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今天继位了吗 > 第82章 战场试炼

第82章 战场试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场战争, 把迟生最关心的人都卷进去了。

    当初朝廷给的底线是云南必须出五千精兵,按照规定,一个精兵要战马、衣裳、盔甲、粮食, 所以,辅兵是精兵的两倍。云南当真按照“规定”来了,还多出了一个后勤营, 专门安置大夫、伙夫、浆洗缝补的健妇。

    这样的配置, 令人羡慕, 也令人觊觎。

    春生在京城交游广阔,许多人听说云南兵营的条件好, 都想来蹭一蹭。

    月底, 二表哥带着平日里来得最多的几个人, 再来春生这里蹭饭。刚到营房门口, 就看到春生带着一队人风尘仆仆回来, 有人身上还挂了彩。

    “这是怎么回事儿?”二表哥连忙问道。

    “小事儿,打猎, 被野猪顶了一下。”说完拍拍自己表示没受伤, 又招呼身后亲卫赶紧把手上的同伴带下去:“要是医官解决不了,赶紧去请小钟大夫。”

    “你还有心情游猎啊,这都两个月没动静了。”二表哥唏嘘。

    “不是游猎, 是为了那一口肉食。这么多人盘踞在这里, 周围的野兽闻到生人的味道,都不肯靠近。只能走得更远去猎一些野物,不然你们来了, 我拿什么招待?”春生笑嘻嘻拍干净手上的灰尘。

    众人只以为她说笑, 堂堂安国公府的女公子, 怎么会想吃肉还要自己猎。

    众人说笑着进了营帐, 女兵们先上了一些酒水,又推下去准备其他事物。

    一个二代问道:“今日怎么没有甜水?”

    甜水说的清水,这里水质不好,水井里打上来的水总有一股苦味儿。而且大夫说了,这里的谁最好烧开之后再喝,也可以加一点明矾澄清,否则喝了是要生病的。春生这里女兵多,心灵手巧,对过滤杂质、澄清水源很有一套,她们能通过一套复杂的程序,把苦水过滤成喝着回甘的清水,就被这些人称为“甜水”。

    在缺水的地方呆久了,才发现,喝酒远没有喝水舒服。喝多了酒,嘴巴里总是黏腻腻的,牙龈出血,还伴随着口臭。

    “一天能过滤出的甜水就这么多,我的那份儿打猎的时候已经喝光了,现在哪里还有。”春生潇洒得坐在矮几上。

    “真的假的,你身为主将,连口水都不能敞开喝,这可是你自己的营地。木大,你不会是舍不得,诓我们的吧。”

    “诓你们作甚?”春生笑着接过一个女兵递过来的文书,三两笔签了,扬着自己手里的纸道:“知道这是什么吗?我营中每日用度的文书,我不签字,后勤都无法保障。”

    有好事者一伸手就给夺走了,春生也不争,任他们看。

    这些人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怪不得下头都传你心肠软,正兵吃肉,辅兵也给吃饱,有病还有军医看诊。你这军医也太多了,他们的待遇都和你差不多了。”

    春生朗笑,“一个军医能救的人,比我能杀的人还多,怎能不好生供养。”

    “咿,这是什么,借条?”

    “在哪儿,我看看。”

    “真是借条,你向军需官借了肉蛋米面,大妹妹,这是为何?”听说有借条,二表哥也坐不住了,一把抢过来看清楚,担忧询问,生怕春生吃亏。

    “军中供给是定额,我多拿多占了,只能从下个月的份例里扣。所以啊,你们要找我,上旬来,等到月底,我都是举债度日了。”

    闻言,二表哥轻叹:“怪不得你营中如此整肃,士兵对你忠心不二,单凭这张借条,就知军中风气好,没有吃空饷的臭毛病。”

    “唉,这是迟生定好的规矩,你是知道的,她最讲规矩。如今在家里辛苦给我筹粮,总说穷家富路,不知道在家里怎么苦自己呢。”

    “行军打仗,粮草是重中之重,二妹妹也是关心你。”

    听了二表哥和春生的对话,起哄一起来蹭吃蹭喝的二代们都有些不好意思。脸皮薄的已经坐立难安,以为这是在借机提点自己。

    他们说话的功夫,女兵已经烤好肉食端上来,众人此时再走,显得刻意、扭捏,在春生的劝慰下,只得继续吃饭。只是有好几个在心中暗下决心,下回不能再这样了。他们本以为春生营中粮多,才来占便宜。

    他们也不腹诽春生,交往好几年,谁不知道谁,春生在京城手就很散漫,是个仗义疏财的主儿。

    饭到一般,突然有传令兵前来禀告:“将军,我们旧独的人与河湟的人起冲突了,就在营门口。”

    春生嘴里还含着肉,反手捉起长刀,一个健步冲了出去。

    一路跑,一路把肉嚼吧嚼吧吞了,跑了快一天才打到的肉食,舍不得吐。

    到了营帐门口,果然看见十几个河湟军打扮的士卒,正围在营房门口大喊:“把人交出来!把人交出来!”

    “军营重地,为何喧哗?”春生排开众人走出来,她一身铠甲足以表明身份。

    那十几个河湟士卒先是行礼,才道:“这位将军,不是我们聚众喧哗,是有人骗了我们的猎物,逃入营中。因军中有规矩,擅入云南军营者死,我们只是来讨个说法。将军,弟兄们在这里驻扎的两个月,嘴里没一点儿荤腥,今日好不容易弄了些肉补补身子,我们营中也有受伤的兄弟,就等着这一口救命呢。若是已经吃了,补偿我们一些米面也行。”

    为首的人出来答话,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不是个普通士卒。还时不时瞥一眼,云南军营旁边空地上,高高支起的木杆,上面有几颗用石灰腌制过的人头。

    云南军中多女兵,毕竟春生就是女将。而女子入军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在河湟这等苦寒之地,女人是财产。很多当兵的,一辈子见过的女人屈指可数,要么是老得可以忽略性别的老妪,要么是被众人簇拥着呼啸而过的贵女,他们只有看一眼的机会。他们这辈子拥有女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现在、身边、眼前,有这么多女人,怎么可能人人都忍得住,不犯浑、不伸手。

    春生扎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告示牌,派人宣讲,又派人与英国公世子交接,严明规矩。她营中的女兵,也是正经上战场杀敌的袍泽,不许别人侮辱。因此,云南军的兵营比其他营房都远些。英国公世子也理解,在军中三令五申,不许人胡乱靠近,擅自入内者,格杀勿论。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以为自己是特例,以为自己本事大,以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些木杆上的人头就是这么来的。春生怕招来蚊蝇和疫病,还特意用石灰腌制了。

    战争,还没开打,众人已经意识到了战场的残酷。

    “你说骗,怎么骗的?”春生问他。

    “那人穿着云南军的衣裳……”

    “只凭衣裳认人?可有看清相貌,确定是我军中的人吗?”

    “又矮又白,还胖,怎么不是女兵?”有河湟军的人鼓噪起来,“你们是不是不想还我们黄羊?”

    “胡说八道,我们营的伙食有口皆碑,难道还会看得上去去一头黄羊,说话放尊重些。”云南军的人不干了,这不是纯纯的污蔑吗?

    春生转头吩咐人,“去伙头那里查一查,今日的猎物可对,有没有黄羊。”

    河湟军领头的那个小校都摸不着头脑,女人就是麻烦,哪里不尊重了?女人天生个子矮,云南军待遇好,吃的又白又胖,这明明是福气啊!

    不一会儿,亲兵就拿着几张单子过来了,上面清清楚楚得记着今天入营房的食材,从谁手里来的,什么时候来的,上面还有交接人和管事的签字画押,一切明明白白。

    春生拿着单子才真切意识到,迟生那么重视流程、制度,到了要用的时候,何其便利。

    一查就查到了,一个女兵被带过来,隔着栅栏,河湟军那边大声喊;“就是她,就是她!”栅栏都拦不住他们。

    “安静,不许喧哗!”春生大喝,“都闭嘴,一个一个说!”

    “你还敢出来?”有个河湟人怒气冲冲刚开口,就被他们领队的人拉住,换自己上场。

    “这位姑娘,我们说好了,把黄羊给你,你给我们等重的白面,结果你一去不复返,我们等不到你,才来要个说法。你既然来了,就把事情说清楚,不要让人以为,咱们河湟军舍不得一头羊。关键是信用,既然说话,自然是要算数的。”

    那女兵各自虽矮,却毫不怯场:“你们还玩儿倒打一耙啊!我是答应给等价的白面,可我已经把白面折成银子,给黄须儿了。你们这儿来问我要,是想一头羊、卖两回吗?”

    “什么黄须儿?我们根本不认识!你才胡扯!就是不想还我们的羊!”

    “我就和大哥说女人没定性,说过的话转身就能反悔,就该当场交货。你非说米面太重搬不动,如今想来,分明就是借口。”

    女兵寸步不让:“黄须儿每次都跟着你们一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怎么可能不认识?我是采买,正经买羊的,凭我们营房的待遇,我还能骗你们一头破羊?说笑话勒!”

    一方以为自己被骗了,又急又气,一方认为自己被当成冤大头好欺负,又羞又怒,语气都不怎么好。加之驻扎两个月,日子乏味,两方火气都大。

    眼看着,外头河湟军已经忍不住顶开栅栏,要面对面说理。这真要冲进来,不说他们能干什么。只说当初是立了规矩的,擅入云南军军营者死。到时候,真杀了不通人情,若是不杀,威严何在?

    “闪开!”

    说是此那时快,一道寒光闪过,随着暴喝声,寒光划过众人面颊,感受到劲风的人条件反射退开,苗刀在黄土上画出一条深深的痕迹。

    春生一刀划出界限,倒提苗刀,不怒自威:“不许冲击军营。”

    “你,好好说话。”春生这是对自家女兵说的。

    那女兵被激起的一肚子火气也暂时压住,恭敬道:“将军,属下没有说谎,的确是拿银子向黄须儿买的。那人说他们打猎也舍不得吃,就想换成银子,若能侥幸回家,带给爹娘养老。二两银子,是我私房出的,只为给姐妹们加餐,没走公账。”

    女兵也委屈,自讨腰包,还被人倒打一耙。

    “听到了?你们怎么说?真不认识黄须儿?不要说谎,军营重地,人多眼杂,没有秘密。”

    那领导仔细回想,“我们中真没有黄须儿这个人。”

    “怎么没有,他头发、眉毛、胡子都是黄的,为了掩饰,还不留髭须,人人都叫他黄须儿,还说他不是正统汉人,是和胡人生的孩子。”

    “哎呀,他叫房秀儿!”领队一拍大腿,“那是中军的人,根本不是我们的人。”

    “可我每回见,你们都走在一起。”

    “军营的路这么宽,他走过来打招呼,咱也不能不搭理啊!”领队终于反应过来了,有个房秀儿在中间捣鬼,偏偏两边语言不通,又有误会,别说,黄须儿这个外号,起得挺贴切的。

    误会解释清楚,众人也终于不再针尖对麦芒,愿意明说更多细节,而不是阴阳怪气,要对面的人猜测真意。

    春生问清楚那个黄须儿是那一营的人,叫人去带了来,他的上官也跟着过来。三方一照面,当面对质,黄须儿很快就败下阵来,从裤腰带里翻出昧下的二两银子。

    春生让女兵把银子收回,又对河湟军道:“一场误会,不能让你们白忙,给你们装些米面,只当交个朋友。”

    “属下岂敢,岂敢……”河湟军的人知道闹了误会,纷纷后怕。当时怒火中烧,凭着胸中一口气冲栅栏,要是真冲进去、真被杀了,时候查明真相又有什么用。

    “别推辞了,拿去吧。都不容易。”春生摆手,让兵士把米面搬到营外,随他们自便。

    看着主将领着人走远,几个河湟士卒面面相觑;“大哥,拿不拿。”

    看着用粗麻袋里透出的棉布,领队的咽了一口唾沫,伸手解开袋子,里面是上好的面粉,微微泛黄,生的闻着都有一个股儿麦子的甜香。这棉布口袋内衬,做一套衣服绰绰有余,云南富庶,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若是自己战后,能娶一个云南婆娘……不不不,难道上战场,好好接触,要是能来个英雄救美,婆娘不就有了吗?算了,算了,还是照人家的规矩办,看看这地上的刀痕,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能上战场的女兵,可不是自己能消受的。

    回到营帐,肉都冷了,营帐中间又升起火塘,烤热了食物再用。

    营帐的设置也有云南特色,比如这个火塘。中军将士最爱用火盆,河湟士卒喜欢点篝火,春生则喜欢在地下挖一个坑,上面烤火,兼职做饭。

    春生招呼他们吃肉,一个个的就只顾着吃肉,没人说话。还是二表哥实在,见气氛实在沉默,喟叹道:“大妹妹,你这力气,着实有些大啊。”

    “嗯?你们不是早就知道吗?”春生疑惑得望过来,像枝头上的胖鸟,微微侧头,尖巧的鸟喙对着你,可爱!

    某二代害怕得吞了口唾沫,“以前只见过你打猎。”

    “打猎也要张弓搭箭啊,这不一样的吗?”迟生不明所以。

    不一样,不一样,我们以为大家是一路人,都是纨绔圈子的,旧独最多你身份高贵些、特殊些。没想到你悄悄做了大力士,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悄悄,正大光明的悄悄,我们都以为那是吹捧,哪成想是真的啊!

    春生抽刀、横斩、扬眉的动图,在每个人人心里反复播放。这样的风采,真是令人向往啊。

    春生不清楚这些二代的想法啊,她只知道,那天之后,来找她蹭吃蹭喝的人少了,开始还以为是和二表哥的双簧起了效果,后来才知道是二代们回去后宣传,春生武力值惊人的传说居然是真的。

    这些小傻子,难道他们一直以为是假的吗?

    驻扎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云南与此地接壤,愿意不计代价的送补给,大军不行,从各地抽来的军饷每天烧着,四川布政使已经连向中枢递了三道折子,每道折子都文采飞扬,但字缝里只透着一个字:穷。

    英国公世子陈兵的日子里,也摸清楚了吐蕃战况和大致地形,把几位重要将领召集起来,商议出兵。

    帅帐中衣甲鲜明,将领们跃跃欲试。三皇子最积极,率先开口,“我愿为先锋,请大帅下令。”

    英国公世子拧眉不语,先锋是不可能先锋的,最多让他跟在大军里,前头打仗的时候,让他隔着人群看一眼。

    二代们纷纷请战,老成的将领也含笑看着,回忆当年风采。英国公世子想拉缰绳降速,这些野马却不受控制。

    英国公世子只能安慰自己,士气高涨,可用。

    遂派先锋部队挺进,准备攻打郭勒木德。郭勒木德是吐蕃、河湟之间最大的城市,河流密集,是这干旱之地难得的水草丰美好地方。连喝水都不太能保障的大军,眼馋太久了,若是能拿下这里,大军的后勤就有了保障。

    主帅安排好先锋和中军,转头问春生,“木将军,可愿请战。”

    “末将听凭大帅吩咐。”春生拱手抱拳。她这一支,正兵只有五千,和号称数万的军队比起来,不够独领一军,只能算一支偏师。春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这次就是来历练的,不求多大功劳。再大的功劳,她能立刻被封公爵,拥有封地吗?不会!而这些她迟早都会拥有,不必做义气之争。

    英国公世子也不勉强,只道:“那你殿后。”

    大军向前冲锋,殿后的人没有危险,自然也没有功劳。

    回到营帐,春生把主帅安排和青山将军说了。青山将军经验丰富,闻言很是赞同:“正该如此,我们此行,只为练兵。”

    “还有救人。”春生想着情势不好的朋友江德,已经许久没收到他的消息,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同一片天空下,迟生也在想着战场上的人,不知姐姐怎么样了?钟勉怎么样了?二表哥怎么样了?消息怎么这么慢啊。

    迟生去问鸽子坊的人,结果他们说鸽子又丢了。

    好吧,这很正常,迟生安慰自己,大军之中,想要用信鸽通信是何等困难,那么多好手在,随手射杀了,也不冤枉。鸽子还有天地,高原上鹰很多,天敌啊。幸好她们通信一直用苏州码子做的密码,不担心泄密。

    迟生等着驿马送来的长信,反复阅读,一封封攒起来,放在小匣子里。

    春生写信说女兵慢慢说适应了军营生活,走出云南才发现,对女子参军做事大惊小怪的人比比皆是,外头人对女人很傲慢。

    迟生立刻给她汇报好消息,今年又新招了多少女工,有多少流民拖家带口到云南安家。只要她们施政宽容,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正视平等的意义。

    钟勉说军营里对军医很重视,他没有受委屈,因为他的曾祖就曾随军,救治过许多人。但他还说迟生送去的蛇油膏很好用,防冻疮开裂、一流,他虽然也能配制,但原料不易得,许多士兵手脚都开裂了。

    迟生担心他报喜不报忧,连忙组织人收蛇,用蛇油做了冻疮膏,给春生送了一大批,也给钟勉送了一些,让他留着做人情。

    春生写信说大军已经开拔,她作为后军走在最后,一点儿也不危险。

    迟生立刻安慰她建功立业有的是机会,千万不要冒进。

    钟勉写信说自己在中军,颇受礼遇,没有大事,只是战事繁忙,信可能时断时续,让她不要担心。

    然后,在长久失去消息后,一只迷路的信鸽飞回来,上面简短得写着:“中军被拦腰击溃,后军变前锋,已入郭勒木德。”看日期,已经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怎么办?怎么办?迟生急得在屋里转圈圈,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吐蕃。

    江德陷进去了,姐姐去救他也陷进去了,还搭上钟勉和二表哥,这是葫芦娃救爷爷吗?

    可再着急也没有用!迟生只能继续安排人送粮草补给,押送补给的人都是精锐,随时可以从运粮队变成救援队。

    迟生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反复叮嘱,“遇到危险,保命要紧,东西不重要,丢了不治罪。但要保阿姐安危,找到她,把希望带给她。”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