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庶女多福 > 第147章 进宫治病

第147章 进宫治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江凌锦鱼竭尽全力想要改变情势, 诚亲王自然也没闲着。

    那日婉婕妤临时机变,迷昏了父皇,之后便立刻通知了他皇太孙一事。

    他与幕僚商议出对策之后, 就去见母后, 请母后想办法在宫内阻止父皇。

    可谁知母后还没来得及做什么, 父皇自那日起就突然昏迷不醒。

    他与母后思索再三, 打算不如一不作二不休,囚禁东宫,矫诏废掉太子,再改立他为储。

    这件事,本来最大的阻碍便是敬国公夫妇。

    所幸母后已经成功说服了他们。

    十年前他暗杀大哥失败, 母后后来知道是他所为,私下把他叫去宫中,大发雷庭。

    他苦苦哀求了整整三年, 母后才终于原谅他。

    那之后他便没敢再对大哥出过手。

    只是改变了策略,不断搜集各种证据,让母后看明白大哥到底有无能。

    若是让大哥当上皇帝, 这江山不是王家的就是柯家的。

    他想跟大哥争, 不是因为他野心大, 而是只有他才能守住华家的江山。

    母后一开始自然是不信的。

    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兄弟阋墙, 更怕他们自相残杀。

    他只有一再保证, 登基后只会贬大哥为王, 幽禁京中, 做个富贵闲王,绝不会为难大哥。

    这些年他小心谨慎, 步步为营,又收买了母后身边最信任的宫人。

    滴水穿石, 母后渐渐信了。

    只是仍不肯点头。

    他便兵行险着,暗中送了婉婕妤进宫。

    这实在是一步妙棋。

    早些年,秦凤路知府是太子的人,还进献过一座独一无二的琉璃屏风,后来调任他所。

    他暗中捏住了此人的把柄,让他表面上继续为太子效力,却在关键时刻,让他从秦凤路给父皇献了个美人儿。

    美人儿进宫后,母后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大降。

    他又怂恿母后去查婉婕妤的底细,查下来,发现果然是太子的人送进宫的。

    母后这才大怒。

    认为太子愚蠢不孝,为了早日登基,故意献个美人来残害父皇身体。

    终于彻底站在他这一边。

    他见时机成熟,又怕夜长梦多,这才让婉婕妤把父皇弄病了。

    敬国公回京,太子一见面就把人全家都得罪了。

    后来母后出面不断游说,顾家也在中间帮手,敬国公总算是点了头。

    搞定了敬国公,他的谋反,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过太子这边,最让他觉得棘手的,是江凌。

    这些年他为了争取母后的信任,也因为江凌知趣离开,所以未对江凌出手。

    可没想到江凌竟会做大到这个地步。

    那天长亭接人,他实在震惊,竟然有那么多官员去迎接江凌回京。

    所以自那日起,他就派了三组密探日夜监视着江家。

    父皇突然昏迷不醒之后,江凌去了趟东宫。

    回家第二天,就突然对外宣称最小的孩子在供痘娘娘,还打发了几个蓝衣婢女带着些孩子回孟尝庄。

    他十分怀疑江凌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谋划,便立刻联络敬国公,认为事不可再拖。

    谁知敬国公却跟他报告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说是军中人脉查到太子挪用了九十万两福建海防款。

    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不如先把皇上救醒,到时候只消参太子挪用海防款,皇上必废太子。

    到时候,敬国公保证拥他名正言顺做太子。

    这之后,只要婉婕妤使些手段,让父皇寿终正寝,他就是正正当当的天子,天下人谁还能说得出半个不字?

    这自然是最妥当的法子。

    虽有敬国公父子,起兵也是下下之策。

    京城内有两只军队。

    十万禁军由敬国公节制,已经是他的人。

    五万守备军的将领宜春侯是景阳侯的大女婿,他怕打草惊蛇,没敢去拉拢。但是已经把守备军副指挥使收入麾下。一旦起兵,只要杀掉宜春侯,守备军不难掌控。

    但是京城外却有景阳侯掌控的西山大营,有三十万人马之多。

    若是江凌已经识破了自己的安排,西山大营恐怕已作好准备,再加上他并未完全掌控守城的守备军,到时候若有人里应外合,西山大军入城轻而易举。

    更何况现在敬国公又不太愿意起兵。

    他若是强行举事,成功的可能性小于一半。

    因此彻夜盘算之后,决定暂时不举事,先尽力让父皇苏醒。

    这些日子,他都做出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四处寻医问药。一波波的名医往宫里送,可都束手无策。

    不过,他也没放松对江家的监视。

    为确定江凌是不是已经认破了他的计划,他还特意招见了监视江家的探子亲自询问。

    那探子是他手下密探中最谨慎之人。

    说那日江家蓝牌婢女出门后,他就一路跟着,在城门盘查时,没见着可疑。

    江家的马车上一共只是四个孩子,一男三女。

    他并没因此放松,而是一路暗中跟随。

    中途,见一个婢女把一个小女孩从最后那辆车上移到了中间那辆车上。

    后来又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姓钟的公子,两边打了起来。

    他隔得远,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后来见那些婢女都朝着那位钟公子跪拜,然后两路人马一起去了孟尝庄。当时所有婢女都参加了打斗,只有中间那辆车的婢女留在车上照看孩子。

    他怕引起庄中人的注意,没敢进庄打听。

    只是远远看到孟尝庄的人欢天喜地地放了鞭炮。

    这密谈说话也简洁,只如实道来,没有自己添油加醋。

    诚亲王听完,倒想起一个人来,便问那钟公子什么打扮。

    那密探便如实道:“十分华丽。”

    诚亲王不由挑了挑眉毛,笑了起来。

    原来钟哲竟然回来了。倒是可以利用此事,再挑拨一个太子与王青云的关系。

    他便嘱咐继续紧盯着江家。

    待此人走了,他才又招了一名影卫进来,吩咐道:“立刻去跟孟尝庄的内线接头,让他们密切关注钟哲的动向,再查一查,卫锦鱼和江凌的三个孩子是不是在孟尝庄。”

    那影卫应了一声“是”便迅速消失了。

    第二天,他就接到孟尝庄的密探报告,说是卫锦鱼并不在孟尝庄,钟哲带了两个南洋长相的孩子回来,在庄上找了几个孩子作玩伴,那几个孩子都称呼钟哲的两个孩子叫少爷小姐,并无异常。

    派去问马太医的人也证实,东东是出痘了。

    江家这边也说无什么特别的人进出。

    他才终于放了心,认为江凌也不过如此,应该还没识破他的布置。

    那他就还有时间,慢慢执行敬国公的计划。

    正松了一口气,却突然接到消息说钟哲带回了三个奇人,太子已经领着进了宫,要给皇上看病。

    他当即扔下了最后一丝怀疑,急急地赶到了宫中。

    却说那天锦鱼回京,并没回江家,而是先替钟哲送了一封信给钟家,便直接去了王家。

    钟微听说是钟哲派来的人,立刻欢天喜地召见了他们。

    见到三人后,其中一个黑脸的女子便递上来一封信。

    钟微接过那信,抽出信瓤看时,却见上面是几句诗。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由觉得莫名其妙。

    这诗说的是前朝贵妃如何得宠,与君王日日花天酒地,奢侈享乐。

    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这几行诗中既有青云,又有君王,暗合了太子妃的名字。

    可既然是她哥哥派来的人,要问也只会问锦鱼,不会问及太子妃啊?

    想到锦鱼,她猛地一惊,这字迹,不正是锦鱼一笔秀丽的簪花小楷么?

    难不成她哥哥爱锦鱼爱到,手下人连字迹都要模仿锦鱼的?

    她狐疑地看向地上三人。

    三个女子。

    一个脸色黝黑,一个不男不女,都完全不像京中人士。另一个却是低着头,看不见脸,只是那周身的气韵,却有一种掩盖不住的贵气。

    她不由把目光落在那低头的女子身上。

    纤侬的身影,腰肢细细的,胸部却很饱满,站在那里似乎极力隐藏自己,可是还是像一株挺拔的小杨树,有一种寻常女子没有的健康明媚。

    恍然之间她忽然就明白过来,不由激动得颤抖,半天才稳住自己道:“我明白了。我三哥这些年走南闯北的,每次来人,都会送我些好礼物。你们这回可有带什么特别的东西?我正愁不知道送什么礼物进宫给太子妃呢。”

    就见那熟悉的身影绞在腹前的双手动了动。

    她便知自已猜对了。

    他们王家如今行事也是得分外小心。

    诚亲王的眼线无所不在。

    若不是这样,也不会太子才说要立皇太孙,皇上就昏迷不醒。

    前日太子妃送了信来,说皇上昏迷不醒与皇后娘娘有关。

    青山立刻就把消息给江凌送去了。谁知江凌却回说,早已经知道了。让他们别急,皇上无恙。

    那之后,宫里的情形他们就完全不清楚了。

    现在锦鱼想亲自进宫面见太子妃,化妆了到她这里来。

    她自然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办成。才问这样的话,暗示她答应送他们入宫。

    却听那黑脸女子回道:“我们。”

    她不由暗暗吃惊。

    送一个人进宫已经不容易,一下要送三个?怎么可能办得到?

    不想就听黑脸女子又道:“我们会医术,会解天下奇毒。”

    她大喜,锦鱼也太厉害了,连借口都已经替她想好了。

    若是医者,别说三个,就是十个也是送得进去的。

    她忙命人收拾一个小院给三人单独住下。又令人去叫王青山与王尚书,说钟哲回来了,带了三个奇人,能进宫去看皇上的病症,也许能查出皇上是真病了,还是中了毒。

    王尚书亦是喜不自禁,第二日一早就备了车马,带着锦鱼三人去了东宫,求见太子。

    太子听说钟哲带回来的海外奇人,巴不得能治病,便立刻招了进来问话。

    那阿罗果然对答如流,说一个人昏迷不醒有很多种缘故,光是毒草毒蘑菇毒蛇毒虫,一口气就说了有几十种,听得太子目瞪口呆,一刻不停,便领着三人直奔元英殿。

    皇后娘娘听得说是钟哲回京带的奇人,也只是犹豫了片刻,便令带进去。

    现在所有的人都期待皇上早日醒来。

    太子是希望皇上醒来立皇太孙,让诚亲王彻底死心。

    而诚亲王则是希望皇上醒来,参奏挪用海防银子的事,彻底扳倒太子。

    所谓是各怀鬼胎。

    锦鱼见事情进展得一如预期,倒是越发谨慎了。

    她也是在回京的车上,才知道钟哲给她的两个人,都是奇人。

    阿经年纪不大,可却是钟哲护卫里武功最高的。

    据说若是要他翻墙进出后宫,也不在话下。

    而阿罗是苗女,擅用苗药,尤其会识毒制毒解毒。

    她便顺势想出了这个进宫替皇上看病的主意。

    一时进了元英殿,只闻得满殿药味。

    她也不怕皇后娘娘认出自己来。

    一是自己如今脸上抹的百合花花粉,黄得很,轻易拿水都洗不掉。

    二是这大殿宽宏,虽是白天,里面的光线也暗淡。

    三是皇后娘娘与她也不过近十年前见过一面,哪里记得她长什么模样。

    就听小太监吩咐道:“还不跪下向皇后娘娘请安。”

    她忙跟着阿罗和阿经两个拜倒,故意笨手笨脚,以免叫人识破。

    “你们三人,都各自擅长什么?”皇后娘娘的声音有些疲惫苍老。

    “民女擅长治毒。”阿罗先答道。又指着阿经道:“她虽是个哑巴,但擅长……推拿。”

    锦鱼愣了愣,倒没想到皇后娘娘会一个个问。

    可能因为她答得慢了,反引起了皇后娘娘的注意。

    就听皇后娘娘道:“你呢?也是哑巴不成?”

    锦鱼忙道:“民女会种植各种药草。”

    她特意用的是在两浙时学会的吴语。还故意哑着嗓子,就怕自己一开口,叫太子与诚亲王认出来,毕竟他们前不久才见过她。

    可是这吴语对于京中人士来说,有些难懂。

    阿罗便替她用官话重复了一遍。

    她明明是个苗女,官话却说得很标准。

    “既如此,阿罗,你一个人进去就成了。”皇后娘娘道。

    阿罗可能是出自乡野江湖,对得罪皇后娘娘有什么后果并不太知晓,竟立刻大声驳道:“阿经不去无妨。阿丹得跟我进去。我想不起花草时,要问她的。”

    “大胆!无礼!”殿里响起四五声呵斥,有太监有宫女。

    “母后,罢了。这些江湖上的能人异士,哪里懂得宫里的规矩?只要父皇能醒来,这点小小无礼又何必在意?”想不到,竟是诚亲王在替他们说话。

    本该替他们说话的太子却傻子一样。

    锦鱼不由暗暗气闷。

    又奇怪为什么一直没见着王青云。

    正狐疑,就听外头有宫女传道:“太子妃带着照殿下求见。”

    皇后娘娘道:“什么时候,她还来添乱。让她好好在偏殿里呆着!”口气十分不耐烦。

    锦鱼这才知道王青云竟然连这元英殿的正殿都进不来。

    皇后娘娘挥了挥手:“去吧,本宫倒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有本领。若是骗子,便拖出去打死。”

    锦鱼浑身瑟缩了一下。

    她只想着怎么混进宫来,可没想到皇后娘娘现在竟然也这样残忍无道。

    难怪能与诚亲王母子两个蛇鼠一窝。

    可是事到如今,她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能见到皇上,亲眼确定皇上的情形,比什么都重要。

    皇上的寝殿大,床也大,盘龙紫檀架子床,挂着明黄的帐帷,皇上仰面躺在靠床的外侧,床里面剩下的面积起码还能平躺七八个人。

    皇上最信任的大太监张公公一脸憔悴站在床边上,见皇后娘娘与两位殿下进来,便躬身行礼。

    皇后娘娘便指着阿罗道:“说是她能辩毒。皇上的病既然太医们全都束手无策,也指不定是中了什么毒。”

    张公公往床前一拦,身体弯得像只要折断的虾米,道:“娘娘,这……这女子看着不过二十许,太医们都瞧不出来……”

    “张公公,这可是宏图侯家三儿子送来的人。谁不知道,他从小不务正业,可走南闯北的,结识的人却是不少。”太子急道。

    张公公身上弯得极低,却仍是没让。

    “有志不在年高。江凌不到三十就已经为相。这女子二十许能治天下奇毒有什么可奇怪的?”说话的竟仍是诚亲王。

    锦鱼不由暗暗纳罕。

    看上去,诚亲王怎么比太子还着急呢?

    当初江凌不是说诚亲王都要起兵了么?

    难道他做了什么,让诚亲王改变了主意?一心也想让皇上醒来?

    她轻轻拉了拉阿罗的衣裳后襟。

    阿罗便道:“这位公公也太小心了。既如此,不如我就在旁边看着,这位公公只需要按我说的替我来检查就是,这样你可放心?”

    张公公这才点点头。

    阿罗看了锦鱼一眼,这才道:“请拿一盏灯来。”

    立刻便有人递上一盏青铜油灯。

    张公公举在手上。

    阿罗又道:“请公公去翻看一下皇上的眼皮,再拿这灯照上一照。”

    “这……不妥当吧?”张公公道。

    锦鱼冲阿罗使了个眼色。

    阿罗便有些不高兴道:“你这公公,推三阻四,莫不是就是你下毒害的皇上,怕被我们瞧破手脚?”

    张公公为难地看了一眼床上一动不动的皇上,战战兢兢道:“姑娘怎么不摸脉?倒用这奇怪的法子。”

    那阿罗道:“若是摸脉能诊断出来,还轮得到我来瞧么?”

    “皇上万金之躯,自然轻易动不得。不知道姑娘想看什么?”皇后娘娘上前道。

    阿罗道:“若是瞳孔散光,没有反应,便可确定是中了毒。”

    众人都是一惊。竟不知道还有这样断毒的法子。

    锦鱼心里着急,她想过各种情况,可是万没想到竟然会被张公公推三阻四。

    亏得阿罗是有真才实学,胆子也大,不然,此时他们说不定已经暴露了。

    她看了一眼太子,真恨不能王青云在此,她就可以与王青云打配合,把这事办成了。

    不想这时,她突然看见刚才递灯的小宫女递完灯,并未退开,而是仍站在床前,正偷偷探头去皇上。

    她心头一动,拉了阿罗一把,又手指那宫女。

    那小宫女吓得忙转过头来,缩到一边。

    因她做了手势,众人大概明白她的意思。

    皇后娘娘便道:“琼玉,你来!”

    那叫琼玉的宫女颤着声音答了声是,便凑上前去。

    张公公举着灯,那宫女便跪在床沿上去翻皇上的眼皮。

    可是翻得几翻,手指笨拙,竟是翻不起来。

    锦鱼只好又拉了阿罗一下,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阿罗道:“丹娘说她的话你们听不懂。让我跟大家说。我们双手空空的,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我们还敢对皇上做什么不利的事么?若是我与丹娘配合,不过几息就好,偏你们要这样折腾皇上。”

    皇后娘娘的目光直直地朝锦鱼射来。

    锦鱼这次回京后,还没见过皇后娘娘。倒不是太怕她,只怕诚亲王,毕竟在长亭见过。

    她便迎着皇后娘娘的目光,用吴语道:“对!几息就好!”

    皇后娘娘虽觉得这女子有几分说不出的熟悉,可是见她肤色黄黄像是生了病一样,本能的就有些不舒服,便别开了目光,道:“让她们来吧。”

    “娘娘!”张公公还要阻止,可皇后娘娘决心已下。

    张公公与那个琼玉只能退开一边。

    锦鱼与阿罗终于凑到了床前。

    锦鱼几乎已经认不出眼前这个老人了。

    十年前,皇上还是个精神抖擞的中年人,如今已经是垂垂暮年,鬓发苍白,脸上皱纹像揉碎的黄纸。

    锦鱼看得都有几分心酸。

    她接过张公公手上的油灯,阿罗便去捉皇上的眼皮。

    阿罗手法确实极快,真的不过是几息之间,众人还在发愣,她已经看完了一只眼。

    皇后娘娘便急问:“如何?”

    阿罗没有回答,却伸手扶了扶发髻,接着再度弯下了腰。

    就这一瞬间,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她头发上掉了下来,正落在皇上脸面之上。

    虽然是事先安排好的,可锦鱼还没想到阿罗的动作会这么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灯光之下,就见皇上蜡黄的脸上,有雪白的一小条,盘卷着,是条白蜈蚣。

    站在外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皇上就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腾地坐了起来,亏得锦鱼心里早有准备,迅速缩手,不然皇上非把她手里的灯撞翻了不可。

    这时阿罗手上轻轻一拂。锦鱼再看时,那条蜈蚣已经不见了。

    在场所有人都发出一声骇然的惊叫。

    皇上醒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