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自来水
《齐天周报》的出现就像是给都城平静的水面上刮来了一阵龙卷风一样, 搅浑了一池的水,让水中沉睡的鱼虾石子全都冒了出来。
因为经费紧张渠道有限的缘故,秦门无法像当初宣传《雅俗》那样搞炒作一般的病毒式营销、让《雅俗》杂志出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他在思量许久又参考了不少现代传媒经验后, 把这一次《齐天周报》的重点宣传对象放在了这一日选择早起的那群都城百姓身上——
不论是秦门写的那些贱兮兮的标题也好,天一大亮就出门当街叫卖的报童也好,还是吃完了早饭在早点铺子前打算并且仅打算念一遍报纸标题就拍拍屁股走人的说书先生也好,所有的一切准备真正在“勾引”的对象其实就是都城第一波起床的那群人。
“若是如此,先生,这不就只能保证早起的那群人会买报纸了吗?如何能让其他人也愿意买《齐天周报》呢?”陈盛站在秦门的身边, 一边听着秦门对他抽丝剥茧讲解着这次宣传销售《齐天周报》用到的种种策略,一边忍不住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求知欲发问道。
陈盛是从姜国“龙脉”的所在地(就是皇帝的祖籍)龙阳来到都城赶考的科举考生, 这一次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都城赶考了。
因为《雅俗——致游子》特刊让他这一次在都城早早的就找到了住处、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少花了很多钱, 使得此人对出这本杂志的晋江文学城好感颇浓。
后来即使是秦门被抓入天牢、晋江文学城闹出丑闻的时候, 这位学子也一直相信着晋江和他秦关之,不改对晋江的好感度,多次在文会中帮助晋江和创始人秦门说话!更是在秦门被从天牢里释放的当天就跑到晋江文学城选择成为一名签约作者,博得了当时在场所有晋江骨干们的好感度, 于是在杂志编辑白敬的推荐下,秦门便决定培养这个叫陈盛的小伙子——
只要他科举没考中,就让他担任《齐天周报(龙阳版)》的分社负责人。
与他一起的还有晋江签约的其他地方的作者, 都是杂志编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在丑闻发生期间与晋江同甘共苦毫无怨言、同时在故事创作上也没什么天赋_(:з」∠)_、并且都多次赶考且没能高中的那一波, 这一波总共选出了六名学子, 分别来自六个地方。
在把报童们都派出去卖报纸、又把累了九天神经高度紧张的临时安排进入报社的编辑们都打发去休息之后,秉持着早些培养接班人的精神,秦门便把这六个人叫来,开始以今天刚发售的《齐天周报》为例, 给他们上起了第一堂宣传课。
秦门是很乐于发问、也很乐于回答别人发问的人,他赞赏地看了陈盛一眼,开始了他的诱发式提问:
“你们觉得,这一次《齐天周报》的宣传里,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够引得所有人争相购买报纸的因素是什么?”
“是我写的那些会引得听到的人心痒痒的新闻标题吗?”他自问自答道。
“并不是。”他摇头否认。
诚然,秦门那些个标题取得十分之贱,完全能够引得听到这些标题的百姓们为了一解自己的疑惑掏那两文钱。
“可这样的好奇心也很容易被满足,只要第一波买了报纸并看过了的人在后来者提问时轻巧地用一句话回答就足够了。”
现代采用这种标题来吸引观众的新闻/视频/帖子还少吗?
秦门发现几乎所有这种类型的标题下面,都会有热心的网友在评论区跟一句:“一句话,XXXX,帮你节省三分钟看新闻/视频/帖子的时间,不用谢。”
“所以如果真的打算依靠特别的带有设问形式的标题取吸引百姓掏钱来买报纸,一来真正吸引来买报纸的百姓并不会有那么多,二来,这种套路用一次销量也许还能看,多用几次就很难再起作用了……”
“是以,这些标题实际上只是为了吸引第一波在都城醒来的百姓而已,而在我设想中,我们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秦门转过身,在身后贴在黑色木板的白纸上用毛笔歪歪扭扭写下三个大字,再转回来看着自己的六个学生——
“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成为‘自来水’!”
自来水这个词,古代娱乐圈没有,在现代的娱乐圈却十分常见。
打个比方,比如现代一群学生在没有收钱的情况下因缘巧合看到了某一部电视剧,然后被这部电视剧给吸引并爱上,于是这群学生就自发地充当了这部电视剧的“水军”,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等账号上疯狂向周围人推荐这部剧——
这个时候,这群学生就能够被称为是这部电视剧的“自来水”。
而秦门想要的,就是让第一波因为针对他们特制的宣传买了《齐天周报》的百姓在看完报纸的那一刻,瞬间成为《齐天周报》的“自来水”,会主动向第二波在都城醒来的百姓推荐自己买的《齐天周报》,然后第二波又会向第三波醒来的百姓推荐这份报纸……
“这样一波又一波的百姓向周围人推荐,四天的时间,截止到四天之后下一期《齐天周报》发售,足够让都城百姓人手一份《齐天周报》了!”
“这样……真的能行吗?”
秦门提出的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宣传模式显然震撼到了六个地方报纸主编“预备役”,这种把所有宣传的主动权交给读报纸的读者手中的办法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总让人觉得里面太多理想主义,只要有一丁点的差错就无法成功达成。
“那些人看了报纸之后真的会主动向其他人推荐咱们的报纸吗?”
“他们之中难道不会有人说坏话吗?”
“万一他们看过就忘了没有和身边人提呢?”
“……”
一个又一个问题被心里很担心销量的学子们提了出来,他们每一个的脸上都带着担忧和不解。
秦门抬抬手,压了压所有人的声音。
“当然可以做到,我曾经见过成功的例子,还不止一个。”
在现代,不是每一部电视剧每一部电影每一个综艺都能有足够的钱去做宣传的,也有许多电视剧/电影/综艺,在一开始默默无闻、无人问津,但最后就是靠着口碑、靠着“自来水们”的朋友圈微博和手机短信微信逐步扩散,最后成为了热门。
而想要做到让这个计划百分百的成功,其实只要做到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
“让报纸的内容足够的优秀。”
优秀到一两句话完全解答不了,已经知道答案却无法回答的读者就会拉着好友买份报纸让他自己看;
优秀到让人恨不得将消息扩散到让身边所有人都知道,兴奋的读者就会号召身边的人都来买报纸;
优秀到……
秦门无法保证之后的《齐天周报》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他确信,起码这第一期由他担任主编的《齐天周报》完全做得到!
……
……
《齐天周报》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乙版块那个标题为“聚焦贪污案!某方姓官员竟是因此被发现贪污受贿”的报道了。
毕竟这是姜朝立国以来的第一起贪污案!
而且这案子还新鲜,才发生了没多久!八卦的都城百姓正如饥似渴!
王御史就是为了这个标题才咬咬牙买了这份由他最看不起的晋江文学城出品的《齐天周报》的。
对于大多数阅读这篇报道的读者来讲,他们想要知道的莫过于“贪官是谁”、“贪官贪了多少钱”和“究竟是怎么发现贪官的”三个问题,而对于亲眼目睹方御史被抓走的王御史来讲,他所在意的就只是第三个问题而已。
所以……
“某就只看乙版块那篇文章,只要看到老夫想要知道的那个答案,老夫就立刻回家把这劳什子的报纸给烧了!”
其实按照王御史身为黑粉的本质,他是希望直接把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告诉所有人、顺便呼吁大家都不要买报纸的,但《齐天周报》毕竟是圣人支持的报纸,又利国利民,他自觉没胆子也没底气阻拦此事,秉持着自己好歹是个黑粉的本性,他还是决定等看完了这一则报道就把整个报纸都放家里烧了——
“反正其他的问题答案某身为朝廷官员也都知道!”
王御史嘟嘟囔囔打开了那份自己好不容易从报童的兜里抢来的报纸,搜寻到乙版面后,低头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结果这一看,他的眼珠子就被这份报纸给粘住了。
乙版面详细讲述了身为朝廷御史的方姓官员被抓的时间。地点。身份和贪污的金钱数额,王御史在没有打开这份报纸前,一直以为圣人是通过在都城微服私访或者某地方官员的密折上奏才知晓方御史贪污的事情的,可《齐天周报》给出的答案全并非如此,而是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故事——一个进谏的故事。
其实方御史的事情是怎么被不光出来的,秦门和圣人心知肚明,那是秦门为了提出办报纸选的一个论据。
但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也为了提高报纸的看点,更为了给圣人刷一波“勤政爱民”的人设,秦门将自己被抓进天牢的全部原因都归咎到了那位方御史的头上,去掉了向圣人恳请办报纸的那一段长篇累牍,于是整个故事经过就变成了这样——
这一日,一位学子带着一本他写好的故事稿子投到了晋江文学城——这是真的;
恰好这一日晋江文学城的老板秦关之在此,见这位学子脸上带着悲愤和痛苦的表情,心下好奇,便打开这个故事看了起来,结果发现这个故事里讲述了一个被贪官迫害到家破人亡的少年郎,作者用词用句情真意切,他当时便觉察出其中必有真实的冤屈——这是加工过的,实际上是审稿的编辑发现了问题才交到秦门手中二审的;
经过一番询问,这位学子据实相告,果然不出秦关之所料,这个故事确实是个真实故事,那位贪官也确有其人,如今更是朝中官员,学子不忿自己的好友家破人亡,那贪官却步步高升,苦于无处告官,他便写了这个故事投稿,秦关之知道后大为赞赏这位学子的勇气,并表示愿意刊印这个故事作为话本,把事情闹大,传达到“天庭”——这是真的;
可不想,还没等故事刊印,那位贪官却因小人告密得知此事,先下手为强,提前在圣人面前告秦关之一状(具体什么事没写),令秦关之锒铛入狱——这里是经过修饰美化的;
此后,圣人察觉此事不对,招秦关之问话,秦关之身为说书人,向圣人讲述了这个少年与贪官的故事,并跪倒在地表示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恳请圣人为民做主——这里面就半真半假了;
于是,才有了最后圣人将方御史在朝堂之上当庭脱去其官服,并将他打入天牢、择日处斩的结局。
“好!这结局爽快!”
王御史看完了乙版面的故事,对这份报纸立时就爱不释手。
他是御史,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监察百官和进谏圣人,最向往的莫过于遇到一名贤明愿意纳谏的君王和屠尽朝中所有贪官。
《齐天周报》的这则故事完全符合王御史的口味,他在里面见到了善于纳谏并爱惜百姓的圣人,见到了巧妙进谏的士子(他无视了那个人是他最讨厌的秦关之),见到了沉冤昭雪贪官被抓的结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开心的呢?
“圣人圣明!那方老贼该死!”王御史忍不住感叹。
“圣人真好,还愿意静下心来听秦关之讲那冤屈的故事,这才有了那学子替同创报仇雪恨的结局,这真真是……真真是天佑我姜国啊!”王御史的身边,一位他并不认识的年长士子也和他一道肩并肩坐着,随着他一道感叹起来。
“那是,这可是咱们姜国的陛下!”其他看到了这则报道的读者们也开始插话。
这么多人都讨论着这件事,王御史的谈兴也上来了,先是夸了一番圣人,然后又提了不少进谏陛下的其他方式,最后分析了一下贪官有多么的害民害朝廷,说得津津有味。
一群完全能够理解他意思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着一件事情,每个人畅所欲言,明明相互不认识却心心相惜……
这还是他自离开书院和同窗之后,头一次再经历这样的场面,这种感觉让王御史欲罢不能。
王御史还在回味刚才那段带着群口辩论性质的谈话,他身边,那位年长士子突然间翻到了另一个版面,叹了口气:
“这圣人怎么只减免了这三处地方的赋税啊?这三处地方确实生活不易,可我越山百姓生活也困难啊,为何不减我越山的赋税呢?”
王御史下意识翻到了那年长士子看的那个版面,蠢蠢欲动的心让他忍不住又和身边这位士子搭起了话,然后又和周围其他同样看报纸的人们一道搭起了话,众人就到底哪些地区更应该减免赋税一事争执得面红耳赤——
“王兄?起的这么早啊,你这是在作甚?”正在王御史打算撸起袖子和身边这位年长士子好好论一番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了有人在背后叫他,转身一看,竟是他的同僚杨侍郎。
“杨兄!”王御史敷衍的行了礼,然后指着那不远处的报童道,“别多说,你快去买份报纸回来,这报纸真好看!我正和人争辩着呢就不和你多说了!”
然后立刻又转了回去,这一次他真的把袖子撸了上来,和那越山来的年长士子两人一人一份报纸,指着其中的一字一句分辨起来。
“这报纸上写了,之所以减免这三个地方的赋税是因为……,我们越山明明也……”
“尔等放屁!报纸上还写了必须符合这几个条件呢!朝廷是综合了种种因素决定的……”
“王兄说得对!确实如此!”这时,刚匆匆买了报纸看了的杨侍郎也插了进来。
“……”
“……”
等到把《齐天周报》上的每一个版面每一件事都拿出来高谈阔论了一番之后,王御史心满意足地把报纸小心翼翼折好。顺带着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又问报童买了十份报纸带回家,预备着给他爹、他舅兄、他那小儿都送一份去,让他们好好看看……然后立刻整个人僵硬起来——
说好的看完了乙版面就把报纸带回家给烧了呢?
说好的必定要阻止其他人去看报纸呢?
他现在在干嘛?!
王御史低头看着自己手里那一摞的报纸,神情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怀疑自己被人下了毒!
投毒者不用想,必定是那秦关之!
……
“所以说,比起无谓的宣传,报纸内容本身的价值才是更重要的!”
“只要内容足够吸引人,我们就可以等到我们忠实的友人!”
秦门站在学子的最前方,指着白纸上“自来水”笃定道。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