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3)
。
张泽想了想,“也就各50斤吧,5天后送到,毕竟我们厂订单很多,得一个一个来。”
本来他今日是带了一袋子枣糕和枣干准备留给供销社的,结果谁曾想促销搞的太大,那一袋子东西都被自己拿来送顾客了。
“没事没事,”李主任毫不在意的摆手,只要能送,晚点算啥。“那就麻烦张厂长啦。”
“不客气,我们合作愉快。”
“是是是,合作愉快,哈哈哈哈。”
生意谈完,李主任亲自送张泽和杨江出去,态度毕恭毕敬,跟刚进来时截然相反,李姐目瞪口呆。
见李主任一直送到供销社门口也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张泽立马把他拦了下来,生怕让他看见自己停在拐角的农用拖拉机。
毕竟自己现在立的可是大厂子大老板的人设,哪有大老板还做拖拉机的,低配也得整个小汽车呀,让他看到肯定得露馅。
“李主任就送到这吧。”
“这哪行,最起码把你送上车呀。”
杨江在一旁憋笑。
车,他们哪来的车。就那个破烂拖拉机,不抓紧都能把你颠出去。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能够360度露天无死角欣赏街景,在这一点上,小汽车还真不如他们。
“不用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处理一下,李主任送到这就行了。”张泽含糊道。
听他还有事,李主任也没多想,脚步停在了门口,但也没立刻回去,而是目视着两人走远了这才转身回了供销社。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小型会议,把自己成功谈下一个高档糕点的事情给大家说了。
宣布这件事时,李主任春风得意,也没忘了吹嘘一下自己的能力。
“要不是我嘴皮子利索,咋能谈的下来。人家张厂长可是说了,不轻易给县级商户供货的。”李主任说着,提了提自己的领子,骄傲的不得了。
有了这个高档零食,以后他们家供销社也能在省里排得上名头了。
大家伙一听,面面相觑。看来这厂长还真没蒙人,还真是个大厂。紧接着就是剧烈的掌声,恭维的话此起彼伏。
见大家很是上道,李主任满意的点点头。
“可是李主任,我们放食品那块没地方了呀。”李姐就是负责零食柜台的,那里现在摆的满满当当,哪挤的出来地。
“没地也得给我挤出一块地,而且得是最好的地。让进来的每一个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这可是有省城大超市才有的糕点零食。”这档次,不就蹭蹭蹭的上来了。
张泽可不知道李主任那头已经开始为自家产品准备上了,他这个“大老板”正开着拖拉机,迎着冷风带着一家老小,吭哧吭哧的往回赶呢。
“张爱军,你刚才说的那个落地商业模式是啥呀。”杨江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还是决定问问。
那个什么落地商业模式,他好歹在厂里呆了有段时间了,他咋都没听说过。他们这个小厂,还有这么牛的运作模式嘛。
张泽笑了笑,嗨了一声。“这你都不知道,就是摆地摊呀。”
“摆地摊?”杨江惊呼。
他脑子一转一会就反应过来了,立马对张泽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这忽悠人的本领,绝了。
第一个县城成功搞定,之后的就好办了。张泽用同样的方法,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和周边的6个县城的供销社顺利达成了合作关系。
客户一多,这工厂明显忙不过来了。不光工人不够,机器也转不过来,必须得买。还有这厂房,老在自家院里也不行,总感觉不那么正规。正好这段时间手里也攒了不少钱,盖几间厂房还是够用的,于是张泽大手一挥,就去找村长批地了。
“诶哟,爱军来啦,快进来。找你叔是不,他在里面呢。”李婶子一看是张爱军,忙把人迎进去。
张泽冲她点点头,“婶子,那我就先进去了。”
李婶子笑盈盈的摆摆手,“去吧去吧。”
张泽进去时,老村长正叼着烟盘腿坐在炕上,嘴里哼哼唧唧不知道嘟囔啥,脑袋一晃一晃的,瞧着格外悠哉。一见他来了,赶忙作势要下床。
“爱军来啦。”
“村长,坐坐,不用起来了。”
老村长点点头,也没跟他客气,放下烟斗道:“这是找我啥事嘞。”
张泽爬上炕坐在老村长对面,“是这样的村长,我想让你给我批块地,我想建厂房。”
老村长一听立马惊喜道:“爱军这是生意做大了,都要建厂房了。”
张泽摆手谦虚道:“也没多大,就是想再添俩机器,我那院子可不够放了,想着干脆建个厂房。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啥空地没,或者废弃的空房子。”
“空房子?”村长疑惑。
“是这样的,我现在着急赶工。要是能有现成的空房子,稍微修整一下不就能立马开工嘛。要是找片空地,现盖等太久了。”也怪自己,应该早点规划这件事的,临到跟前了才想起来。
老村长想了想,还真有这么一处。就是位置不太好,在村后头,有点偏僻。老村长如实跟张泽说了一下,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张泽想先看看再做决定,村长点头也觉得应该的。于是立马下床穿鞋,就要带张泽去瞧瞧。
“这个房子呀,那可是青砖瓦房,是村里以前的大地主住的。后来出了事人跑了,那房子就空下来了。”村长边走边跟张泽介绍房屋情况。
“就是这。”村长停下脚步伸手一指。
张泽抬头看了看,只见房屋落败的很,门墙上都是蜘蛛网。推开门走进去,院里杂草丛生,门窗都没了,屋顶也是烂了好几处大洞。但从房子的设计和精心粉刷过的墙壁中还是能窥得当年主人家的富贵和对房子的慧心巧思。
这么好的房子,空置了这么久,就没人来住吗,这可是正宗的砖瓦房呀。
老村长看出了张泽眼里的疑惑,解释道:“这房虽好可是偏呀,你没看离我们村多远,大家都喜欢跟村里人住一起,热闹些。”
张泽点点头,这倒也是,阴差阳错倒让他捡了个漏。
作者有话要说: 张泽:主打产品!
杨江:其实就这俩产品。
张泽: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不高。
杨江:厂里总共就那几个工人,太大量整不来。
张泽:……
【倒v公告】
本文将于3月16日,下周二倒V,倒v章节从26章开始,看过的读者请勿重复购买哦。还没看到的,赶快下载!
入V将三更奉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
鞠躬!
55、第 55 章
他又绕着院子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 心里已经规划起来了。
小院总共四间屋子,目前够自己用了。只要再在门口盖个门房就行。毕竟这里要放机器和厂里收上来的东西,还是找个人看着比较好。并且院子四周都是荒地, 若是以后厂子搞大了,想要扩建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将院墙一推,再盖就行, 这可省了自己不少事。
“村长,这房我要了。”张泽对这个院子满意的很,直接就定了下来。
“行,到时候我找村里人给你修一修,估计半个月就能收拾好,到时候你就能直接搬进来了。”见张泽看上了村长二话不说就要帮他收拾。
“那就麻烦村长了。”
村长摆摆手笑了笑没说话。
张泽没想到村长动作还挺快, 第二天一大早, 就带着村里一帮年轻人上了门。
这时候农村人盖房可不兴找什么建筑队, 都是村里人帮忙弄的,主人家只要照顾大家俩顿饭即可。这也正是考验主人家在村里人缘的时候, 要是你盖房都没几个人来, 可见你在在村里为人处事之差。
看着门口乌泱泱一群汉子, 张泽呆住了。
这…来的也太多了吧, 就修缮几件房屋, 又不是盖什么高楼大厦,哪用得上这么多人。
“村长, 这人也太多了。”张泽有些受宠若惊。
村长喜气洋洋,大呼冤枉,表示这可不是自己叫的。这些个汉子,他哪有那个能耐, 当初他家盖房都没这么热闹。
他昨个就只跟村里几个盖房子的好手说了一下这事儿,让他们来给张家帮帮忙。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村里人一听是张家要修房子。就一晚上,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村里大多半的壮汉都来了。
“爱军呀,你可是咱们村第一个开厂的,对我们整个莲花村来讲都是荣誉。何况你平日里还帮了大家不少忙,你现在要建厂子,我们来帮你修个房子咋了。”他们都是乡下人,没啥好东西能回报人家的,就这一身的力气还有点用。
“就是的,爱军呀,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月,我们就能给你整好,绝对不耽误你的事。”
“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有人提议道。
“对对对,现在就开始。”大家伙拿起工具风风火火就往后山方向走。
见就这点小事儿,大家居然还记在心里,张泽心里很是触动。赶忙拿了点钱,让老太太帮自己跑一趟县城买多些肉、菜,他要好好招待大家。
老太太心里也很是感动,接过钱二话没说就走了。
张泽进屋拿了一大把枣糕,又让大嫂烧了俩壶开水一起拎了过去。
他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撸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了。来的不光有村里的汉子,还有好些妇女。身上围着围裙,头上扎了个三角巾,拿着扫把或者鸡毛掸子来回穿梭,见张泽来了纷纷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她们也是从自己男人那听来的消息,想着那房子都空了这么久,灰肯定积的老厚了。那院子又大,打扫起来肯定很费事,这才带着家伙什都来了。修房子这事他们不如男人,但论打扫的话还是她们女同志强。男的粗心大意,肯定弄不干净。
张泽找了块干净地方,跟大嫂把热水和枣糕放了下来。
“大家先别忙活了,来吃点东西吧。”张泽感动的一塌糊涂,吆喝大家过来吃点东西先垫补垫补。毕竟这可都是力气活,现在又早,离晌午的饭点还有好一会儿呢。
大家伙摆摆手,纷纷表示自己在家吃过了。
他们也知道今日来的人有点多,一人一口,那得吃不少东西呢,哪好意思让人家这么破费。
他们都是专门来帮忙的,可不是来添麻烦的。
“爱军呀,我们不吃啦,都在家吃过啦。”说话的是张翠兰,她手里拿着镰刀正在割院子里的杂草。
“是呀,爱军,吃过啦。”别的妇人也跟着答道。
见大家都说吃过了,张泽一时没了办法,便吆喝道:“我还拿了热水,大家渴了自己来倒,旁边就有枣糕,想吃大家随意来拿。”
众人应了声,却没一个人上前,都在认真的忙活。
人家都这么用心在干活,自家人自然更不能偷懒了。于是全家人甚至包括杨江都上阵了,大家边干边聊,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快到了饭点。
张泽想着还要为大家伙准备午饭,这么多人的饭可得准备好一阵,这才停了手跟大嫂回去了。
为了感谢村民的好意,张泽决定这次亲自下厨。
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自然是吃面最容易饱腹了。正好老太太买的肉比较肥,张泽便用它炼了猪油,准备做一道猪油渣拌面。
张泽并不擅长和面,所以这事就交给了老太太和贺小娟。俩人也是第一次给这么多人做饭,光玉米面粉就倒了一大盆。
和面讲究的是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顾名思义要揉到面皮表面光滑不黏手,和完手上、盆里不黏面这才算大功告成。这样的面团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好吃,劲道。
趁着老太太和大嫂和面时,张泽赶紧炒拌面的臊子。他先去后院摘了些需要用到的蔬菜,将其清洗干净,切成丁放在一旁备用,再将猪油渣也切成小块。等一切准备妥当了,这才起锅烧油。
先下葱姜蒜,爆出香味。然后再放香菇丁,这个不容易熟,炒的时间就要长一点。等香菇炒的差不多了再将土豆、胡萝卜这种容易熟的放进去,然后依次加入需要的调料,最后才是猪油渣。
放猪油渣时火就可以放到最小,就着余温将猪油渣和配菜搅拌在一起。猪油渣被炸得很干,就算空口吃也不会觉得油腻,倒进炒好的臊子里,在搅拌中使每一个菜丁都裹上猪油的香气。
臊子炒好后张泽又觉得光吃面有些不够味,于是又整了俩个小菜。第一个就是辣子炒咸菜,张泽平时吃面最爱的就是它。
先拿了一大块老太太自己腌制的咸菜泡上一会,再冲洗俩遍将上面多余的盐渍清洗掉,切成小条。老太太腌制咸菜的手艺本来就好,再加上张泽往里面加了点灵泉水。最后腌制出来的咸菜不仅没有那种齁人的咸,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清甜,越嚼越香,后味十分上头。
配上后院刚拔的螺丝椒和小米椒很快炒好了一盘,黑色的咸菜,青红色的辣椒,搭配起来格外好看。
还有大嫂腌的泡菜张泽也没忘,他夹了几大块酸萝卜和豇豆,洗了好几遍去掉表皮的冽酸,最后切成小段装盘即可。
这时老太太的面已经和好了,将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圆形铺在案板上,然后均匀的撒上面粉,随后叠在一起,将其切成细细的韭叶面。
这边面刚切好,那边干活的人也回来了。
众人都不愿来,推拒家里有饭。这么些人,还都是能吃的汉子,那得费多少粮食呀。老爷子一看这哪行,哪有光叫人干活不给饭吃的道理,那自己这张老脸在村里还要不要了。于是直接放话,不吃饭下午都别来了,大家这才跟了过来。
心里念叨,一会儿意思意思少吃点就行。
见人来了,贺小娟忙烧水下面。被切的细细的玉米面条,在滚烫的水里来回翻滚。在煮到最后一滚时,往里加上一大把应季的青菜,咕咚俩下就可以出锅了。
煮好的面条用漏勺捞出先放在冷水里过一遍,面条变得劲道不黏牙,更富有弹性。
淡黄色面条配上翠□□流的菜叶,再加上一勺臊子,有红有绿,有肉有菜。一海碗端上桌,还没吃进嘴里,就先被香气征服了。
大家十分默契的咽了口唾沫,眼珠子直勾勾跟着饭菜打转。张泽又端着俩大盘小菜放在桌上,见大家伙站在一边盯着面条却没一个人上前的,他赶忙招呼大家动筷子。
这面条可不敢放久,到时就坨了,不好吃了。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再跟张泽客气,纷纷上前。可惜一锅最多只能煮个10来碗,上来晚的人没抢到,直恨自己反应慢,只能蹲在一边望眼欲穿的看别人吃。
抢到碗的人则是满面春风,麻利的将面搅拌均匀,迫不及待夹了一大筷塞进嘴里,立刻发出了餍足的声音。
没什么味道的面条因为臊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猪油的香,蘑菇的鲜,土豆胡萝卜的清香被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使一碗简单家常面条的味道变得更富有层次感。再配上一口小菜,格外的爽口,酸辣的让人直呼过瘾。
就在其他人看的直吞口水的时候,第二锅面总算上了桌。这时大家也顾不上客气了,立马围上去争抢起来,一时间整个院子就只剩下刺溜刺溜的吸面声。
吃完一碗还觉得不过瘾,纷纷想来第二碗。本来打算意思意思吃俩口就走人的大家伙,这一吃就停不下来,胃口全被打开了。
比起自家没啥味道的面条,张泽这的简直堪称极品。他们农村人很少在外面吃饭,也没尝过国营饭店的面条是个啥味儿,但这会心里就是莫名的坚信,应该就是张泽家的味儿。
看大家吃的高兴,张泽就觉得自己这一个小时可算没白忙活。也幸好这次擀的面够多,不然这一碗接一碗的,怕是不够吃。
大家基本都吃了俩碗,有些人俩碗下肚还觉得意犹未尽,但也不好意思再要了。毕竟张泽这一碗是真的实在,肉啊菜呀的放的都不少,平常自家做饭都没这么豪放。
吃人家这么多,那干活自然也得舍得下力气呀。村里人吃完饭没休息多大一会,都嚷嚷着要去小院接着干。张泽让他们多休息会儿,跟要他们命一样。
村里人都实在,觉得自己最起码得对得起这俩海碗面条,张泽咋劝都不听,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又走了。
照他们这个干活架势,张泽觉得,恐怕不用半个月,这房就得修好了。
果然就跟张泽想的一样,就花了10天,房子修的跟新的没差了,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屋里也被村里的妇女同志打扫的一尘不染,整个小院瞧着已经全然没了前段时间荒凉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11 08:00:00~2021-03-13 21:47:08期间为我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子不翩翩 3瓶;白白是小白 2瓶;琑:逍遥公子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6、倒v结束
早上8点,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张老头食品厂搬迁仪式正式开始了。
为了这次搬迁,张泽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毕竟他心里觉得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 自己的厂正式成立了。以前都是在家里,虽说有个工厂的证,但说实话真是徒有其名,比起工厂更像是个小作坊。
现在不一样了, 他的小厂子终于拥有自己的厂房了。张泽还为此专门在县城定制了一块厂牌,往门口那么一挂,工厂的味道立马就出来了。
张泽今日高兴,打扮的也很是用心。崭新的白色衬衫,外面套着一件现在十分流行的军绿色夹克。下身是黑色直筒裤,脚蹬回力小白鞋。即使是站在人群里依旧是焦点, 靓的都发光。
今日可不是张泽一个人精心打扮了, 老太太和张老头更是夸张。
为了今天, 老太太把自己压箱底的好布料都拿出来了,连夜给自己做了一件新样式的上衣。还专门花大价钱拖人从省城的大百货给自己捎了块小丝巾, 方方正正的, 巴掌大小。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绑在脖子上, 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 平日里舍不得用的面油今日也抹上了。
张老头就更被说了, 平日里节省的不行,也没见嚷嚷着要穿啥新衣服。这几天成天跟在老太太屁股后面要, 从里屋要到厨房,俩人刚结婚那阵也没见这么热乎过。把老太太烦的不行,硬是又熬了个大夜给他做了一件。
谁知搬厂房当天,小儿子竟然拿着做好的工服让他们穿, 说是统一着装。可给他俩气个仰倒,尤其是老太太。
那她熬了俩个大夜做的衣服算什么,全都错付了。
但还好她还有个小丝巾,总算没白忙活。彩色的丝巾配上白色的工服倒是更好看了,给本来有些寡淡的衣服添加了一抹鲜艳的色彩,老太太心里那点怨气很快就散了。
就是张老头还是有些不大高兴,怪小儿子没给他提前说。早知道都有上衣,他就让老婆子给他做条裤子了。
自己身上穿的这条,就有点掉色了,跟这洁白的工服一对比,越发上不了台面。
跟他俩比起来张爱党和贺小娟就朴素多了,没有过于特意的打扮,简简单单。倒是静静从头到脚穿了一身新衣裳,还扎了俩个漂亮的小头花。加上这段时间长了不少肉,小脸蛋肉嘟嘟的白里透粉,瞧着像个年画娃娃。
张泽跟一大家子人还有厂里仅有的俩位员工,牛桂香同志和杨江同志站在厂门口,除了张泽都是一样的着装。簇新的白色工服,左上角印着张老头,右上角别着个长方形胸牌,写着职位和姓名。都是张泽专门找人定做的,厂里的员工一人俩件,换着穿,不差钱。
大家统一穿着后,一排排整齐的站在厂门口瞧着格外拉风。
除了他们还来了好些专门来给他道贺的村民,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呸。
“感谢大家伙特意跑来给我捧场。”张泽冲着大家伙放声道。
“谢啥呀,这可是咱村第一个工厂,多光荣,我们不得来见证见证。”
“就是呀,爱军快掀开红布让我们看看厂牌长啥样。”
大家都兴奋、激动的很,迫不及待等着拉红布,搞的跟自家的工厂搬迁一样。
“行,不如村长和我一起吧。”张泽冲村长发出邀请,毕竟厂房这事情村长帮了自己不少忙。
村长受宠若惊忙摆手拒绝,这是人家的工厂,自己上去算个什么事呢。
“没事,说起来我这工厂的地能这么快批下来可不多亏了村长嘛,你可得上来跟我一起。”张泽笑着把连连推拒的村长硬是拉了上来,怕他不好意思,又把老爷子老太太也叫了上来。
一听他们也能拉了,张老头跟老太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赶忙上前一左一右站在老村长旁边,生怕他跑了后自己拉布也得跟着取消。
村长被夹在俩人中间那是左右为难,没了办法只好跟着一起。
四个人站在厂牌下,俩人拽着一角。
张泽喊道:“1,2,3,拉!”
红布应声而下,在空中飘舞像一个穿着红衣的,身子苗条的少女。
“好。”大家激动的直拍掌。
这时贺小娟从院子里拎出一个小袋子,开始给大家撒糖。这也是当地的一个习俗,意味讨个好彩头。
大家还正沉浸在掀布的喜悦里,糖果就漫天而下。大人还好,都比较淡定。主要是多大个人了,也不好意思抢糖吃。
村里的小孩可就不行了,兴奋的直叫唤。有些年龄大一点的显然早有预谋,还专门从家里带了工具过来。一件旧衣服,跟小伙伴扯着角张开,接了个满怀。
年纪小的就在人群里穿梭,眼尖手快的捡拾地上掉落的糖果,在空气中乱抓,开心的直蹦跶。要是实在抢不过别人,就冲身边的大人撒撒娇,卖卖萌总能多要几个。
一小袋糖果撒了俩次就没有了,小孩捡完糖都收获颇丰,跟小伙伴围在一起炫耀、比较。毕竟除了过年,可没啥时候能吃到这么多糖了。
趁着今是个好日子,村里人也都在,张泽趁机宣布了一下自己工厂要招工的事情。
现在厂子都建起来了,也有了一批固定的代销点。趁着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大量跟红枣相关的零食,张泽想迅速扩大经营,趁早占据市场。
一听要招工人,村民比刚才更兴奋了。毕竟这对他们来讲可是实打实的好事呀,他们可都听说牛桂香在工厂一个月都要拿25块钱呢,跟城里吃商品粮的工人比起来都不差了。
“爱军,咱是准备招啥工人呢。”
“都干啥呀,工资咋样。”大家七嘴八舌问起来。
“爱军,你看我行不。”罗老三挤到人前眼巴巴看着张泽,举手自荐道。
别人一看,村里有名的懒汉罗老三竟然也想当工人,立马调侃道。
“去去去,就你,人爱军又不傻,就你这懒蛋进去了能给人好好干,还不如让我去呢。”
村里人哈哈大笑。
张泽拍拍手,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准备把这次招工标准给大家说一说。
“是这样的,这次工厂总共招3个工人,1个门卫,俩个女工,工资分别是20,25。咱这是食品厂,所以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干净卫生,遵守厂里规定,干活麻利,有责任心。
这个门卫主要上晚班,负责看工厂,可不敢丢了东西,当过兵的优先。大家考虑清楚,如果玩忽职守导致厂子严重财务损失是要赔偿的。”
张泽先简单说了下要求,毕竟招人可不是闹的玩的。尤其是门卫,一定要找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所以才加了最后一条。
一听门卫一个月都能拿20,村里的汉子蠢蠢欲动。门卫干着多容易呀,天天搁那坐着,啥活不干的,多好。哪怕是上晚班辛苦点怕啥,能赚钱呀,可是听到丢东西还要赔偿就有些退缩了。
这工厂,里面四台大机器,一台都上千。还有那么多大枣、花生啥的,丢点自己哪赔的起呀。
现场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见没一个人报名张泽有些发愁了,他这个工厂目前最急需的就是门卫了,女工倒是不急。要是在村里招不到人,自己上哪找去呀。
“爱军,你看我咋样。”就在大家沉默不语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后方响起。
大家纷纷回头去看,看这是哪个人胆子这么大不怕赔偿嘛,一看竟是胡老汉。只见他微驼着背,步伐沉稳,俩只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透着锐利的光。虽然已年过半百,头发花白了一半,但精神矍铄。
他走到张泽跟前,声音有些嘶哑说道:“你看我咋样,我当过兵,还上过战场呢。”
上过战场,张泽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意。
说起来这个胡老汉,在他们莲花村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除了村长,整个村子就属他说话最有分量了,是村民们都十分敬重的人。
胡老汉不仅为人正直,还是位老红军。年轻时走过长征,上过战场,声带就是在那时受的伤 ,从此声音变得特别嘶哑。
后来退下来后,依旧心怀国家,又毅然决然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去当兵,报效祖国。谁知出任务时一次意外,再也没回来。
老俩口就这么一个孩子,就跟天塌下来一样,胡老汉的头发就是那一晚上白的。
儿子走了,儿媳妇也改嫁了,好好个家变得支离破碎。还好儿子还留下个大孙子,老俩口硬是撑了过来。
胡老汉若是愿意干,张泽心里自然是十分愿意的。
他还没回答,这时候一个老奶奶走了上来,扯着胡老汉的衣角想把他往回拉,面容急切。
这死老头子难道没听见人家刚才说的嘛,那看不好可是要赔偿的,就自家那情况,哪赔得起呀。
“你干什么,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别瞎折腾了。万一没看好,出了事儿,咱家哪来的钱陪给人家。”王老太一跺脚,怒道。
胡老汉不为所动,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
见老头子驴脾气又上来了,王老太急的都要哭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14 08:00:00~2021-03-15 08:00:00期间为我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vivi 50瓶;44893808 29瓶;3039366 20瓶;羽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7、第 57 章
胡老汉轻笑一声, 一点儿也没有被赔偿这话吓到,还安慰老婆子。
“你没听人家说玩忽职守导致损失才要赔偿嘛,只要我胡老汉去了, 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前我当兵的时候,为了埋伏,趴在满是鼠蚁的地方一个晚上,愣是屁股都没挪过窝, 看个工厂对我来说算啥。”
胡老汉说起往事,神采奕奕,眼里藏不住的骄傲。
见这老头子又开始说以前的事情了,这一天当兵那点事,让他翻来覆去几十年念叨个没完。
“你这老头子,那时你年轻, 你当你现在还是过去那大小伙子呢。”
何况家里又不缺那点钱, 儿子虽然不在了但是国家每个月都有补贴, 倒也够用。只是日子过得紧吧了些,没别人家松快。
但在王老太看来已经很满足, 现在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在一块, 吃糠咽菜她都愿意。
但胡老汉却不这么认为。
他心里一直对儿子存着愧疚, 当年若不是自己执意要儿子去当兵,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把对儿子的所有亏欠都放在了孙子身上, 把孙子当眼珠子一般疼爱,可以说要什么给什么。
现在孙子有出息, 考到了市里的初中。胡老汉心里骄傲的同时,又有丝担忧和窘迫。
去市里上学,那可是要吃住都在学校的,一个月得花不少钱。他和儿子每个月的补助金, 估计是不太够,他不愿因为家里没钱这事拖孩子后腿,这才要来当门卫的。
胡老汉拍了拍自家媳妇的手背,语调轻快,满脸不在意。
“我哪老了,我觉得我还年轻着呢,能干,就是个门卫而已。爱军呀,你别看我老头子头发白了,我厉害着呢。”
胡老汉孩子气般的话语惹得张泽直笑,对于上过战场为国家奉献生命的老前辈,张泽打心眼里佩服,也想照顾照顾他。他倒不嫌弃胡老汉年纪大,毕竟老头子看着精神头是真的好。
“胡爷爷,你若是愿意干,我肯定招你。”
胡老汉哈哈大笑,“好小子,有眼光。”
最后门卫定的还是胡老汉,胡老汉很是负责任。还没来上班,就先送了两只小土狗到工厂,说是专门从别人那要的,跟他一起开门,更稳当些,省得他晚上打瞌睡。张泽自然是乐意的,这俩只小土狗一黑一黄,毛色油光瓦亮,瞧着特别可爱。
张泽把他俩拴在门口,只要厂子来人,俩只小狗就尽职尽责的汪汪叫。可惜它俩现在还是个几个月的小奶狗,起不到任何威慑的作用,倒是叫声把村里不少小孩都吸引了过来,每天都要来跟它们玩上一会。
本来张泽的工厂位置有些偏,平日里很少有人经过。因为小奶狗的缘故,门口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围了好些小朋友。
女工则还是老太太负责招聘的,最后挑中的是张翠兰和牛小草。张翠兰,张泽有印象,以前在他家卖过大枣啥的,每次送来的东西都是极好的,一看就是在家用心筛选过,这样的人用起来张泽自然是放心的。
牛小草他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老太太选人他是放心的。
在她俩正式上工前,张泽先将厂里的规矩说了下,并且要俩人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俩人异口同声,有点不太明白这是啥意思。
张泽给解释了一遍,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二人把厂里产品的制作方法外传。保险起见,他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虽然俩人刚来张泽也不会让他们接触最核心的制作方法,肯定是要先观察一段时间的。一直都是老太太和大嫂负责,现在牛桂香也加入了。
但每天都在一处,厂子就这么大点,要是真想学稍微用点心还真能学走。并且老太太年纪也大了,张泽不愿再让她忙活,想让她好好颐享晚年。大嫂则是他看重准备往会计方向发展的,自然不能再做工人的活。而自己,以后除了产品的研发更不会做了。
那就需要培养新的技术工人,张泽觉得他们俩就不错。
签字儿可不是小事儿,生怕把自己卖了,俩个人有些犹豫。
张泽笑了笑安抚她们,“只要你们不随意跟别人透露厂子的情况就没事的,主要是为了保密,你们体谅一下厂子。”
闻言,张翠兰松了口气。她也能理解,况且她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嘴巴的人,就直接签了合同。
牛小草看张翠兰签了于是自己也跟着签了,虽然“泄露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话给她吓了一跳,但25块钱的工资实在太诱人了。
不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嘛,她肯定能行的。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她还是分得清的。
见俩人签好了,张泽把合同收起来,就让牛桂香带着俩人干活去了,自己则是转身回了办公室。
没错,张泽专门在厂子给自己设了一间办公室。毕竟是厂长嘛,排面得跟上。
进了办公室张泽趁没人注意将合同塞进了空间,这才开始忙活新品。
现在张老头食品厂已经在省城和周边的六个县城有了自己的代销点。每个月的销量都不错,也渐渐趋于稳定了。
但不能总是这俩个产品卖来卖去,是时候该研发新产品了。
要说红枣能做些什么好吃的,作为美食爱好者,张泽一口气能说出十几个都不带换气的。
能做的很多,但也得一步步来,张泽想了想,准备先做蜜枣。
一是现在的人都爱吃些甜食,毕竟平常吃糖吃的少,所以比较稀罕。二是相比于费牙的枣干,蜜枣口感偏软,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和小孩,应该会很受欢迎。
想到这张泽就奔去了制作车间,准备亲自做上一些。
他喊了大嫂给自己帮忙,俩人挑了些红枣拿着小刀在其身上竖着浅浅划了几道口子,方便后面腌制。
跟枣干不一样,做蜜枣张泽挑选的都是个头偏小的,这样就算是小孩子也能一口一个,吃起来比较方便。枣核也被他取掉了,省得小朋友误吞。
然后就是煮糖水了,这个跟制作糖葫芦的糖水有些相似,没什么难度,就是得注意火候。
煮的时间不够白糖会没完全融化,导致最后的糖水有颗粒物,影响口感。若是煮的太过,糖水会发苦,颜色也不好看。
想把糖水煮的又漂亮,味道又好,这可是门技术活。
但是这对张泽来讲很简单,他一边做,一边跟大嫂和牛桂香讲解,一点也没耽搁。
等糖水煮的咕咚咕咚冒小泡,颜色呈现微黄色的时候就成功了,这时就可以把准备好的大枣丢进去,浸泡4个小时。静静等待红枣吸饱糖水,从内甜到外。
时间一到,再用大火煮开,小火慢慢熬。期间要不停的轻轻搅拌,务必让每一颗大枣身上都均匀的裹上糖液。
大功告成后还有最后一步,就是把裹满糖液的大枣放进烤箱中烘烤。烤过的蜜枣表皮会变得有点干燥。但是放凉后,会变得软中不乏韧性。
张泽一顿做了不少,差不多得有10斤。
老太太找了几个大簸箕,上面铺了一层油纸,把烤好蜜枣倒上去晾晒等其变凉。这种甜甜的东西最爱招小蚊虫了,这时候张泽定制的透气防尘罩就派上了用场。
这下蚊虫确实进不去了,倒是把院里的小狗馋的呜呜直叫,急的前爪在桌子腿上直挠。还跑到张泽面前露出粉嫩嫩的小肚皮打起滚,直蹭他脚腕。
张泽笑着点了下它黑色的小鼻头,还是狠狠的拒绝了它。他记得狗好像是不能吃甜食的,这个蜜枣加了这么多糖肯定不行。
等时间一到,张泽掀开罩子,用筷子夹了几个放进小碗里,拿去跟厂里人分享。大家吃了都说好,评价十分的统一。
晾过的蜜枣色泽如樱,软糯香甜。张泽在熬煮糖水时还加了一点灵泉水,使甜味变得恰到好处。浓而不烈,甜而不腻,比外面卖的那些甜的让人直喊牙疼的蜜枣好了不止一分半点。
俩只小狗闻着味道跑了进来,在地上撒娇打滚讨吃的。
“儿子,这个蜜枣可真是好吃,就适合我这牙不行的老太太。”
老太太本就喜欢吃大枣,家里的枣糕还能多吃些,可就是那个枣干。脆是脆,就是太费牙,给她一天想吃又不敢吃。生怕把牙崩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老头跟着点点头,非常认可自家老婆子的话。像他们这种年纪大的人,吃东西可得小心。
见大家伙都满意,张泽就放心了。他抓了一点蜜枣,拿回办公室当零嘴,边吃边为为新产品设计包装。
蜜枣偏甜,口感软糯,所以张泽定位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女性、老人和小孩。在包装设计上自然也要偏向这一方面,这样才能准确的吸引到目标客户。
张泽这边正设计包装呢,张爱党就带着巴老板和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张厂长。”巴老板透过窗户看到张泽坐在里面,忙激动的叫了一声。
张泽听到声儿抬起头,一看竟是巴老板,赶忙站起身出去迎接。“巴老板,你怎么来了。”张泽有些惊喜。
巴老板笑得脸上的肉都挤在了一起,“这不是你家的东西在我那儿卖的太好了,我都等不及你来送货了,专门跑来催你,我看你以后的送货时间不如改成半个月送一次吧。”
巴老板也是没有想到,一个枣糕和枣干竟然卖成他们超市的热门产品,甚至有些顾客来自己超市就是为了这两个吃的,可给自己超市引了不少客流。
作者有话要说: 入v啦,三更奉上!
感谢在2021-03-15 08:00:00~2021-03-16 08: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龙人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咸鱼奈奈子、3039366 10瓶;时光倒流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8、第 58 章
“恭喜恭喜, 还是巴老板有能力,经营有方。”张泽小嘴贼甜,立马恭维道。
巴老板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直拍张泽肩膀。
他真的太喜欢跟张泽说话了,什么恭维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却从不会给人油腻的感觉,总是让人心生欢喜。
“张厂长, 我今天来可不光是要订货的。我还给你带了笔大生意,你可得好好想想一会怎么谢我。”巴老板说着把身边的男人往张泽面前推了推。“这是我高中同学,叫赵柯。他准备在你们市开一家大型超市。这不,去我那考察的时候,就看上你家那个枣糕和枣干了,说啥都要我带他过来引荐你俩认识一下。”
“你好你好。”赵柯笑着伸出手, 忙跟张泽打招呼。
他实在没想到这个张厂长竟然这么年轻, 但年纪越轻他越不敢看轻人家。这个年纪就敢开工厂, 还能把货卖到省城绝对不简单。他可知道他这个老同学,卖货的眼光可是很挑剔的。
他这次来不光是为了他家的产品, 也是因听了巴老板说传单的事情, 这才想来见见张泽, 顺便认识一下。
张泽点点头, 回握住。“你好, 我们进屋谈吧。”
几个人说了半天却还在院子里站着,这哪像回事儿。张泽忙带他们去了办公室, 一人倒了杯茶水这才坐下。
张泽跟赵柯两个人在一旁讨论订购的事情,巴老板也不好插嘴,就在一边百无聊赖的四处乱瞅。一会儿逗逗小狗,一会儿扣扣桌子。
这时突然看到桌上有个小碗, 里面放着几块好像是红枣的东西,巴老板拿起来一个塞进嘴里尝了尝。
味真不错,这是巴老板入嘴的第一个想法。
见两人忙着谈事情,也没人注意自己。巴老板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吃,不一会儿一碗底的蜜枣都被他吃光了。
巴老板看自己竟然把人家的吃的全吃完了,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不好意思的同时,心里还有些惋惜。这枣也太少了,想着他又把捏过枣的手指放进嘴里舔了舔。
这边,张泽跟赵老板把订购的事情也谈妥了。两人本来就有很大的合作意向,自然一拍即合。
趁着今天来了两个大老板,张泽趁机想把自家的新产品——蜜枣推销一下。他站起身去拿碗,却发现小碗不知何时已经空了。
这…怎么回事,他明明记得还有一点的。
张泽疑惑的抬头,就看见巴老板冲自己憨憨一笑。
“这个,实在不好意思呀张厂长。我坐着无聊就拿了一个尝尝,实在是太好吃了,吃了一个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被我给吃光了。”
巴老板从来没觉得这么尴尬过,心里懊恼,自己都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一样贪嘴。
张泽哭笑不得,“没事,吃了就吃了我再去拿点儿。”
说着就拿着小碗出去了,不一会装了满满一碗带了进来,邀请赵老板也尝尝,顺便给两人介绍起来。
“这是我们厂的新产品,蜜枣。”
赵柯尝过他家的枣糕和枣干,所以对这个蜜枣很是期待。尝了一口果然味道不错,他当即就要订购。巴老板自然不用说了,一订就是几十斤。
两人签完合同,巴老板就要拽着张泽去吃饭。上次张泽有事儿,他都没请上,这次说啥也得吃上一顿。
张泽也知道上次已经拒绝过巴老板一次了,这次自然不好推辞,索性说,“就在我家吃吧,我亲自下厨给你俩露一手。”
那自然好呀,巴老板心里愿意的不得了。张厂长做的零食都这么好吃,一个红枣都能让他做出这么多花样,做菜怎么会差呢。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兴高采烈的回了张家。
做饭前张泽先问了问他俩有没有什么忌口,两人十分默契的摇了摇头。
巴老板甚至道,只要好吃他啥都能吃。
这下张泽就放心了,他看了看厨房里的肉菜,倒是啥也不缺。张泽想了想,不如做一点农家小饭菜给他们尝尝。他跑去后院摘了两个大茄子,几个小尖椒,两大把油菜,又抓了只家里养的土鸡。
相比于养鸡场用饲料喂出来的鸡,他家土鸡都是喂的碎米、青菜叶子,又经常在后院四处跑,肉质紧实,无论煲汤还是炖肉,都是一绝。更何况还是喝的灵泉水长大的,肉质是更上一层。
张泽麻利的把鸡杀了,然后剁成块跟小葱生姜,料酒下水焯,煮出浮沫后捞出下锅炒。因为肉质本就鲜嫩,张泽想保留鸡肉独有的味道并没有加太多的调料。炖鸡肉的同时,张泽趁机准备别的菜,炒了盘肉末茄子,麻婆豆腐,农家小炒肉和清炒油菜。
几个简简单单的蔬菜在张泽手里妙笔生花。
这时鸡肉炖的差不多了,肉呼的软烂。锅盖一揭,肉香冲出厨房在院子里来回飘荡。
肉好了就到了放配菜的时候了,张泽准备的是土豆和豆角。土豆被切成不大的方块,豆角切成短条,跟鸡肉在一起咕咚几下,吸满了肉汁。
这时刚好到了工厂下班的点,大嫂一回来洗了手就钻进厨房开始和面,擀了一大张玉米面饼。把它像被子一样铺在土豆炖鸡上,这样在炖鸡的同时面饼也熟了,也省得再烧锅蒸面了。
不一会儿一大桌菜就做好了,有荤有素,有菜有汤。不仅样子好看,闻起来也香。菜一上桌,巴老板就迫不及待要品尝了。
看着就是简简单单的家常菜,是那种自己家也会经常做的。但就是奇了怪了,张泽做出来的竟然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巴老板是个一向爱吃荤食的,但这一次他却爱上了肉沫茄子。这茄子吃起来比肉口感好,还比它香。
而赵柯最喜欢土豆炖鸡上面的饼子,他是北方人好爱吃面食,还是第一次吃到这样做法的面饼,竟然铺在菜上一起炖,没想到做出来味道还真不错。面饼充分吸收了鸡肉的香气,就算空口吃也不会觉得单调,特别有味。
麻婆豆腐他也爱,鲜香麻辣,辣的人嘴唇发麻却还是忍不住想吃。赵柯敢说,就这一盘豆腐,他能吃两碗大米饭。清炒油菜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字香。
这一顿饭吃的两人大快朵颐。
看他们吃的开心,张家人就放心了。毕竟人家可都是省城来的大老板,什么好东西没吃过,生怕自己没招待好。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唯独杨江,耷拉个小脸,幽怨的小眼神直盯着巴、赵二人。
他的怨气无非就来源于自己今天吃少了。
这两个人犹如饿死鬼一般,拿着筷子猛夹。尤其是巴老板,真是一点也不客气。赵老板刚开始还好点,还算矜持。后不知道咋了,估计是跟巴老板学坏了,竟然跟他抢起鸡肉了。
要知道这个家,能跟他抢鸡肉的就只有静静。现在倒好,一下子多了两个,关键自己还抢不过。
生气!
张泽要是知道他现在心里想的啥,肯定要把菜盆子泼在他脸上让他清醒清醒。
亏他还好意思说这个家跟他抢鸡肉的只有静静,静静多大他多大。
这一顿饭吃的主宾皆欢,巴老板和赵老板走的时候都肚子滚滚。巴老板还放话,下次订购他还要亲自来。
来是为了啥,不言而喻。
杨江握拳,把牙齿磨得滋滋作响。
第二天,张泽带着自己设计的包装图去了糖果厂。毕竟订单都来了,这包装袋还没有呢实在有些不像话。
张泽这次去顺便还想把杨江带上,说起来他被王厂长送到自己这边已经呆了将近两个月了,也没回过一次家,怪可怜的。看他这段时间表现挺好,张泽决定放他一天假。
可杨江却并不乐意,他到现在心里对他爸还存着点埋怨。主要是把他丢到这就算了,竟然一次也没来看过他。连他妈都没有来过,杨江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所以张泽唤他出门的时候,他撅嘴撇头装作没听见,就是不愿搭理。
“他既然狠心把我送到这儿来,我还不想回呢。”杨江看着天小声嘀咕。“这里多好呀,不仅人好,饭也好。”
张泽又喊了两声,杨江依旧稳如泰山坐在院子里,闹起了小脾气,就是不愿去。他没了办法,便只好自己走了。
到了糖果厂见到王厂长,张泽把设计图递给他,直接说正事,想让他帮自己多做几份。
王厂长拿起图纸看了看,见张泽厂子竟然又出新品了,忙恭喜起来。他上次可是听厂里送货的司机说,附近几个县城的供销社都上了他家的产品,卖的很是红火,比他们家酥糖还好。
这刚稳定占据市场,就立马开始上新品,这一步步走的,扎扎实实的,王厂长对张泽佩服的不得了。王厂长觉得,就冲他这个发展劲头,打出省指日可待呀。
见王厂长答应帮自己做,张泽放下心,又问起了最近糖果厂的情况。
说起工厂,王厂长有些泄气。本来他家酥糖卖的好好的,把市面上好些糖果都比了下去。但是前段时间,省城食品厂竟也卖起了酥糖,虽然味道没有自己的好。但是胜在价钱便宜,还是抢走了自己不少顾客。并且听说他们最近又从南方引进了一批新机器,开始做起了夹心软糖。
新糖果一上市,立马被众人疯抢,让自己本就销量下跌的酥糖更是雪上加霜。现在自家厂子的销量已经跌了三成了,他每天都愁的不行。
他也想过引进新机器,可没钱呀。他一个县城的糖果厂,哪有人家省城的财大气粗。别说新机器,他连个新座机都买不起。
“张厂长,你说我这可咋办呀。”王厂长冲张泽抱怨道,双手苦恼的揪着头发,愁容不展。
谁曾想,前几个月他还意气风发,还没得意多久,这就被打回了原形。
“张厂长,你帮我出出主意呗。”王厂长实在不知道该找谁了,也不知道谁还能帮自己。当初自己就是靠着张泽的几个酥糖绝地反弹,这次,他厚着脸皮还想再求他的一次。
张泽蹙眉,一时间也想不出个什么好主意。要说他会做的糖果确实很多,但他想知道这个夹心软糖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后世卖的那种夹心软糖。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王厂长听后心头一喜,这是准备帮自己的意思了?赶忙从抽屉里抓了一把放在张泽面前。
“就是这个。”王厂长言语中带着些怨气。
只见桌子上静静地躺着几个五颜六色的糖果,张泽随意拿起一个粉色包装撕开袋子塞进嘴里,立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包着果酱的棉花糖嘛,还是草莓味儿的。他又撕了一个橙色袋子尝了尝,橘子味儿。
剩下的张泽就没有再尝了,应该大同小异,只是换了种果酱罢了。
“就是棉花糖加果酱而已。”
王厂长见张泽就尝了两块便能准确的说出来这到底是个啥东西,心里佩服的不行。他也吃了几块,果酱倒是能吃出来。就是外面那个白色的、软软的东西他不知道是个啥。
可是,这个棉花糖怎么跟外面卖的不一样,不应该是丝状的吗。
张泽解释道:“外面卖的棉花糖都是用拉丝棉花糖机做的,他这个。”张泽指了指桌上的糖果,“这个是用另外一种机子,价钱比拉丝棉花糖机贵的多,能做成各种形状的棉花糖。”
王厂长了解的点点头,有些羞愧。自己一个糖果厂厂长,竟还不如一个外行人懂得多。一听这种机子很贵,王厂长觉得肯定不是自己这个小厂子负担得起的,便也歇了想做出同款糖果的心思,这时却听张泽道。
“但是不用机子也可以做,就是麻烦些。”
张泽以前在家里做过,当时为了做雪花酥,突发奇想自己做了棉花糖,没想到竟然成功了。可能因为那次成功给了他巨大的鼓舞,所以做棉花糖的步骤,他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
“张厂长,你还会做棉花糖。”王厂长眼里迸发着惊喜的光,觉得张泽特别神通广大,好像就没有他不会、不知道的。
张泽点点头,给王厂长讲了下做棉花糖的步骤。王厂长听的那是迷迷糊糊的,自己哪会做这呀,当即就想让这张泽给他写下来。
“这样张厂长,不如还是跟以前一样,我掏钱买下来这个方子,你看怎么样。”
“也行。”张泽缓缓道。
见张泽答应下来,王厂长一拍桌子,很快报了个数。相比于上次的酥糖,这次给的价钱高了许多。毕竟若是真的做成功了,张泽可是给自己省了好大一笔机器钱,所以他倒没多心疼。
而张泽那头心里想的则是,有了这笔钱,他就能买一台做包装袋的机器了,就不用总往王厂长这里跑,以后可就方便多了。
双方谈好了价钱,王厂长立马带着张泽去了车间,还把厂里做了多年糖果的老师傅叫了过来,让他跟张泽好好学学。
59、第 59 章
老师傅来的时候, 怀里还抱着好些东西,都是张泽做棉花糖需要的原料。
有鸡蛋,白砂糖, 柠檬,玉米淀粉和清水。
王厂长没想到,做棉花糖竟然只需要这么简单的几样东西。他看张泽洗干净手,将玉米淀粉放进烤箱烘烤了一会, 然后再将其分装在蛋糕模具中。又拿了碗清水,加了些白凉粉化开。最后又拿出一个小奶锅,将清水、白砂糖和麦芽糖依次倒入,小火煮。
一直煮到液体变得粘稠,颜色发黄并且开始冒细密的小泡泡这才关了火。最后将泡好的白凉粉水倒入其中,利用余热接着搅拌。再将鸡蛋的蛋清分离出来, 加几滴柠檬水, 用打蛋器打发至发泡。再将奶锅里的东西全部倒入蛋清中, 快速的打发,然后全部装进裱花袋里。
在每个铺了熟玉米淀粉的蛋糕模具中间挤出圆形, 等其稍微变凉, 有些凝固时, 再把果酱塞进去, 上口封好撒上玉米淀粉, 静静等待它完全变凉就好了。
其实做起来不难,就是步骤有一些繁琐, 效率自然也是比不上机器做的。
但王厂长已经很满意了,因为省钱呀。虽然做起来麻烦,但自己厂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还都是做了多年糖果的工人, 手脚格外麻利。只要多做几次熟悉了,速度肯定会大大的提升。
等棉花糖变凉后,王厂长和张泽各拿来了一个尝了尝。跟省城食品厂的竟没有任何差别,做了多年糖果的老师傅都连连称奇,自叹不如。
张泽看着老师傅又做了一遍,见步骤没有任何错误,做出来的成品也没有丝毫的偏差这才拿了钱准备离开。
王厂长亲自送他,在路上张泽便把自己想买制作包装袋机器的事情说了。王厂长沉吟了一会儿当即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包在他身上,铁定给张泽找到一家价钱最实惠的。
自己当了这么些年厂长,这点人脉还是有的。再走一下国有厂子的关系,价钱肯定比张泽自己去外面买便宜的多,也算是感谢他这次的帮忙。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张泽这可是俩次给自己雪中送炭了,上一次他还能说是互惠互利,他跟张泽是互相成就的。但这一次,王厂长可没办法再继续这样欺骗自己了。这次是实打实的,让他清晰的认识到了张泽的能力和自己与他的差距。
走到门口,王厂长重重地拍了拍张泽的肩膀,眼里的感激不言而喻。他的胸膛里无数种情绪在翻涌,好多话争先恐后往嘴边爬,可临到门头却又退缩。王厂长深吸了一口气,等自己的情绪稍稳定了一点。
他嘴巴微张,先是重重吐出一口气,随后说了两个字。
“谢谢。”
他又缓了一会儿。
“你这个朋友呓欢了,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提。”王厂长放出豪言壮语。
张泽笑了起来,立马不客气的开口道。
“那机器的事儿我就等王厂长的好消息了,呖墒且坏愣疾换岣你客气的。”
王厂长被他逗的直笑,“你可千万别跟呖推,不然我可要跟你急。”
“哈哈哈哈哈哈”
这次做棉花糖,唤起了张泽很多回忆。又让他想起了一个好吃的,那就是好友派。烤几片面包体,将棉花糖夹在中间,然后均匀的裹上巧克力液。口感绵软,十分香甜,张泽想到都有点馋了。
于是便跟王厂长说了起来。
王厂长立马就动心了,既然棉花糖都做出来了,不如再多做一个。反正上新一个也是上,不如直接上俩。
“张厂长,这个好友派怎么做。”王厂长问。
“不难,咦鲆槐槔鲜Ω涤Ω镁突崃恕5有一个东西很关键,那就是巧克力。”在张泽看来,失去了巧克力的好友派,就仿佛失去了灵魂,倒不如不做。
巧克力,这个张厂长倒是有听过。但巧克力现在可是个稀罕物,好像是要进口。他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搞得到。但他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于是想了想道。
“这样,巧克力的事呃聪氚旆ā!辈恍兴可以去南方看看,食品厂那个棉花糖机器不就是从南方进的吗。现在南方沿海城市发展的特别好,好多外来企业,想买点巧克力应该不难。
到时候自己若是真的做出来了,肯定能压省食品厂一头,让他见识见识自家的厉害。
但想去南方收购巧克力,得有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自己这个棉花糖得赚到钱,想到这儿王厂长的心沉了沉,对棉花糖的事情也更是上心了。
张泽走后,他这边就开始大量的生产棉花糖了。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生产出了整整五十斤。王厂长亲自带着货,跟着自家司机把全省的供销社跑了一趟,成功把自家的棉花糖摆上了柜台。
凭借着比省食品厂更低廉的价钱和一样的味道,迅速的占领了市场,成功报了酥糖的仇。王厂长只要一想到省食品厂那边被自己气得跳脚的模样,就觉得解气的不行。
让他学别人,没想到有一天净会报应到自己身上吧,王厂长恨不得仰天长啸三声。
相比于产量又提起来,县糖果厂上下一片轻松的氛围,省食品厂这里就压抑多了。
这几天厂里员工人人自危,尤其是跟在厂长身边的,那是大气都不敢喘。
因为厂长最近很是暴躁,自己花了大价钱专门从南方订购的新糖果机器,本以为独一无二,能霸占市场,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出现了同款。
刘厂长背着手,烦躁的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这次给厂里进购新机子的事,是他决定并一手推进的。他跟上面的人保证的好好的,说是进了新机子一定能提高厂里的效益,带领省食品厂更上一层楼。他牛都吹出去了,结果竟然中途漏气儿,可让他丢了个大脸。
按理来讲不应该呀,刘厂长想不明白,蹙眉坐回椅子上。在引进新机器之前,他可是对整个省的市场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查。
这个机子是刚从国外引进的,别说他们省。放眼整个西北,都找不到第二台,所以应该没人能做得出这个棉花糖呀。而且,他对整个省的食品、糖果厂也进行了调查,除了他们省食品厂,应该没有哪个厂子能拿出这么一大笔的资金去购买机器。
那就奇了怪了,市场上突然出现的棉花糖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刘厂长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几声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焦灼的挠了挠头,语气有些冲。
“进。”
“厂长,咧道这个糖是从哪儿来的了。”小秘书蹑手蹑脚走进来,这几天厂长脾气大的很,哪句话没说好就是一顿臭骂,搞的他是如履薄冰。
“哪?”刘厂长激动的站起身。
“是吉安县城的一个小型糖果厂生产的。”
“吉安县?吉安县是个什么地方?”刘厂长听都没听过,难不成是他当初调查的时候漏掉了哪家大厂子。
小秘书支支吾吾。
刘厂长眉毛一皱,声音不自觉高了几分贝,急切的催促起来。
“干什么呢你,赶紧说。”
小秘书被刘厂长吓得一激灵,哆嗦着身子,战战兢兢开口道:“就是我们厂…抄袭酥糖的那家工厂。”
房间一下安静了下来。
刘厂长表情呆滞,嘴巴微张,足足缓了两分钟这才缓过神来。
他咽了口唾沫,收起了刚刚暴怒的表情。缓慢的转过身,脸色十分尴尬。
这…刘厂长不知道该说点啥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刘厂长小声嘟囔。自己抄了人家的酥糖,人家转头就抄了自己的夹心软糖。还用的是,自己抄袭酥糖所用的策略,走的低价风,打价格战。
真的是。
刘厂长突然好懊悔,自己咋就这么想不开,非要去抄袭人家的酥糖。现在好了,闹成这样,他还没地儿说理去,毕竟是自己先开的这个头。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对。
刘厂长突然想起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那个场子买得起机器嘛?
他转头问秘书。
小秘书摇摇头,肯定道。“买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