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 第122章 缺盐,去他娘的吧(祝福祖国,祝福书友,双节快乐)

第122章 缺盐,去他娘的吧(祝福祖国,祝福书友,双节快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吧,再来一根就再来一根······”

    长乐公主看着太子无比期待的眼神,心肠一软,就又挑选一根薯条,依依不舍的递给了太子李承乾。

    眼看着太子吃完口中的薯条,又一次向自己怀里的包裹看去,长乐公主不由得开口说道。

    “皇兄如今你可是有位极好的太子太师,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才是不如快点返回东宫,学习课业吧。”

    “皇妹怎么知道如今的太师好?为何皇兄没有感觉道?”

    太子李承乾想起以前的太师李纲不由得心情失落的开口回应道。

    “皇兄,你不会不知道吧?如今的太师可是林公子的老师,林公子这样有才华的公子都是如今的太师教导出来的,你竟然不知足?”

    长乐公主不悦的开口说道。

    “长乐,你说的是真的?”

    太子李承乾,瞬间眼睛睁得圆圆的,激动的看着长乐公主开口说道。

    “当然是真的,皇兄不相信可以问父皇和母后啊,这太师也是父皇和母后专门为你挑选的。”

    长乐公主据实回答道。

    “母后,如今的太师真的是林公子的老师吗?”

    “当然是真的,不然你以为你父皇会轻易为你更换太师,要知道你父皇已经多次对李纲不满了,不过是为了照顾你的情绪才一直未曾更换他,不曾想他竟然越来越变本加厉,上次朝堂之上鼓动言官们给你父皇施加压力,委实过分。你父皇和母后商量过后,为了你以后更加健康的成长起来,所以为你挑选了林公子的老师做为太子太师。父皇和母后对你期望很大啊……”

    长孙皇后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母后,儿臣知道错了!儿臣辜负了父皇和母后的一番心意,这段时间对新来的太师,一直心存芥蒂……”

    “好孩子,母后不怪你,你还小,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经历,父皇和母后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的,所以很多事情,父皇和母后希望你自己去分辨是非。如果不是长乐揭穿你现任太师的身份,父皇和母后还准备一直隐瞒下去的。”

    “母后,谢谢父皇和母后一直在暗中保护着儿臣,儿臣从现在起,一定会好好学习课业的,不负父皇和母后的一番良苦用心。”

    太子李承乾依偎在长孙皇后身边,仰头注视着母后一脸郑重的开口回答道。

    听到太子李承乾的回答,长孙皇后脸上浮现出难以描述的笑容,这应该是天下的父母亲都曾经拥有过的笑容……

    “母后,儿臣告退…”

    太子李承乾立即往东宫而去,当他知道现在的太师就是自己朋友的老师的时候,整个人的心情便不一样了。

    “父皇,长乐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回来了。”

    李二陛下刚从御书房返回立政殿,便被长乐公主拽着衣袖来到了长孙皇后的身边。

    “二郎,这是长乐带回来的制盐之法。”

    “哦,给朕好好看看。”

    李二陛下从长孙皇后手中接过图纸,仔细的观看了起来。

    李二陛下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欣喜,脸上的表情也越发的精彩了起来。

    “父皇,吃薯条。”

    长乐公主依偎在李二陛下怀里,将一根薯条仔细的放进了李二陛下的嘴里。

    “咦,这是红薯的味道?”

    李二陛下一下子便尝试了出来。

    “父皇果然厉害,一下子便品尝了出来,这是林公子专门为长乐制作的呢。”

    “好,好吃,再给父皇来一根。”

    李二陛下微笑着开口接着说道。

    “下次父皇再去林家村,定要多带些这薯条回来。”

    “二郎,您还去啊?”

    “当然要去啊,那么好的地方,那么有意思的少年郎,朕恨不得每日都去看看。”

    李二陛下如今想起林然喊自己老李的模样,都觉得好笑。

    他娘的这个世界上,谁敢喊自己老李啊,每个人看到自己都毕恭毕敬的,就像老鼠看到猫一样……

    也只有在林家村的那几个时辰,李二陛下才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快乐。

    “如果您执意要去,下次就带上臣妾吧,臣妾也对那少年郎好奇的紧呢…”

    “好,带上观音婢一起去,下次一定让你见识见识这林公子的风采…朕得抓紧安排将士们去开采食盐了,有了这制盐之法,一刻也耽搁不得啊…只是这林公子这么大的功劳,朕真不知道该如何封赏与他?”

    李二陛下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既然林公子不要官爵厚禄,二郎不如多赏赐些稀罕物件,也算是皇家的一番心意。”

    “观音婢,你是不知道啊!朕估计朕国库的稀罕物价,都没有林公子的稀罕物价多,朕和承乾上次委实被震惊到了……”

    “如此,臣妾更应该下次陪二郎前去林家村探视一番,臣妾心细如发定能为二郎发现细致之处。”

    “好,就这么说定了,朕下次定会带上观音婢前往,让观音婢见识见识林公子的妙人妙语,实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李二陛下眉宇间都是浓浓的笑意,注视着长孙皇后开口回答道。

    说完李二陛下转身往御书房而去。

    “黄总管,立即传宰相和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程知节等重臣觐见。”

    李二陛下郑重的开口吩咐道。

    “陛下,老奴马上便去。”

    黄总管见李二陛下一脸郑重的样子,不敢怠慢,立即匆匆出宫为陛下下口谕去了。

    “老师,对不起,承乾误会您了。”

    太子李承乾走到吴普光面前,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低头说道。

    “太子殿下何处此言?可是老师那里做的不对?”

    吴普光闻言一脸惊诧的表情。

    “不是,老师您做的一直很好,是承乾误会您了。早知道老师是我那朋友林公子的老师,承乾也就不会如此任性而为了。”

    “林公子?你是说林家村的林然?”

    “老师,正是林家村的林公子,老师能教导出如此大才之人,承乾理应以礼相待才对,今日起,承乾一定追随老师身侧,好好学习课业。”虽然程咬金的宿国公府并不是离皇宫最近的。

    可是他确实来的最快的一个。

    这个时候陛下召见肯定是有很紧急的事情!

    所以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立即踏上快马直奔皇宫而来。

    “陛下,是不是要打仗了?”

    程咬金进入御书房,立即恭敬的施礼开口说道。

    “哈哈,哈哈。知节还是那副火爆脾气,这么多年了一点也不曾改变。”

    李二陛下闻言,哈哈大笑着说道。

    “陛下,莫非被末将猜中了?那你可得让末将披挂上阵。”

    程咬金立即抱拳请缨道。

    “好,好,好。让知节披挂上阵。”

    程咬金闻言不由了面色大喜。

    “多谢陛下成全,俺老程一定杀得敌军屁滚尿流。”

    “咳咳···”门口响起宰相房玄龄得咳嗽声。

    “玄龄,快点进来。”

    “臣,遵旨。”宰相房玄龄缓步步入御书房。

    “陛下,臣刚刚听闻,你和程将军探讨打仗之事,陛下此时绝对不可打仗啊,大军缺盐又缺粮,如何经得起战争得消耗?”

    宰相房玄龄据实启奏道。

    他可是真担心李二陛下脑子一热,不顾军中将士得生死啊,一声令下那就是尸骨成山啊······

    就在此时长孙无忌,杜如晦和魏征等重臣也纷纷急匆匆得赶来。

    “缺盐,去他娘的吧······以后咱大唐军中和百姓都不会再缺盐了。”

    李二陛下罕见的爆粗口,惊呆御书房一地眼球······

    随即李二陛下在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里,将制盐之法徐徐展开。

    “众位爱卿,如今有了这制盐之法,我大唐还会缺盐吗?缺盐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哈哈,哈哈···”

    御书房里回荡着李二陛下发自肺腑的痛快的大笑声。

    宰相房玄龄将那制盐之法拿在手里仔细观看起来,越看越惊讶,越看越欣喜,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的舒展了开来,笑容开始在宰相房玄龄的脸上浮现。

    “陛下此子大才,当重赏。”

    宰相房玄龄当然知道这是出自林家村那少年郎之手的制盐之法,所以极力的为自己儿子的结拜兄弟,也是自己夫人的救命恩人来争取封赏。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闻言立即一起附和道。

    他俩也都心知肚明,反倒是这个身为当事人姨父的程咬金还是一副蒙喳喳的表情。

    “赏肯定要重赏,只是这次制盐要耗费不少人力和物力,朕决定让兵部尚书杜如晦和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全权负责和监督此次制盐任务,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环顾四周开口说道。

    “臣等谨遵圣谕。”

    众人纷纷施礼说道。

    “好,此制盐之术乃是一等一的国家机密,二位将军一定要挑选诚实可靠的将士们参与制盐工艺,不可因此出现纰漏。”

    “陛下放心,有俺老程在谁也不敢耍花花肠子。”

    程咬金拍打着胸脯开口保证道。

    很快由程咬金亲自挑选的一直嫡系部队,直奔长安城东侧的一处盐滩而去。

    这是一处储量非常丰富的盐滩,于是杜如晦和程咬金一声令下,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原本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准备好前往前线打仗的将士们,才知道原来是来这里提炼精盐的。

    将士们对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这可是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

    林家村的至今为止最大的工程终于破土动工了。

    凭借前世的记忆和知识,林然手把手的指导士兵们如何用砖块磊房子。

    寒暑假期间林然没少跟父亲去工地做小工,小工当然就是侍候师傅的劳力。

    而林然的父亲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一把建筑好手,耳闻目染之下,什么三八墙,二五墙,林然了如指掌,而且对怎么找平,如何架梁都颇有心得。

    眼下要制造出水泥显然是不现实也不符合实际的,于是林然便让士兵们挖胶泥和泥土掺和在一起,也有很好的粘性,对房屋的稳定和牢固作用颇大。

    五百名士兵在林然十几天的连续指导下,都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和要领。

    当一车车的砖块被乡亲们从河滩上用手推车运过来的时候。

    热火朝天的林家村新农村建设便正式开始了。

    “娘亲,您回去吧,俺一定要让弟弟妹妹出生在新房子里。荷花好好看着俺娘亲,别让她到处跑了。”

    林然亲热的挽着孙氏的手,对身边的丫环荷花开口说道。

    “荷花知道了,公子,可是夫人她不听荷花的劝慰······”

    小荷花撇着小嘴,一副委屈的模样。

    “好了,臭小子。就知道欺负娘亲,娘亲现在身子还走的动,所以抓紧过来看看,下个月娘亲怕是走不动路了······”

    孙氏亲昵的抚摸着林然的脑袋,虽然嘴里笑骂道,但是满脸都是做母亲的骄傲和自豪。

    “娘亲,今天营舍里又杀了三头猪,等会我让侯三将猪头肉给娘亲送一个过去,您和老爹别不舍得吃。”

    “老娘不舍得,这是这几个小丫头都舍得啊,老娘就没见过这么喜欢吃肉肉的丫头···”

    孙氏撇了一眼荷花开口说道,惹得荷花满脸通红。

    “夫人那些肉肉不吃掉会坏掉的···”

    荷花声音像蚊子似的自有自己能够听得见。

    “荷花她们喜欢吃,那就多送一个过去,全指望她们照顾娘亲呢,不能亏待了荷花她们。”

    林然微笑着挽着孙氏的手说道。

    “谢谢公子,荷花就知道咱家公子最好了。”

    荷花高兴的开口说道,眼睛眯缝成一条细线,笑起来真好看。

    “小丫头片片,嘴巴还挺甜的······长大后还得了······”

    孙氏回头看了一眼荷花开口说道。

    “老师,这是学生在林家村带来的宣纸,您看看。”

    太子李承乾一旦解开了心中的心结,立即就欢快的像个孩子一般。(哎,本来就是个孩子而已)

    吴普光闻言大吃一惊,他一眼便看出了这纸张的不同之处。

    比他见过的最好的宣纸还要好上几分。

    “太子殿下,莫非这是林然亲自制作的不成?”

    吴普光抚摸着光滑如玉的白纸,激动的注视着太子李承乾开口询问道。

    “老师,正是林公子亲自制作而成的,如今他林家村学堂的孩子都用这种纸张写字,父皇看到都羡慕不已啊!”

    太子李承乾据实回答道。

    “殿下,为何不让林然将造纸之术献与朝廷?此举必将大大提高我大唐学子的学习效率啊,实乃强国兴国之举啊!”

    “老师,有所不知,学生与父皇是微服私访而去的,学生与父皇隐瞒了陛下和太子的身份,与林公子把酒言欢,才发现了林家村不少令人惊奇的秘密,学生岂能开口就让林公子将如此重大的秘密献与朝廷。说不好落的个不欢而散的下场,如今学生可是那林公子的朋友,他还盼望着学生再次光临林家村呢!”

    “听太子的意思,林家村不止起造纸一项秘密?”

    吴普光愈发惊讶了起来。

    太子李承乾闻言一脸郑重的开口回答道。

    “老师,当然不止一项秘密,且不说那亩产万斤的土豆,白花花的稻米,美味可口的红薯,香浓多汁的花生……还有这光滑如玉的宣纸,还有一个最让父皇震惊的东西在林家村问世了…”

    太子李承乾每说一项,太子太师吴普光的心,就跟着激动的颤抖一下。

    以至于最后都心跳加快,整个身子都微微颤抖起来!

    “殿下,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老师,学生岂能欺瞒老师,最让父皇震惊的是,林家村有精盐…大坛子,大坛子的精盐,我从未见过如此纯白之盐啊!都是纯洁的如雪花一般的洁白无瑕…”

    “呲…”

    吴普光闻言不仅倒吸一口凉气,自己的这个学生自己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竟然有如此多的奇巧淫技,好在都是救国救民之术。

    “殿下,林然莫非有制盐之法?”

    吴普光睁大眼睛开口询问道。

    “老师所言极是,今日皇妹便是去林家村取那制盐之法去了,相必如今已经返回了。”

    太子李承乾据实回答道。

    “好,好啊!有了制盐之法,我大唐将士和百姓不在忍受缺盐的痛苦!有了亩产万斤的食物,我大唐百姓和将士们不在食不果腹!有了这造纸之术,我大唐学子们将不再忍受无纸可用的窘境!林然这几样都是兴国强国之举啊!”

    吴普光激动的热泪盈眶,连连点头感叹道。

    “老师所言甚是,学生以后定当追随老师左右,努力成为一个和林公子那样的人才,为大唐的强大富强而不懈努力。学生虽然是太子之身,亦是大唐的一名普通百姓…”

    “大将军,出了…出了…”亲兵一路风尘仆仆的跑步而来,差点一不小心摔倒在地!

    “出你奶奶的腿啊?舌头捋直了再给老子讲话,下次再这样莽莽撞撞的,老子打断你的狗腿…”

    程咬金在营帐怒目而视,大有一副大将军的派头和威风!

    亲兵原本就激动的话都说不明白,如今被程咬金一惊吓,差点瘫倒在地!

    良久才深吸一口气,拍拍嘣嘣直跳的小心脏开口说道。

    “大将军,出盐了…”

    亲兵一句话,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般。

    “他娘的,这么大的事,你他娘的不早说?快带老子去看看…”

    程咬金立即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浑身都被一种莫名的情绪给充斥着。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杜如晦也接到了亲兵的汇报。

    两个人几乎同时抵达制盐现场。

    “大将军请看…”

    亲兵将大铁锅里的精盐,用铁铲一下子铲出来一铲子。

    白花花的雪花般的盐粒,便完美的呈现在杜如晦和程咬金的面前。

    程咬金瞪着俩牛眼,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使劲盯着雪花般的盐粒。

    突然猛的冲了过去,抓起一把盐粒,就塞进了嘴里。

    尽管老程被齁咸齁咸的盐粒,弄的满脸通红,可是他仍然没有舍得吐出来半粒……

    “他娘的,真的是太咸了···差点咸死老子。哈哈···哈哈···今晚煮菜大锅里多放些盐巴,让将士们好有力气干活。”

    程咬金眉飞色舞的开口嘱咐道。

    “亲兵,将这一锅盐巴装起来,立即送去皇宫,让陛下知道咱们河滩这里已经出盐了。等等容老夫修书一封。”

    兵部尚书杜如晦立即返回营帐,提起笔,奋笔疾书起来。

    夜晚的长安城也到了宵禁的时刻,朱雀大道上空无一人。

    整个长安都被一种朦胧的月色笼罩着。

    “哒哒,哒哒”

    一匹快马直奔东城门而来。

    “有情况,准备战斗······”

    守城门的小卒段发现急忙跟身边的周浩鹏开口说道。

    “什么人?胆敢夜袭长安城?”

    段发现威风凛凛的站在城门上方,大声呵斥道。

    “我乃左武卫大将军麾下亲兵李振伟,将士们已经成功提炼出食盐,大将军派我进宫报喜的。”

    亲兵李振伟据实开口回答道。

    “可有信物为证?”

    “有兵部尚书杜尚书手书一封。还有食盐一袋为证。对了还有尚书的鱼符一枚。”

    李振伟立即高高举起袋子里的食盐,和杜如晦的手书,以及象征着身份的令牌,鱼符一枚。

    “将鱼符丢过来···”

    段发现仔细的接过鱼符,确认是自己人后,立即打开了东城门。

    于是朱雀大道上的“哒哒,哒哒”的马蹄声,惊呆了长安城的老百姓们。

    他们知道有大事发生了,这个时候有战马在朱雀大道上狂奔,只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陛下,今晚去那里休息。”

    “去蓬莱殿吧,朕好久没见过淑妃了。”

    李二陛下略加思索后开口说道。

    “好,如此老奴这就给淑妃娘娘传话,让娘娘早做准备。”

    内侍微笑着回应道。

    “好,去通知淑妃吧。”

    “陛下,陛下,左武卫大将军的亲兵紧急进宫,有大事禀报。”

    黄总管急匆匆的快步走来,恭敬的施礼开口启奏道。

    第123章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祝福祖国,祝福书友,双节快乐)

    “快宣,肯定是制盐之事有进展了。”

    李二陛下·激动的在御书房里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左武卫大将军麾下亲兵李振伟参见陛下···”

    李振伟在黄总管的带领下进入御书房,立即参拜道。

    “一路奔波劳累了,是不是制盐的事情有进展了?”

    李二陛下温和的开口说道。

    “陛下圣明,托陛下的洪福,今日精盐提纯成功。这是尚书和大将军让在下送来的刚刚提纯出来的食盐。”

    李振伟说完将身上的背包解开,一大包白花花的精盐便呈现在了李二陛下的面前,将整个御书房照耀的如白日一般······

    “好啊,好啊,终于成了···终于成了···”

    李二陛下激动的瞬间打湿了眼眶,大唐几千万军民的食盐短缺问题,今日起便开始要宣告成为历史了。

    作为大唐的天子,李二陛下能不激动吗?

    心情愉悦的李二陛下今晚在蓬莱殿也是非常的卖力。

    直让淑妃连连求饶认输,方肯缴械收兵······

    第二日的早朝之上,群臣看到一脸喜悦之色的李二陛下带着一副黑眼圈。

    便知道这位,晚上又没少辛苦。

    “黄总管,将布袋打开让文武百官看看,杜尚书和程将军的功劳。”

    李二陛下坐定后,立即开口说道。

    于是群臣便在黄总管打开的布袋里看到了雪花花的精盐。

    “呲·····”

    朝堂之上全是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样洁白无瑕的食盐是他们从未曾见到过的。

    除了宰相房玄龄,尚书长孙无忌,御史大夫魏征等少数几位重臣外,其他人等对炼制精盐的事情都一概不知。

    可见李二陛下为此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和苦心。

    看着群臣们一个又一个震惊的模样,李二陛下很有成就感。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在林家村看到这雪花般的食盐时的模样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从此大唐将不再忍受缺盐的痛苦,陛下福泽万民······”

    群臣齐声高唱赞歌,让李二陛下很是受用。

    往后的每一天都会有士兵将提纯好的食盐,不断的运送到长安。

    李二陛下听取宰相房玄龄的建议,将食盐投放到长安城的市场上,供百姓们选购。

    一时间,长安城的天价食盐成为了历史。

    朝廷食盐的收入也如潮水般的涌进了国库里。

    让李二陛下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殿下,您看土豆长的越来越高了。”

    翠竹刚刚给土豆浇过水,欣喜的给长乐公主汇报道。

    “是吗?我来看看。”

    长乐一路小跑而去,亲切的看着自己种下的两个木桶的土豆,果然十几个土豆苗都在奋力的生长着。

    比前几天长高了许多。

    长乐公主微笑着的看着桶里的幼苗,仿佛看到了收获的季节,小脸上满满的都是激动和喜悦。

    最近太子殿下老是会有事没事的前来长乐公主的行宫。

    美名其曰说是前来探望长乐,其实每次都会讨得几根薯条后,便美滋滋的离开。

    长乐在发现自己的可口美味越发的变少的时候,便不再每次太子前来的时候以薯条招待了。

    越发小心眼的长乐公主,每日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嘴里含着根薯条,行走在自己的宫殿里,给土豆松松土,浇浇水,看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让长乐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变的更加美丽了起来。

    此时此刻的小公主才真的像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

    长乐公主吗,不就是寓意长久快乐的意思吗?

    林家村的新居马上到封顶的时候了。

    这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从夏天干到了秋天,期间更是度过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佳节。

    田地里的土豆已经开始绽放洁白的花朵了。

    每一朵洁白的花朵,仿佛都是一张甜美的笑脸,在等待着收获的喜悦。

    猪圈里长大的肥猪被宰杀了一头又一头,如果不是不断的补充猪崽,照着这个势头宰杀下去,过年的时候林家村将不会再有猪肉吃。

    鸡舍里的鸡蛋,也被林然毫不犹豫的拿出来,给参加新居建设的士兵们和乡亲们改善伙食。

    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营养的补充,是很容易将人的身体压垮的。

    曾经生活中二十一世纪的高级知识分子,深谙此中的道理。

    林家村的新居就像个城堡一样,远远看去它是一个圆形的城堡。

    外面被厚重的城墙给厚重的包裹着,林然并没有为了乡亲们出行方便而设计成四个出入口。

    而是只在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留了一个出入口。

    进来之后是一个偌大的广场,以后村民会议,喜事丧事都在这里,毕竟林家村除了老刘和老徐两个外来户,其他都是本族人。

    广场的四周是林然给士兵们修建的新居,作为已经和林家村融为一体的士兵们,林然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有家的感觉。

    广场正中的房间做为以后接待来客,和林然平日办公用。

    广场的最深处,十几间敞亮的房屋,是给学生们准备的教室。

    在整个广场的四周开始,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村民居住的新房,由广场往西,南,北三个方向逐一散开而去。

    以后从离东门最近的一家到最远的一家,距离不过五百米左右而已。

    村民们都这样的整体设计都非常满意,他们想不到林然竟然连垃圾怎么堆放处理,都考虑进去了。

    让他们纷纷猜疑这个九岁的小村长的脑袋里,到底还有多少新鲜东西?

    和林然预测的施工进度一样,林家村新居在土豆即将收获的时候,彻底的完工了。

    此时也快到了冬季来临的时候,孙氏这几天身子明显的有了临盆的迹象。

    林然让士兵和乡亲们用盆火,将每个新居房间的湿气都烘烤干净。

    于是再乡亲们欢天喜地的表情里,新居搬迁便正式开始了。

    毋容置疑,东门口的第一家,毫无争议的成为了村长林然家的新居。

    这是整个林家村最大的院落,林然给四个小丫环都设计了房间,让荷花她们开心的大呼小叫的,雀跃不已。等新居全部搬迁完毕,林然便开始着手养殖和种植的事情。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乡亲们切身利益的事情。

    最近林正泰担心孙氏的身子,也停止了外出出诊,毕竟孙氏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要紧的。

    林然请来了万年县最有名的四个稳婆,时刻准备着。

    稳婆接生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大方的人家。

    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还让她们住进了这辈子她们未曾住过的砖房。

    四个小丫环也知道到了最要紧的时候,平日的嘻笑打闹不见了,每个人轮流守在夫人的身边,随时观察夫人的身体的情况。

    平静的夜空,被荷花尖锐的呼喊声给打破了。

    “老爷,公子,夫人的羊水破了……”

    于是乎这个夜晚的林家村,简直是彻夜未眠。

    到处是人影忙碌和跑动的声

    音。

    孙氏凄厉的声音,将整个林家村的村民都给惊动了出来。

    林然才终于知道,前世电视和电影里演的片段并不是骗人的。

    原来生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辛苦的事情…

    世间的母亲啊!一生要忍受多少的痛苦…

    要承受多少的苦难啊,想到这里林然的眼眶不由的湿润了起来…

    在林正泰期盼的眼神和焦急的等待中,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

    让林正泰激动的浑身瑟瑟发抖。

    “老爷,生了,生了…是个胖嘟嘟的大小姐。”

    荷花一路小跑而来给林正泰和林然报喜。

    “好,太好了。俺林正泰终于有闺女了,俺进去看看夫人。”

    林正泰老泪纵横激动的开口说道。

    “老爷,您不能进去,稳婆说还有一个在里面……”

    荷花的话让林正泰和林然全部呆立当场。

    “荷花,你是说夫人肚子里还有一个?是双棒?”

    林正泰颤抖着询问道。

    “老爷,对。稳婆说是双棒······我去侍候夫人去了。”

    说完荷花转身向产房跑去,留下了在外面激动的浑身发抖的林正泰父子。

    “林家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保佑您的儿媳,孙媳,曾孙媳,母子平安······”

    当产房里再次传来孙氏痛苦的呐喊声的时候。

    林正泰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着。

    最后一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不愿意离开母亲温暖的身体,或者是畏惧外面的寒冷空气。

    始终不愿意出来与世人见面······

    一直挣扎到天亮,孙氏明显已经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一声哇哇大哭的啼哭,才迎着东方初升的朝阳在产房里传来。

    “老爷,公子。生了,生了,这是个小公子。”

    荷花一脸兴奋的小跑过来,接着开口说道。“夫人身体过于虚弱劳累,已经昏迷过去了。”

    林正泰和林然闻言齐齐往产房你冲去。

    林然从未见过母亲会是这番模样。

    那是一种就让人心疼的泪流满面的憔悴模样。

    经历过一整晚的苦难,虚脱后的母亲,嘴角竟然还带着一丝丝的微笑,也许她知道孩子已经顺利的来到了世间了吧······

    林然瞬间泪流满面,此时此刻没有任何词语能形容他现在的心情。

    如果生命就像一条大河的话,母亲就是这大河的源头···源源不断的给生命补充着能量和希望···(不好意思,写哭自己了)

    林然含着眼泪看着襁褓里的妹妹,和几乎折腾了母亲一晚上的调皮的小弟弟,两个孩子睁开眼睛好奇看着这个世界,好奇的看着面前这个陌生而有熟悉的大哥哥,嗯嗯丫丫的嗯咛着。

    林正泰同样流着眼泪看着两个孩子···

    “父亲,让奶娘抱下去吧。”

    林然开口说道,作为如今整个万年县,甚至是整个长安城最大的财主,林然有足够的资金让父母和弟弟妹妹享受不一样的生活。

    奶娘就是林然花钱让侯三在长安城里请来的。

    “好,你们都下去吧,我陪夫人就行。”

    林正泰对产房里的丫环和稳婆开口说道。

    林然让侯三给稳婆包好了喜钱,感谢她们的辛苦付出,让母亲得以顺利的生产。

    “父亲大人,孩儿也出去了,您好好陪陪母亲大人。”

    林然懂事的开口说道。

    “去吧,孩子。别耽误了几个村子孩子的课业。”

    林然答应一声转身,关好了屋门,将这方小世界留给父亲和母亲。

    林正泰紧紧的握住孙氏的手。

    “翠花,你受苦了,正泰谢谢你啊,为老林家再续血脉······”

    林正泰一脸痴情的望着昏睡中的孙氏,幸福,激动,喜悦,心疼交加的眼泪就从未停止过。

    “老头子,孩子们都还好吧?你怎么哭了?”

    孙氏睁开眼睛便看到了床头的林正泰,她虚弱的开口询问道。

    “翠花,你醒了。真是太好了,孩子们都很好,女儿长的像你漂亮,儿子像我帅···已经被奶娘抱去喂奶了。你饿了吧,我让荷花给你端碗参汤来······”

    荷花将早就备好的参汤给端了上来。

    林正泰仔细的亲自一勺子一勺子的送到孙氏的口中,夫妻间的感情在这一刻是可以得到升华的。

    就在同一天的几乎同一个时间,长安城里太子太师吴普光的府邸里,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将整个太师府都唤醒起来。

    “是男孩还是女孩?”

    王燕挣扎着要看孩子一眼。

    “恭喜夫人是个小公子。”稳婆高兴的开口回应道。

    “老爷,是个男孩,咱们的儿子又回来······”

    王燕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对着门外呼喊道。

    此刻的太子太师吴普光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儿···早在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眼泪就从未停止过。

    “夫人,是咱们的儿子回来了,你看还是以前的模样·····”

    吴普光将孩子仔细的抱在了王燕的面前。

    小男孩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上自己睁开眼睛看到的父亲和母亲,小眼珠子扑闪着。

    “他在对着我笑······”

    王燕流着喜悦的眼泪,哽咽着开口说道。

    “是的夫人,他是在对着咱们微笑呢······”

    多年的丧子之痛,在新生命诞生的刹那间,终于得到了些许的抚慰。

    这个崭新的生命注定将获得吴普光和王燕更多的爱和希望。

    林然的种植和养殖大计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原有的民居经过简单的修整后,全部用于养猪,养鸡或养羊用。

    在后山靠近营舍和池塘的大范围之地,林然让乡亲们和士兵修建的大棚正在火热的建设之中。

    大棚的建设当然不能再用砖块,直接用未曾烧制的砖坯就成。既节省成本还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这时候林然让乡亲们收获水稻时留下的稻秆就有了大用处。

    林然让乡亲们将稻秆一层层的铺设在棚子上面,然后再在稻秆上面撒上沙土即可。

    当乡亲们知道这里是用来今年冬天种植蔬菜用的地方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睁大一双不可思议的眼睛。

    冬天可以种植蔬菜?

    小村长真是有个神奇的脑袋啊。

    林然对他们的质疑不置可否,毕竟这样的事情,除非让他们亲眼看到。

    否则基本上是,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的。

    冬天的老人带着凛冽的北风,呼啸着跟人们打着招呼。

    四个村里的土豆都获得了大丰收,满满的土豆蛋子堆的像山一样的又高又大。

    孩子们围绕着土豆又蹦又跳。

    大人们则满脸都是激动和喜悦的眼泪。

    这么多的粮食啊,他们几个村就算是吃一辈子也吃不完。

    孟家村,李家村和赵家村的三个村长,在林然这里领到了他们三个村子的租金和林然补偿的粮食。

    三个人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不是林然,他们村子的大多数人将要远离故土,前去逃荒。

    今年不仅有了粮食还有了做梦都没有见过的这么多铜钱。

    让三个村子的村民都对林家村感恩戴德。

    村民们正在顶着寒风,热火朝天的在给大棚做着收尾工作。

    按照林然的估算不出三天,整个大棚基地就将完工了。

    届时当然还有一连串的工作,需要乡亲们继续操作。

    “大道上好像有个姑娘,不是咱们村的,最近来咱们林家村找夫婿的可是越来越多了,咱们村长说过的话,全部都提前实现了,真真的是十里八乡的姑娘打破头的往林家村里嫁啊······”

    铁蛋开口说道。

    “铁蛋,说不定是你媳妇回来了呢。你小子一直看不上前来相亲的姑娘,怕不是心里还惦记着那个小丫头吧?”

    林立抬头开口取笑道。

    “俺他娘的还真是有点想她啊,如果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日子,至于把她冻跑吗?都是现实给逼的啊······”

    铁蛋懊恼的开口回应道。

    “跑了的媳妇还会回来?俺不相信。”

    大头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打击了铁蛋刚刚点燃的那么一点点热情。

    “铁蛋,铁蛋。狗日的快回家······你媳妇回来了······”

    铁蛋他爹一路颤巍巍的跑来开口说道。

    “啊···真回来?”

    “你他娘的,老子啥时候骗过你,赶紧给老子回去,人家还在大道上等你回话呢。快给老子领回家,今晚上就把事给老子办了,不然老子打断你的狗腿······”

    铁蛋他爹就差拿地上的砖坯砸过去了。

    铁蛋闻言,撒开脚丫子就往大道上跑去。

    “玉芝,你终于舍得回来了···”

    铁蛋一口气跑到姑娘的身边,上气不接下气的开口说道。

    “你不想俺,回来,那俺走···”

    玉芝姑娘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开口回答道。

    “想,俺做梦都想你回来呢,走回家,咱家现在可好了,你放心一丝丝风都吹不进去了······”

    铁蛋贱贱的笑着说道。

    那个寒冬里冻得瑟瑟发抖,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泪珠的小丫头,是铁柱心中永远的痛。

    玉芝的离家出走,铁蛋委实恨不起来,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没吃的没喝的还没有一个温暖的被窝和一个像样的房子,姑娘凭什么跟自己遭这大罪,所以玉芝一气之下跑回了老家。

    如今心中永远的痛回来了,怎么能不让铁柱激动万分。

    “玉芝,俺去村长那里要个猪头肉,再要一壶酒,今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喝一顿。”

    玉芝羞涩的跟着铁蛋往家中走去。

    “怎么不是以前的家了?”

    玉芝发现铁蛋走的路线不对,开口纳闷的询问道。

    “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咱家刚盖了新房,这不是专门为你盖的吗。”

    “骗人,你家那里有钱盖新房?”

    “钱如今对俺铁蛋来说,不过是个数字而已,等岳父岳母老了,告诉他们俺铁蛋养着他们。”

    铁蛋一副臭屁的模样,开口说道。

    “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看咱家到了。”

    玉芝惊讶的捂住了嘴巴,央入自己眼帘的是一座崭新的房子,而且还是自己从未见过的用红砖垒起来的房子。

    “这真是咱家的房子?”

    玉芝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只是听父母说林家村好过了,让自己回来看看。

    不曾想林家村竟然这样好过了,早知道自己当初就不该离开啊,贫贱夫妻才叫夫妻啊,也不知道铁蛋记恨不记恨自己。

    “这是咱俩的房间,你在这里等着,俺给你整酒菜去。”

    铁蛋说完就往广场赶去,林然分发东西都是在广场进行的。

    正好碰到往家返回的老爹。

    “臭小子,不陪你媳妇,跑出来干嘛?”

    铁蛋爹瞪着两个大眼珠子开口说道。

    “爹,俺去整点酒菜。”

    铁蛋据实回答道。

    “净整那些没有的,抓紧时间办那事要紧,老子还等着抱孙子呢。”

    “嗯,爹。俺喝点酒就办······”

    铁蛋扭捏着应承道。

    “你他娘的大胆一点,扭扭捏捏的能干成啥?大胆点,知道不?”

    老爷子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放心啊。“对了,别他娘的喝多了,喝多了啥事都正不成。”

    “爹,您就放心吧,俺就喝一小口,壮壮胆,然后就那个啥···扑过去······”

    铁蛋嘿嘿笑着回答道。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