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良机难逢
    显然, 这次太子把赈灾的事搞砸了,事后又不敢承担责任,皇上确实十分恼怒。
    连带的, 也对袁相这个相爷加太傅十分不满。
    刚才问袁相这几句, 分明是引蛇出洞。
    虽不知道皇上叫他来是想干什么, 但是这也可能是他这一辈子唯一能见到皇上的机会。
    他一直努力上进, 就为了不让锦鱼日后后悔嫁了他。
    可他若是论资排辈慢慢升迁,也不知道要锦鱼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扬眉吐气。
    今日这样的机会,也许是一生一次。
    他无论如何也要给皇上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不能把太子还有袁相得罪了。
    江凌长吸一口气,沉稳地回应了一声:“回皇上, 微臣在此。”
    皇上叫了这一句,就听见殿前远远地传来一个回应。
    这声音平静无波,好像泰山崩于前亦不改色。
    既无突然被点名的惊惶害怕, 也无突然被关注的受宠若惊。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江凌是头一回面圣。
    而且还是他震怒的情形之下。
    刚才那个陈侍御史就吓得声音颤抖。
    今日金殿之上,百官为了昌县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有攻讦太子无能的, 也有吹嘘太子身先士卒的。有说太子要为此次赈灾暴动受罚的, 也有说太子无过有功应该嘉奖的。
    吵来吵去, 东宫一派把责任全推到了户部。
    户部王尚书就以乐田县为例, 证明户部粮食分发及时, 只要地方官员处理得当, 并不会出乱子。指责昌县官员上下都有问题。
    结果自然有维护昌县官员的官员反驳说龙县令只是捡了别人的便宜。实际上乐田县救灾安稳无事, 是因为宏福寺承担了上万的灾民安置。
    因那龙县令还没有上朝的资格,离得也远, 礼部陈尚书便说他儿子陈勋对事情经过最为了解。因他儿子一直在宏福寺与龙县令之间居中联络,共同救灾。
    因此散了朝他便留下了几个重臣继续商议, 还特别召见了陈勋。
    陈勋年纪不小,也出仕多年,可是刚才回话时结结巴巴半天才把事情经过说清楚。
    他这才知道王家姑娘竟是多年一惯在宏福寺施粥,又听说这次救灾之所以没出大事,全是因为永胜侯府的庶三子江凌筹谋有功。
    永胜侯府虽是侯府,可除了官定爵禄,多年没有恩赏了。
    他都不记得这永胜侯长什么模样。蓦然听到江凌的名字,倒有几分好奇。便多问了几句。
    才知道原来这江凌跟柳镇一样是卫尚书的女婿,是京中出了名的美男子。
    因牵扯到的王青云江凌都与朝中一二品大员有关,他多少有些疑心这陈勋是在夸大其词,替王家卫家请功,以示好。
    也想再找个了解情况的人来对质一番,以免偏信一方,冤枉了太子。
    如今听得江凌蓦然被点名,仍是如此沉稳应对,对陈勋的话也多信了几分,心中便有了几分喜欢,因道:“你上前来回话。”
    就见红毯尽头站起一个身穿八品青圆袍的青年,容色如玉白得晃眼,身姿出众,举止潇洒。
    双手圆拱于身前,弓腰低头,一步步走得极稳。
    明明头一回在御前行走,竟是从容得好像走熟了的一般。
    别的不说,光是这份气度已经叫人不敢小觑。
    及走近了,就见他右手提着前襟,复要下跪。
    他忙叫住,这张脸……生得极好,如玉如琢,不怪人说是京中少有的美男子,可这并不是令他吃惊的原因。
    这张脸,竟然有几分说不出的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他明明没见过江凌。
    可即便他有些失态,面前的青年仍是从容不迫。
    就这样静立着,半垂着眼眸,弓着腰,一动不动任由他打量。
    还是身边大太监轻轻喊了一声皇上,他才回神,道:“你怎么想到去宏福寺施粥的?”
    就听江凌口齿清楚明白地道:“内子与王大姑娘是闺中密友,微臣是陪内子去的。”
    突然有人“嗤”地笑了一声,划破了殿内极严肃极凝重的气氛。
    皇上转头瞪了一眼,可也不知道是谁,只得又转过头去看江凌。
    他本来一直处于震怒之中,被江凌这么一打岔,心情倒好了不少。
    看来这江凌是个老实人却不是个聪明人。
    难得在他跟前露个脸,又被问了一句,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说点儿心怀天下的圣贤之言,怎么能说老老实实说自己只是为了陪伴妇人而意外行善?
    聪明人见太多了,难得见个老实人倒也稀奇。
    “听说你在户部任职,以你看,这户部所拨之粮可够应对今年之灾的?”
    这是一道送命题。
    江凌在户部任职,当维护上司。
    可若是说户部粮草充足,却又得罪了太子与袁相。这分明是说他们赈灾不力。
    就见江凌仍是半低着头,露出一个漂亮得不像话的额头与上半张脸。
    他似乎想了一想,道:“今年雪灾确是百年难遇,户部之粮按例拨发,当可应一时之急。”
    皇上:……
    才说他是个老实人,却原来竟是个聪明人。
    这话分明是说户部没错,而太子赈灾之举也未必有错。这个一时之急,到底是多久,各地灾情和人口都不同,却不可一概而论。
    虽是稍偏户部,却也没太得罪太子袁相。
    “好好好……那依你之见,刚才袁相所说之处置办法你以为如何?”
    既然是个聪明人,就再发一道送命题。
    “皇上,可否容微臣细说?”
    听到这个答案,皇上不由有几分震惊。
    袁相公三朝元老百官之首,他的主意,他这个做皇帝的要挑刺都要想上一想,江凌一个区区八品小官,出仕不过两年,不但敢评说,还敢细细评说,未免有点不自量力了。
    还是因为见自己刚才骂了袁相公,他想着顺杆爬?
    若是如此,未免也是谄媚之徒。
    当下心中冷笑,点了点头。
    却听江凌不紧不慢地道:“微臣当日能在聚福镇有所安排布置,侥幸无事,其实事出有因。一是王大姑娘陈尚书家还有李朱二家在宏福寺施粥都有经年。单说王大姑娘这边,也并非王大姑娘一人之功。当日内子曾说倒有十几位姑娘都出了银子,包括了宏图侯钟家的三姑娘,定北王府的长宁郡主,还有袁相家的一个孙女儿。他们既是经年所为,粮食自然准备得充足。二来是刚开始施粥,乱相未起,龙县令又肯鼎力相助,后来的灾民们一传十十传百,都守着规矩,自然容易控制。”
    皇上听到这一大串的名字,已经有些明白,等听到袁相的孙女也在其中,不由心中大骂江凌这哪是细说,这分明是借机在四处卖好。
    就听江凌又接着道:“微臣对昌县的情况一无所知,如何敢妄议袁相公之法。”
    他话一说完,皇上就愣了愣,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还以为江凌会顺杆爬,踩袁相一脚,哪里知道是个滑头的,竟不敢得罪太子跟袁相公?!这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么?
    当下怒道:“要知道那昌县的情况也容易,太子不是去过了么?!你只问他!”
    这已经不是送分题,而是绝命题。
    江凌怎么能诘问太子?太子在昌县弄得灰头土脸,差点儿丢了性命。问他?太子丢了脸面,这不是叫太子记恨一辈子么?
    皇上倒想看看这江凌是不是有本事躲过这一劫。
    江凌久久沉默。
    王尚书与景阳侯两个一左一右,几乎跪在头一排。两人心中所想基本一致。
    江凌是王尚书的下属,也是景阳侯的女婿。
    皇上这是要毁了江凌的前程啊。
    王尚书看了景阳侯一眼,却见景阳侯虽然俊眉紧锁,却并没显出慌张的模样。不由有些好奇。难道景阳侯并不在乎这个女婿?!
    对昌县的情况他也是了解一二的。今日叫江凌来,也是他主张的。江凌这孩子要是折在这里,怕是自家儿女知道也不会跟他甘休。
    迟疑片刻,他正想开口,却听江凌道:“太子自然是知道昌县以前的情形。如今情势有变,若是皇上恩准,微臣愿意去一趟昌县,探明情形,再来回报皇上。”
    王尚书心中一顿,旋即明白过来。
    好厉害的江凌。江凌不管现在如何出谋划策,最后多半仍是由袁相指派了人去办理。
    若是事情办砸了,袁相的人自然要推到江凌身上,说是他的主意不中用。若是事情办成了,又成了这些人的功劳,与江凌何干。
    江凌这是借口不了解昌县的情况,在向皇上要官。
    这事若是办成了,自然就能在皇上跟前立上一功。
    而他说太子所知都是以前的情形,如今情势有变。也把太子从这里面摘得干干净净。
    如此一来,便是他真平定了昌县,也不能证明太子以前所为就是错了。毕竟情势有变嘛。
    再看景阳侯,就见他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
    便明白景阳侯对江凌的实力要比他有信心。这才会不慌不忙。
    他不由暗暗长叹一声。都说他有一对优秀的儿女,可那也是他辛苦养大的。景阳侯倒好,白捡一优秀女婿!
    而皇上此时却想的完全与王尚书不同。
    他听到江凌要去昌县一探究竟时,心中一突,恍然大悟。
    江凌刚才所谓细说固然是在向各方卖好,可其实也是在说他的法子之所以在聚福镇有效,是因为他了解聚福镇。
    如今昌县已乱,不知其情势,再胡乱处置,只怕会乱上加乱。
    倒不如派人前去,真正了解了情况再作打算。反正昌县离京也不过两日的路程。
    又主动请缨,分明是想立功的,只是不肯急躁冒进。
    倒真是个可造之才!
    皇上当下龙颜大喜,道:“此言不假。于聚福镇管用的法子,到了昌县及其他县所未必有用。江凌……朕赐你尚方宝剑,派你为赈灾钦差大臣,即刻前往昌县,了解民情,整理方略,应对灾情。”
    江凌忙下跪谢恩。
    就听袁相道:“皇上英明。太子当日也是作如此之想,这才深入险地,以体民情。所幸天命所在,才能遇险而脱。实乃皇上之福泽深被,亦是国家之福呀。”
    一句话,顺杆爬,把太子的无能完全抹去,只剩下功劳了。
    江凌暗暗长吁一口气,背心已经汗湿。
    他做到了,既在皇上跟前露了脸,领了差事,也没得罪太子与袁相。
    他绕着弯的提及袁家姑娘,向袁相示好,看来有用。不然袁相要反对用他,随便也能找出一千条理由。
    就听皇上又道:“王卿,你可真是养得好儿女!培养得好下属!”
    王尚书听到这话,忙磕头谢恩,心里高兴得差点儿裂开。
    之后皇上便命众人都散了,只留了敬国公与景阳侯商议各地用兵防变之事。
    锦鱼一直没睡等着江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把香罗叫了来。
    问她知不知道锦心的明瓦暖房。
    不想香罗一听,便惊道:“是出了事么?!”
    锦鱼便知这话里有话。
    豆绿也好奇,端了一盘子水晶梨条坐过来。
    锦鱼道:“怪冷的天,别吃这寒凉之物。你要是嘴馋,不如拿几块年糕和姜糖来烤了吃。”
    香罗兴奋得脸上红红地:“我去叫。”
    锦鱼拉住她:“谁嘴馋谁去。”
    豆绿笑道:“哎哟,你们要说敬国公府的闲话,打发我出去,我也想听呢。”说完,摇了摇蹲在一边打盹的圆儿。
    圆儿半睡半醒的,一脸懵。
    锦鱼怕这孩子才睡醒出门着凉,道:“打发个粗使婆子去就成。”
    豆绿便走到帘子边,吩咐道:“你们谁去弄几块年糕红糖还有姜糖来。”
    外头有值守的婆子答应去了。一会儿送了东西进来不提。
    香罗坐在豆绿下首,脸上红红地激动着。姑娘这是把她当自己人了。这样的事都来找她打听。下回见着香绢,她得多打听些敬国公府的事才成,当下便眉飞色舞道:“上回在国色天香时,香绢跟我说,还是咱们国色天香园好。花钱不多,可地方大,想请多少人都容易。我说四姑娘不是建了个明瓦暖房么,冬天请客岂不比国色天香方便?她便说四姑娘虽花了小一万的银子,可那暖房也不过七八丈宽,进不了多少人。而且,当初因要跟咱们国色天香别苗头,催着赶着的要在中秋节前完工。她没少听那些师傅们抱怨,也不知道哪一天,明瓦就会掉下来。尤其是啊,当时四姑娘嫌明瓦不够透亮,特意叫人烧制了十几块一尺见方的透明琉璃瓦。那东西死沉死沉的,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掉下来砸死人。”
    锦鱼:……
    上回钟微生日宴,锦心好像提到过的,说她暖房里养的花要开了。
    往年也就算了,今年这是什么天气。
    一个七八丈宽的暖房,要烧着地热保持着春天的温度,每天光是烧炭就得花十几两银子。
    这样奢靡。自然是不肯锦衣夜行,既然开了花,就定要请人去看。
    可是上回锦心才闹得要和离。这才几天,她竟又请起客来?
    还请了不少人。可能还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不然这样的天气,皇后娘娘为何要出宫?
    多半是锦心请了她看中的太子妃人选,以赏花为名,皇后娘娘这才出宫来查看的。
    可却出了这么大的祸事。
    也不知道这些人选当中有没有顾茹和柯秀英?
    不过香罗所知也有限,聊了几句便没了话。
    锦鱼便又想起朴园的事来。便跟豆绿道:“本来想多收留些人的,可如今我娘住在那里,却是不能够了。这天天的,灾民只多不减,也无处可去。要不然,我再买一处地方?”
    豆绿一边带着圆儿忙着烤年糕,一边道:“我听说如今进京避难的人越来越多,房子涨得厉害。现在买不合算罢。”
    香罗在一旁听得,突然插了一句道:“姑娘,不如安排他们到绿柳庄去?”
    锦鱼嘴里正咬着一块姜糖,呛了一下,道:“那不就是个荒山么?前没村后没店的?送去不是送死么?”
    香罗红着脸道:“我……我去看了。虽是个荒山,可那山也不高,都是石头。之前赵妈妈不是说要在山上建鸡舍养鸡么,可那么大的地方,没人可看顾不过来。如今灾民没处去,让他们在那里安家,以后这养鸡的人不就有了么?”
    锦鱼又呛了一下。这大风大雪天寒地冻的,香罗居然去看过了?
    豆绿在旁边道:“香罗姐姐,你这脑子是越来越好使了,不愧长了这么大个脑门子。”
    说得几人都咯咯笑起来。
    这时就听得外头有动静,锦鱼忙要起身,江凌已经带着风雪进来了。
    豆绿跟香罗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去伺候。
    江凌洗着脸,道:“我刚在门外听了一耳朵,我觉得香罗这主意不错。只是那里没屋子,一时也建不起这许多。”
    香罗今儿连番受到倚重和表扬,开心得眼睛都看不见,晃着大脑门子道:“叫他们自己建。咱们给运些材料过去。建好之前,暂时可以住在村民家里。”
    现在叫绿柳庄,原来叫石头坳的村子,也有十几户人家。
    锦鱼想想这事还真可行。她买再多的房子,能安置的人也有限。
    若是给块地,叫他们自己建,当初自己在国色天香园不就建了些茅屋么,倒是极快的。
    等明年开春他们愿意离开回家乡的,便回家。
    不愿意的,再让他们建个正经的屋子。那些茅屋,便拿来养鸡。
    倒也是一举两得。
    江凌换洗之后,便让丫头们都出去了。
    他见烤得香香的年糕与姜糖,便拿来吃了几块,这才把今日的事慢慢跟锦鱼说了。
    锦鱼听到前头,还沉得住气。
    等听到他要去昌县,顿时恼了:“昌县不是出了乱子么?你……你……你这时候去那里,干什么呢?不要命了!我……我不同意!”
    成亲以来第一次,锦鱼跟江凌动了真气。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