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幕直播预告天灾后 > 第25章

第2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钟走到零点的时候,池喻也终于确认了这个所谓的“时空舱门”真实的作用。

    她掐点进入小?世界中的时候,整个时空舱门正发出耀眼的光芒,提示着有新物?资的到达。

    她伸手轻轻一点,弹出了三个选项。

    【瑞亚星民】【柴油发电机】【草莓幼苗】

    都是她今日刚刚接触过。

    瑞亚星民,毫无疑问指的是爸爸妈妈,柴油发电机是因为蔬果园休息室里就摆着一台,她刚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着将之收起。

    而草莓幼苗,她走过田垄的时候就会触碰到。

    应该是会从她每日接触过的东西中,随机出现三种让她选。

    池喻心中狂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瑞亚星民。

    等她再度出来之后,拉着池柏的手,果然,池柏也顺利地进入了小?世界中。

    果园里还?有许多人在搬运那些物?资,她和池柏没有消失太久,几秒后就重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池柏有点紧张地呼气:“这就是那个小?世界?看着可真宁静轻松啊。”

    他听闺女讲了这个小?世界后,对这个小?世界产生了很?多的幻想?。

    总觉得,这种不?符合人常理的东西,应该看着是很?高级、很?有逼格的,就好比科幻电影中的异世界。

    但真的进去了,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黑色的泥土,干净的清水,普通的植物?,不?知名但也不?夸张的小?虫小?兽,宁静而和谐,看着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或者说,这是世外桃源。

    他这两天来因为天灾将至而绷紧了的神经,在进入小?世界后陡然放松了下来。

    如果以后一家?人就这样?,在这个小?世界里生活的话,好像也挺好的。

    没有那么多的恩怨争斗,不?用为了生存卷生卷死,种种田,养养鸡鸭,返璞归真。

    池喻因为解锁了小?世界的新功能,心情大好,和池柏两人依次上了车。

    暂时无法带入小?世界中的那些发电机等电器,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的幼苗,暂时就先?都装在种植箱中拎到了车上。

    现在无法带入没关系,以后每天可以选择一种呢!

    只要?过个一两个月,基本他们想?要?的东西,就都可以带进去啦!

    至于那个每日签到赠送的随身?背包,此时就背在池柏的身?上,里面装了十?种不?一样?的果蔬,每种都有约莫百来斤。

    其实他们现在并不?缺食物?,小?世界里还?可以种田,每日都有新鲜的产出,回?家?后让妈妈试着把扁嘴鸭等生物?养起来,以后也有肉吃啦!

    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联系林间鹿,不?然池喻真的想?好好谢谢她。

    从9号晚上,到11号凌晨,其实也就一天一夜。

    一天一夜的时间能做多少事情?

    那可太多了。

    经过了这一天之后,绝大多数的高层人家?,每家?每户都加固了自家?的门窗。

    安装师傅肯定是安装不?过来的,那就靠自己,参照着网络上的教程,拿起扳手,一步一步来,哪怕不?太牢固,总好过不?做防备。

    粮食的话也尽可能地囤了。

    虽然多寡不?均,不?过比起猝不?及防经历天灾,已?经好了非常非常多了,绝大多数人家?里都囤满了粮食。

    不?少人甚至想?得更远,他们并没有囤积那些比较占空间的物?资,而是选择了大量热量高、体积小?的便?携食物?或者难以再生的资源,比如烟酒等。

    这种物?资在末世后肯定会涨价的,到时候拿出去和那些屯粮大户交换,性价比更高。

    不?过最舒服的还?是各大区域的权贵家?族以及富裕的资本企业家?。

    高层的房子??

    他们当然有,而且很?多人还?不?止一套,甚至有不?少人拥有同一栋楼中的不?同楼层,并且几个楼层间早就相互打通了的。

    也就是说,他们中不?乏有人拥有五六百平的高楼住所。

    越大的空间,就代表着他们可以囤越多的货物?。

    刚好,他们又拥有远比普通公?民更庞大的资金以及更通达的购物?渠道。

    贫富差距在天幕降临之后,在各方各面显示得淋漓尽致。

    有的人为了十?平方的生存空间,要?付出全家?人全部的财产,有的人分给宠物?住的空间都不?止十?平方。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才只是刚开始。

    一切都还?只是刚开始。

    天灾之后,差距只会更大,更大。

    安城大帽山基地经过一天一夜的紧急建造,整体的雏形已?经建出来了。

    从时间上来说这个速度快得离谱,但如果在时间前面,加上总参与人数的话,那就不?足为奇了。

    所有参与到挖掘、运输、调配、管理、建造、设计、后勤等各项工作的人加起来,超过近千万。

    基本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严格的流水线来进行,所有人各司其职,从计划一启动,整个项目的施行与建造就没有停止过,人数只要?够,轮班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这还?是建立在这是一栋特别复杂的建筑的基础上。

    因为台风登陆的问题,首先?要?考虑防风。

    所以在建筑的设计上,不?能建立太高的楼层。

    本身?抗灾基地择址就是几个山脉之间的高坡上,颇有木秀于林的既视感了,再建得太高的话,在超强台风之下,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

    建筑的形状也尤为重要?,四四方方的形状远不?如圆形来得抗风。

    而且圆形的设计,也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所以最后整个建筑差不?多就是弧度流畅的半圆形。

    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狂风对建筑的影响,二来也有利于排水,后期还?可以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多地利用一点太阳能。

    前提是太阳还?会升起。

    其次就是防潮。

    几个月的超级暴雨,再加上长达数年的大暴雪,注定了地表层肯定永远都是湿漉漉的。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要?嘛是做好建筑外围的排水设计,要?嘛是直接让基地镂空一层。

    镂空一层在短时间内,不?仅技术层面上难以达成?,且还?要?考虑地基不?稳的问题。

    本身?高山就有滑坡泥石流的风险了,抗灾基地的重量再一叠加,风险更高。

    就算本来勘测择址的地点是大块坚硬的岩石层,也太过冒险。

    所以只能是在建筑外围的排水设计上做功夫。

    无法直接镂空一层,但是可以建造出阶梯层次。

    只要?基地主体比外围高上几格台阶,暴雨就会顺势往外排。

    而无法避免的潮湿水汽,则在建筑外围制作出水滴、水汽液化收集装置,让所有难以避免进入基地内的液体可以收集起来,输送到污水池中,以做生活、灌溉用水。

    一举两得,不?仅解决了潮湿的问题,还?顺带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问题。

    再来就是保暖的问题。

    高山海拔高,本来就面临低温的问题。

    再加上电气化工程以及工业发展的不?完善,温度肯定会越来越低。

    隔温砖等隔热设施的建立就很?有必要?。

    不?过这方面可以等到暴雨之后再来细化,最大的问题,还?是当属地基的搭建。

    因为参与建设的工人太多,四周灾民也远比预料中更多,所以不?可避免的,抗灾基地的面积一再扩大。

    如何打稳地基就非常关键了。

    沈安来到大帽山基地的时候已?经是10日晚上的11点多了。

    整个工地灯火通明,各种线路管道铺满了脚下,每个建筑工人都满身?狼狈,步伐匆匆各司其职。

    沈安环着基地往里走,各个区域的负责人看到她来,都连忙向前来汇报当前的工作进度。

    “如果顺利的话,赶在11日11点之前,全部区域都可封顶,排水道也基本可以完工,就是内部区间肯定来不?及,灾民安置这一块……”

    一天一夜的时间,能赶工出抗灾基地的外围架构就不?错了。

    不?可能连内部分区隔间都做好。

    现在进入基地后放眼望去,四周全部都是一排一排的建筑高架,工人们正在高架上,紧急搭建抗灾基地的承重柱以及封顶的工程。

    沈安点了点头:“意料之中,分区安置的事情不?着急,重点是封顶一定要?做好,这不?是临时的过渡基地,这个基地不?出意外的话,可能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当中,我们安城的大本营,除了要?考虑防雨的问题之外,还?要?考虑暴雪之下承重的问题。”

    “最好要?留有通道,进入冰河世纪后,可以安排太阳能发电以及清扫积雪的问题。”

    如果暴雨是以年为单位地狂下,就算是半圆形的楼顶,都有可能会有局部区域产生被雪压塌的可能。

    一旦出现个漏洞,到时候冰天雪地里要?维修,难度是成?倍的。

    随行的各大负责人连忙应和。

    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马虎,谁也不?敢耍心眼子?。

    这不?是单纯为灾民提供的抗灾基地,也是他们自己要?居住的地方,甚至可能是未来安城的政治中心。

    沈安一路听着汇报一路前进。

    这些年来积劳成?疾,她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自天幕出现之后,又是整整一天一夜没休息过,整个人好似老了一圈般,连鬓边的白?发都越发刺眼了起来。

    几个区域负责人都看得有点心酸。

    沈市长就位这几年来,大刀阔斧地推动了好几项改革,不?仅整顿了原本腐朽不?堪的政权结构,更为安城找准了定位。

    短短三年,安城GDP翻了几番,各项城市基础建设也越发完善了起来。

    无论是交通,还?是便?民服务点、联邦医疗机构、城市养老机构以及教育事业等,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跃迁。

    但作为代价,她的头发却白?了这么多。

    这也是为什么她被称为铁娘子?的同时,还?能如此得民心。

    有沈市长在,连他们都觉得,天塌下来都没事。

    沈市长一定会带领他们,找到一条新的出路的。

    路上到处都是水泥和石子?,沈安为了方便?走路,穿的是软底的鞋子?,磕得脚底板生疼,面上却不?动声色。

    邓艺向来善于察言观色,看到她几个瞬间疼痛的皱眉,刚想?出声说什么,另一侧突然有几个人小?小?惊呼了一下,有人快速跑了过来。

    “市长,市长,刚刚前方地基不?远处,我们勘测到了泉眼。”

    “可能是有水溶洞。”

    沈安心一惊,忙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当真?”

    “苏导和黄先?生已?经在过来了,目前还?不?知道范围多大,不?过肯定会影响到基地最后的一段收尾工作,我们在考虑是否,”

    来人想?了想?,不?太确定道:“扩大范围将泉眼囊括进来的话,整体面积可能要?多个起码几千平,就怕地基不?好弄。”

    “将泉眼排除在外的话,则相反,预定面积要?少不?少,不?过胜在一个稳妥。至少不?会被未知的地质影响到现有结构。”

    沈安看着前方不?停冒出水来的区域,沉吟片刻,还?是决定搏一搏:“尽快评估相关地质,如果能囊括在基地内的话是最好的,多出来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灾民,还?能顺带解决纯净水用水问题。”

    她目光亮得吓人:“按照脚程来算,那些亟待疏散的灾民可以提前疏散进来了,增加全民劳作的岗位,抢在暴雨之前封顶,前期先?放掉一切关于舒适与尊严的考虑,活着为上。”

    意外时常发生,凡事不?会总如意。

    但她还?是想?尽力抗一下天命。

    42剩1的存活率,太低太低了,她接受不?了这样?的命运。

    她想?救下更多的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