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33章 《雅俗》的二百五与二万五……

第33章 《雅俗》的二百五与二万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雅俗》一问世,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的文集内容引来不少人的关注,从上架出售开始, 一个月内就拥有了……二百五十本的销量_(:з」∠)_

    月下书斋的老板在告知秦门这个数据并送上分成的时候, 其实内心是很诧异的——在书斋里其实有不少文集,但除了真正的名人大家(比如科举考试的考官之类的)的文集可以卖出不少,其他类型的文集能每月卖出个一二十本就算是很好了。

    他一开始其实也只是让书斋下属的印刷作坊印了二十本而已,却不想一天之内这二十本就卖完了,一月内又反复加印了三次,在文集之中这个销量已经很好了, 让他对于每个月都要印一份《雅俗》这件事也不觉得有点吃亏了。

    得知销量的晋江文学城杂志社(刚成立的)的社长、秦门的大徒弟赵成和几位已经从临时编辑升职的实习编辑们也觉得很满足——

    他们也没有什么出版销售经验,只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文集能够被印刷并且放到书斋公开售卖就已经很好了, 一听说他们的文集销量在书斋同类型文集里还能排个中上, 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只剩下秦门一个人盯着自己制作的那张《天佑十三年杂志销量统计表》黑着一张脸, 一副要化身为火龙喷火的模样。

    二百五十本?!

    他当初当一个刚出道的没什么流量的小鲜肉粉丝团团长给他卖写真集的时候都没有卖出过这么低的销量好不好?!

    “你们觉得……二百五十本已经卖得很多了吗?”他的语气有点危险,听得下面几个涉世未深的编辑忍不住瑟瑟发抖,恨不得相互拥抱取暖。

    大徒弟赵成顶着巨大压力道:“毕竟是第一次……文集能卖这么多,连书斋老板都觉得惊讶了, 也算是……很……”好了吧?

    话还没说完,秦门便打断:“这二百五的销量怎么来的,其他人不清楚, 从收稿开始就一直忙活到看着它被印出来卖的你们难道心里没数吗?”

    “晋江文学城光签约作者就有一百多人, 这一次的文集几乎人人都有投稿, 一人买一本文集甚至买两本文集,凑个近两百的销量很难吗?一本文集最后只在内部流传值得高兴吗?”

    “那……不是还有五十的额外销量吗?”有个编辑缩着脖子小声反驳。

    “另外五十本是端王府订的!”

    因为端王府的小世子是晋江文学城的签约作者(开后门进的),端王为了支持儿子所在的文学城买个五十本文集,一本给亲亲儿子, 剩下是四十九本放家里用来假装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这行为没毛病_(:з」∠)_

    秦门看着他好不容易搭起的草台班子成员,心下叹了口气,暗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急,然后耐着性子和几人解释着。

    “若是一本文集最终只在我们这群人内部流传,那我完全没有必要去和月下书斋说卖文集的事情,我们大家也根本没必要聚集在这里,只要大家相互摘抄其他签约作者的作品自己整合就可以了,……”

    “……我们之所以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做《雅俗》,所求是希望这份心血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不是吗?”

    几位编辑的脸上出现了动容,反倒是一向来十分听秦门话的大徒弟赵成在此时没有被秦门画的大饼所迷惑,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指出:

    “想要让《雅俗》卖得更好,真的可能吗?都城里哪有那么多愿意买书来看的人?哪里来那么多的读书人?又是哪里来那么多愿意买闲书的读书人?”

    书籍不同于说书人的说书,只有能看懂书籍的人才会花这个钱去买书籍,愿意为《雅俗》销量做贡献的看不懂书籍的端王只是一个特例,大多数人怎么会去买自己碰都不会碰的东西?

    赵成觉得不可能。

    秦门赞赏地看了自家大徒弟一眼,作为下属能够被热血的话语激励是好事,但他身为杂志社社长,整个杂志社的决策性人物,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要保持住冷静的头脑并及时发现问题。至于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秦门也早就有考虑过——

    “我们的文集取名为《雅俗》,本就不单单是卖给读书人的,而是卖给都城、乃至姜朝所有识字的人的。”

    之前也有提过,读书人和识字的人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读书人是指那些熟读四书五经,会诗词歌赋,并以科举或者琴棋书画扬名为毕生目标的人,他们善用典,善写赋,若按照前朝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读书人就属于士那个阶层。

    而识字的人就是表面意思……就是认识字的人而已_(:з」∠)_

    像秦门就属于这个部分,读过类似三字经之类比较浅显的东西,能认出生活常用字,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但没有要以读书人为业的打算。

    士农工商各大阶层都有这部分人的身影,而都城更是各路能人异士齐聚之地,这等人只会多不会少——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作为一个识字的人,秦门连个抄书工作都没人要?那些酒楼外面的海报难道就只是贴出去给读书人看的吗?

    这样说其他人都没什么概念,秦门决定直接搬数字:

    “根据(从小世子那里)得到的姜朝年初统计,都城共有人家十四万户,人丁(单算可以作为劳动力的男人)二十八万余人,若加上女性、小孩、年过五旬的老者,则起码有六十五万人……这还是没有把借住在晋江还未返回晋江的人口算进去的数字。”

    紧接着,秦门引用朝廷户部尚书的话接着道:“‘城中书生,十二有一’,说的是十二人之中就有一个读书人,换算一下也就是说都城内的读书人(男)有两万余人,而识字的人口按照往年私塾与书院的入学率比,应是其五倍之多,也就是说识字的郎君应有十三万余人,若再加上养在深闺读书识字的娘子们,说都城有二十来万的识字人口,不过分吧?”

    一连串数字显然已经让其他人有些呆愣了,原来他们所在的这座城居然有那么多那么多人?!

    除此以外,《雅俗》也不过是一本便宜的文集,在印刷术和造纸术都十分精益的今天,印刷这样一本文集的成本大概只有十文钱,卖价卖二十文,并且一个月只出一本文集——这个价格放在如今物价高涨的都城可并不算高。

    换而言之,一般人完全买得起这样一本文集。

    “既如此,这个月的《雅俗》第一期只卖出去二百五十本,诸位还对此感到满足吗?”

    二十多万的可消费人口,最后只卖出二百多册文集,他们还哪里敢沾沾自喜?

    秦门推心置腹:“大家都是亲自制作这本文集的人,都知道《雅俗》与其他文集完全不同,与其说是供文人墨客品评的诗词文集,倒不如说是供千家万户的百姓陶冶的大杂烩,我想将其称之为‘杂志’——以杂文明己志。”

    “也许会有不少人对《雅俗》嗤之以鼻,也许你们会觉得《雅俗》占了俗气,可历来,不被百姓所喜爱所接受的诗赋又如何能流传万世?”

    秦门举例道:“科举已经历上百年,所出状元不下千人,其文章其文采无不是等闲之辈,可他们的诗作早已失佚,只余下家谱证其名,反倒是那些曾经流连于妓院酒楼的失魂落魄之人,却因那些脍炙人口的佳篇为后世称道——”

    “今日的《雅俗》也是如此。”

    “我所愿,是创一能流传后世之文集!”

    他说到这里,目光放空,似是看到了什么,粲然一笑:“说不定后世人还要通过我们办的这本杂志来了解我们如今的生活,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我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传唱我们写的诗词,去到我们笔下的地方亲眼看一看……”

    “……那将是何等的荣耀啊!”

    “此梦,我与诸君共勉。”

    他深深一鞠躬,原本坐在他下方的几位临时编辑和大徒弟立刻站起来,面色动容,将腰弯到了最下面。

    “既如此,师父,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他的大徒弟问道。

    秦门皱眉想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酒香奈何巷子深,既然想要单靠实力冲销量做不到了,那就只能靠炒作了。”

    他的大徒弟一脸谦逊:“敢问师父,何为炒作?”

    ……

    ……

    都城的百姓们很快就发现,有一个名叫《雅俗》的文集突然间就出现在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想要忽视都难!

    他们跑去酒楼吃饭,却发现酒楼门口贴的海报换成了“内有新品菜某某,《雅俗》倾情推荐”,就连进了酒楼之后,酒楼的店小二在给他们介绍菜肴的时候也会说:

    “这道菜是我们酒楼新推出的菜品,吃过的都说好!就连《雅俗》都是赞叹过的!”

    “什么?您问《雅俗》是什么?这,这您怎么能不知道呢?您去那月下书斋瞧瞧就知道了~”

    等喝着小酒听说《重返少年时》这个故事的时候,说书人恰好在说主角陈胜已高中状元成皇帝心腹、被圣上派往晋江调查贪污一案的事情,说书人道:

    “众所周知,晋江城依晋江下游而建,《雅俗》中赞它为‘灵气汇聚之地’,并断言‘一个诗人的一生必须游一回晋江,游完晋江,下笔如有神助。’……”

    听到这一席话的食客们表面上坦然自若仿佛说书人说的他们都听懂了,内心实际上一直在震惊:

    “是我孤陋寡闻吗?!”

    “为什么其他人脸上的表情都那么理所当然?难道刚才说书先生说的他们都知道?!”

    “难道所有人都看过《雅俗》了?”

    “那我要是不看不就要被隔壁家的王二麻子给笑话死了?!”

    “等会儿一定要去买一本!”

    在外面听说书的食客们总觉得自己仿佛是落伍了,在家里开茶话会、得了好东西打算和闺蜜或者仇敌炫耀一番的小姐娘子们也同样是一脸呆滞。

    她们看着仇敌穿着一件新衣裳故意在她们面前晃悠来晃悠去,其他觉得好的参加茶话会的贵女们忍不住开口称赞,只见她的仇敌用得意洋洋的目光瞥了自己一眼,鼻子仿佛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这可是今年的流行款,颜色更是夏秋两季的流行色,能不好看吗?”

    流行款?流行色?这些都是何意?

    开茶话会的小娘子只觉自己听得半懂不懂,绷着一张脸假装自己不好奇,实际上耳朵早就贴到那个正在问仇敌“什么是流行款什么又是流行色”的贵女的身后了——

    “嗤,这你们都不知道?”她轻蔑道。

    “《雅俗》看过吗?里面的时尚栏里都写了的,我这套衣裙就是照着里面说的特地让绣娘做的,等我求了我娘,我就要到《雅俗》推荐的那家首饰店把那孔雀簪买回来!”

    那得意猖狂的小样儿,气得满场的贵女都恨不得快些回家去央了爹爹哥哥买本《雅俗》好好看看,他们只觉自己再没有比此刻更加丢脸的了!

    闺房之中如此,书院里也不例外。

    白敬正拉着他的狐朋狗友甲乙在学堂的角落高谈阔论,引来众学子侧目。

    白敬:“上回送给你们的《雅俗》第一期看了吗?”

    狐朋狗友甲乙狂点头:“看了看了!这《雅俗》就是跟外面那些文绉绉的文集不一样,连我们都能看得懂!一点都不费脑!平时做完先生布置的作业看个几张真的是太好了!”

    这么一说,原本还打算离开的某些学子又停下了脚步,假装在看书一样往那里凑了凑。

    白敬又道:“那里面那个故事你们看了吗?”

    甲疯狂点头:“看了看了!《乱世倾城》嘛!哎哟我的天,明明当初听那说书的老头子胡子一大把讲那情情爱爱的故事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没想到把那故事变成文字让我自己一个人一个字一个字看的时候,只觉里面那女主角是那么的美!那男主角的做事风格真是太得我心了!”

    狐朋狗友乙也表示赞同:“这故事里不是说了吗?‘生子当如冷风树,娶妻当娶夏倾城’!只可惜这一期故事只有一点点,也不知道第二期的《雅俗》什么时候出来,这男女主角共同打天下的故事我还是头一回看!真恨不得把这供稿人找出来,掐住他脖子把他脑袋里的故事给倒出来!”

    白敬歪歪头,笑得得意:“第二期今儿早上出了!就在月下书斋最外面那一层放着呢!我已经买到了!”

    甲乙一听,那还得了,一眨眼就风风火火跑了个没影儿。

    而在白敬离开之后,周围其他的学子也心痒痒,偷偷摸摸出了书院,往月下书斋去了。

    ……

    第二个月月末,月下书斋的老板照例又来到晋江文学城给秦门这个月的分成,两人在屋子内聊得甚是畅快。

    院子内,早早得到消息说今天月下书斋老板会来的几个临时编辑和杂志社社长赵成在外面急得抓耳挠腮,只想快些知道自己这一个月又是联系各家“广告商”挂出《雅俗》的招牌、又是动用自己的身份关系为周围人推荐《雅俗》,累得都要瘫倒在地,最后结果究竟如何。

    一盏茶后,月下书斋的老板终于离开,几个临时编辑跟在赵成的后面排队进入室内,并乖巧在団蒲上跪坐好,等着他们的大老板秦门宣布这个月的销量——

    “两万五千册。”

    几个编辑抬起头,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梦,好像听错了个数字——

    “真的是两万五千册。”

    秦门微笑着又重复了一遍。

    几位编辑终于意识到这个数据是真的,又是哭又是笑又是相互掐彼此的胳膊又是抱头痛哭:

    “皇天不负有心人——”

    “我们终于做到了!”

    “我白敬终有一天会与《雅俗》一起流芳百世!”

    “我们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然后在所有人都为了这个数据疯狂激动的时候,秦门又宣布了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不止是这一期的《雅俗》卖出了破两万的好消息,第一期《雅俗》也被带动,月下书斋连夜加印一万册,也都被抢购一空。”

    也就是说……他们之前失败的第一期也一样卖出了好成绩?!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编辑们已经变成了只知道咧开嘴又哭又笑的傻瓜,手脚都不知道往何处放了,最后还是秦门看不过去,做主把之前谈好的属于几个编辑和社长的杂志提成分到了他们每个人的手里。

    “诸君,这只是开始。”他站在众人面前,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有着光。

    “我们的目标是——”

    “把《雅俗》变成全国百姓都爱看的杂志!”

    “化为经典——永!流!传!”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