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
    这一夜,随着小郡主在无人时将贾内监给她的那张写了字的细绢条燃尽,另一边,那位在点心肆中见过卢梧枝草书的白髭老者,也带着卢梧枝的那幅气势颇足的墨字了回家。
    此时,他正在灯烛之下,拿出了不久前卢三郎代其父卢绿沉亲笔写下、邀一众德高老者族老前去香檀山登高的请帖,将那篇规整有余、风骨全无的字放到了卢梧枝那首铿锵浩荡之诗的旁边,随后端详了许久。
    接着,辗转反侧了一整晚,第二日清晨,天方濛濛亮,他便领着小仆登了卢府的门。
    在同老夫人见面后,他开口便是要亲眼见见卢梧枝。
    卢梧枝昨夜没能抢到小娘子的垂青,又不想再听到那阵金铃乱晃的声响,便回了他的偏院,喂着蛇在树上睡着了。
    等早上被院子里的笼中鸡鸣叫醒,摘掉脸上覆着的落叶,卢梧枝忽然想起阿柿曾经在他的院尾几次想要摘走有毒的果子。
    于是,坐在核桃树上的少年连忙把盘挂在上面歇息的蛇们赶了赶,摘了满满一筐核桃绿果,洗漱更衣后就要把它们带去给阿柿玩。
    但他背着筐刚走出院门,就被叫去了祖母屋中,这些核桃自然也就送到了祖母和白髭老者的面前。
    听老夫人说这些核桃是从卢梧枝亲手栽种、养了七八年才有了果实的树上摘下的,白髭老者马上就要卢梧枝为他剥出几个,还问起了他养树的心得。
    这位老者在族中辈分高,威望大,本就给人种极压迫的气势,今日又格外不苟言笑,对着他,连老夫人身边总是挂着笑的佘妈妈都抿起了嘴角。
    可卢梧枝即便听了祖母的介绍,也根本就不在意他是谁,因此对上他半点都不怵,边坐在那儿用匕首熟练地剥着核桃青皮,边对答如流。
    被问及功课学问、骑射乐数,他实话实话,不谦不卑也不说一句谎。听祖母说起重阳的马球赛,他想起茱萸囊的约定,便提了一句自己会去。
    老者闻言,便又试探道:“我听说,范阳卢氏主家至今还没有参加过那书院的马球赛,你若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倒不如不去,万一输了,何其难看。”
    “我既然决定要去,就不会怕输。但我也不会输。”
    卢梧枝抬头同他对视一眼,少年锐气,勃勃英发。
    “我一定会赢。”
    白髭老者顿了顿,“呵”地捻胡看向老夫人:“这种神情,我还真是许久未见了。
    老夫人喝茶笑笑,也不多言语。
    这时,院门那边来人传了话,说是崔姚到了。
    卢梧枝当即停下了处理核桃的动作,将清水盆中刷洗好的几个核桃用布裹着擦了,放到祖母和白髭老者手边的案几上,随后便出言请辞。
    听到祖母准了,卢梧枝将他近乎完好剥下的核桃青皮装进筐子,准备带走。
    被老者问到这是为何,他告诉他:“丢了也浪费,用这东西捣烂了后挤出的汁,涂到患处,可治皮癣。”
    白髭老者听后,没忍住露了关切:“你有皮癣?”
    卢梧枝原本不欲同他多说此事,但又怕祖母担心,还是解释道:“范阳城边上有个医馆,因时常不收分文给贫穷百姓送药而入不敷出,我以前承过他们一次恩,所以身边但凡有能入药的,就会留意给他们带去。”
    说完后,轻巧拎着近空筐子的少年行礼告退,为了同崔姚避开,还专去走了后面的小门。
    而他的身影刚一消失,一直板脸的白髭老者便发出了哈哈的满意大笑:“到底是由雀梅媳妇亲自教养的孩子,还真是样样都比三郎强!”
    此时,崔姚也进了门,当头听到的便是这一句。
    但她仍是收住了所有的神情,向那老者拜了拜。
    但卢雀梅可是老夫人的丈夫、卢梧枝的祖父,这位白髭老者在族中的辈分高到能直呼老家主的名字、唤老夫人是“雀梅媳妇”,自然不会多给崔姚什么脸面。
    见她恭顺站到了老夫人身边,他也只是颔了颔首,接着便又朝着老夫人道:“去年我见三郎,三郎的年纪已比九郎大多了,答我话时,却仍是唯唯诺诺,说个三两句、便要转头去看他母亲的眼色,心中全然没个自己的主意。”
    他摇头:“雀梅在时,一切多好啊。卢氏家主卢雀梅,那是何等的英武又慧能!多少年来,族内族外,无人不赞叹,无人不称服!”
    他情真意切,说得老夫人也有些泪眼婆娑。
    “卢绿沉承家主位时,族中便颇有微词,但想着他是雀梅的长子,也得他多年悉心培养,虽身体弱些,但志气是在的,再加上娶来的崔氏最初瞧着也是贤能,以为她能将儿子教得顶天立地。可这些年来,我对三郎却是愈发地瞧不上……卢家家主已经弱了一辈,下一辈,不能再弱了!”
    肃喝落下,他的手指正敲在案几的那颗核桃上,坚硬极了的生核桃随即开裂,竟是练家子才能有的力道。
    随后,他将露出的核桃仁慢慢挑出,语气才放缓了些:“说来,也是我们这些老翁太过痴聋的缘故。若不是我这几日贪嘴、常去点心肆、同那儿的主人混了个熟,又被他邀着看看店里人们的诗字,直至今日,我还当九郎真如族里传的那般胡闹、不成器。到底哪里来的流言,竟对我们卢氏的子孙如此诋毁,简直把他说成了一摊烂泥。”
    “雀梅媳妇。”
    他看着老夫人,说一不二地定了主意:“登高那日,便让九郎随我上山,叫其余那些老到黄土过耳的族里人也与他见一见。”
    崔姚:“族老,此事只怕不妥。”
    她知道这时出声有着千万的不适宜,但她却不能不说。
    “我这小儿自幼便与其父、其兄相碍相克,稍有不防,便会招致灾祸连连,是以才多年未让他与族老们登高祭祖……”
    “什么碍、什么克?”
    白髭老者不清楚其中内情,只当崔姚此时意图打压九郎,是出于他惯常见到的那种“因小儿子被阿姑阿翁养大、不同自己一心,所以更加偏袒由自己亲手养大的大儿子、只想由他来继承家业”的缘故。
    因婆媳嫌隙常有,这种事在大家族中也是多发。
    若平时,他是绝不愿掺和其中的,但事关范阳卢氏,他便不能对这可笑的理由坐视不管。
    “即便真的有,我记得,你们此前不是说过,只要他们父子、兄弟不相见,便不会有事吗?”他说,“那倒也巧,我看今年寄来的那张帖子正好写了,说以往每年重阳下山后,卢绿沉都要咳得病倒一回,所以他今年想要多歇歇,只祭祖时出来领头露面,其余的游玩宴席都交由他儿子代劳。如此一来,只要稍稍留意,他跟九郎就碰不到面。至于三郎,年年见、年年见,我们见他也见腻了,要是他怕被克,那就别来了,让他弟弟代他一回。这么多年,轮也该轮到九郎出来露露脸了!”
    如此一兜转,竟是要卢梧枝代替卢三郎来办这场族中的登高祭祖了。
    这件事实在重大,便是老夫人的面上都浮出了一丝顾虑,但白髭族老却是心意已决、要在今年的重阳多试试卢梧枝的本事:“你们只管备着,我去同其余人说!”
    ——
    虽然有了白髭族老的这番话,但这等大事,却也不是他一张嘴就能定下的。
    因而今日,这事并没有向外透露半分。
    此刻在卢府中传遍的头等大事,是今早卢梧枝的父亲卢绿沉又病倒了,不仅病得突然、且发作得有极凶。而他倒下前,九郎君正频频地在府中招摇过市、来往着他的院子和陆小郎君的榴花园,撞见过他父亲屋中的侍婢仆役好几回。
    如此一来,卢梧枝克父的名声便又甚嚣尘上。
    但极快地,不过几个时辰,一桩新的事便将此事盖过了——
    那位卢府寻了多年、传闻能治卢绿沉痼疾的隐世游医终于有了消息,且这个人此时就在范阳!
    一听到这件事,卢府立马就派人去了他的落脚地相请,但那位高明的游医在听过了情况后,却提出了个古怪的规矩。
    他不要卢府的金银铜钱、房屋土地,也不需他们的感恩戴德、香火供奉,他只要病人的亲子在他的门前诚心诚意、站够三日三夜。
    只要卢府能做得到,他便会即刻上门,为卢绿沉看诊。
    查实了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崔姚便唤来了卢三郎,让他去游医那里照做。
    但那游医住的地方是范阳边上一片杂乱的穷人巷子,路窄得连马车根本进不去,鸡狗牲畜鸣吠不绝,许多无人管束的孩童在里面疯跑堵着,又临着城中倒恭桶、泔水的沟渠,臭气熏天。
    一直高雅惯了的卢三郎何时待过这样的地方,站了不过三刻,便不禁反胃了几回,还是下人在旁边端着炉点了清香又打着扇,才将他的呕意好歹压下。
    周围的孩童从未见过这些,于是左邻喊着右舍地看着热闹全凑了过来,用那些不知摸过些什么的小脏手,争抢着去抓着他的衣裳。被卢府的下人威吓驱赶,他们一哄而散,却仍是躲在附近、朝着他指指点点。有个孩子记了仇,用树叶包了团鸡粪,爬上墙头,朝着卢三郎就扔了下去,差点就砸中了卢三郎的胳膊。
    但这是为父求医,所以卢三郎一直咬牙坚持,不动分毫。
    可他仍是没能撑到第二日日出就面色发白、站立不稳。
    因得了崔姚的命令,守在他身边的下人们虽然紧张地围了上去,却只是用手扶着他,不敢带他离开。
    但他们没有料到,睡到日上三竿才出门买朝食的神医一打开,见到面前是如此场景,登时就发起了火,边冷嘲着“这可真是好大的阵仗!好大的诚心!”,边说他绝不会去给卢绿沉看病,要他们快走。
    见有仆人还想要上前求情,他抄起手边的门闩,挥着就将他们全轰走了。
    听完这事的前因后果,崔姚当即就叫报信的小厮给在那巷子中没了主意的卢三郎带回口信。
    “告诉三郎,昨日不行,那就今日重来,诚心不够,便再给他诚心。”
    崔姚盯着那报信的小厮。
    “今时不同往日,太多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不过三日三夜,让他就站定在那门前,不吃不喝,恭立垂首。一概仆奴,互相盯着,都在巷外静守,谁也不准靠近三郎。那游医要看的不过是他的态度,若他真的昏在他的门前,他反倒不会不管。他是我的儿子,不会连这点苦都受不住!”
    那小厮再次跑出门时,小郡主正独自坐在一地都是被弄撒的樱桃果实的屋中,抱住那只弄翻了盘盏的罪魁祸首,从它的爪子里抢走樱桃。
    随后,为了不让它再偷吃,她将它放到了小郎君的书案上,用手拦住,不准它再落地。
    卢三郎一定不可能请回游医,所以,她丝毫不必在意他的徒劳功,只用等着这件事最后落到卢梧枝身上就好。
    毕竟,她可是在多年前、刚一得知卢府在寻那名游医的时候,就将他的一家子都招揽到了身边。养了他这么多年,她早已将他看得分明,他不会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