已经连载了好几年的《五个小和尚》,画一点新的东西。

    也恰好最近《雅俗》的销量有了下滑,他去年那本《五个小和尚(五)》的单行本销量不如之前四本,读者对这个故事有些厌倦了,自然也到了该换故事的时候了。

    “弟子想下一本画一画各地的风俗,画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之后闹出的各种误会,博读者们一笑的同时也让大家多了解了解其他地方的人。”

    大徒弟的灵感其实就来自于这一次的出行。

    不出去不知道,一出去才发现,真的是十里不同俗,各地的百姓口音和忌讳的东西都不一样,婚丧嫁娶的习俗也不一样,他自己就在越山闹出过不少因为口音问题的笑话呢。

    一般人闹笑话,闹完了笑一笑憋心里当做丑事不再提,但大徒弟赵成不一样,他笑了,赧然了,然后就打算把这件糗事画下来公之于众!告诉所有人他曾经在这里闹了个笑话!

    秦门:“……”

    艺术家和普通人的脑回路就是不一样。

    大徒弟接着表示,其实他打算写这样一个故事,除了让读者看了之后笑一笑之外,也是希望能够改变姜国如今各城各地百姓排斥外地人的现象——

    这一次出行,让大徒弟印象最深也让他觉得最难过的就是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一定会遇到的那种本地人排斥外地人的现象。

    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安城,但其实不止是安城,其他地方也一样会有,比如明明都是去买粮食和换季的衣服,卖家就宁可以稍微低一点的价格卖给本地人,也不愿意和他们这些外地人做生意。

    这种排外的情况让负责与外界接触交流拉赞助的小五以及采购的其他小伙伴都受了不少的苦。

    赵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觉得自己身为师父手底下的大弟子,又是众徒弟之中年纪最长的一个,本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这些苦本应该是他吃的,但他不像小五那样脸皮厚又会讲价,最后这些事情反而让徒弟之中年纪最小的那个去做,各种内疚、惭愧之情溢了出来。

    他想要做些什么改变这种情况,让他的师弟未来在外面走动能轻松一点,但他这个人性格就是冲不出去,这次把爹娘妻子的骨灰牌位收拾好、起码五年内他是不打算离开都城了——

    外面的世界太脏了!

    他带了水壶被子床单还觉得不够!恨不得把床帘浴桶全都给换掉!都是不知道谁用过的,哪怕看不见污渍他也觉得碰了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这种性子还是宅在都城好。

    但晋江文学城的事业是不可能只在都城的,他做不了,必定就要把担子交到几个师弟的手里。

    既然无法分担,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思来想去,他就想到画个讲外乡人和本地人故事的漫画,故事还是用以前那种小段子的形式,不同于《五个小和尚》那样有鲜明的主角,赵成决定这个新的故事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

    整个叙述的角度就是“我”这个角色自己,讲自己遇到或者听到有关本地人和外乡人、外乡人和其他外乡人之间各种误会和闹出的笑话,通过这些小笑话让看这个故事的读者产生一种“原来外乡人和咱们也是一样的”的心理。

    赵成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做法能不能成,他不像小五有事没事就琢磨市场、价值价格规律之类的,他就是凭直觉觉得可以这么画个漫画,连书名他都按照他师父的语言风格给取好了——

    “就叫《当外乡人遇到外乡人》。”

    别看一个个在家里都瞧不起外乡人,可出门在外,谁又比谁高贵了?不都是外乡人?

    书名本身很有嘲讽的意味,不过秦门觉得到时候看这本书的人估计想不到那么多_(:з」∠)_

    大徒弟如今唯一担心的是,这样的漫画真的会有人看吗?

    因为《五个小和尚》在都城很是受欢迎,前些年还褒贬不一,现在除了几个老学究还在抵制漫画之外,百姓们都已经接受了这种简单的能够连起来的故事画,不说其他和晋江文学城同性质的店都养了不少的漫画家了,就连晋江文学城内部也有了两个新的漫画家……

    换句话来说,大徒弟作为一个漫画家已经不是都城唯一的漫画家了!

    之所以没怎么听到其他人的名字和作品,那是因为晋江文学城的广告和宣传给力,赵成自己也抢占先机,《五个小和尚》卖得比别人的好。

    可如果现在撤了《五个小和尚》换成了个新的故事,他的读者还会愿意买吗?他还能保持住如今在漫画界的地位吗?

    秦门联想到现代也有这种类型的漫画,他记得就有那种外国的留学生到另一个国家去,专门画他在那个国家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和事情并发表到网上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关注。

    既然前面那些网络文学题材放在这个时代挺受欢迎的,那么这种类型的漫画应该也会受欢迎吧?

    再说,他们晋江文学城运营了也有四年了,占据整个都城乃至整个姜国大半的舆论市场,难道还负担不起他徒弟一次小小的失败吗?

    打定主意,秦门拉着自己不自信的徒弟强行灌了一轮鸡汤,忽悠得大徒弟信心满满去进行自己新故事的创作去,争取到了都城就能够直接上《雅俗》新一期的连载,然后又绕道去听了一下他表演欲和创作欲一天比一天旺盛的二徒弟和三徒弟带头创作的新小品。

    老二和老三在被他带进表演这道大门之后,对于所有需要表演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演戏,乐于在舞台上表演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并且很有创作想法,今天捣鼓下相声,明天演个小品,后天再把话剧拿出来找一段联合众演员再排练一遍,乐此不疲。

    秦门打算等回到都城之后就把艺人部扩编分类,分成歌手、说书人、演员三类,内部的交流和人员签约审核就让二徒弟和三徒弟负责,对外的事宜则由小五去做,影视化这块事情本来就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多几个人来管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秦门忍不住就想到了已经在都城建成了的晋江大剧院。

    如果说他离开都城的时候对于这个大剧院要怎么办还没什么主意的话,现在秦门对于这个大剧院要怎么办已经有了一个腹稿了——

    他完全可以把在这一路上学到的东西放到大剧院里去嘛!

    比如这个联欢会就可以搞一搞!

    什么小品专场、相声专场、演唱会!

    再偶尔排个话剧连续演个十几天!

    赚不赚钱他不管,反正现在光是想想他都觉得很有意思呢!

    秦门越想越来劲儿,立刻掉头去找自己的小徒弟小五,打算和这个目前他们晋江文学城最有经济头脑的人合计合计这个大剧院的事情,结果不想不止是他想要找小五,人家小五也正在找他!

    秦门还没来得及和小五商量大剧院里要搞个什么专场怎么收费呢,小五先开口了,他一开口,说的就是之前在安城招人的事情。

    当时在安城除了招了一批负责建设晋江文学城安城分社的员工之外,小五私心还招了一波艺人,包括演员、说书人和具有歌唱天赋的百姓。

    因为之后一直在忙话剧排练,离开安城的时间就很急,人招来之后除了问清他们各自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留在安城分社还是去都城总部以外,小五还没有细细了解过这群新招进来的人,包括这群人的能力、天赋、梦想等。

    结果一了解,小五发现自己挖到宝了——

    “师父!这里面居然还有一队学过杂耍的!”

    杂耍?

    秦门仔细听小五说了下,什么舞龙舞狮,什么踩高跷头上顶好几个碗,什么身体柔软到可以对折……

    那不就是杂技吗?

    秦门忍不住歪楼:

    这又是相声小品,又是曲艺杂技的……

    这还叫什么大剧院啊?

    直接改名叫曲艺杂坛得了!

    刚好,曲艺杂坛那个开场曲儿他还没忘呢,找许威改改就能用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