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金手指工作手记[快穿] > 一部分士兵冲进京城,逼得小皇帝当众禅位。 (7)

一部分士兵冲进京城,逼得小皇帝当众禅位。 (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现在傅余容因为处理张笙的前妻而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她就有点绷不住了。

    而且因为她身体娇柔,一次最多可以承受两个板子,十个板子得分五次打完,中间还有养伤的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她都不能离开平阳县。

    傅余容不离开,张笙也不能离开。傅夫人自愿留下来照顾女儿,只有傅老爷决定尽快赶回府城去处理罚银以及报信的事情。

    得罪了一个不知深浅的王大人,自然得要跟表哥说清楚的。

    审判结束那天晚上,傅余容是被抬回小院的。她面色苍白,眼眶含泪,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一个弃妇弄成现在这般模样。

    张笙看见傅余容柔弱的模样,只觉得满心怜惜,只觉得王大人也太过不通人情。既然知道是下人没办好事情,意思意思罚银就得了,容儿这般娇弱,十个板子怎么受得了?

    傅余容在养伤期间脾气并不好,不过张笙此人一向谁弱谁有理,倒也没因为这样就计较什么,只是安慰傅余容说等他以后考上了,王大人这类的人自然也不敢给她脸色看了。

    “珊瑚,你给我想个法子,我一定要叶川红那女人死。”傅余容在一次换要时跟贴身丫头轻声说着。

    “姑娘,现在叶氏的铺子太显眼了,奴想不出法子来。”珊瑚手一顿,然后语气无奈的说。

    “如姑姑呢?”如姑姑吩咐张管事的婆子,傅余容有许多事情都是透过她去完成的。

    “如姑姑被老爷打了板子,现在还在养伤呢。”珊瑚说:“老爷说如姑姑不晓得劝着您,如果不是看在您还要用她的份上,您被打板子的那日就是她的死期。”

    “现在把她弄成这样有什么用?”傅余容有些急了:“最近夫君都在做什么?可有去找叶川红?”

    “姑爷最近都在参加县里的一些文会,偶尔也救济一下贫苦人。”珊瑚说:“姑娘,我们带来的银两不多了,夫人都在暗地里说他花钱没节制呢。”

    “又不是嫖又不是赌,想要救济人就去呗,都是些穷人,能花多少啊?”傅余容不屑的说:“咱们又不是叶氏,几十两银子看得跟命一样。”

    “……姑娘,姑爷跟的花了很多,您要不过两天去跟夫人问问吧。”珊瑚委婉的说。

    “知道了,我会问的。”傅余容有些不耐烦,再过几日就是下一轮板子,叶川红的包子铺就在县衙前,这不是又得被打给她看?

    傅于容想了想:“让如姑姑给我想个法子,她只是被打了,脑子又没坏,如果没给我想出个法子来,那她就去庄子上养老吧。”

    “是。”

    127 ? 一二七、大善人的恶妻(八)

    平阳县里的百姓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富家女被杖责”的热闹, 许多人都把这些当成谈资,举人老爷别妻另娶的事情也让许多人嚼舌。这让张笙每次出去参加文会诗会总会收到调侃。

    都是读书人,大家也不会如何的嘲讽,但张笙很清楚自己已经变成了笑话。这让张笙内心郁闷, 但偏偏又没有法子。

    然而或许是因为物极必反, 城内的风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坊间开始流传叶娘子以前在村里对邻里村人有多刻薄,说叶娘子就是因为为富不仁, 在镇上的铺子才开不下去, 最后搬到县城来竟然还成为人人称道的老板娘。

    还有人说, 那李狗为何那样大胆敢直接翻叶娘子的墙?那是因为叶娘子自身就不检点,不然李狗知道自己是拿了钱要故意害人, 为什么连点试探都没有就直接去了呢?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李狗觉得自己不会被拒绝?

    结论就是叶娘子虽然这次是受害者,但她自己本身一定也有问题, 不然为什么举人老爷要跟她和离呢?

    还有人复述了当天张笙说的话出来,说张老爷之所以会做出那样惹人争议的事情(指中举就和离)就是因为叶娘子为人刻薄,吝惜银钱, 担心叶娘子一旦身分高了就开始忘乎所以, 要闯下大祸。

    话说一个女人能闯下怎样的大祸?还不就是乱收银钱之类的事情吗?

    总之张笙和离是痛定思痛, 为了自己跟社稷负责,不然当初他的恩师叶夫子怎么没有找他算帐呢?

    接着就有人说:“和离那次,其实叶娘子的亲大哥有来!还别说,叶家大哥可明理, 虽然是自家小妹,但他也说她个性太强,男人受不住。”

    “哎呀, 这是娘家人都知道啊?可见这叶夫子教女儿也不怎么样。”

    “听说那傅家娘子之前根本不晓得张老爷还有一个妻子, 只知道他有孩子……你知道张倒老爷的儿子在哪里吗?他在淮山私塾!”

    “那得多少钱啊!”

    “连前头的儿子都能这样花钱, 可见傅娘子是个厚到人啊?”

    “谁说不是呢?听说傅娘子跟叶娘子不一样,特别大方善心。这次的事儿啊,傅娘子可真是倒了霉了,人家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家,哪里知道底下人要是阳奉阴违起来,可以做出多坏的事儿。”

    “听说傅老爷还被罚了好大一笔钱啊!”

    就这样,傅余容的名声莫名其妙的白了回来。叶川红每日面对那么多顾客,自然也是知道风向的,她直觉的认为这是傅余容的手笔。

    好不容易傅余容的板子捱完了,她又在平阳县待了一段时间,养伤顺便刷名声。从救济乞儿,捐款给慈幼堂、医馆还有在路边设立免费的茶水摊她都高调出现。

    务求能在最短时间内让人知道她跟张笙一样热爱行善,并且她还发起一个募捐,走在街上随机的请人捐献,所得银钱会用在修缮慈幼堂与义庄。

    并且这些修缮工程已经开始了,尚未到齐的款项由傅余容自己垫上。

    光就包子铺这里,就愈过好多次募捐,一开始叶川红还会意思意思的给一些,到后来一天来上三五次,叶川红就会拒绝了。

    然后就传出叶娘子连这点募捐的铜板都不愿意出。

    “娘,他们这些人,怎么就这样碎嘴呢?”晚上叶小小有些恙怒的跟叶川红抱怨。

    现在叶小小白天会去秀坊学刺绣,中午才回来,回来以后就会在二楼的花厅里就着采光练习,所以常常听见客人之间的议论。

    “这是你傅姨丢了大脸,不甘心,所以要找场子呢。”叶川红笑笑。

    眼睛很重要,所以叶川红从不准小小在太阳落山以后动针线,平日绣上半时辰也得歇歇眼,因此小小在家里的时间愈发的悠闲了。

    毕竟学刺绣就不能把手弄粗,因此那些店里的粗活叶川红也不准女儿沾手。

    “那我们怎么办?还要搬家吗?”小小有些担心。

    “不用,你傅姨眼睛只盯着我,却没想到其实他们已经得到最大的惩罚了。”叶川红笑笑。

    对女子而言,嫁给张笙这种人本身就已经是命苦。对一个一心向上的男子来说,这辈子碌碌无为就是最大的惩罚。

    也不知道为何,叶川红就是知道张笙错过这次科考,就等于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以后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他可能会有的高度了。问就是直觉。反正张笙对她的危险性已经降到一个不需要去理会的程度。

    而且那些流言能够发酵多长时间呢?傅余容还是太不明白平民百姓了。

    像她这样从小富裕的姑娘或许会觉得这点名声损害可以让自己难过低落,但其实像她这样大手笔花钱,虽然会得到称赞,却不会得到认同。

    大家都是要过日子的,傅余容的举动让大家认为张笙所谓的“行善”平常都是这种规格──普通人家,谁经得起这样造?久了以后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知道她叶川红到底难在哪里。

    而且傅余容对银钱这般手松,那张辰去淮山私塾就读这件事情在别人眼中就不会是什么恩德:你平常没事都能把钱到处捐,那点学费你自然不看在眼里了!

    况且淮山私塾可是住校,离京城又远。一进门就忙不迭的把继子送走算是什么慈悲心肠?

    叶川红直觉儿子去私塾这件事情跟傅余容无关,不过谁会管呢?谣言传到一个程度,根本连基本逻辑都不通顺。

    果然,等张笙带着傅余容回到京城以后,平阳县里又开始出现“张举人跟傅娘子两人真的不把钱当钱花”这类的声音。

    还有人说如果自家儿子儿媳是这样的,打也把他们腿给打折啰!

    包子铺再度陷入平静,那些募捐结果如何也没人知道,想当然耳应该是没募到多少。不过傅余容不在乎这点花销,说要修缮的地方还在动工,据说钱早就结清了。

    只是路边没有免费茶摊了。

    那些人平常说说好话就是拿人手短,现在人都走了,那风向自然又开始反弹了。不过叶川红总觉得事情还没过去。

    愈发不安的她去镖局聘了一个女镖师,负责接送女儿去绣坊,平常就在铺子里看场,晚上住在铺子的小隔间里头守夜。

    那小隔间很小,一张床放进去后就只剩下走道,箱笼都得放在床上,而且平常还得帮忙一下生意,不过那女镖师也不嫌。叶川红包食宿还付了一年工资,已经算是挺大方的雇主。

    对外叶川红就跟大家说那镖师是她表妹,来铺子帮忙一段时间。

    镖师姓君,大家都叫她小君,也没有人发现君姑娘身负武艺,只当是铺子忙不过来,叶娘子找来的帮手。

    就在小君到达以后没有多久的一下午,叶川红正打算关店,此时店里走进了两个男子,他们不怀好意的看着叶川红跟小君,那神色像是在挑选什么物件似的。

    叶川红被打量得不高兴,开口请他们出去,结果那个高个儿开口了。

    “我说叶娘子,才搬到县里没多久就把老相好忘了?不合适吧?”高个儿一边说话,一边朝叶川红走了两步。

    “你要是继续往前,我就大喊,差大哥到这里都不用一盏茶时间。”叶川红说。

    “你以为县衙你家开的?”那高个儿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肚兜跟一个香囊:“看清楚这是什么,你要是不怕大家看看叶娘子的风情,那我也不介意。”

    那两样东西叶川红都没见过,但她眼尖,看见肚兜跟香囊的角落都绣了一朵海棠。

    “你这是来讹诈的,我立刻就去报官。”叶川红说。

    “我是来讹诈的,可是我今天来,明天来,天天来。”高个儿一脸无赖的说:“而且天天都带些私密物件来,你说大家听久了会不会相信是真的?”

    “你把店门先关上,咱们慢慢说。”那高个儿笑道:“我马二的声誉一向好,只要你能让我满意,咱们一捶子买卖,以后绝不来烦你。”

    叶川红整个人都进入一种警觉状态,她的第六感在尖叫,告诉她:不能关门!绝对不能关门,不然再也说不清楚!

    而且眼前两人有备而来,只要笔银子谁也不会信。

    “我没有在村里见过你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叶川红没有回答关门的话。

    “我当然不是村里的,但有人信就行了呀。”马二又笑,一口大黄牙显得特别讨人厌:“我叫马二,这位是我大哥,你叫他马大就行。”

    那位马大长得又矮又干瘪,两人眉眼间根本没半点相似,叶川红觉得说不定这名字也是假的?

    正当叶川红六神无主的时候,小君在旁拉了拉叶川红的衣袖,叶川红转过头去用眼神问她:能搞定?

    小君点头,眼神坚定,看上去很有自信的样子。

    于是叶川红说:“清者自清,你们后面是谁我猜得到,要是你们现在就走,我就不跟你们计较。”

    “我们就偏不走了。”马大这时插口:“咱们也不翻墙,也不搞什么偷偷摸摸的那套,你现在关门,然后伺候得我们兄弟俩满意了我们就走。或者你现在不关门,咱们兄弟直接把你衣服撕了,然后说你在村里就是我们兄弟俩的相好。你选一个吧。”

    “看来你们铁了心故意要坏我名声?今日不得逞,之后必然也要到处乱说的,对吧?”叶川红厌恶的看着眼前人。

    傅余容的算盘很清楚,让两个混子出面说她以前跟张笙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检点,然后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就算一开始大家知道是假的,久而久之也要觉得是真的。

    有了之前县里流传她的恶评,当初看不出什么,但只要出一个真正的大消息,以往那些无论真假的东西就会再度被翻出来,然后她的处境就会特别艰难。

    为了女儿,到时候她怕不是只有自戕一条路。

    128 ? 一二八、大善人的恶妻(九)

    叶川红想清楚了, 对傅余容更是厌恶无比。那马二却不管她想什么,伸手过来就要抱她,也不在乎这是临街的铺面: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看见的。

    马家兄弟看见这里只有“姐妹”两个,心中十拿九稳, 只觉这趟出来赚到了, 本来想着叶娘子徐娘半老,现在竟然还来了另一个年轻的。

    结果他们只是一愣神的瞬间, 那位年轻些的一抬腿就踢中马二面门。

    马二登时往后仰倒, 后脑杓重重磕在地板上。

    他正要起来, 结果迎面一个大锅朝他正脸砸下来,哐哐哐好几下, 接着下面重点就捱了一脚重的,他登时如遭雷殛, 疼的整个人都弓起身子。

    旁边的马大也没幸免,马二倒了以后,小君直接蹲下, 长腿一撇就让马大重重一摔。然后接着就是重手法的拳脚。

    小君特别挑肉多柔软的地方打, 身上看起来处处瘀青, 但其实没有伤筋动骨。小君已经发现这两人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功夫,但应该是常常跟人打架。即使没学过内家功夫,应该也是江湖人。

    当下再不留手,每一拳都往重穴而去。马大身上有许多可以防身的阴险物件, 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诡计都是纸老虎。

    他根本没有时间拿出那些被视为保命用品的石灰粉跟辣椒面。

    最后等安静下来时,马大跟马二都已经被捆得跟蚕蛹一样,并且身上所有东西都被搜了出来, 为了安全, 小君还给两人都点了穴。现在他两只剩下喘气的自由, 连眼珠子要动都会觉得眼皮有些酸。

    铺子离县衙近,有点动静就能知道,所以此时也有人过来了解情况。

    来人是陈捕快,他家里婆娘跟叶川红交情最好,所以陈捕快也多照顾叶娘子一点。

    “老板娘又遇上事儿了?”陈捕快看见地上的两个蚕蛹问。

    叶川红这才把这两人刚刚的举动说出来,并且强调一句小君是她担心女儿去绣坊不安全聘来的镖师。

    陈捕快狐疑的看着马大跟马二……像这样敢于光天化日之下做恶的人可不多,对付一个叶娘子,有必要这样吗?

    然后陈捕快就跑去查看他们的随身物品。

    “唷呵~老板娘,你们这次可是抓到了大鱼!”陈捕头一边看着马大马二的随身行囊一边说。

    “怎么着?”叶川红好奇的问。

    “你看看,迷魂烟、蒙汗药、鹤顶红、人.皮.面.具……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弄到的东西,这两个是江湖人啊!”陈捕头一边说,一边看着小君:“只是大概没有什么内家功夫,全凭狠劲罢了。”

    “那这两人是盗贼吗?”叶川红一听,后背立刻惊出了冷汗。

    “这得回去查一查了。”陈捕头面色严肃,然后请叶川红去招呼几个衙差来押人。

    叶川红这下也明白了傅余容打的主意。

    先找这两人搞坏他的名声,或许还真的得做点什么,然后等她报官的时候,拖延一下时间人就可以跑了。江湖人一向门路多,最后跑哪去也不晓得,只得留下叶川红面对满城风雨。

    如果衙差来得够即时,那就只是搞臭名声;如果今天真的让他们得手,最后人还消失了,叶川红就是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况且他们做恶时即使有人发现动静不对,只要他们说点似是而非的言论,来人必然迟疑。

    要是关了门,那人家还会疑惑自己为什么要关门,有人来了为什么不开门?该不会本来就是两厢情愿吧?

    况且发生了不雅之事,叶川红敢不敢闹开来还是两说。别忘了还有小小在呢,母女两碰见两个盗贼那就是任人宰割啊。

    想到傅余容为了对付自己连这种江湖人都找上了,她觉得无比后怕。于是她特别关注着马大跟马二的消息。

    也没过几天,陈捕头就来跟她说,那马大跟马二是通缉在案的江湖人,听说在南边杀了一家子人以后到现在还在逃亡。只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后面的人也查出来了,是一个媒介江湖悬赏案子的小帮会,至于委托者是谁,那小帮会当初就是只得到信件跟银两,根本没有看见人。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江湖人的确难以管辖,总之只能自己注意着出入,万事小心一点。

    “陈捕头,我总觉得这件事情跟傅娘子脱不开关系。”叶川红担忧的说:“我总不能一直都靠运气,像她这样的有钱夫人想要找我麻烦……我实在是害怕呀。”

    “这样,我可以跟王大人请示,看他愿不愿意派人去京城跟府城调查张夫人……只是现在并没有证据说是她指使,所以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陈捕头有些为难。

    “这我遭到贼人迫害,有怀疑的人选,官老爷去问问也是很合理的,就是可能要麻烦您帮帮忙了。”叶川红千恩万谢的说。

    其实即使叶川红不提,王大人也打算要继续查的。

    江湖人受人支使跑来迫害一个平民,如果真的是傅余容做的,那这傅娘子未免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王大人早就打算好了,必得把这幕后之人揪出来,好好的震摄一下敢在他辖下弄鬼的人。

    知道王大人愿意管以后叶川红就安心了,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反观张笙跟傅余容这里就没那样好过了。

    傅老爷因为被女儿拖累赔了一笔巨款。傅老爷疼女儿,但傅公子的妻子却不乐意了。

    傅家只有一儿一女,以后所有的财产都是傅公子的,当初给嫁妆就已经是几千两的给,连带五间铺子三个庄子。

    庄子分布在京城跟府城的中间,铺子集中在府城,由傅大哥帮忙经营,每年送帐本跟盈利给傅余容。

    这样的规格在同等级的人家中已经算是豪华配置了,结果现在因为小姑子要报复丈夫的前妻,家里又出去了几千两!

    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况且人家又没做什么,纯粹是小姑子自己心窄找人麻烦!

    傅少夫人不满意,傅少夫人天天吹枕边风,于是傅家对傅余容的银钱支持相对的就少了。要问理由也充足:

    给小妹办婚礼是一笔,嫁妆是一笔,现在罚银又是一笔。这些银子总和已经是傅家两年总收入了,以后小妹花钱可不得算计着些?

    傅余容刚刚才掏了一笔去悬赏花红给叶娘子找麻烦,现在着实有些钱不凑手。况且之前在平阳县做善事,林林总总下来也不老少。现在傅家不买单,那些银子不就得通通自己出?

    一来二去之下,傅余容提早体会到叶川红当年的紧迫感:再花下去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本来在命轨当中,张笙很快就会考上进士,对一个进士,傅家自然不会吝惜投资,所以每年会给张笙的小家一笔钱。

    而且在命轨当中也没有平阳县做善事这种多余的开支,两人的财务状况一直到很后面才出现问题。

    现在因为一些小意外,家中提早窘迫起来,傅余容想的是以后少乱花钱,但张笙却不是会因此收敛的人。

    他依然故我,继续的今天帮忙这个明天帮那个,并且每次花钱时一点都看不出来出自农家。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张举人温和善良,只是他的娘子气势比较强,有点凶。

    讲道理,任何人碰到枕边人是张笙这种个性都不会开心,可是张笙这样的人却能得到广大的民众支持。

    傅余容跟叶川红不一样,叶川红只是平民,豁得出去脾气又硬,但傅余容难道能跟所有人说:我家钱不多了,你们别老祸害我家银子。

    于是张笙开始发现温柔的妻子有些变了,每日限制他花销的嘴脸跟当初的叶氏一模一样。不过他对此极有经验,不让花就偷着花吧,总有法子的。

    张笙跟傅余容开始斗法,两人各使手段,每天都过得精采无比,他们却不晓得自己身边已经有人在盯梢。

    叶娘子一个平民百姓却遭到江湖人恶意针对,这种情况非常恶劣。如果不在一开始就限制住这种风气,说不定以后就要变得更严重猖獗。

    而且王大人自己其实也觉得傅娘子很可疑。

    可惜这种怀疑一直找不到证据,他派了陈捕头带着几个衙差跟了张家夫妻好一段时间,可是他们一点多余的举动也没有。

    没有下人出远门,也没有任何人跟可疑的对象接触。

    中间只有一个服侍傅余容多年的婆子因为傅余容闯下大祸,被傅老爷下令杖责,后来像是熬不过去,尸体从偏门抬了出来。

    陈捕头去查过,的确是杖伤没治好死的。看那伤势,大概在傅娘子被杖责以后,这位婆子也失宠了。

    不过随着对傅余容的调查更深入,王大人对此女的个性愈发了解,然后也更觉得叶娘子的事情跟傅余容脱不开关系。

    可惜王大人是个讲究人,不玩栽赃陷害那套,他抓不到傅余容的破绽,最后只好把精力都撒在傅家的产业跟生意上。

    生意人做事情哪能没点猫腻?很多时候光是打个价格差,来回就是一笔暴利。至于这些多出来的银钱上不上税呢?很多都不上,顶多抽几成分给上面的父母官。

    王大人直接跟周边县城的知县打了招呼,然后开始对傅家生意开始照章办事。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下王大人的背景。

    他的母亲是公主之女,本身是郡主,他的父亲是尚书也是郡马。除此之外,王家最有出息的还不是他父亲,而是他的大伯父。

    伯父跟小叔两支的堂兄弟们都在当官,虽然王家高官就那一两个,但在中下层官员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尤其王大人自身有宫里的关系,所以只要不太过分的事情,他书信一封基本上没有人会跟他做对。

    接下来的日子里,傅老爷跟傅少爷开始觉得日子很难过了。这种难过体现在生意方面,不但更多事情需要他们亲力亲为,而且还不见成效。

    傅老爷也不是没有努力的走门路、打听消息,但当初王大人在打招呼的时候就没有说理由,那些负责的小吏又能说出什么理由?

    总之最后只得出一个“得罪了人”这种结果。

    129 ? 一二九、大善人的恶妻(十)

    傅家无法继续成为傅余容的倚仗, 张笙的小家就更拮据了。要傅余容跟叶川红一样一肩扛起家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带着丰厚的嫁妆,然后还得出去拼死拼活的赚钱给那个吃软饭又花钱没数的男人花?这怎么可能?

    以往张笙温柔小意还懂情趣,虽然大了她快十岁也一样是俊秀郎君,因此一些小小的缺点她自然可以不计较。不过是爱花钱嘛, 她傅余容会缺钱吗?

    可是现在她就真的缺。

    铺子是不能卖的, 卖掉以后她就无法维持现有生活品质。现银见底就得慢慢攒,没有谁手上握着那样多的庄子铺子还能受穷。

    傅余容想了想, 觉得张笙之所以花钱没数就是因为自己手上的钱太多了。就好像他跟叶川红在一起的时候, 十年八年加起来花出去的也就七十几两, 哪里像现在这般的规格?

    于是她很直接的收拾了箱笼打算回娘家。

    她还带走了所有的银子跟房契地契,打算让张笙体会一下揭不开锅是什么感觉。

    傅老爷对女儿回娘家没什么好说的, 傅夫人倒是很高兴,最不高兴的就是傅少夫人。有个爱搞事脾气差, 还自以为自己是公主的小姑子,就是那样讨人厌。

    听说她回娘家是因为家里没银子了,傅少夫人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在傅少爷并不是妹控, 他跟亲爹表明了态度:小妹喜欢回来住, 住多久都行, 但要是跟以前一样几千两几千两的给那可不行。

    傅少爷说,现在生意艰难,家里正得稳扎稳打,希望父母不要因为疼爱女儿再增加他的负担。

    傅夫人有点生气, 但儿子说的是实话,家里最近是很难了,没办法让女儿跟以前一样的任性了。

    张笙以往也面临过许多次叶川红回娘家, 反正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回来──只是这段时间他就没有银子可花了。

    举人是有禄米的, 除了禄米, 还有他人投献的土地──按理说当上举人就不可能穷,但他偏偏就是可以长年生活拮据。主要是他喜欢别人对他那种崇敬的眼神,偶尔还受不了人家追捧。他总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跟天神下凡差不多形象。

    没碰过的不知道,但张笙觉得这种瘾头很难治,他也没打算治──好名声可以让他在许多地方无往不利。

    傅余容回家以后,过着家里的生活愈发不想回去。当初看上张笙是因为他长得好,有前途,但现在竟然被知县亲口暂停科考。这不是只有暂停一届的问题,而是他已经在官场中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这一点傅余容本来还没有意识到,是后来她大嫂用一种嘲讽的语气跟他说起,她才知道这样看似不痛不痒的判决有多重要。

    傅老爷的表哥是个御史,对人品还是有点要求的,不然人家也不会当上御史。

    原本的命轨当中,他会着意扶持张笙,除了因为张笙跟傅余容成亲没几年就考上以外,还有就是因为张笙给人的第一印象着实很好。

    现在张笙功名必得等到下一科,两人财务开始窘迫,都说遇到事情的时候最可以看出人品,傅余容的表叔知道自己侄女跟侄女婿都到了京,偶尔关注一下近况是人之常情。而且之前傅老爷也有跟这位表哥打过招呼,说自己拿了他的名头出去用(但不好使)。

    既然打了招呼,那张笙跟前妻之间的纠葛自然就瞒不住了。还有就是傅余容使得那些小心计,也让御史大人有些厌烦。

    现在还被王家三郎亲手判了延迟科考,那以后这位侄女婿自然就无需多费心神了:简直不知所谓。

    张笙此人的确是会读书的,或者说能够找到一个举人作为启蒙老师的确是幸运的,叶夫子的学生比起其他秀才少走了很多弯路,如果不是因为村里头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一点,少有村民可以心无旁骛的求学,叶夫子门下考出来的人应该会更多一些。

    不过当所有的才气跟本事遇到了贫穷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现在对张笙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准备考试,但生活中有太多的鸡毛蒜皮让他分心。以前跟叶川红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生计还是孩子都没有要他操过心,现在傅余容回了娘家,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饿肚子了。

    傅余容回娘家之前留了足够的银子给他,如果他不要造做的话,用个半年没问题,顺便还能支持他一些买书或者施舍几文铜板给乞丐的花销。

    但他身上一有钱,帮起人来就会往最周全的方向帮,于是那钱很快就用完了。最后他实在没法子,跟平日比较交好的几个同窗借了盘缠去府城找老婆:老婆再不回来他就得喝西北风了。

    没想到等他千辛万苦走到府城,就听说傅娘子今日跟城中一位新考上进士的老爷一起去游湖的消息。

    那位进士老爷姓沈,已经确定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年龄跟张笙差不多大,不同的是出身贫寒,前头有一个娘子,但是在沈老爷还没考上举人就操劳过度去了,留下一个女儿跟一个老娘。

    沈进士之后就没有再续娶,担忧自己又害了别人家姑娘。

    后来他考上了举人,家里境况好了,他也无意娶妻,反正老娘照顾女儿挺好的,趁此一鼓作气又考上了进士。或许是因为穷怕了,当他回到府城以后,傅家的人开始试探他时他就表现出了乐意。

    两人开始频繁相约出门,高调的表现出郎有情妾有意。

    张笙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整个人都被雷劈了,他看上去单纯,其实很清楚自己现在离不开傅家。于是他紧赶慢赶的到了傅家门口,想要以姑爷的名义光明正大的进府。

    “张举人,老爷说过不要放你进来。”才刚到门口,他就被门房拦下来了。

    “我是你家姑爷!”张笙有些不可置信。

    “老爷就是这样吩咐的,您别为难小的啊!”门房为难的说。

    “那你让我去哪里?”张笙问。

    门房爱莫能助的看着他。

    最后张笙当了身上一块玉佩,然后去城里的客栈落脚。一安顿好以后,张笙就向傅家递了拜帖。

    可惜他没等到回帖,只等到一封和离书。

    “这是什么?”张笙怒极:“傅余容攀了高枝儿了!想要就这样把我一脚踢开?告诉你们!没那么便宜的事情!”

    “张举人,您跟前妻之间的恩怨咱也都知道的。现在我们姑娘也知道了,实在不是您的前妻不善良,而是您帮人没数。”

    出面的管家说:“连姑娘那样数量的嫁妆,嫁给您几年呢,都能花得只剩那么点,这金山银山的也不够您造的呀……傅家毕竟还是不够有钱,我们老爷请您另找一个姑娘祸害吧。”

    “什么叫做另找一个姑娘祸害?当初她当上举人娘子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那当初我们也不知道跟您前头那个稍微有点过节就会被告官啊!”

    傅管家说:“傅家在您身上投了不少钱,黄花闺女儿都嫁给你了,实在是没有对不起您的地方。老爷说,京城那间两进的院子就当做是大家好聚好散的费用……

    那院儿可不便宜,就当做傅家对张举人的小小心意,只是请您还是识相一点签了和离书,沈大人已经确定要去翰林院了,老爷想在那之前办好婚事,时间上还有些赶……”

    张笙有点憋屈,但他再是举人,也的确得罪不起一个即将踏入官场的进士。

    最后他就签了,然后傅管家给他留了五十两银子跟一张地契。就是他现在跟傅余容居住的那个院子。

    “姑娘的嫁妆小件的她都带回来了,大件的咱们今天就会去拉回来,动作快点跟您都遇不上,您放心吧。以后傅家绝对不会打扰您的。”管家很满意的留下这句话走了。

    张笙不是没想过用别的法子,例如想办法去路上“偶遇”傅余容,或者去傅家门口等着拦人。但傅家多得是人手,想要让他无法靠近简单得很。他只觉得惊慌焦虑,连善事都不做了。

    最后他没法子,只得恨恨的离开了府城。离开之前的张笙阴侧侧的看了一眼傅家的方向。

    与此同时,平阳县的王大人久违的迎来了张举人,并且调查袭击叶娘子的江湖人那案子也有了决定性的进展。

    张举人拿出了傅娘子派人去联络那花红帮会的亲笔信。当初傅余容担心字迹外流,所以特别让如姑姑用左手抄了一次,那原件她让如姑姑烧了,但如姑姑却为了保险留了下来。

    后来王大人开始查这件事情,傅余容就再也没有特意去打听这件事情的后续,甚至示意底下人让如姑姑“病逝”,因此这件事就再也没有下文。

    可是下人在收拾如姑姑的房间时搜到了这封信,下人不敢自专,顺手就把信交给了张笙。大概是因为有信件往来这种事情交给张笙比较合理?

    总之这封信后来就落到了张笙手上。

    张笙知道了也没打算揭露,只默默的把这封信给收了起来。然后又去调查了如姑姑前段时间的行踪。

    他也没打算怎样,只是想要在以后傅余容限制他花费的时候可以拿这件事情出来说一说:你看,你比我会花钱得多。

    结果没想到这些东西最终是用来送给王大人。

    得到了这份证据,王大人就不需要迟疑了。他立刻去信府城所辖知县要求协助看管傅余容,并且立刻派了捕头与衙差往傅家而去。

    快马的信件自然会比较快到达,因此傅家在某一日开始,突然发现自己被县内差人封了府,出入都被限制,然后不到一日的时间,陈捕头就上门缉拿“犯人”。

    那个“犯人”竟然还是府上姑娘!

    傅家这下子承包了整年的八卦,一个姑娘竟然会动用捕头跟衙差上门抓补,这得是犯了什么事?

    傅余容自己还莫名其妙,傅老爷也被作为证人请过去了,连张笙跟沈进士也被以了解案情的名义被请走了。

    等所有人都见到面的时候,就是在平阳县的公堂之前。

    130 ? 一三〇、大善人的恶妻(十一)完(二合一)

    “张笙!你怎么敢!!!!”傅余容本来打算不管王大人问什么她都咬死不认。但当她看见枕边人的时候, 整个情绪就爆了。

    “你违法乱纪,即使我们已经和离,我也没有包庇的道理。”说话语气很有他平日标准的作风。

    “傅氏的字迹我最清楚,而且我还调查过如姑姑的行踪, 有一段时间, 她的确陆续支取了巨款,但用到哪里去却没人知道。”张笙说:“她还有一段时间出了远门, 后来知道是去山阳了。她一个下人, 没人支使, 去山阳做什么?”

    “我就是想要她去帮我买正宗的山阳饼回来不行吗?”傅余容骂道:“什么大笔银钱支出?我自己的嫁妆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你个废物要是有本事就自己赚钱自己花!老盯着妻子的口袋,你还是个举人呢!你也配!”

    “泼妇!”张笙别过脸去, 一脸不屑争论的模样。

    王大人一边听,一边……毫无波澜。

    这两人的婚姻本来就一个图权一个图财。只是举人老爷没想像中那么出息, 有钱姑娘也没想像中那样有钱而已。

    “沈大人,听说你跟傅娘子好事将近?”王大人转头问道。

    “没有的事。”沈大人立刻说。

    “沈郎?”傅余容不可置信的看向沈大人。

    “之前下官的确有动过这个心思,下官并不在意她之前成过亲, 但下官介意她心性歹毒。”沈大人说:“多谢王大人让下官得知这件事情。”然后还拱了拱手。

    “你!”傅余容大受打击:“我都不嫌你穷、嫌你续弦有女儿……你之前还说以后会好好待我, 现在我不过出了一点困难, 你就这样避之惟恐不及!”

    就算张笙,那也是太想要跟她在一起,才会愤而告官。傅余容此生就没有被任何人这样嫌弃过,沈固不过一个穷进士, 竟然敢这样说她!

    沈固看了她一眼说:“沈某家贫,但生活还过得去。正因沈某还有个女儿,在教养上总需要一个温和的淑女善加引导, 之前沈某说会好好待你是真的, 但现在知道你是个会因为那一点嫉妒□□……沈某胆小, 沈某害怕。”

    傅余容哭了,沈固是她难得遇见一个正常的读书人。没有奇葩思想、没有奇葩行为,而且还有一种读书人自带的斯文跟操守。

    他没有张笙好看,但展现出的责任感让傅余容很安心,傅余容是真的想要跟他过日子的。

    “我没有□□!我只是让百事通帮我找个人教训她一下!最好让她以后都不敢出现在我面前!”傅余容说:“我又没有要她的命!她害我被打了十个板子,我也不过就是教训一下她,我哪知道他们用什么法子教训?”

    王大人提起那封傅余容亲

    殪崋

    书,让如姑姑腾抄的原件说:“你花了伍佰两,让人去教训一个女子,让她不敢出现在人前?”

    你去江湖花红中人那里悬赏伍佰两找一个女人麻烦,这本身就代表了许多事情好吗?

    所以傅余容的狡辩没人理会。

    现在王大人只有一个问题:傅余容一个深闺女子,从哪里知道这种江湖花红的悬赏门路?

    “是他!”傅余容犹如抓到什么把柄似的,手指直直戳向张笙:“是他跟我说他认识好些朋友,还有人跟他说如果碰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去山阳找百事通!他还详细跟我说了怎么找,给多少钱!”

    傅余容一边说一边回想起那时张笙跟她说的话:“所有的事情都是张笙跟我说的,他偏偏在调查如姑姑的时候还假装自己不知情!”

    “张笙!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脾气坏眼里容不得沙,所以才故意跟我说百事通的消息?”傅余容愈说愈觉得是这样,眼中也喷出了怒火:“你自己也不愿意叶川红过得一帆风顺,所以才利用我!”

    “大人容禀,那些不过是夫妻之间聊天调笑之语,我怎么可能会觉得妻子派人去山阳就是去找百事通?”

    “那你也不该做出这副完全不明就里的模样!”傅余容大声道:“你就是心虚,你是故意在我面前说那些话的!”

    王大人看了一场夫妻对撕以后,对张笙此人更觉厌恶。但夫妻闲聊还真不能说他有什么罪,最后傅余容被判□□十年,那两江湖人□□二十年。帮忙传信的下人已经病死,所以不论。

    因为事由恶劣,而且是有武力值的江湖人针对无辜妇孺,虽然未遂但还是加重了刑罚。

    傅余容只觉得眼前发黑,白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张笙看着狼狈的前妻,脸上满满厌恶,但却拱手对王大人说:“大人,傅氏突然毫无理由的回娘家,晚生觉得不对一路追来,结果却发现她跟沈大人过从甚密,然后傅家就逼我和离。”

    “怎么,傅氏罪人之身,你却愿意等她?”王大人疑惑。

    “这女子不贞不仁,即使要分开,也是晚生休妻,哪有被逼着签下和离书的道理?”张笙说到这里,深深鞠了一个躬:“请大人作主。”

    王大人本来有点疑惑这休妻跟和离有什么不同?张笙看上去也不像是会争这一时之气的人。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旁边的傅老爷就炸了。

    傅老爷指着张笙说:“不要脸的东西!亏你还是个举人!我家对你够好了,你现在还要落井下石!你不就觊觎着容儿的嫁妆吗?”

    时下律法,夫妻之间不管休弃还是和离,都不可以侵吞妻子的嫁妆,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妻子触犯国法,并且确定入狱、流放、劳役。

    如果张笙跟傅余容之间的和离不做数,那他们现在就还是夫妻关系,只要他再以傅氏犯罪的名义休她,那她的嫁妆就自然而然就属于张家(也就是张笙)。

    要知道傅余容手上好几个庄子铺子,对张笙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傅老爷这时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说:“大人,当初之所以和离,那也是张举人自愿签下的和离书。

    为此我们把京城一个两进小院送了他,并且还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如果他拒绝不收,然后说我们逼迫人还有些说服力。他自己身有功名,谁人能逼他?”逼迫举人可是要入罪的。

    王大人听了以后,又转头看了张笙。张笙连忙道:“傅家有钱,派个管家过来扔了地契跟银子就要我签和离书,我还能如何?”

    “你不愿你报官了吗?你没有啊,你来找王大人也只是为了举发小女,并没有对和离之事有异议。”傅老爷说:“你是看见小女入罪,所以才提出和离不做数,事实上就算不做数你也是打算休妻的对吗?”

    “这是张某家事,不劳傅老爷关心。”

    “如果和离不做数,我现在就还是你老丈人,你打算休我女儿,我还不能说句话了?”傅老爷都要气笑了。

    或许在这整件事情中,傅余容任性自我不可原谅,但他张笙难道就一身清白?更别说他还拿了傅家不少好处:老家的房子是傅余容翻修的,他儿子是用傅余容的钱送去淮山私塾的,他自己现在能吃好穿好过好日子,也是因为傅余容在养他。

    碗还没放下呢,就开始骂娘了,人不能这么无耻!还大善人呢?简直凉薄得没眼看。

    王大人皱眉说:“张举人,当初本官就说你治家不严,品性堪忧,让你延后科考一次。结果这才多久,你妻子就立刻犯下大错,本官没有治你的连带责任,你还来本官这里打算盘来了?”

    张笙一听这才有些清醒过来:他最近是穷疯了,所以才会开始觊觎傅家财产。但如果王大人真的要以治家不严这种理由再拖他几次,自己还有前途可言吗?

    最后他也只好有些悻悻的离去。

    叶川红身为受害人自然也在堂上,她冷眼看着这两人狗咬狗,只觉得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以前还觉得张笙虽然好发善心不顾家人,但毕竟是个好人。

    现在看清楚了张笙嘴脸,她只庆幸自己走得干脆。

    沈固不用说了,当初他的确有些是看在傅家有钱的份上愿意提亲,但也的确是打算好好对待傅余容……好在一切还有得反悔。

    他一个准官员,还怕娶不着妻子吗?所以走得更是潇洒无比。

    只剩下傅老爷有些茫然:这女儿入狱,以后该怎么办?

    +++

    之后叶家的日子更加平安了。小君待满一年之后就离去,但一年之后,叶川红也不需要请镖师了。

    傅夫人因为不放心女儿,所以干脆搬到平阳县居住,时不时的就会去牢中探望女儿。

    叶家包子铺就在衙门旁,所以她常常见到叶川红。面对叶氏时,傅夫人只当看不见。凭良心说,傅夫人知道是自己女儿眼瞎看上人家夫君,而且得偿所愿以后还莫名其妙的针对夫君前妻。

    这是错的。不过她也打心眼里认为:不过是一个村女,为难也就为难了,竟然还把我女儿害成这样!

    当做看不见已经是傅夫人最高的修养了,因为叶娘子跟衙差交情都好,一点点事情就要上告官府,傅夫人不想节外生枝。

    傅夫人现在跟傅老爷等同分居,听说傅老爷身边已经有了贴心丫头;傅少夫人乐得婆母不在;傅公子对这位妹妹多少有些不满,说讨厌算不上,但也说不上多心疼。

    如果不趁着自己还在的时候多照顾女儿一些,一个不小心有个什么病痛,那些没良心的都不一定会理会容儿。

    叶川红的确常常看见傅夫人去探监,每次看见都觉得快意。傅余容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不留情面,肆意妄为?还不就是仗着她叶川红无人可依?

    现在被整进牢里了吧?十年后傅余容都三十几了,也不知道届时傅家还是不是由她爹娘作主?

    +++

    张笙回到京城以后,痛定思痛,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考个功名。现在没钱了,他也只好安份点了。再说一句,身为举人,有人投献田地,有朝廷禄米,还有每次科考时替人做保。

    光是这些都是很大一笔收入,如果量入为出,几年之后买房置地都不是问题。

    张笙消停了,好好在家里努力,并且在下一届的科考中以吊车尾考上了进士。

    原本在命轨当中会拉他一把的御史大人现在不踩他一脚就不错了,所以他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放榜之后他连庶吉士都没考得,一脚被人踢到了边陲地带的福升县当知县。

    福升县可真是个穷县,比起他家乡村子还要精穷的可怜,连县官自身的俸禄都发不太出来。他唯一的生计来源,只有出租当年傅家给的那一小院以及他人投献田地的抽佣勉强度日。

    被踢到穷乡僻壤,跟文宰相家的闺女自然就没有了交集,而且他还没入朝就已经给王大人跟傅老爷的表哥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因此他这辈子也没有升过官。

    要说穷县的县令如果真想搜刮银子,虽说剑走偏锋,但也还是有法子的。只是张笙或许已经有了固定的行为模式,看见苦命人他就会去帮一把。

    以前他只是读书人,所以人人感谢他,但他现在是父母官。虽然大家也感谢他,但总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偏偏他一直都是以这样的面目示人,面具戴太久就摘不下来了。只是现在他已经不会为了帮人让自己揭不开锅的举动了……毕竟家里只有他,谁帮他善后呢?

    本来他也有考虑再娶,但福升县的富户还比不上他家乡村里比较殷实的农家呢,想来想去也就罢了。

    好在他儿子很争气,成功在入学淮山私塾五年之后考上了秀才,十四岁的秀才,可以算是天才了,因此淮山私塾特别让他继续入学淮山书院。

    因为知道他家条件不好,所以还是走了勤学生的名额,可以帮书院抄书或者做些杂活折抵学费。

    张辰一直在淮山自食其力,从来没有考虑过回家。家中闹剧他从母亲的来信都一一知晓了,当初觉得和善可亲的傅姨大变脸给了他很深重的印象。

    并且随着愈长愈大,读多了书,身边都是其身颇正的君子,他开始反省当初自己对待母亲的态度。十四五正是否定权威的时候,张笙因为自己的不得志,所以特别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每封信都急切的希望他有出息,希望他能孝顺父亲。

    这样的急切与权威的语气激起了张辰的逆反心,对远在天边的父亲内心渐渐变得不以为然。

    当然这些都跟叶川红无关了。

    在小小到了年纪以后,她就给小小说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人家。

    赵家就住在包子铺的对门,两家人时有来往,赵大娘跟叶川红两人都是没有丈夫的女人,也一样的自己支起了生意,叶川红卖包子,赵大娘卖杂货。

    两个自立自强的女人当起了闺密,后来两家儿女自己看对了眼,顺其自然就定下了。

    两家的经济情况差不多,人员差不多,重点是两家人感情都很好。两个老太太互相扶持,比起那对小年轻,她们指望的其实是彼此。

    叶川红的超强直觉一直都在发挥作用,赵大娘因此觉得叶川红是个有运道的女子,一直都挺信服她的。

    张辰后来在二十岁的时候考上了举人,并且娶了书院夫子的女儿,二十三岁考上了进士,不过他没有当官,反而是留在淮山书院当了夫子。

    除了年节送礼跟定时问候以外,他很少跟张笙有交集。张笙在福升县一直做到年寿终了,他很不甘心,并且固执的认为他之所以一直不升迁是因为王大人跟傅家那位表亲在打压他。

    事实上人家打压也就那一次,后面纯粹是他没有什么政绩,也没有什么人脉,小人物被所有人遗忘了而已。

    张辰在后来张笙身体不好的那段时间去了一趟福升县侍奉。张笙因此动了念想要辞官去让儿子养,但后来没有成行他就病逝了。

    本来张辰还想接母亲一起生活,但叶川红拒绝了。她还是比较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而且她直觉母子俩人就这样不远不近的处着挺好的。

    虽然她也不知道这直觉是为何,但将心比心,他媳妇儿难道会喜欢突然多一个婆婆来管着自己小夫妻的生活?

    自己跟儿子的感情也就那样,婆媳两起冲突的时候儿子也不会真心帮自己,两人住在书院配给的院子里,根本就是张辰媳妇儿的地盘,到时候多得是憋屈的时候。

    叶川红此生都过得很自在,除了年轻时碰到一个拎不清的丈夫,后来碰到一个拎不清的傅余容,后面过着的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却心境安宁。

    张笙此生都不晓得自己有可能走到哪一步,也不知道文宰相的女儿后来因为拒婚逃跑时钻了六皇子的轿子,结果成六王妃。而这位六王妃,跟他本该有一段姻缘。

    131 ? 一三一、被亡国的皇帝(一)

    龙朝是一个已经传承四代的王朝, 现在正进入了平稳富足的时代。

    因为在朝代抵定之时,开国皇帝有感于历代王朝不断重复历史,痛定思痛之下,设立了无论阶层身分, 所有人必须按律交税的决定。

    这个“无论阶层身分”的意思就是, 你是皇帝,皇庄要交税, 你是王爷, 私有土地店铺都要交税, 你是读书人、你有功名你的土地一样要交税。

    房产土地愈多的人交税的金额愈高。除此之外,任何人名下商铺有盈利一样要交商税。因为这样的改变, 商人并无不能科举的说法。

    在奴仆方面,民间不允私入奴籍, 这个朝代只有官奴,而官奴大多都入宫,民间根本弄不到官奴, 所以想要仆人服侍的只能签署雇佣合约。

    身为良民, 自然是不得弄出人命的。

    还有就是上税的人员改变:生下男子得缴纳丁税, 因为男子未来会是劳动力。但女子一向不被视为劳动力,所以不用上税。这个王朝因为这些政策,国力的确比前朝平稳许多,虽然并不能杜绝某些乱象, 但也的确有所改善。

    此朝开国之人显然有大智慧,所以想要在开头的时候就延缓土地兼并的脚步,让自己的王朝走久一点。甚至为了彻底避免夺嫡之乱, 制定了一个“唯有太上皇可入皇陵”的规矩。

    就是说每代皇帝必须要完成皇位的传递以后, 才可以安心去死。不然就不能以皇帝之名葬入皇陵。这个时代对祭祀之事慎重, 所以目前为止,前面三代帝王都是当了几年太上皇才入土为安的。

    按照道理说,这样一个富足又有规矩的王朝,应该可以多传好几代,但却因为龙朝太子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使得这个看上去很有潜力的皇朝就这样终结在了第四代。

    龙翔从小就表现优秀,各种各样的课业都难不倒他,在他十六岁那年加冕太子的大典上,他的风采更是让所有人心折,所有人都在疑惑完美的太子殿下到底会娶一个怎样的女子做太子妃。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龙翔谁都没有看上,反而看上了一个官奴。

    唐灵曾经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只是在她十四岁那年,父亲唐天和被人查出是南方璃国的奸细,也是因为这样,唐天和被斩,唐家男丁被流放,女眷成为官奴。

    成为官奴的女眷统一被发派到皇宫,被训诫礼仪之后又分发到各处当值。唐灵正好被分派到太子的宫殿当一个整理书房的丫头。

    唐灵从被发为官奴以后内心就充满了对皇室的仇恨,她坚信自己的父亲是被政敌陷害,并且对不辨是非的皇帝满心怨恨。

    太子身为储君自然也是她怨恨的对象,龙翔第一次注意到唐灵,就是唐灵意图在他熟睡的时候用发簪戳他颈动脉。

    唐灵当时以为自己必死,却没想到太子并没有处置她,反而把她提为贴身宫婢,并且唐灵意图行刺他的事情也完全没有流传出去。

    两人就这样一个真心想要行刺,一个每天用高强的武力值跟智慧抵挡行刺,一来二去就跟耍花枪没差别,两人也在这种诡异的关系之下发展出了不一样的情愫。

    到了太子十八岁的时候,应该要选妃了,唐灵因此闹了脾气,龙翔想要逗她开心,就带她去郊外普陀寺上香踏青。

    结果两人在郊外遇到了行刺太子的人马,太子没有带太多的护卫,身受重伤,唐灵此时已经对龙翔有情,因此一路扛着昏迷的太子躲藏,并且细心的照料了他。

    太子胸腹有伤,唐灵为了帮忙包扎去了他的上衣,然后在太子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唐灵衣着轻薄,自己上身无着,外面则盖着两人的外衣。

    经过这一夜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从隐晦的暧昧到明面上的暧昧,太子联络上自己的护卫以后,跟她共乘一匹马大大方方的回了宫。

    因为这场刺杀,太子选妃的事情不了了之,有的妃子看见太子地位日益稳固开始坐不住了,太子便以调查真凶的理由推辞了婚事,并且还跟唐灵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正当太子以为两人之间的关系会渐入佳境的时候,璃国的暗探联系上了唐灵。

    原来唐天和真的是璃国的奸细,真实身分还是现任璃国国主的亲哥哥。他从十六岁开始拜入龙国书院,然后顶了他人身分一路往上考,并且潜伏在龙国多年,娶妻生子,并且也的确泄漏出了许多机密给璃国。

    现在璃国主知道唐灵跟龙翔交情不一般,便开始接触唐灵,并且以她真实身分作胁,要她成为打入皇室的新一代奸细。

    唐灵因此开始对龙翔若即若离,她想样回应龙翔的感情,但又担忧自己靠他太近会给龙翔造成危险。龙翔则认为是唐灵还无法彻底放下父亲被判刑的仇恨,所以开始积极的想要为唐天和翻案。

    龙翔的举动感动了唐灵,但又因此顾忌更多。

    中间发生许多纠葛,唐灵也在半推半就之下在太子书房当中偷出了许多情报。这甚至导致太子奉命南征的时候输掉了几场战役。(是的,太子即使出征也带着心爱的唐灵。)

    后来因为唐灵的动作太大,最终被人发现了,她立刻逃到璃国寻求庇护,璃国主大张旗鼓的把她封为护国公主,然后太子竟然阵前求亲,要求两国联姻。

    太子已经把这话说出去了,皇帝也知道最近南征颇不顺利。与其继续劳民伤财,不如继续议和,于是也就默许了太子求亲的行为。

    至此两人应该算是可以修成正果了,两方都非常高兴。不过既然是护国公主出嫁,那规格自然不一般,半年之后,护国公主的送嫁队伍浩浩荡荡的从边境一路走到京城,排场广大,队伍豪华,看得出来璃国主对唐灵十分重视。

    等队伍到达京城外的时候,他们修整了一日,然后等次日黄昏时太子出门迎亲,嫁妆队伍先行,然后就是花轿浩浩荡荡的从皇宫大门进入。

    不幸的是璃国其实并没有打算要好好联姻,当天酒席进行到差不多,文武百官都处于一个放松状态的时候,藏在嫁妆箱笼以及假扮成婢女宫人的士兵就纷纷冲了出来,对著文武百官大砍特砍。

    皇帝皇后都当场身死,文武百官死了九成,皇子皇女全无幸存,宫中妃嫔也通通被杀。

    与此同时,还有一小队人去开了城门,驻扎在城外的部队也直接涌了进来,接着京城的富户跟百姓也跟着遭殃。

    太子自然是跟着兄弟们在一起的,他也最显眼。但璃国士兵一见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蜂拥而上把他打晕。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整个京城都被璃国士兵包围,太子被控制,唐灵在短暂的恍惚之后被告知情况:她的婚礼被璃国主利用了。

    城外的兵马都只是前哨,真正的大军早就趁着最近检查松懈的时候分批潜伏在龙国境内。

    有宫人拼死逃出报信,京城以北的驻军迅速反应过来,但因为群龙无首,皇室无人,最后演变成军阀割据的情况。

    太子自此被软禁,唐灵感到十分愧咎,但所有的一切都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原本龙国京城被划为护国公主的封地,太子成为公主驸马被软禁公主府(也就是原本的皇宫)。

    成为公主的唐灵并不开心,因为她的一举一动都在璃国主派来的人的管辖之下,最后唐灵带着龙翔出逃,到了北边收拢一批忠于龙国的势力,并且慢慢整合了北边,最后终于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情况。

    唐灵在北边并不受欢迎,许多人都说她是亡国祸水。但龙翔对她一直不离不弃。最后他在北边登基的时候,不顾众人反对立了唐灵为后。

    可能男女主的运气还是比较强,总之他们正式立国以后,北龙对上南璃再也没打过一次败仗。

    璃国至此只好继续议和,龙翔跟唐灵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些被无辜被杀的皇室跟文武百官:??????

    这次怨气的来源是龙翔的亲爹。他一直都以君主之思来培养龙翔,没想到会培养出一个恋爱脑,把整个国家赔上去了还无怨无悔。

    身为一个功德深厚的明君,他的怨气自然是要被重视的。于是他在太子册封大典的那一日觉醒了一个神奇的异能:能见因果。

    解释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他可以看见他人身上交杂延伸而出的因果线。善因善果,线段的颜色就是好看的黄色甚至金色,恶因恶果的颜色就是红色或者黑色。要是不善不恶,只是有交集,那就是普普通通的白色。

    如果用手去触碰因果线,甚至可以知道这段因果的来由跟可能的结局。

    龙帝认为会觉醒这种能力大概是因为龙朝受天所佑,完全没有怀疑这可能是因为家里倒楣孩子闯祸所致。

    而他现在眼中的太子,头顶正中有一条粗如儿臂,墨色浓黑的因果线,主枝往上而去连到不知哪里,分枝连到在场几乎所有人的身上。

    最奇怪的是这条黑色的因果线中竟然还隐隐泛金?

    龙帝:就很……秃然?

    132 ? 一三二、被亡国的皇帝(二)

    册封大典进行的很顺利, 但龙帝心中存了事,脑子中一直想着那条粗黑的因果线。现在太子已经常常在朝会后留下来批改一部分的奏折,只是那条因果线的主枝依旧不晓得连到谁身上。

    龙帝想要找机会触碰一下,但拿手在太子头顶上挥舞本身就是一个很怪异的举动, 想要知道前因后果还得维持动作一阵子。

    宫里人太多, 龙帝不想要让人以为父子之间有什么异常,最后想一想, 决定找个机会跟太子一起回到太子宫去看看。

    “父皇?”太子结束了今日的批改任务, 就看见龙帝跟着他一起出了皇聿殿。

    “今日事情不多, 朕想出去走走,不如就去你的潜龙宫走走。”龙帝乐呵呵的说。

    太子从小受宠, 在龙帝面前从来没有战战兢兢的感觉,现在父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