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 > 第35章 新闻 ·

第35章 新闻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故宫博物馆的王院长就觉得: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也是最梦幻的一。

    其实在考古界看来, “传国玉玺”是个多义词。李世民、朱元璋、甚至乾隆皇帝都给自己刻过传国玉玺。分别称为:唐传传国玉玺、明传传国玉玺、和乾隆田黄三连玺。

    如今,除了乾隆款的田黄三连玺还在博物馆里保管着(由末代皇帝溥仪捐献给故宫。)其余的两方传国玉玺,均消失于汤汤的历史潮流当中。

    但这些秦以后仿造的传国玉玺都是赝品, 正宗的传国玉玺, 始终只有那方李斯刻的秦传国玉玺。这一枚玉玺,已经消失了整整一千多年。谁也无法查证它的下落。

    来陆家之前, 王院长特地给何咏雪打了个电话, 再三问道:“是哪一朝的传国玉玺?”

    他心想顶多答一个“唐朝传国玉玺”——那也是足以震惊世界,相当了不得的一级文物了!

    但何咏雪斩钉截铁道:“受命于,既寿永昌——就是那一方秦朝传国玉玺。”

    王院长:“”

    他是不是在做梦?秦朝的玉玺居然现世了?!

    但何咏雪的名头摆在那里, 她本人就是中国最好的鉴定专家,让他不得不去相信这个马行空般的事实。

    只不过, 玉玺出世的消息实在太过于重大, 王院长当即决定:先考察清楚东西的真伪再说。

    所以这次来陆家鉴定传国玉玺, 王院长几乎团建了故宫最顶尖的文物专家团队。其中包括十几个文物研究员,十几个文物修复师, 个顶个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

    一大早,何咏雪就接待了这支专家团队,林蓉站在一旁陪同接见。鉴定的过程和之前一样——专家们轮流上阵,想尽办法查找这方玉玺上作伪的痕迹。

    结果他们都发现:哪里有什么作伪的痕迹?!看看这苍老的包浆,莹润了整个玉玺表面,泛出宁静的岁月光辉。

    最后,故宫的专家们都认同一个结果——这传国玉玺没有任何赝品作伪的痕迹。好像就是真品?!

    与此同时, 王院长还接到了一通电话, 是新疆博物馆那边打来的——他们昨将元顺帝的金丝楠木棺椁打开了, 发现了许多元朝皇帝的陪葬品。

    因为张掖地区独特的干燥气候条件所致,连皇帝下葬时的龙袍都完好无损, 一下子就能确认墓主人的身份。

    挂了电话,王院长激动得连手都在颤抖:“这秦传国玉玺应该是真品就是元顺帝的陪葬品!”

    “”

    屋子里的众位故宫专家沉默了片刻,随即炸开了锅。人人都知道这玉玺的出世意味着什么。

    “乖乖不得了!”一位研究员首先开口道:“这玉玺可是真正的国宝!堪比我们故宫馆藏的清明上河图!”

    另一位专家道:“幸好这伙盗墓分子落进了法网,要不然的话,这么一方国宝流落海外,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王院长随即后怕道:“这玉玺要是摆在外国的拍卖会上,国家肯定要花大价钱去赎回,甚至要价上百亿都算少的幸亏老爷保佑,让国宝留在了国内!”

    陆澄砚只觉得这玉玺能讨回来都是林蓉等人的功劳,和老爷无关,于是道:“这方玉玺是林小姐和西北文物局的两位特派员从盗墓贼手上抢回来的,为此,他们差点连命都丢了我想给他们先开一场记者招待会。”

    “那是一定!”王院长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林小姐,你是守护国宝的英雄,国家一定要好好表扬你的功绩!”

    周围的老专家们纷纷附和道:“是啊,一定要向文物局申请表扬你们的英勇举动,让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工作!”

    “我看不光是文物局要开表彰大会,故宫也要开!林小姐,到时候你一定要赏脸来故宫参加献宝大会!”

    “这玉玺要是能收藏进了故宫博物院,就是和清明上河图并列第一的镇馆之宝,这是国家的一件大幸事啊!”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林蓉打哈哈,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轮番夸她,还称呼她为英雄,实在有些不习惯呢!

    ***

    隔日,北京和新疆两地一百多位专家联合认证:传国玉玺横空出世。

    这一则消息疯传了整个世界。国内的微博朋友圈纷纷刷屏。接下来一周,各大新闻头条都被“玉玺”的新闻给霸了屏,有关玉玺的消息简直是铺盖地。

    晚上吃过饭,林蓉打开中央一套,看到的焦点访谈是:“各位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接下来我们将连线前方记者,带领各位去故宫瞻仰传国玉玺的真容。据了解,这也是传国玉玺出世以来,第一次公开展览”

    再换个台看,也是同样的新闻:“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您现在看到的是凤凰电视台的直播。下面,记者将会带领大家来见证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镜头随着记者切到了故宫博物馆内部,周围一片镁光灯闪烁,简直比国庆节的时候还热闹。

    她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干脆再换了个台,调到了自己最喜欢看的央视纪录频道。结果该频道正在播放纪录片:《传国玉玺》——从前央视栏目就做过玉玺的专题,但谁也不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全片只靠专家们的臆想和猜测。

    如今恰逢玉玺出世,纪录频道就把老掉牙的片拿出来播放,算是陪衬那些打了鸡血似的媒体一起作秀。

    “本节目,由xx酒厂冠名播出”

    开头一段,某大学的考古教授介绍道:“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是古代皇权的至高象征”

    林蓉:“”

    我想看个和玉玺没关系的节目,怎么就这么困难?

    她再换了几个台,晚间时分,各频道都在夸夸其谈传国玉玺现世的全过程,媒体靠着想象力把追讨玉玺的经过说得惊心动魄,新疆警察局和文物局的领导们友情出镜。

    至于付雯和肖珩——目前还没打算出面应对各路媒体。主要是——他们两的目的本来是追寻高昌王陵血案的凶手,只是追凶途中顺带着搞了个玉玺大新闻。

    至于她呢搞大新闻的诸多事项都交给了陆澄砚去办,他说想给她开个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她是追讨国宝的大英雄。

    可看到电视上这么多记者疯狂吹捧的样子,林蓉倒是有些害怕起来:自己从没打算当个大明星。不知道当媒体们蜂拥而至的时候,她该怎么应对镜头呢?

    所以说:她还真是个社交恐惧症晚期患者?

    不过比起这些来,她更好奇的是:传国玉玺究竟是怎么落入到元顺帝手中的呢?

    不久之后,新疆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倒是解答了她的心头疑问。

    话说回来,胡子晖和他的九个属下被捕后,一直咬死不肯回答元顺帝大墓的位置,想以此要挟政府给他们减刑。于是新疆警方采取心理攻坚战术,前后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从一个最年轻的盗墓贼身上打开了突破口。

    之后,新疆文物局连夜组织专家去了张掖郊区。按照这小贼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元顺帝墓的位置。

    这时候大墓已经被挖开数有余,专家一踏进墓道,就发现土里面埋着几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正是记载了墓中陪葬品的物账碑。其中一块石碑还记载了传国玉玺的来历。

    新疆的文字专家们连夜将碑文上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翻译了出来,消息很快传到了林蓉那里——

    关于玉玺的蒙古碑文中写道: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元朝皇帝忽必烈率领三路大军近逼临安,随时准备攻占临安,灭亡南宋小朝廷。

    按照蒙古大军之前的惯例,他们攻克每一座汉人的城市都要实行血淋淋的屠城战术,以此来恐吓南宋臣民向着元朝统治者屈服。

    比方说公元1215年,蒙古皇帝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北京),就屠杀了将近100多万的北京人口。

    就在这兵临城下前夕,南宋的一位大官找到了忽必烈属下的大将木华黎,向他许诺了一件事:只要不屠城,愿意将传国玉玺献给元朝的皇室,以保临安的百姓太平。

    这位南宋的官僚是谁,碑文中没有具体记载。但根据推断可知:这人的官职肯定不低,甚至可能是朝中的一二品大员。在这之后,木华黎同意以玉玺换取临安城不屠城。

    后来,忽必烈在木华黎的劝说下,果然没有屠临安城。这方玉玺无形中保护了几百万的临安百姓免于一场大祸。

    紧接着没过几年,忽必烈死了,他的9个儿子谋求帝位,导致了元朝内乱。所以木华黎的儿子又把玉玺藏了起来,直到后来元朝开国,他的孙媳妇将玉玺献出,玉玺最后归于元朝皇室。传至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手中。

    至此,玉玺的传承与下落,算是清清楚楚地考证了出来,被全国各地的媒体大作了一番文章。光是有关这位献宝大臣的猜测文章,一之间就有了数百篇。

    林蓉:历史并不缺乏英雄,但更不缺乏想像力。谁能想到:小小的玉玺,居然能换得满城的百姓一条生路呢?

    可她的想象力再怎么丰富,也没料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最近几周寄住在陆家,她和陆澄砚的关系算是更近了一步。虽然他们并不是在谈恋爱,但每喝茶聊倒也很开心。

    陆澄砚是一个难得让她感觉很放松的朋友。这也和他出生于考古世家有关系。他虽然不太了解考古学的知识,可身上沁润着来自他父母的文人气质,所以谈吐举止都很有古人风度她喜欢和这样的“君子”打交道。

    但每当她和陆澄砚聊的时候,系统总是提醒道:【宿主,祸从口出,你千万不能在他面前OOC了林雨馨的人设。】

    听起来好像是系统在故意提醒自己:陆澄砚怀疑她不是林雨馨吗?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