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 第124章 悲伤逆流成河(祝福祖国,祝福书友,双节快乐)

第124章 悲伤逆流成河(祝福祖国,祝福书友,双节快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铁蛋媳妇从此以后就留在了林家村,再也没有一丝丝要离开的意思。

    昨晚上被铁蛋一口一口的小酒给整的晕乎乎的。

    往后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晕晕乎乎和那个半醉半醒之间进行的。

    只是早上床上的一点异色,证明着昨晚上发生的一切,是真实存在过的。

    林家村养殖和种植的大事,基本都交到了妇人们的手上,老爷们心思缜密度确实不够,林然担心会被他们把活的都给养死。

    最主要的是重活和累活还是交给老爷们去干,照看和喂养的事情由妇人做主。

    “父皇,母后。父皇,母后···”

    立政殿里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姑娘冲了进来。

    “长乐这么大的北风,不在自己宫里,跑来母后这里,路上多冷啊···”

    长孙皇后心疼的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长乐种的土豆,你们还记得吗?”张大力听到陛下的吩咐,立即改变的策略。

    只见他脚踏木桶边缘,双手抓住土豆根部。

    “起…”

    在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以及长乐公主目不转睛的注视下。

    一株土豆硬生生的被张大力从木桶里给拔了出来。

    十几个拳头大小的土豆紧紧的抱在一起,而且还夹杂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土豆在里面环绕着,难怪会拔不出来。

    这些土豆蛋子简直抱的太紧了,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缝隙可言。

    “父皇,好多的土豆,这一株的产量就如此之多。”

    长乐公主雀跃着欢呼道。

    长孙皇后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久久没有言语。

    李二陛下也被眼前的土豆给惊呆了,长乐种植在木桶里的土豆,明显比林家村田地里的还要高产许多。

    “李凯,明日早朝,带张大力来显德殿,将这桶土豆在文物百官面前亲自拔出来。”

    “末将遵旨。”

    禁卫军统领李凯大声的应承道。

    “父皇,他们把儿臣的土豆搬走了。”

    长乐公主委屈的撇撇嘴,忽闪着大眼睛开口说道。

    “长乐乖,长乐长大了,懂事了,长乐种植的土豆产量太好了。父皇准备让大臣们都看看长乐种植出来的土豆是个什么样子的。到时候文武百官都会称赞长乐的。”

    “母后,父皇说的是真的吗?”

    长乐公主拉扯着长孙皇后的衣袖开口询问道。

    “长乐,当然是真的了,母后都被长乐种植的土豆给惊呆了,更何况文武百官们?晚上这么多土豆试试蒸煮的味道怎么样?林公子不是说过可蒸可煮吗?”

    长孙皇后抚摸着长乐公主的秀发,开口说道。

    “观音婢,言之有理。今晚就让御膳房准备蒸熟和煮熟一些。届时给承乾也送去几个,让他也尝尝长乐种植的土豆的味道。”

    “还有青雀弟弟,父皇不要忘记青雀。”长乐公主闻言补充道。

    “好,还有青雀。”

    李二陛下高兴的开口回应道。

    晚上的立政殿里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

    因为长乐公主的勤劳土豆终于大丰收了。

    李二陛下为了褒奖鼓励长乐公主在皇子和公主之中的勤劳形象,特意举办了家宴。

    宫里大小皇子和公主全部出席了此次家宴,让长乐公主岀尽了风头。

    “父皇,这软软甜甜的土豆真好吃。青雀好喜欢吃…”

    小胖子李泰依在李二陛下身旁一脸幸福的开口说道,嘴里还不忘吃着土豆。

    “青雀啊,这是你长乐姐姐亲手种植的哦,当然好吃了。”

    李二陛下微笑着抚摸青雀的小脑袋回应道。

    “皇姐,好厉害哦。青雀明年可以和皇姐一起种土豆吗?”

    李泰跑到长乐公主身边,拉着长乐公主的小手,亲切的开口询问道。

    “好啊,就怕你会给偷偷吃干净。”

    长乐刮了一下李泰的鼻尖咯咯笑着说道。

    “皇姐,土豆不熟,青雀绝不偷吃。”

    李泰一脸郑重的保证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看着嬉笑着在一起的儿女们,满脸都是暖暖的幸福。

    显德殿里今日早朝的群臣们,惊讶的发现在显德殿多了盆木桶。

    木桶里还有枯萎的枝干,一时间大臣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是什么东东?

    “相必众爱卿都看到这木桶里的植物了,大家肯定很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吧?朕不妨告诉你们,这便是出自林家村的土豆,至于亩产万斤是不是夸夸其谈,让禁卫军将土豆拔出来,众爱卿便一目了然了。对了这是朕的公主,长乐亲手种植的。”

    李二陛下不忘在群臣面前,为长乐公主增加勤劳善良的形象。

    毕竟以后长乐的驸马爷十有会出自这些群臣的府中。

    早已经准备好的张大力闻言,立即步行走到木桶旁边,有了昨日拔土豆的经验,张大力一脚踩住木桶边缘,双手用力抓住土豆根部。

    在早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整株土豆被连泥带土从木桶里拔了出来。

    “呲……”

    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一片倒吸凉气对声音。

    即便是宰相房玄龄早有心理准备,也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这特喵的也太可怕了。

    满满当当的除了圆滚滚的土豆,就是圆滚滚的土豆,连泥土都成了稀罕物件。

    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俺滴亲娘啊!如果早有这样的食物,俺爹俺娘,俺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何苦会活活饿死……”

    牛进达疯子似的冲到土豆跟前,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很多文武百官都流下了滚烫的热泪。

    大家都知道牛大将军家中的悲惨遭遇。

    一家人只有他一个人坚强的活了下来。

    其他人都活活的在前隋朝被饿死了。

    此情此景就连李二陛下也不得不动容。

    “爱卿,不必太过伤心了,有了土豆以后百姓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李二陛下温和的开口劝慰道。

    “陛下,臣心里苦啊!为何这土豆不早点出世,来拯救臣的父母亲人啊……”

    牛进达老泪纵横,让人见者落泪,闻者伤心啊!

    有了第一个嚎啕大哭的老牛将军带头,很快便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起放声悲戚的大臣们。

    朝堂之上被一片悲伤逆流成河……

    “本应是大喜的日子才对,牛将军不要再难过了。”

    宰相房玄龄出班走到牛进达身边开口安慰道。

    并对位列武官前列的几位大将军使眼色。

    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等人心领神会,立即上前将牛进达拖了回来。

    如此早朝才得以正常进行。

    “陛下,此乃祥瑞啊!应该早日在大唐推广开来,百姓食不果腹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启奏道。

    “魏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有此意。明年,明年春天朕的长安城将重满这高产的土豆,让百姓过开始过上富足的日子。”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文武百官纷纷施礼恭贺道。

    “二郎,今日早朝显德殿里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李二陛下下朝后返回了立政殿,长孙皇后开口询问道。

    长乐公主眨巴着一双美丽的眼睛开口询问道。

    “记得啊,为此你皇兄还被父皇下了禁足令。”

    李二陛下温和的开口回应道。

    “父皇,土豆成熟了,可是儿臣没有这么大力气,翠竹和长乐两个人也拔不起来,宫里的丫环也都不成,儿臣以为肯定是结果结的太多了。”

    长乐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小跑到李二陛下的身边,依偎在李二陛下怀里,仰望着李二陛下开口说道。

    “哦,带朕去看看去。”

    李二陛下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这可是亩产万斤的食物啊,事关大唐的兴盛,百姓的疾苦。

    “二郎,臣妾也要前去看看。”

    “好,观音婢,随朕一起前去。”

    于是长乐公主一手牵着父皇的手,一手牵着母后的手,蹦蹦跳跳的向自己的行宫而去。

    “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长乐公主行宫的宫女和内侍们纷纷恭敬的俯身施礼参拜道。

    “都起来吧,以后好好服侍长乐,朕定有重赏。”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大声说道。

    “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众宫女和内侍们纷纷高兴的回应道。

    “这,土豆还真是和上次父皇在林家村和你皇兄拔掉的土豆长的一模一样啊,来父皇亲自试试看。”

    李二陛下说完就有模有样的用力抓住了土豆的根部,猛地用力一拉。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李二陛下竟然把整个木桶给拔地而起,而土豆依然完好无损的在木桶里摇摆着。

    那摇摆的模样好像在嘲讽李二陛下的软小无力······

    着实把李二陛下气得咬牙切齿,不信邪的李二陛下卷土重来,这次加大了几分力气。

    结果还是一样,徒增烦恼罢了。

    “二郎,莫非这土豆已经扎根桶底,否则怎么可能凭二郎的神武之力会拔不出来?”

    “观音婢所言极是,长乐。这土豆产量肯定非常之大,是不是你日夜细心照顾的结果。”

    “父皇,长乐和翠竹每日都照看它好几次呢。想必木桶里应该结了不少土豆吧,只是如今竟然打不开木桶,早知道这样不用木桶种植了。”

    长乐公主颇为无奈的开口说道。

    “无妨,我禁卫军中,不乏臂力惊人的将领。父皇让他们来为长乐将木桶里的土豆拔出来。”

    李二陛下看长乐一脸苦恼之色,连忙开口安慰道。

    “多谢父皇,父皇真是太好了。”

    长乐公主欢快的蹦跶着,为了表达对父皇的感谢,长乐跑回公主的房间,依依不舍为父皇和母后挑选了两根薯条,跑到父皇和母后身边,将薯条塞到了父皇和母后的手中。

    “父皇,母后。这是儿臣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

    长乐眨巴着眼睛微笑着开口说道。

    说实话剩下的薯条已经不足以坚持到度过这个冬天了,长乐公主寻思着年前一定要去林家村一趟,不然这个年可咋过啊?

    没有薯条的日子,对如今的长乐公主来说是极为痛苦的日子。

    几个月没去林家村了,也不知道那个少年郎如今还好吗?

    会不会也会在某个时候想起她?

    林然此时深深的打了个喷嚏···

    “谁在念叨我啊?”林然莫名其妙的脑海里窜出来一个小女孩的模样。

    好久没见了,也不知道李乐姑娘在长安好不好?

    自己上次给她的薯条肯定吃完了吧,没有薯条的日子她还能快乐吗?

    林然多想去长安将薯条送到她的身边去啊?

    可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为了尊重人家的,林然至今未曾开口询问过李乐姑娘的过往,和家庭情况。

    问不问又有什么用呢?

    人家想告诉你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不想告诉你,问了。

    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林然才不会找那种不自在,这样的相处方式才是他所喜欢和向往的!

    皇宫里的禁卫军统领李凯和李璇,亲自带领五名臂力惊人的禁卫军,来到了长乐公主的行宫。

    “末将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派禁卫军来将这木桶里的土豆给连根拔起来。”

    李二陛下对着李凯开口吩咐道。

    “末将遵命。”

    “张大力,去将木桶里的土豆拔出来。”

    李凯对着一个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青年禁卫军开口说道。

    “诺…”

    青年拱手走出队列。来到木桶旁边,深吸一口气蹲了下来。

    他知道既然陛下都让自己来拔土豆了,肯定陛下自己已经亲自尝试过后没有成功,才让禁卫军前来的。

    所以张大力不敢怠慢,将全身的力气聚集与腰际。

    双手抓住土豆的根部,大喝一声。

    “起…”

    果然,起是起来了。

    剧本仍然和李二陛下刚刚的剧本一样,是带着木桶一起起来的。

    “陛下,可否脚踏木桶?”

    张大力尴尬的开口询问道。

    如今这样子不脚踏木桶的话,这土豆是死活拔不出来了。

    “长乐,你说呢?”

    “父皇,可以,反正这木桶宫里有的是,土豆就这两株。”

    长乐公主开口回应答。

    “既然如此,就脚踏木桶吧。”

    李二陛下闻言对着尴尬的张大力,开口吩咐道。“观音婢是想知道群臣看到土豆出土时的表情吧?”

    李二陛下颇为感慨的接着开口说道。

    “右武侯大将军牛进达哭成了一个泪人,许多大臣纷纷落泪啊。牛将军大哭是有原因的,当年大旱百姓连续三年颗粒无收啊,他的家人都是活活饿死的,唯独命大的牛将军活了下来,上天让他来帮助朕来打下这大唐的江山啊……”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也不由的红了眼眶。

    “二郎,都是臣妾不好,臣妾不该问这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长孙皇后歉意的开口说道。

    “观音婢言重了,你本是好意,此事也本是好事,只不过是牛将军触景生情,悲伤过度罢了,也是人之常情。都是前朝惹得祸端啊……”

    “二郎,臣妾记得二郎说过年前还要去私访一次林家村的,不知道何时动身前往?”

    “看来观音婢是想与朕一起出宫活动活动了,好,下月初一,咱们便一同前去林家村。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朕还真的有点想念那个少年郎…”

    李二陛下说着,嘴角挂起一股弧度。

    母亲孙氏在林然的一再强调下,坐满了一个整月的月子,才得以解放。

    这一个月的时间,她被林正泰和林然给养的白白胖胖的。

    用儿子林然的话来说,这些都不足以补偿,母亲所受到了哪怕十分之一的痛苦。

    这个懂事儿子的话,让孙氏好几次偷偷的抹眼泪。

    满月酒是在广场摆的,这还是林家村乔迁新居以来的第一桩大喜事。

    林正泰给女儿取名林果,乳名果果。

    儿子取名林厚,寓意厚道稳重的意思。

    林家村的广场摆满了整整一百桌上好的酒席。

    很多食材都是村民们第一次亲眼所见。

    铁蛋媳妇玉芝盯着那鲜艳的凉拌西红柿和小葱拌黄瓜,呆如木鸡。

    黄瓜虽然她见过,但是大冬天的这玩意从哪里弄出来的啊?

    西红柿更是她从未见过的食物,光看那颜色都让人垂涎三尺了。

    “铁蛋,这是啥玩笑?”

    “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告诉你吧老娘们,这是西红柿,记住了,以后可别给俺铁蛋丢人……”

    如今的铁蛋,再也不是以前的铁蛋了!

    如果没有下面两个蛋蛋坠着,真有可能会上天这小子!

    玉芝被他熊的一愣一愣的,老实巴交的点头称是。

    才让铁蛋脸上露出难以描述的笑容。

    这种感觉一个字爽!

    两个字,真爽!

    整只的鸡和鱼被士兵们端了上来,让整个广场都被肉香充斥着。

    “这也太浪费了吧?咱一桌人怎么能吃的了这么多?”

    铁蛋媳妇玉芝忍不住的感慨道。

    “小点声,什么浪费不浪费的,咱林家村现在什么都不缺,吃不了喂猪呗,上万头猪嗷嗷待哺呢…”

    “铁蛋,咱以前人都吃不到的东西,现在拿来喂猪?你们怕不是疯了吧?”

    “说了你不懂,你还净瞎咋乎?有本事你也给老子生对双棒,老子天天让你变着花样吃。”

    “双棒是俺想生就生的?你铁蛋也得有那双棒的种子才行……”

    铁蛋媳妇玉芝极力的反驳道。

    “嘿嘿,俺铁蛋的种子,媳妇可是每天都收走好几次的,好不好只有媳妇心里最清楚……”

    铁蛋凑近玉芝的耳畔小声的开口说道。

    “你…铁蛋你,混蛋…这样的种子,老娘以后不收也罢。”

    铁蛋媳妇玉芝气呼呼的开口回答道。

    “别,媳妇。俺铁蛋知道错了还不行吗……”

    “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捧场,今天俺林正泰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高兴,来大家一起举起酒碗,干了这一杯…”

    林正泰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响起,让铁蛋暂时躲过尴尬的场面。

    “干了…”

    “干…”

    乡亲们纷纷端起酒碗,大声的附和道。

    一碗酒下肚,乡亲们心里和身上便热乎了起来。

    “今年的冬天太他娘的冷了,要不是村长给大家盖上新房子,今年村子里的老人,俺看有大半要去找先祖聊天去。”

    林正良的话在广场上空响起,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鼓掌。

    “咱们大伙一起借机,敬咱们村长一碗酒吧。谢谢他带给了林家村如今幸福的生活。”

    “好,一起敬村长一碗酒。”

    乡亲们纷纷都站了起来,将碗里的酒倒满。

    “既然乡亲们如此,晚辈就却之不恭了。晚辈先干为敬,喝完这碗酒,晚辈还有话要说。”

    孙氏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无比幸福的笑容在她的脸上荡漾着。

    “好,干了这碗酒,听村长的训话。”

    乡亲们纷纷仰头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静等林然的训话。

    “今年冬天特别的冷,再这样下去,老人和孩子们肯定会有被冻伤的可能,前几天我在咱们林家村的后山,发现了一种可燃物质,就是这种黑色的煤炭。这东西易燃易保存,是取暖保暖的好东西,我已经绘制好了供这煤炭燃烧的火炉的图纸,送去了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明天就可以到货。所以明天开始咱们乡亲们要开始辛苦一段时间了,挖够咱们过冬的煤炭,如果大家想赚钱还可以多挖,咱们卖到长安去……”

    林然的话在广场的上空久久的回荡着。

    “好…好…我们跟着村长干,跟着村长干。”

    乡亲们一听说有可以取暖的煤炭和火炉,而且还可以卖钱。

    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使劲拍打着巴掌。

    第二天晌午,候三便用马车拉着一马车的火炉,从长安城顺利返回。

    这些火炉当然是委托程处默,让宿国公出面去工部交涉的,如今大唐的制造工艺基本被朝廷垄断着,更何况铁可是实打实的管制工具。

    一般的平头百姓可不敢擅自交易,就算是林然这个武骑尉也不好使。

    林然首先给母亲的房间放了一个,然后给果果和林厚两个奶娘的房间也放了一个,这一举动让母亲孙氏心里温暖的不得了。

    没想到这一对双棒这么有福气,生下来就有一个这么好的哥哥疼爱着。

    第125章 是雪花哭了,那时白雪的眼泪(第五更,爆肝三万求订阅)

    “候三,出烟筒带来了吗?”

    林然将几个火炉安置好后,才发现一个大问题,没有出烟筒,这个年代会出大事情的。

    “公子,带来了。俺忘记取下来了,在马车上。”

    “快去取来,没有烟筒万万要不得。”

    林然郑重的开口说道。

    “好的,公子。俺马上取来。”

    候三立即一路小跑而去。

    “公子,后山的煤炭挖出来了,而且看样子储量非常大。”

    张正骑马过来,下马汇报道。

    “好,注意交代乡亲们不要深挖,不要往里掏着挖,塌陷可是会出人命的。”

    林然郑重的交代道。

    “知道了,公子。是不是先给夫人房间拉一车煤炭来。”

    “好,马上去拉吧,这天确实太冷了。”

    林然吩咐道。

    “公子,烟筒来了。”候三带领几个士兵将烟筒搬了过来。

    林然指挥士兵们将烟筒安装好。

    “对了候三,火锅的问题处默说能制作吗?”

    “公子,能成。程公子说,最多三天就能让属下从长安城拉回来。”

    “好,如此最好不过了。这几天辛苦大家了。”

    林然微笑着回应道。

    很快整个林家村都安上了火炉,有了煤炭的供应,每家每户的屋子里都暖和了起来。

    林然在教室里直接放了四个火炉,前后左右各一个,还要再加几个火盆。

    给孩子们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才是最重要。

    想起以前冬天冻的红萝卜似的手指头,林然便鼻子发酸!

    整个林家村除了父母和弟妹的房间,学校里是最暖和的地方。

    林然在教导孩子们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学习着,距离会试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

    虽然林然非常有把握,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殿下,怎么林家村变的这么漂亮啊?”

    马车里翠竹姑娘掀起窗帘,被呼啸的北风,吹的赶紧将窗帘放下。

    “是吗?让我看看。”

    长乐公主闻言立即将窗帘掀起,迎着呼啸的北风举目望去。

    “真的是,大变样,那新建的城堡是林家村的地盘吧?”

    “殿下,错不了。老奴可是往这跑了好几次了,老马识途。这马儿也不会走错道路。只是如今连孟家村的道路,都修建的和林家村一模一样了,看来这附近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啊!”

    马车前面,黄总管浑身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两只眼睛。

    “黄总管,去新建的城堡似的地方看看,本公主还从未见过如此样式的建筑呢。”

    长乐公主在马车上使劲搓搓手,开口说道。

    “殿下,盖上这条毯子,今年冬天可是真够冷的。”

    “人之初,性本善…”

    爽朗的读书声在城堡内传来。

    “殿下,他们把学堂搬过来了,幸好我们直接来的这个地方。”

    翠竹姑娘高兴的开口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低声呢喃道。眼神中有一种灿烂的光芒在闪烁。

    “黄总管在门口停车吧。”

    黄总管答应一声,将马车停在了林家村的东门口。

    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下车后,被寒冷的北风一吹,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老师,上次那两个姑娘又来了。”

    教室里眼尖的林雪,看到了门口的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开口说道。

    林然闻言立即转头向门口望去,随即满脸都被有一种叫做微笑的东西爬满……

    “同学们,自己复习功课,老师去招待客人。”

    “好,老师,我们知道了。”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李乐姑娘,好久不见。谢谢姑娘上次为本公子请功,赏赐都收到了。”

    林然便说便将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请进了自己在广场的房间之内。

    “都是公子应该得到的,制盐之法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赏赐都不为过的。”

    长乐公主据实回答道。

    “哇,这屋里好暖和,简直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

    翠竹姑娘进屋后,忍不住的惊叹道。

    “公子,这房间竟然如此温暖,让人有种春天的感觉…”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注视着林然开口询问道。

    “李姑娘请看,这是火炉和火盆的功劳。”

    林然将火炉山上架着的水壶提起,一副通红的火炉便呈现在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的眼前。

    火炉里碳火烧的正旺,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长乐公主满眼欢喜的看着这火炉,如果自己能有一个这样的火炉,冬天里再也不用为寒冷而担心了。

    好像是读懂了长乐公主的心思似的,林然开口说道。

    “李姑娘,本公子早已为姑娘备好了火炉,只等姑娘前来的时候取走,如果不是因为不知道李姑娘府上在何处,早就给姑娘送去了,今年冬天委实太过寒冷,姑娘肯定害怕寒冷吧······”

    一番话惹得长乐公主眼泪汪汪的,差点当场落泪。

    原来这个少年一直在惦记着自己,长乐公主的心里瞬间温暖了起来,春天的感觉在长乐的新房荡漾着,脸颊也愈发的红晕了起来。

    “老侯,将本公子留下的火炉和烟筒以及那一堆上好的煤炭给搬到马车上去,对了还有那一大包薯条,将李姑娘的车夫你屋里好好招待,将烟筒的安装之法交代与他······”

    林然大声的吩咐道。

    “好的,公子。属下明白了。”隔壁传来侯三的应答声。

    “林公子,真是贴心,俺家小姐最好这口薯条了,上次公子送的薯条今日只剩下最后几根了,小姐一直不舍得吃掉,怕是断了念想。”

    翠竹姑娘开口说道。

    “这东西多的是,姑娘随便吃,多少都有。老侯再给李姑娘马车上加一大包薯条,省的李姑娘不舍得吃。”

    长乐公主脸上幸福的微笑从进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郎就像个大哥哥一样的疼爱照顾着她,让她有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李姑娘,别站了,来火炉这里坐下。”

    林然说着拉过两把自制的木椅,放在了火炉的旁边。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炉火将长乐公主原本微红的脸颊,烤的愈发的红晕起来。

    “公子,下雪了,看这天肯定是要有一场大雪的苗头。”

    侯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林然三人闻言立即推门往外望去,果然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的从天而降,瞬间便白了整个世界的地面。

    “小姐,我们抓紧返回长安吧,如果被大雪困住可就麻烦了。”

    翠竹姑娘紧紧的拉住长乐公主的衣袖开口说道。

    “嗯。林公子,这大雪不知道何时停歇,为了不让家中父母担心,本姑娘便告辞了。谢谢公子的火炉和薯条,改日再来道谢。”

    长乐公主起身柔声的道别道。

    “好,李姑娘慢走,路上小心。其它的事情,日后再说。”

    林然冒着鹅毛大雪一直目送马车消失的无影无踪,才想起来忘记让李乐姑娘带些新鲜蔬菜回去了。遗憾的返回了学堂,继续为孩子们上课。

    这是林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的第一场雪,下课后看到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在广场上,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

    林然心里莫名的也跟着欢喜了起来。

    他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战争之中,小脸小手冻得红彤彤的毫不在乎。

    “老师,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吧?”

    林雪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好···”

    林然欣然应允。

    很快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惟妙惟肖的雪娃娃在广场的中间向孩子们张开了笑脸。

    林然瞬间泪目,此情此景将他拉回到了上一世的记忆之中。

    那年冬天,在西安,在那个还算不错的大学里。

    他认识了生命里最最重要的女孩,也是这样的季节,也是这样的大雪天,他俩合力堆起一个雪娃娃。

    林然的触景生情作词谱曲一首,当年这首原创歌曲还学校的一等奖,也俘获了女孩的心,至今歌词依然历历在目。

    “一天天我已经长大,长大后不相信童话,我不相信有什么熊爸爸,也不相信有什么牛妈妈。一天天我心情变得复杂,对谁都不愿意说真心话,我害怕七个小矮人将白雪公主抱走,也担心孙悟空被压在石头底下。”

    “那一天早上,天空飘起雪花,这世界变得洁白无瑕,我看到你独自在雪中玩耍,寒风吹动了你的长发。看到我,你说快帮你一把,让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我看着你脸上纯洁的笑,眼中忍不住朵朵泪花···”

    “在刹那之间,在刹那之间,我觉得什么都可以抛下,我不由之主,我不由之主,就走进了你的童话。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这雪娃娃它永远不会长大。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这雪娃娃我们永远都爱它······”

    林然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响起,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听着老师的天籁之音。

    漫天的雪花欢快的跳跃着落在林然的额头,肩膀,亲昵的与林然身体的每一部分亲热着,仿佛雪花也知道林然是在为它歌唱······

    一曲唱吧,整个广场寂静无声,除了呼啸的北风在为林然的歌声鼓掌,沙沙的雪花害羞的四处飘落······

    “老师,您哭了·····”

    林雪跑过来林然的面前,伸出红彤彤的小手为林然擦去了眼角的眼泪。

    “老师没哭,是雪花哭了,那是白雪的眼泪······”

    林然再也没有心情继续上课,返回自己的房间,站在门口注视着广场上的雪娃娃,泪流满面。

    这漫天的雪花啊,你可否跨越时空?

    为远方的姑娘带去我心底的牵挂和思念?

    “殿下,这大雪还真是来的不及时,咱们也没来得及询问林家村是怎么修建成那个模样的?”

    马车里翠竹姑娘嘴里欢喜的咀嚼着薯条,满脸幸福的开口说道。

    如今可是整整两大包薯条,以后公主和翠竹的幸福日子就要到来了。

    “是啊,本来本公主还想问问学堂里朗诵的是不是林公子亲自编写的呢?”

    “殿下,翠竹感觉应该是林公子写的,不然谁有这么大的学问啊。对了,有了这个火炉,殿下再也不用畏寒了。”

    翠竹看着脚下的火炉,眼睛都是小星星。

    “林公子对殿下可是真好,连翠竹都要嫉妒的不行了。”

    “殿下,还好咱们返回的早,不然恐怕马车就回不来长安了。”

    浑身被雪花包裹的黄总管,活脱脱就是一个真实版的大雪人。

    黄总管将火炉按照侯三交代的方法安置好,装好烟筒。

    翠竹将煤炭点燃,不一会儿,火炉便变得通红起来。

    “黄总管,过来烤烤火,这一路可是冻坏黄总管了,翠竹去取一壶酒来,给黄总管暖暖身子。”

    长乐公主交代道。

    “殿下赐酒,老奴欢喜的紧,可是与殿下一起烤火,老奴不敢僭越。”

    “本公主让你过来烤烤火,尽管过来就是,冻坏了身体以后谁带本公主去林家村啊?”

    长乐公主看着瑟瑟发抖的黄总管,心里委实不落忍。

    “谢谢殿下,那老奴坐的远远的。”

    于是黄总管在离火炉五米左右的地方坐了下来。喝过翠竹取来的酒水之后,整个身子便暖和了许多,脸色也从苍白铁青,变得红润起来。

    “殿下,以后这宫里最暖和的地方,非殿下这里莫属了,就连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也比不过殿下的火炉暖和。”

    待公主的房间温度上来之后,翠竹不无得意的开口炫耀道。

    “也不知道长乐这孩子回宫没有,这么大的雪,耽搁在路上可就麻烦了。”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不无担忧的开口说道。

    “来人,去长乐公主的行宫看看长乐回来没有?如果没有返回皇宫,立即派人出宫前去迎接。”

    李二陛下也略显着急的开口吩咐道。

    “早知道会下雪,就不让长乐出宫了。”

    “观音婢不必担心,长乐这孩子自幼就聪明伶俐,一看下雪肯定会及时返回宫中的,朕只是担心她那畏寒的身体,怕是受不了这一路的风寒,所以朕不支持她大冷天的去林家村。”

    “陛下,皇后娘娘。长乐公主殿下已经返回皇宫了,如今正在行宫烤火取暖呢。殿下的行宫如今暖和的很······”

    “此言当真?为何会暖和的很?”

    李二陛下看着火盆里的木炭疑惑的询问道。

    “陛下,公主殿下的火炉小的从来未曾见过,应该是今天刚刚从外面带回来的,里面烧的也不是木炭······”

    “二郎,臣妾倒是好奇的紧,不如咱们前去看看如何?”

    长孙皇后一脸好奇之色,开口询问道。

    “好,朕也想看看咱们长乐有没有感染风寒,好让太医院早做准备。”

    李二陛下说完起身和长孙皇后冒着鹅毛大雪向长乐公主的行宫走去。

    “果然是暖和的很啊,朕还担心我的小公主感染风寒,看来朕是多虑了。”

    李二陛下进门便感觉浑身暖和和的。

    与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

    “父皇,母后。”

    长乐立即雀跃着起身,向父皇和母后迎接而去。

    “这是从林家村带来的火炉?”

    长孙皇后和李二陛下好奇的围绕着烧的通红的火炉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这是林公子专门为儿臣做的火炉,他已经在入冬的时候就为儿臣准备好了,还有薯条这次父皇和母后可以多吃几根了,嘿嘿,儿臣如今有两大包。”

    长乐公主不无骄傲的开口回答道。

    长乐公主大方的给父皇和母后每人手里塞了两个薯条。

    嗯,是够大方的,以前都是一根打底,如今可是两根起步了。

    “长乐,这炉火如此旺盛,里面烧的是煤炭吧?”

    “父皇果然一眼便看出来这火炉的不同之处,这火炉烧的确实是煤炭。”

    “可是这煤炭向来不曾多见,而且有一种难闻的煤烟味,为何父皇在这里未曾闻见煤烟味道?”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父皇,这可都是上好的煤炭,您看,又黑又亮,层次分明,易燃易保存。至于为何没有煤烟味道,全靠这根烟筒了,它可是负责往外排烟的。”

    长乐公主瞬间变成了一位专家似的,开口夸夸其谈起来。

    “哦,这还真是一根排烟的烟筒。小林公子果然是精通奇巧淫技啊,这火炉不错,长乐今年再也不用担心天气寒冷了,父皇和母后也就放心不少,只是这煤炭,林公子从何而来?朕不得而知啊……”

    李二陛下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开口询问道。

    “父皇,儿臣也不知道。因为见天空飘雪,儿臣不敢耽搁停留,以免父皇和母后担忧,所以赶紧赶回皇宫了。”

    “嗯,下次父皇一定方面问清楚这煤炭的出处,如果真的产量大的话,倒是可以解决百姓们冬天的取暖的困扰。”

    “父皇关心百姓冷暖,儿臣受教了。”

    长乐公主乖巧的回答道。

    让李二陛下龙颜大悦起来。

    “这大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歇?待大雪停歇,朕便再去一次林家村,与那少年郎一叙。”

    “父皇,如今林家村可是大变样了,儿臣差点走错地方。”

    “还有这种事?不过几个月时间,能有什么变化?”

    李二陛下好奇的开口询问道。

    “变化可大了,第一,他们附近的孟家村,道路都铺设的和林家村一模一样了,第二,他们修建了一座城堡似的新村庄,村民们都搬进了新居,连学堂都搬过去了……第三,他们修建新居的红砖,儿臣从未见过,但是儿臣知道这红砖肯定结实无比。”

    长乐公主的话,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长乐,你是说他们整个林家村都搬进新居了?怎么可能修建这么快?而且还是你未曾见过的结实的红砖,修建而成,那以前的民居呢?”

    李二陛下眼下恨不得安上一对翅膀,飞到林家村去一探究竟。

    “是啊,父皇。林公子说他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修建新居完毕,期间还收获了四个村庄的土豆。以前民居用来干嘛,儿臣还没来得及询问。”

    “什么?四个村庄的土豆?这么说林公子将附近四个村庄的土地里都种满了土豆?”

    “应该是吧。具体情况儿臣也没有仔细询问。”

    “观音婢,朕,等不及了,朕恨不得现在就去林家村一探究竟,这小小的村长,不过几个月时间,竟然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朕,真是好奇的紧啊。”

    李二陛下来会的踱步,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

    “二郎,再着急也得等大雪过后,再去也不迟,臣妾陪二郎一起去林家村一探究竟。”

    长孙皇后微笑着开口安抚道。

    “好,今日午膳便让御膳房送来长乐公主的行宫吧,朕和皇后娘娘在此用膳。”

    李二陛下围绕着温暖的火炉,开口吩咐道。

    “刘掌柜的,这是公子让送来的煤炭,说是用这个烧菜火更大更快捷。”

    候三身后是满满几大车的煤炭,林然担心大雪越下越大,所以让候三抓紧给送到四季酒楼将煤炭送来。

    “三哥,辛苦弟兄们了,大雪天的来送煤炭,让弟兄们进来喝壶酒,暖暖身子。”

    “嗯,还是刘掌柜的体贴兄弟们。”

    候三大笑着开口道。

    “三哥,别忘了咱们都是一起到林公子身边的士兵,能有今天的日子全靠林公子所赐。下个月我就要成亲了,林公子说要送俺一份厚礼呢。”

    四季酒楼的掌柜欣喜的开口说道。

    “那俺可要提前恭喜刘掌柜的了,兄弟们将煤炭卸下来,进酒楼喝酒吃菜,暖和暖和身子再走。”

    “对了,程公子在不在?林公子有话让俺转告他。”

    “在,在二楼呢,要不要我喊他一声。”

    刘鹏开口回应道。

    “不用了,俺自己上去找他吧,反正都是熟人了,又不是第一次见面。”

    候三说完直接往二楼走去。

    “什么?俺那兄弟又有大买卖送给俺?”

    程处默一副惊讶的样子,如今这酒楼的买卖已经够大的了,自己分到的钱比老爷子那个国公的俸禄还高。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