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薛杨和晋江文学城
晋江文学城并不在热闹的闹市区, 而在僻静的廉租房里。
薛杨光是打听这地方的位置就用了三天,还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当时喝醉酒听错了,也许人家逍遥子根本就什么都没说, 是他自己幻听了?
直到三天后, 有曾经挑着担子到都城廉租房那条弄堂叫卖的好友无意间抬起了头,才发现有一户人家的屋檐角上挂着一块“晋江文学城”的牌子。
薛杨在这一天的一大早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服来到了昨晚他打听到的那个地方,然后就在那个挂着一块“晋江文学城”木牌的房子门口踌躇不停了整整一个时辰,犹豫着到底该不该敲门进去。
真的要进去吗?
这个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
里面会有什么?
为什么逍遥子会让他到这里来?
他侧耳贴着门听着里面的动静,一开始是水哗啦啦流的声音,薛杨猜测这大概是一家人起床在洗衣服做饭, 然后是一堆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听不清那是在干什么,紧接着, 屋子里传出一群少年人唱歌的声音。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
这首歌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薛杨有些激动!他想起来了!
他们在唱《少年包三天》的主题曲!
所以这个叫晋江文学城的小屋和秦关之是什么关系?
还是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唱唱歌?
薛杨把耳朵紧紧贴在门上, 听着里面的人唱歌, 听着听着,他就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紧闭的大门就打开了, 他就被拉进屋子里跟着人家一起大合唱了,等他忘我地和周围人勾肩搭背把歌唱完之后,薛杨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进来了==
理智重新回归, 薛杨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刚才和他一起唱歌的那几个少年人身上。
和薛杨一起合唱的少年人一共有五个, 他们穿着同样款式的白色长袍、脚上是白色的粗布鞋, 把袖子高高卷起,露出肉肉的胳膊,又把头发全都高高束起拧成了一个包,一根头发丝也不露在外面, 再用一根木簪固定好,如同前朝时经常出入宫廷的炼丹道士。
少年的肤色微黄却色调均匀,小的三个脸上肉嘟嘟的,看着惹人喜爱,大的两个眉宇间透露着朝气,仿佛私塾里那几个夫子的得意门生。五人站得笔直,双脚并拢,神情肃穆,看上去格外的干净和又教养,竟是一点也不像是从晋江逃难来的灾民(都城人都知道廉租房里住的是灾民)。
五个少年人一字排开,按照身高高矮从左往右排好,然后朝着薛杨齐刷刷双手平举作揖,一举一动仿佛有尺量过一样,动作又整齐又好看,好看到让薛杨都忘了就在前一秒这群少年人还像疯子一样把他从门口拉进来一起鬼哭狼嚎大合唱呢。
原本还一脸懵的薛杨被五个少年人的举动给一下镇住,那些站在门口的彷徨和忐忑在瞬间消失了个干净,心中涌起了一股希望——
也许就像逍遥子说的那样,他真的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让自己重新成为说书人的方法?
……
少年们在作揖问好之后有序地分散开来,大的两个拿了扫帚和抹布等开始打扫小院和屋子,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勤奋又仔细,不大不小的那个从屋子里拿出一把伞撑在头顶上往门外走去,也不知道是出去干什么。
薛杨特地看了看天空……没感觉会下雨啊?
这孩子带伞干嘛?
最小的两个则留在他的身边负责招待他。
两个小少年相互间对视了一眼,其中身高稍微高一点的那个顶着懵懂的小脸往前走了一小步,颇有礼貌地问道:“客人为何而来?”
“我……”薛杨一下子卡壳。
薛杨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他只是听了逍遥子的话、抱着对偶像的信任来到这里的而已,至于这里究竟住着什么人、为什么逍遥子会说只要他到这里就能够延续自己的说书梦,薛杨一概不知。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之前和逍遥子的对话倒珠子一样全部给这两个少年人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寄希望于眼前这两个小子能从中听出来些什么。
两个少年又对视了一番,矮的那个凑到高的那个耳边窸窸窣窣说了一堆,高个的少年恍然大悟,又一次看向薛杨道:“原来是逍遥子先生推荐而来的客人啊。”
然后颇为热情地引着完全摸不着头脑的薛杨往屋子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向他介绍着他所不熟悉的事情。
“家师秦关之,与逍遥子为莫逆之交,此处为我师父的住处。”
秦关之的大名和他的来历,但凡是在都城说书的人都知道,薛杨当然也知道,一听说这个地方的主人是秦关之,住处地址又对得上,薛杨整个人就更放松了,还颇为兴奋地左顾右盼,就想看看能够写出《少年包三天》和《错姻缘》这种完全不落俗套故事的秦关之究竟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平日里又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如果仿照着把自己家也改一改,是不是就能写出好故事了?
薛杨白日做梦。
两个小少年一个在薛杨的前面,一个在薛杨的后面,走起路来半点声音也没有,轻盈地就像舞者,让薛杨看了也忍不住屏吸。在前面的高个小少年移开了门,侧身让薛杨先进屋,薛杨一进屋,屋内的陈设让头一次来的他愣了愣。
盖因为房内的陈设实在是……太特别了。
朝廷特批留给灾民居住的廉租房其实是前朝那些达官贵人专门建造给仆人住的地方。
当时姜朝的皇帝刚刚登基,把前朝那些个贪官污吏和欺压百姓的高门大户、包括帮着高门大户达官显贵欺压良民的仆从全都从家里拉了出来,一个个全部拉到菜市场给“咔嚓”掉,光是杀人就杀了足足又十天。
而那些高门大户和官员贪污留下来的房产和民脂民膏理所当然的上缴国库。
之后,那些前朝官员和皇亲国戚的府邸全都被本朝的皇帝赐给了他的开国功臣,包括弟弟端王,而那些原本造来给仆从居住的矮小的屋子则被皇帝留下来做了提供给逃难而来的灾民的廉租房。
既然是给仆人住的,屋子本身当然就不会太好,一个廉租房基本也就一个院子和一间屋子,屋子狭小,一般也就够放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的。
薛杨是都城人,对此地很是了解,他在进屋以前都已经做好了会看到一间“进门就是床,躺下就睡觉”的小屋子了,甚至还准备了一套委婉夸奖的台词,可映入眼帘的一切却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屋子里根本就没有床,也没有他预想中的桌子椅子!
整间房被铺满了干净的草席,一块接着一块,连一点空隙都不留。角落里卷着六个被褥,被人卷得整整齐齐竖立着靠在墙上,一点也不占地方,另一侧的墙边则是一个高高的木质书架,上面零零落落放着一些书。
薛杨被少年引到了靠窗的地方。
在靠窗的地方被放置了一张方形小矮桌,小矮桌的两侧则是两个看着就非常柔软的团蒲。鼻尖萦绕着茶水煮沸的香气,薛杨深深吸了一口气,盘腿坐在团蒲上,手里握着茶杯,吹着风,只觉浑身舒畅。
不愧是名声响彻都城能与逍遥子比肩的人物啊!连住的地方都如此别具一格!
在他身后的矮个少年悄无声息地从书架上翻翻捡捡了些册子,并把这些册子交到了一直陪他坐在窗边的高个少年手里,然后再由高个少年放在了矮桌上。
“家师清晨便外出访友去了,不在家中,还请客人见谅。”
薛杨赶忙说没关系,本就是他不请自来,难道还要指望主人家为了见他一直留在家中吗?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好嘛。
那少年接着说:“万幸客人所求小子心知,即使家师不在,小子也可助客人一臂之力。”
说罢,就把桌上那些册子往薛杨面前推了推。
薛杨一脸疑惑,随手翻开其中一本册子,只往册子里瞧了一眼,眼睛就挪不开了。
写册子的人是谁他不知,但册子里写的,却是一场佛家论道。
话说在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地方有个国家,国号为“唐”,这个国家国力雄厚,并信仰佛教,和尚在这个国家受人尊敬。
而这一日,其中一位曾救过唐国皇帝的和尚名曰三藏的正在国都开坛论道。三藏和尚自幼熟读经书,对佛教经典知之甚详,奈何就在整个道场气氛正好的时候,却遇上了个来踢馆的老和尚,几场辩论下来,三藏和尚最终认输,不料那老和尚摇身一变,竟成了佛祖座下的观音大士,众人皆惊,而后皆跪。
观音大士赠与三藏袈裟禅杖,并留下一句话给他:
“若要习得大乘佛法,还需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三藏和尚深受感化,拿着观音大士赠与他的两件宝贝,就这样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
小册子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薛杨的内心却并不平静。
这,这似乎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薛杨心中大为吃惊,忍不住又翻开了另外三本册子,小册子里无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开头,每一个开头看完,他都忍不住想要问眼前的少年讨要后面的续集,那取经的和尚在路上都遇到了什么、那在雨夜进了寺庙的书生都看到了什么等等。
可是,为什么要给他看这些?
薛杨的心脏砰砰跳,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来临。
“敢问这些是?”
高个少年面露疑惑:“客人难道不是为此而来?”
高个少年笑道:“客人以为,逍遥子先生的《错姻缘》是从何而来?”
薛杨当然知道逍遥子那《错姻缘》是秦关之写给他的……等下!难道?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小册子,又一脸希冀地看向那高个少年。
高个少年挺直了脊背,为他续上了茶水后高深莫测道:
“这里是晋江文学城。”
“一切光怪陆离的故事,尽在晋江文学城。”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