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84章 《大斑鸠》

第84章 《大斑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双喜班的老班主以前是双喜班的一个戏子, 他被前任班主收养长大,从进双喜班的第一天就是贱籍,在姜朝朝廷废除贱籍之后, 他就成了良籍-戏子。

    贱籍和良籍-戏子, 唯一的差别就是子孙后代是不是必须要子承父业生生世世当戏子,贱籍需要,而良籍-戏子只限定了他必须唱一辈子的戏,至于他的孩子,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未来要干什么。

    不过对于老班主来讲这种变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孩子。

    戏子这种职业因为国家制度的问题, 一入行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人苦不堪言, 有人乐在其中, 而老班主显然是后者。

    他喜欢唱戏, 乐此不疲,别人一到练基本功的时候就哭哭啼啼扭扭捏捏,他却勤勤恳恳不见半点埋怨,甚至为了表明自己对戏班、对戏子这个职业的热爱, 他摒弃掉了自己曾经的姓名,要求所有人唤他的艺名,久而久之, 也没有人再记得老班主的真名叫什么了等他从前任班主那里接过传承之后, 他戏班子里的人叫他“班主”, 而看他唱戏的人叫他的艺名——

    “斑鸠”。

    秦门在打听到这位斑鸠的生平后,他觉得自己终于能理解斑鸠为何对于给普通百姓表演这件事那么抗拒了——

    简单来讲就是,朋友,你看过一本电视剧叫《大长今》吗?

    斑鸠的故事其实可以以这部电视剧前半部分的女主角为原型, 编一个差不多的叫《大斑鸠》。

    《大长今》的前半段撇开女主角那离奇的身世,其实讲的就是小长今从很小的时候就进入皇宫,跟随师父学习怎么做菜,一步步升级直到满级,而《大斑鸠》的故事也差不多。

    皇宫是个等级森严的地方,作为皇家戏班,双喜班也规矩严格,斑鸠从刚懂事起就在双喜班里,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怎么升级,从学徒到替补,从替补到正式登台的戏子,从配角到主角,从给达官贵人们唱戏到最后有资格给皇帝唱戏……

    你就想想,长今当初当上了最高尚宫突然某天被一朝流放到了济州岛时,代入到那个角色里的你是个什么心情,你就不难理解好不容易爬到了顶端终于有资格为皇家人唱戏的斑鸠,一朝被告知他接下来就不再是皇家御用戏班、以后要给百姓们唱戏时候的心情了。

    这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这是满级之后,因为游戏BUG突然间让他变回一级重返新手村!

    所以他骂骂咧咧,所以他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杀父仇人,所以他并不感激他,也不觉得自己到了晋江大剧院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秦门要做的,就是给这部《大斑鸠》续写接下来的故事。

    《大长今》里,女主角长今在被发配到荒凉的济州岛之后学会了医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价值,那秦门也万全可以给老斑鸠找人生的第二个价值啊!

    甚至那都不算是人生的第二个价值,应该说是纠正老斑鸠的人生价值观,毕竟——

    “给皇帝表演才叫表演,给百姓表演那叫堕落”叫个什么一个伟大的人民老艺术家应该有的人生价值观啊?

    这句话说出去会被人打的吧?

    当然,要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的价值观,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所包含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让秦门在写完老斑鸠和双喜班在大剧院的发展规划之后,心里不停地淌血——

    他本以为从端王府招来的双喜班和老斑鸠是国家队下乡的优质偶像,别的不说,前朝皇帝特别会享受,选出来的人必定各个颜值高实力强啊!可却不想这群人人品堪忧,完全达不到“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偶像基本标准……

    他付出了一群巨星的人情代价,最后得到的却是一批还不能出道的练习生?!

    这一波亏了。

    还是血亏。

    不知道能不能去端王府退货?

    反正收货到现在还没满七天呢!

    虽然拍一部现实版的《大长今》很带感,他也不是做不到,可这也很费钱啊,他不一定非要抱着一颗圣父的心去纠正一只老斑鸠被带歪了的价值观嘛——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随着宫里的太监总管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

    圣人派太监总管来晋江大剧院这件事情说来话长,真的要解释,还得从端王告诉秦门,圣人想要在除夕夜那天带领文武百官来大剧院看联欢晚会以及在接下去的七天假期里看《龙伏山大战》开始说起。

    关于号召圣人和朝廷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和过年七天乐这么现代化的招数,这次真的不是秦门自己想出来的宣传花招。

    诚然,圣人的脾气性格和爱好都让秦门觉得这个皇帝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皇帝,他也知道如果大剧院迎来过这样一位大人物,接下来的生意必定火爆!

    但他一直牢记这个世界是一个古代世界,皇权是至高无上,人命分高低贵贱,所谓“伴君如伴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要远离帝王。

    所以虽然他与圣人趣味相投,他除了当初在天牢时想方设法独自见过一次皇帝之外,接下来就再没有单独和圣人说过话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通过端王小世子和太子殿下与这位国家领导人对话的。

    所以说,这次圣人会提出这种要求,真不是秦门的锅——

    这只是一个诡异的蝴蝶效应。

    起因其实还是当初安城的事情。

    秦门在离开安城之后就潇潇洒洒过自己的生活去了,而在安城依旧兢兢业业治理一方的安城知府却没有忘记向圣人给自己这位并肩作战好几个月的好友表表功——

    于是人家把秦门在安城做的事情,包括建立分社、办联欢会、排话剧之类的一些列事情事无巨细全写进给你圣人的密折里面了!

    不仅如此,人家还写得跟一篇网络流行爽文似的,高/潮迭起,各种打脸的小段子层出不穷,配合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文学素养,整个奏折让人看了欲罢不能,让人恨不得一读再读!

    如此高水平的一封奏折,理所当然的,让看到这个密折的同时也十分喜欢看故事的当初因为听了个《西游记》就恨不得把整个姜国变成花果山的皇帝陛下瞬间心动!

    花果山造不起来,看一下安城百姓们看过的联欢会和话剧难道还是什么难事儿吗?

    所以他就找了他最信任的弟弟端王来和秦门商量,要看一场联欢会,还要看一次《龙伏山大战》的话剧的事情,理由也找得很好,叫“与民同乐”,顺便帮晋江大剧院打打广告。

    圣人把话都说到这里了,秦门还能够拒绝吗?

    秦门当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然而答应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等时间距离新年整整还差一个月、圣人按照惯例将自己身边五位贴身大太监中的一位派到晋江大剧院“莅临指导”如何迎接圣驾的时候,秦门这才从这位大太监那里学了个乖——

    圣驾这种东西,不是那么好迎接的。

    太监这种物种,也没有现代大部分残疾人那样容易打交道TOT

    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

    圣人并没有为难秦门的意思,他通过小世子给秦门透露,他为他们大剧院选择的指导太监是他身边五个太监之中最平易近人、最贴心友善的。

    然而圣人显然忘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身份注定了太监们对他必定是和善可爱、平易近人的,但身为从小就失去了身体上某个部位从此生长在皇宫之中接受着奴化教育的一种人,太监,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注定是眼里除了皇帝什么也看不见的。

    #圣人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使命#

    #陛下的心愿就是我毕生所愿#

    #让陛下过得舒适我才会过得舒适#

    如此这般,可想而知当他下榻到秦门所在的晋江大剧院时,将整个大剧院连同秦门和晋江文学城一干人等折腾到了怎样一个鸡飞狗跳鸡犬升天的境地。

    大太监说,为了迎接圣驾,大剧院必须对外关闭一个月,期间不能有任何陌生人出现在大剧院内,并且这一个月里每天都要对大剧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做大扫除!从屋顶到地下玄关一个也不可以少!

    “……不然万一圣人到来的当天,剧院里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让圣人伤了碰了磕了有了个万一,这责任杂家可是担不起的,想必秦小郎君您也担待不起!”

    原本打算趁这个机会打出宣传广告拉一波客人的秦门:……

    被大太监的语气吓得连睡觉都不敢把抹布拿走的晋江众人:QAQ

    大太监又说,大剧院安排的水果/点心/瓜子/花生/茶什么的都太差了!必须要重新买过!并且所有东西都要在他眼皮子底下验一遍毒!让他亲自把每一个品种都尝一遍!

    “万一圣人和各位大人吃了你这里的东西被毒/被噎/被齁了怎么办?圣上日理万机,诸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伤了一个您这大剧院也不要开了~”

    说完他还旁征博引给在场所有人科普了一下当一个地方死了官员以及当皇帝在一个地方吃的东西出了问题之后,当地的血腥处理方式……

    原本打算找小五去拉零食赞助的秦门:……

    被大太监讲的故事吓哭的晋江文学城众人:麻麻救命!

    大太监的要求层出不穷:

    “杂家要提前看一遍节目,不可让污秽污染圣人的眼睛……这个人演的什么鬼?简直肮脏了杂家的眼!快换掉!”

    “杂家要坐在剧院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落听一下表演的声音,确保当日演出,每一位大人都能宾至如归……这里的声音为什么这么小?!小得跟蚊子叫一样你们是打算让大人们过年的时候来喂蚊子吗?!快叫工匠来处理!”

    “什么?不知道怎么处理?杂家也不知道!但是最后大人们不满意了不会责怪杂家,责怪的必定是你们!”

    “还有这些灯!晚上点亮的时候舞台中央根本就看不清!你们是打算让圣上来这里睡觉吗?!”

    “……”

    大太监一口一个“杂家”,把大剧院的众人指挥得飞起,秦门被他今天提溜到这里考察食物的问题,明天到那里考察安全的问题,后天又被他提溜到舞台上谈演员的事情,整个人都不好了!

    短短三天时间他觉得自己老了三岁!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龟毛的人?!

    这个大太监真的是坐遍了大剧院所有观众席上的座位听台上的演员念台词,也真的让人搬了个梯子,把整个大剧院的房梁甚至是屋顶的瓦片都掀开来看了一遍!

    不到五天时间就对大剧院里的人如数家珍,还对里面没来得及在都城登记户籍的来自安城的员工做了长达一整天的盘问……

    而更可怕的是,这位大太监所说的那些漏洞确实是存在的。

    但除了大剧院不干净这一点他可以请他洁癖患者大徒弟出山替他把关之外,其他大太监指出的所有漏洞,秦门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演员表演水平不够容易让人出戏?

    毕竟都是没有正经学过表演半路出家的,除了他的二徒弟和三徒弟在里面属于天赋卓绝、一上场就是个演技帝,其他演员经历了从安城到都城这一路的表演,也不过是把自己的演技水平从群演提升到了十八线演员的水准而已。

    能够不卡带的把台词念完,然后做规定的动作,秦门都不能要求他们更多。

    如果真的像这位大太监要求的那样,要台上的每一个人包括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都要做到表情动作全部到位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入戏……

    放在现代娱乐圈这个半专业化的地方,也只有小部分的电视剧和电影符合要求,更不要说是古代了!

    一个月的时间,他怎么可能让这群业余的演员水平噌噌噌涨到“老戏骨”的水平?

    坐在最后几排的观众听不清舞台上演员的对白?

    这一点工匠在秦门第一次来到大剧院查看修建情况的时候也跟他说了,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又不像现代社会有电、麦克风和耳麦,台上的演员也没学过什么狮吼功,声音在空气中就只能传这么远他能怎么办?

    其实并不是最后几排听不清对白,只要现场足够安静,还是听的清的,所以这种因为客观条件导致的问题,除了将就他还能怎么办?没看见工匠已经被折腾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了吗?一个个都是年纪不小的老人家,他们尊老爱幼一点不行吗?

    而且他也不觉得圣人会在意这种问题啊!

    就不能彼此放过对方吗?

    身为残疾人、放现代社会上公交还能和年老的工匠得到同一待遇的大太监十分冷酷地表示——

    这个真不行。

    那个灯光的问题和麦克风的问题是一样的,秦门也不想再抱怨一遍了,这真的是科技水平的问题,他一个文科生、连法拉第都忘记了的科技废真的是拿这个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剩下的果盘茶水、瓜子花生,这些本来是秦门用来找赞助商的东西,一场表演涉及到的经费那么多,圣人来看表演他又不能问人家要门票钱,再加上这一整个月大剧院都不能创收必须紧闭大门自己偷偷练习……

    这不让他创收,他们晋江文学城刚把这些个部门给独立成了分公司,他总不能问其他几个分公司借钱吧?

    大太监在服侍皇帝陛下,让自己的陛下得到最好待遇这件事情上分外的坚持,他没日没夜地围绕着大剧院转,连演员们用的化妆工具他都要用银针划拉一下看有没有问题,把整个大剧院目前出现的问题记录了整整十张纸,看得秦门头都大。

    而就在整个晋江大剧院的人都要被这位大太监折腾到崩溃的时候,老斑鸠,双喜班的班主,这个从刚来到晋江大剧院就依靠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三观和阶级观念拉足了整个大剧院众人仇恨值的如同小说中反派角色一般的人物,像天使一样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他说:“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

    他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们折腾成这个模样,不愧是……”最后几个字老斑鸠没说出口,秦门猜测大概是刁民、贱民、没见识的人之类的不太好的词汇。

    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老斑鸠主动请缨解决这位龟毛的大太监!

    天使!

    这是人间的天使!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人!

    老斑鸠接过了秦门手里那十张大太监理出来的纸,撸起袖子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大概是因为老斑鸠和大太监一样都是在宫里长大的,两人的思维模式和逻辑都十分一致,一直对秦门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大太监对着老斑鸠却罕见的有一个笑影在,说话也客气了很多。

    大太监说:“这些演员不行!”

    老斑鸠点头表示赞同,皱着眉道:“那就把人给换了!”

    然后他从头到尾先看了一遍联欢晚会,把里面演得十分之差的那几个演员都提溜出来,挑挑拣拣换上了双喜班的人,甚至还假公济私,把巧儿那个交税节目里的巧儿她爹(三徒弟饰)给换成了他自己。

    秦门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在大太监和老斑鸠看来唱歌简直就是灾难现场的许威的节目给保留了下来。

    其他的联欢晚会的节目都是比较简单和短小的,对于从小就一直在表演的双喜班来讲,这种带嘴炮和舞蹈的节目形式他们完全能够驾驭,短短三天,这群人就把台词背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之中了。

    甚至于老斑鸠还指挥着双喜班往里面穿插了一个他们排了好多年的戏曲选段,主题就是歌颂姜国,秦门看了看,虽然不符合他的审美,但显然大太监觉得这个节目很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了。

    至于话剧《龙伏山大战》,老斑鸠表现出了对这种新型表演方式的纠结态度。

    一来,他挺喜欢这种直白的讲故事的方式,觉得这种在舞台上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中的表演必定很过瘾,可另一方面,不需要唱,不需要舞蹈动作,他又觉得这浪费了自己学了一辈子的戏曲。

    因此《龙伏山大战》的演员,老斑鸠一个没换,他只是作为老艺术家,现场毒舌指点了一番众人的演技,把里面演技有提升空间的在这一个月里提升到了他演技的极限,然后把那些演技真的捉急到不忍直视的,安排了个站位——

    “你站在这里,到时候灯光会打在这里,你到时候低下头,对,就到这个位置,这样圣上就看不到你脸上那个‘老子昨晚吃了屎今天饿了’的表情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给我背朝着圣人!必须背朝着!你知不知道你每次笑的时候跟哭一样一样的?你会吓到圣人的!”〔依誮〕

    至于剩下的连台词都不过关的演员……

    老斑鸠沉默了一下,从秦门那里把剧本抢了过来,直接把剧情一改,把人家的台词给删没了。

    看到这一幕的秦门:

    老斑鸠也许不会是个合格的偶像明星,但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

    一言不合就给喜欢的演员加戏、把不喜欢的演员戏份全部弄掉什么的,标准娱乐圈言情剧剧情啊!

    霸道导演爱上便利贴女孩神马的_(:з」∠)_

    解决了演员的问题,大太监又说:“最后几排听不清台上演员的台词!”

    老斑鸠点头说:“那就把大剧院改造一下!”

    第二天,他带着工匠们开始操刀了。

    秦门大致围观了一下这位十项全能班主的做法,大概方法就是在台上不显眼的地方挖了几个洞,塞了管子,然后从外面绕到了观众席的各个角落,让声音能从那些孔中传出来,达到四面八方都能听到台上演员声音的效果——

    据说前朝的戏台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让皇帝哪怕隔着一个荷花池也能听到在池子中间建筑表演的爱妃的歌声的。

    原本在秦门手里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在到了老斑鸠手里之后变得格外的容易。

    所有的果盘和茶水,老斑鸠带着大太监跑遍了整个都城,总算是找到了大太监口中“圣人最喜欢的口味”,然后老斑鸠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毒舌功力,硬是忽悠得卖这些东西的商人们产生了一种“圣人看中了我的东西是我的荣幸,这些东西怎么能让大剧院出钱呢?应该他主动送才对”的诡异逻辑,一分钱没花的把事情给解决了,还给大剧院省下了一笔成本费。

    至于灯光,老斑鸠直接列了一张单子给大太监,请他去宫里把这些当年他们整个戏班落在皇宫的东西给领回来,然后自己上台指挥着众人这里捣鼓捣鼓那里捣鼓捣鼓,居然真的捣鼓出了现代那种彩色灯光的感觉!

    秦门对于这里面的原理半点看不透,一直到后来他与双喜班的关系融洽了之后,他才从老斑鸠那里得知这些灯光和夜明珠之类的东西有关。

    夜明珠哎!

    感觉超级贵的样子!

    至于大剧院因为关张一个月以及为了给圣人准备演出浪费掉的经费,老斑鸠也找到了地方补——

    他问大太监要了一份到时候到场官员和出席的皇族名单,画了个图给所有人安排好了座位,然后圈出了里面位置不好光线偏暗的没人座的那大概七八个座位,然后就光明正大的对外出售门票了——

    于是整个都城的有钱人都疯了!

    想想看,这是都城第一场大剧院的演出,里面上演的节目全都是没见过的!

    再想想看,和自己一起坐在那里看表演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如果能在看表演的过程当中认识那么一两个……

    谁能得到这张门票除夕夜坐在那里,谁就可以拿这件事吹嘘一辈子!

    谁能够在那里与周围的人说上两三句话,谁这一年就赚大发了!

    想明白这其中关窍的有钱人都疯了,哪怕老斑鸠很明确的说不是给了钱就能拿到票的,还要经历层层的考验和筛选,有钱人们依旧趋之若鹜。

    七张门票卖出了一场演出的价格,然后在秦门瞠目结舌、众抢票人扼腕叹息之中,老斑鸠又不急不慢的拿出了另外一场的票出来——

    “刚才那张是除夕夜联欢晚会的票,这张是大年初一《龙伏山大战》第一场的票。”

    秦门:“……”

    等到把除夕夜一直到大年初七的票都卖完了之后,秦门算了算去掉成本之后的净利润……

    “……都赶上《雅俗》一个月的收入了。”

    这个老斑鸠……是个人才啊!

    他挖到宝了!

    一月后的除夕,晋江大剧院联欢晚会正式开始,掀起了都城上下的“大剧院热潮”。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