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15)
道:“大人出征,必然战无不胜。”
林渊闷笑一声:“不必说这些恭维话,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你们在我手底下这么多年,都清楚我,清楚我的脾气。”
朱元璋不说话了,他也不清楚林渊想说什么,最保险的就是闭口不谈。
林渊说道:“以前我说这话,显得我太过狂妄,如今说这话,倒也算顺势而为,待有朝一日我坐上那个位子,必封你为异姓王。”
朱元璋不敢直视林渊,但他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跟随林渊的人,都想得到一个从龙之功,但所有人都清楚,异姓王说来简单,但从古至今就没有几个,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没人能够抵抗,朱元璋自然也不能。
林渊:“我说到做到,只要你不负我,我必不负你。”
朱元璋看着尤铭的眼睛,此时自然要表忠心。
等让人送走了朱元璋,林渊才开始看高邮等地的财务报表,每一季度的报表都会送到林渊手上,财物的收入和支出都写得很明白,古人有古人的智慧,林渊提出财报简化之后,他们就想出了新的办法,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改造,林渊看着也很轻松。
但还是要花不少时间。
林渊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个自己找事的人,他应该有专管财物的官员,但是那些官员被他弄去管民生了,他更愿意自己查看这些财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下面的人无论对他再忠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说不定了。
高邮和其它已经走上正轨的区域报表每一季都很好看。
虽然还没有跟之前的支出投入打平,但人们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经济开始了良性循环,因为工厂的增多,所贫富差距并不大,富户是原本的富户,但贫民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
林渊看完报表,让人收拾好东西以后准备出去走一走。
他刚穿过假山,就被迎面跑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林渊眉头一皱,他所在的地方不应该会有毛毛糙糙的人,等他低头一看,就明白了——
撞进他怀里的人是个女人,年纪不到,应该还没到二十岁,她有一双小鹿般的眼睛,双眼水润,皮肤如玉般细腻莹白,嘴唇殷红,身材瘦小却玲珑有致,她慌乱地跪下去请罪。
林渊:“起来吧,以后小心些。”
女人的肩膀在发抖,她想抬头看林渊,却又不敢。
“收起你的小心思,把力气花在该花的地方。”
林渊说完这句话,就抬脚离开了这里。
只剩下女人在跪在原地。
她看着林渊离去的方位,紧咬着下唇,她不能失败,她的父母亲人都在大都,如果她失败了,她就再也见不着他们了。
只要这南王还是个男人,她就一定能在他身边占据一席之地。
林渊以为这个毛手毛脚的女孩只是个插曲,却没想到他总能在各个场合“偶遇”他,她的欲|望那么明显,明显到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地步。
现在的林渊可不认为女人会因为爱他而渴望他,他现在已经不能算是人了,他是权力与财富的结合体,人们接近他,都是为了从他身上得到某些好处。
高处不胜寒,林渊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假意了。
他也希望自己有个枕边人。
但这似乎也是奢望。
人心难以把控,他也难说自己会不会有一天被感情左右头脑。
按照林渊自己的计划,他是不需要子嗣的,幸好他也不是很喜欢孩子。
小丫鬟名叫玉碧,她总会凑到林渊身边。
就连杨少伟偶尔也会说:“那小丫鬟对大人一往情深。”
在这些男人眼里,收一两个女人那是正常的,无论男女都向往强大的人。
还有不少面容姣好的少年,也愿意去依附强大的壮年男子。
世道越是不好,道德观念越是单薄,社会风气反而会更加开放。
玉碧也被林渊看在了眼里。
这个柔弱的,小鹿般的女子,她似乎无时无刻都在林渊身边,关注着林渊,她看着林渊的眼里充满了一望即知的爱意,那爱意浓稠的所有人都难以忽视。
林渊也无法忽视。
但他没有任何感触。
他身边的女性各式各样的都有,妖媚如添香,温柔如红袖,自强自立的也不少,环肥燕瘦,应有尽有,但大约是他从没有过寻找伴侣的念头,所以看着她们的时候除了欣赏以外没有别的念头。
林渊有时候都觉得,他大约是性|冷淡
只是他自己以前没有发现。
可林渊不理玉碧,玉碧还是总要想办法和林渊偶遇。
林渊觉得厌烦,就对手下的人说:“把她调走,若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出现在我身边,我要你们又有何用?”
女性总是更容易被小看,下人们觉得玉碧是个可爱的姑娘,年纪又轻,长得美貌,而南菩萨自从来了汉阳,从未有过女伴,便觉自己给玉碧大开方便之门,便能博一个好。
毕竟为上面的主子纳美,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英雄豪杰后面,总会伴随着红袖添香四个字。
二两在伺候林渊洗漱的时候小声说:“少爷如今在汉阳,下面的总担心把少爷伺候的不周到,以前在高邮的时候,还有红袖她们姐妹伺候,如今来了汉阳,少爷若过得不爽利,他们也讨不到好处。”
林渊:“……”好像他们都挺关心他床上的那点事。
二两嘿嘿笑道:“少爷,我看那玉碧确实长得不错,性子也好,想来伺候少爷也合适。”
林渊倒不会对二两发火,二两跟他这么多年感情,林渊叹息道:“二两,你怎么也叛变了?”
二两吓了一跳:“……这,这怎么能叫叛变呢!”
“为主人分忧,给主人纳美,是我们这些做仆人的分内事啊。”二两很委屈,“您要是个女子,我必然也会寻家室清白的公子献上。”
林渊哭笑不得:“你若是宦官,必然是赵高的角色。”
二两捂住自己的裆|部,脸又青又白:“少爷,我可是娶了妻的,为了少爷割了那二两肉没什么,就怕留不住媳妇,以后给我戴绿帽子,我哭都没处哭去。”
“行,就让那玉碧来伺候我吧。”林渊脱了衣裳躺上床,对二两说,“不要让我觉得无趣才好。”
二两笑了两声。
林渊手枕着头,看着床梁,不知道这个玉碧,是谁手里的人。
现在看来,不是朝廷的,就是方国珍的人,如今朝廷大势已去,方国珍必然要再寻出路。
要么找人投靠,要么就自立山头。
可如今天下,自立山头的除了他和安丰那边以外,其他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真正的占个山头当土皇帝。
既然他送人过来,那自己就笑纳吧。
就算不是方国珍的人,可是一块饵,到时候就看有没有鱼上钩。
林渊翻了个身,闭上眼睛酝酿睡意。
翌日清晨,玉碧就被送到林渊身边,成了林渊的贴身侍女。
林渊也没有去问她的身世,二两只说她是逃难来的,但想也想得到,若是逃难来的女人,大多都留在高邮,跟着林渊过来的仆从,都是林家的旧仆,林渊这人念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他也不想再去熟悉新的人,旧人更了解他,知道他的脾气秉性,也知道他厌恶什么,不会去踩他的底线。
更何况旧仆们也不太怕他,敬畏是有的,但还没到林渊一个眼神就要被吓死的地步。
玉碧是个精细人,她擅长察言观色,林渊想要什么不必开口,她自然就奉上了。
如果她一直侍奉林渊还好说,但她刚到林渊身边,这只能说明她从小就是被这么培养的。
如果观察人,如何投其所好,她都有研究。
而且玉碧和下仆们的关系也很好,下仆们都认定她会成为林渊的女人,所以有意无意也愿意捧着玉碧。
玉碧在林渊的府上俨然成了不挂名的女主人。
她自己大约都被这样的气氛所蒙蔽了。
毕竟林渊脾气好,待人三分笑,就是她偶尔做错了什么,林渊也从不责骂。
有时候两人四目相对,玉碧还会脸红心跳,她发现林渊身边并没有女人,哪怕是个用来纾解的婢女都没有,林渊活的极其自律。
但就是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被拉入酒色的诱惑中去。
“大人,这是下头新上的果酒。”玉碧款款而来,她知道自己怎么走路最好看,显得袅娜,她把酒端到林渊面前的桌案上,轻声劝道,“您尝尝。”
大约是林渊这段时间的放纵,玉碧的胆子也大了很多。
林渊倒是不担心酒里有毒,这个时期的□□就没有无色无味的,大多都伴随着刺鼻的气味,拿来毒害人也不会放进酒,林渊轻嗅酒香,笑道:“这酒不错,你坐,我们对饮。”
大约是林渊的笑容太温柔,玉碧就跟中邪了一样坐下。
可坐下以后才意识到,她没有资格坐在,但是此时站起来,似乎又是违抗林渊的命令,那还不如就这么坐着。
林渊问她:“你可还记得自己是哪里人?”
玉碧早就打好了腹稿,连忙说:“奴婢是河中府出身。”
玉碧屏息,等着林渊继续问。
可林渊却没有再问,而是自顾自的喝酒。
待林渊喝醉后,玉碧把他扶到了床上,她划开自己的皮肤,让血滴在床单上。
她毕竟没有情人,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玉碧平躺在林渊身边,一夜都没睡,她就这么睁着眼睛,想自己的家人。
她早就知道她有这么一天,她小时候长得比如今还要美貌,父母兄弟都以为她奇货可居,到了年纪也不曾把她许人,以为有朝一日一家人可以靠着她鸡犬升天。
可在大都,美人少吗?
环肥燕瘦,汉人,蒙古人,还有胡人,女子各有各的美貌与风情。
等她年岁渐大,她的美就蒙了尘,不像小时候那样明艳可人。
父兄又把她送去了义父家做婢女,希望她能爬上主家的床,至少当上妾。
府里的女子并不少,各个都想往高里爬,她去的时候同屋的姐妹教了她不少东西。
可义父并没有碰她,他说她美,说她的美是稚子之美,全身上下,唯双眼最美。
于是将她收为义女。
玉碧一直以为,她会被义父献给皇上。
只要她被皇上宠爱了,她的父兄就会满意了吧?会夸她是个好女儿,好妹妹,她的母亲也会以她为荣。
可她没有被献给皇上。
她年复一年的等待,每一年都抱着期望,直到那一年过去。
当义父告诉她,让她前往濠州的时候,她不是不恐惧的,她长到那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大都,她只吃过大都的饭,只看过大都的风景,大都的每一条街她都知道,哪家糕点店的点心好吃她也知道。
可她不敢祈求义父让她留下,因为她知道,这就是她唯一的用处。
但她不是唯一一个被义父派去濠州的女孩。
和她同行的还有十多个,各个都美艳非常,小家碧玉式的,大家闺秀式的,还有风尘味的女子,应有尽有,她们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脸上的表情都充满了认命的味道。
玉碧也认命了。
她们只想保全自己的家人,或是看重的人,她们的弱点都被义父握在手中,哪怕要死在濠州,她们也不能背叛义父。
可是到了濠州,她们想尽千方百计,最终只有玉碧成为了婢女,有机会接触到林渊。
而她们大多数,在钱花光了之后,都只能自己找活干养活自己。
也不是没人想留在濠州。
玉碧还记得她临行前,姐妹们坐在一起,有个小姐妹说:“我想留在这里……我的父母不爱我,兄弟也不爱我,他们推我出来去死,我不想听他们的,我在这里能自己干活,以后找个男人嫁了,过自己的日子。”
当时没人说话。
但第二天玉碧离开时,并没有看到那个小姐妹。
不知道她是被捂死的,还是被掐死的,死相惨不惨。
玉碧麻木的离开了。
她们的生死都不由自己,宛若浮萍,只能随波漂流。
玉碧转头看着林渊的侧脸。
如果她不是义父的女儿,如果他不是南王。
那该有多好啊。
她会相夫教子,会像所有普通女人一样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忧心骄傲。
可她没有选择。
她有这样一张脸,有那样的家人,就决定了她只能走这样一条路,从一而终的走下去。
林渊起床的时候朝身边看了眼,玉碧正在装睡,她装的很自然,林渊就这么注视着她的脸,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和玉碧并没有发生任何关系,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孩,生错了时代,就注定要称为时代的牺牲品。
林渊无声叹息。
到了最后,如果能保她一命,能保则保吧。
当天下太平,玉碧这样的女孩大约也能当个普通人。
“大人?”玉碧适时的睁开眼睛,她惊恐的看着林渊,又看了看自己被子下面的身体,她低着头,开始抽泣起来,“奴,奴昨夜与大人对饮,竟不知是何时……”
林渊表现的十分怜香惜玉,他轻声说:“莫慌,我会给你一个名分。”
玉碧愕然抬头,名分?
林渊:“虽不能让你当我明媒正娶的妻子,却也可以让你做妾,就怕委屈了你。”
玉碧连忙低泣道:“不委屈,只要能跟在大人身边,就是不要名分,只做婢子,奴也心满意足了。”
林渊伸手擦拭玉碧脸上的泪,哄道:“别哭鼻子了,快些去洗漱吧。”
玉碧就这么成了林渊的妾,还是唯一的妾。
这下林渊的后院都震动了——虽说林渊的后院不是厨娘就是仆从,不过他们一震动,加上林渊有意放纵,南菩萨纳一美人,宠爱有加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在缺少娱乐活动的现在,这可是个大新闻了。
别看美人是妾,地位不高,可她跟着的是最有权势之人,哪怕是个婢女,也可通天。
于是汉阳的许多人家,就开始给林渊送美人了。
无论是自家的女儿,还是外头买来的,家里的婢女,只要长得美的,全都送给了林渊。
林渊也都笑纳了。
他还缺女官呢,这些女人不管出身如何,字是一定认识的,琴棋书画不说精通,粗懂是肯定的,在这个文盲遍地走的时代,不论男女,能识字的林渊都有用处。
玉碧在经过最开始的恐惧担忧之后,也渐渐的平静下来。
林渊待她温柔,又只有她一个妾,他怜她弱小,顾忌她的身体,不肯与她行敦伦之事。
这在见惯了男人劣性的玉碧眼里,就是疼她爱她尊她重她的表现了。
林渊在玉碧眼里,就是书中才有的良人,温柔和煦,谦谦有礼,翩翩佳公子,她愿意用一切美好的词汇去形容他。
她总能收到林渊给她的礼物,无论是金贵的还是廉价的,林渊每次见她,都会带给她。
玉碧有时独处,会把那些礼物都拿出来,摆在桌上,看着发呆。
她多想忘记大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忘记义父,忘记还在濠州的姐妹们,只做她自己,只做她想做的事。
她看着看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她没有选择,从来都没有。
没人在意她的想法,没人在意她的需求,她只是棋盘上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
她的命掌握在别人手上,她没有说不的权力。
所有人都以为林渊真的爱上了这个出身卑贱的女人,唯有朱元璋看出了不同。
“大人身边太干净了。”朱元璋和林渊坐在树下,此刻微风徐徐,阳光和煦,朱元璋给林渊倒上一杯茶,“正好趁此机会立一个靶子,把心思叵测之人一网打尽。”
林渊脸上没什么表情。
朱元璋倒是觉得这个法子挺好:“军营之中也有别的声音,这样一来,倒懒得去挨个分辨。”
他手里的下属并非全都是一直以来跟着他的,也有后头上去的,后头上去的人忠奸不明,又不能因为不确定的事把他们革职,手底下总要有人能用,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但如果真有细作,到时候再哭就来不及了。
天下大乱,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背景。
总不能一直不敢用人。
林渊颔首:“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把玉碧立成一个靶子,就看有没有大鱼上钩了。
第 139章
黄州那边的战报传过来了。
林渊看着战报, 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
虽然打下来了,但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并且陈友谅带着自己的亲信部下逃了,眼下只知道他逃往的方向是江浙, 江浙如今是方国珍的地盘, 他已经被元朝任命为江浙左丞相,封衢国公, 不过方国珍显然并没有把元朝廷当做自己最强有力的后盾。
听说安丰那边就有方国珍的支援。
看来方国珍熟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他的命就是鸡蛋, 朝廷和安丰就是不同的篮子。
林渊把战报放下, 对送报的小兵说:“让他们回来吧。”
等他们做好了修整,就是时候去安丰了。
拿下了安丰,就可以直指大都。
他不会给元朝廷任何一个逃离的机会,不会再给他们重新立起元朝政权的机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林渊可不准备留着元朝廷给自己找麻烦。
陈柏松回来的时候心情很不好, 他几乎是一天到晚的黑着一张脸, 每日一有时间就去和自己的部下切磋,部下们叫苦不迭。
对士兵来说,这次的出征是胜了, 但是对陈柏松来说, 没有活捉陈友谅,没有砍下陈友谅的头, 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他辜负了少爷对他的信任。
一直以来, 都是少爷包容着他, 赋予他权力。
他怎么会不知道外面的人怎么看他的,所有人都认为, 因为他是少爷的奶兄,所以他有三分功绩,都抵过别人五分,他只用一次又一次的军功反驳那些人。
陈柏松在演武场和人对打,他只穿着一条长裤,手里拿着□□。
他的肌肉结实紧凑,这是在战场上,在血与汗的锤炼中得到的体魄,□□如龙,枪头寒芒闪烁,一招一式,直取敌人咽喉,陈柏松目光沉静,□□抵在部下的喉咙处。
对方扔掉了武器。
场外的士兵们呼喊着:“将军!”
他们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将军感到骄傲。
陈柏松把□□扔到一边,面沉如水地走出去。
“将军。”亲兵拿着水壶,他看出陈柏松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说些什么,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咱们这次回来,估计要不了多久又要出去吧?”
陈柏松接过水壶:“嗯。”
亲兵又说:“外头都在传,南菩萨纳了一个妾。”
陈柏松的手一顿,看向亲兵。
亲兵毫无察觉的笑道:“我就说嘛,南菩萨也是男人,自然也爱美人,有人在身边知冷知热也是好事,人这辈子图啥?老婆孩子热炕头呗,若南菩萨有了孩子,咱们也就都安心了。”
他们希望林渊能长久的活下去,但显然不能,人都是要死的,寿命总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
所以林渊流下血脉,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久的活下去了。
亲兵还说:“听说以前就是个逃难到濠州的孤女,如今得了南菩萨的青眼,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陈柏松笑了笑:“是好事。”
但他还是抿起了唇。
这个时候出现的女人,出现在林渊身边的女人,真的只是个单纯的女人吗?
陈柏松喝下一口水,朝着前方走去。
亲兵小跑着跟上:“将军,您要去哪儿?”
陈柏松:“我要去见南菩萨。”
他要知道,林渊是真爱那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不仅仅是个女人。
少爷一直比他聪明,他都能发现的事,少爷不可能发现不了。
林渊得知陈柏松求见的时候,只披了件外衣就走出了房门。
“怎么这么急,天都暗了。”林渊走到陈柏松对面,坐在了椅子上,他脸上有了疲态,林渊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他时常感到忧虑,这种忧虑是毫无来由的,明明现在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他有充足的粮草,有精良的武器,有足够强壮又忠诚的士兵,又凝结度越来越强的百姓。
如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占据着优势。
可他依旧心慌,好像有股声音在他耳边,催促他快一点,再快一点。
焦虑感无处不在。
陈柏松给林渊倒上一杯奶茶,这是鲜奶和茶叶一起煮后的饮品,但茶叶贵,所以量少,林渊又不爱奢侈享受,所以喝的时间不多。
陈柏松问道:“听闻少爷纳了美妾。”
林渊脸上表情不变,依旧有些疲倦:“有人千辛万苦送到我身边,总得要收下,免得伤人心。”
陈柏松说道:“怕是细作,也怕对少爷不利。”
林渊摇了摇头:“就怕不是细作,若是细作反而方便,她独自一人,耳朵眼睛虽有,却也与盲人聋子没有区别,我想叫她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由我决定。”
“她传出去消息,都是我让她知道的。”
“到时候便能把阴沟里的老鼠一网打尽。”
陈柏松看着林渊,林渊说这话的时候闭着眼睛,他靠在椅子上,那杯奶茶也没有喝。
“快回去睡吧,这些日子你也累了。”林渊揉了揉眼睛,“大哥在黄州镇守,陈友谅应当是逃往方国珍的地盘,到时候还要叫你的得力属下护送我派的人去方国珍那。”
“方国珍是个聪明人,知道该选什么。”
林渊忽然睁开眼睛。
不对,虽说陈友谅投奔方国珍,看上去是方国珍强,陈友谅弱。
但这事是说不准的。
现在只能希望方国珍的脑子能用在正确的地方。
别被陈友谅鸠占鹊巢才好。
陈柏松走出林渊的院子,夜光暗沉如水,他走在石板路上,边角起了青苔,耳边尽是虫鸣,陈柏松面无表情的走出宅子,骑上马背,他策马时能感到风在自己耳边。
少爷变了,变得太多了,而他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
他回到军营,火把还亮着,巡逻的士兵向他行礼。
陈柏松把缰绳交给小兵,细细吩咐了要给马喂什么草料。
回到自己的营帐内,陈柏松一夜无眠。
玉碧如今伺候着林渊的起卧,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林渊依旧不碰她,但这并不能使她气馁,她虽不是为了受宠来的,但很多消息只有受宠才能得知。
所以哪怕林渊不碰她,她也要让林渊爱她,即便这爱不能长久,即便这爱消散后她必死无疑,她也必须去赌一把。
她原本在濠州的姐妹们听说消息以后就赶到了汉阳。
玉碧伺候林渊宽衣时一脸愁容。
林渊问她:“这是怎么了?苦着脸,谁给你委屈受了?”
玉碧连忙说:“不过是些小事,不好叫您操心,若让您操心了,便是妾的过失。”
林渊笑了笑:“不必见外,都是自家人,若有事直说便是。”
玉碧这才说:“原先在濠州时,也认识了几个姐姐妹妹,她们如今听说汉阳好,便想到汉阳来,可妾找不到地方安置她们……”
她给林渊按着头,林渊闭着眼说:“让她们过来吧,就住你的院子里,也叫人能常与你说说话,我近来忙,身子疲倦,也没有时间陪你。”
玉碧连忙谢恩。
她自己都不敢置信林渊会答应。
或许……林渊是真有几分爱她的吧?
否则怎么会给她名分,又怎么会处处为她考虑。
可这一份真心,她注定是要辜负了。
玉碧的姐妹们很快被接了过来,她们被接在玉碧的院子里,发现玉碧平日的吃穿用度,比她们做姑娘时还好,玉碧在汉阳享福,她们在濠州吃苦。
原本的纤纤玉手,如今不少都起了茧,变得粗糙。
她们看着玉碧的眼神都不太对了。
不过她们和玉碧不同,玉碧无法离开这里,但她们偶尔可以出入,玉碧把自己得知的消息告诉她们,她们再去告诉主人安放在汉阳的探子。
林渊告诉玉碧,接连打下汉阳和黄州,他们如今无论士兵还是粮食都消耗巨大,如果此时有敌人进攻,他们就是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哈麻接到这些暗报时第一时间招来了自己的心腹。
如今朝廷式微,这么多年来的镇压反叛军让他们也苦不堪言。
但如果能一举拿下汉阳,活捉南王,他们就还有机会翻盘。
但收获大,付出也大。
如果这次输了,他们就真的再也无法翻身了。
心腹对哈麻说:“大人,这确实是个机会,只怕这消息来源……”
哈麻:“这倒不必担忧,我那干女儿如今在南王身边颇为受宠。”
男人们嘛,都逃不过酒与色,且不会提防自己的女人。
哈麻:“如今要做的就是说服皇上,再定好出征的将军。”
怎么说服皇帝?
哈麻皱着眉。
朝廷走到了现在这一步,没人想看着大元真的被赶出中原,他们好不容易占据了这如画江山,再让他们回去过入关前的日子,这叫他们如何接受?
中原多好啊……
林渊这些日子倒是接到了高邮濠州那边的消息,不少附近的蒙古人投奔过来了,再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之后,他们选择了成为林渊的子民。
他们也看得出朝廷要完了。
但他们不想跟朝廷一样被赶出去,不想再去过以前的日子。
林渊都笑纳了。
第 140章
方国珍的密信来了, 信上说知道陈友谅是林渊的敌人,所以他先帮忙看着陈友谅,如果林渊要动手,他在那边能跟林渊里应外合。
“五分真五分假。”杨少伟说道, “方国珍是此人向来左右逢源, 不见兔子不撒鹰,两边卖好。”
林渊点头:“不必真信。”
陈友谅投奔了方国珍, 要么, 他归降元朝——显然不可能。
要么, 他说服方国珍再反一次。
放过若是再反,那就是第三回反了。
事不过三,方国珍自然也懂。
“先不必管他们。”林渊喝了口茶,“叫你看着朝廷的动向, 可看着了?”
杨少伟点头:“朝廷正在整兵, 想来是要近日攻来。”
林渊抬手:“可点将了?”
杨少伟:“点了察罕帖木儿的义子,也是他的外甥,王保保。”
王保保原名为扩廓帖木儿, 他父亲乃是翰林学士, 母亲则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早在造反的农民起义军刚出现时, 他就跟着自己的舅舅一起平叛, 前两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 他便独当一面,后来卷入朝堂内部的党争, 如今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
林渊记得他。
他记得在历史上,他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
可想而知,王保保并不是一个废物。
林渊没想到通过玉碧透露出去的消息,竟然会勾上这么大一条鱼。
元朝廷如今已经没有几个拿的出手的将领了。
脱脱如今在他手里,专管水利。
察罕帖木儿遇刺。
还有许多要么死于内部争斗,要么死在战场上。
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元朝廷,现在仅剩的杀手锏就只有王保保了。
王保保……
林渊叹了口气。
他招降不了这个人,王保保和脱脱不同,脱脱是被元朝廷放弃了,被元朝廷厌弃,所以脱脱还有机会被他拉拢过来,可王保保他一直身居要职,朝廷没有对不起他,他也有自己的心气。
既然招降不了,就只能杀了。
林渊觉得可惜。
杨少伟说道:“恐怕月末,王保保便会率领强兵攻城,少不了一场恶战,大人还是保重自己为上。”
林渊明白杨少伟的意思,他摇头说:“此战不会败。”
陈半仙他们已经研制出了新型的□□,以前的□□是雷声大雨点小,更大的作用是吓人,扰乱敌军军心,如今新研制出来的,虽然还不能和现代的技术相比,但在防卫措施尚算简便的今天,这□□几乎是无敌的。
除此以外,还有改良的弩,准心改了,精准度更高。
虽说打移动靶难度还是有,但比传统的弓箭,以及未改良的弩好得多。
更别提他们现在站着汉阳,有城墙挡在前头,又有足够的粮草,现成的瞭望台。
再加上玉碧传的是假消息。
这一战若能败,林渊也就只能认为是天要绝他了。
王保保接到圣旨的时候不敢置信。
他不是不敢去打,也不是怕死,而是这一仗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
朝堂上有人给他露了口风,皇帝之所以让他去打汉阳,只因为哈麻说他的探子如今是南王的爱妾,床榻之上,从没有秘密。
王保保拿着圣旨,同自己的幕僚们坐在案边。
幕僚咬牙说:“那哈麻……哈麻以后人人都……”
哈麻用女色蒙蔽了皇帝,就以为天下男人都会被女色蒙蔽吗?若那是个套,他们若真的钻进去了,死的不仅仅是他们,而是大元朝最后的一口气。
王保保苦笑道:“圣旨已经接了,能怎么着?这仗怎么也得打。”
幕僚:“总要想好后路,若真是中了那南王的套,也得把兵保下来,只有有兵,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另一个幕僚咬牙说:“当年秃鲁帖木儿怎么没有弄死他?”
哈麻暗害脱脱之后,官拜中书左丞相,就是王保保如今这个位子,他弟雪雪官拜御史大夫,兄弟两把持朝堂,至正十六年是他想逐走妹婿秃鲁帖木儿,秃鲁帖木儿想先诉于皇帝,却被哈麻拦于皇城外斩杀。
如今的哈麻,已经是中书令了。
大元官制,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外,以下打头便是中书令,典领百官,会决庶务。
中书令自古便有,打头的就是西汉,这一职位在元朝重新家中了权柄,忽必烈入主中原后,耶律楚材任中书令,忽必烈恢复了中书令宰相的职权,其权限扩充至各地行省。
后来元朝皇帝一般任中书令为嗣子或皇太子兼任中书令。
元朝皇帝不是没有聪明人,祖宗的规矩不能改,但未免皇权旁落,但是用自己的半个儿子或亲儿子比较好。
这个位子太重要了。
谁也没想到哈麻竟然还能从左丞相再往上爬一步。
但要是还爬,就是三公。
王保保:“如今说这个有什么意思?你省点心气,把心思用到该用的地方来,这汉阳该怎么打?”
他们不是不知道,南王打汉阳,靠的就是汉阳人手不丰。
但如今的汉阳在南王手里,早不是当初徐寿辉的汉阳了。
如今去打,难如登天。
更何况他们要跋山涉水的行军,粮草供应,武器损耗,士兵的损耗都不能计数。
南王那边只需要背靠汉阳,就有充足的粮草,还有士兵,他们士兵不够能就地征兵,自己这边呢?
守在城墙外?
兵是会消耗的,怎么补充?
幕僚们低头抿唇,不发一语。
他们必须要尽快想出办法。
这世上最惨的约莫就是这个了,谁都知道头上的皇帝昏庸,沉迷酒色,胸无大志,吃着祖宗的老本便也算了,还宠爱奸佞,但凡是合他心意的就是好官,委以重任,不合他心意的便是贪官恶官,他甚至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一个眼神,下头就有人想出种种罪名,把他厌恶的人拉下去。
揣测上位的心思,是奸佞们的必修课。
王保保冲幕僚说:“还没打呢,指不定能胜,现在哭丧着脸给谁看?给我看?”
“丞相。”幕僚叹气道,“这回若不是派您去倒还好说,赢了,那是以小博大,赚了,输了,也不过是人手不丰,粮草不足,也不难看。”
“可这回派您去,只能赢,不能输,输了,您……就是赢了,哈麻也会视您为眼中钉。”
中书左丞相啊,若是再有显赫战功,哈麻怎能不慌?
况且功高震主,自古以来也不是没有的,哈麻到时候再一挑拨,就是赢了也是一条险路。
王保保笑道:“汉人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真到了那天再说吧。”
“眼下要想的,是怎么把汉阳打下来。”
“说汉阳如今只有三万人,另近二十万人追击陈友谅损失惨重,满打满算,汉阳只有十万可用之兵,其中不乏老弱病残,况且汉阳易主不到半年,民心未归,此时打过去,胜算并不小。”幕僚说道,“汉阳虽是大城,却也并非消耗无穷。”
王保保:“围杀?此法太耗时,没有两年功夫拿不下来,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别说两年后,就是下个月就不知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幕僚忍不住说:“若是能在出征前把哈麻拉下马……”
另一人:“哪里那么容易?出了察罕的事,他去哪儿都带着贴身护卫,等闲进不了身,再者说了,皇城根儿底下,谁敢动中书令?”
提议的人紧咬着牙根:“我若有好身手,必然取了他的狗命!”
但哈麻活着,对他们来说威胁太大了。
王保保说:“先让他再猖狂些时日吧。”
另一边哈麻正陪在皇帝身边批奏折,他如今是中书令,披折算是他的分内事,皇帝现在能看什么奏折,不能看什么,都由他说了算,如今宫里的宫女太监们都对他殷勤上心极了,比对亲爹还好。
一个个全是孝子贤孙。
外头的朝臣倒不像这些奴才一样懂事,也有跟他对着干的。
偏偏他还不能动他们。
真的动了,奸佞的名声就洗不掉了。
到了后头,皇帝就是不想砍他,也得砍他。
哈麻轻声说:“陛下累了吧?不如早些歇息?这折子是批不完的,今日批了还有明日,陛下勤政,却也要爱惜身体。”
皇帝看了眼哈麻,点了点头。
他愿意宠爱哈麻,因为哈麻是满朝文武中唯一以他的快乐为快乐的臣子。
他未必不知道哈麻想要的是什么,可哈麻能让他快活,能给他找来美丽女子,能叫他日夜开怀,他为什么不宠爱哈麻呢?
那些满口天下百姓的臣子们,有几个能做到?
他是天子,不是给百姓当牛做马的牲口,他把自己的身子忙坏了,这些臣子难道还能给他补上?
不怨他宠爱哈麻,要是别的臣子有哈麻对他的几分关怀,他也不至于就独个儿宠哈麻。
皇帝被太监扶上了床,毕竟是书房,只能略歇一歇。
皇帝问他:“扩廓此次出征,若赢了最好,若输了可怎么办?”
哈麻自信满满:“陛下,我那义女最是聪明机灵不过,那南王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多少秘密都瞒不过她。”
皇帝闭上眼睛,听着哈麻再三保证,终于说:“那就好。”
第 141章
王保保出兵的那天是个好天气, 没有风,也没有云,但不热,也不算冷, 士兵们气势昂扬, 王保保手里的兵,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他们身经百战, 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 各个都敢战能胜,士兵跟随着不同的将军,就会有不同的性格。
这性格不是个人的,而是群体的。
王保保骑着马, 挥着马鞭, 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他出征的那一刻忽然想到了脱脱。
脱脱被南王招降这个消息传到朝中的时候,他记得那时整个朝堂都静默了, 无一人敢说话, 明明殿内站满了人,静得却像灵堂。
那可是脱脱, 是他们曾经都要仰望的人, 是为皇族尽忠几代的家族, 是为了皇帝敢于和自己亲人翻脸的脱脱。
王保保还记得他站在群臣中间,却连头都不敢抬。
他那时候觉得羞耻。
如今想来, 竟不知道是为朝廷留不住脱脱羞耻。
还是为脱脱身为高官却背叛朝廷羞耻——哪怕那时候脱脱已经被抄家流放了。
他不能成为第二个脱脱。
他是蒙古人,他流淌着的是来自草原的血液,他永远不会对汉人卑躬屈膝。
他要对得起他的祖先,对得起他的家族。
一路行军,士兵风餐夜宿,好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早些年刚入主中原的时候,他们就是大老爷,哪怕是个稚童都能断案——他们刚打下了汉人的土地,上头的人也就对他们的放肆睁只眼闭只眼,这叫施恩,别坏了性质,反倒不美了。
后来几任皇帝都没了,他们虽然地位还是比汉人高,可也得开始自己找生计,没仗打的时候就拿起锄头,有打仗了就背着武器出征。
蒙古士兵是从马上打的天下,他们生性勇猛,自会走路起就要学着上马,能拿起东西就要能拿弯刀,他们不怕战,正相反,他们好战。
如今也只有王保保手里有这么多的蒙古士兵了。
别的将军手里,了不得能有一小半,更多的还是汉军户。
扎营休息,士兵们有的巡逻护卫,有的就围坐在一起喝两口酒,讲点笑话,军营里的烈酒平日不能喝,怕喝了误食,他们自带的酒都是不辣口的,喝了也无妨。
“要我说,还是薛禅汗①厉害!我若是早生几年,也能跟随薛禅汗!”士兵一脸遗憾。
另几个人说:“咱们将军也不错,比其他几个好,将军吃肉,咱们也跟着吃肉,看别的,那是他们将军吃肉,他们连口肉汤都不定能见着。”
士兵小声问:“你们说,若是这场仗胜了,咱们将军又该升了吧?”
有人忽然说:“还能往哪儿升?咱们将军如今都是中书左丞相了,再升,那就是中书令,如今中书令是哈麻大人,除非咱将军一口气位列三公,否则还真没得可升。”
“那咱们该能得些赏吧?”士兵,“赐些牛羊都好。”
“我爹给我的弯刀都锈了,我一直没舍得再去买一把。”
所有人都谈论着胜了以后该如何,却没人敢谈及败了怎么办。
不敢谈也不敢想,以前败了,至多灰溜溜的逃回大都,休养一段时间再战。
可这次败了,大都还稳不稳?
日夜行军,他们在距离汉阳半日路程的空地上扎营,斥候要去观察周边地形,从准备到攻打,至少需要七八天,王保保这些日子也没给士兵吃饱,半饿着肚子,打了胜仗才能敞开了吃。
林渊也接到了线报。
如今朱元璋和陈柏松都在汉阳,李从戎待在黄州。
线人报信的时候玉碧就站在林渊身后,她如今替了柳依的活,给林渊奉茶。
柳依和楚麟都是当年被送到林渊身边当招牌的人,如今楚麟成了官员,专与富户商人交接,柳依还干着原本的活,同大户女眷们往来。
玉碧来了以后,柳依便不必再跟着林渊了。
府里的女人们都不喜欢玉碧。
柳依还好说,谁叫人家长得美呢,哪怕是女人,都得承认她生就一张惹人怜爱的脸,她说几句软话,柔柔的一求,哪怕是女人听了都要应她。
可这玉碧算是个什么东西?
柳依来得早,她们认了,但玉碧?
“天生勾男人的货。”丫鬟们私下说她,全没什么好听的话,“幸好咱们南菩萨英明,只叫她当了个妾。”
“听说她每日都要吃燕窝,不过是个流民孤女出身,倒比正经大小姐还金贵了。”
“凭她再怎么样,未必还真能把柳姐姐顶下去?南菩萨吃个新鲜罢了。”
以前她们也不喜欢柳依,如今玉碧来了,她们倒对柳依还好了,日常去嘘寒问暖,比柳依跟在林渊身边时给的待遇还好,倒叫柳依受宠若惊了好些时日。
柳依偶尔还是要去林渊身边,她这个人虽有一张美丽的脸庞,但不是个张狂霸道的性格,否则也不会被送到林渊身边来。
倒是她每次去都能看见玉碧。
两人也打过几次口头官司。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玉碧恨她,这恨说不出来,柳依只能装作不知道。
她只是奇怪,玉碧是南菩萨身边唯一的妾,南菩萨应当是有几分真爱她的,那为什么却不告诉玉碧,自己从未被南菩萨宠爱过?
可她不能说,她只能装聋作哑。
柳依被人叫住:“好姐姐,南菩萨叫小的陪您您过去,看来那小蹄子蹦跶不了几天了,您都出山了,还有旁人站的位子?”
柳依朝这人笑了笑:“哪里的话,南菩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由不得我们定夺,这是本分。”
那人被她顶了话,喏喏地低下头。
柳依带着一个侍人赶往书房,她走了一路,心都跳得极快,她总觉得有大事发生。
等她站在书房门外,刚禀报了身份,里头就传来南菩萨的声音。
“进来。”
柳依推开了门。
南菩萨坐在案边,手里拿着线报,玉碧却瘫坐在地上,恍惚又惊恐地看着开门的柳依。
林渊对柳依说:“先带下去。”
柳依咽了口唾沫,点点头。
南菩萨叫她来,就是不想让这事传出去。
她走上前去,拉住玉碧的胳膊,轻声说:“姑娘,随我来吧。”
玉碧却在此刻尖声道:“你骗我!你骗我!”
柳依捂住她的嘴,让侍人把她拖了出去。
侍人看似柔弱,力气却不小,他揪着玉碧的头发,轻易就把她拖了出去。
柳依日常和女人们打交道,都已经打出了心得,林渊把她叫来,就是让她看着玉碧,再把玉碧的话套出来。
若她套不出来,那就要上刑了。
知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柳依心里也清楚。
待柳依把玉碧弄走了,林渊才喝了口茶。
他让陈柏松和朱元璋点兵去了,这两人常合作,也有了几分默契,不至于为了指挥权争来争去,这叫他安心许多。
玉碧已经没用了,她把消息传出去,叫朝廷信了,那她嘴里的消息有多少,其实并不重要。
不过光凭玉碧一个人的话,朝廷那边也信不了。
所以林渊做了几手准备。
汉阳城里也不知有几方的探子,只要躲过他们的眼睛,他们后头的人自然发现不了真相。
林渊抿着唇。
这次若能打败王保保的军队,无论是杀了王保保还是关押他,林渊都能一鼓作气挥兵直指大都,至于安丰,再叫他们乱些日子吧。
——
柳依把玉碧拖到不远处的角房里,这边的人都被林渊吩咐过,园子被封了,没有林渊的命令谁也进不了,柳依看着玉碧死咬着牙,眼泪糊了一脸的模样,叹道:“姑娘,若想活命,还是把知道的都说了吧,人都是爹生娘养的,你这一条命自己都不怜惜,外人哪个还能怜惜你呢?”
玉碧怒视着柳依:“不必来套我的话!我自来时便没想过要活着回去!”
柳依笑道:“姑娘竟还是个烈性子。”
玉碧闭着眼:“你无须多说,只利索地给我一刀,我去了地府也好重新投胎做人。”
柳依看着玉碧,想着这孩子大约也是金樽玉液喂着长大的,不曾吃过真正的苦头,她轻声说:“姑娘,听姐姐一句劝,天下的事,再没什么比自个儿的性命更重要的了,你就是死了,谁会为你掉一滴泪呢?”
玉碧冷笑道:“你一个妓子出身,也好来教训我了!”
柳依一愣,陈年旧伤就这么被揭开来,她看了玉碧一眼,站起身,挺直了腰板。
旁边的侍人笑盈盈地说:“柳姐姐,跟她有什么可说的,人家是贵人,眼睛长在头顶上。”
柳依最后看了眼玉碧,对侍人说:“送她走的时候给她留些体面。”
侍人:“必然是体面的。”
柳依走出了房门。
里面传来玉碧的惨叫声。
这个侍人原先就是管牢狱的,怎么折磨犯人,逼犯人张口都有自己的一套本事。
他原本是徐寿辉宫里的人,割了那|话儿当了侍人,好听点叫侍人,难听叫太监。
侍人冲玉碧说:“姑娘,下辈子投个好胎,去当个富太太,小的送你一程。”
第 142章
玉碧没了, 她临走前也没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出来。
林渊叫人给她收敛了尸身,找了处山清水秀的地方给埋了。
对外就说玉碧是病逝,总要让她的死讯传出去。
柳依在屋内绣花样,她旁边坐着楚麟, 两人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 楚麟前些日子就到了,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待寻了空才过来看柳依, 两人是一同被送到林渊身边的, 关系不远不近,却难得是能说上几句话的人。
柳依看楚麟沉默着喝茶,问他:“忧心忡忡的,又是遇上了什么事?”
楚麟朝她笑了笑:“没什么, 不算大事。”
柳依点头, 不再问了。
如今他们各有各的差事,都学会了说话留一半,说得多了, 总有出问题的时候, 不如做个哑巴雕像,对自己才好。
楚麟干坐了一会儿, 他如今跟柳依也没什么可聊的了, 两人对坐, 气氛尴尬的让楚麟站起来:“我想起来有些事没干,这便去了, 你如今在这边也安全,过些时日外头乱起来,你先保重自己。”
柳依也站起来,两人各行了礼,这才分别。
他们曾经想见时也曾有过惺惺相惜之感,却无男女之情,盖因都是出挑的长相,从小到大不曾见过与自己一般的人,见了便觉得对方同自己没什么两样,人们都觊觎他们的外貌,从不在意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久而久之,他们也觉得自己只有一张脸了。
或者说,在那张脸之下,别的都不重要。
因为别人看不见,也不在乎。
柳依曾对楚麟说:“我若不是这张脸,或许早稼了男人,生几个娃,如今都该等着娃生娃了。”
人人都希望有绝世美貌,可没人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对高门贵女而言,美貌就是锦上添花,可对于平民女子而言,生的越美,命越坎坷。
“我当年还想着把这张脸划了。”
“可我又想,这是老天给我的,我有什么错?”
所以她走到了今天,她凭着美貌走到了南菩萨的身边,成了所有人嘴里的柳姐姐,外人嘴里的柳美人。
以前那些人在她面前言语轻浮,手脚放荡,如今站在她面前,都得诚惶诚恐的低着头。
柳依不想离开这里,哪怕南菩萨问她要不要嫁人。
她为什么要嫁人?嫁了人就得离开南菩萨身边,嫁人以后的日子谁又说得准?她见得男人多了,见着最好的一个够不着,她也不愿意跟低的将就。
一生不嫁,外头好些妓子都这样,男人说爱,接回了府去,过后又嫌腌臜。
何必呢?那些妓子是没得选,如今她有得选,就不愿意再去过看人脸色的日子。
若有朝一日南菩萨真的登临大宝,说不定她还能在宫中当个嬷嬷,等老了出宫,自个儿有一笔钱,认几个义子义女,只要把钱握紧了,也不怕他们不听话。
这些时日柳依就绣着花样,也不与旁的人多走动,她知道自己是什么斤两,有时候都感叹,人有时候明白自己的位子才是最重要的,多少人到死前都不知道这个道理。
这天与往常一样,柳依靠在窗台边刺绣,绣的是花草蝴蝶,正绣着,就听见外头有人经过。
她支着窗户去看,走过去的是一队人,各个都穿盔戴甲,手执利器。
她正要坐下,就听见外头的震天响,轰隆一声,大地像是都在震动,外头洒扫的下人们都停了,抬头看着城墙的方向,但也只是停了一瞬,又各自开始干活了。
就连柳依,都重新坐下去绣花样。
那声音没有断绝,大地也依旧抖动,但她的心很平静。
下人们干完了活,收拾了东西进了休息的小屋,一人倒了一杯热水,一边听着响,一边说着话。
“是外头有人在打吧?”有人从床铺里摸出两个馒头,跟其他人分了,就着热水吃。
另有人说:“不知道是哪边的。”
“还能是哪边的,大都来的吧?”
有人对着一个个子大的说:“你就不想出去看看?”
那大个子是个蒙古人,家里以前就没发达过,后来各地乱起来,他们家就到处逃难,原本想去大都,结果当然没走到,后来听说南菩萨这边对他们蒙古人一视同仁,不像其他地方的反军遇见就杀,他们家就赌了一把,这一赌,他们的命就留下了。
想回大都吗?
或许其他人想回去吧。
因为他们流的是草原的血,哪怕他们以前可能连一匹自己的马都没有。
但回不了,他们从踏进南菩萨的治地起,就回不去了。
大个子沉默着咬了口馒头,他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可他不想回草原。
他听他欧沃①说,以前在草原上,都是靠天吃饭,家里的牛羊要献给上头的族长,自家只能留一点,草原上什么都缺,缺盐缺糖,要是遇见天灾,遇见狼群,一家的生计就都没了。
等到了中原,他们才知道日子原来还能过得这么好。
放点牛羊,只要不往深山走就不会有危险,还能种地,到处都能换到盐。
汉人总有很多新鲜玩意。
他们做的首饰,哪怕是木头做的,都精巧的要命,还便宜。
以前他们听说中原好,可那也只是听说。
真来了,就不想走了。
大个子把馒头嚼了,他汉话说的好,就跟他们说:“不想看。”
看了有什么意思?
他是帮着汉人打自己的族人,还是帮着族人打对他有恩惠的汉人?
草原讲究恩怨分明,如今恩怨分不明了。
他就想好好过日子,让自己的阿布额吉②都能过好日子,再娶个姑娘,生十个八个孩子,一家人待在一起。
其他几个人叽叽喳喳地说:“也不知道外头的形势怎么样了?”
“怕什么?有南菩萨在,未必他们还能攻进来?”
“就是,南菩萨自有苍天眷顾,咱们被南菩萨眷顾着,有什么可怕的?”
他们越说越激动。
“要不是我在娘胎里没养好,没托生成个七尺男儿,我今天也得冲出去,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其他人笑起来:“得了,就你那胆子,上去了也是给人送菜的份。”
大个子在旁边听着。
他想,南菩萨是个好人,投奔他的蒙古人也没被磋磨,大家都能好好过日子,比在皇帝手里过得还好,汉人们也不欺负他们,他们的孩子也能跟汉人的孩子一同上学,一同挨先生的板子。
要是南菩萨得了天下,他们应该也不会被赶回草原去吧?
大个子喝了口热水。
恍惚的望着窗外,曾几何时,他们也能待在草原上,遥望着中原的肥美土地。
后来他们入主中原,当了主人,以为能永远占着这这里。
这才过了多少年啊……
——
汉阳城外,王保保退回营长内,他一身的血污,长刀打了卷,他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只记得那些人每个都用同样的眼神看着他。
那些人似乎不怕死,他们死前看他的眼神没有恐惧,只有愤恨和嘲讽。
好像在说:“我就在下头等着你。”
南王的兵……
南王的兵叫人胆寒。
上了战场,拼的不止是刀枪,还有心气,如果感受到了恐惧,退了一步,哪怕只有一步,军心就散了,防线就溃了。
可南王的兵,各个都不怕死。
好像他们不是来打仗的。
他们都是明知自己会死,也要在死前斩杀敌人的孤勇之士。
王保保看着自己手下的将领。
他们脸上已经有了惧色。
他们没见过这样的兵。
哪有兵真的全然不怕死呢?临到阵前,真刀真枪的对上了,有几个不动摇的?
王保保叹了口气。
可无论如何,他们此时不能退。
他们也没有退路了,只能孤注一掷。
王保保下令道:“整军休息,明日一早攻城!”
是胜是败,明天就见分晓。
——
林渊睡不着,他坐在书案边,手边摆着浓茶,今夜没人能睡着,他一整天都在城墙坐镇,听着无数次的战报,人命成了数字,大约多少死了,大约多少伤了。
他能做的,只是坐在那监战,他朝城墙下望去,只看见人头攒动,倒下的,站着的,人们在不断的厮杀。
二两端着热水进来,他低着头,小声说:“少爷,该泡脚了。”
林渊看向二两。
二两长大了,当年哭鼻子的小少年,如今也长成青年了。
当年他们披着一床破被子在破庙里摸索银票的时候,都没想到他们会有今天。
林渊揉了揉额角,冲二两说:“先放在那儿吧。”
二两把水盆放下,站在林渊身后。
林渊想跟二两说几句,张开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过了半响才轻声道:“这里不用你伺候,下去吧。”
二两应诺退下。
林渊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很多人的脸,那些曾经追随他,如今已经死在战场上的人。
那些说着要建功立业,要一生追随他的人。
说生了孩子,要让孩子也当兵的人。
林渊靠着椅子,任由眼角的泪滑落。
等明天的太阳升起,他还是那个一脸微笑,胸有成足的南菩萨。
谁都可以倒下,他不能。
第 143章
攻城有许多法子, 强攻算是一种,以□□石炮强攻,比架云梯用撞柱和冲车更容易。
可问题是,城墙上南王的士兵有更精良的□□, 不断有炸|药投掷, 王保保的兵顶着炮火,可依旧寸步难行。
耳边是爆炸声, 被炸到的士兵大多会晕眩耳聋, 虽然不至于真成聋子, 但有那么一段时间会丧失行动能力,城墙上的□□就能要了他们的命,更别提直接被炸死的。
王保保站在冲车旁,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石炮无用, 难道真要用他旗下士兵的门去开门吗?
——即便真用了他们的命, 这门有九成也撞不开。
“退!”王保保高声道。
他的军令传下去,前方开始击鼓。
战场上军令很难转达,要么是换旗, 要么是击鼓。
指令较少。
鼓声一想, 王保保这边的将领开始带头后撤。
这两天的杖,打得他们筋疲力竭。
“邪了门了。”几个小将在王保保帐前等着听令, 小将们都是一身的血污, 盔甲里头的衣衫湿透了, 也不知道是汗湿的还是血湿的,几人小声说着话。
“跟不怕死似的。”
“没见过这样的。”
刚来的时候都是雄心勃勃, 以为在大都得到的消息是真的,汉阳人手不丰,武器不精,药物匮乏,他们这边则是精兵良将,带着朝廷最精锐的士兵,最精良的武器,粮草虽然不多,但也不少了,后续还会一直运来。
但来了汉阳才发现,消息全是假的。
这两日看到的兵,就没几个是传言中的瘦骨如柴。
正相反,他们看着不壮,但力气不小。
冲过来的劲头连久经沙场的将领们都骇然。
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兵?
他们打仗的时候,后方总要留着人,就是防止有士兵逃跑,若是有人敢往回跑,他们自己就要把逃兵先弄死,这样才能确保士兵不逃。
小将们忧心忡忡,谁都知道,这仗他们必须得打,不得不打,如今进退维谷。
要是此时撤退,先不说汉阳会不会追击,就说朝廷那边……
几人都打了个寒颤。
要是逃回去,王保保还能保住一条命,他们这些小将没了就没了,除了自家人以外,也不会有人为他们流一滴泪。
“进来吧。”王保保在帐内发话了。
几人一同进去,分立两边。
幕僚们站在后方,他们要商量明日怎么打。
有小将说:“不如用撞柱吧……”
“那还不如用冲车。”
“冲车都难以近前,更何况撞柱了。”
他们带来了云梯,可根本靠近不了城墙,箭林如雨,士兵又不是各个都能穿上盔甲。
王保保抿着唇:“可还有什么法子?”
众人都不说话。
还能有什么法子?攻城的手段就那几个。
这两天下来,士气大减。
将领们都不止打过一场仗,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此时有小将说:“丞相……不如咱们给朝廷……”
他想退了,这仗根本打不赢,除非汉阳那边脑子出问题,自个儿打开城门迎他们进去,否则硬攻根本落不着好,拼军备,他们拼不过,地方的炸|药就够他们自顾不暇的了,拼人数?汉阳的兵必是他们的两倍以上。
拼士气……谁愿意跟不怕死的士兵拼士气?一个两个不怕死就算了,有八成不怕死的,何其恐怖?
王保保抬起手来,众人静默。
退不退,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朝堂局势不比战场更好。
皇帝如今不爱管事,文武百官各有各的念头。
王保保抿着唇:“明日不行就后日,一个月后若还不行,便班师回朝!”
他无论如何都要保存兵力。
要是兵都折在这儿了,大元就完了,他就成了罪人。
可真的班师回朝了,他也是罪人。
将领们低头应诺。
可走出营帐,众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恍惚。
怎么打?
似乎打是死,不打也是死。
可他们的家小都在大都,死在战场上,罪不及家人,大不了抄了家,还能保住命。
但要是逃了,全家没命。
大营里士气低沉。
他们连攻了一个月,每一日都要死数千人。
到后来,竟然还有士兵想逃,都被就地斩杀。
没人敢逃了,可上了战场,无论如何都攻不下城。
烧一靠近,就是遍地的炸|药轰鸣,他们的投石机投石入城,可里头竟没有半点声音,想来投石机能投到的范围,百姓都已经被迁走了。
王保保准备后撤,可监军却阻拦不许。
监军是元惠帝宠爱的大臣,与哈麻沾亲带故,狼狈为奸。
见王保保想撤,便兴师问罪。
“丞相这是何意?如今汉阳没攻下来,竟想夹着尾巴逃回大都?回了大都,你怎么跟皇上交代?”监军趾高气扬,“丞相深受皇上爱重,要晓得自己肩上有什么样的担子。”
王保保身后的亲兵不忿,怒道:“你说的轻巧,上战场卖命的又不是你!”
王保保怒斥:“闭嘴!”
亲兵一脸怒容,咬住了唇。
王保保朝监军笑道:“承蒙皇上爱重,监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