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 第30章

第3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现在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元帝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朝野上下就等着看新皇的第一把“火”要烧到何处。

    大家揣测可能会对吏部或者户部进行整饬,毕竟一个涉及到官、一个涉及到钱,谁知道新皇对工部兴趣十分浓厚。

    先是命工部在西直门京郊设立京师农事试验场,负责研究、改良病虫害以及土壤肥料实验,还要派人研究全国各地的土壤地质,为百姓提供良种。

    然后又让工部在德胜门建立了一处试验场,据说是要进行一些秘密研究。

    又和工部尚书经过探讨,决定在山东省东平兴建一条长约二十里的第一大坝。

    ……

    这一件件事让工部尚书这些日子走路时虎虎生风,看起来年轻了十多岁。

    惹得其他六部大臣纷纷侧目,积极上奏,询问他们要干什么。

    霍瑾瑜表示:一切照旧就好。

    其实她也是没办法。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工部是排在最末,又因为工部官员大多都是工匠出身,对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工部经常遭到其他部门的轻视,甚至有人会称呼它为“贱”部。

    可是工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四司两库管理全国的杂事。

    营缮司下方有玻璃窑、皇木厂、木仓,从名字也知道类似建筑部的功能。

    虞衡清吏司则是负责各种官用器物的制造、收发、军费审核、度量衡制度管理、铸钱、矿石采办、宝源局监督,而下面还有司库、军需库、硝磺库、炮子库、官车处。

    都水清吏司听名字就知道,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相当于水利部。

    屯田清吏司是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开采煤窑和供应薪炭。

    霍瑾瑜接下来要干的活压根离不开工部。

    她当然看重工部,为此先给工部的官吏都涨了薪水,底层官吏都薪水都翻了一倍,高层没有涨太多,也就在三四成左右,即使这样,已经让工部许多官员喜不自胜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不靠俸禄养活家人的,他们许多人又时候在工部领一份差,等到下衙后,还会做些私活补贴家用,现在俸禄翻了一倍,压力小了些。

    其他六部:……

    陛下他们也在啊!

    虽然钱不多,但是这可是代表陛下的重视。

    ……

    除了这些,霍瑾瑜将她之前的郡王府改成了麒麟研究院,关于学院的名字她纠结了好一番,原先想起个有学问的,可是她要研究的东西本身都是接地气、关于民生的,后来看到陈飞昊送给自己的那枚麒麟玉佩,就将名字定下了。

    说起陈飞昊,前段时间上折子,说是想要带儿子进京,霍瑾瑜知晓他与景元帝的感情,让他安排好手中的活,九月就可以过来,正好可以看看新任鸿胪寺卿如何唱戏。

    霍瑾瑜亲自给麒麟研究院写了牌匾,定下研究院的方向“格物致知,求真务实”。

    对于原郡王府的人来说,名字虽然变了,大家的工作没怎么变,研究院都是这些年霍瑾瑜搜罗过来的一些“奇怪”的人,有富绅之子,有秀才、举人,也有工匠、道士,还有医女、绣娘……别家的王府都是各种能人志士、幕僚,到霍瑾瑜这里,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都是三教九流的人士,昭王就曾经因为此事上了折子,表示担忧霍瑾瑜学坏。

    霍瑾瑜知道后,心里暗自骂了他好几天。

    霍瑾瑜觉得,智慧在民间,这群人可是两年研究出水泥,三年研究出玻璃的存在,目前已经实验阶段结束,只不过实际应用还在摸索推广。

    尤其一名叫褚青霞的女道士,简直是bug般的存在,每次折腾东西都会出些动静,得到一些副产物,当然如果副业太好了,主业就是一塌糊涂,她的道士当的不怎么好。

    她因为没钱坑蒙拐骗,撞到霍瑾瑜身上,霍瑾瑜一开始想将她送到官府,可是辨认出对方是个女生,就让她在郡王府干两月活,时间到了就可以走。

    后来发现褚青霞是有道碟的真道士,还是个小道观的观主,道观因为一场大雨冲塌了,她打算下山筹钱重建道观。

    之后就被霍瑾瑜留在郡王府内,负责研究一些化学方面的东西。

    霍瑾瑜脑海中的理论基础知识,加上褚青霞的操作技术和运气,这些年折腾出来的东西不少。

    褚青霞也得到了许多赏赐,在山上盖了一个大道观,不过这些年一直没机会回去。

    ……

    七月初,褚青霞得到旨意,让她去工部一趟,对水泥大坝进行技术指导。

    褚青霞心中骂了一句“狗皇帝”,慢吞吞地去了工部。

    去的时候,仍然穿着那身灰扑扑的道袍,让工部的官员看的眉心微皱。

    虽然是道士,也是女子,这般邋遢姿态,损害的不止她的脸面,还有陛下的威名。

    褚青霞看出接待她官员眼中的不满,心中叹了一口气。

    她怕自己穿得好看了,朝野那群人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妖道”了,所以还是祖师爷的这套衣服最靠谱。

    褚青霞在工部忙了一天,等到傍晚太阳快落下时,才结束了手头的工作。

    出了工部大门,褚青霞就看到她十岁的小徒弟核桃站在门口等着她。

    之所以取名核桃,是因为小皇帝说核桃补脑,而她的这个小徒弟脑子似乎有些不聪明。

    核桃见到她,眼睛一亮,擦了擦额头的汗,兴奋道:“师父。”

    “嗯。怎么不进去,在外面守着。”褚青霞慢悠悠地走到小孩面前,给她擦了擦汗。

    核桃指了指门口的守卫,“他们说这里是朝廷重地,闲人不得进入。”

    “咱们麒麟研究院也是重地,怎么允许他们进入了。”褚青霞朝天翻了一个白眼。

    等到两人坐上马车,马车晃悠悠地动了起来,核桃给褚青霞倒了一碗酸梅汤,笑嘻嘻道:“师父,陛下赐了一篓荔枝给您,已经送到研究院了,用冰镇着呢。”

    褚青霞闻言,饮尽碗里的酸梅汤,抬手给了她一个脑嘣,“功课做完没有,整天乱想什么。”

    她之所以觉得小核桃缺脑,是因为,小孩居然以为陛下喜欢她。

    拜托!左看右看,陛下的姿色都在她之上,怎么也不会看上她一个道士吧。

    核桃摸了摸脑门,瘪了瘪嘴,“学完了,字也练完了。”

    褚青霞满意地点了点头,马车走到闹市区的时候,她掀起车帘,看着街面的热闹。

    看着小贩卖力的吆喝、时不时夹杂一两句乡间俚语,还有讨价还价,稚童的欢笑声……这些可比山上道观热闹多了。

    其实她虽然心里吐槽核桃,自己当年也有脑抽的地方。

    当年新皇还是郡王时,看她整日穿着道袍,就给她买了许多衣服,让她换个样式,不要总穿着道袍。

    褚青霞脑抽问了一句,“殿下,你不会是看上我的美色吧。”

    当时霍瑾瑜就一头黑线了,当即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后退一步,说道:“你穿这身,别人还以为我要求道修仙,小心父皇一怒之下,将你的道观给掀了。”

    不过现下听褚青霞这话,她觉得为了防止面前人误会,穿道袍也挺好的。

    其实褚青霞说完,就想捶自己脑袋一下了,她与新皇的相貌一比,若论贪图美色,也应该是她动手,再说她可比新皇大六七岁,估计是看话本看的太多了。

    想起以前的事情,褚青霞不由得发笑,笑了一会儿,又自顾自叹了一口气,现下霍瑾瑜成了皇帝,褚青霞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能回去当道士了。

    回到麒麟研究院,褚青霞发现霍瑾瑜不仅给她松了一篓,研究院的其他人都有,只不过她的最多。

    别说,炎炎夏日吃着从岭南运过来的冰镇荔枝,确实是享受。

    核桃头顶着书本跪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褚青霞吃着晶莹剔透的荔枝,咽了一下口水,“师父!”

    “以后还乱传话吗?”褚青霞瞥了她一眼。

    核桃噘噘嘴,“我说的实话,陛下分给您的最多。”

    研究院中,其实褚青霞也有对手,就是西二院的司利言,对方擅长冶炼和药物提炼,也深受陛下器重,只不过做出的成绩没有师父多,要不然师父也不会以女子之身,成为研究院第一人。

    司利言整天看师父不顺眼,时不时来刺弄几句,她可忍不了。

    今儿这批荔枝,司利言也得了半篓,研究院就有人说,褚青霞在陛下心里的位置变了,过不了多久,司利言就会成为研究院第一人。

    她才不信呢。

    褚青霞擦了擦指尖的汁水,用带着凉意的指尖点了点女孩的眉心,“你啊,真是气性大,不好好学习,整日纠结一些有的没的。”

    “师父。”核桃不满地噘起嘴。

    其实她就是有些怕,府中许多人说,即使司利言的才能比褚青霞略低一筹,但是司利言未来在未来的发展一定比褚青霞要高,毕竟这个天下是男人的天下。

    褚青霞给她拿了一颗荔枝,“吃吧,师父别的本事没有,让你吃荔枝吃个饱还是有能耐的。”

    对于研究院中的谣言,她也有耳闻,尤其霍瑾瑜登基后,许多人就更加兴奋了。

    她觉得以新皇的脾气,比起说的天花乱坠,做出成绩,更能让他高看一眼。

    ……

    霍瑾瑜也听说宫外研究院的氛围变得有些浮躁,挑了挑眉。

    她原以为跟了她这个天底下最大的老板后,研究院的人应该更加踏实,毕竟她平时对他们可不吝啬,赏罚分明。

    看来一些人的心态飘了。

    霍瑾瑜想了想,吩咐韩植去研究院一趟,好好敲打一番,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怎么能做好研究。

    就在霍瑾瑜沉思索时,洪公公进来了,恭敬道:“陛下,户部尚书、兵部尚书请求觐见。”

    霍瑾瑜:“宣!”

    ……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此次入宫,是因为从东夷岛出发的两艘银船受到倭寇的袭击,不仅银船被劫走,对方还杀了十二名士兵,损毁了一艘护卫船。

    霍瑾瑜仔细看了记录的事情经过,皱眉道:“东夷宣威司那边如何说?”

    兵部尚书:“开海侯说已经派人申斥东夷亲王,要求他们七日内,务必将所有参与劫掠的人交予宣威司,否则将东夷岛翻个鸡犬不宁。”

    这些年东夷岛上的人虽然小动作不断,但是因为有宣威司的震慑,也不敢妄动。

    这次能成功偷袭,行动的肯定不止一方势力,估计是看先帝去世,新皇年少,趁乱生事。

    霍瑾瑜拿起朱笔,在上面写了两行话,吩咐道:“林尚书,此事非同小可,乃是对朝廷、对朕的挑衅,所有参与人等,一律诛杀。”

    东夷运送银子的路线乃是机密,这次两艘银船都被人劫走了,明显不止有倭寇,还有内鬼。

    据她所知,这些年东夷银矿的事情渐渐传出去,一些胆大的沿海走私商人也偷偷和当地的东夷武士勾结在一起,挖掘银矿。

    对于这种情况,景元帝也是头疼不已。

    兵部尚书闻言,拱手道:“微臣谨遵圣令!”

    等到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退下,霍瑾瑜看着地图上的东夷岛头疼不已。

    对于沿海地区接连不断的倭寇侵扰,霍瑾瑜虽然有心派人出海讨伐,但是比起东夷,西北的鞑靼和瓦刺要更重要,否则以景元帝的脾气,小小弹丸之地,早就推平了。

    ……

    八月中旬,边陲传来消息,说鞑靼使者已经进入景朝境内。

    此次鞑靼派出的使者是阿布赖的儿子鄂齐尔,阿布赖当年出使景朝,因为遭人暗算,让鞑靼在景朝丢了脸,所以回去后,受了鞑靼可汗好一阵训斥,还被贬官了,而后几年缠绵病榻,最后含恨而终,所以鄂齐尔在鞑靼内可是响当当的“恨景党”。

    霍瑾瑜听闻后,觉得这次估计两国都要撕破脸,但愿宋致的战斗力强些。

    鄂齐尔进入景朝境内后,就开始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原先半个月的路程一下子拖成尿不尽,原先预计九月来都京城,现在估算要等到九月中了。

    霍瑾瑜:……

    尤其霍瑾瑜接到远山侯的折子,就更加不好了。

    远山侯:【陛下,我的泻药下的怎么样?要不要加大药量,您放心,这事我是老手了,技术很好,您若还想拖延一段时间,臣就再下点功夫。】

    霍瑾瑜想起前些年,鞑靼使者阿布赖回去时,听说确实水土不服,二十多天的路程走了一个半月。

    咳!现任鞑靼使者鄂齐尔是阿布赖的儿子,想来遗传了阿布赖的体质,鞑靼长年在草原,在中原水土不服也很有道理。

    霍瑾瑜点点头,拿起朱笔写道:【适度即可,不能太过分,小心点。】

    写完后,她觉得少了什么,就又在后面加了三个字“做得好。”

    ……

    次日,新上任的鸿胪寺卿宋致宋大人进宫。

    到了乾清宫,宋致脸上的笑容在看到一旁的曾太傅顿时一僵。

    “参见陛下!”宋致行了礼,然后冲着曾太傅拱手行礼,“老师有礼!”

    曾太傅冷哼一声,“怎么这个时候才到?”

    “老师,弟子入宫只能用两条腿赶路,又不是车轮子,如何快。”宋致苦着脸道。

    霍瑾瑜见宋致这样子,抿嘴忍笑,“宋卿不必这般拘谨,曾太傅只是担心你欺负了朕,只要你不动,太傅也不动。”

    曾太傅:“哼!”

    “陛下……陛下真是幽默。”宋致哭笑不得地看着霍瑾瑜。

    看着长得钟灵毓秀,可是一开口和他有的拼。

    霍瑾瑜:“宋卿此次入宫是为何事?”

    “回禀陛下,听闻鞑靼使者又要晚些时候才能进京,微臣又修改了一些接待流程和事宜,请您过目。”宋致将折子奉上。

    洪公公接过,双手递给霍瑾瑜。

    霍瑾瑜打开看了看,不得不说宋致这一手字写的真是赏心悦目,她大致浏览了一番,片刻后,合上折子,“宋卿的想法很周到,朕允了。”

    “多谢陛下支持。”宋致微微松了一口气。

    霍瑾瑜将折子交给一旁的曾太傅,“太傅,您老人家看看能不能挑出刺,吓一吓宋卿。”

    “陛下。”宋致觉得自己是遇到对手了,对方身份比自己高,身边还有曾太傅。

    这让他如何打。

    “老实点。”曾太傅冷瞥一眼,开始仔细看折子。

    霍瑾瑜见状,开始和宋致说起家常话,“听闻宋卿收了一个弟子,太傅念叨了许久。”

    “让老师担忧了,是我这个弟子的错。”宋致叹息道。

    霍瑾瑜闻言,歪头道:“宋卿似乎误会了,太傅是心疼你的弟子,担心你在桃李届让他名誉扫地。”

    “……”曾太傅用力咳嗽了两声,忍住了唇角的笑。

    宋致嘴角不住地抽搐,最终长躬道:“陛下所言,微臣实在佩服!”

    只是让他纳闷的是,总觉得陛下今日有些针对他,他平时说话放肆了些,但是对陛下可没有说过,而且他们今日第一次见面。

    那边曾太傅已经看完了,其实他想要挑错,还是能说出子丑寅卯,但是看二徒弟被陛下逼成这样,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启禀陛下,宋致写的还算严谨,老臣以为无碍。”曾太傅将折子放到桌子上。

    “那就好。”霍瑾瑜勾唇浅笑,忽而问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宋卿,你能吃辣吗?”

    宋致愣了一下,“辣?”

    陛下怎么又问起他的口味了,难道想要留他用午膳。

    宋致拱手道:“陛下所说的辣,是现在民间颇受欢迎的辣椒吗?”

    霍瑾瑜点头:“是的。”

    辣椒推广后,颇受酒楼欢迎,因为辣椒刺激胃口,让客人更有胃口,在平民百姓间,也十分受欢迎,一点咸辣椒就能下更多的饭进行体力劳动,而且辣椒驱寒,所以这些年基本上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甚至鞑靼那边许多贵族也喜欢吃,而且价格是茶叶的十倍。

    “臣的胃口一向很好,即使放了双份辣椒的麻辣铜锅汤水,也能吃下去。”宋致说的是麻辣火锅,冬日的时候北方最喜欢吃这些,他也喜欢冬日落雪时,和两三好友,在凉亭观雪吃锅子。

    霍瑾瑜闻言笑了笑,“既然这样,等到鞑靼使者来了,宋卿多与他吃些麻辣锅子吧,让他多享受一些中原的美食。”

    宋致眸光闪了闪,小心问道:“难道鞑靼使者脾胃不好?”

    否则陛下不会这样提醒他。

    霍瑾瑜摇头:“鞑靼使者一路上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甚为消瘦,多吃些锅子可以进补,相信鞑靼使者也喜欢。”

    宋致:……

    看来这位鞑靼使者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曾太傅:……

    事情说完后,宋致和曾太傅结伴离开,就在转身之际,就听霍瑾瑜再次开口了,“宋卿知道,为何朕会将鸿胪寺卿给你?”

    “莫不是因为老师他老人家?”宋致不解道。

    霍瑾瑜温和一笑,“太傅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因为二姐说你有大才。”

    宋致眉心一跳。

    破案了!

    他就说,他的感觉没错,陛下就是在针对他。

    可是对方为自己亲姐出气,他又能怎么办。

    宋致认栽道:“多谢长公主举荐,臣感激不已。”

    曾太傅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摇头叹息。

    本应是佳偶,奈何有缘无份。

    “宋卿的话,朕一定带给二姐。”霍瑾瑜淡定道。

    宋致和曾太傅见状,再次拱手行礼,两人转身离开。

    ……

    宋致和曾太傅一起出了宫门,上了马车,宋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唏嘘道:“老师,新帝不愧是先皇的儿子。”

    曾太傅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陛下只是针对你罢了,旁人还是保持君子风度的。”

    听到这话,宋致嘴角就更垮了。

    他说错了,原以为陛下性子有趣,他应该会很轻松,可是现下看来,前提是不针对自己。

    曾太傅:“你放心,陛下公私分明,不会因为你与长公主之间的旧事而针对你。”

    宋致反手指了指自己:“老师,您讲些道理,今日陛下明明一直针对我。”

    “针对吗?老夫没感觉,陛下不是一直在和你拉近关系吗?”曾太傅满脸笑意道。

    宋致唇角微抖,不知道自己改哭还是改笑。

    曾太傅见他这样,眸中笑意加深,身子前伸,大掌拍了拍他的肩膀,“依我看,陛下有爱才之心,你莫要多想。”

    宋致叹气。

    ……

    傍晚回到宋宅,宋致看到认真看书的谢少虞,立马诉苦,“少虞啊!为师今日过得可苦了。”

    谢少虞放下手中的书,上下打量一番,肯定道:“看不出来。”

    宋致抓起桌上的书,大手卷成笔筒,嘴角噙着阴恻恻的笑,“孽徒!你再说一遍。”

    谢少虞见状,恭敬地站直,“老师所言极是。不知老师今日发生了事?京城有何人敢欺负老师?”

    “能欺负我的多了。”宋致撩起衣摆,支腿坐在椅子上,仰头叹息道:“你不知道,老师的日子过得也是不容易啊!”

    谢少虞确定宋致是没事找事了。

    宋致继续道:“为师进宫见了陛下,他……他看我不顺眼。”

    说话时,宋致双眸透着几丝无奈和委屈。

    听闻长公主将陛下当半个儿养着,他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欺负他啊,谁知道没等他动手,对方先对他不客气了。

    “老师,这是为何?”谢少虞不解了,按理说老师是曾太傅喜爱的弟子,陛下再怎么说,也不会这般动作,而且看老师的样子,并没有生气。

    搞不懂。

    听到这话,宋致顿时闭上了嘴。

    难道要他和自己的小徒弟说自己年轻时的莽撞事吗?

    他才不干!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