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乾隆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cp永琏)(七)
于是,满心期待的大儿子大儿媳一回家便得到如此重击。
大儿媳拉着自己的嫡亲女儿,不可置信,“阿玛额娘,你们看看富兰多好的身段、容貌,她那样像二福晋,又是二福晋的嫡亲侄女,你们要将她低嫁,你们可问过二福晋了?”
魏佳富兰紧咬下唇,眼巴巴看着玛法玛嬷。
魏夫人满眼厌恶,“你说的尽是勾栏样式,二阿哥可看不上她,别说这种丢人现眼的话,二福晋如今有儿有女傍身,轮不到她进二阿哥后院,二福晋又不是不会生,她腹中子嗣可比旁人子嗣金贵多了。”
“玛嬷,连您也这样看我?”魏佳富兰双眸瞬间集起泪水。
二儿媳赫舍里氏冷哼一声,站在魏夫人旁,“你要是有那种心思,就别怪旁人瞧不起你,呵,跟自己姑姑抢夫君,也是报应,姑奶奶怎么就遇上你这样一个侄女,简直丢人现眼。”
二儿媳到底是出自圣祖孝诚仁皇后一脉的贵女,虽说不是嫡出女,可打小在嫡母底下教养长大,是朝着宗室福晋方向培养的,她嫁给魏佳氏还是低嫁了,不过这也是家族的一种投资,若二福晋有朝一日成为太子妃和皇后,魏佳一族地位将会水涨船高,她作为赫舍里氏一族和魏佳氏一族的联姻对象,地位同样非同一般。
到那时,反倒是赫舍里氏一族要仰仗二儿媳,因此,赫舍里氏对这门婚事没有多大意见,可是,让她日日对上府上的某些蠢货,就让她难受极了。
家族能出一个‘太子妃’,这家族中人不好好捧着二福晋,还想尽办法想要得罪对方,她是前所未闻这种事,对大嫂母女俩彻底没了耐心。
“我哪有,我只是想帮姑姑,姑姑在宫里多年无子,我也是为了姑姑好啊,可她,宁愿便宜外人也不便宜自家人!”魏佳富兰眼泪一滴滴掉,大儿子终是看不过去了,“额娘,你偏袒二弟也就算了,你连你自己的孙女都看不起,你怎么想的?”
“够了!”魏清泰脸色铁青,这家族里的人没一个懂事的,“老大,你去叫老二过来,从今日起,你们两兄弟分家,按家族规矩,家产三七分,你是老大,分七成,老二只得三成,只是从今往后我和你额娘跟老二过日子,我不用老大孝顺,这家产还得再细分,老大六成,老二四成。”
“阿玛你!”大儿子不可置信看着魏清泰,好端端的,怎么要分家了,但大儿媳却摇了摇他衣袖,示意他答应下来,这多好的事啊,从今往后她当家作主,那上好的铺子都成为她的东西了,她想买什么东西都不用问婆母了。
到时候给女儿仔细打扮,不愁二阿哥看不上她女儿。
大儿子看着阿玛,又看着额娘,“好,你们都跟老二过去吧,那我就成全你们!”
他何曾看不透阿玛和额娘对他的不喜,只是他以为都是一家子,结果一个个都不把他当成一家人,既然如此,那他何必还对阿玛额娘极尽孝顺。
魏夫人眼底闪过一抹伤感,终究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子嗣,但若是为了一个子嗣影响到她另外两个子嗣的前途,她宁可不要老大,况且老大从不将他弟弟妹妹放在眼里,要是没有女儿,现在的魏佳氏不过还是魏氏,如此蛮横自私之人,就当她从来没有生过吧。
“额娘,咱们走。”赫舍里氏极力掩盖嘴角上翘,多好啊,她和爷能跟老大一家彻底分开了,省得之后又要日日见这家子蠢货,比起大嫂,她更适合跟宫里的二福晋打交道,无论什么,只要姑奶奶有所求,她立马联系赫舍里氏一族的人脉解决。
图的不是二福晋的回报,在二福晋未坐上太子妃之位前,图的是两家人的感情,这才是最重要的投资,只是他们从来不懂罢了。
分家之事还是耗费一些时日的,清点各种财物,又请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亲自主持,林林总总下来,耗了十日功夫。
因魏清泰夫妇要跟老二过日子,搬出府的是老大一家,当日,老大一家头也不回走人,去另外一座刚刚安置的府邸。
大儿媳冯氏缓缓吐出一口气,揽着女儿,“你模样像你姑姑,二阿哥见了必然心生喜意,二福晋是生了一子一女,可那儿子能不能活下来都未必,你是去帮你姑姑,日后你姑姑还要感谢你,你不必在意那些人的嫉恨。”
魏佳富兰点头,“额娘,女儿知道的。”
大儿子和邦额捏着眉心,将对妹妹的一丝歉意放下,既然阿玛额娘做的这么绝,他何必念旧情,况且他女儿对二阿哥一心恋慕,他妹妹不给一丝机会也就罢了,还想让他女儿低嫁,他就没见过这般狠心的人。
分家了也好,正好让他女儿高嫁二阿哥。
“爷,咱们怎么安排女儿进宫?”冯氏先前还想利用婆母送女儿进宫的,唯有婆母能见着二福晋,只是分家了,这层关系就利用不了了。
“无碍。”和邦额仔细思绪,“我先前跟大福晋娘家打过交道,若是借大福晋东风将女儿送进宫,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就按夫君的打算来吧。”冯氏点头,搂着女儿,仿佛看到了自己女儿日后生下二阿哥子嗣,将二福晋打压下去,成为大清皇后、太后的画面了,这想象让她心生雀跃,往后就是老二一家后悔了,想攀附他们这家子,她让他们后悔!
而魏佳富兰脸微红,也想到了遥远的为后场面,可是想想自己已经年十八的光景了,又恨恨道:“都怪姑姑,一直压着不让我进宫,否则生下二阿哥长子的就是我了。”
一家子此刻无比同心协力,认定了宫里的二福晋拦了自己家的青云路。
只是,魏清泰跟了老二一家,在外人眼里便是这老大一家不中用了,按寻常道理,老大老二分家,长者一般都跟着老大才对,让魏清泰夫妇铁了心跟着老二过日子,可见老大一家是被他彻底抛弃了。
因此和邦额攀上的伊拉里氏一族,转眼就跟他不亲近了,毕竟这家子也不是什么坚定的硬骨头,哪儿有利益就往哪儿驱使,和邦额只讨了个没趣。
但话都放出去了,女儿再不出嫁就误了年纪,和邦额只得让冯氏带上女儿往贝勒府跑去,跟大福晋攀关系。
只是拜访的第一天,永璜隔着一盆栽就看到跟二弟妹有几分相似的魏佳富兰,问过下人,才知那是二弟妹的侄女,他心神微动,倒不是看中了魏佳富兰,而是想到了一个报复的办法。
他终究对皇阿玛和二弟有怨,若是让二弟妹的侄女进了他后院当侧福晋,但有不给她恩宠,岂不是天大的折辱。
“爷听说魏佳富兰是因病推辞了前年的选秀?”
“是,大爷。”
“既然如此,就跟内务府的奴才说一声,爷要纳她进府,就定为侧福晋吧。”
“是。”奴才赶紧出发。
冯氏母女俩还拼命往大福晋面前挤,但在看到大福晋摇头后,不免失落,但失落的又怎是她们俩,大福晋同样失落,原以为她们跟二弟妹是一家人,帮她们做点事能让二弟妹回心转意对她好。
结果,不过是被二弟妹放弃的一脉,白费她功夫了。
伊拉里氏掩下眼底的不耐烦,“送她们走吧。”
“是,大福晋。”
随后冯氏母女俩被贝勒府的下人送出府,魏佳富兰掩面哭泣,“额娘,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冯氏掐了她一把,“你必须得嫁给二阿哥,我和你阿玛为了你分家,你必须要成为咱们一家子的依靠,你别忘了你弟弟还等着你这个姐姐有出息。”
冯氏生养一女三子,早些年她也曾一心向着二福晋,只是在二福晋身上谋不到一点利益,像是送她儿子进朝当官之类的美事,便恨起二福晋了,转头让自己女儿上阵。
可谁会纵容她。
没过多久,在和邦额一家子还妄图跟二阿哥接触时,赐婚圣旨悄然而至——圣上赐婚魏佳富兰为大贝勒侧福晋。
一家子不可置信,这显然不是他们要的结果,魏佳富兰哭的一塌糊涂,死活不嫁,可是这种事又岂能容她不嫁,被阿玛额娘掐上轿子后,只得心如死灰进了贝勒府,但洞房花烛夜当晚又被大阿哥冷落,去了侧福晋马佳氏房里,让她独守空房。
大福晋伊拉里氏恨极,以为这母女俩找上她不是为了当二弟侧福晋,只是图上了她家爷,仔细想想也对,好端端的想进二弟后院找上她做什么,找二弟妹不更方便吗?
于是,魏佳富兰在后院便有了头个敌人,至于第二个敌人,那还多亏了大福晋,侧福晋马佳氏至今都觉得大福晋当日接见冯氏母女俩就是为了让魏佳氏进门的,她厌恶大福晋,也厌恶上同是侧福晋抢她地位的魏佳氏了。
而这些事传到叶湘雅这里时,已经是三个月后了,彼时魏佳富兰因在后院被设计谋害大格格而被大阿哥贬为格格,又因姑姑是二福晋的身份,被提拔回侧福晋,但此刻她已经完全失宠了。
叶湘雅并不惊奇她侄女的下场,只是大哥那边没必要借她脸面行事了,她一般不跟人结仇,但是一旦结仇了就一点机会都不给对方,哪怕是亲人也一样。
很快,和邦额一家子没了妹妹在深宫当皇子福晋的帮扶,官位连连贬至从七品小官,在京城很快淹没生息,自此跟二福晋再也攀不上关系。
而叶湘雅这边早就不理会老大一家子了,女儿离长成不过几年岁月,儿子在茁壮成长,一儿一女给了她极大底气,她一心向着儿女丈夫,又哪来的心思理会外人。
宫中此时有大事发生——固伦和敬公主要出嫁了,额驸为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出身是科尔沁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的玄孙、固伦端敏公主额驸的孙子,贵重之极。
而且这位额驸看似蒙古出身,但打小养在帝王眼皮子底下,也算是京师长大的公子哥了。
皇帝疼爱和敬公主,为公主费尽心思谋划这么一个额驸可谓是用心良苦,就连公主出嫁后在京城居住的事都安排好了,可以说,和敬公主享了跟蒙古联姻的待遇,但又不必前去蒙古受苦受累,这还是大清公主的头一朝待遇,但帝后二人还是伤心难过,泪眼看着女儿出嫁。
皇后无心理会宫务,叶湘雅只得帮皇后忙,将各宫打点的条条整整,也算得心应手,就是她这身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她在帮忙过后就立马脱身回阿哥所当自己的二福晋,有些事还是等当了太子妃后再说。
在固伦和敬公主出嫁后,嘉贵妃生下一子八阿哥,但八阿哥出生后即夭折。
帝王失望,心思都放在舒妃这胎上了。
但宫中不知何时流传起叶赫那拉氏这胎身孕必然会影响大清江山的流言。
舒妃惊惧万分,皇后怒斥宫中之人,将好些人都发落了,饶是如此,舒妃还是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了,好几次身下见红。
乾隆看似不在意那个说法,但心里始终是有忌惮的,便不知觉淡下了对舒妃的关注,一月后,舒妃生下九阿哥,但九阿哥在满月前就夭折了。
自此舒妃失宠,叶赫那拉氏一族又跟富察氏一族关系密切了。
乾隆十五年二月,和硕和婉公主下嫁巴林部郡王璘沁长子博尔济吉特氏德勒克,五月时,三阿哥永璋成婚,嫡福晋为和硕淑慎公主和额驸理藩院额外侍郎观音保之女博尔济吉特氏。
娶了蒙古福晋,日后饶是三阿哥想争位,也落了下乘,但纯贵妃母子俩在宫中一向谨慎行事,对皇上的赐婚还挺高兴的,至少她们母子不会被夺嫡之事牵连。
永璋欢欢喜喜将嫡福晋迎进门,而这位嫡福晋显然不是一般人,一口满语说得流利之极,见了三阿哥也不害羞,为人举止落落大方,是极讨人喜欢的性子。
她一天到晚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院子里耍鞭子,但宫里不宜见刀枪等危害性大的东西,没过两日,她鞭子便被收缴了,整个人百般无聊坐在院子里眺望天空。
直到某天她闻到了一种香味,在院子墙边踩着凳子往院外探去,看见了一个明媚恬静的女子身边环着一个小女娃娃,旁边有一睡在床上的孩童,丈夫模样的人一边给孩子摇床,一边温柔地看着女子,气氛温馨,看得三福晋极为眼热。
那香味是真的香,大概是过于馋了,她只顾看着那女子颠勺,却没发现永琏已经发现她了,“……三弟妹?”
三福晋猛地一惊,从凳子上摔下去了,摔得浑身发疼,但她到底是草原长大的女儿,抗摔,不一会儿就恢复正常了,并且思考,那人叫她三弟妹,可想而知这是三爷的兄弟,而大阿哥已经搬出皇宫了,对面应该是二哥和二嫂了。
她成亲当日隐隐听到奴才说这阿哥所的构造和住的人有多少,只是她不耐烦听这个,所以才错过了二嫂这么多好吃的菜。
三福晋抹了一把嘴,整理好衣襟后正儿八经出现在二阿哥门外,永琏迟疑的将她迎进门,却看见三弟妹第一时间就缠在自己福晋身边,甜言蜜语一贯输出,很快就招来福晋的喜爱。
“来,三弟妹,你以前没尝过这些饭菜,现在必须得尝尝二嫂做的。”叶湘雅拍了拍绯红的脸,三弟妹不知从哪儿学的,说出的话贴她心意,真讨人喜欢。
“二嫂真好,是弟妹见过的最好的嫂嫂了。”三福晋一筷子下去,菜被夹去了四分之一,越吃越喜欢,还不忘夸她是三生有幸才遇上了二嫂。
“瞧你说的,你才见过多少个嫂嫂?”
“二嫂,这话你就说的不对了,甭管弟妹见过多少个嫂嫂,在弟妹心里,你就是最好的嫂嫂,就这个。”三福晋用大拇指比出一个大大的赞。
叶湘雅越发心动了,三弟妹说的话真好听,“三弟妹,你多吃点,看看你多瘦啊,改日二嫂做了好吃的,就给你送去。”
“二嫂真好,跟弟妹额娘一样好。”三福晋心里感动,说的话也越发情深意切。
南嘉跑到阿玛身边,小脸皱巴巴的,小声道:“阿玛,额娘没看到女儿,也没看到阿玛,被三婶婶抢走了。”
永琏一把抱起女儿,脸色黑沉,“三弟妹,三弟没给你吃的吗?”跟他和女儿抢福晋,早知道就不放三弟妹进来了。
“有啊,只是那都不合我胃口,不像二嫂做的菜,好吃。”三福晋详作懵懂,如秋风扫落叶干完几碟菜。
永琏看着福晋亲手给他做的菜都空了,脸色越发难看,又看着完全被三弟妹巧言令色蛊惑住的福晋,头次体会到三弟就是欠他债的,连娶个福晋都是跟他抢福晋的。
……
夜晚,被自家二哥头次用无比严厉的语气训斥的永璋苦着一张脸,跟福晋打商量,“福晋,你下次别找二嫂了,要不等他们用膳后再去?”
“那怎么能行?你没看到二嫂多喜欢我吗?”三福晋瞥了他一眼,无比认真,“二哥说的话你不用理,他那都是妒忌,妒忌我吃了二嫂做的菜。”
永璋脸色更苦了,“可是二哥以为我让你吃不饱。”
“是吃不饱啊,三爷你就别管了,我跟二嫂打好关系不好吗?”
二嫂可是未来的太子妃,三福晋已经想好了,她要成为二嫂身边最可靠的妯娌,唯二嫂马首是瞻,这样二嫂以后有什么新出的菜一定会给她尝。
自打进宫后,她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要不是额娘叮嘱过她要跟三爷和额娘打好关系,她现在都想将三爷赶出屋,让他去找另外两个妾室睡觉了,最好那两个妾室早日怀孕生子,就不用她开枝散叶了。
“好是好,可你别讨好二嫂了又得罪二哥了。”
“讨好二哥那是三爷的事,妾身是内宅女子,对二嫂好是天经地义的事。”三福晋不理会永璋了,这人惯会说扫兴的话。
真以为她什么都不懂吗,二嫂看着容易相处,不像三爷额娘老是将规矩放在嘴边,也不像三爷胆子小,她要是跟二嫂打好交道,这靠山比谁都靠得住。
夫妻俩背过身去就不说话了,彻夜寂静。
……
翌日,三福晋又出现在叶湘雅面前,叶湘雅知道她在馋她手艺,不过难得有人这么捧场,她多做几道菜就是多花点功夫的事罢了。
“和敬和婉出嫁了,你过来捧场也好。”
“多谢嫂嫂。”三福晋嘴角上扬,心花怒放,“嫂嫂放心煮,弟妹看着侄子侄女。”
三福晋在娘家时算是照顾弟弟妹妹的一把好手,她一把将南嘉提起,抱在怀里,“大格格,我是你三婶婶,叫一声听听。”
南嘉憋红小脸,不是很喜欢将她一把提溜起来的三婶婶,但是额娘很喜欢,她就勉为其难叫上一声,“三婶婶。”
“哎,乖。”三福晋亲了她一口,一点都不见外。
南嘉嘟起小嘴。
若说三福晋一点眼色都没有,那也不可能,她就是从大老远来远嫁,想给自己找一个好说话的靠山傍身罢了,她对上二嫂时就十分有眼色了。
既贪图二嫂做的一手好菜,又贪图二嫂带来的安全感,一来二去的便成为叶湘雅身后的一条小尾巴了。
以至于乾隆十九年时,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娶福晋后,四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和五福晋西林觉罗氏险些找不到接触二嫂的机会。
四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是和硕额驸福僧额之女,是铁帽子亲王胤祥的外孙女,出身是五个福晋中最贵重的,而五福晋西林觉罗氏是大学士鄂尔泰第三子四川总督鄂弼之女,出身也不低,算是福晋中出身排行第二第三的吧。
大福晋派在倒数第二,二福晋就是倒数第一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跟二福晋要好,哪怕出身贵重,在出嫁后都是以夫家身份为重,她们清楚二福晋是隐形太子妃,就不会轻易得罪人。
再加上有三福晋的拥戴,叶湘雅想要跟其他妯娌处好关系还真不难,也就明面上达成了富察皇后想要的结局——皇子福晋都以二福晋为首。
至于已经出宫的大福晋伊拉里氏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何必相交。
乾隆二十年时,叶湘雅再次有孕,生下一女,叫琼琚。
二格格出生后,乾隆好一阵失望,永琏都二十六岁了,至今才二女一子,若非永琏死活不愿,他真想给永琏后院塞几个妾室,出身如何已经不要紧了,左右绵慧在他膝下长大,作为永琏嫡长子的出身,将来必然会承接永琏的皇位。
乾隆并不为继承人的事担心,但是他为永琏目前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现实担心。
而且,好似一家子只有他一个人担心,皇后乐呵呵抱着小孙女,永琏也是一副喜滋滋当爹的模样,没有一个担心子嗣的。
他忧心忡忡,皇后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皇上何必担心,绵慧聪慧,南嘉伶俐,琼琚乖巧,三个孩子都是健康的,这不挺好的,皇上跟永琏一般年纪时,也才三子一女。”
于是,乾隆再一次被皇后说动,勉强对儿媳妇忍让一两年。
而在两年后,叶湘雅又怀上子嗣,这次生下两个阿哥,为绵恣和绵慜,这下帝后大喜,乾隆日日抱着两个小孙子喜气洋洋,压根不见两年前的愁容满面。
有三子两女在,叶湘雅的地位彻底稳固了,自是不用担心哪日后院来三五成群的侍妾,而且五个孩子大多不用她照顾。
南嘉十二岁了,不再跟阿玛额娘住在一起,而是日日在皇太后跟前当孝顺曾孙女,绵慧在皇玛法和阿玛跟前学习,琼琚由皇后抱养,绵恣和绵慜先在额娘身边生活一两年,两年后就抱到皇太后身边,皇太后十分喜爱这对双生子,觉得这是上天赐福,乾隆是个孝子,哪能不同意皇额娘的抱养心思。
叶湘雅对这一切倒是无所谓,孩子又不是不认她做额娘了,让皇太后抚养,还能增进祖孙情。
只是原身这副身子是真的好生养,哪怕她刻意避孕多年,还是有不小心中招的时候,而且,夫妻之间感情好的话,出生的子嗣多也是常理。
若非二阿哥确实对她好,叶湘雅挺想给他纳妾的,反正原身的心愿只是光明正大当上皇后,没说子嗣的事由她包揽,起初有了南嘉和绵慧就够了,后面这三个确实不在她预料范围内。
不过生了就生了,皇家又不是养不起。
地位稳固后,叶湘雅该考虑的是别的问题了。
乾隆皇帝现在看似对永琏极好,但是却学着先帝的做法,将永琏密定为皇太子,密定的事说的简单,若是哪日乾隆皇帝改变心意了,换个人密定也是分分钟的事,况且这位皇帝寿命长,等真正到了永琏继位的时候,永琏已经将近七十岁了,这年纪还当什么皇帝,直接退位给儿子或是孙子吧。
但她却不能对乾隆皇帝动手。
当初摆在她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嫁给大阿哥,二是嫁给二阿哥。
嫁给大阿哥看似没有二阿哥地位正统,但大阿哥跟皇帝感情不深,她要是动手也是分分钟的事,到那时,皇帝没有嫡子,又突然暴毙,剩下子嗣以长为尊,且大阿哥还是少数阿哥中生母是满洲旗出身的,理所应当继承皇位。
可是她却对大阿哥的性情没有信心,转而选二阿哥。
二阿哥地位正统,家风祥和,确实是个好郎君,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及其所出的子嗣确实极好,她作为间接享受到这份好处的人,对乾隆皇帝着实是下不去手。
而且乾隆皇帝那里也不是好动手的,轻则她任务失败,重则魏氏满门抄斩,还辜负了皇后和永琏的看重,连累自己儿女。
叶湘雅叹了一口气,所以她不能对乾隆皇帝身子下手,可不下手这人又是长寿之人,只得从别的方面下手了。
如果可以的话,她是真想来一次高僧批命将乾隆拉下皇位,但这事容易满门抄斩,高僧一把年纪了,没必要让对方死不瞑目。
不过从乾隆在意的方面下手倒不是不行,她记得乾隆皇帝最崇拜他皇玛法了,甚至在乾隆六十年时,为了不超过他皇玛法即位的年限,毅然退位当太上皇。
现在是乾隆二十三年,距离乾隆退位的时候还有三十七年,指望圣祖显灵是不可能了,但若出现上天显灵——
叶湘雅心里已经有了初步构想,心里微松。
只是这计划的人手却是不知怎么定下来了,拜托年家?
这不行,她第一回借助年家,那是各有所需,第二回就是她被年家彻底拿捏了,她还做不到这般慷慨大方。
拜托魏家?这更不行,二弟跟赫舍里氏一族联姻,有些事是瞒不过这家族的,但凡有一点泄露,她就不必当二福晋了,当乾隆皇帝刀下亡灵吧,而且二弟妹打从嫁进魏家就是奔着利益交换的目的来的,娘家大嫂心存私欲,这二弟妹也大差不差,只是没大嫂那般愚蠢,她信不过二弟妹。
和永琏、皇后坦白?她傻了才这么做,若是两人清楚帝王之后寿命有多长还好说,但是现在他们俩大概还觉得最多十来年,皇帝就驾崩了或是退位了,哪可能支持她。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了,叶湘雅想起原身记忆中发生的各种怪事,心里有定数了,或者,并不需要他人帮忙。
……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正是宫里大过年的好日子,但各个墙角频频传来猫儿凄厉的叫声,让宫中贵人听之即烦,出动太监们将猫儿们捕捉起来。
但到头来竟无人发现猫的存在,这让好些人心生惧意,宫里该不会出现猫妖了吧。
帝王怎么可能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干脆将好些太监掌嘴,亲自调查此事,最终才发现是宫中失宠多年的常在答应们日日盼着帝王降临,见帝王实在喜欢猫,便在屋里养了好多好动的猫儿。
一个屋是束不住那些猫儿的,等猫儿溜走了,妃子们着急了,便小心隐蔽的处处找猫。
那些太监们也并非是真的找不到猫,而是妃子们塞了银两,说找到猫了就还给她们,因此一个个口风极密,愣是将这件事瞒了好些时日。
这事解决了,与此事相关的人都受到了责罚。
但还是有个问题让人思之生畏,那些妃子不过是宫里的低位妃子,谈何有这么多银两收买那些太监,其次,太监们要是找到了猫,他们各自的主子赏下来的东西可比那些低位妃子的赏赐富裕多了,这笔买卖怎么想都是不偏向低位妃子们那边的,偏偏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借口,经不起仔细敲打。
尽管叶湘雅清楚这事实真如太监们说的那样,只是太监跟妃子们各有私情罢了。
这是开始。
二月时,宫外宜昌、陵川和武宁等各地下起大雨雹,据各地臣子禀告,那大雨雹形状像鸡蛋那么大,又似僧人的食器,碗口大小,当地有不少被砸伤的人,若非当地官员有些经验,做了防护措施,当地老百姓被砸死是不可避免的事,乾隆皇帝大怒,立即派人下去支援灾情。
此事没完,月底时,荆门州大雷,平定、嘉善大疫,高邮大旱,蝗灾来袭,德平、泰安皆有蝗虫密布,泰州有大潮涌来淹没庄稼,临清、太湖、潜山皆有大水卷来,冲垮了不少房屋。
乾隆帝这一年着实不好过,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因此席卷重来,这一年所有事都涌上来了,仿佛老天爷在跟他作对!
叶湘雅是清楚乾隆皇帝在这年会遇到很多事,尽管这跟历史上有些许不同,这些灾害有的并不集中在同一年,但谁叫在原身记忆是这样的,她要是不好好利用这一点,就白费老天爷给的助力了。
而且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发生在这一年,这点历史上有记载,也跟原身记忆完全重合,那就是在三月时,哈雷彗星会出现地球上空,人能以裸眼看到这颗彗星的到来。
哈雷彗星早在清朝前就有人记载了,有人将彗星称为扫把星,周武王伐纣时,更是有‘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之说,虽说那不确定是不是哈雷彗星,但在古人看来,这彗星的出现大差不差跟改朝换代有些联系。
若是有人将这天灾人害和改朝换代联系起来,兴许白莲教会更加躁动,而乾隆皇帝为了安抚人心必然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是乾隆皇帝及时下达封口令才阻止了惶恐情绪的蔓延,若是这次钦天监给出预示,这次彗星到来会跟帝王本身气运有关,乾隆皇帝又该如何解决。
不过不管如何解决,她必然要让皇帝联想到若是他不退位当太上皇或是将永琏封为太子,让太子监国,那必然无法挡过这次灾害。
至于钦天监会不会往她想要的方向开口,那还不简单,钦天监有时候神神秘秘的,有时候又需要一些天灾来证明自己值得被帝王信任,很快钦天监就有第一个素材了,那还不随他们胡说。
叶湘雅很快便为三月时来临的哈雷彗星做准备,她先给永琏吃了一些药,再借口永琏感染风寒会将一双儿子感染,将绵恣和绵慜抱去慈宁宫让皇太后抚养。
其次,在永琏‘重病’躺在床上之时,叶湘雅也吃下那些伪装病重的药,在照顾永琏时突然晕倒在地,于是夫妻俩双双躺在床上。
皇后忧心忡忡,她岂能不担心害怕,她就这一个儿子,要是儿子没了,那富察氏一族乃至她和永琏的几个孩子都没了希望,她的孙儿还小,阿玛额娘都没了,她能护住他们一时,却不能护住他们一世,而且,她能确定皇上一定会将永琏立为皇太子,却不确定皇上会将绵慧立为皇太孙。
皇后大发雷霆,让太医赶紧照顾好永琏夫妻俩,但太医瞧过了一脸为难,“皇后娘娘,这病奴才未曾看过,来的稀奇古怪,奴才束手无策。”
富察皇后惶惶然呆坐在长春宫里,永琏夫妇双双病倒的消息还瞒着几个孙子,可是这种事是瞒不久的,不知道大清是遭遇了何种祸事,今年祸事特别多,事事不平。
她听说皇上已经好久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了,而她深处后宫,除了日日给儿子儿媳祈祷,便再无其他办法了。
而这些时日,听说她儿子儿媳病倒之后,嘉贵妃所出之子永珹便蠢蠢欲动了,仿佛永琏倒了,作为皇上即位后第一贵子的永珹就能被皇上看重似的。
嘉贵妃早些年去了,皇上念及她伺候多年并且生下四个阿哥的情分,特地将她追谥淑嘉皇贵妃,若是非得给宫中尚未倒下的阿哥排个顺序的话,永珹作为皇贵妃长子,确实身份高。
可那不是永珹心怀鬼胎的借口!
富察皇后深受打击,竟在这节骨眼上也病倒了。
乾隆皇帝一方面为儿子的病重着急,一方面又为各地灾情心急如焚,更别说此刻皇后还倒下了,后宫一片混乱,在此时,钦天监居然给出一个消息——“扫帚星”将见于虚宿之次。
乾隆皇帝更是两眼发黑,恨不得倒头晕去。
但是他作为帝王,哪能双手一甩俗事不理,他快快向钦天监要来这扫帚星的预示,到底是上天有何天意,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将事情办好了。
但是钦天监给出一个极不好的消息,便是这星孛跟皇家相克,二阿哥和皇后双双病倒,可见这扫帚星的凶性多大,等这星真正到来的哪天,永琏阿哥和皇后作为皇上最亲近的人之一,便无法轻易给帝王挡灾了,说不定还会连累皇太后。
总之是事情有多严重就说多严重,若是彗星抵达的那天,帝王平安无事,钦天监又会有另一套说法,便是帝王气运过盛,逢凶化吉,乃是天护大清,之后各地灾情都会被帝王气运庇护,处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偏生乾隆皇帝还挺信任钦天监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对舒妃腹中子嗣百般忌惮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