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节
事先给我一份啊!
此时沈睿虽生气,但他觉得没啥大问题。直到被问话时,才知道事情严重了。
“你占用别人名额去参加研讨会,这是事实吧?”
沈睿一脸无所谓,“书画界的研讨会不就那么回事吗?都是老师写写画画的,参加不参加的没什么区别。”
“这是文化交流!你个外行懂什么!”
沈睿不服,“我亲身体会了,光去开会没有用,如果回家不练,一样写不好画不好。”
“没用你还占人名额?看来你觉悟不够啊,就你这样的,大学的政审怎么过的?”
沈睿有点儿懵,刚要辩几句,就听对方又问:“你把获奖小画家骗走干啥?听说那是个漂亮小姑娘,你必须老实交代!我跟你说,当时人家要是报警,你都能整个流氓罪!”
沈睿气死了,硬着头皮解释:“那小画家是我小嫂子,我哥沈晏清你知道吧?在东北订婚了,就在春丰市。我去看看哥哥嫂子,就找她坐着说了会儿话。”
“那这件放一边,强迫老师傅给你配眼镜,有这事儿吧?”
“我当时实在看不见,就敲开一个验光配镜。”
“你们有好几个人,确定是好好敲门?”
沈睿声音弱了下来,“敲门声稍微有点儿大。”
“走路撞墙没错吧?”
“没配好眼镜之前是有点看不清路。”
“撞了人也是真的吧?人家那么大岁数,你怎么不扶一下?怎么连句对不起也不会说?”
“……”沈睿冤枉,都一年了,他也记不清倒底撞没撞。关键是,那时候眼睛啥都看不清,怎么知道撞的是谁?怎么知道对方多大岁数!
“还有最后一条,跟人家葡萄酒厂要了两箱酒,对不对?”
“这个真没有,我那几个兄弟可以作证。”
“你兄弟肯定向着你说话啊。”
“你们可以去葡萄酒厂调查!”
“呵,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们这种人,两箱葡萄酒的小便宜也占,还死不承认,给我们增加多少工作量!”
……
最后一条,沈睿是坚决不能认的。他心里清楚,几件事真真假假地混淆着,说不清还恶心人,全部查清又得一段时间,等一切真相大白,大学也不用去念了。
此时的沈睿当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于是心里抱怨:真特么倒霉,本觉得是小事一桩,可传出去就被放大,成了仗势欺人。春丰市那块地方有毒!眼镜被轰碎的时候差点尿了不说,余波还持续到一年后。
他正恼恨着,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哎呦我去差点儿忘了,这种使坏的风格太像某个人了。
沈睿马上四处去问,用了半天时间终于拿到电话号码。
他立刻拨号,响了几声后,话筒里传来东北大姨的声音:“喂,哪位啊?找谁呀?”
“是大旺村吧?”
“对对对,这里是霁省春丰市丰盛县永安公社大旺村,你有啥事儿啊老弟?”
“我找沈晏清。”
“你哪个单位的?找沈晏清嘎哈呀?”
“我二轻局的,找他有急事儿!”
“那你叫啥名儿呀?”
沈睿气得快抽抽了,“大姨,你问号怎么这么多呢?你给传个话不就得了?”
大姨不依不饶:“小老弟,我帮你找他得走好几百米呢,你不说明白儿滴,我怎么跟沈知青唠?赶紧滴,憋耽误时间!”
沈睿憋屈,只好吼了一声:“我是他弟弟!”
“诶呀,那我还真不能管你叫老弟了。大侄子,你这嗓门也太大了,真没礼貌!我得跟沈知青说一声,让他好好教育你。”
听动静,大姨应该是把电话放下了,然后是拉开门的声音,还有姑娘的说话声,“主任,我去叫他吧?”
“不用,我去就行,上回春妮都跟我说了,我正好给他们小两口再送点计生用品。你不是还得广播吗,别耽误你正事。”
沈睿没办法,只好在话筒边等着,就听电话那头一阵杂乱的电流声,然后响起一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
“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下面播送一条喜讯:咱们村的狍子队伍不断壮大,大队长正在筹备第二个养殖场……”
沈睿开始焦虑,电话离沈晏清倒底多远?我特么被迫听了首歌,还听了好几个大旺新闻。
门被推开,人终于来了,话筒被拿起来,耳畔传来熟悉又痛恨的声音。
“喂,沈睿?”
“沈晏清!”沈睿大吼:“你特么手伸得真长!”
“彼此彼此,你们兄弟的手也不短。”
“你特么等着!”
沈晏清一声轻笑,“你还有时间管我?现在不应该拼命证明清白么?”
“我告诉你,我去不成你也别想去!”
“说这些没用,你还是多多努力,把名额保住吧。”
96、最先进京的居然是……
沈睿恼羞成怒, “你挺得意呀,你觉得扳回一城是吧?”
“只有你才这么幼稚,我问你,这件事有赢家么?”
沈睿愣住, 对啊, 好好的两个大学名额硬是霍霍没了, 谁特么也没占上风啊。幼稚?他是绝不会承认的,于是慌乱之下口不择言, 说出的话句句扎心:“你不幼稚?你在东北搞了那么多花样, 就能出奇制胜了?别太天真, 今年用年份卡你, 明年自然还有别的办法不让你过, 就看着你挣扎,就看着你作困兽斗!沈晏清,你就在农村搂着媳妇过一辈子吧!”
沈晏清淡淡道:“除了内耗,你们兄弟还有别的本事么?”
啪,电话被挂断,沈睿气得捶桌,我还有一大堆讽刺他没人管没人疼的话没说呢!大招没发出来, 不就等于输了吵架么?
好气, 想摔眼镜!
沈睿气成一只青蛙,却还得拿起电话,没办法,他还得自证清白, 还得为那个名额搏一把。这事可大可小,别到时候学上不成,工作再整没了。
属于沈睿的这个夏天注定不会舒爽, 他达成了挨哥踹、挨爹捶、挨爷削的挨揍三进阶成就,好不容易托关系找人把事情搞定,松了口气等通知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今年的工农兵大学取消了!
是的,七六年的工农兵学员是最后一批,七七年八月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将教育部的报告追回,不再沿用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招生方式。
沈睿傻了,绕了这么大的圈子,自己折腾了个寂寞。
同样的,沈晏清也接到沈时和的电话,老姐语气很是兴奋,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们所有人都给我做好准备!
这消息大部分人还不知道,大旺村的社员们却嗅出一丝异样:已经出嫁到市里、并在火柴厂上班的唐春妮在单位请了假,回村长住,每天往唐家小院跑。
大磊磊陪唐建国遛狗时碰见集体户的知青,不管遇上谁都嘱咐几句:别瞎溜达了,别给女知青写情诗了,快特么看点书吧!磊磊现在根本不追求工分,也是每天往唐家小院跑。
刚刚高中毕业的唐北枫,原本也是要去城里招工的,现在不着急了,嗯,每天和大磊磊一起往唐家小院跑。
县里的唐田阳和于洋两个,平时得上班照顾孩子,一到周末就回村,回村就进唐家小院。原本还去老宅那边扎一头,但是那边尖酸刻薄骂得太狠,俩人气得干脆也不回那边了。
再看唐家这几个,唐昭把质检工作让给招娣,天天猫在家里。就连刚初中毕业的唐暖和称霸大旺村的唐曜都不太出门。
比较正常的只有沈晏清,各种事情都不耽误。
村里人好奇啊,你说他们一天到晚搞抱团小集体,悄么声滴忙活啥呢?
有人偷偷趴墙头看,就见唐建国家院里搭了个小凉棚,摆了两张桌子,一群人坐在那儿看书做题,头不抬眼不睁的。
唐建国同志忙里忙外,管猫、管猫崽子、管狗、管狍不说,还要管这些人吃吃喝喝,茶水得续上,零食得备上,还得给大侄子唐田阳哄孩子。
唐建国的身份彻底转变,从闲逛溜达的老太爷变成伺候大伙的老妈子。但是他乐意啊,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这么热血沸腾过,一院子爱学习的小年轻,怎么看怎么高兴,这些孩子都出息了才好呢!
这种情况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月,唐建国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将迎来重大变化。
那天晚上平静无风,唐建国抱着大胖猫,牵着狗和狍从田埂上回来,沈晏清把他让进屋,唐昭唐暖唐曜在桌前坐着,整整齐齐一个不缺。
这架势,是有事儿啊。
他刚坐下,就听唐昭道:“爸,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听哪个?”
唐建国道:“赶紧滴吧,别墨迹,有啥讲啥。”
“晏清刚才接了个电话,您的材料那边看了。”
唐建国心狂跳,手一哆嗦茶都洒了半杯,“那边啥意见?”
唐昭笑道:“您老人家多厉害啊,伪皇宫修过,盛省陪都也修过,经手的都是梁啊、门啊、柱啊,咱是术业有专攻,那边能不同意嘛!”
唐建国激动得声音发颤,“你不唬我?真的能去?”
“能去!”
唐建国一颗心终于放到肚子里。
他是后来才知道的,女婿早就在为他打算。之前参与修缮了两个大地方,写在纸上那都叫履历,有这些打底,他有了去那个宏伟建筑群的资格。
以前想都不敢想,那可是他的毕生夙愿啊。
“那……坏消息是啥?”
“那边前些年就开始修了,宫门要刷漆,柱子要描彩,藻井也要复原。那么大的地方多需要人啊,尤其是您这样的专业人才。坏消息就是催得很急,您这星期就得动身。”
唐建国吓了一跳,“女婿啊,你办事也太沙楞了,我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他坐不住了,在屋里转了两圈,“你们咋办?不能一起去吗?”
沈晏清笑道:“我们暂时不行,那件事目前只是知道风向,具体消息还没下来。”
唐建国头疼,“那我走不了啊,这边需要我呀。”
虎子笑得前仰后合:“爸爸,你是不是舍不得我?”
唐建国一个劲儿点头,“哪个我都舍不得,我现在还不能独立,我需要家庭的温暖。”
大伙全笑出声,唐昭道:“那行吧,我们派个人陪你。”
唐建国眼睛一亮,“是哪一只?”
“我啦!”三花摸着唐雪球的狗头,随手给了一根骨头。
事情是这样的,原本沈晏清的计划,是先把他自己和唐昭的大学名额搞定,并在京市给老爸找个正经工作,然后把全家的关系转走。
同时,唐暖今年初中毕业,虽然可以在这边继续读高中,回头再转学。不过一来麻烦,二来两个城市离得这么远,环境和教学氛围都不一样,怕耽误学习。所以沈晏清也早早打过招呼,让老姐帮唐暖安排好学校。
虎子比较好办,开学才三年级,也不怕适应不了什么的,随时转学都可以。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能想到,全家第一个突出重围的,居然是修过俩皇宫,即将去修最大皇宫的老爹!
沈时和电话里说,唐暖的学校已经联系得差不多,校长在她那儿做过手术,听说了小姑娘在市里运动会的短跑成绩,又看了获奖书法的照片,已经口头答应。至于其它的,等唐暖来了再说,反正肯定能让她上高中就是了。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都在忙活唐建国和唐暖的行李。唐昭给他们带了应季的衣物,其余的打算寄到沈时和那儿。
唐暖自己收拾东西,把惯用的笔墨都带着,还郑重地把来自“笔友”的信找出来,把写字台玻璃板下的照片拿出来,又抱出两本集邮册,然后把这些统统放进行李箱。
接着便天天做吃的,虽然唐昭总劝她:你们先过去打前站,我们随后就到,好吃的不急着做,咱们在京市团圆后有的是时间。
唐暖就不,就要在临走前温暖大家的胃。
再看老爹唐建国,那是四处告别啊。除了跟唐耀祖说实话,跟别人都说要去更大的地方干活啦,啥时候回来不一定,趁着没走赶紧喝两盅。
唐耀祖特别感慨,早在两年前,他看见大花几个心里都没缝了。活不能干,思想不上进,饭也吃不上,即便有心照顾,能做的也有限。谁能想到大花这孩子突然就立起来了,挣钱供弟妹上学,盖了房子,找了个有能耐的对象,还把爹给整了回来。
他们为村里做的事儿,促成了自己的进阶,没费多大力气,就完成从大队长到公社书记的飞跃。
就连自己那个没出息的闺女,都被大花带飞了!
而现在,大花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去更广阔的天地。唉,也是啊,大旺村这小水池,藏不住蛟龙的。
没说的,只有祝福,最后再陪老哥们喝几顿酒!
临走头一天,唐建国去老宅门外坐了半个晚上。后来听到董玉珍在里面骂二花,不知怎的骂激动了,跳着脚又骂大花和三花没良心,白眼狼,把捡来的野崽子当个宝,早知道这样,刚生下来就掐死……
唐建国苦笑着站起身,彻底断了念想。
第二天一大早,公社的大解放就开了过来,沈晏清开车,唐耀祖和唐建国坐在前面。来送站的人不少,唐田阳两口子,唐春妮两口子,还有唐北枫和大磊磊。唐家姐弟跟大伙一起坐在车板子上,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市里。
沈晏清找林业局的人买了卧铺票,这时候的火车慢着呢,到京市要两三天。卧铺比较贵,大家出门基本都买硬座。沈晏清肯定不会省这点儿钱,老爹带着三花坐卧铺,不仅舒服,而且安全。
上车安置好行李,唐建国从车窗探出头朝大家招手:“各位,山水有相逢,咱们有缘再见,我去故宫修文物了袄!”
97、金榜题名时
这是唐暖第一次坐火车。
这时候的火车通体绿色, 没有空调,夏天光坐着就是一身汗。好在车窗可以向上开启,有风吹着会凉爽许多。
唐暖喜欢把头探出车窗,看外面的千里沃野, 看绿色长龙在其间穿行。
“爸, 京市大吧?”
“那肯定了, 但你老爹也只在火车站倒过车(转车),具体多大也不知道。”
唐暖笑出声, 她知道, 随着滚滚的车轮, 新的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即便是坐卧铺, 父女二人也觉旅途劳顿。火车终于到站, 他们拎着行李随人流挤出去,一眼瞧见出站口外的季驰。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