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去淮安
    腊月二十八,贺文茂夫妻归家,贺家一家子都齐全了,热热闹闹准备过年。
    贺文嘉比去年长了一岁,今年倒是?不追着哥哥嫂子要礼物,他?催问?哥哥给渔娘及笄的贺礼可带回来了。
    贺文茂忍不住笑意:“怎的,渔娘未曾问?我和你嫂子要贺礼,你倒是?来要了?”
    “大哥这话说得可不对,渔娘从小?喊你大哥,如今渔娘及笄了,您好意思不送贺礼?”
    贺文嘉对他?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哼,您还好意思问?,我若是?您,早就给渔娘把?贺礼送去了。”
    孟氏听丈夫这般打趣小?叔子,决定当个贴心的大嫂,她叫丫头开?了箱,亲手把?给渔娘及笄贺礼找出来,笑着送到小?叔子手里。
    “二郎,这会?儿大嫂没?空闲,你可能帮我跑一趟?”
    贺文嘉扬起下巴看他?哥,轻哼一声:“好吧,大嫂,我就帮你跑一趟。”
    贺文嘉亲自捧着贺礼跑了,贺文茂又笑了一场:“怪道爹写信给咱们,说二郎是?个傻小?子,没?想到他?傻的这般可爱。”
    孟氏笑瞥了他?一眼:“这话别叫二郎听见,二郎要闹的。”
    “闹他?的吧,也就这样两年了,等他?再大些,估计想叫他?闹他?都磨不开?脸。”
    叫贺文茂说,二郎如今除了渔娘的事外,在其他?事上沉稳了许多,只?是?看他?的文章就能看出一二来。
    可爱又闹腾的弟弟,以后慢慢就长大了。
    “夫君。”孟氏摸摸肚子,欲言又止。
    贺文茂把?屋里收拾箱子的丫头叫出来,这才温声问?道:“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坦?”
    孟氏轻轻靠着丈夫的肩,小?声道:“咱们成婚快两年了,我的肚子还没?动静,我怕……”
    贺文茂也想过这事儿,所以提前给家里写了信,他?道:“不用怕,我跟爹娘说过了,爹娘都知道,不会?说你。”
    孟氏红了脸颊,面?露羞意:“这些话怎么好跟爹娘讲。”
    “家族传承之事,有何不好说的。”贺文茂轻咳一声,端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那……爹娘如何说的?”
    贺文茂握着妻子的手坐下:“娘说没?病不可吃药,怕坏了身子骨。你的身子一向都好,按理说不会?这样,也怕有什么不妥当,还是?请大夫瞧瞧才安心。”
    “请李道长?”
    孟氏知道南山上白云观内有个李道长十分擅长看女子病症,婆婆和林婶每年都会?去一两趟白云观请李道长看诊。
    “恐怕不成,大雪封山去不了。”
    “请邓大夫?”
    “嗯,应是?了。林婶前些年因梅家弟弟落下了病症,是?邓大夫看好的,邓大夫的医术信得过。”
    阮氏心里也担忧儿媳的肚子,她是?做婆母的,有些话不好出口,晚上大郎单独来正院找她,说是?明日请邓大夫来家里瞧瞧,阮氏的心一下安了。
    熄灯歇息时,阮氏跟丈夫说明日要请大夫的事。
    “明日腊月二十九,赶紧请来邓老大夫瞧了,只?开?药方,年后再去邓家药铺捡几副药回来吃。”
    贺宁远觉得夫人担心的多余:“他?们俩如今还年轻,大郎又正是?拼的时候,我看呐,再等两三年,等大郎中了进?士生孩子才稳妥。”
    这个老头子,你说考中就考中了?谁知道会?不会?三年之后又三年,孩子就不生了?
    这话不太吉利,阮氏心里想了一遍,不好说出口,只?掐了贺宁远一把?:“你知道个什么。”
    贺宁远忍着疼,咬牙暗想,这个妇人,如今对他?越发不温柔小?意了。
    腊月二十九邓家已经?关门歇业了,贺家的大管家亲自去请,邓老大夫还是?来了,给孟氏把?脉之后,又提出给贺文茂把?脉。
    阮氏听到这话心中一颤,儿媳身子骨好,难道是?儿子的不好?
    贺文茂伸过手去,邓老大夫仔细听脉,过了半刻钟后,邓老大夫才笑道:“你们家大管家来得急,今天又是?大年二十九,老夫以为出了什么急事了。”
    贺文茂收回手,笑道:“我娘担心,所以请您过来瞧瞧,劳驾您了。”
    邓老大夫起身把?脉枕放药箱里,一边道:“你们夫妻身子骨好得很?,没?有孩子,许是?缘分不到,不用心急。好端端的,也别去找什么生子方子瞎吃药。”
    “是?,多谢您跑一趟。”
    给了出诊的银钱,贺文茂和管家一起送邓老大夫出门。
    孟氏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阮氏安抚地拍拍她的手:“邓老大夫都说了你们没?问?题,你也别急,等缘分到了自然会?有孩子。”
    “嗯,让爹娘替我们操心了。”孟氏有些不好意思。
    贺文嘉站在院子里喊:“娘,大嫂,梅叔从外头买了头摔死的小牛回来,梅叔请咱们家去烤牛肉吃,你们快出来,我爹和我大哥都过去了。”
    阮氏走到门口,一脚往外迈:“请孙先生了吗?”
    “请了,今儿中午咱们三家一块儿吃烤牛肉,怕你们不爱吃,渔娘还吩咐厨娘做了炖牛骨汤,红烧牛肉,一听就好吃。”
    孟氏扶着婆婆跟着出门,笑道:“要说会?吃,还得是?渔娘。”
    阮氏也笑了,吩咐人去厨房:“早上我吩咐厨房去街上买了个猪肚回来炖猪肚鸡,来人去厨房说一句,等炖好了,把?猪肚鸡端梅家去。”
    “我去说。”贺文嘉亲自去了。
    阮氏和孟氏婆媳俩到梅家,梅家、孙家一大家子,还有贺宁远贺文茂父子都在梅家东跨院的小?花园里。
    院子里,墙角的梅花开?得正盛,暗香阵阵。
    梅树旁边的花厅门窗都敞开?,里头烧着炭火,腌着鲜切的牛肉,还温着酒,煮着茶,好一个热闹温馨的冬日场景。
    “阮姐姐,快进?来,咱们一块儿坐。”林氏看到贺家婆媳俩进?来,她连忙笑着招呼道。
    阮氏进?门就道:“哎呀,今儿又要吃你家的好东西了。”
    “哈哈哈,好东西就要大家伙儿分着吃,自家几个人吃不热闹。”
    阮氏蹲身行礼,林氏赶忙扶起来:“快坐快坐,咱们今儿不讲虚礼。”
    渔娘提着茶壶给长辈们倒茶,贺文嘉来了,二大爷似的往椅子上一坐:“我要喝香片。”
    渔娘给他?倒了一杯乌龙茶:“今儿只?有这个,将?就着喝吧。”
    听渔娘这般说,贺文嘉也不嫌弃,端起喝了起来。
    倒完茶,渔娘坐到先生跟前,听先生和贺家大哥哥说话。
    “今年九月里,临江府郑家二房的儿子郑良到东山书院读书,那是?个混不吝的,进?书院当日就跟临江府知府的儿子雷兆闹了起来,两人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以前书院里官宦子弟跟世家子弟虽然也别苗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也影响不到咱们寒门子弟。今年郑良来了就不一样了,两人拉帮结派,书院里的先生都为他?们俩头疼。”
    “听说书院的院长找雷家、郑家人都说过,叫他?们管一管,否则就要把?他?们驱逐出书。”
    渔娘听到郑家两个字脸色就不对了:“贺大哥哥,这个郑良,不会?就是?那个,去年派人来咱们叙州府压价收粮的那个郑家二房吧。”
    贺文茂觉得应该就是?那个郑家二房,所以郑良来了之后他?都尽量避开?他?。
    “听大郎说,这个郑良不是?什么好东西,若是?叫他?知道咱们拦过他?的路,只?怕他?会?对大郎不利。”贺宁远有些担心。
    “东山书院里的学子大多来自江浙,出身剑南道的学子极少?,叙州府的学子只?我一个。郑良就算知道我来自叙州府,估计也不知道我是?谁,爹娘不用为我担心。”
    贺文茂笑道:“再说了,当初来叙州府善后的郑昂最多也就知道当初写信给田知府的是?罗县令,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
    梅长湖也觉得不至于此:“贺兄想太多了,当初咱们两家又没?拦着郑家,郑良就算要找碴,也找不到咱们身上。”
    孙浔叹道:“世家跟官宦人家斗起来,就怕殃及池鱼,大郎,还是?小?心为上。”
    “是?。”
    梅二郎扯姐姐袖子:“二郎肚子饿了。”
    渔娘看了眼腌好的牛肉:“爹,咱们边烤肉边谈吧。”
    “行,把?你叫人打的铁鳌子架在火炭上,咱们边吃边说。”
    看下人架鳌子时,渔娘问?了一句:“牛肉可给温家母子送去了?”
    “回小?姐的话,早前就送去了,先是?送了五斤牛肉,乔夫人听说有牛骨,又问?管事要了两斤骨头炖汤,说是?给温公子补一补身子。”
    “知道了。”
    贺文茂撸起袖子烤肉:“先生,温子乔读书如何?”
    “天赋比你们兄弟差点,不过胜在勤奋。”
    “嗯,只?要肯读,就不算差了。”
    贺文茂觉得他?们家也该扶持些能读书的学子,这一年一直没?碰上读书和品性都不错的人,以后还要再寻一寻。
    铁鳌子烧热了,放上一点油脂,腌制好的牛肉薄片放在铁鳌子上,被?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
    贺文茂把?烤好的肉放在盘子里,大家可自行拿取,渔娘吃着烤牛肉觉得甚好,眼睛都眯起来了,跟一只?狸花猫一般。
    贺文嘉也觉得好吃,不知为何,如今他?不跟渔娘抢肉吃,还专程把?肉放她身边。
    烤牛肉味道虽好,吃太多了也不好,几个大人略吃了一盘,就放下了筷子。他?们嫌屋里烤肉油烟大,起身去正院喝茶。
    屋里只?留下贺文茂夫妻,渔娘兄妹,跟贺文嘉五个小?辈在花厅烤肉吃。
    “渔娘,你尝尝烤牛肠,我吃着这个香。”贺文嘉把?烤牛肉夹到渔娘盘子里。
    渔娘尝了一口,嫌太油了,喝了半杯乌龙茶才觉得肠胃舒坦了。
    贺文茂见了,笑了笑:“渔娘,听说你及笄时,淮安那边来人了?”
    “来了,来了堂哥堂嫂夫妻,请我们一家明年开?春去淮安。等到明年开?春,师父师娘也与我们同去,估摸着,要等到清明节祭祖后才会?回来。”
    “你堂哥堂嫂没?等你们一块儿去淮安?”
    “应是?家里事情忙吧,腊月初十就回去了。”
    “真?是?难得,这么多年没?来过,你及笄,淮安梅家还能亲自千里迢迢来一趟南溪县。”
    “唔,可能是?瞧着我和弟弟年纪都大了,还未回去淮安祭祖,所以才来一趟吧。”
    贺文茂绕着圈子问?淮安梅家的事,到后头,渔娘察觉出他?的用意,她似笑非笑道:“大哥哥,你到底想问?什么。”
    贺文茂给她夹肉:“怎么,生气了?我不过是?白提醒一句,事出反常必有妖,叫你小?心别被?人卖了。”
    “哼,我可不是?贺文嘉。”
    贺文嘉生气了:“什么叫不是?我?你聪明,难道我就是?个蠢货?”
    渔娘赶忙哄他?:“是?我说错了,我给你赔礼好吧。”
    “哼!”
    渔娘亲手给他?烤了半盘牛肉:“给你吃,这半盘吃了就差不多了,吃多了难受。”
    “算你有诚意。”
    贺文嘉也不矫情了,端着渔娘烤的半盘牛肉吃得身心舒畅。
    贺文茂拿了张热帕子擦手,慢慢悠悠道:“渔娘今年出了本游记,明年可要写?”
    “手中的话本写完了再说吧。”
    开?春要去淮安,渔娘打算写一本游记,不过要等下半年才有空整理出来,因为先生答应她了,秋天要带她去云南府。
    想到明年能去那么多地方,渔娘就高兴不已。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到了中午,肚子还是?饱的,上桌喝了一碗猪肚鸡汤就放下碗筷了。
    梅二郎本想吃炖牛肉,渔娘没?给他?,只?说给他?留着,等晚上再吃。
    梅二郎摸摸圆滚滚的肚子,行吧,晚上吃也行。
    好吃的好喝的随便拿,梅二郎可开?心了,只?要不吃坏肚子,爹娘和姐姐都不管他?。
    过完年,贺文茂夫妻初六出发去东山书院,就这几天工夫,梅二郎长了八斤。
    这不,还没?过正月十五,梅二郎就被?他?姐姐压着,每天早晨在西跨院里跑步。
    十圈,一圈都不能少?,若是?没?跑够,他?的零花钱一文钱都没?有。
    正月初十,贺文嘉也去府学读书了,渔娘没?送他?,跑去邓家看望淼娘。听说淼娘快生了,估摸着不是?正月底就是?二月初。
    渔娘去邓家去的勤快,每次去也就陪淼娘坐半个时辰,说说话,排解排解她的紧张。
    正月二十,渔娘早上写完字,正准备去邓家,被?她娘拦住了。
    “刚才邓家的下人来报喜,说是?昨晚上淼娘肚子疼,今早天亮时淼娘生了个儿子。”
    渔娘大喜:“真?的?淼娘怎么样,她可难受?”
    林氏笑道:“我问?了,淼娘哪里都好,就是?累坏了,正在睡觉休息。这几日你就别打扰她了,等过两三日,孩子洗三那日再去瞧她吧。”
    “那好,不过我给淼娘准备补身体的东西一会?儿给送去。”
    “不用你说,将?才已经?叫人送去了。”
    渔娘感叹:“可真?好。”
    林氏也是?看着淼娘长大的,见她这般顺利地成婚生子,林氏笑着对女儿说:“人活一世,安安稳稳无病无灾地过着,比什么都强。”
    “你呀,别整日写话本,把?自己套进?去了,指望着什么男情女爱轰轰烈烈,那都是?话本,看着热闹,实?则背后全是?伤心事。”
    “这选婿啊,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抛开?才貌出身先不说,你得选个本身就不错的人,这一生啊,就过得顺遂了。”
    若是?选对了人,那些算计打算,都用不着了。
    娘亲的一番话落进?了渔娘心里,她觉得娘说得没?错,选个本身就不错的人,成婚后就没?那么多糟心事了。
    林氏笑道:“老人常说门当户对,这话是?没?错的,家世要门当户对,人也要门当户对,两方能互相理解,也少?了许多争吵。”
    在林氏眼里,邓家二郎邓丁香,人有本事,除了出身低了点之外,为人处世挑不出什么错来。
    不过他?娶的是?淼娘,两家门第相当,两人真?真?是?良配。
    正月二十三,淼娘家的大郎洗三,张大娘子、芸娘都来了。渔娘瞧着芸娘有点不对劲,吃了洗三的宴席要走时,渔娘把?芸娘拉到自己马车上。
    “你今天去屋里看淼娘时表情怪怪的,你在想什么呢?”
    芸娘叹气,纠结:“梅姐姐,我娘前几日跟我说,要准备给我相看人家了。”
    “你?你都还未及笄,这么早就相看了?况且你哥……”
    以芸娘她娘的心气儿,娶儿媳要娶高门大户的,嫁女自然要高嫁。王苍还未中进?士,这时候相看估计相看不到什么好人家。
    芸娘发愁,她也不知道她娘在想什么。
    “以后你娘给你相看的人家你若是?不满意,你去跟你哥哥讲,你哥哥心疼你,肯定会?替你说话。”
    “谢谢梅姐。”
    渔娘自己的婚事还没?落定,也没?什么经?验好教芸娘,安慰了她几句,也就罢了。
    正月过完,天气渐渐回暖,梅二郎每天早上在姐姐的院子里跑步,到二月时,梅二郎瘦了些,林氏和渔娘十分满意。
    梅长湖心疼儿子读书辛苦,偷偷给儿子补贴月钱,梅儿郎手中不缺钱,在外头卖肉饼子肉包子点心,半个月的工夫又胖了起来。
    林氏发现端倪,父子俩没?得好,挨了一顿骂不算,还停了二郎的月钱,可把?二郎委屈坏了。
    渔娘看了一圈热闹,见弟弟快要哭了,笑着哄他?:“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哭的,咱们三月初一就要出发去淮安,一路上各地好吃的东西多着呢,你赶紧抓紧时间瘦下来,咱们去吃好东西。”
    “真?的吗?”
    “那还能有假,你去问?问?先生和师娘,要说点心做得好,还得数江南的点心。还有我们家每年从江南送来的板鸭,金华府的火腿……”
    渔娘拿好吃的东西数了一遍,二郎就不哭了,擦干眼泪跑步去。
    一家人三月初一出发去淮安,要等四月清明节祭祖后方才回来,估摸着家来已经?五月了。
    一走就是?两个月,家里的铺子、书坊等都要安排好,这几日梅长湖一早出门,晚上才归家,忙得脚不沾地。
    渔娘还是?跟往常一般,看书写字、几天给先生交一篇策论,其他?空闲时间写她的话本。
    二月十六,家里来客了。
    梳着道士头的李晓月下山来梅家,她马上要出发去益州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你一个人去?可有人送你?”
    李晓月沉默地摇摇头:“我一个人去,以后也只?有我一个人了。”
    说着,李晓月忍不住哭起来。
    渔娘赶紧抱着她:“别哭别哭,你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
    李晓月哭了好半天,哭肿了眼睛哭红了脸,半晌,才抽抽噎噎道:“年前,我师父病逝了。”
    “什么?李道长好端端的怎么就病逝了?”
    “我不知道,师父病的时候我给她把?脉,发现她已经?病入膏肓,救不回来了。”
    “都是?我的错,这两年师父也会?熬药,她说是?调理身体的药,我竟然信了。”
    渔娘赶忙哄她:“别哭,这事不怪你,你师父医术高,她不告诉你,估计是?因为她知道治不好了,所以才不说出来叫你担心。”
    渔娘想到去年她最后一回去白云观时,李道长说的那些近乎托孤的话。
    “晓月,以后你不回山上了?”
    “嗯,我不喜欢当道士,师父和师叔她们也说我与道无缘。”
    “以后怎么打算?”
    李晓月抹干眼泪,整个人萎靡得很?:“我听师父的话,去益州府瑞鹤堂药铺学医。”
    “好,那你先去药铺干着,若是?干得不高兴,你回来找我,我请你当我家的大夫。”
    “嗯。”
    李晓月今年才刚十岁,渔娘不放心她一个人去益州府,渔娘叫来管家,叫管家安排人送李晓月去益州府瑞鹤堂。
    送李晓月走时,渔娘给她五十两银子,又嘱咐她:“益州府有我们梅家的人,你在益州府若是?有事就去找他?们,叫他?们帮你,或是?送你回来。”
    “好,我明白的。”
    林氏和渔娘母女俩送走李晓月,林氏叹气道:“到底相交一场,咱们去淮安之前选个日子,咱们一家去白云观给李道长上一炷香吧。”
    渔娘点点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