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成了香饽饽
春晚还没演完的时候, 孩子们就已经困倦的不行, 陆陆续续地被抱到床上睡去了。
大人们倒是熬到了半夜, 放完了十二点跨年的那一串鞭炮。
苏采青也要睡了,她打了个哈欠, 回了屋,看了看几个熟睡的孩子, 从柜子里掏出了一些红包, 压在每个孩子的枕头底下。
放好红包以后, 苏采青才心满意足地睡了, 至于家里的大哥他们还准备守岁, 她就不奉陪了。
一大早起来, 大人们都已经起了, 苏采青跟两个嫂子交代了两句,把几个红包放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
“红包你们大人要拿去, 我也没意见,只是也得让孩子们摸摸自己的压岁钱不是?”苏采青跟两个嫂子说。
大嫂二嫂只能应了。
果然, 孩子们一觉醒来, 发现了枕头下的红包, 都惊喜得不得了:“压岁钱!”
“是张大团结!”
“哇!好多钱啊!”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每个孩子十块钱的压岁钱,在这个时候确实是算一笔巨款了,毕竟一分钱能买个鸡蛋了。
孩子们高兴得不行,大人们却担心的不得了:“钱放在你们身上别掉了!都给妈妈收起来,以后给你们好吃的。”
苏采青眼睁睁地看着这经典的一幕上演。
巨款放在孩子们身上确实不安全,大人们帮着保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笔钱还会给孩子们买吃的,绝对是一个谎言。
尽管十分不愿,孩子们畏惧于家长们的权威,还是把钱都交给了父母。
张云冰几个也乖乖地把红包上交给苏采青:“妈,你也帮我收着吧。”
苏采青顺手接了过来,说:“你要的时候再跟我说。”
张云冰很随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大姐的带头,其他几个孩子也乖乖地把钱递到了苏采青的手里。
苏采青把钱收了,说:“我先替你们管着。”
几个孩子给了钱,也没放在心上,很快挤上桌吃早餐去了,吃完早餐还要去拜年呢。
苏追弟问张云冰:“你的钱也给你妈了啊?”
张云冰吸溜一声吃了面条,说:“是啊,咋了?”
“以后你就拿不回来了。”苏追弟低声说,“他们大人都那样,说话都不算话。”
苏追弟知道妈妈说的以后给你买吃的买衣服,是骗她的话,她这个年纪已经能够明白许多事情了。
张云冰摇头说:“才不会呢,我妈说话都算话,她说到做到,说让我们穿新衣服就穿新衣服,说让我们都上学就都上学,说给我们买好吃的就买好吃的,除非她忘了。她忘了我们只要和她说一下就好了。”
以前张云冰也觉得自己妈没本事,总是被人欺负,也常说话不算话,可是她妈现在改了,老师说了,知错就改也是能耐。
“真的啊?”苏追弟吃惊得很,因为她问了村里的玩伴,大人们都是那样的。
张云冰说:“我骗你做什么?”
吃完饭,苏采青给几个小姑娘都梳了辫子,然后让他们结伴去拜年了。
家里收拾了一番后,也迎来了拜年的客人。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里的人也是没断过,烧开水的壶也没停过,孙细娥喜庆得很:“往年来拜年的人没这么多过。”
来的人多,说明家里人气旺,对来年也是个好兆头。
而苏采青作为几年没回过娘家的人,也是他们的重点招呼对象,因为苏家突然有了钱,其他的人都十分想要知道,苏采青的钱是怎么来的。
这拜年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大年初二的时候,苏采青外嫁的四姐,终于带着她那一家子来了。
苏大壮和苏二壮都跟着媳妇回娘家了,所以招待这一家人的事情,就落在了苏采青的头上。
苏采青的四姐,苏四妹因为在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导致腿有点跛。因为这样的身体缺陷,她当初嫁人也没嫁很好,夫家也是出了名的穷。
一进门来,四姐就拉着苏采青的手说:“你往日里让送的东西,大哥都送我那里了。这些年,我是常盼着可以看到你呢!”
苏四妹前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夭折的姐姐,因为她是家中最大的女孩,常有一种作为大姐的自觉,特别是对苏采青这样的妹妹。
苏采青摸着她的手,感觉像孙细娥的手一样粗糙,可见平时的劳作有多辛苦。
“我也一样,这家里的人我都见了,只有你没见着,可让我想了。”
说着,苏采青眼泪也忍不住出来了,她的四姐,日子比她还难过。
“傻妮子,你哭啥,现在是过年,你可不许哭了。”
苏采青咽回了眼泪,点了点头。
苏四妹家只有两个孩子,倒是一男一女,刚好组成了一个好字。
双方的孩子互相认亲,苏采青给两个叫姨妈的孩子塞红包,苏四妹死活拦着,当然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能够塞成功的。
为了许久不见的四姐,苏采青也要下厨做一顿饭,四姐陪着苏采青在厨房里忙活着。
“五妹,我之前家里事多,也没太顾得上你的事儿,你现在是在做什么?怎么那么能赚钱呢?”
这个问题,许多人要么旁敲侧击,要么借着开玩笑的方式问过,苏采青大多敷衍了过去。
对着四姐,苏采青倒是不想瞒着那么多了,说:“我在外头卖衣服,今年卖了两拨衣服,才赚了些钱。”
说的轻描淡写地,好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
“怕也不容易吧?你可顾着自己一点儿。”
钱有多难赚,苏四妹也很明白。
其实苏采青并没有感觉多辛苦,但是四姐那么说了,她倒不太好反驳了,难道要说其实不难吗?
“姐,别老说我,说说你,你现在咋样?大的那个上学了没?”
苏四姐只往灶膛里塞柴火,说:“我还不就那样,年年都差不多,今年才托了你福,全家都穿了新衣服过年。大的那个是得上学去了,之前一直都难着呢,没法去。”
苏采青说:“孩子上学这事儿可耽误不得,你要是缺钱上学,和我说。我和大哥说过的,苏家的孩子都要上学,如果缺钱就由我掏钱。”
“他们哪里是苏家的崽儿?”苏四妹摇着头说。
苏采青干脆放下手里的活儿,说:“咋就不是了?你姓苏,他们是你生下来的,就算是跟着爹姓了,也有着咱们苏家的血脉呢。你莫要都觉得孩子是给夫家生的,那也是给你自己生的。”
苏四妹无奈地说:“你现在是越来越能说了,我说不过你。”
孩子是给男人生的,在许多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苏采青这话说出来还是有些吓人的。
苏采青知道一时半会也掰不过来,也就不费口舌了。
留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顿饭,苏采青极力将苏四妹和孩子留下来住几天,至于四姐夫,爱回哪回哪去。
几拨孩子在一起倒是极为投缘的样子,吃完饭就自然而然漫山遍野地去玩了。
晚上苏大壮和苏二壮都回来了,这是兄弟姐妹们成年以后,非常难得的全到齐了的时间。
吃完晚饭,孩子们都窝在房间里看电视去了,大人们倒是都聚集到了火堆旁,聊着过去的事,说着来年的打算之类的。
正聊得热闹,就有客人上门来了。
来的是苏二柱的堂兄弟,苏采青这辈的人都要叫一声大堂伯的。
众人起身让座以后,这大堂伯坐下了,对着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一一问了下来。苏采青本以为这次又要重点问自己,没想到人家稍微说了两句以后,就问到了苏小壮的身上:“小壮今年得有24了吧?”
“是的,您老好记性,过完年他都要25了。”
“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你爹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二哥都生出来了。”
苏小壮一个晚辈,只能应和着说:“是是是。”
大堂伯转而又说:“陈家坡那边,我亲妹嫁在那边的,你们的老姑,她说她婆家有个外甥女,也是要找婆家了,年纪还不到二十,是个贤惠能干的。”
苏采青明白,这是想要给苏小壮说亲?
在过年前,就有好些人来打探过,话里话外也是要给说亲的意思,但是没几个真有人选,这个大堂伯倒是第一个。
大堂伯说着,转向苏小壮说:“陈家坡离得也不远,要是真成了,以后亲家也来往方便。”
孙细娥对这样的事情最为上心,忙问:“这姑娘是哪家的?俺晓得不?”
孙细娥热心的很,苏小壮倒是羞得满脸通红的,完全变成了个闷罐子,一声不吭了。
最后孙细娥和大堂伯说定了,让苏小壮上人家姑娘家去看看,如果没问题,就可以直接定下来了。
苏小壮没反驳,估计是乐意的。
这还只是其中一遭,这过年期间,从别的村别的地方来走亲戚的人多,消息也就多了,各种打探单身的姑娘和小伙子的事情也多了。
苏幺妹和苏根妹也被说了好几回。
可是两姐妹一点都不热衷,还有些排斥。
苏采青有些奇怪了,嗑着瓜子问:“咋了?你两不乐意啊?”
苏小壮都去相了两个姑娘了,偏她们两无动于衷。
“姐,我们不想就这么嫁了。”
“是啊,我……我们还要帮你做生意呢!”
苏采青狐疑地看着两个人:“没那么简单吧?你们两是不是有别的什么想法?”
两个人都一副不想开口的样子。
苏采青循循善诱道:“难道连我都不能说吗?你们说出来,也许我能帮上你们一些呢?”
姐妹两看了一眼对方,苏根妹低下头不肯说话了,还是苏幺妹噘着嘴说:“我们不想嫁乡下人。”
跟着苏采青在城里见识了繁华,心哪有不躁动的,姐妹两都觉得城里比乡下好。
苏采青觉得自己早应该想到的,苏幺妹之前提到过这样的问题啊!
“嫁城里人可没有那么容易,你们要想清楚了。”
乡下人看结婚对象,大多看家里咋样,姑娘贤惠不贤惠,好不好生养,城里看就还要看学历样貌工作甚至是政治背景之类的,要求多多了。
两个乡下姑娘想要在城里嫁人,怕是没那么简单。
“我们想好了,大不了过两年在嫁,反正我不想现在匆匆忙忙嫁个乡下人。”苏幺妹显然是豁出去了。
苏根妹也跟着点头,她话不多,但是主意还是有的。
苏采青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说:“那行吧,我和娘说一下,这两年跟着我,你们也多学点本事。将来你们自己有了本事,能挣到钱,事情就简单些了。”
姐妹两兴奋得直点头。
反正她们是不想嫁乡下的。
“六哥怎么办呢?”苏根妹问。
苏幺妹说:“你别管他,他现在找媳妇找得开心得很呢。”
苏采青想了想,还是自己去找了苏小壮,问他怎么想的。
苏小壮显得不好意思,说:“还能怎么想,就是找个婆娘结婚生崽儿呗。”
苏采青问:“那你还跟着我干活吗?”
“当然得跟你了,跟着你干,比在这乡下待着有意思。”
“如果你在这乡下找了媳妇,是要带去城里干活吗?”苏采青问。
苏小壮顿时被问住了,他还没想到这一层。
苏采青无语了,说:“你怕是想到娶媳妇,就高兴得啥都忘了。”
“也……也不是……”苏小壮涨得满脸通红,毫无底气地反驳。
苏采青说:“既然要找媳妇,那就要把这些事儿想清楚,以后带着媳妇怎么过,在哪里过,以后生了孩子要怎么养,都要想好了。结婚可不只是跟别人共个被窝的事儿。”
苏小壮正在这血气方刚的年纪,找媳妇那么热切也可以理解,可是苏采青也不能接受他两眼一抹黑的瞎找。
苏大壮和苏二壮那是已成定局了,苏采青没想那么多,但是弟弟还没成事儿,就要提前做点准备。
“七妹和八妹和我说,她们不想嫁在乡下,说要跟我两年学点本事再出嫁,她们两都比你想得明白。”
苏采青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
苏小壮低着头显得十分不好意思。
撂下苏小壮,苏采青去和孙细娥说了苏幺妹姐妹的想法,孙细娥皱着眉头:“她们两年纪不小了……”
“嗨,不也才二十出头嘛?城里好多姑娘这个年纪都没嫁呢!以后他们学了本事,自己能赚钱,在城里找个的机会也大多了。既然她们自己想,何不让试试?就算到时候年纪大了点,可是也能自己攒点钱,有了嫁妆,还怕找不到人家?”
苏采青的意思是,既然两姐妹希望能嫁到城里,那就先试试,不行再考虑乡下的对象。苏采青倒是想说,女孩子自己能赚钱也是资本,但是相比孙细娥不能理解和接受,在她的价值观里,女孩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嫁人,所以苏采青也没提。
孙细娥这两天也是头疼着呢,之前因为苏小壮和两个妹妹没什么人问,怕找不到媳妇和嫁不出去,现在问的人突然又那么多了,孙细娥又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了。
苏采青正为着弟弟妹妹的婚事忙活着,不料还有人来跟她说亲的:“那个男人,是之前死了老婆,也没留下孩子,现在快四十了,也想重新找个婆娘,不想要离婚的,死了男人的好些,不介意带着娃的。”
苏采青听着就觉得不对,这条件简直是为她打造的啊!故意冲着她来的吧?
孙细娥听了也颇为心动,这闺女带着七个孩子,这辈子都不太好嫁人了,没想到还有人不介意她有七个拖油瓶的。
苏采青笑着说:“他可还有别的想法?”
那上门来说合的婶子笑着说:“也没啥,就这么些。就是希望女方能年轻些,还可以生孩子。”
苏采青又符合了,才26不到27的苏采青,确实还能生。
“婶子,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我和我爹娘商量一下啊!多谢您记挂着我呢!”
送走这媒人,苏采青直接说:“先让大哥帮我去打听打听,是什么人家还不介意我带了七个孩子。”
在血缘关系观念深重的乡下,竟然还有男人不介意替别人养孩子,苏采青怎么都觉得不太可信。
苏大壮骑着车,去打听了一圈,果然有问题:“那是个闲汉,确实是年轻时死了老婆,打了那么多年单,也是因为家里穷,还好赌,有点钱就全拿去赌了。”
孙细娥被气得不行:“这种腌臜货也拿来糊弄咱们。”
苏采青倒是毫无感觉,她早就猜到这里面有猫腻了。媒人之所以敢上门来说,一是隔得远,苏大壮骑自行车都骑了快两个小时才到,二是估计对方许了不少好处。
苏采青被盯上,估计也是因着手上大方,每个月五十块钱孝敬爹娘不说,还各种烟酒香皂点心之类的东西不要钱似的往家里送。
寡妇赚大钱的奇迹,怕是已经引得许多人起了想法了。
“得了,娘你也别气,我第一回 的事儿不就是因为媒人嘴上能说,才被骗的么?这次咱们多长个心眼总没错的。”
孙细娥说:“俺是气那个赖婆子不记恩,这半年她上门好机会打听小壮几个的事儿,俺想着他们兄妹三的婚事还得靠着赖婆子,好吃好喝招待了好几回,没想到竟然背地里打这主意!”
苏幺妹几个忙安慰孙细娥,给她顺气。
苏采青却明白,孙细娥因为家里穷,对外人都是讨好的姿态。若是放在以往,苏采青不会赚钱,还是拖着七个孩子的寡妇,估计她也不会计较那么多了。可是现在苏采青能赚钱,她也跟着硬气起来了。
这些天,如潮水般上门来说亲介绍的人,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因为赚钱的本事,苏采青一家都要成为这附近的“新贵”了。
拒了赖婆子后,苏采青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热闹了一个过年,兄妹几个婚事都还没着落,别人都说他家眼光高,赚了点钱就看不起人了,当初孙细娥可是到处求人帮着想看媳妇和女婿的。
外头的风言风语,他们只装作不知道就是了,反正又不会掉块肉。
可事情没那么容易过去。
这大年初六了,天气暖和着,孩子们就全都跑出去玩了。
苏采青让几个大的看着小的,别去水边上玩,其他的就没管了。
不料到了中午时分,张云清一口气跑回家,跟苏采青说:“妈!姐和人打架了!”
“怎么了?为啥打架?和谁打了?”家里几个大人立马就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张云清说:“好像是那个什么张凤霞家的亲戚,今天来这儿走亲戚的。人家说我妈……我妈……”
苏采青问:“说我怎么了?”
张云清显得很不好意思,凑到苏采青耳边才肯说:“说你外头赚的钱不干净,是陪男人赚的,姐跟人家吵,然后打起来了。”
没想到流言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
苏采青知道,自己一个寡妇能赚钱,肯定是十分惹眼的。男人能赚钱那是本事,女人能赚钱,除了卖,那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了。
苏采青站直了说:“我知道了,你带我去看看。”
“五妹,咋了?”
“就是有人说我的钱不干净,冰冰为了我和人打起来了,我得去看看。大哥,你们也跟着去镇镇场子?”
“五妹,这小孩打架,你可别冲动啊!”苏二壮在一旁说。
苏采青接过张云冰拿来的大衣穿上,说:“小孩打架归打架,可是污蔑我的事情,也得好好分说分说。冰冰在外头维护我,我这个当妈的怎么能不去给人撑腰?”
说完,她拉起张云清的手,朝着外面走去。
苏大壮苏小壮二话不说也跟了上去,苏二壮抠了抠脑门,也跟了上去。
跟着张云清到了那地儿,就看到已经不少人在那儿看热闹了。
张云冰的声音又高又尖:“我妈能赚钱,你们这是嫉妒!才编瞎话说她!你们无能就嫉妒比自己厉害的人!我呸!”
这妮子骂架倒是不再那么脏话连篇了,还知道讲道理了。
苏采青穿过人群后,看到对方大人已经到了。
一见面就开始告状:“苏无妹,你家的丫头怎么管教的?打人打的那么厉害!”
苏采青没理她,直接走到张云冰跟前,说:“怎么样?没伤着吧?”
张云冰本还有点担心苏采青会骂她,没想到一来就受到了关心。
张云冰忙说:“没,我把他打到地上了,他把我头花扯掉了,但是我捡起来了。”
以前打架头花掉了的事儿,张云冰还记着呢。
“没事就好。”
那个女人又在背后说:“你看看,你看看,她自己说的!我可没冤枉她!”
苏采青转过身,打量了几个人一眼,那个女人应该就是亲戚,那个男孩和她是母子关系。
“我知道了。”苏采青显得有些不耐烦,“打了就打了,还能咋滴?打伤了就治,打死了就赔钱,嚷嚷有啥用?一个男孩子,被女孩摁在地上打,还好意思哭着脸告状。”
对面女人立马就跳起来了:“诶!你怎么说话呢!真是有娘生没爹教!”
真是精准戳痛处,苏采青冷笑一声,说:“我看这孩子爹妈俱全,倒是比死了还不如,大人的瞎话是他们能随便听随便传的吗?!是,我是死了男人,可是我闺女在别人泼我脏水的时候知道维护我,这就是我家教得好,难道你家教得好就是嘴上污蔑人厉害,打架上却一点都不行?”
看着那女人越来越生气,苏采青还故意说:“咋滴?不服气啊?不服气是要大人亲自上阵帮着打一架吗?要不咱们试试?你把你男人也叫来,看你们两一起上能不能打赢我!”
苏小壮哈了一声,说:“那她得有至少五个男人才行,姐你一个人能打趴五个男人的。”
围观的众人哄的笑了,这实在是戳了人家的痛点了。
要是不应战,只能说他家怂,还不是一个孩子怂,是大人也跟着怂,一怂怂一家,不愧是一窝出来的,应战了,估计也得被打趴下。除非他家有五个男人。
可是这孩子引战的话,不就是说苏采青在外头靠男人赚钱吗?万一真来了五个男人,岂不是王八笑话别人?
苏采青心里感叹,这苏小壮几个月的历练没白做,反应速度和嘴皮子都练出来一些了,这话简直是点睛之笔。
对方气的满脸通红,根本无法应答,气急之下一巴掌趴在那孩子的背上:“哭哭哭,就知道哭!你他*妈还是不是男人!”
苏采青微微摇头,拿孩子撒气,是大人最没品最无能的体现了。
看对方转身要走,苏采青出声说:“这事儿还没掰扯完呢!你家小子被我家闺女打哭是他活该,谁叫他嘴贱传我谣言。但是孩子不懂事,这种瞎话他编不出来,总是要有个来头吧?”
那女人转身,气道:“你什么意思?!孩子从哪儿听来的瞎话,我怎么知道?”
苏采青却显得气定神闲的,说:“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编了我的瞎话,教给你儿子出来传?那你家可真是负责的好爹娘,自家孩子在外头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们也不知道。”
其他的人也不由得议论纷纷,这孩子常听的话肯定是来自自家大人,大人说话不避讳孩子,肯定会被孩子学去的。那些难听的话,说不定还真来自这女人和她男人,没想到她们是这种人。
女人被问的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干脆不回苏采青的话,拎着他家孩子的耳朵,咒骂着难听的话急匆匆地离开了。
苏采青看着她们离开,眼神冰冷。
注意到苏采青表情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寒噤,这个寡妇看上去真是有些可怕。
对方走了,苏采青扬声说:“好了,今天让大家见笑了。这事儿本来就是小孩子拌嘴,只是各家大人以后说话也得注意着点,不说乱传瞎话死后会下拔舌地狱,万一再让我家人听到了撞见了,被修理一顿,乡里乡亲的关系就不好处了。大家就都散了吧!”
众人一边议论着,一边慢慢散去。
苏采青不知道谣言流传到了什么地步,但是连别人家的孩子都知道了这样的话,恐怕是挺严重了。
苏采青牵着两个闺女往回走,兄弟几个跟在她身边,苏大壮有些拙嘴笨腮地说:“五妹,你别和一个小孩生气。”
苏小壮也说:“就是,而且云冰已经帮你揍了那小子了,对吧?”
张云冰顿时露出得意的笑容。
苏二壮说:“没想到那些人那样诋毁五妹的名声,真是不要脸,平时还乡里乡亲地来往着呢。脸上笑嘻嘻的,实际上没一个好东西。”
“二哥……”苏小壮的意思是,别火上浇油了。
苏采青说:“这事情,我倒不是特别放在心上,但是我也不想让人一直这样污蔑下去。”
“那你想怎么办?”苏大壮问。
总不能去把那些乱说话的人全都打一顿,全都骂一遍吧?
苏采青说:“先容我想想。”
“有什么要帮忙的,要跟我们说啊。”苏小壮说。
苏二壮忙跟了一句:“就是,莫要让人觉得咱们苏家没人了。”
“我会的,”苏采青点头说。
对女性最有效的攻击,就是攻击其名誉和清白,因为这点最容易引起旁人的兴趣,又最难洗脱干净。在这方面的事情,大多会疑罪从有,。苏采青对这点最为清楚。
她不高兴的不仅是对名誉的攻击,还有对她努力的否定,说得好像作为一个女性,除了身体,没有其他的赚钱方式一样。
“女人当自强啊!”苏采青轻轻地说。
张云冰恰巧抬头听到苏采青这句低语,不由得凝眉深思起来。
过了两天,苏采青让苏小壮出去放消息:因为缺人手,苏采青想要从村里招两三个姑娘,带去城里帮忙做事。除了包吃包住,还有每个月15块钱的待遇。
这事儿一传出来,村子里的人都沸腾了,一个月15块钱!还包吃包住!一个人一年能赚一百多呢!
“姐,你咋突然想要在村里招人呢?村里的姑娘都没怎么读过书的。”
苏幺妹记得苏采青更喜欢文化人,不喜欢没怎么读过书的。
苏采青说:“也不用她们做特别难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在城里招工的话,每个人的工资至少四十块钱一个月,不然没人来。另外呢,我也想带这村里的人去咱们那儿好好看看,咱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让他们把那些脏话给我咽回去!”
苏幺妹想着,这次姐是真的被气到了。
这事儿苏采青没问孙细娥和苏二柱,只问苏大壮和苏二壮:“平日里,谁家和咱们家关系比较好?照顾咱家多一些?”
苏大壮有些摸不着头脑:“你不要找手脚麻利的人帮着干活吗?”
苏采青说:“当然要手脚麻利了,可是也要找和咱们家关系好的。这是要告诉别人,跟咱们家好的,咱们家记得恩情,还会回报,对咱们家不好的,遇到了什么事儿,也别想从咱家得到一点儿好处。”
苏采青当然知道一个月15块钱对农村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直接把这个待遇说了出去,搅动人心。
苏二壮倒是眼睛一亮,说:“五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要在咱们这儿,树立威信吧?”
苏采青点头:“差不多吧!”
她虽然是个女人,可是她可以赚钱,还可以用钱告诉所有人,她和苏家都不是好惹的,以后想欺负他家,想泼脏水,也得想想明白。苏采青不是村里的村干部之类的,所以用这种方法拉拢一些,然后打击另一些,能分化村里的人。
更何况,她也确实是缺人手。
苏大壮和苏二壮常年在家里,作为男丁,也知道家里的人情往来,所以问他们两比较合适。
接触多了,苏采青发现,苏二壮人虽然有些虚,不如苏大壮实诚,但是脑子灵活不少是真的。能自己骗个媳妇的人,果然要聪明不少。
经过了几天的筛选,苏采青最后确定了三个姑娘。
三个姑娘一个是隔壁的苏翠芳,人家和苏幺妹姐妹关系不错,她娘也常来和孙细娥唠嗑,两个娘虽然闹过矛盾,有好几次都不理对方,后来又和好了。
一个叫苏红妹,听起来像是苏采青家的妹妹一样,其实是苏二柱的五弟的闺女,也是苏采青的堂妹。
还有一个叫苏细儿,顾名思义,就是家里最小的那个,这个和村长家有点关系,但是家里和苏采青家关系不错,苏细儿她妈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极爱跑到苏大壮家,和孙细娥唠嗑就是一下午,还常带东西给她家。
这人选一出来,大家也就懂了苏采青的意思了,人家这就是偏这和自家关系好的人。
苏采青上三个人的家门,让人家签了用工协议,当场就给了一个五块钱的红包。
这样大方的手笔,可是让其他的人都羡慕不已,五块钱啊!可不是五毛钱!
这样一波过去后,那些流言被压下去了不少,几个女孩也成了大家的艳羡对象了。更多的人心里也思量开了。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苏采青就准备回市里去。
加了三个人,车也一样坐得下。
孙细娥和苏二柱收拾了家里不少东西,什么辣鱼腊肉腊鸡,自家做的腌菜,地里的白菜萝卜,在别人家买来的干粉皮之类的,拉拉杂杂给装了几大袋子,车厢塞不下就放在车顶上绑着。
临走这天,苏四妹也赶过来一起吃了顿午饭,然后送一行人上车。
孙细娥和苏四妹不用说,两个人的眼眶都红红的,十分舍不得好几年没见的苏采青。
苏采青说:“你们哭什么,以后我回来也方便得很,又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几个人才擦了擦眼泪。
上车前,苏采青先抱了抱孙细娥,又拉了拉苏二柱的手。
苏小壮几个扭扭捏捏,倒也有样学样了。
孙细娥叮嘱说:“在那边就要听你们姐的,不许像以前那样了。”
几个人连连点头说好。
张云冰带着弟弟妹妹和外公外婆道别,主动抱了抱老人家,苏二柱抱着几个外孙外孙女舍不得撒手,这几个孩子比家里的孩子懂事些,又嘴巴乖甜,嘴上老说着外公你好厉害哟,外公我好喜欢你哟,把他哄得心花怒放的。
话极少的苏二柱难得跟苏采青说:“以后要常回来,你不回来,几个崽儿可以回来。”
苏采青爽快应了。
没想到,最舍不得苏采青的是几个侄儿侄女,苏追弟一把抱住苏采青,哭着说:“姑妈你莫走啊,我会想你想的睡不着觉的。”
苏采青最看不得小孩眼睛哭得红红的,满脸泪花的小模样,心疼的擦眼泪说:“姑妈还回来,以后还给你买好吃的买文具,你不要哭了,哭得我心疼。”
苏追弟擦了擦眼泪,凑到苏采青的耳边说:“姑妈,我想让你当我妈妈。”
苏采青心里一酸,眼泪就泛出来了:“姑妈姑妈,当然也是妈,姑妈像妈妈一样喜欢你。”
苏追弟摇头:“姑妈你不会像搂着冰冰睡觉那样搂着我睡觉,不会带着弟弟妹妹那样走到哪里都带着我,姑妈,我喜欢你这个妈妈。”
苏采青被苏追弟说的无言以对,苏追弟有自己的亲妈,她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养育她,不然大嫂还以为她要抢孩子呢。
可是这孩子确实很聪明,很有灵性,她心里像明镜似得,许多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样的孩子,怕是要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给耽误了。
苏采青整了整她的衣服,说:“你有什么难事,都可以和姑妈说,可以给姑妈打电话,好不好?姑妈会尽最大的努力爱你,对你好。你是个乖宝贝,姑妈也很喜欢你的。”
苏追弟吸了吸鼻子,点了点头。
剩下几个孩子虽然不如苏追弟年龄大,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可是明显非常舍不得苏采青。
他们听苏采青叫自己宝贝,就感觉好开心,被苏采青抱着的时候,就觉得好香好暖,被她夸奖的时候,就觉得好得意。
姑妈走了,就没人会那么对他们了,心里不由自主地就难过起来了。
发动车以后,苏采青从后视镜里看到,几个孩子还追着车在跑,她眼泪就不由得滑了下来。她也挺想把这几个孩子带走的。
一直到开出了好远,苏采青的情绪才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可是一直到了家里,她抱着自己几个孩子下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起侄儿侄女们。初见他们,都是羞涩的调皮鬼,熟悉了之后,就觉得他们都非常可爱。
到家天都快黑了,苏采青一行的动静,引得吴婶从家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正在撕皮的大蒜:“嘿!你们回来了!”
苏采青回应道:“是啊,刚到呢!新年好啊吴婶。”
几个孩子也乖乖地问了好,
“好!你们也新年好啊!这都该吃晚饭的时候了,路上吃了吗?”
苏采青说:“还没呢,打算下点面条先对付过去了。”
“哎呀!别这么省事,赶了半天路,辛苦得很呢!我家饭快好了,待会儿我就来你家帮你做顿饭。过年收到了老家寄来的大馍之类的,正好给你们尝尝!”
苏采青说:“那就先谢谢您了,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招呼完吴婶,苏采青带着几个人把东西往屋子里搬。
三个新来的看到电灯,看到雪白的墙壁还有屋里的电视机电话之类的,都新奇得不得了。没走出过乡下的她们,完全没见过这些东西。
这回轮到苏幺妹得意了:“你们先坐下,别乱碰东西,碰坏了事小,弄伤了自个儿就事儿大了。”
苏采青让苏根妹去厨房少了热水,给大家先洗把手脸。
“姐,今晚怎么睡啊?”本来就挺拥挤的,又多了三个人更挤不下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