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 第76章

第7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周围的卫所边城虽然对宣州附近确实有心理阴影,但是比起之前,已经好许多,关于牛痘的消息传播的更多更快了。

    听说牛痘是从病牛身上提取来的,让许多吧百姓都感觉惊奇,真是万事万物相生相克。

    天花这么让人头疼的东西,最后的出路居然在牛身上。

    有人担心接种牛痘会不会有其他后遗症,比如像牛一样,身上留下牛痘的痕迹。

    虽说宣州大部分军民都接种了牛痘,但是大家没有看到效果,眼睛看不到,总觉得心里有些发虚。

    有人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皇帝都已经接种过了,如果风险太大,皇帝也不会同意。

    对于牛痘的优缺点和风险,霍瑾瑜也没有让太医院隐瞒,而是开诚布公地宣告天下,让有心想要接种牛痘的人在接种前后要养好身体,最好不要喝酒,至于老弱病幼这些风险大的,还是不建议接种。

    见民间的舆论还在掌控中,大家对牛痘也没有过多抗拒,霍瑾瑜松了一口气。

    转眼又是腊月,一年又要又要过去,如她所想,老天爷并没有将所有天灾都透支到上半年,下半年同样不好。

    九月的时候,多地气温骤降,雷雨交加伴随大风,冻死了不少百姓。

    上月,徽州、荆州、楚州三地普降大雪,持续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汉水冰冻三尺,马车在上面都如履平地,还影响了漕运,赈济的粮食只能改道,从陆上转运。

    这月大寒时分,多地下起了大雨雹,山西等地有大雪雷,雪雹冻死、砸死人畜无数,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估量,许多民众连遮风避雨的房屋都没有。

    让霍瑾瑜欣慰的是,此次许多地方的地方官员终于拿起了自己的责任,虽说在救灾过程中有些小瑕疵,但是总体上没有大错,地方士绅和商户也积极踊跃捐粮、捐物,在朝廷的赈灾物资到达之前稳定了局势。

    救灾本来就要靠各方的努力,各方一起帮忙,才能一起渡过难关,对于这个发展,霍瑾瑜还是欢喜的,特地下旨嘉奖了好几个成绩突出的地方官员、商户。

    不管这些官员、商户做这些事是为了名、还是利,论迹不论心,只要他们干了实事,救了民,嘉奖也是可以的。

    宣州的好消息传到京城不久,东夷岛的宣威司也传来消息。

    实际上,在霍雏凤、庞宽、徐衔蝉这些学生回来时,东夷岛的战事基本已经快结束了。

    室町幕府的首都被琉球兵占领,除了一些零散的地方还有地方浪人势力在抵抗,整个东夷岛已经被琉球占领了。

    琉球占领后的第一时间,琉球皇室就通过宣威司向国内送了国书,表达了永久臣服的心意。

    本来霍瑾瑜觉得一连三道国书已经够夸张了,谁知道后续还有七道国书。

    她没想到琉球皇室会这般惶恐。

    看来不是每个小国对于天降的馅饼会自大觉得是自己挣来的,有些小国还是会惶恐的。

    霍瑾瑜见状,就给琉球王室写了一份鼓励内容的圣旨,向他承诺,只要琉球永远臣服景朝,景朝亦会永远庇佑它。

    目前来说,东夷岛上的变故对周边局势影响不大,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内。

    东海沿海番邦:……

    尊敬的东方大国,您说这话时,能不能看看流落到他们国内的东夷浪人。

    霍瑾瑜表示,诸位也要支棱起来,这些东夷倭寇就当给你们练手了,也当是做了善事,是福报。

    ……

    至于南海水师,现下也已经返程,预计三天后回到福州港口。

    虽然现下东夷岛已经解决,霍瑾瑜打算对南海水师扩招,已经命令广州造船厂督造新的大型船舰。

    她之前对海贸的支持,可能会加速大航海时代的提前到来。

    既然生于这个时代,就勇敢奔入浪潮,乘风破浪。

    若是周边的那些番邦不拖后腿的话,她也不介意一起拉着闯闯,东西方接下来如何发展,大家就可各凭本事。

    上辈子她听那些时政段子,说东亚有怪物房之称,随便拉出一个小国,其战斗力都能在欧洲地方成为佼佼者,她当然知道以现下周边的发展,别说怪物,顶多就是一个食草动物,不想当鱼肉,那就提前成长称怪物冲出去吧,若是不长眼想对宗主国龇牙,就只能以身献之,不介意杀鸡儆猴。

    霍瑾瑜亲自将玺印印在写好的圣旨上,圣旨将东夷与琉球之间的摩擦定性,就是东夷多次侵占琉球国土,欺辱琉球皇室,最后鼓励琉球要好好发展。

    “陛下,长公主又送来五张画像,让您闲暇时看看。”韩植两手捧着一堆卷轴,苦着脸站在霍瑾瑜跟前。

    果然看到陛下脸色顿变。

    “……拿开。”霍瑾瑜看也不看。

    自从她接种牛痘结束后,长公主一开始拐着弯劝她成亲。

    她都不知道怎么接话,后来长公主也不劝了,直接搜罗适龄闺秀的画像送进宫。

    消息传出去后,民间还以为她要选妃了。

    霍瑾瑜对此也是无言以对,事后她一打听,原来是宣王“祸水东引”的招数。

    根据长公主身边的素影告状,宣王也是“迫不得已”,宋致用宣王吸引注意力,宣王就将她给卖了。

    当时霍瑾瑜就气的磨牙了。

    真是她的好哥哥。

    ……

    “慢着。”霍瑾瑜喊住离开的韩植,上前拿起一张卷轴,看了看上面的画像,恕她眼拙,看不出多少区别,不过……

    “陛下?”韩植等候吩咐,见霍瑾瑜不出声,轻声喊了一声。

    霍瑾瑜唇角忽而扬起笑容,“韩植,你放出话,就说长公主送的这些画像,是用来给宣王选妃的。”

    “啊?”韩植愣住了,“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是长公主送给您的。”

    霍瑾瑜淡定道:“你再送去给宣王即可。”

    若不是宣王拉她垫背,谁都不会倒霉。

    这些日子她忙着牛痘、忙着赈灾、忙着南海水师扩张、造船、忙着和户部、工部定下明年各地的基建项目,好不容易喘口气,还要应付长公主的催婚。

    她都当皇帝了,难道还不能有点自由!

    韩植:……

    据韩植回来说,他将画像送给宣王时,宣王的眼神满是刀子,像是要将他插个透心凉。

    当天下午,京城就传出陛下和长公主要给宣王选妃的事情。

    吃瓜的百姓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宣王,宣王那么大的年纪了,确实比陛下更加急,要加急找个好生养才行。

    听到百姓反应的宣王:……

    次日早朝结束后,宣王就进了宫,向霍瑾瑜行礼起来后,两只眼睛足足瞪了霍瑾瑜一刻钟。

    霍瑾瑜淡定地批改折子,对她来说,宣王此时的目光杀伤力几乎为零,她比较担心宣王眼睛因为瞪太久出问题,可惜现在没有眼药水。

    “陛下,你就没有什么和我解释吗?”宣王打破了殿内的平静,同时眨眨眼,防止眼睛太过干涩。

    “什么事?”霍瑾瑜一脸无辜,放下手中的朱笔,缓步走到宣王跟前,“如果画像的事情,六哥不用过分开心,母后临终前十分担忧你的婚姻大事,朕这次接种牛痘,九死一生,算是想明白了,纵是朕万劫不复,也要将六哥您安排好了,找个好王妃照顾你。”

    宣王听着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身上鸡皮疙瘩快出来了,他就知道小七也是小心眼的性子。

    “陛下,我的亲事就不必您操心了,咱俩能不能不互相伤害,让外人看笑话!”他有些头疼。

    霍瑾瑜闻言,不解道:“看笑话?六哥这是何意?朕是真心为你着想,一腔热情居然被你这样误会,朕还有什么活头!”

    她抬手扶额,下颚微微扬起,露出姣好的下巴,声音带着浮夸的忧伤。

    “是啊!宣王殿下,您实在太过分了!”韩植积极配合道。

    霍瑾瑜闻言,得意道:“你看!”

    宣王脑门青筋一个个爆开,气的鼻子都快歪了:“罪魁祸首是宋致,你不修理他,干嘛对付我?”

    霍瑾瑜面色诧异:“六哥,我从不知道你居然还想着拖别人下水,此事关宋师兄何事?”

    “呵,陛下帐都算到我身上了,难道会不知道此事的缘由就是宋致,我也是被他拖下水的。”宣王真是无奈了。

    他不信小七什么都不知道。

    霍瑾瑜勾唇冷笑,“可是他没有拿朕垫背!”

    “……”宣王顿时心虚。

    “你若是不服,大不了咱们冤有头,债有主,朕找你麻烦,你去找宋致麻烦。”霍瑾瑜眼眸一转,给出了自己的主意。

    宣王脸色微紧,额角青筋跳了跳,“陛下是撺掇我给宋致说亲?”

    “别!”霍瑾瑜立马后退一步,礼貌笑道:“朕和六哥不太熟,您若是想找死,不用拖上朕。”

    虽然长公主与宋致之间现在仍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但是她与宣王都将宋致当成半个姐夫了,能不客气,那就不客气,可不敢给他说亲。

    “……”宣王被这话噎的无言以对。

    霍瑾瑜真是太狡猾啊!

    檀菱、韩植被两人之间的你来我往弄得心中发笑,努力抿住了嘴唇。

    偏偏霍瑾瑜还嫌不够,看向身边的檀菱、韩植,“你们要给朕作证,朕可没有对宋师兄起坏心思,若是长公主问起,你们多多夸奖六哥就好。”

    檀菱、韩植配合行礼,“奴才(奴婢)知晓!”

    宣王嘴角抽抽,“陛下,咱们之间不需要玩这么大,不如各退一步,我替你劝好长公主,你浇灭她让我娶亲的念头。”

    霍瑾瑜闻言,愉快地拍了一下手掌,“六哥早这么干,咱们之间也不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宣王:……

    不知道宣王如何劝长公主的,长公主确实不再送画像了。

    这点霍瑾瑜好奇,她觉得宣王在长公主面前,身板还没有那般硬,怎么比她还管用。

    只能说,对于拒婚这事,宣王的经验可比霍瑾瑜丰富,他作为局外人,虽说彻底打消长公主的念头有些难,但是可以拖延,拖到长公主离开京城,后续顶多就是写信催。

    小七现在还年轻,对于成亲抗拒也正常,日子久了,他就会自己改变。

    他与长公主说了,小七的脾气看着柔和,实际上比他还倔,他做的决定没人能改变,这种性子好也不好,若是逼得太紧,会让小七越发抗拒,不如慢慢图之。

    年底的时候,接种牛痘暂时停了,冬日寒冷,尤其近些年的冬日更冷,人的抵抗力较弱,还是先缓一下,等到过完年开春,从边陲城镇开始往内陆推广。

    天花让人闻之色变,有了牛痘能抵抗天花,现下已经证实牛痘十分稳妥,相信百姓也会乐意接受。

    除了牛痘,霍瑾瑜最近还在纠结另外一件事,就是派谁去宣州。

    她不可能再让辽王府掌管宣州,既然辽王现在情况特殊,那就静心养病,不要想着祸害宣州城的军民。

    ……

    腊月二十四是四公主的生辰,霍瑾瑜命人送去了赏赐,还赐了一桌菜。

    次日,霍永安进宫前来谢恩,顺便还给霍瑾瑜带来了四公主给她做的狐裘。

    霍瑾瑜看着箱子中的银色狐裘,含笑道:“辛苦四姐了。”

    “母妃知道陛下小舅舅喜欢,也就满意了。”霍永安笑嘻嘻道。

    母妃经常告诫他,他们能回来,要感谢的不止有宣王和宋大人他们,陛下在其中的决定还有对他们的支持更不能忽略,让他要对陛下忠诚,面对陛下不需要耍太多心眼。

    当然霍永安觉得,他在陛下面前也耍不了心眼。

    霍瑾瑜望着站在御案前的霍永安,忽然脑中一道灵光闪现,唇边弧度加深,“永安,你在军事学院学了这么久,是不是该出来历练了。”

    听到这话,霍永安顿时眼神哀怨,“陛下,其实我曾经想跟着凤儿他们一起出海的,但是被凤儿他们以不会凫水将我抛弃了,要不然我现在就毕业了。”

    今年九月,在海上晃荡了一年的霍雏凤、徐衔蝉、庞宽他们终于回来了,虢国公还带着高年级的学生亲自出城迎接他们。

    一开始看到霍雏凤他们晒得比炭还黑时,他心里是万分幸灾乐祸,现下快到年底了,霍雏凤他们的肤色仍然没有变多少,据太医说,估计要捂一冬才有效果。

    可是后面这些出去的人不仅拿到了军功,还拿到了毕业证,等到开春后,可以直接去兵部报道,由兵部安排出路,弄得其他人眼馋不已。

    虽然第一军事学院成立四年了,但是各种校规和条例还在补充中。

    可是既然是学院,应该有毕业标准,可是陛下和虢国公目前都没有说毕业标准,弄得大家七上八下,担心会在学校当一辈子学生。

    这点当然不会,霍瑾瑜不可能养这群学生一辈子,她原先打算在七月的时候,给第一批入学的学子举办毕业典礼,但是因为那时候发生了太多事,她给忘了。

    之后看到霍雏凤、徐衔蝉他们回来,反应过来已经过了许久,其中不少学生已经可以毕业了。

    霍瑾瑜年底这段时间就在和虢国公商讨学院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考,等到年后就开始举行。

    ……

    霍瑾瑜闻言笑了笑,“刚才朕还在愁一件事,看见你来,有了合适的人选。”

    “什么事?陛下小舅舅!”霍永安目露疑惑。

    霍瑾瑜示意他坐下,温声问道:“你知道辽王吗?”

    霍永安闻言点头,“知道,耳聋眼瞎的那个,难道他又惹事了。”

    “没有。”霍瑾瑜离开桌案,走到墙角的景朝地图,示意他跟上。

    霍永安跟了上去,见霍瑾瑜指了指地图上的宣州地域,沉声道:“永安,辽王现在这个状况,已经无法镇守宣州,你在军事学院的成绩一向比较优秀,可有的胆子接下这个重任。”

    他脑子轰隆一响,瞳孔巨颤,惊得张大了嘴巴,结结巴巴道:“陛下小舅舅,您……您不会……不会在开玩笑吧,可是我……我身上有鞑靼血脉。”

    虽然这些年周围对他的闲言碎语少了,但是还是有许多人私下里防备他身上那一半鞑靼血脉。

    要他说,鞑靼都没了四年,前鞑靼贵族都没有这些人长情,干嘛一个劲盯着他不放。

    他也没有复兴草原、复兴鞑靼的念头,如果让他知道他那生父埋在哪里了,他一定带着人将他的尸骨挖出来,让孟古被万马踩成渣。

    “你是霍永安,进了太庙,拜过了祖宗,难道还不能让你安心。”霍瑾瑜斜眼瞅了他一眼,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朕让你接管宣州,是信任你,你若是辜负朕的心意,朕可不会放过你。一句话,干不干?”

    霍永安直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整个大殿变得针落可闻。

    韩植见霍永安傻站着,连忙轻声提醒道:“永安殿下,陛下问你呢?你快回答啊!”

    霍永安猛地回过神,咽了一下口水,大声道:“干!一定不会让陛下小舅舅失望。”

    答应后,霍永安又皱起了眉,有些纠结道:“可若是辽王手下的兵不愿意听我管怎么办?”

    辽王虽然现在废了,但是辽王府还有人,他骤然降临宣州,可能手底下没人听他的。

    霍瑾瑜闻言,笑容促狭,意味深长道:“如果你连这能力都没有,朕就只能找别人代替辽王镇守宣州了。”

    她手底下还是有不少人,想到霍永安,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并无助力,而且在京城只有四公主,与昭王也不熟。

    她好奇经过军事学院系统训练学习的人能有多大的潜力,能不能对付宣州城的辽王那些旧臣和亲戚。

    当然也别说霍永安没有助力,他在军事学院这些年混的风生水起,此次去接管宣州,说不定也是那些军事学院的学子一次历练机会。

    而且霍永安身上有一半鞑靼血脉,不少归顺的鞑靼旧部和草原部落眼里,他也是鞑靼人,也是草原人,如果能成功在边陲站稳脚跟,也能有利于双方的融合和和谐相处。

    霍永安墨眉凝成结,大眼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霍瑾瑜,小声道:“陛下小舅舅,我能喊人帮忙吗?”

    霍瑾瑜眉梢轻轻扬起,笑盈盈道:“除了朕,其他人,只要你们不涉及贪腐行为,且对方愿意,都可以,不论大小和身份。”

    “……陛下小舅舅。”霍永安察觉到不对劲,带着一丝试探,“凤儿、衔蝉他们可以?”

    霍瑾瑜闻言,转身离开道:“朕说过,只要你们是光明正大地沟通。”

    霍永安眼睛发亮,干净利落地给霍瑾瑜跪下行礼,大声道:“陛下小舅舅,您就放心吧,我此次一定能顺利接管宣州,不会让你失望。”

    霍瑾瑜微微点头,说完这事,也就不再留他。

    ……

    霍永安兴高采烈地出了宫,回到公主府,发现四公主不在,询问老仆知晓四公主去看望贵太妃了。

    霍永安见状,也不急,让人准备了信札,开始在心中准备措辞,想着如何给庞宽、徐衔蝉、贾拓他们写信,将他们诓到宣州,本着广撒网的原则,霍永安一下子写了三十多份聘请书。

    四公主回来时,就看到霍永安这副忙碌的场景,眼角细纹翘起,“怎么了?难道陛下给你布置了作业?”

    “嗯,算吧。”霍永安放下笔,上前扶着四公主走进书房。

    四公主余光瞥到最上面的一封信上赫然写了“徐衔蝉”的名字,愣了一下,而后揶揄道:“说来,我今日去看母妃,说起你的年龄,你也老大不小了,终于开窍给心上人写信了?”

    虽说徐衔蝉与正常大家闺秀极不相符,但是对方也是坦荡的好女儿家,哥哥又是顾问处学士,平时与永安也能玩一处,若是迎娶进门,也不错的。

    “啊?”霍永安傻眼,搞不懂母妃的话题跳跃怎么这么大,他无奈地将桌上已经写好的聘请书都摊开,直接道:“娘,我不止给衔蝉写了,还给凤儿、贾拓他们写了,难道我都对他们有好感。”

    还有徐衔蝉已经名花有主,和庞宽凑成一对了。

    两人从东海回来后,庞宽原想去提亲,但是被徐衔蝉武力镇压,也不许其他人泄露,他还是凤儿告诉他的。

    哎呀!一转眼,大家都长大了,长辈们为什么总会不约而同催婚呢,就是陛下、宣王他们也逃不了。

    “胡说什么!”四公主知道自己闹了一个笑话,轻啐了他一声,等到面上尴尬消退,“你写这些干什么?”

    见四公主问到正事,霍永安轻咳一声,将霍瑾瑜让他接手宣宁卫和周围卫所的事说了一遍。

    “此事当真?”四公主不可置信,陛下居然如此信赖永安。

    霍永安一边收拾桌上的信件,一边道:“陛下说了,让我自己解决,不给我其他助力,我就只能找学院中的同学帮忙了。”

    四公主眼眸微转,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面上笑容更深,上前扬手摸了摸他的的脑袋,欣慰道:“我儿长大了,能帮助陛下分忧了。”

    “娘!”霍永安下意识用头蹭了蹭她的手,目露依恋,“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四公主:“那等到过年后你就接种牛痘,防止意外,娘也与你一起,说不定等到你在宣州站稳了脚跟,娘还有机会去草原逛一遭。”

    只不过这次与之前去和亲时的悲壮无奈心态不同,她是以胜利者的姿态。

    霍永安点了点头。

    说完这些,四公主又拿起桌上的信,看着信封上的“徐衔蝉”,还有些不死心,“永安,娘喜欢徐姑娘,你要不要努力一下,将她娶回家。”

    “娘——”霍永安一头黑线,他无奈道:“我不喜欢徐衔蝉,我拿她当兄弟。”

    若不是庞宽和徐衔蝉凑成一对了,许多人甚至都忽视徐衔蝉是个女的,因为平时出去时,她是大家中最招女孩子喜欢。

    四公主面露失望。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