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我在七零种仙草 > 第18章 、18

第18章 、1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西瓜被余小鱼放进空间了,她听到有人提到文县,大雨还在下,西瓜现在运回去,太凉,人们估计不会太乐意买西瓜,余小鱼临时决定改变策略,带西瓜去北方换粮食。

    幸好第一车西瓜来的时候,怕西瓜被晒着捂着,找的位置比较偏僻,有大货物挡住其他人的视线,刚好也方便她操作。

    “我找人先装船了,村长,赵婶儿,麻烦你们了,把西瓜卸这儿就成了,天黑你们赶紧回村吧。”

    赵婶连连点头,再不回去,的确是要摸黑了,“行,小鱼,以后有机会还来婶儿家吃饭!”

    村长有些不放心,“要不要我跟码头的工人说一声,一起帮忙上船上去。”

    “不用了村长,你们都累了一天,再受累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你们还是先回去吧,路上当心点。”

    村长这才作罢,赶着马车驮着赵婶儿走了。

    余小鱼冲赵婶儿挥手之后,她又看向杨磊,“你去问问现在还有去市里的班车不,要是没有,还有什么办法回去不。”

    杨磊担忧的左右看了眼,码头这边人还很多,他快点回来也是一样的,“行,那你小心点!”

    等他也走了,余小鱼左右看了看,趁着没人注意这边又赶紧把面前的10筐西瓜放进了空间里。

    余小鱼抓了抓前面的刘海儿,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自然的走出码头。

    跟其他地方的安静不同,码头人来人往的,谁都不会注意一个独身的女子,余小鱼快步走进人群中,站的离码头稍微远了些,等杨磊。

    看到他的人影,余小鱼赶紧挥手示意。

    杨磊气喘吁吁的喊她,“余同志,末班车已经停了,我们只能明天早上在走了。”

    意料之中,余小鱼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他,“给,这是你今天的工资,我要去住招待所。”

    杨磊接过钱,内心很纠结,他一天就一块钱,住招待所一晚上就没了,但若是不住招待所,大晚上被公安抓到,那也挺麻烦的,他只好跟着余小鱼去住招待所。

    云县招待所没有市里的大,可余小鱼这会儿顾不得那么多,她只想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顺利的开了房间,余小鱼一进去就把自己瘫成了大字型,狠狠的躺在了床上。

    今天真的是太累了,腿也疼,脚也疼。

    余小鱼干脆闪进了空间,在泉水里泡着,解乏的同时恢复元气,晚饭还没吃,余小鱼取了个苹果,津津有味的吃着。

    这将近500个西瓜,就是她采购路上的第一步。

    后面只会越来越好。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起了大早,洗漱之后,余小鱼拿出包里的馒头递了一个给杨磊,“吃完我们就买票回去,今天去平县,你之前说那儿花生不错,除了花生还有别的东西不?”

    “这我就不知道了,得亲自去看。”

    等到了水安市,余小鱼第一件事就是去招待所退房,多少还是有些经验不足了,像昨晚那经历,回不来又退不了房,只能两处花钱,这样太吃亏。

    “我出去一趟!你弟一会儿来了,直接让他到车站等我!”

    余小鱼想去的地方是黑市,每个地方都有黑市,这儿肯定也不例外。

    这也是采购西瓜积累的经验,比起钱,村民其实更喜欢要些实在的东西。

    在市里饶了好些圈,终于被她发现了,余小鱼神色轻松的走进巷子里,有人在打量她,还有人冲她吹了声口哨。

    “妹子,想买啥?肥皂要吗?”

    余小鱼停下脚步,“怎么卖?”

    “一块儿三毛钱。”那人没想到余小鱼真有意思,立马走的近了些。

    “有多少,我全要。”

    男人上下审视了番余小鱼,眼里闪着光,莫非他们是一路人?

    “目前身上有40块。”

    余小鱼掏了12块钱给他,然后把手里的行李袋打开,“全装进去。”

    衣服已经提前被放空间了。

    那人立马从柴火堆后面拿了个筐子,直接往行李袋里倒。

    其他人看她这么大手笔,连忙上前问她要不要别的。

    余小鱼要了胶鞋,针线盒,牙膏跟饭盒,都是生活用品。

    公家的钱花了,现在她得赚自己的钱,余小鱼打开挎包,从里面拿出一包红枣,“5块一包,有人要吗?”

    面前的都是倒爷,走量她就不要票了。

    那是好货,一等一的好货,他们干这行当这么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大枣值这个价钱,而且这一包份量还很足。

    “我要,给我一包。”先前要红枣的男人,率先给了她5块钱。

    陆陆续续又有人要了3包。

    有人还在纠结。

    余小鱼继续说道:“细粮要么,5毛一斤。”

    细粮?

    5毛一斤?

    各位倒爷都沸腾了,这女同志看起来不简单啊!

    年纪轻轻的连这种好货都有。

    买了红枣的男人干脆把她给的12块剩下的7块全还给她,“按这个钱数给我配,米跟面各一半。”

    那就是米面各7斤,不行,她的挎包刚卖了不少的红枣出去,挎包这么大容量容易引起怀疑。

    余小鱼只好说道:“没那么多,各两斤。”

    那人只好给了她两块钱,余小鱼把米面递给她,放好身上的钱,提上袋子走人。

    有人没买到东西,顿时有些急了,连忙追问她,“妹子,你以后还会来吗?”

    余小鱼头也不回,走出巷子直奔汽车站,幸好杨磊已经在车站前等着了。

    “你上哪儿了?”

    余小鱼把袋子递给他,杨磊没准备好,原本以为里面装的是衣服,可一提才知道自己掉以轻心了,很重,“你去买东西了?”

    余小鱼点点头,“做了点准备。”

    正好有辆去平县的车要开,他们上了车,买了票。

    杨磊见她拿出一个本,把票夹在昨天夹的后一页,顿时明了,估计回去得查票。

    干采购员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记性得好。

    余小鱼喝了口水,等车离开水安市,她才正在放松下来,这次她大胆了一些,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想到这,她又喝了一口压压惊。

    “你买的都是什么东西啊?还提着到处跑,不嫌累吗?”杨磊有些疑惑。

    余小鱼摇摇头,“是到了平县有用的东西。”

    原来如此,杨磊趁着余小鱼不注意,偷偷拉开看了眼,里面黄澄澄的肥皂,瞬间让他精神了。

    到了平县,同样找了个赶车的村民带他们回去。

    等他们到了村里,不少的人都在地里拔花生秧。

    跟他们一块儿回来的妇人晓得她来的用意,赶紧马不停蹄的回家准备细粮了。

    “同志,看到那田间的穿红背心的男人没,那就是我们村的村长,姓陈!”

    余小鱼用手挡住光线,看到了他说的那个人。

    赶车的村民很热情,主动要去帮忙叫村长回来。

    “谢谢你大哥!”

    余小鱼跟杨磊就站在原地等候。

    那大哥跑的很快,在村长耳边说了些什么,村长就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陈村长你好,我是文县来的采购员,余小鱼,这是我的向导,杨磊。”

    余小鱼把提前准备好的介绍信递给他。

    “你也想来采购花生?我们今年要交的公粮还不够,恐怕你要失望了。”

    “不一定是花生,只要是细粮我都要。”

    来的路上杨磊说了,花生他们只种一季,其他时候都是种庄稼。

    细粮?

    陈村长挑了挑眉,看来是做过准备的,他们平县是水安市最大的县城,不禁种花生,他们种的粮食说是养活一个省的人民也不为过。

    他把她的介绍信还给她。

    “你带了什么东西来?我们不要钱跟票,只要东西。”

    细粮给了钱票,那意义就不同了。

    杨磊笑着说:“她是供销社的采购员,国家单位,钱票要的了。”

    陈村长摇摇头,“保险一点,你带了什么东西?”

    余小鱼把行李袋拉链打开,露出了里面东西,陈村长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今天是阻止不了。

    说话间,立马就有好几个妇女提着筐子往这儿走,后面还跟着好几个,你追我赶的,吸引了田间其他人的注意,有人吼了一嗓子问是干嘛的。

    领头的女人连忙说道:“换肥皂的!快回家搬粮食!”

    夏天早上出工早,这会儿正是日头,格外晒,算起来也能收工了,田间拔花生的妇人赶紧看向记分员,“今天到点了吧,要不下午多干一个钟也成。”

    记分员看了眼手表,全村只有一个手表,他管上工,下工的时间。

    “到点了!”

    田间的妇人赶紧放下手里的花生秧,小跑着来看这里有啥好东西。

    “同志,这个饭盒咋换的?”

    “肥皂呢?肥皂咋换?”

    “娘,你看那胶鞋多好,给大生买一双吧!”

    ……

    场面很是混乱,他们想在日头晒着,余小鱼还不想,“我们先找个阴凉的地方!”

    立马有人很给面子的赶着牛车去了村口大树下面。

    “肥皂得3斤米或者3斤面,胶鞋得25斤米或者面,铝制饭盒15斤米或者面,针线盒1斤米面,全都只要细粮,不限数量。”

    话刚落下,有人倒抽一口气,这么贵吗?

    “只要米面,其他的都不要吗?我们家自己种的芋头,能不能换?”有人问道。

    余小鱼琢磨了下,“芋头只能换针线盒,想要其他东西,还是拿米面来换吧。先到先得。”

    人群里议论纷纷,这时领头拿粮食的女人,拿了5块肥皂,“同志,我要5块肥皂,给你15斤面粉,这都是好面粉,你看看!”

    她把筐子提起来,还好在车上打听了下,准备的好好的,女人很兴奋,5块肥皂省着点都能用两年,15斤面粉才能管多久,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工业票啊,买肥皂得要工业票。

    杨磊这时穿过人群,“让一让,让一让,我来称下秤。”

    他刚刚跟着陈村长一起去借秤了。

    面袋往秤钩上一挂,斤数不多不少,刚好15斤。

    余小鱼拿笔在本子上记下,下一个拿了粮食来的,赶紧喊道:“我也要5块肥皂!”

    又入账15斤面粉。

    其他人一看肥皂顿时少了一半,急了,赶紧往家里跑,再不快点这肥皂就是别家的了。

    换粮有序的进行中,车上面袋子越来越多,陈村长干脆给她找了个干净的麻袋。

    “乡亲们,你们家里都只有面,没有米吗?”又是一个拿面来的,余小鱼终于忍不住问道。

    “米多珍贵,下去的也快,还是要留点给贵客吃,面就不同,玉米面,红薯面里面只加小半碗白面,馒头做出来就很香!”旁边有人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

    “这位大娘,不好意思,少了一二两。”杨磊把秤给余小鱼看。

    余小鱼看过之后,又让他称了一次,还是这个结果,于是余小鱼只好把她的面袋子还给她,“大娘,对不起,针线盒换不了,你回去准备好再来换吧。”

    那位妇女立马皱起了眉头,“谁说缺两了,不可能缺两,我的手不会有问题。”

    “用手估算的,可能没那么准确,没事的,这儿还有好几盒针线盒,来的急的。”余小鱼好脾气的劝她。

    只是妇女不领情,顿时火了,“咋啦咋啦,你先换给我,回头我给你送过来不是一样?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呆?还有,一二两能有多少,少了就少了,你往那面袋子里倒指不定多少个二两没了。”

    刚换过肥皂的人一听不乐意了,“强婶儿,你这话说的就难听了,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袋子,抖的干干净净,你平时就喜欢占便宜就算了,可你别欺负城里来的同志啊,你这样子真是丢我们村的脸,你看前面那么多人换了,都没出问题,你缺个二两别人让你补齐,你还蹦跶的厉害,换不起就别换,一斤面粉还只拿8两来,真叫人无语。”

    被叫做强婶的妇人脸顿时黑了,她狠狠剜了眼说话的女人,“碍着你啥事了?这是合着外乡欺负自己人了?你这么有能耐,这缺的二两,你来出啊?”

    “我凭啥出,还是给你出,你当我是天热热糊涂了吗?自己想要针线盒,还要别人给你出粮食,你脸咋这么大呢,同志,你们还给别人,别给她了,这种人的面粉,不要也罢!”

    余小鱼并不想这里吵起来,但听起来这个人好像是个惯犯,习惯了占小便宜,她只好说道:“我们也就今天相识一场,我只人秤,秤够数,我就给东西,不然谁来了我都不换,规矩已经定下了,不能随便改,别说是二两,就是一两也不成,不然就是对前面人的不公平,还望你能理解。”

    那妇人冷哼了声,小声嘀咕着,“啥不公平,不就是想多要点面粉么?话说的那么好听,还不是不给换。”

    余小鱼不想跟她过多纠缠,示意杨磊给下一个人称重。

    强婶见没人搭理自己了,只好提着面袋子不高兴的走了。

    “同志,你别生气,这种人在我们村也是少的,你看我们换那么多,也就出了这一个,对不。”他们生怕女同志一个不满意,不给换了。

    “那是自然,放心,我不会生气的。”

    这人紧紧是想占点便宜,赵西凤那活脱脱就是想从他们身上扒层皮下来。

    没一会儿,她带来的东西就全部换完了,余小鱼合计了数据,一共220斤面,杨磊称了称重量,合的上。

    余小鱼把笔跟本子一合,“收工,吃饭!”

    旁边早就有人端着饭碗吃饭,那香味勾的她肚子也饿了,憋着一股劲儿忍到现在,终于可以吃饭了。

    余小鱼拿出馒头跟水,一口馒头一口水,将就着吃点,等回市里了,在空间里做大餐好好犒劳自己。

    “同志,你就吃这个啊,我这儿有自家做的咸菜,你尝尝!”

    有村民看她吃的很简单,连忙把自己的碗送到她面前,余小鱼连忙摇头道:“不用不用,你吃就好,我是这几天上火,嘴巴里面破了,不敢吃咸的,怕疼。”

    她找了个借口,熟悉的人还好,陌生人她实在是接受不了从别人碗里夹菜吃,而且他们做的是菜糊糊,需要咸菜才咽的下去。

    “用锅底灰一抹就成,很快就好了,我一会儿回去给你抠点。”

    村民实在是太热情,民风真的很淳朴。

    “不用那么麻烦,我已经好很多了,你人真好,真是谢谢你。”

    那女人被夸了,脸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出门在外,不容易嘛!”

    “人家吃的是白面馒头,你吃的是野菜糊糊,你还同情她不容易?我把面粉拿来了,给我换针线盒。”强婶儿不满的喘着气回来了。

    现在太阳正当头,也就这树大,下面还有点风,余小鱼真没想到她能回来。

    杨磊咬着馒头摇摇头,“东西都换完了,什么都没有了。”

    强婶儿一听急了,“不是说我回去给你拿么,你就这么把我的针线盒给别人了,咋能这样呢?那我的针线盒咋办,我问谁要去?”

    “这话说的,真想要就上供销社买去啊,又不是只有这同志这儿有针线盒。”有人替余小鱼打抱不平。

    余小鱼觉得这事儿不解决,这午饭是吃不好了,“大娘,我是不是说过先到先得,你没来,那自然就落别人那儿了。”

    “啥我没来,我咋没来,我只不过是回去拿那少的二两,要不是你们非要计较那二两,我的针线盒早就在家放着,说不定现在我都开始用了,我不管,你们今天无论如何都要给我一个针线盒。”

    她看过了,这针线盒颜色虽然少,但是粗,比城里供销社的要好很多。

    余小鱼摊了摊手,“爱莫能助,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东西已经全部换完了,等吃完午饭,我们就准备离开了,你也可以把面粉留着,说不定我啥时候再回来。”

    强婶特别生气,她一声不吭的站在那儿,眼睛直直的盯着余小鱼,眼神像是淬着毒,杨磊站起来挡在余小鱼面前,“大娘,这次没买到,还有下次,下次我们再来,一定给你留一个,行不?”

    强婶瞅着他,冷哼了声,“咋刚刚不见你做她的主,一个大男人还被女人压着,听女人的话,你真是丢你爹娘的脸。”

    杨磊脸色很不好看,他啥时候被人这么数落过,还这么多人。

    “大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要乱说,年龄都这么大了,还是积点福吧,省的以后不知道报应在哪个后代身上。”

    强婶突然愣住了,整个人就像是被电击中了,站着一动不动,余小鱼担心的站在杨磊身边,万一大娘有啥动作,她也能快速反应。

    突然,强婶猛地转身步伐踉跄的往村里走,双手捂着耳朵,嘴里还不停的念着,“不是我,不是我……”

    这是什么情况?

    余小鱼跟杨磊面面相觑。

    “唉,小伙子,你刚刚那话算是捅她心窝了,她有个儿子,跟着大家去水里狗刨,可不知怎么的,就起不来了,年龄小小的就没了,一行人里就她家出事了,大家都说是因为她嘴无遮拦,不知道积福导致的,可经历了这事儿,她一点都没变,人还是那样,大家就一点也不同情她了。”有知情的村民跟他们解惑。

    “没事儿的,要是你们不走,晚上就能看到,她到处找事,大家都不愿意搭理她,这次也是不想看她欺负你们,大伙儿才帮着说话的,不然,一准被她记仇,天天去你门上恶心你。”

    还有这样的人,余小鱼表示真的不能理解,不过,人这一生还是要多干好事,多积福,干了好事,心情好了,可不得延年益寿,日子越过越好。

    等太阳没那么烈,余小鱼又拜托早上驮他们回来的大哥,赶牛车送他们回县城,面走水路,余小鱼有点不放心,还是决定先给供销社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什么?小鱼,你采购了220斤面粉?”杨乐惊讶的问道,这才多久,短短几天就能采到细粮,不愧是余小鱼。

    噪音很大,余小鱼又加大了音量!

    “是啊,我担心走水路,面粉会受潮。”

    “没事,放心好了,水路同志们这方面经验很足,我们之前也这么运过!”杨乐正在打电话,余光看到孙副主任,连忙跟孙副主任小声说着小鱼的事。

    孙副主任也很高兴,接过话筒说道:“小鱼同志,继续加油,组织看好你,我跟你师父也看好你!”

    听出来是孙副主任的声音,余小鱼原本想多说两句,无奈话筒里噪音太强,最后还是挂断了。

    “还是走水路!”余小鱼打完电话,跟杨磊说了声。“平县也有码头吗?”

    大哥连连应声,“有有有,就是有些远,你们赶紧上来,我们早点过去。”

    妥善的安排了寄货,再次声明这是抗灾物资,水路运输负责人连忙安排人第一时间上船,并且由船长亲自负责管理,余小鱼这才放下心。

    “谢谢你,大哥,这个路上拿着吃,解解渴。”余小鱼从挎包里拿了个苹果递给赶牛车的大哥,这么热的天忙前忙后,实在是太辛苦了。

    大哥推脱了下,最后还是在余小鱼的坚持下收了苹果,不过他不舍得吃,这么香的苹果,得带回去给孩子吃。

    成功坐上回市里的班车,杨磊特别高兴,今天终于可以落下一块钱了。

    余小鱼把钱递给他,“辛苦了!”

    就短短两天,杨磊都黑了不少。

    她因为穿着长袖长裤,可能会好点,但这么顶着晒不是事儿,明天早上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草帽。

    晚上余小鱼又在水安市招待所住下了,跟以前一样,进空间洗漱,上次还有做剩下的猪下水,大肠跟小肠,都很适合爆炒,或者做火锅。

    余小鱼用葱姜蒜煮了一锅水,然后把大肠小肠都放进去,加入花椒桂皮等继续煮,她则趁时间把前几天的衣服给洗了,洗着洗着,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余小鱼连忙加快速度,出空间把衣服晾了起来。

    早上馒头,中午馒头,晚上可得吃顿好的,余小鱼又闪进空间,开始做大餐。

    大肠顺着纹理切块,青红辣椒切丝,再来点葱姜蒜,锅一热,倒入香香的菜籽油,放入葱姜蒜爆香,香味出来后,再放入青红辣椒,最后放切好的大肠,反复翻炒,直到把大肠身上的水分炒干,油脂溢出。

    余小鱼闻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谁顶得住啊,再配上一碗米饭,那就真的赛过活神仙。

    加了盐调味,余小鱼把炒好的大肠盛出来,又开始蒸米饭。

    米饭好之前,她拿着半个馒头,小小的过了把瘾。

    大肠真香啊,青椒太辣了,红椒有些甜口,但也好好吃。

    无数次看过米饭上的热气后,余小鱼终于下手了,给自己华丽丽的摆了个盘,一口米饭一口肉,吃的超级满足,果然这种下饭的菜就需要米饭来搭配。

    余小鱼满足的闭上眼睛,她感觉此时自己获得了救赎。

    美食真的是可以治愈一切!

    带着满足,余小鱼开始迎接美好的一天。

    师傅说山区里有干木耳跟香菇,山区里路不方便,又因为树木高,地市也陡,种不了庄稼,所以也格外的缺粮食。

    难道这次带粮食过去换东西?

    思前想后,余小鱼决定今天不去山区,直接奔赴下一个城市,木耳跟香菇是干货,能存,但不终究不是目前最紧缺的。

    最缺的还是粮食。

    北方有粮!

    余小鱼想好了就赶紧动身,杨磊还没过来,余小鱼从挎包里掏出一包大枣还有一包干菊花放在柜台上。

    “这是我给杨磊的,他来了你跟他说我走了,这两天他辛苦了,这是一点心意。”

    杨娟看到东西,眼睛一亮,“你要走了吗?不是还有地方没去么?在多待几天也好。”

    眼神却不停的看向这两包东西。

    余小鱼不想再耽搁,赶时间要走,长话短说跟她道别,“就是这样,时间紧任务重,我不能在跟你多聊了。”

    余小鱼人刚走,杨磊就进来了,杨娟还来不及把东西放下去,看到他人,指了指两包东西,“这是采购员同志给你留的,她说她走了,去下一个城市,我们这儿粮食太少。”

    杨磊把东西打开,看到里面的红枣跟菊花茶,有些惊讶。

    杨娟则是忍不住感叹,“乖乖,这值不少钱吧,难怪大家都想进供销社,福利这么好啊。”

    杨磊把东西合上,他不赞同杨娟的话,“在太阳底下暴晒,跟不讲理的村民扯皮,你能吗?采购员很辛苦的。”

    杨娟听了他的话,忍不住笑了,“得,这次能帮你收收性子也是挺直的,省的你,天天跟大爷似的啥也不干。”

    杨磊拿着两包东西往火车站跑,这东西他不能要,说好了一天一块钱,多给是几个意思。

    余小鱼买了最快一班北上的车,她这次决定直接去北方一点的城市,西瓜在那里肯定能换不少东西。

    要是能有几千斤粮食,那这次任务就算圆满了。

    ——

    安市是余小鱼的目的地,这里以面食为主,盛产小麦,水稻只在一些区域有种,而且只种一季。

    余小鱼下了火车,先去国营饭店吃了碗地道的扯面。

    扯面味道好不好,就看面劲不劲道。

    还有那一瓣蒜。

    周围的人吃饭都拿着一颗蒜吃的津津有味,不由得让她想起后世视频网站上一句,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余小鱼从不吃生蒜,可入乡随俗,她又想试试。

    轻轻咬了一口,蒜的辛辣直达鼻腔,呛得她泪流满面。

    大堂里其他人一看这白瓷娃娃的肤色,就晓得不是本地人,连忙笑着说:“可以先含一口面在嘴里,然后再咬蒜,这样没那么辣。”

    真的假的?

    余小鱼轻轻擦着眼泪,蒜剥都剥了,不吃也是浪费,她只好听他们的,先吃面再吃蒜,的确没那么辣了,可是嘴巴里气味特别明显。

    这要是近距离说说话,肯定会被熏过去。

    “哈哈哈,同志你是哪儿来的啊?”

    “南边的来的。”陌生人,余小鱼没打算说的那么清楚。

    “看的出来,第一次这么吃面吧,哈哈,等你习惯了,吃面不吃蒜,你就浑身不得劲。”

    周围的人连连点头,十分认可他的话。

    那牙膏在这里是不是用的特别快?

    余小鱼突发奇想。

    吃完面,余小鱼就在路上闲逛,依旧是让她发现了当地的黑市。

    余小鱼戴好草帽,走了进去。

    “姑娘,你想买什么?”有一大姐迅速的靠了过来。

    “我不买东西,我卖东西!”

    大姐上下扫视了一番,“你卖什么?”

    “西瓜。”

    大姐眼睛瞬间瞪圆了,她连忙拉着余小鱼的袖子,往旁边站了站,“大妹子,你跟姐说实话,你有多少西瓜,准备怎么卖?”

    “我要细粮,一个西瓜差不多6斤,我要换7斤的米或者面。”

    大姐皱起眉头,这价格有些高了,“6斤成不?”

    余小鱼反问道:“你能收多少粮食上来?”

    “最少这个数。”大姐在余小鱼的手掌心里画了个数。

    西瓜在市场上还是很紧俏的,大姐有心想做这一单。

    “需要几天时间?”余小鱼得考虑安不安全。

    大姐低头想了想,“明天下午,还是这里,你来找我,咱俩再交易。”

    余小鱼闻言,眼睛直直的看着她,末了弯了弯嘴角,“好,我相信你,明天下午我来找你。”

    说完,余小鱼打算走了。

    大姐又叫住她,“有猪蹄,姑娘要不要?”

    猪蹄?

    红烧猪蹄!

    “怎么卖的?”她现在遇到肉,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身体正是馋肉的时候,还要长身体,余小鱼不打算亏待自己。

    “两只给两块钱吧。”大姐让她看旁边筐子里的货,余小鱼扫了眼,猪蹄还很新鲜。

    余小鱼给了她两块钱,大姐连忙用草给她包好,小声叮嘱道:“姑娘,明天可别迟到。”

    “嗯。”余小鱼把猪蹄放进挎包里,随手搁进了空间。

    一个倒爷能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弄到100斤细粮,是不是说明这个地方细粮真的更容易?

    第二天一早,余小鱼又按照之前的法子,从黑市换了些生活用品存进空间。

    路过居民楼时,余小鱼看到一个小孩子孤零零的坐在一个院子门口。

    她左右看了看,好像没有小孩子的亲人。

    “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儿,你妈妈呢?”

    小孩子一听妈妈两个字,嘴巴一瞥就想哭,余小鱼连忙从空间里掏出之前放的鸡蛋糕,“不哭,姐姐给你吃这个。”

    许是鸡蛋糕太有魔力,小孩子使劲憋住自己的表情,惹得余小鱼愣是不知道做什么表情。

    “好,你吃吧。”

    小孩子连忙接过鸡蛋糕,意外的是,他没有立即吃,只是在鼻子下闻了闻,“好香。”

    “对呀,那你怎么不吃?”余小鱼摸了摸孩子的头。

    小孩子摇了摇头,“妈妈喝药苦,妈妈吃。”

    余小鱼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的想起远在家里的弟弟,笙笙也是这么乖。

    “你真是个好孩子,妈妈喝了药,很快就会好,你要加油,保护妈妈。”

    小孩子点头如捣蒜,他捧着鸡蛋糕站起来推开院门,院门一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儿传出,原来她刚刚闻到的就是这股味道。

    小孩子连门都没关,余小鱼踏进院子准备帮他把门关上,突然传来小孩尖锐的哭声。

    余小鱼赶紧跑进去,小男孩儿双手捧着鸡蛋糕站在床边嚎啕大哭,床上的人咳嗽不止,似乎是要安抚小孩子,却又无能为力。

    “怎么了怎么了?别哭啊,不是要给妈妈送鸡蛋糕吃吗?”

    小男孩儿委屈的喊着,“妈妈说她不喜欢吃。”

    床上的女人闻言眼神又心疼又自责,“小杰,对,对不起,妈妈,只是现在难受,吃不下!”

    余小鱼看在眼里怎会不清楚,他妈妈肯定是故意说的不爱吃,想把鸡蛋糕让给儿子吃,可没想到年幼的儿子急的哭了。

    “小杰是么?妈妈现在比起吃鸡蛋糕,更想喝水哦,不信,你可以问问妈妈。”

    小男孩眼神征询他妈妈,女人点了点头,“是的,我想喝水。”

    小男孩连忙激动的去给妈妈倒水,亲自喂到她嘴边,用勺子一口一口的送入口中。

    “好了,谢谢小杰。”女人喝了几口,实在是喝不下了。

    余小鱼看情况稳定了,准备离开,没想到被他妈妈叫住了。

    “姑娘,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方便,就不亲自下床谢你了。”

    余小鱼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不用你送,我能出去,只是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院门口,以为他遇到什么麻烦了,你儿子这么乖,你身为妈妈肯定付出了很多真心,所以,权当是为了孩子,也要好好保重,早日康复。”

    “咳咳,我的身子我了解,康复是没希望了,现如今只能用药吊着,偏偏其中有一味草药极为难得。”不知为何,女人看到余小鱼突然有了倾述的想法。

    余小鱼看了眼正在一旁玩耍的小男孩,不是有句歌词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么,这个小男孩要是因为没了妈妈失去了童年,那将来又是得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什么草药?”

    “我是哮喘,西药太贵了,换成了中药先吊着一口命,这是大夫给我开的药方,白芥子、旋复花、洋金花、芸香草、麻黄根、苏子,最难寻的就是这旋复花了。”女人双眼放空的看着房顶,嘴巴一张一合。

    连药方都不用看就能轻而易举的背出药方,可见是平时看了无数次,才会这么了然于胸。

    房间里看不出有男士的东西,余小鱼不禁问道:“贸然问下,小杰,他爸爸呢?”

    床上的女人深深叹了口气,声音也沙哑了许多,“离了,在被抓走的前一天离了,许是这一生都不可能再见他一面,他只不过是个教书先生,那些人也不肯放过他!”

    余小鱼瞬间明了,这是被乱世打击的一家人。

    “我会帮你留意的,旋复花是么?清白的,一定会清清白白的回来,只要你等他,你们肯定会再见面,倒是你,首先要有信心!”

    女人的眼里闪烁着泪光,她看着余小鱼,像是求一个肯定,

    “真的吗?真的会回来吗?”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感谢在2020-08-1816:35:58~2020-08-2000:57: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未晞呀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