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晋江文学城
从高个少年的嘴里薛杨得知, 晋江文学城,其实是他的师父秦关之开的一个专门用来卖故事和收故事的“中转站”。
据高个少年说,他的师父秦关之在讲完《少年包三天》后因为身体原因, 不得不暂停说书——这事儿薛杨的是知道的, 毕竟秦关之拖着公鸭嗓子说完了《少年包三天》大结局这件事在都城还是小火过一段时间的。
高个少年接着绘声绘色道,于是闲来无事的师父便在都城各处交友,认识了不少肚中有各种光怪陆离故事却无处可说的朋友,恰巧这时,他从逍遥子处得知不少的说书人都苦于没有一个好故事不得不黯然离开这个行业,于是心念一动, 就创立了这样一个可以连接写故事人和说故事人的地方。
“写故事的先生们可以把故事写好保存在这里,说故事的先生们也可以通过看开头来决定要不要用这个故事, 可谓是一举多得, 多方获益。又因为师父所找到的写故事的先生多是晋江来的同乡, 便将此处取名为‘晋江文学城’。”
少年似乎难得遇到一个这么愿意听他说话的人,越说对薛杨的态度也越好,有时候都说到很后面了,突然间想起些什么还会特地往回去打补丁:
“比如客人现在手里拿的这本故事, 题为《西游记》,就是我家师父的一名同乡,一个叫吴承恩的先生所著。”
薛杨听着高个少年的话, 越听眼睛越亮, 越听心跳越快。
一个专门为说书人提供故事的地方?
一个可以让缺少故事的说书人得到好故事, 依旧可以当说书人的地方?
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他吞了口口水,在高个少年把有关晋江文学城的前世故事全部讲完后,他忍不住发问:“那请问,究竟该如何得到全本故事?”
高个少年眨巴了许久的眼睛, 下意识望向了一直坐在另一侧不曾说话的矮个少年。矮个少年沉吟片刻,顶着个破锅罗嗓子费力地一字一顿说道:
“六两银子一次说书权。”
高个少年立刻了然,开始向薛杨详细解释起了说书权、一次说书权等各种薛杨陌生的称呼。
一个月后,都城西街的酒楼上,一个自号为“雪阳公子”的说书人出现在众位食客的眼前,给所有人带来了一个名为《西游记》的充斥着妖魔鬼怪、求仙问道的故事。
故事刚开讲的时候,愿意听这个故事的食客们还很少,稀稀落落惨淡不已,更不要说这位雪阳公子还偏要效仿依靠《少年包三天》一举成名的秦关之,在每次讲完故事之后都要唱个让人一听就忍不住要皱眉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主题曲”,这就更赶客了。
都城其他对此有所耳闻的说书人都不免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
这雪阳公子还以为自己的故事比那秦关之的《少年包三天》还精彩么?
人家食客愿意熬过《少年包三天》那乌糟糟的主题曲就为等主题曲过后的故事,可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听你一个不知道从哪个旮旯儿里来的小说书人唱歌!
谁曾想,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西游记》故事的开头在秦门的改编下由原先的充满神话色彩转而变成一个带有生活气息让人看不透的开头,其本意是为防止有居心叵测的说书人看了开头不愿意花钱买这个故事回到家中借着这个开头往下续写故事,但也导致《西游记》的开场不那么精彩,没有一开场就吸引住听这个故事的食客。
甚至于不少选择听这个故事的食客也只是抱着不想听其他情情爱爱的故事才勉强来这里的。
但一个能在秦门前世火遍全世界、成为十几代人心中经典的故事,岂会因为一个开头的改动就无人问津了?
等故事进行到主人公三藏和尚从五指山下解救了那只据说被压在山下已经五百年的猴子并将它认作自己大徒弟的时候,原本还只是把这个故事当做吃饭时候的添头的食客们这下子连饭都不吃了,只觉得这个故事怎么那么新奇!
一只会说话还活了五百年的猴子哟!
居然是被佛祖压在山下的吗?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故事发展到开始讲三藏那只猴子大徒弟是如何出生又做了什么被佛祖压在山下的时候,酒楼上下已经人满为患了!
更甚者在雪阳公子讲到这只猴子大闹天宫、与各路神仙连番大战的时候,还会拍手叫好,大声叫店小二上酒上菜庆祝一番,呼朋引伴共同听一席《西游记》,炒得气氛更加热烈了!
等到某日酒宴,雪阳公子透露出他这个故事来自于晋江文学城,好奇的人们一打听发现这个叫晋江文学城的地方就是著有《少年包三天》和《错姻缘》两个故事的秦关之的住所,而《西游记》的创作者吴承恩是秦关之的老乡,人们对于同一出品的《西游记》的认可度就更高了——
怪不得每次说完故事之后都要唱歌呢,原来人家这个故事和秦关之那是有渊源的!
而其中部分有心人,对,就是指那些一直在关注雪阳公子的说书人们,听到这一消息,立刻就打听起这个晋江文学城来。
雪阳公子,也就是薛杨,他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写出的是什么样的故事、混到了什么样的境地,这些圈内人都知道!突然间摇身一变打着个“雪阳公子”的名号靠着一个《西游记》的故事火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不知道谁啊!
突然之间得道成仙了,其他狐狸可不得想想这里面有什么关窍?
所以那场酒宴本就是这群狐狸办的,一从无知无觉的薛杨那里得知了他这个故事的来处,再一联想到逍遥子如今正讲得风生水起引得整个都城的小姑娘脸红心跳的《错姻缘》,晋江文学城是个什么地方大家伙儿心里门儿清!
熟悉路的第二天一早就把自己拾掇得人模狗样的跑去敲秦关之家,也就是晋江文学城的大门了!
……
……
焦心等待了快两个月,终于盼来了一群说书人挤进晋江文学城,秦门表面上作胸有成竹状,仿佛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惹来五个徒弟崇拜的目光,心底里则有个小人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好险啊嘤嘤嘤,差点就要饿死了嘤嘤嘤,逍遥老贼误我呜呜呜——”
秦门当初想要创个晋江文学城,说到底只是一时起意。
恰好他有那个资本(前世各种精彩故事)、又有那个人手(五个徒弟加他自己),还遇到了可以为他打响第一炮的逍遥子,时机恰恰好,他就动手去做了。
可想要成立这样一个兼具现代出版社特征并融合如今这个时代特点的晋江文学城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吗?
秦门一开始觉得挺容易的,你看他第一笔生意做得不是很快嘛?而且头一笔生意就做到了言情教主逍遥子的头上,还帮助他一炮而红东山再起,这名声要打响不要太容易好不好?
唯一需要发愁的就是他该怎么把自己这狭小的起居室打理成一个能够配得上“晋江文学城”这种带着书卷气的高大上的会客之地。
薛杨对廉租房的了解确实没错,在逍遥子拜访之时,秦门和五个徒弟就是挤在一个狭小的简陋的只有床和桌椅的小屋子里,六个人连转个身都不容易,每次洗澡就只能把浴桶搬到院子里露天洗。
但拿这样的屋子接待不速之客逍遥子可以,真的用来正式招待即将成为晋江文学城供稿人和长期说书人客户哪里可行?
那个时候的秦门只以为只要等逍遥子登台,晋江文学城就要开始迎客了,这中间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他手里要留下足够的买供稿人故事的本钱和几个徒弟外加自己的生活费,也没有足够的钱和时间去租个铺子重新装修成一个出版社,急中生智,一咬牙一跺脚……
他就把房间里的床、桌子椅子之类占地方的家具全都租出去了_(:з」∠)_
是的,是租不是卖。
秦门当然也想要卖了,可东西的所有权讲道理是属于朝廷的,他租出去已经是打擦边球了,真卖掉了估计下一秒租给他房子的户部官吏就要派人来锁拿他了_(:з」∠)_
秦门把那些占地方的家具全部租给了在同一个弄堂里的晋江同乡,用租金买了一堆便宜的竹席、团蒲,又找了个木匠替他做了个简易的书架和矮桌,模仿前世秦门在现代外国电视剧里所见到的那种装潢,在地上铺满了草席做榻榻米,放置团蒲矮桌,让原本狭小的空间变得空旷又充满着竹子的清香。
晚上就带着徒弟一起把被褥翻出来打地铺作为卧室,白天再把被褥收起来把房间腾出来做会客厅,一屋两用,秦门只觉自己机智无比。
万事俱备,只欠逍遥子一举登顶将他这晋江文学城的名声给打出去,他就可以把这个古代版晋江文学城给开出来。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
逍遥子早就登台亮相了,《错姻缘》的故事都讲了一大半了,晋江文学城的牌子挂在那里都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了,他站在门口巴望了不知道多少的清晨了……就一直没有人上门拜访!
秦门傻眼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并不是所有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好东西的顾客都会忍不住把自己去的这家店介绍给其他人的,也有的顾客会闭紧了嘴巴,巴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那家店,好自己一个人独占这家店所有的东西。
而逍遥子显然是后者。
在最关键的地方掉链子,若不是之后薛杨引得逍遥子动了恻隐之心摸到了他这里来,秦门简直不知道自己安排好的这出戏到底要怎么唱下去!
若是唱不下去,如今的秦门已经失去了方氏菜馆和端王府的说书工作,日常进项只剩下当初帮方长宣传新菜品赚得的越来越少的每月分红,不难预见真的这么下去总有一天秦门要带着几个徒弟去喝西北风去……
秦门越想,心里头那个没脖子三头身的小人就哭得越凶:
“嘤嘤嘤幸好,幸好天不亡我!嗝!”
哭到打嗝QAQ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