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捡个姑娘当外室以后 > 第105章

第10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人极为高明,画画时的留笔也是仿着陈大家的笔触,寻常人或看不出其中门道,但我却是一眼就知晓的。”

    赵惟生背着手站起来,他给出的理由极其简单。

    “去年年初,陈大家离京前我请他喝酒,他醉后说漏嘴,道是伤着手腕,以后再也拿不住画笔了。”

    陆迢在他脸上睃巡一遍,略略颔首,嘱咐道:“此事莫告诉旁人。”

    “放心,我本来也没同旁人提过,也就是你来问才告诉。”赵惟生笑笑,凑到他近前,“不过这都是去年的事了,你现在问起,是要找那画师的麻烦?”

    “自己猜。”

    “我看十有八九。昨儿个才听家里老爷子夸你年轻有为,连今年去江省巡查的差事,也打算交给你办。你是没见他那个劲,弃我如敝履,恨不得换了你去做亲儿子。”

    他不常恭维人,偶尔说起这种话,显得很没水平。

    陆迢卷起画轴,抬首横瞥了他一眼。

    眼神中虽无不耐,依旧让赵惟生有一种被看穿的心虚。

    自己的算盘是不是打得太响了?

    得知自己要见陆迢,昨日夜里,平西侯和侯夫人拉着他在正房里叙话到深夜。

    今早临出门将他送上马车,还在耳提面命,架势一如当年送他去科考考场。

    “你不争气不要紧,咱们还有婉儿,你能说个好妹夫回来也算给咱们侯府争了光。”

    陆迢这两年在朝中声名鹊起,能力手段有目共睹,难得于男女一事上也未见荒唐。这样一个前途无可限量的年轻人,不知是多少京中勋贵的梦中佳婿。

    只是两年来,数不清的红绳往他那里牵过去,没有一条能得到回音。

    想起今早自己一口应下的事,赵惟生摇起了折扇,待冷风吹去面上的尴尬后才道:

    “再过一个月乃家父五十大寿,不知你是否得闲,若是能来府上坐一坐,他必定会很高兴。”

    隐隐察觉到旁侧的眼神变得犀利,他讪笑着补了一句,“舍妹自幼便喜欢金陵,早想着见你一见,她性子活泼,你们一处定有话可聊。”

    陆迢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是说了么,今上有意派我去江省,过得一月只怕不在京城。放心,令尊大寿那日,我必派人将礼送到府上。”

    他唤了赵望进来,令抱起画轴。

    赵惟生望着他们出门,悻悻耷下肩膀。只字未提赵婉,这下没戏。

    但他立刻注意到另一件事情,扶着楼梯的栏木追到陆迢身边,小声问道:“你真要去那位画师的麻烦?”

    陆迢嗯了声,“搅乱今上视听,抓去砍头。”

    赵惟生心下一惊,停在原地。直看着陆迢信步走出戏楼,他才反应过来,这人刚刚在戏弄自己。

    回了白鹭园,赵望放下画轴,仍处于震惊之中。

    “陈大家能出名一大半赖着他的梅花印章,竟然有人能仿出来,此人还真是厉害。”

    陆迢扫过那副画,眉心微敛。

    耍小聪明而已,不过是投对时机,挑对人,所以无人细究其中真假。

    赵望察出不对,改口说起正事,“爷,现在可要派人去找他?”

    去年此事牵连了户部一干人等,涉事其中的六皇子也被赶出了京城,封为燕王去了封地。

    这副画后来一直留在大爷这里,最近大理寺在整理案卷,要拿回此画存为证物。大爷曾提过这画上少了样东西,得填上才好,省得日后麻烦。

    赵望未等到吩咐,伸长脑袋看向案边似在出神的人,试探着唤了一声,“大爷?”

    “无需派人。”陆迢目光从那副画上移开,“我不日就会动身。”

    赵望拱手,“是。”

    陆迢下晌去了刑部,恰比秦甫之先一步到。门吏远远就认出陆迢的马车,单单迎向他那一侧。

    转头时不忘翻个白眼,有意要忽视那位正朝这里走来的前御史。

    待他毕恭毕敬迎上前,却见每次都是冷脸进冷脸出的陆侍郎,这回脸上竟然挂上了笑。

    他连忙也陪上笑脸,“陆侍郎,今日这是……”

    陆迢的眼神完完全全绕开他,人也去向他刚刚离开的那侧。

    门吏随之又听到了一种熟悉的恭敬语气,然而用这种语气说话的人是陆迢。

    “秦大人,来得巧了,我同您一道进去。”

    两个时辰过去,门吏还未从震惊中恢复,又见陆迢亲自送秦甫之出了花厅。

    人走近时,门吏对他的态度也开始毕恭毕敬,弯着腰赔笑,“秦御史,小人最近犯了眼病,刚刚竟然没认出您来,您千万别怪。”

    秦甫之步伐稍顿,“我不是你们刑部的人,你认出我也是无用。”

    门吏被他哽住,两年过去,谁知这御史半点没变,一时不知怎么接话,脸上堆满尴尬的笑。

    上了马车,秦甫之闭目凝神,靠在车厢厢壁。

    下晌的几个时辰,他一直在花厅与陆迢讨议乌台一案。

    这个新晋的刑部侍郎谦和从容,进退有度,与传闻中的“性不近人”大有出入。

    是个让人欣赏的后辈。

    然而在此之前,他在秦甫之心里另有一个身份——金陵人。

    秦霁在金陵留过一段时日。

    陆迢在自己面前越是谦和,秦甫之便越觉可疑。当初自己流放岭东,秦霁给自己寄来报平安的短笺还有御寒的衣物。

    那封短笺所用笺纸便是金陵特色的砚心纸。

    寒冬的天,她是如何将这些送来岭东?且还是直接放在自己屋前。

    这次去刑部交接完,秦甫之一连多日未再见到陆迢。都察院事务繁忙,另乌台案牵连众多,他常常脱不开身。

    终于得了些进展,另一位同僚不在,他只好自己拿着这几日的录下的口供去到誊录案卷的后房。

    书吏见到是他,交上钥匙,笑道:“秦御史不知,前阵子这里险些遭虫,案卷都翻出去晒了一番,还没来得及理好。张御史这是故意把苦差交给您呢。”

    秦甫之摆摆手,他惯来不计较这些,转动钥匙打开了房门。

    都察院审理的案子,多与官员有关。这间门房常年关上,里面分门别类摆放着各时结案的卷宗,并着证据放在一起,非御史不得入内。

    走进去,里面果然如书吏所言还没收拾,摆是摆好了,还有许多卷宗都是摊开放的。

    未走几步,秦甫之的脚步忽地停下。

    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当初那份能证明他清白的调令。

    从流放到贬官,再到回京,秦甫之自接到圣谕,心中一直有所猜想,却始终未想到陆迢身上。

    此刻,那份调令让他停下了目光,上面的字让他既陌生又熟悉。

    他深深吸气,办完手上的事之后,又在此房之中找到了另一样东西。陆迢经办的江南通政司使一案的账簿。

    从后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暗,扶青在外面等到了脸色铁青的秦甫之。

    上马车前,他道:“去白鹭园,尽快。”

    今日上朝时,圣上已下旨任陆迢为江省巡抚,令其尽早动身去巡察。

    扶青从未见老爷脸色差成这样,即刻挥起了马鞭。

    夜色铺满每条街道,车辕滚动的辚辚之声撞落在夹着大街小巷的高墙灰垣。

    马蹄笃笃就要与之擦过,赵望偏头的瞬间将其认出,心底奇了一声,翻身下马,站到了对过的马车前面。

    “秦大人。”他拱手对着车厢行礼,“大人现在可是要去白鹭园?”

    秦甫之掀开车帘,赵望不敢失礼,依旧低着头,“我家大爷,下晌的时候就去了秦府,这会儿应还在等您回去。”

    陆迢步行而来,大门未开,他便一直立在外面。清姿如松,直到夜幕降下,也未挪动分毫,只有初秋的晚风在不断拂动苍蓝衣袂。

    在去江省之前,他需向声声的父亲做出交代。

    马车停下的时候,他转过身,不待他开口,秦甫之抬手向门内,“有话进去再说。”

    眼瞧着他们一个个进了门,赵望思量再三,挤进要关的门缝之间,对扶青笑:“秦大人可没说把我放在外边。”

    府内,秦甫之引着陆迢进了书房,一路无话。

    合拢两扇门帘之后,他回过身,目光冷静,沉定地看着陆迢。“今日秦某见陆大人,为三件事。”

    秦甫之说着,提起衣袍弯膝就要跪下。陆迢在他膝盖落地之前牢牢扶住了他的双臂,“不可!”

    陆迢将他扶起后,自己跪了下来。“您说,我必字字详听。”

    “好。”秦甫之沉沉吐出一口浊气,“其一,秦某流放岭东时承蒙陆侍郎关照,赠衣物钱帛御寒,此当谢,改日我会将钱十倍还于府上。”

    陆迢不语,秦甫之继续道:“其二,秦某的案子能够改判,其中多亏陆侍郎的助力,不然秦某到现在也不知在何处喝风,此也当谢你。”

    陆迢垂眸,稍顷才道:“秦大人本就清清白白,于我不过举手之劳。况且我从此时中获利亦不在少,这条做不得数。”

    秦甫之颔首,折身走到墙边,“也好,那便只剩最后一件事了。其三——”

    他取下挂在墙上的长剑,一道银光闪过,案上烛火晃动一瞬过后,冰凉锋刃紧紧吸附在陆迢颈间。

    “账册,调令,那两处的字都是秦霁所写。”秦甫之手中的剑刃又逼近一寸,“你将我女儿藏去了何处?”

    三年来,旁人或是畏惧或是担忧,从来都是缄默,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同他提起秦霁,

    “她死了。”

    秦甫之经过流放一遭,心态比起以前愈加平和。

    他似是没听清,轻声又问,“你说什么?”

    秦霁死了。

    说不尽的痛楚一齐翻涌,陆迢仰头,“是我害死了声声。”

    扑哧——

    最后一个字的话音伴随着剑锋划破衣物的声音一齐落地。

    陆迢没躲。

    身下是冰凉的地砖,全身的温热自胸口一汪汪往外涌,不断散失。

    陆迢阖上了眼。

    就这样吧。

    他去陪她。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