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婚事
晋江大剧院和艺人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用秦门戏谑的话来讲,叫做“两条腿走路”。
这个方案是小五受到之前大家从晋江到都城这一路上的“巡回演出”启发倒腾出来的,从操作上来看, 其实就是在大剧院之外再选了一块空地建造露天的舞台, 于是大剧院就有了室内和室外两个舞台了。
按照小五的设想,以后整个大剧院的运营模式就依靠这两个舞台相互间的“扶持”了。
而按照秦门的理解,小五的做法相当于把大剧院当做了现代的电影院,然后把这个露天的舞台弄成了电视上的电影频道。
大剧院负责首映,前期先收一波票房,吊足都城百姓的胃口, 然后等第一波热潮过去之后,再在露天舞台免费上演这出剧, 引起第二波热潮, 增加晋江大剧院在大众心目中的好感度和影响力。
小五说, 他会把艺人部的艺人做一个简单的分级,按照每月设在大剧院门口的投票箱票数从高到低做个排名,分成五级,最次等的为五级, 最好的则为一级。
然后制定一个待遇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艺人,比如一级和二级演员在室内大剧院表演,四级五级演员则在露天舞台表演, 至于三级演员可以自己选择是到室内大剧院打酱油还是去露天舞台当主演之类的。
小五又说, 他打算把大剧院的档次再提高一下, 票价也提高一下,让在室内和在室外看剧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将之打造为一个高大上的娱乐好去处!
这样“上晋江大剧院看剧”就会成为都城除了“买《雅俗》上推荐的新款”、“聊《齐天周报》上的新闻”和“攒钱带家人去旅游”之外又一项受人追捧的娱乐活动了!
至于盈利就更简单了,小五说。
大剧院就靠票价就能回本, 免费的露天舞台可以对外招赞助商,就跟他们当时在晋江的时候搞出的那一套一样。
小五说得颠三倒四,秦门作为他师父当然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觉得这套方案没什么问题,而且特别具有现代风格——
这不就是现代那种拍好的电影先到电影院,等电影院下映了再卖给电视或者APP再收一笔钱的套路吗?
很先进很能赚钱啊!
干啊!
为什么不干?
至于那位曾明确表示不给达官显贵和皇族之外的人表演的老斑鸠以及他手底下的双喜班?
甚至都不需要秦门自己出手,小五折腾出来的那套五级艺人甄选办法就已经折腾得一群人忘记了自己的准则——
“我怎么可能不是一级艺人!”老斑鸠瞪大了他的鸟眼睛,飞速跑过去看竖在后院的所谓的“艺人分级评选标准”,恨不得两只爪子镶在那块板上。
等看完了细则,立刻就召集了整个双喜班敲着木板对着他的徒弟们耳提面命:
“一定要拿到一级艺人称号!”
“我们双喜班是从皇宫里走出来的,不能够比他们差!”
然后就跑去闹他们的直属上司小五,要求他务必要让他们获得一级艺人的最高待遇之在大剧院演出,瞬间进入新等级制度下的他全然忘了自己当初说的那句“打死也不表演给贱民看”这句话,搞得围观了全程秦门瞠目结舌。
他原本自己对双喜班和老斑鸠的培养计划是徐徐图之,让他们一点一点接受现实,学会当好一个偶像,却不想他徒弟一眼看透了这整个戏班因为被皇宫的氛围浸染、比起“我的目的是唱戏给圣人听”他们更在意“我要爬到整个等级制度最高点”这一点,直接创造了一个新的等级制度让这群人“从头爬起”——
然后他成功了=口=
如今的双喜班每天的讨论话题都是“我要怎么才能爬到一级演员的位置”、“我还差几分才能超过排在我上头那一名”、“我究竟要怎么演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愿意为我投票”、“不行不行我得找编剧商量一下戏份的问题”……
那一瞬间让秦门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现代的娱乐圈。
秦门觉得有这种投票制度摆在这里,过不了多久都城就会冒出来各大演员的粉丝成立小团体还搞战略为自己粉上的演员拉票的……
突然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没有?
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从娱乐圈大佬的位置上退休了还可以“重操旧业”呢!
……
……
等大剧院上了正轨正式开始盈利后,都城已经进入了夏天。
工部负责修路的工匠和招来的工人们已经修好了一段路,晋江文学城各部门也凑了一笔钱走了工部的后门拜托他们帮着顺便在属于晋江的那块地上建造起了“员工宿舍”,按照计划,整个员工宿舍包括员工宿舍通向都城“市中心”的路大概要在年底完工。
秦门已经用地契和西街的邻居们换好了铺子,不到十天的时间,晋江文学城在年前商量好的开分公司的计划就完成了。
等员工们跟着自己的队伍来到了新的环境下,秦门发现整个晋江上下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不得不说,大公司虽然稳定,但要论做事效率和员工积极性确实还是小公司要高,人少了意味着领导们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员工也少了,能够挖掘的每个员工的潜能和晋升的机会就多了,员工们都努力干活了,新点子一个接着一个,销量不好简直不科学好嘛!
果不其然,正月里新的分公司成立,才到小满时节,各大分公司上交的月盈利数据就已经突破了他们往年在总公司时候创下的记录了!
而作为分公司的大股东、总公司的董事长,秦门的日常生活就从“盯着每个部门让他们把计划交上来把细节做好”变成了在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开头给分公司的领导们开会并提供一个大方向。
比如秦门今年上半年一直到夏季结束前给所有分公司的总方向就是“安城”。
于是《齐天周报》出现了不少来自安城分社的记者发回的报道;
《雅俗》也做了好几期有关安城当地风俗饮食习惯等的特刊;
出版社多了好多主角是安城百姓的故事话本,爱情故事、传奇故事、美食故事,而无一例外的,故事里面都把前朝余孽和前任知府打成了反派,这也正中秦门和朝廷的下怀;
大剧院更是在演完了《龙伏山大战》之后,把安城当地的传说拿出来和出版社的一位作者约稿,写了个安城神话爱情故事,让“心怀鬼胎”的老斑鸠当了导演,排了一出新的话剧;
而旅行社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人家已经从都城拉了不下千名游客到安城旅游了。
至于在越山和安城的分社,因为种种原因还属于总公司直接负责,但这两个地方的分社负责人都经验老到,与都城几家分公司都有联系,发展到目前也没遇到过什么很困难的事情要总公司这里出面解决的。
……
各分公司员工全都忙成了狗,于是秦门就理所当然的闲了下来。
他先跑到建造员工宿舍的工地上当起了监工,当了几天感觉太阳太大太容易晒黑毁他颜值,于是又跑到大剧院登台玩配乐说书,说起了他最拿手的《少年提刑官》。
《少年提刑官》是秦门在天牢里完成、然后在从晋江回都城的一路上得以完善的一出说书,表面上是秦门的出道作《少年包三天》的续集,其实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主题曲,都是这个世界的原创作品。
借着《少年包三天》的东风,秦门的《少年提刑官》在大剧院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播出时间段,并且开讲的第一天,整个剧院就是座无虚席。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小五给他排的时间段的问题(那个时间段男人们都在工作,女人们都爱出门交际),还是秦门故事的受众缘故,那段时间里他每次坐在舞台的中央,怎么感觉下面黑压压一大片观众清一色的都是女观众?
这群女观众每天都身上擦着香香的粉、穿着当季被《雅俗》宣传过的最时髦的衣裙端端正正优优雅雅地坐在那里。
每当秦门出场的时候就十分矜持地死命鼓掌,然后当秦门把故事讲到忘我的阶段,起身在舞台上做无实物表演靠近舞台边缘的时候,一群姑娘就发出倒吸一口气的声音,等秦门把故事讲完谢幕时,姑娘们就会把事先准备好的香包啊手帕啊往舞台上扔——
幸好里面没装什么沉重的东西,不然秦门可能会在演出的第一天就被重物给砸死_(:з」∠)_
虽然不知道这群姑娘家和妇人家们都在想些什么,但这种场面着实说明了秦门的受欢迎,于是也不难理解当秦门上台表演的那个月月底,晋江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数万投票箱里的票数之后宣布本月排名第一的是“秦关之”这件事了。
当然也因为这件事,老斑鸠那几个月一直把他当眼中钉肉中刺来看,让秦门每次上台后背都一身的冷汗。
等《少年提刑官》讲完之后,秦门没有继续留在大剧院,反而转身跑到了出版社——
一来,秦门作为晋江文学城最高领导人,如果长期呆在某个分公司容易让其他分公司多想,二来,当然是秦门自己的私心了。
在多次被古人打脸之后,秦门深感自己智商不够,他觉得自己还是要好好学习古代的知识文化,不然他如今“老子什么都懂、老子什么都会”的人设很有可能会在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员工面前崩塌。
恰好出版社的签约作者里有不少从朝中退下来的老大人,于是他就决定赖在出版社专门当这群老大人的催稿编辑顺便厚脸皮拜师请教,争取在下一个科举年到来之前让他的文化水平上一个档次,不至于在广大考生到晋江文学城应聘的时候出洋相!
这边秦门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那里,小五已经带着他的说书人队伍从都城出发了!
在三年前就开始计划的“巡回说书”在这一年终于开始了!
有了秦门当初机缘巧合当了一回“小白鼠”,小五对于这一次要进行的“巡回说书”活动准备充足,他积极规划好了路线,并把手头上的工作交给了下面人负责,又拜托他师父秦门看着点场子,然后小五就兴高采烈地跟着巡回说书人的队伍出发了——
“等回来的时候,相信咱们的员工宿舍也造好了,到时候路过安城我就顺便把金琳也给带回来完婚……毕竟她一个人留在安城我也不放心。”
来找自家师父告别的时候,小五在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扭扭捏捏、脸上尽是幸福的笑容,看得原本还有这些离愁别绪的秦门(毕竟小五从拜师以来就没离开过他)一瞬间没了伤感的心情。
一个人留在安城?
搞得她爹娘和几个哥哥都是空气似的!
他默默地举起了并不存在的火把。
……
小五这一去,预计是要把姜国所有的城都走一遍的,整个计划很庞大,以至于都没能赶上当年的除夕回都城娶上媳妇儿。
反倒是秦门的大徒弟赵成在员工宿舍造好之后火速再婚了——
赵成的前任妻子死在当年的晋江水灾之中,之后数年,因为对妻子心怀愧疚,他一直没有再娶,回到晋江老家后更是把自己过世妻子的舅舅(拥有乌鸦嘴技能的许威)当做是自己的长辈一样照顾着。
一直到这两年,他才在许威的宽慰和时间的冲刷下从那种失败感和愧疚感中走出来,然后结识了现在的妻子。
说起赵成现在的妻子,秦门直到和人家过完了年都觉得缘分这种东西真的是太神奇——
还记得当年那个因为赵成画了漫画在《雅俗》上连载怒而成为晋江文学城著名黑粉的姜国知名国画大师兼御史大夫的王御史吗?
对,赵成的现任妻子就是这位著名黑粉王御史家的千金王大娘子。
娘子是姜国百姓对于女孩子的称呼,和郎君是一样的,大娘子的意思就是这姑娘是王家的大女儿。
其实这场婚事不仅仅是大徒弟赵成的二婚,也是王大娘子的二婚。
赵成丧妻,而王大娘子则是丧夫。
王大娘子也算是命苦,婚后没多久,丈夫就病逝了,夫家还把这件事怪到了她的头上,认定了是大娘子命里“克夫”才让丈夫死了的。
王御史虽然在画画这件事情上非常的守旧,但对女儿却是真的好,一听到这流言就立刻带着儿子打上门,把自家女儿要回来了。
但人要回来了,名声却是坏了,大娘子就一直在家里住着留到了现在。
赵成与王大娘子的结识很有意思,其中王御史也算是出力不少。
作为黑粉的他为了有理有据的黑,一直坚持购买晋江文学城所有的刊物,从报纸到杂志到出版的各种话本一件都不落,整个书架上有一半的地方都摆着这些买回来的刊物,再加上他自己生起气来还格外爱在饭桌上和家里人抱怨,于是王大娘子就因为好奇接触到了这个名叫赵成的郎君的画作。
王御史不喜欢赵成的画,但王大娘子却觉得赵成的画有趣又大胆,尤其是他新出的漫画《当外乡人遇到外乡人》,那种带着暗讽的搞笑让大娘子一瞬间就喜欢上了!
他们家本就是因为她爹考中了举人这才从家乡搬到都城来的,也算得上是都城的外乡人了,所以看到这连载的漫画,王大娘子觉得很有共鸣,再一看《雅俗》上还刊登了这位画家的一则启事,希望不同地域的读者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素材,王大娘子便鼓起勇气开始以读者的身份和这位她爹看不上的画家通信……
通着通着两人就成了知己。
知己着知己着两人就约了要见面。
这一见面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_(:з」∠)_
秦门就这样被他大徒弟恳求着带着都城最好的媒婆敲开了黑粉王家的大门(险些没被老大人用扫帚给轰出去),然后厚着脸皮代替他大徒弟向王家求亲(这一回真的被轰出去了)。
王御史一开始是真的不同意的,但女儿和妻子轮番上阵给他洗脑,加上秦门每天都厚着脸皮来敲门,原本坚定的心瞬间就动摇了。
此时的赵成已经不是当年初到都城的那个流民赵成了。
他的师父是连圣人都会礼遇、看似非官员实则权力比一般官员还要大的秦关之!
他本人也是享誉都城乃至整个姜国的著名(漫)画家兼晋江杂志社的社长,说不上日进斗金但也事业有成!
再加上他前一任妻子的娘家人(就是许威)的背书,说明此人是个重情重义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
这样的人放在都城市面上也是个金龟婿了,想要找个黄花大闺女也是够格的……
王御史犹豫了。
王御史沉默了。
王御史为了女儿点头答应了。
黑粉做到把女儿都嫁到敌人内部这个程度,连前世粉圈大佬的秦门都忍不住要为这位御史掬一把同情泪啊……
就在整个晋江文学城乃至整个都城都刚经历完大变革的同时,又是一年科举年。
都城全新的城门外,有一批考生等着进城赶考。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