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50章 订报刊&招聘

第50章 订报刊&招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晨, 太阳才刚露出头,都城的百姓就已经不情不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准备出门上工了。

    都城的秋天虽然中午时依旧热得跟夏天似的, 但早晨已经开始有了寒意, 这也使得百姓们越来越不情愿早起,也越来越不情愿出门。可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不上工就会累老板辞退没有钱拿,不早起就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齐天周报》还有到书斋抢到第一批《雅俗》。

    ……尤其是这《齐天周报》和《雅俗》!

    想到这里,都城这群不得不早起的百姓们就心生怨念!

    晋江文学城为了确保自家的报纸和杂志不会印太多卖不出去、出现大量的剩余导致亏本,对《齐天周报》和《雅俗》采取的是分批次印刷贩卖的销售方法——

    简单来讲就是一批就只能印这么多, 卖完了人家才会通知作坊加印第二批,而第二批就得等第二天印出来了才有得买, 反正不论是报纸还是杂志都要过一段时间才会上新刊, 完全能够保证几天之内都城所有想要看报/杂志的百姓都能买到, 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个鬼哟!

    不是第一时间买到的还有什么乐趣?!

    没有第一时间买到《齐天周报》,他们就只能花钱做东叫一壶茶求着买到报纸的把他们报纸上的新闻分享给自己,眼巴巴地期盼着读报的说书人能早点来这家茶馆,干看着其他人高谈阔论自己只能装死……

    他们这些当男人的出门在外聚在一起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能吃吃茶吹吹牛假装自己是国家领导人对整个政局对民生大事发表下自己的“高见”吗?!

    没了《齐天周报》他们不了解事情的始末, 还怎么和自家哥们儿吹牛?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没有买到第一批的杂志《雅俗》!

    要知道《雅俗》每月都会推出一些店铺的新款,分析这个月的流行色和流行款, 而当月推出的新款和新的流行色必定几天之内卖到脱销!

    哪家的姑娘晚一步看到杂志没能买到流行款, 这个月就不想要出门!在家里撒气撒一个月啊!《雅俗》出刊当天, 只要身为男人的他们没有把杂志带回家,他们家的婆娘、老娘和女儿联起手来让他们小半个月过不安稳!要是害得她们没能买到当月流行色流行款,两个月他们都别想在家里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饭!

    想想他们这群大老爷们儿的脸上都有流下两行宽泪啊!

    这不?

    这不,今天又到了《雅俗》和《齐天周报》出新刊的日子, 即使清晨寒风瑟瑟,都城的男人们为了这个月家庭和谐幸福、自己的面子能够满足,毅然决然地咬着牙出现在了寒风之中。

    结果这一出门,大伙儿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街上出现的报童多了!而且他们居然跑起来了!

    晋江文学城的报童是很好认的,因为他们都穿着晋江文学城的统一服装,前面会有一个大大的绣了“晋江”两个字的围兜,兜里面装着一大堆的报纸,形象十分瞩目,他们往常隔着老远老远就能够看到。

    买报纸买多了,都城的百姓都知道,这些报童是固定站在某个位置卖报纸的,整个都城都有,他们只要找到最近的那一个报童就可以买到报纸了……但今天!他们居然在半路上就见到了报童!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这群报童的围兜里装的不仅仅是报纸!

    还有这个月新出的《雅俗》!

    一想到最近的卖《雅俗》的书斋距离他们也有一条街的路,大家伙儿立刻拦住了那个已经跑得满脸通红的报童:

    “童儿!快给咱来一份《齐天周报》和一份《雅俗》!”

    “嘿,你个老二话真快!童儿!也给我两个都来一本!”

    “我也要!”

    “某只要报纸即可,杂志不要!”

    “……”

    一群人争相冲到报童的面前递钱,却不想这报童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脸为难像,捂住自己装满了杂志和报纸的兜赶忙解释道:

    “这些报纸和杂志都有人家订了,小子是去给那些订了报纸和杂志的人家送报刊去的,不能卖啊不能卖!”

    报童说着就像泥鳅一样一个骚姿势从人群中钻了出去,一骑绝尘留下浓烟滚滚。

    “订了?”

    “什么叫订了?”

    “这要怎么订?”

    “你别走你倒是说清楚啊!”

    一群人顿时把目光都聚焦到了那群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报童们,他们这才注意到都城家家户户的门口不知何时多出来了一个木头箱子!

    这个木头箱子小小的,就立在各家门前一个手臂就能触碰到的距离,木箱上刻着“晋江”二字,一看就知道是晋江文学城出品,而那些报童就这样挨家挨户地,把《齐天周报》和《雅俗》塞进那个木箱里,看得此刻正在书斋门口排队等着买《雅俗》新刊的百姓们羡慕不已——

    好想自己家门口也有这么个木箱子啊!

    好想也能手一伸连脚都不用跨出家门就能拿到报纸和杂志啊!

    好想……

    当天夜里,忙活了一整天大家各回各家,从怀里拿出了为家人买的杂志和报纸,迎来了自己一顿美味的饭菜,

    就在这时,听到门外传来的敲门声。

    打开一看,是白天他们拦住的那个报童!

    小报童穿着白色的衣袍,身上依旧围着那个绣着“晋江”二字的围兜,他站在夜色之中,站得笔直,恰好被打开门透露的灯光所照,浑身仿佛散发着光芒,看得男人眼热。

    男人心跳得“砰砰砰”,带着希望问他:

    “找何人?有何事?”

    报童露出大大的微笑道:“伯伯好,我是晋江文学城报社的报童,负责给这条街上的住户送订好的报刊杂志,想问下伯伯家要不要订《齐天周报》和《雅俗》?如果要的话,需要一次性交满一年的订阅费外加每月二十文钱的配送费!”

    “交了钱之后,我会把您家的地址记下,明天就会有人来安装投递的小木箱,从下个月开始您就可以不用出门,直接在家门口拿到报纸和杂志啦!”

    报童说到这里,笑容扩大,似是在为眼前这户家庭感到高兴,但面前的那位开门的伯伯面无表情。

    老伯:“……”

    报童心下动摇,心想是不是面前这位老伯觉得价格太高了,他是不是得按照主编(秦门)教的说辞解释一番?

    然后赶忙补充道:“您别看每个月多加了二十文钱,但实际上您按照每月投递的次数来算……”

    “我订!”报童还没说完,那个伯伯突然间开口,一脸的激动,吓得报童一愣一愣的。

    随即,那伯伯便抱怨起来:“你怎么才来啊!你早点来我就早点订了啊!”

    “一路上跑累了吧?要不要进来吃顿饭?娘子!再添一副碗筷!”

    说着,把报童推进了自家亮堂的屋里。

    ……

    ……

    秦门把报童的数量扩招到了三十个,二十个报童负责在当初他划定的区域各自送订的报纸和杂志,另外十个报童定点卖报——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在那里找一个商家合作,专门开个小柜台像做一个报刊亭一样让自家的报童在那里经营了。

    等报童全都培训上岗后没多久,省试通过的名单终于出来了。

    报社里安排的那名跟着考官共同进了考场对整场考试进行了实时报道并参与监督阅卷的编辑也终于第一时间带着名单回来了。

    报社众人立刻加班加点赶出了一份只有一张纸的《齐天周报特别版》,正面两个版面印了所有通过省试的考生名单(包括排名、籍贯、是否婚配),背面两个版面则是晋江文学城的招聘公告,第二天一大早,就在礼部放榜的同时,让报童们送到了都城的家家户户,又一次拉了一波都城百姓的好感度。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因为晋江文学城的介入变得有所不同。

    《齐天周报》和《雅俗》在科举考试上的大幅度报道居然真的让学子们盲狙中了一道科举考试的大题,使得不少在报纸或者榜单上看到自己名字的举子看完了名单就跑到晋江文学城,拉着一脸懵逼的编辑就是一顿猛亲:“某有今日全赖先生相助,请允许某方氏菜馆做东请先生一叙!还请先生万万不要推辞!”

    被啃了一脸口水的编辑面无表情地擦干脸上的污渍:“……道理我都懂,你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可我不是杂志社和报社的编辑,我是出版社的。”

    高中的举子:“……”尴尬,亲错人了。

    高中的举子开心得状若疯癫,往年落榜就失落得打道回府的其他举子却也没觉得难过——

    他们没有时间难过,因为他们要接着准备晋江文学城的招聘考试了!

    秦门很机智又很狡猾地将晋江文学城的编辑和记者招聘时间设定在了省试放榜后的第三天,不同于都城大多数的招工都是直接面试小露身手谈待遇,秦门觉得身为现代人的他,招聘流程怎么可以和古代人一样呢?

    所以他安排的招聘环节是笔试加面试!

    笔试的题目是通过太子殿下的关系找到的已经辞官归隐、日日负责在家里带孙子孙女的前任礼部尚书出的。

    这位前任礼部尚书曾经参与过两次的科举省试出题,拥有丰富的出题经验和心得,更重要的是老大人人老心不老,秦门在登门拜访后没几句话就发现,这位老大人显然就是现代那些闲在家里就觉得自己要发霉必须要出去做事情的老爷爷老奶奶啊!

    这么一想,秦门在登门拜访后除了提出原本打算的请对方给晋江文学城的招聘考试出题之外,又顺手拿出了一份晋江的作者签约合同——

    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并且曾经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和阅卷,这种人!这种人!

    这种人不来出一套《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对得起他的人设吗?!

    整个笔试的流程秦门也干脆就交给这位能干的老大人去操刀了,相信在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大人的操作下,绝对不会出现科举作弊的问题!手里有了一笔订报纸和杂志交上来的预付款,报社这杂志社财大气粗地同意了老大人提出的各种要求,他们是真的打算这一次趁着科举年好好招一波人才回来培养了,实在是不想再加班了。

    而秦门自己则打算亲自负责之后的面试环节。

    省试结束的第三天,都城里里外外的落榜考生都来参加晋江文学城的招聘考试了!

    这一次参加招聘的人数多到让前来维持秩序的编辑和报童们都面露惊讶之色,当天早晨的考生到晋江文学城报名核实身份的环节更是差点把晋江文学城给挤得进不去人。

    而秦门则在背地里暗自庆幸,还好他提前考虑到考生可能会太多,又去鸿儒书院借了教室作为考场,不然还真的塞不下那么多的考生在同一时间段考试……

    笔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赶不上上午参加笔试的考生们可以选择在下午场考,因为上午场的卷子和下午场的不同,有上午场觉得考得不理想的学子也可以参加下午场的考试,反正最后按照上下午场各自的分数排名各录取前五十名。

    笔试成绩在一天后公布,用一张红色的大纸写上通过笔试的一百名考生姓名,并通知他们第二天前来填报志愿,确定自己面试编辑还是记者,再分批次进行面试。

    而秦门一直到面试即将开始、把所有的面试考题都准备好了准备进考场的时候才从自家大徒弟口中得知,原来之前笔试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参加,完全是因为前任礼部尚书大人不小心透露出了晋江文学城的招聘笔试试卷是由他出的这件事。

    “学子们都知道这位老大人的威名,一听说试卷是老大人出的,就把这场考试当做了是一次科举考试,想要试一试自己的水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举子前来应聘,而实际上……”

    “而实际上,真正打算要留在我们晋江文学城的举子其实多是在可科举上再无建树的学子,他们的成绩往往一般,所以在现在这个场子里,真正是抱着应聘目的来的学子并不多?是这样吗?”秦门接过了话头,把大徒弟难以启齿的话给说了出来。

    曾经参与过命卷和批卷的老大人出题,这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啊,秦门代入自己现代,那些曾经参与过高考命卷的老师如果退休之后出一套题……那他也是倾家荡产也要买回来做一做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套卷子是老大人在了解了秦门对招来人的要求后出的特别命卷,题目的难度比省试要小,考察的学子的能力也与省试并不相同,想要通过这次考试检验自己本事的考生们怕是要失望了。

    大徒弟忍不住看向自己的师父:“师父,这可怎么办?到时候面试结束,咱们招了人可人家最后婉拒加入我们,我们这次招聘会不就白开了吗?”更重要的是这次招聘场面如此盛大,如果最后一大半选中的学子最后都拒绝进入晋江文学城工作,那消息传出去,还不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柄?!

    徒弟慌慌张张,得知消息的众编辑脸色也颇为难看,大家全都沉默着,原本高亢的气氛瞬间陷入低迷,秦门则在这时笑出了声,打破了原本紧张的节奏:

    “这不是很好吗?”

    “这不是意味着咱们这次筛选出来的人能力比咱们预期的要高很多吗?”

    “这可是一件好事啊!”

    秦门先为这一乌龙定下性质。

    “好的工作就会有很多人来竞争,而有能力的人就是有很多工作可以由着他选,这是理所应当。”

    放在现代,大公司对应聘者百里挑一、千里挑一,高端人才对公司挑挑选选,这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难道一家公司自知来应聘的这些人才能力强,就认定这些人肯定不会留下来,然后就不去争取他们了吗?

    “不,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愿意当一个编辑和记者。”

    秦门想了想,心里有了腹稿,推开了大门,看着站在外面等待着进场面试的学子们,打算在面试之前给这些孩子洗一波脑,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所谓记者,就是低配版的御史大夫!

    所谓编辑,就是低配版的堂堂御史台大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