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权御山河 > 第216章 复位 ◇

第216章 复位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恭喜贤妃娘娘。◎

    姜大监在内宫里面当差, 自然知道赵皇后已经免除了一切责罚,恢复了管理后宫的权力。他看见赵皇后身边的贴身大宫女立即及殷勤地笑着:“是什么风把禄姑娘吹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哎呦, 你们这些个没眼力见的,没看见禄姑娘来?快去伺候一盏茶来!你们这些兔崽子!”

    竹禄进了内务府的门, 淡淡地笑道:“姜大监, 我不是来吃茶的。我们娘娘找您去说会话,有事要大监受累。”

    “禄姑娘哪里的话, 能给皇后娘娘办差,那可是老奴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姜大监说着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我随姑娘去。”

    竹禄点点头,自顾自地走在前面。

    姜大监走在后面,身后带了一个小内官。

    在惠妃掌权期间,宫里能换人的地方全部都换了一边, 又因为兵部改革, 释放了一批宫女, 现在宫里内外重要位置上几乎都是惠妃的人。

    可这个姜大监不同,他在内务府这个位置上, 无论是惠妃掌权还是皇后掌权都对他有一百个满意。

    这跟他的能力有关系。

    他虽然是个阉人,但是他就是有眼力看见谁在朝中后宫得势。无论这个人现在是不是被禁足亦或者是掌权,他都不会因为这个人现状而怠慢了这个人。

    宫里内务府是一个肥差,后宫里的采买, 大小事务基本都是要过内务府的手。

    姜大监不是不贪, 而是贪得很有原则。

    他不是不看人下菜,而是他从来不得罪前朝后宫任何一个有可能掌控他命运的人。

    这些年, 惠妃虽然过得隐忍, 但是姜大监从未怠慢过兰香殿上下。因为他知道, 一个懂得隐藏自己的人,一定是不好惹的。他想在宫里活得长久,就必须对这些人慎重。

    所以这次惠妃掌权,撤换了那么多内官宫女,唯独姜大监是惠妃没有动过撤换念头的人。

    不仅是惠妃,就连一直禁足在长嬉殿的贤妃,姜大监也一直照顾有加。每逢冬日,姜大监都会派人悄悄送去棉被、冬衣、炭火好叫长嬉殿好过冬。

    姜大监知道,只要许安归还活着,他就必定会回来,贤妃也必定会从长嬉殿出来。

    赵皇后那里就更不用细说了,姜大监一直都是恭恭敬敬地供着。哪怕这次赵皇后失势,但太子犹在,他不敢落井下石。除了更勤谨的侍奉着,也不敢再做多想。

    姜大监望着咸宁殿的大门,卑躬屈膝地站在外面等着传唤。

    “老奴给皇后娘娘请安,恭喜娘娘守得云开。”姜大监做了大礼。

    赵皇后扬了扬手:“起来说话罢。赐座,奉茶。”

    姜大监连连谢过赵皇后之后,便坐了下来。

    赵皇后道:“大监在内院里主事多年,应该知道这次我能从复权的原因。”

    姜大监连连点头:“祭地大礼就在眼前,除了娘娘您,没人可以胜任。”

    “你是老人,主持惯了这种事情,今日喊你来,就是有一件顶重要的事情交代。”赵皇后捏起身侧一个糕点,放在嘴里品了品,“听说这些年,你拿着自己的月钱一到冬日就给长嬉殿贴炭火?”

    姜大监听了这话,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立即站起身,跪下,诚惶诚恐道:“皇后娘娘明鉴,老奴是个不中用的,不会做事。但是有一个道理却很是明白那就是——知恩图报。老奴刚进宫的时候受过太傅的照拂,省了一顿板子,老奴一直感恩在心无以回报。这才在贤妃娘娘禁足期间使了些银子,想让贤妃娘娘好过些。其实不仅是贤妃娘娘,这些年宫里的主子们对老奴都是照顾有加,老奴都记在心里。在这宫里,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老奴不敢让主子记老奴的送碳之恩,却想着能当送碳之人,让各位有恩与老奴的主子,都过得舒服些。”

    赵皇后望着姜大监,这人话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无论是惠妃贤妃还是她在这后宫里面受了冷落,他这个内务总管从未因为这些事而怠慢过任何一个善待他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惠妃换了那么多人,独独留下了他的原因。

    “你起来吧,”赵皇后轻笑着,“我也没怪罪你什么。这是你一贯做事的风格,我知道。你所求的不过就是一个四平八稳在宫里讨生活。这原也没什么错。”

    “多谢娘娘体谅。”姜大监站起身来。

    “既然贤妃曾经照拂过你,那这件事你亲自去办吧。”赵皇后望着姜大监,“祭地大典,贤妃为国祈福多年,要以神使的身份参与,祭祀的礼服,内务府准备好了就去长嬉殿送去。再者,陛下解了贤妃的禁足。她那里,陛下到底还是会去,陛下的衣食住行半点马虎不得。长嬉殿里冷清了这么多年,你很该拨一些伶俐的人给贤妃使唤。”

    姜大监低头听着。

    赵皇后揉了揉鬓角:“这些事,你都是做惯了的,即刻便去做吧。打今起,长嬉殿的禁足算是解了。不日我便会给各宫送懿旨,广而告之。”

    姜大监欠身点头,应道:“是,老奴这就是去准备。若是皇后娘娘没什么吩咐,老奴这就退下了。”

    赵皇后摆摆手:“你退下吧。”

    姜大监行了礼,便默默地退了出去,回内务府,点了几个新训出来的宫女与内官,发动内务府多数内官搬着桌子、花瓶、字画、草木,浩浩荡荡地向长嬉殿行去。

    红烛姑姑开门的时候,还觉得纳闷。

    听了姜大监的来意,立即喜出望外,把姜大监请了进去。

    贤妃跪在蒲团上,闭目滚珠。听见外面的动静也没有动,只是继续把嘴里的经念完。

    红烛引着姜大监来到殿外,有些抱歉地说道:“有劳姜大监在这等一会,我们娘娘这段经很快就念完了。我给大监做一盏斋茶来,大监边喝边等?”

    姜大监连连摆手:“刚从皇后娘娘那里喝过茶过来,等一下不妨事,让他们先在长嬉殿里忙起来。”

    红烛点点头,引着内官宫女把手里的东西一次都放进了长嬉殿。

    这都做装饰用的,能先拿来的就先拿来了。

    贤妃念完经,这才起身,看向外面,她早就听见了外面聒噪,但是她心若尘埃,缓缓静静。

    “老奴给贤妃娘娘请安。”姜大监见贤妃起来了,立即站在门外给贤妃行了一个礼。

    贤妃看见姜大监,淡然一笑,仿佛白色佛莲陡然绽放:“不用多礼。”

    姜大监讲明来意。

    贤妃一直都是淡淡的笑容挂在脸上,一言不发地听着。

    “老奴恭贺娘娘复位。”姜大监又作势行了一个礼,然后站起身来,“皇后娘娘亲自安排老奴来给娘娘说这个消息,就是想老奴向娘娘掏个喜气。后面祭地礼节繁琐,制作礼服也是需要时间。还请娘娘配合,让内务府量了尺寸,才好去做。”

    贤妃轻声道:“有劳大监费心了。”

    姜大监又道:“娘娘这些年穿惯了僧袍,喜欢清素的东西。老奴从尚宫局里选了几身内敛干净的衣裳来,娘娘先用着,等尚宫局的人带着样本子来给娘娘选。”

    “大监这些年一直照顾着长嬉殿,我心里记着。”贤妃望着姜大监。

    姜大监一听这话,连连摇头:“娘娘切莫再说这种折煞老奴的话了。太傅是何等人物?前朝三元及第,最年轻的状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太傅不嫌弃老奴是个阉人,教老奴读书识字与世间大道,这等再造大恩老奴报不了太傅,这才把福报还给了娘娘。娘娘千万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娘娘出来就好,若是还有别的什么需要的,尽管派红烛姑姑来内务府吩咐一声,老奴必定替娘娘办到。”

    太傅临允一向是个洒脱之人,不喜欢被这世俗的条条框框束缚,所以他不计较内官身份,只要有内官愿意问他,他便愿意倾尽全力指点这位内官读书识字。

    贤妃以前只是听过自己的父亲曾经在宫里结识了一位勤奋好学的内官,经常听父亲夸赞这个内官聪慧,却不知道这个日日向父亲求学的内官是谁。

    而今听姜大监自己说出来,才知道这个内官竟然是姜大监。

    有了这样的渊源,贤妃自然对姜大监多了几分信任。

    她相信,父亲愿意教的人,聪慧与学识且放在一边不说,人品肯定是信的过。毕竟她的父亲一直都是帝师,看人教人还是很准的。

    “既然这样,”贤妃想了想,“就请姜大监替我到安王府传一句话,说我已经解了禁足了吧。”

    姜大监连连点头:“是了,这么大的喜事一定要通知安王殿下,我这就亲自出宫走一趟。”

    姜大监说完就匆匆离开,拿了腰牌出宫去了。

    贤妃站在长嬉殿,扶门而望着眼前经过内官与宫女打扫、装饰,重新鲜活起来的宫殿,久久不语。

    她已经记不得,上次这个院子变得苍翠欲滴,百花奇艳的春日是什么样的了。

    这个院子里有过繁荣,有过落寞,有过寒冷,有过万人朝拜,也有过孤树万花。

    以前,贤妃觉得这一切,都是她人生中顶重要的事情。时过境迁,她亲眼目睹了她深爱的那个人的变化之后,就觉得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那一瞬间崩塌了。

    一切的过往,都变成眼前这棵合欢梦幻的颜色。一切的梦幻,都被这些人欲横流的念想所淹没。

    搅入这场斗争非她所愿,可直面斗争她从未怕过。

    从今以后,她便要开始与这些后宫的女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所有她不愿意却又不得不去做事去谋算别人。

    她的父亲送她进宫之前,还教她,要遵从本心,不要随波逐流。

    在她过去的十多年里,她也以为自己会在东陵帝庇护下一直遵从本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生活是一个可怕的磨刀石,它一点一点地磨平了她满心的期待与东陵帝的赤子之心。

    终让他们背道而驰。

    “娘娘,春日里花开正好,御花园里百花齐放好看得紧呢。”红烛一脸兴奋地向贤妃诉说着她路过御花园看见的一景一物。

    贤妃却是满眼空灵地望着勤政殿的方向,喃喃地回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开新卷。

    (捂脸)昨天两章红锁了,我人傻了,我发誓我什么都没干。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