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煞费苦心
当?今天子心腹几乎都对太上皇颇有微词。杜如晦不想拄着拐给他请安, 也不想跟有为挤一张床。虞世南也不想跟秦叔宝挤一张床,因为秦叔宝的床没有杜如晦睡的床宽。
杜、虞、秦互相看看,前两位直接起身, 秦叔宝犹豫:“当没看见吗?”
喜儿:“二郎跟我说过啊,不知者无罪。”
杜如晦露出笑意:“二郎所言甚是。伯施兄,帮我?一把。”
虞世南的手?臂递过去。杜如晦其实可?以撑着拐杖到?屋里, 但半道上得停一下?,否则他会头晕, 像体内的血不能?及时?到?脑袋里。
虞世南常问他身体如何,如今有所好转,杜如晦不再破罐子破摔, 实话告诉他气?血上不来。二郎请来城里大夫, 大夫也说他得补气?血。
中?秋节那日喜儿买羊头就是跟黄芪炖了给杜如晦、秦叔宝和小薇补身体。钟家做小米粥喜儿会放一些红枣。平日里也会用当?归煮水给他们当?水喝。喜儿没用过人参,一来人参价高,二来担心老、病、弱几位虚不受补。
话说回来, 喜儿等他们进去就叫姐姐姐夫出来守门。钟子孟把大门关上,喜儿大步朝村学去。
村学快下?课了, 二郎见喜儿过来就提前下?课。
一个月三斤粮食,二郎不止教村中?孩童读书识字、做人道理,早晚还?教剑法, 所以偶尔缺几次也没人敢抱怨——跟城里夫子比起来,二郎真真跟稻田里的鱼一样便?宜。
二郎大步迎上喜儿就问:“出什么事了?”
喜儿朝左右看看:“有为和金宝呢?”
两位少年这些天帮家里干农活累狠了, 二郎叫他们玩去了:“不在家?那就去前村找铁柱去了。你?找他们?”
喜儿见村中?孩童一脸好奇朝她看,瞪大眼珠子:“不回家看什么看?”
有为跟小伙伴抱怨过,舅母打人很疼。村里人也教过自?家孩子, 惹谁都不能?惹喜儿,她是清河村小福星。喜儿此言一出, 孩童们一哄而散。
二郎靠近她:“可?以说了?”
“高明祖父来了。”
二郎浑身僵住,喜儿明显感觉到?他呼吸急促。喜儿拉住他的手?臂劝他放松:“他在村正家。对了,他知道你?在村里吗?”
当?今天子担心糊涂父亲没事找事,没跟他提过二郎还?活着。高明头回跟二郎来清河村,帝后?就下?了禁令。不懂事的小稚奴也没跟他提过二郎。
二郎:“他可?能?以为我?早死了。”
“那你?去最?合适。把他送走。我?不希望他长命百岁。”
二郎慌得捂住她的嘴巴:“可?以心里想想,万万不可?说出来。”
喜儿拽掉他的手?,不耐烦道:“快去!”
二郎把书给她,连走带跑去村正家。
村正不敢得罪长安来的贵人,正小心翼翼试探寒暄。他听到?脚步声朝外看,顿时?像见着救星,高声呼喊:“二郎来了?快进来!”
堂屋里的人猛地起身,二郎大步进来。屋里的老者一看此二郎非彼二郎,长舒一口气?。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那小子吗。他没死?!
二郎不待他开口,一边使眼色一边问:“世伯,您怎么来了?”
来人瞠目结舌:“你?你?怎么还?——”赶忙把“活着”二字咽回去,“你?怎么在这里?”
“我?姐夫和姐姐是清河村村民?。您忘了吗?我?以前身体虚弱,担心客死他乡,就向您儿子请辞回乡养病。”
“身体虚弱”四个字令来人想起往事,因为二郎突然消失,他二儿子还?气?哭了。来人有点尴尬,无颜面对二郎。
村正听出来了:“二郎,你?们认识?”
“我?幼时?就在伯父家。高明父亲成家立业搬出去,我?才到?高明家当?护卫。”二郎明知故问,“您找村正何事?”
此人就是太上皇,他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杜如晦和秦叔宝哪里不去偏偏来此地,除了此地背山面水,还?因二郎在此,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养病。
太上皇担心他被二郎一把老鼠药毒死。二郎真敢,太上皇确信。改日禀告京师拉车的马突然受惊,害得他从车上摔下?来,他那个好大儿只会深信不疑。
太上皇不敢在此逗留,可?刚来就走也太丢脸了。
二郎见他一声不吭犹豫着什么,索性替他说:“您不会也是听福满楼周掌柜说清河村前低后?高是块福地,所以想来此住几日吧?”
村正一直纳闷克明和那个公瑾身体不好不在长安养病来清河村作甚。此言一出,他明白过来:“克明来你?家养病是因为听周掌柜说咱们村风水好?”
二郎一副“不然呢”的表情看他。
村正什么都想过,唯独没想到?这点,他顿时?一脸的一言难尽。
长安这些贵人为了多活几年真是煞费苦心。
太上皇:“我?要去蜀郡,听说克明在此,但不知他在你?家,以为在村正家。”
二郎信鬼也不信他。
当?年前太子忌惮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太上皇面前胡说八道,太上皇不令人核实,就把二人逐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前太上皇不知房、杜二人偷偷回京,后?来肯定知道。他不舍得怪当?今天子,定会怪秦王一众心腹。此事二郎没跟帝后?聊过也知道,太上皇有多恨亲手?杀了齐王的武将就有多恨献计献策的房、杜二人。太上皇一直认为都是他们那些人教坏当?今。
二郎:“克明身体虚弱,无法走到?这里。您去我?家,还?是等从蜀郡回来再探望克明?届时?克明也该有所好转了。”
村正点头:“克明确实很虚,拄着拐杖还?得伯施搀扶。”
二郎:“我?用板车把他推过来?”
果不其然,二郎话音落下?,太上皇本能?摇头,要他去二郎家探望杜如晦,还?不如一脑袋从马车里摔下?来驾鹤西去。
“那我?陪您回城?”二郎试探地问。
村正一脸不解地看二郎,他说什么呢。这位老先生是来看克明的,怎能?人没见到?就走。
没等村正数落二郎,太上皇点头。村正顿时?惊得忘了言语。二郎叫村正把驴牵出来,他送世伯进城。
二郎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懂,合在一起村正糊里糊涂。二郎骑着毛驴走远,村正妻儿从左右院中?出来,问村正长安的贵人来干嘛。村正想说来探望克明,到?嘴边又咽回去,他家离二郎家不近,几十丈,但也不远,不到?半里路。贵人乘车来的,到?二郎家也不过眨眼功夫,怎么就不能?过去。
村正:“我?哪知道。我?还?没问二郎就进来了。”
身边没有村里人,二郎直接问太上皇:“您不知克明在此?”
太上皇知道,但他认为清河村既然是块福地,杜如晦在村东,他就去村西,不用打照面。
“皇帝骗我??”太上皇避而不答。
二郎嗤笑一声:“我?既不是房玄龄杜如晦,也不是秦叔宝尉迟敬德,值得他骗你??陛下?骗你?太医总不会骗你?。”
太上皇撩起车帘:“你?这样可?不像命不久矣。”
“我?养了近两年。”二郎不想提这事,太玄乎,他至今都觉着像梦一场,“您听谁说此地是福地?克明来清河村快三个月了,也不过是从之前只能?躺着到?如今勉强下?地。谁静心养着,身边没有任何烦心事,也会有所好转。”
自?然是希望太上皇长命百岁的人撺掇的。
太上皇不希望二郎知道,他知道了,杜如晦、虞世南、秦叔宝也就知道了,帝后?也就知道了:“杜如晦、虞世南和秦叔宝一去不回,还?用旁人告诉朕?”
帝后?不会主动提起。太上皇久居深宫,没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他不可?能?不声不响跑到?清河村。否则他一定会接到?由长孙无忌或东宫禁卫亲自?送来的信。思?及此,二郎明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您只带这么多人?那草民?不能?让您回去。我?到?城里租——”
“不必!”太上皇听出他要进宫搬兵,“朕的人在汉阴郡城外安营扎寨。我?明日就回京。”
二郎:“那草民?也得给长安去封信。”
太上皇像是没听见。
二郎也知道他不待见自?己,陪他过安阳县,看到?汉阴郡和安阳县之间确实有几十名?身着常服的禁卫才放心离去。
二郎走后?,太上皇心腹上前询问,不是要在清河村住一个月吗,怎么早上去中?午就回来了。
太上皇不想提。他身边小黄门神色复杂地解释,清河村确实山清水秀适合养病。然而杜如晦和秦叔宝在沈二郎家中?。小黄门见对方一脸茫然,又解释他就是被陛下?当?弟弟养的那位秦王府侍卫长。
“玄武门之变”时?跟二郎正面碰上的人都被杀了。再后?来二郎很是低调,进宫不报姓名?只用令牌,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死而复生”。
那人难以置信:“怎么可?能??”
太上皇身体疲惫导致心情烦躁:“当?时?没有七窍流血,他能?痊愈有何奇怪?”
那人不禁说:“口服入腹才有可?能?七窍流血。”
太上皇没好气?道:“所以呢?不治之症都有可?能?多活几年,何况毒在伤口上。”
那人又问:“还?去吗?”
“看到?他我?应活到?七十也只能?活到?六十五岁。”太上皇道。
太上皇今年正好六十五岁,生辰在冬季。小黄门忍不住说:“他不敢吧?”
“皇帝身边那些人被他惯的无法无天什么不敢?”太上皇气?得大步进帐,“明日回京!”
二郎到?安阳县就找赵掌柜借笔墨纸砚给长孙无忌去信,但信封外还?有个信封,福满楼周掌柜收。写好信,二郎又找赵掌柜借五百钱给邮差,请他辛苦一下?,立刻送往下?一个驿馆。
有钱能?使鬼推磨。
翌日中?午,长孙无忌拿到?信就急急进宫禀明天子。
话又说回来,二郎到?村正家就被他拉进堂屋询问怎么回事。二郎半真半假说道:“老头子怕死。”
村正不解其意:“什么意思??”
“不是要去蜀郡,想在咱们村住几个月。但他不知道我?在这里。”
村正:“你?们,有仇?可?是也不像啊。”
“他有三个儿子,以前希望我?在他家长子身边,但长子不成器,分家的时?候我?选择了高明的父亲,他看我?不顺眼。克明和伯施都是高明父亲朋友。”二郎又补一句,“他家跟我?姐夫家差不多。高明曾祖父更看重高明父亲。曹氏多么不待见我?姐夫,他就多么不待见高明一家。”
村正懂了:“他不知道你?在此,那也不知道克明在此?”
“他知道克明在此。他认为清河村很大,可?以不必跟克明打照面。”
村正气?笑了:“难怪一看到?你?就要走。那老小子的心胸跟你?姐夫他爹有一比。”
二郎挠挠鼻尖转移话题:“他也有不少好友。以后?还?有可?能?有人来。不必同他们周旋,直接叫他们找我?。”
村正:“我?才没空跟那些人周旋。难怪顶门立户的长子不成器。长子是他带在身边养的?”
二郎点头。
村正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回家吧。你?家好像已经吃饭了。”
钟家已经吃好饭了。喜儿、杜如晦、虞世南和秦叔宝都在门外树下?等二郎。二郎过去,他们齐齐起身,异口同声:“走了?”
二郎点头:“被死而复生的我?吓走了。”
杜如晦放心坐下?。
秦叔宝替二郎担心:“不会秋后?算账吧?”
虞世南:“不会。”往左右看看,只有俩少年——金宝和有为,“有陛下?为我?们撑腰他不敢。”
有为跑过来:“舅,我?听说村正家来两辆豪华马车,谁呀?问舅母舅母叫我?问你?。”
二郎:“高明祖父。好奇吗?”
高明和青雀没少在有为和金宝面前搬弄是非——诋毁祖父。有为摇头:“我?还?以为谁呢。走的好。他要是长命百岁,高明父亲还?不得——”
杜如晦轻咳一声:“有为,心里知道就行了。”
有为捂住嘴巴。
虞世南看向金宝:“你?呢?”
“你?们说话了?”金宝问。
虞世南乐:“好小子,够机灵!笔墨纸砚拿出来——”
金宝忙说:“我?手?疼!割豆子割的。小叔,你?累不累?”
有为拉着他回屋睡午觉。
若不是为了等二郎,俩小子早进入梦乡。
若知道来人是高明祖父,他俩才懒得等到?现在。
秦叔宝见所有人都不待见太上皇,也不好再说什么。
虞世南看出秦叔宝有所顾虑:“叔宝,你?该静心养病。陛下?不可?能?让你?在此待太久。”
秦叔宝来前口头请辞,陛下?没同意。秦叔宝其实也不想回家养老,跟个废人似的。闻言,秦叔宝挤出一丝笑:“我?去给有为和金宝讲故事。同他们聊聊我?就没空胡思?乱想了。”
喜儿问二郎吃什么。
二郎:“锅里还?有吗?”
喜儿给二郎留一点:“该凉了。我?去点把火热一下?。”
二郎跟她进去,习惯性拉着她的手?腕。虞世南摇头嘀咕:“跟带孩子似的,走到?哪儿牵到?哪儿。成何体统!”
杜如晦好笑,他真是逮着机会就挤兑喜儿,偏偏还?说不过她,图什么啊。
“很好了。听子孟说过,喜儿以前傻的厉害。”杜如晦前些日子说话有气?无力,很少同钟子孟闲聊。前几日阴天下?雨在屋里出不去,他和虞世南的房间跟钟子孟的门对门,沈伊人去后?面帮小薇带孩子,虞世南去东屋盯着有为练字,杜如晦便?和钟子孟闲聊,“喜儿如今多数情况下?同常人无异是二郎的功劳,真把她当?孩子一样教。”停顿一下?缓口气?,“子孟还?说以前喜儿什么都敢干,傻大胆。”
虞世南:“现在不也是?张口就希望他早点死。她可?真敢。再说了,我?是说他俩拉拉扯扯不成体统。”
杜如晦点头:“我?明白。二郎可?以教喜儿读书识字,为何不逼她坐姿规矩文雅?因为不重要。喜儿日日土里来水里去钻果园,学那些有什么用。没发现喜儿只同二郎拉拉扯扯?”
虞世南仔细想想,喜儿同有为个小崽子闹着玩也极有分寸。
“二郎教的?”
杜如晦:“二郎定然提过男女授受不亲。相公除外。”
来清河村前,虞世南想不明白,沈二郎看上郑喜儿哪点。刚到?清河村,虞世南怀疑二郎之前深中?奇毒眼瞎了。毒解了没和离是他习惯了。
在钟家呆久了,看着喜儿经常小米粥,老鸭汤,母鸡汤,羊肉汤,换着花样做,只为杜如晦多喝一口,虞世南就对她改观了。再后?来确定东边那片果林一直是喜儿修修剪剪,亲耳听到?村民?说她懂嫁接之术,虞世南终于可?以理解,二郎为何愿意窝在乡间——郑喜儿当?真是一名?奇女子。
虞世南嗤一声:“难怪喜儿得空就围着他转。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这么小心眼?”
杜如晦笑:“还?不小心眼?”
“也对。不小心眼早把太上皇迎进家了。”
杜如晦还?想调侃两句,又听到?马蹄声,他眉头微皱:“又是谁?这个时?节不该这么热闹才是。”朝西边路口看去,不是马蹄声,是驴,骑驴的人也没朝这边来,而是往西走五六丈停下?。村民?从屋里出来,跟骑驴的人说几句话,骑驴的人就掉头回去。杜如晦奇怪,见钟文长从屋里出来,“文长,那人做什么的?”
宁氏才做饭,钟文长出来拿木柴。
以前村里人穷,弄到?木柴就背去城里卖,村民?日常烧麦秸或高粱秸秆。如今跟着喜儿做一次变蛋赚的钱比以前卖几个月柴多,村民?就不再进城卖柴。
钟文长一边抽木柴一边朝西看:“看身形和衣着像屠夫。可?能?找谁买猪。”
虞世南:“他不怕卖猪的那家把猪喂的饱饱的?”
钟文长摇头:“不一样。这人应该是叫卖猪的那家把猪杀好,他只要肉。”说着想到?喜儿爱吃肉,“伯父,您回屋问问喜儿婶要不要肉?要的话明儿起早点。”
虞世南:“前几日又是鸡又是羊的,哪能?天天吃。过几日再说。”
钟文长笑:“不用帮喜儿婶节省。她不止一次说过赚的钱就是留着用的。”
虞世南喜欢吃喜儿做的菜,刀工卖相没法跟他府里的厨子比,但是香。中?秋那日晚上做的红烧肉,他就着米饭吃大半碗。要不是杜如晦提醒他吃多了睡觉难受,虞世南还?能?再来半碗米饭和肉。
虞世南犹豫片刻就回屋找喜儿。
喜儿懂城里那些屠夫,要是买活猪,他们通常一早过来,猪饿了一夜能?少四五斤。提前跟村里人说来买猪,十有八/九城里谁家办红白事,突然找屠夫一头猪或一扇肉。这种事偶尔一次,屠夫不会为了这事把经常找他买肉的熟客晾起来,只能?少赚点,请卖猪的人家帮他收拾,他拉到?城里就给买家送去。
如果屠夫想多赚点,就得今儿把猪拉走,比往常早起一个时?辰杀猪。其实也只是多赚一套猪下?水,四个猪蹄和一个猪头。这些东西在城里不值钱,还?不如多睡一会,因为杀猪卖猪肉是长年累月的活,身体累垮了反而少赚很多。
喜儿答应虞世南明儿一早过去看看。随后?就问二郎想吃什么。
虞世南:“红烧肉!”
喜儿:“您少吃点吧。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
“吃得香睡得香,我?能?活到?九十九。”
喜儿让他外面歇着去。
虞世南给二郎使个眼色,好好劝劝她。
二郎笑着点点头,看到?锅冒白烟就不再添火。
翌日清晨,二郎跟喜儿一起去。钟家人多,喜儿要一个猪头和一副猪大肠,又买几根排骨,几斤五花肉和几斤里脊肉。
卖猪肉的屠夫确实帮办喜事的人家买的,但那家只要一扇猪肉,所以屠夫见喜儿要肉就切给她,毕竟卖给谁不是卖。
村正想想自?家上次吃肉还?是中?秋那日,没舍得杀鸡鸭鹅,只是去田里抓几条鱼,也要几斤肉。
家里孩子年幼得多补补的人家也要几斤排??骨,说是炖汤给孩子吃。喜儿说那家人傻。
村民?习惯她噎死人不偿命,很是好脾气?地问:“我?怎么又傻了?”
“我?只听说过,你?吃肉我?喝汤。从来没听说过你?喝汤我?吃肉。你?猜最?早说这句话的人是不想吃肉,还?是汤比肉养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要排骨的村民?改要肉。
帮着杀猪的老人问:“那你?还?叫克明多喝汤。”
喜儿:“他没法吃肉啊。顶的胃难受。”
二郎点头:“克明只能?喝肉粥。喜儿,回家了。”
喜儿扫一眼乡邻乡亲:“我?傻还?是你?们傻?”
先前要买排骨的村民?失笑:“你?聪明。你?是咱们村大聪明。”
喜儿勉强满意:“二郎,今儿给你?做个好吃的。”
二郎看看手?里的猪肉、肉等物:“还?能?做什么?”
喜儿家有晒的梅干菜。喜儿到?家先泡洗梅干菜,决定切几片肉做梅干菜扣肉,剩下?的五花肉切成小块做红烧肉。猪大肠和猪头煲汤煮米粉。排骨红烧,里脊肉做小酥肉。
看起来只是几样,但无论梅干菜扣肉,还?是红烧肉,亦或者小酥肉都费事,二郎去村学上课,虞世南盯着几个少年练字——有为和金宝以及铁柱不得闲,喜儿就叫大姑姐帮她打下?手?。
陈冬日和钟子孟打水收拾猪头和猪大肠。不敢下?棋耗神的杜如晦和不敢忆往昔担心胡思?乱想睡不好的秦叔宝二人就到?厨房等着帮喜儿烧火。
未时?左右,骨头汤煮好,喜儿把大肠和猪头肉捞出来切块,又把汤舀出来一半留晚上吃,剩下?的汤放锅里,箅子放上去,做好的梅干菜扣肉和红烧肉以及排骨放进去温着,喜儿开始用炒菜的锅炸小酥肉。
小酥肉出锅,钟子孟和二郎等人往屋里端菜,喜儿才开始煮米粉。
粉加汤加绿色青菜点缀,铺满猪头肉和猪大肠,乍一看很有食欲。虞世南吓得不敢吃,因为他面前的不是碗是盆,他担心撑着自?己:“一人一盆吃得完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