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天下风物魔王知 > 第 15 章节

第 15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如此豪情。

    宴会结束后的几日,辰郬岫等岱州学子起程前往京都。

    起程当日。

    “王公子、谢公子,你们怎么带了这么多书?”系统本以为辰郬岫携带的复习书籍够多了,结果看了王鳞栉和谢脩梁所带书籍都装满了各自的马车。

    谢脩梁说:“省试非寻常考核,理应多温习所学。若不是旅途跋涉,不宜携带过多物品,我还打算把我家书房的那几箱经典文集带来。”

    系统听后不得不感叹岱州学子果然善学。

    辰郬岫在去一个地方前,会仔细核查重要物品是否携带,于是他提醒王鳞栉和谢脩梁:“两位,请检查一下自己的文解等物品是否都带了。”

    “带了,多谢辰公子提醒。”谢脩梁打开包裹确认了一下自己的文解等重要物品都在。

    “文解如此重要之物,若是不带,即便到了京都也无法应试。谁会忘带文解?”王鳞栉说着就打开自己的包裹查验。

    看到包裹里各种文书都有,独独缺了文解后,王鳞栉霎时变了脸色:“我的文解呢?”

    “……”辰郬岫和谢脩梁一时间不知怎么接话。

    王鳞栉将自己马车上拴马的缰绳解下,骑着马疾驰回家。

    “主人,多亏了你提醒。但是王公子怎么会将文解忘带?”系统记得之前墨柏书院的考核,包括先前的州县考试,王鳞栉从未忘带过重要凭证。

    “等他一会儿回来问问。”

    不久后,王鳞栉带着文解回来了。

    将马的缰绳重新系在马车上后,王鳞栉郑重对辰郬岫道谢:“多谢辰公子。昨日我亲自整理搬运书籍到马车上,本是先装了文解。但后来恐包裹里的其他书籍会将文解压坏,故而又将文解取了出来打算最后再装入。结果来回搬运书籍,最后竟是以为已经装入。多亏你提醒才使我发现出了此纰漏。”

    “王公子客气。既然文解已找到,我们就起程吧。”

    丹国京都位于丹国中部,玬州境内。玬州与岱州仅间隔一州,从岱州向西而行即可抵达。同时,玬州与槲州北部接壤,可谓交通便利。

    辰郬岫等人准时于十月底前抵达了京都。在途中,辰郬岫将《丹国风物志》的岱州篇章编写完成。

    21|抵达京都

    刚入京都, 辰郬岫就感觉出了这里的繁华。街上车马不绝,衢道云集,府邸林立。

    很快, 辰郬岫等人抵达了文墨客栈。文墨客栈是为即将参加省试的举人们准备的住所之一。

    客栈免费为举人们提供食品。辰郬岫将行李收拾好后,决定下楼先喊上王鳞栉和谢脩梁,一起去就餐。

    辰郬岫快走到楼梯口时, 楼梯口旁的客房门忽然打开。一名举人从房内走了出来, 险些撞上辰郬岫。

    “抱歉。”举人连忙行礼致歉。

    辰郬岫看他行的致歉礼的标准程度,和书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无妨,你可也是要去楼下就餐?”

    举人回道:“正是。你也是?”

    “对,和我同来的两位同窗被分到了楼下客房, 我打算先去找他们。”

    “原来如此。”举人对辰郬岫行了一个学子间告辞的礼仪, 而后下了楼。

    等到举人走远后, 系统说:“致歉礼还好说,学子间的告辞礼可不常用。刚刚那名举人不会是京都本地人吧?”

    在来京都的路上,辰郬岫和系统就听说京都人恪守“礼”, 极其重视礼节, 各种礼规繁琐。

    “有可能。”

    辰郬岫下楼找到王鳞栉和谢脩梁后, 一同到了一楼。

    在柜台处登记点餐后,辰郬岫发现刚刚遇见的那名举人独自坐在一张餐桌前等待。

    辰郬岫走上前, 行了一个见面礼。这举人当即回了个更为标准的见面礼。

    辰郬岫问举人:“你可是点好餐了?为何一人在此?”

    “餐已点好。我就读于国子监, 同窗们被分到了其他客栈, 只有我在文墨客栈。”

    辰郬岫听后说:“我名辰郬岫, 这两位是我同窗,王鳞栉、谢脩梁。我们都自岱州而来。既然你的同窗们都在其他客栈, 这京都衢道众多, 地域广阔, 你与你同窗们联络定是不太方便。若是有急事,可以来告诉我和王举人与谢举人。”

    “多谢三位。我名祁荣景,京都本地人。今后三位若有困难也可来找我,我定竭力相助。”

    辰郬岫心想:看来系统之前推测不错,这名举人真是京都人。

    祁荣景很早之前就听过辰郬岫作为江湖魔王所做的那些事,当时对他印象极差。但后来听到他在纴州等地的所为,甚至在岱州取解时成了解首,对他的印象已经有了改观。今日见他如此和善待人,便也对他以礼相待。

    翌日,辰郬岫四人携带文解等去尚书省报道。

    户部官员在挨个核对举人们的信息。

    队伍排到了辰郬岫,辰郬岫将文解和照身帖等证件递了出去。

    户部官员看后心想辰郬岫是江湖人士出身,大抵不太了解省试的规矩,于是特意提醒:“辰举人,记得及时将你的家状与通保文书送往礼部。”

    “多谢大人提醒。”

    等到王鳞栉三人都提交了文解后,辰郬岫问祁荣景:“祁监生,请问你可知礼部南院在哪?”

    “知道,诸位随我来。”

    在祁荣景的带领下,辰郬岫等人很快到达了礼部南院。

    看着板榜上的内容,辰郬岫心想:这板榜要求如此繁琐,比自己在学校平时写的实验报告格式还严格。

    辰郬岫让系统用电子笔记本将板榜内容扫描记录了下来。

    回到文墨客栈后。

    辰郬岫开始对着电子笔记本上的内容一笔一划书写家状。

    系统看辰郬岫写的认真,不敢打扰。

    等到辰郬岫将家状写完,系统才对辰郬岫说:“主人,你书写这家状,比你在墨柏书院书写文书时都认真。”

    “板榜要求严格,京都人重视这些礼仪文规。若是这家状书写与板榜所要求格式稍有偏差,我觉得这省试还没参加,就会先被礼部说教一番。”

    辰郬岫不敢大意,又仔细核对了多遍自己写的家状后,才小心将家状收了起来。

    这时,有人敲门。

    辰郬岫开门后发现是祁荣景。

    祁荣景问辰郬岫:“辰举人将家状写好了?”

    “是,祁监生怎么忽然到我这里来了?”辰郬岫心想现在各举人应该都在各自客房填写家状。

    “不知辰举子可找好了合保人。若是没有,我自荐如何?”

    辰郬岫这才想起来之前谢脩梁和他说过到京都后要再找一人,凑齐四人后书写保辩识牒送达礼部。这是在丹国京都参加省试的传统。

    “容我去问问王举人和谢举人。”

    祁荣景道谢:“多谢辰举人,我就静候佳音了。”

    祁荣景走后,辰郬岫立刻下楼找到了王鳞栉。

    系统看到王鳞栉桌子上堆放了数张家状,不禁好奇:“王举人,你怎么写这么多份家状?”

    “我怕出纰漏。”

    王鳞栉自从上次险些忘带文解后,就格外重视这些身份文书。这次他不仅将礼部南院张贴的板榜抄录了下来,回到客栈后对着书写家状。而且还誊录了多份家状,逐一核对,生怕有一丝格式错误。

    系统心想看来辰郬岫说的没错,大家都对这家状书写格外重视。

    辰郬岫对王鳞栉说:“王举人,方才祁监生来找我,说是想和我们合保,不知你和谢举人意下如何?”

    王鳞栉听后很是惊讶:“果真?昨日我就和谢举人商议,抽空询问下祁监生是否愿意同我们三人签写保辩识牒。这下倒也省去了麻烦,你待会儿就告诉祁监生,我们同意与他合保。”

    王鳞栉本来是打算找自岱州而来的其他人。但是岱州其他县的举人们都不在此客栈,不方便联络,所以他就打算问问祁荣景。没想到祁荣景居然主动向他们提议。

    于是辰郬岫回去告诉了祁荣景。之后,四人聚在一起,互相写了保辩识牒送往了礼部。

    礼部官员在收取辰郬岫递交的家状和保辩识牒时,仔细查看了许久。

    辰郬岫和系统屏气凝神,以为出了什么差错。

    结果,礼部官员称赞:“负责科考这么多年,我第一次见有出身江湖的举子能将家状格式书写得如此精准,和板榜上的毫无差别,值得赞扬。”

    “大人谬赞。”辰郬岫这才安心下来。

    礼部官员看了看辰郬岫的祖籍说:“多亏现在参加科举的学子可以由就读书院所在州县推举。不然像早些年,辰举子从岱州去你原籍州县考试,再由原籍州县入京,可不一定能及时来尚书省报道。”

    “大人所言极是。所以我这次省试我一定珍惜机会。”

    十一月的某日。

    辰郬岫和其余举人们在听通事舍人致辞。

    众人严守规章礼仪,无一人私语扰乱秩序。

    待到回了客栈,系统才对辰郬岫说:“主人,通事舍人居然一个人讲了一个时辰。这来到京都后怎么这么多考前活动。”

    系统想了想,又说:“是不是等到元日,还要面圣?”

    “对。所以要抓紧时间复习。还要尽快将诗文整理出来,在这京都找一合适的显贵投递。”辰郬岫准备询问祁荣景京都哪位显贵易于接纳外地举子的诗文。

    翌日。

    辰郬岫向祁荣景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祁荣景听后说:“我打算去向户部的梁尚书投递。梁尚书为人清正,对于举子的自荐,不偏不倚。辰举人若是愿意,可和我一同去。”

    辰郬岫想到王鳞栉和谢脩梁同样还未解决投递诗文一事,于是问祁荣景:“不知可否将王举人和谢举人一并举荐?”

    “这……可以,只是结果如何还要看你们各自的诗文水平。”

    “多谢祁监生。”

    过了几日,辰郬岫四人拿着各自的诗文,前去拜谒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仔细浏览了四人的诗文后表示很满意,决定将四人推荐给礼部侍郎。

    梁尚书问辰郬岫:“听说辰举子是江湖中人,还曾在纴州经商,使得纴州刺绣业总收入较往年增加不少?”

    梁尚书是纴州人,时刻留意纴州本地的状况。

    辰郬岫回道:“是。”

    梁尚书称赞:“你半路从文,却能在赋诗时将所学用得如同国子监学子般,属实难得。不过省试不可大意。”

    “谨遵尚书大人教诲。”

    解决完投递诗文一事,又择日向礼部提交了省卷后,辰郬岫等人继续投入备考。

    客栈每晚都灯火通明,辰郬岫每晚丑时才休息。

    到了十二月底,各州贺正使抵达京都。

    这日,有人敲响了辰郬岫的房门。

    辰郬岫开门发现并不认识来人,于是问:“请问你是?”

    “辰举人好,我是岱州而来的贺正使。刺史大人让我此次入京朝觐时,询问岱州举人们在京都如何。”

    辰郬岫对贺正使说:“原来是贺正使大人。劳烦转告刺史大人,我在京一切安好。”

    “那便好,我去其他举人处看看。辰举子,刺史大人为每位岱州举人购置了一批书籍,是墨柏书院院长前不久刚编订完成。过会儿我会派人送来。”

    “替我多谢刺史大人。”

    辰郬岫将贺正使送走后,系统飞了过来:“主人,也不怪岱州进士及第者众多。岱州刺史都对科考如此上心,还千里迢迢遣人送来最新复习资料。”

    辰郬岫对系统的话表示赞同。

    下午,辰郬岫就收到了贺正使送来的复习书籍,内容上针对省试每场考试都有分析。

    元日。

    辰郬岫和众举子一早就整理好了着装,在各州贺正使觐见后,面见了皇帝。

    由于举人众多,所以皇帝只是说了些鼓励举子们的话,并未一一单独照面。

    系统一直站在宫殿顶部,他望着排列有序的仪仗,不禁赞叹京都果然极重礼仪。

    丹国科举的省试在每年正月中旬。所以在元日面圣后,举人们几乎都在各自客栈闭门不出。

    系统这几日一直为辰郬岫采买物品。

    到了省试前一日。

    “你这?”辰郬岫见系统在自己明日要带去考场的箱子中放了许多东西。

    “主人,这省试要考三天。我这几天去买了许多物品,干粮、蜡烛、木炭等等都有,保证你够用。”系统说完,将物品清单拿给了辰郬岫。

    “蜡烛考场发,举人不能自带。”

    系统听后将蜡烛木炭等拿了出来,只留下了干粮:“主人,那你将干粮带去。你原先装的干粮我觉得少。”

    辰郬岫不想拂了系统好意,于是答应了系统:“那我都带上,多谢。”

    22|及第入仕

    翌日。

    辰郬岫来到考场, 被检查后,领取了蜡烛草纸等,进入了贡院。

    礼部侍郎发表了开考前讲话, 众举人皆礼拜。

    到了卯时四刻,考试才正式开始。

    大家都知道辰郬岫有一只机敏的鹦鹉,会诗赋, 晓经算。故而今日一大早, 礼部尚书就派人将系统请至了礼部,亲自看着系统。

    由于工图、账本等辰郬岫准许系统随意使用。所以今日系统为了避免无聊,将辰郬岫之前绘制的工图、记录的账本都带到了礼部。

    巳时。

    此刻,系统正准备临摹工图。

    礼部尚书问系统:“这图是辰举人画的?”

    “是, 这是我主人在岱州参加建筑模型大赛时设计的模型的工图。”

    建筑模型大赛并非实际要投入应用的工程, 所以图纸并未及时报送朝廷。但是辰郬岫的水晶桥模型, 各地都略有耳闻。

    “原来这就是之前流传的水晶桥模型。等到省试结束,劳烦询问下辰举人能否将这工图留下,我拿给工部尚书看看此方案是否可行。”

    系统想到辰郬岫本来就打算有机会将工图报送朝廷, 于是说:“大人若是想将工图给工部尚书, 我现在就可以临摹一份, 不用等我主人考完。”

    礼部尚书闻言心想:辰郬岫的鹦鹉居然也会画工图?

    虽然较为惊讶,但礼部尚书还是客气地说:“好, 有劳了。”

    由于是要将图送往工部, 有可能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所以系统不敢大意。

    系统拿出了一个隐形校对仪, 在临摹时进行实时校对。

    系统画完后,把工图给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看了系统临摹的工图和辰郬岫画的工图后称赞:“这画得可谓一模一样。”

    礼部尚书当即就派人将工图送往了工部。

    半个时辰后, 工部尚书亲自来到了礼部。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