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32章 月下书斋&杂志发行

第32章 月下书斋&杂志发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和月下书斋的合作并出一本文集, 这件事实际上是意外之喜。

    秦门原本的打算只包括先开文会,然后通过文会招一波缺钱的愿意用笔名写故事的读书人,再利用文会的奖励机制和身为作者那股与生俱来的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看他的故事的天性吸引其他文人墨客, 最后凑齐他的草台班子。

    秦门私底下估计如果这一波爱写故事的文人们属于比较容易被忽悠的, 他大概需要半年可以无压力给都城乃至整个姜朝说书人的供稿,结果却不想,在他的计划进行到第二环节(吸纳囊中羞涩的作者签约)时,月下书斋的老板居然找上了门。

    月下书斋的老板是个个子矮小又身上都是肉的一脸福相的中年男人,存在感和秦门的四徒弟一样比较稀薄,进了门许久, 一直到发出声音秦门才发现自己家里原来进了个陌生人=口=

    秦门与矮个子书斋老板用半通不通的文言文交流了老半天,这才明白这位老板是想要来买《错姻缘》的出版权的。

    嗯, 怎么说呢?

    好眼光!

    在整个都城还都在盯着晋江文学城这些故事的说书权时, 能够提前一步想到要买回去印刷出版, 有如此前卫的想法,怪不得月下书斋在都城短短十年里能与其他老牌的书斋并驾齐驱!

    等再深聊的时候秦门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误会了——月下书斋的老板并不是预见到了这些故事有利可图才来找他的,人家纯粹是因为背后的大老板要求才来的==

    月下书斋背后的老板,是如今黄家的当家主母, 人称小陈氏。

    对,就是那个女儿险些和个卖画郎私奔,于是怒而砸了云来楼的小陈氏!

    说起来, 小陈氏之所以会让自己手底下的掌柜来买《错姻缘》的出版权, 其实与秦门还有那些关系在——

    月下书斋其实是小陈氏的嫁妆铺子。

    这个时代的女性并不像秦门印象中那些古代封建社会的女性一样仿佛除了被关在大院里玩宅斗、斗小妾斗婆婆斗极品亲戚再就没事干了, 达官显贵家的夫人平日里除了夫人外交之外,还需要打理自己的嫁妆、打理夫家交给她的产业、管理家中和庄子里的仆人,放在现代也算得上是女强人一枚了。

    话题转回来,再来谈小陈氏买《错姻缘》出版权和秦门之间的关系。

    当初小陈氏的女儿黄四娘与崔郎私奔, 名声险些被毁,小陈氏于是就用怒砸云来楼的招数扭转了舆论趋势,让黄四娘从“不知廉耻的女子”变成“被欺骗误导的可怜人”,及时保住了女儿的脸面——到这里,是秦门所知道的。

    而书斋的老板则断断续续给秦门透露出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当然身为下属,书斋掌柜对这件事说得很含糊,秦门也是连蒙带猜把剧情给补了个全。

    根据书斋老板的说法,事情发生之后,黄四娘被小陈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被安排着见了那个崔郎一面,很快就在自家亲娘的指点下看穿了这位崔郎的真面目,痛哭一场之后就放下了——嗯,所谓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黄四娘显然是个敢爱敢恨的姑娘!

    解决了家里唯一一个不稳定因素后,黄老爹立刻就以偷盗诈骗的罪名将那崔郎扭送至官府,没多久就被流放到晋江去治水了——虽然黄四娘私奔这件事黄家不愿意再提起,但谁让当初黄四娘私奔的时候还携带了不少家里的珠宝金银首饰呢?不利用一下都对不起他们家四娘千辛万苦带出去的钱!

    之后,黄四娘一度心情低落,甚至想不开还想要寻死,清醒过来的她总觉得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丢了整个家族的脸,只觉无言面对家中姊妹亲眷。

    小陈氏当然不忍心女儿变成这样,她先是催黄老爹写信让弟子做媒,又是拉着女儿重新出门听说书排解忧郁的心情。

    经历了之前云来楼的事情,她当然不敢再带女儿去听那些情情爱爱的故事,一打听,就带女儿来到了方氏菜馆,就为了听秦门说的《少年包三天》——

    可谁知道秦门刚好因为变声期把《少年包三天》给完结了!那天登上舞台的人是逍遥子!说的还是一个情情爱爱的故事!

    崩溃的小陈氏就这样看着自家记吃不记打的女儿又一次入了逍遥子的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写这个故事的人对外宣称是秦关之,整个故事再没有什么私奔啊私相授受啊之类让小陈氏这个当母亲的无法接受的东西,先婚后爱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原本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黄四娘重新燃起了对爱情对婚姻和对未来的希望。

    “就在一月前,黄家已与越山岳氏订婚,四娘子即将于明年与越山岳家的岳三郎结为连理。”书斋老板说到这里喜上眉梢,秦门心里也觉得宽慰不已。

    回想起自己在穿越后脑子一热所做的事情,秦门对于自己在黄四娘这件事情上火上浇油一直感到很愧疚,虽然四娘的悲剧与他毫无关联,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就跟那些现代在微博上转发散播别人丑闻的键盘侠一样,行为低俗又没品。

    万幸黄四娘最后从这则古代丑闻中走了出来。

    越山是个距离都城不远的城市,因为身处群山之中,于是得名越山。

    秦门知道这座城是因为越山有个很有名的特产——走地乌骨鸡。

    对,就是方氏菜馆那个被他用“吃播”推出去的招牌菜乌鸡养颜汤里面的那只乌鸡。

    但也因为地理位置,越山是个贫穷的城市,不论是前朝还是如今的姜朝,显然对于怎么让这个地方富起来一点想法都没有。

    但这与黄四娘的关系不大,越山虽然贫穷,岳家却是个与黄家齐名的大户人家,家中也有不少子弟在朝中为官为吏,各地产业更是不少。黄四娘要嫁的岳家三郎是岳家的嫡次子,是个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书生,并且据说很有在下次科举高中的希望。

    “最重要的是,岳家的男人在那方面都很克制。”书斋的老板显然被秦门的态度给带动,原本只打算随便说两句的,结果越说越起劲儿。

    “那方面?哪方面?”

    “哎呀,我忘了你还小,不懂这种事情……这么说吧,岳三郎的曾祖父只有一妻一妾,岳家的上一代人里更有不少都是只娶妻不纳妾的。”他拐着弯解释着,秦门总算是明白了。

    能够在这个一妻多妾的大环境下找到一个不纳妾还有本事的丈夫,秦门也为黄四娘感到高兴。

    而之所以会问秦门买《错姻缘》的出版权,问题也就在这里——

    “因为越山没有说书人!”书斋老板惋惜道。

    “我家主母担心四娘子嫁到越山后无事情可消遣,一开始是想要问贵府买个说书人作为陪嫁去越山……”但很可惜晋江文学城并没有推出卖人这个业务。

    “于是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月下书斋在越山恰好有一家分店,主母的意思是向贵府买下四娘子喜欢的故事的出版权,让书斋印成话本带给四娘子,以供玩笑。”

    但是秦门已经不打算再消费《错姻缘》了。

    不止是《错姻缘》,《少年包三天》和《西游记》也是一样,等这一轮说书说完,秦门就打算把这三个故事雪藏,让这三个故事消失在历史之中——这并不难,那么多的书籍字画,真正流传到后世的不过那么几幅,更别提只能口耳相传的故事了。

    《错姻缘》没法卖,不代表其他情爱故事不行。

    反正小陈氏也只是想弄点话本给自家女儿逗乐嘛~

    于是秦门干脆推销起了晋江文学城书库里其他在他指点下签约作者们写的故事,比如正火着的《重返少年时》,以及接下来即将推出的《穿越之我到大周当厨子》,还有只有个大纲还未交稿的《乱世倾城》……

    一个个花样繁多的故事和新奇的脑洞看得书斋的老板眼睛都发直了,身为一个肥胖患者,显然在这里面他最喜欢的就是那本《穿越之我到大周当厨子》。

    大周距今已有两千年了,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现在所用的礼制和家国概念就是从那个朝代传下来的。前朝战乱时,文人界还出现过一个复古的流派,就是觉得前朝之所以落到这般地步是没有遵循大周礼制的结果,并提倡要复兴周朝礼仪文化。

    那个朝代有各家学派的鼻祖,有令人至今都在赞叹的帝王,有受人推崇的制度和理论,不过大周当然不是样样都完美的,比如他们那个时候的食物,就非常让人难以下咽!

    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炒菜这个概念,更没有酱料和各种调味品,厨具也只有一个鼎,平时吃的不是煮的饭菜就是在火上烤的肉。

    《穿越之我到大周当厨子》讲的就是一个厨子背着一口锅一个锅铲穿越到了大周(书斋老板显然对穿越这个概念适应良好),在那里开饭店做菜肴,引来各路先贤和帝王到店里吃得抬不起头、最后被封为一代厨神的故事。

    爱吃的人看到美食故事那就真的是挪不开眼迈不开腿,秦门就是在书斋老板看得欲罢不能的时候向他提出——

    “这些故事任君挑选,晋江文学城书库里所有故事的出版权也可以在同种情况下优先卖给贵书斋,唯有一个小条件。”

    “是何条件?”看得正起劲儿的书斋老板问道。

    “文学城想要为签约作者们出一本文集,每月一本,希望贵书斋可以帮忙印刷成册并且发售。”

    在文人士子的眼中,能够把书摆在书斋的书架上显然是只有名人大家才有的待遇,这是一件神圣又光荣的事情,但换个角度,若是从书斋的视角去思考,出一本书其实根本就不是难事——

    觉得卖不出去大不了就少印点,印个十几册二十来册放在书架上,成本不高也不占地方,卖出去就是赚卖不出去也不亏。

    所以秦门一提出,人家书斋的老板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秦门又提出有关出版的话本和文集要与书斋分成,为此他开价可以少开一点——不认为话本和文集能卖得出去的书斋老板同样答应了。

    二人各取所需,相谈甚欢。

    待月下书斋的老板拿着《重返少年时》的稿子一走,秦门就带着徒弟开始忙活起了文集的事情。

    ……

    秦门并不担心文集和话本卖不出去。

    在秦门的预想里,这个签约作者的文集,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杂志,这个话本当然就是小说。

    既然测试已经证明古代现代人在各种元素(穿越、重生)的适应效果和品味上都差不多,那么在现代能火的小说和杂志在古代当然也能火!

    要知道他在现代上中学的时候,班里的小女生课桌抽屉里一大半都是小说和杂志!在网络小说还不流行的年代里,这些纸媒曾经是多少人的精神食粮!

    等秦门在文会上宣布了此事、并吸纳了一大批签约作者之后,他很快就从中选出了其中比较清闲的那部分作者充当编辑,打算启发和引导他们一下,再让他们去启发引导一下其他的签约作者,先把首刊做出来——

    他担心如果真的让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写,他怀疑里面八成是诗词,两成是赋,那这个文集还有个什么看头?

    秦门将文集命名为《雅俗》,寓意雅俗共赏。

    第一次创刊,步子也不敢迈太大,打算先在现有基础上设立几个栏目。

    首先是诗词栏,讲朝政的敏感诗词全部淘汰,留下歌颂祖国山水和歌颂亲情友情爱情的,再联系一下作诗人用白话文写一下自己当初写下这首诗的心境和遇到的人事物,两首诗就足够撑起这个栏目了。

    然后是旅游赋,留给外乡子弟作赋或者写大白话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或者那些曾经有幸去各地玩过的文人墨客介绍一下当地的名胜,详情可以参考下《岳阳X记》呀!这个赋秦门还会背呢!

    剩下的,故事连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秦门觉得那个《乱世倾城》就很合适,语言文字优美,故事也符合当下多数人的审美(喜欢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一章与一章之间断章断得非常不要脸,不拿来当连载秦门都觉得有些可惜。

    此外,美食篇和时尚篇也不可或缺,这两样一向是都城人追逐的重点,而且他还指望靠着这两个栏目赚广告费呢!

    栏目一定,几位临时编辑就各自领了一个版块,按照文会上众人的擅长开始选人约稿,头一次干这种事情大家的干劲儿都很足,其中负责诗词栏的编辑因为收到的稿件太多,干脆自己跑到妓院找到了已经喝醉酒的当朝最著名的诗人,许以好酒请他来从中选诗并给点评——收到点评的文会上的小伙伴如获至宝,连自己没有被选上入文集这件事都不计较了。

    不到半个月,第一本文集,同时也是姜朝的第一本杂志《雅俗》的稿件就收集齐了,秦门再花了三天和几个临时编辑一起排了顺序并定下了封面,便把这一册书交到了月下书斋。

    六月初一,《雅俗》悄然出现在了月下书斋的书架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