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庶女多福 > 第104章 背后插刀

第104章 背后插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却说景阳侯府此时早乱成了一团。

    卫大郎与卫二郎因听了许夫人的话, 便真的请了舅舅来府商议。

    不想许侍郎却一句话扑灭了他们的天真:“这都是前朝的规矩了。本朝仁厚,这种无伤大雅的事,从来是不计较的。不说远, 就说建安伯府, 他们家老伯爷当年, 在京一个正妻原配伺候老太太, 在边关一个正妻嫡配伺候着生儿育女。后来调回京,老伯爷给两位夫人都请了封赏。他们家进宫拜谒,都是两位夫人一同去。”

    许夫人因前日吐了血,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身,听得这话, 气得又吐了一口血,哭道:“这世间就没有规矩,没有王法了不成?”

    许侍郎道:“你就听侯爷一回吧。实在不行……实在不行, 锦心回头嫁到我们家来,总让她受不了委屈,这总成了吧?”

    许夫人放声大哭, 却道:“难道要我锦心堂堂一个侯府嫡女, 从一个公府世子夫人, 变成庶民?你的儿子, 哪个是成器的!”

    许侍郎目瞪口呆, 气得一拍桌子, 拂手而去。

    卫大郎卫二郎一同追出去, 拉都拉不住。

    两人也不敢回去见许夫人。

    卫大郎回到自己院子里就唉声叹气的。

    刘氏亲自替他端了茶水来。

    卫大郎把桌子一拍,怒道:“你这个当大嫂子的, 为什么从昨日到今日,连个屁都不放!不是你妹妹, 你是半点都不心疼!”

    刘氏暗暗叹了一口气。当初她这门婚事是老太太跟侯爷做的主,许夫人那时候跟侯爷感情好,跟卫大郎便勉强接受了。可这些年来无论她怎么做小伏低,这母子两个都觉得娶她娶亏了。

    锦心倒是叫他们母子捧到天上去,在家时,就没把自己这个嫂子放在眼里。

    如今遭了报应,她不落井下石踩上一脚,已经算是厚道的了。

    当下笑道:“我能有什么本事?侯爷跟大舅爷都是一般的主意。他们不比我明白万倍?”

    卫大郎本来就是个糊涂人,听刘氏这样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便道:“那你好歹去看看锦心!她不知道多难过呢!”

    刘氏差点儿笑出声来,强忍着道:“我也要能进了得了敬国公府的大门呢?你那本事最大的五妹妹倒是能进!可偏偏你每回见了,都得罪人家。大郎,你没发现,如今侯爷也好,老太太也好,连话也不想跟你们多说了么?有什么话,反叫五妹妹来传达。我看昨日的事,是五妹妹给咱们脸面,那不是来商量的,只是通知咱们一声罢了。你继续闹腾下去……说句难听的话,老二没什么可损失的。可你不同,你是世子,将来要承接侯府的。若是……侯爷对你彻底失了望,你这世子之位保不保得住,还是个问题。侯爷身子骨好着呢,没准等你五妹妹的弟弟长大了,这个家给了他也说不准。”

    卫大郎听了把桌上刚端上来的茶水一扫,哗啦碎了一地,道:“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再说,他一个妾生的,也配跟我争!”

    刘氏见他这样发脾气也是惯了,不以为意,反笑道:“你五妹妹也是妾生的,可瞧瞧如今,人家到哪里不比你四妹妹有脸面?”顿了顿,又道:“若论孝顺,你也不能只知道孝顺娘,不知道孝顺爹啊!难不成你要为了娘,忤逆爹?我们夫妻一体,我还替你生了三个孩子,难不成我不向着你,还向着外人不成?你只为你妹妹想,你怎么不为孩子们着想一点点呢?”

    卫大郎虽是不喜刘氏,可是夫妻多年,刘氏这人确实也能忍,多少也是有些感情的。

    这番话确实也说得有道理。尤其是提到孩子。除了刘氏所生,他还有个爱妾,也生了两个孩子,倒是极心爱的。妹妹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啊。

    “可若是咱们家出了和离之女,就不会叫人笑话了么?”

    “回头再嫁出去就是。等咱们孩子都长大了,谁还记得这个。若是这样拖着,以后指不定还出什么事呢。到时候才是真的连咱们的孩子都连累了。”

    卫大郎总算是再说不出话来。

    因此再去见许夫人时,便也劝许夫人听景阳侯的话。

    许夫人见连最信任的大儿子都靠不住了,气得又吐了几口血,叫人把他打出了古香堂,自己也昏死过去。

    侯府顿时兵荒马乱地去请太医,又着人去朴园请景阳侯。

    景阳侯听了竟绝情地没回府,只让人传话道:“让她静养吧。外头的事,不要再叫她知道了。”

    不仅如此,还又私下吩咐晴雾:“以后便是五姑娘要见她,也得有我的吩咐。”

    楼姨娘把这话如实跟许夫人说了。

    许夫人大骂了景阳侯一整夜,吐血不止,自此身体每况愈下,内宅所有事情,从此全都由刘氏作主。

    锦鱼自然不知道刘氏在背后狠插了许夫人一刀。

    她到了敬国公府,到了争迎堂,万万没想到,里头竟是坐着三个人。

    敬国公,敬国公夫人还有柳镇都在。

    敬国公夫人一如既往打扮得十分华丽。头上的的首饰怕都有一斤重。

    敬国公依然是上回见到的样子,不像个凶神恶煞的砍砍杀杀的将军,倒像个文人墨客,翩翩君子。

    柳镇上身是赤红箭袖,下身黑色绸裤,黑皮挖云镶金边的军靴,倒多了几分沉稳硬朗。

    见到她,眼神幽幽,似有千言万语,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锦鱼有些尴尬地避开他的眼神。

    有了上回的经验,她今天特意穿得薄了些,外面是厚重的大毛衣裳。豆绿替她除下,她便强作淡定,上前问好。

    这回敬国公夫人请她坐在了右首第一张椅子上。

    想了想总觉得这事有点微妙。

    敬国公连她爹都不肯见,干什么要见她?

    不过,她也不好露怯,便笑着问候了几句,还问了问他们出兵追讨暴民的事。

    敬国公只是点点头。

    柳镇却是问无不答,说得十分详细。

    锦鱼:……其实她只是想寒暄两句,柳镇这样认真,倒叫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得认真听了一回。

    还是后来敬国公插话道:“这些军中之事,想来卫五娘子听着也无趣。你今日过来,可有何事?”

    锦鱼:……果然高手都是后发制人的。她来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人家敬国公偏偏还要问她。

    她想了想,心里道,装糊涂谁不会呢?她也不是来跟敬国公家谈条件的。她只是来给锦心传话的。

    便笑道:“我四姐姐过年没回成家,家中亲人十分惦念。因此让我来看看她好不好,陪她说几句话儿罢了。不敢劳烦国公爷国公夫人还有小公爷如此郑重相待。”

    却听“噗嗤”的一声,她不由大感诧异。

    她这话说得很好笑么?她明明就是在反刺敬国公。他们全家等在这里见她,难道不是他们有话要跟她说么?却来问她。

    再说这里只有他们四人,到底谁在笑她?

    一抬眼,却见敬国公夫人手里捏着块银红手帕子,捂着嘴,眼神却颇为有些得意地瞥了敬国公一眼。

    锦鱼看得莫名其妙。

    敬国公挑了挑修长的眉毛,横了她一眼,才回眸上下打量了一番锦鱼。

    之前他回府后,便听敬国公夫人跟他说起锦鱼。言语之中对这女子十分惋惜,懊悔他们家当初若是娶了这个庶女,今日也不至于弄得成了全京城的笑话。又跟他说,日后卫柳两家,最好是通过这女子传话。

    他当时颇不以为然。两家有事,他直接跟景阳侯说就是。

    这么一个小庶女能传明白话就不错了。

    可敬国公夫人却不同意,说:“咱们两家的亲事,都是因她而起。若她是个嫡女,咱们家娶的就是她了。偏景阳侯夫妻从中作梗,骗了咱们家,如今咱们跟他说不着!”

    他对卫家实在是有些瞧不上,想想也对,向来对夫人又极是敬重,便顺了她的意。景阳侯要见他,他就回了。

    果然这女子不久就上门递帖子求见。

    他本想锦心一个嫡女,都这么糊涂,一个庄子上长大的庶女还能有多出色不成?

    想不到,这庶女果然有几分聪明。比之锦心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想想江凌,又不免暗暗叹息。

    江凌的事,他虽领军在外,可朝中消息仍是一日一送。得知江凌头一回上殿,竟然就胆大妄为,敢跟袁相掰手腕,还赢了,他也是大吃一惊。

    而这样的江凌,听说却是爱妻如命,卫五娘子,果然是个人物,他记下了。

    他微微一笑,收拾起了轻慢之心,道:“那你就去瞧瞧她吧。”

    说着就吩咐婆子带锦鱼下去。

    锦鱼:……

    国公爷不愧是国公爷。幸亏她真不是来跟柳家谈条件的,不然定然被人家一剑砍下马来。

    有了锦心的那个保证书,柳家想娶娶谁,根本不必问他们顾家的意见。

    所以他们不提,人家柳家就可以一直装傻到底。

    这事确实是他们卫家更被动。

    当下她满腔郁闷地由婆子引着出了争迎堂。

    她还是头一回进锦心的履霜院。

    真的气派,雕梁画栋,朱漆白石。地方比古香堂大了两倍不止。

    一重重地走进去,到了最后一层,就见黑漆院门上挂着黄铜大锁。

    今天没下雪。

    那冰冷的黄铜大锁在日光下闪着傲慢的光,像一条缠得人喘不过气来的蛇。

    她不知道锦心怎么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下去。

    她突然有些同情锦心。

    不管锦心犯过多少蠢,做过多少的错事,柳家都不该用这种方式对待她。

    和离真的是对锦心最好的解决之道了。

    不过,锦心多半是不会同意的。也许,一会儿她出来,该跟柳家谈谈,能替锦心争取多少便争取多少。

    婆子上前开了锁。

    与上回在祠堂不同。

    她们都走到门口了,里面还是悄无声息的,似乎人都睡着了。

    婆子带着她上前,走到正房门前檐廊下,敲了敲紧闭的朱漆大门。

    半天,里面才传来一声咕哝:“谁呀?”

    这声音似乎有点儿熟悉。

    锦鱼站在原地不动。

    那婆子道:“亲家的五姑奶奶来看你们奶奶了。”

    里面啊地讶异了一声,就听脚步响,一时一个方正的脸孔冲了出来,锦鱼一见果然是认识的。

    “王妈妈?!” 豆绿先替她叫了一声。

    不错,这人就是豆绿以前叫王麻将的王妈妈。上次遇到,胖得脱了形,这回竟又瘦回来了,只是老了许多,以前总抹得黑得流油的发髻,也掺了些花白。

    王妈妈邋遢地裹着一身厚厚的皮子衣裳,像是刚从炕上爬起来,先是迟疑着不敢认,半天,竟是直冲上前,“扑通”就跪下了,痛哭流涕,抱住她的双脚直喊:“五姑奶奶救救我们吧。”

    锦鱼实在唏嘘。当初王妈妈到洛阳庄,秦氏跟梅姨跪着求她。

    如今风水轮流转,真是谁能想得到呢?

    她忙伸手去扶,还顺势在王妈妈耳边轻道:“别叫人看笑话。”

    王妈妈一愣,忙用衣袖胡乱擦了擦眼角,站起身,看了看那婆子,不敢再言语。

    锦鱼便对那婆子道:“妈妈可否容我跟我姐姐单独说几句话儿?”

    那婆子满脸堆笑,道:“夫人说了,叫我全听卫五娘子吩咐。”

    王妈妈满脸惊诧看了锦鱼一眼。

    锦鱼便冲豆绿使了个眼色。豆绿立刻拿出一只大荷包来,塞到那妈妈手里:“您老人家到外头倒座歇歇脚,喝杯热茶吧。”

    那妈妈把荷包塞进袖子里,笑呤呤地走了。

    王妈妈这才把锦鱼让进了屋。

    锦鱼一进屋,就觉得屋里虽是不冷,可阴沉沉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味,好像有什么东西发霉了。

    往里走,就见物品之上都蒙着厚厚的灰尘。

    抬眼看去,不由骇然,梁上竟是结了不少的蛛网。

    原来虽然这里比那祠堂的牢房好些,却也有限。锦心居然为了这样的日子,签了那个什么劳什子的保证书。

    锦鱼不由气结,怒问:“你们家姑娘呢?其他的仆妇呢?!”

    王妈妈道:“姑娘喝了点酒,在里面睡着呢。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在伺候。”

    锦鱼便不忙往里走,在堂屋里站住脚,问王妈妈:“怎么回事?”

    王妈妈一脸愁苦,贴着她耳朵道:“姑娘被关在这里,气不顺,对丫头们是非打即骂的。香绢劝了几次,她连香绢都打了。香绢闹着要寻死,惊动了敬国公夫人,过来问谁还愿意在这里继续伺候的,谁也不吭声。敬国公夫人便把人都挪出去了。那日我正好不在。敬国公夫人便把我叫了回来。说我是个老成的。”

    锦鱼:……

    这里屋子大,没个十几二十个丫头婆子时时打扫,自然很快就脏得不成样子。

    便问王妈妈一应供给如何。王妈妈便道每日都有人送吃送水送炭,也有人定时来收夜香收垃圾收换洗的衣裳。就是不再派伺候的人来。

    锦鱼:……

    锦心真是既恶又蠢。在婆家已经不受待见了,还不好好笼络住身边的人。

    她不会以为只要捏着人家的身契就可以为所欲为吧?

    这里可是国公府,没有敬国公夫人点头,她连牙人的面都见不着,哪个丫头会真怕她?

    想来此刻全都投靠不同的主子去了,包括最贴身的香绢。

    锦鱼想了想,转身出了屋子,叫豆绿去把刚才的妈妈再请了来,道:“我看这屋子实在是脏得落不下脚,还请妈妈赶紧去多找几个人,赶紧给打扫一下。”

    那妈妈眼神闪了几闪,却没说不成,转身走了。

    过了约一柱香的工夫,还真带了一队十来个人,提水桶拿扫帚的。

    锦鱼便站在廊下等着人进去打扫。

    那妈妈殷勤道:“这里怪冷的,别把卫五娘子冻着了,要不要先去前面的小院歇歇脚?”

    锦鱼想想,便连王妈妈一起带上,随她去了。

    刚走出一层院落,就见一个瘦高的女子迎了上来,身上披着一件蛋黄色的厚云锦斗篷,她倒认了出来:“香绢?”

    香绢忙上前行礼,指了指西厢,道:“请五姑奶奶到我屋里坐坐。”

    锦鱼愕然。再看香绢脸上白润,衣裳光鲜,难不成香绢也做了姨娘?!

    她忙看了王妈妈一眼,王妈妈笑道:“上回的事后,敬国公夫人作主,把她抬了做香姨娘。”

    锦鱼:……

    进了香绢的屋子,摆设竟是堂皇富贵,比锦柔屋里还要好上一截。这国公府的富贵可真是骇人。

    她在红木玫瑰椅上坐下,香绢亲自捧了汝窑天青茶碗上来。

    锦鱼喝了几口,入口清芬,果然是好茶。

    她心里暗暗叹息,转头对王妈妈道:“我会跟敬国公夫人说的,以后每五日叫人进去打扫一番。”

    王妈妈忙道:“五姑奶奶,看在当初我接您进府的一点香火情面上,您就帮帮老奴吧。只求着能允许我自由出入就成。我实在是想家得很。”

    锦鱼叹了一口气,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也找不到什么话跟香绢说。

    香绢应该是已经彻底背弃了锦心。也许自杀什么的,是在配合敬国公夫人演戏。

    柳家定然还是有和离之心,这才百般逼迫折磨锦心。

    今天她来看到锦心,柳家毫不掩饰,也是一样的目的。就是要卫家知难而退。她爹见不着敬国公,大概也是看明白了敬国公府的意图,这才说出那一番话来。

    她拍了拍王妈妈的肩:“你也帮着劝劝。这样过日子也不是法子。侯爷的意思是叫你们姑娘和离归家。香绢既已经是姨娘,不好再回去。只是王妈妈,你们一家,若是和离,自然是一起回去的。”

    王妈妈拍掌叫了一声阿弥陀佛,眼中竟是流下泪来。

    香绢却在一旁,勾了勾嘴角,没说话。

    锦鱼暗暗叹气。

    几人正默默地吃着茶果点心,却听外头脚步响,有个丫头过来急道:“王妈妈,你快回去吧。大奶奶醒了,正闹呢。”

    锦鱼忙一同起了身。

    一时再进屋,里面已经整洁干净了许多。连幔帐都已经换过,灰尘蛛网也掸干净了。

    却听最里面有人嗓音嘶哑,在嚷:“王妈妈呢?她是不是跑了?你们一个个的,都是狼心狗肺的东西。我手里可捏着你们的身契呢,等我出去了,有你们好果子吃。”

    锦鱼:……

    进了梢间,见站了七八个丫头婆子,手里拿抹布的拿抹布,端水盆的端水盆,都站着不知所措。

    当头一位膀大腰圆的婆子大约是管事的,见她们进来,便嗫嚅道:“我们没敢进卧室,可打扫尘除,到底有些许动静……”

    王妈妈忙掀开梅红软绸帘子,奔进里间。

    锦鱼想了想,便让那些婆子赶紧继续打扫。

    不过片刻工夫,便也完了事,一众人都退了出去。

    她便往炕上坐了。听见里面王妈妈在跟锦心叽叽咕咕,也听不清在说什么。

    又等了一会儿,帘子一掀,王妈妈扶着锦心走了出来。

    与她想象的不同。

    锦心非但没瘦,反而又胖了两圈,脸颊皮色发灰,脸庞却圆圆的,小肚子微微向外凸起。身上衣裳也有些不合身了,显得有几分滑稽。怎么看都是一个失意放纵的怨妇模样。

    锦心见到她,倒没闹,想来刚才王妈妈已经跟她说过了。

    她忙下了地,叫了一声“四姐姐”。

    锦心往炕上一坐,侧着脸看她,道:“我什么时候能出去?”

    锦鱼:……

    只得自己往炕上坐了。

    锦心倒也没说什么。

    锦鱼想了想,道:“你想离开敬国公府么?”

    锦心眉毛慢慢地竖起来,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她:“你这话什么意思?”

    锦鱼也没耐心跟她废话了,硬声硬气道:“和离!你如果愿意,我今天便带你离开。”

    锦心浑身都颤抖起来,王妈妈在一旁,急急说了一串和离的好处。几乎是在哀求。

    可是半天,锦心却突然仰头大笑起来,眼角还滑下两行泪水。

    锦鱼默然。

    不知为什么,那笑声让她后背发毛,有点儿毛骨悚然。

    可听着听着,心里却是涌上些说不出的怜悯。

    说到底,锦心跟她一样,都还不到十七岁。

    人生长着呢。

    锦心若是困在里面出不来,这一辈子就真毁了。

    她还是伸手拉锦心一把吧。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