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房子要技术
相对于出席别的场合, 苏采青这次的打扮, 要显得朴素多了, 重新穿上了许久没穿过的蓝色中山装式的外套,头发也弄得朴素了许多。
用赵主任的话说, 是别的时候可以招摇一些,但是到了这选举的场合, 就要显得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一样的。
苏采青深深地认同这一点。
“演讲的事儿, 难不倒我的, 你们看着就好了。”苏采青自信地说。
赵主任的喜悦之情都抑制不住:“就是, 我家老头说了, 你上次在扩大会议上的表现, 令他记忆犹新呢!相信你完全没问题!其实我也期待得不得了, 虽然在报纸上看过你的演讲稿,又有照片为证, 可是我就是想亲眼看看。”
苏采青笑着点头:“今天你就可以看到了。”
因为是街道代表选举,所以进行的地点就是在街道办公处, 那里有个院子, 有什么人多的大会, 就在院子里进行的。
苏采青参加的是街道代表的选举,倒不是人大代表,但是如果通过了这个选举,她就有机会代表街道,去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这样的代表,确实是大家一票一票选出来的, 要拿到足够的票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跟着赵主任来到街道办事处,这里苏采青来过多次,倒是不陌生了。但此时院里处处都挤满了人,显得十分热闹。
院子里的墙上,挂着几个候选人的照片和名字。苏采青扫了一眼,发现还是男性多一些,而且少有自己这么年轻的候选人。
苏采青被带到候选人所在的房间里休息,看其他几个人的样子,都有些紧张,苏采青倒是没觉得什么紧张的。
那些人嘴里念念有词的,大概是在背自己的演讲内容。
这样的大会,要等人到齐是不容易的事儿,几个人在屋里等了许久,听到外面点了名,还是有几个人没到,就决定记了名字以后不管了。
外面闹哄哄的场景安顿了下来以后,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白色碎花衬衫的女孩子进来了,拿着一个装饼干的盒子,让大家抽签:“你们拿到的签上的数字,就是你们出场的顺序,自己记着就行了,不用告诉我们。等会你们自己数着前面的出场人数,就知道是不是要轮到自己了。”
如果数数都不会,那也不用当这个代表了。
几个人都老老实实地应了好。
苏采青展开自己的纸条一看,是一个繁体字壹,运气不怎么好,竟然是第一个出场。
另外几个人展开了自己的看了看以后,又讳莫如深地收了起来,似乎出场顺序是什么重要的秘密一样。
没多久,就有一个年轻的男人来门口喊:“一号!抽到壹的人可以上场了!”
其他几个人还在你看我我看你,想看看谁是抽到第一的倒霉鬼的时候,苏采青已经干脆利落地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其他的人都有些吃惊地看着她,突然发现,她手中没有拿什么稿子!
没错,苏采青是要脱稿演讲的。
出了门,就看到前面有个小桌子,桌子上放着系着红布的麦克风。
赵主任就坐在最前排,一看到苏采青出来,就立马给她鼓掌,其他的人也很快就被带动起来了。
苏采青冲着大家笑了笑,走到桌子前,冲大家微微鞠了一躬,然后调整了一下麦克风。
大家的掌声停了以后,苏采青才开口说:“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儿给家发表我的想法和看法,作为街道的一份子,我非常高兴能够为街道的建设,做出一些贡献。咱们牛角街社区,是个非常友好的社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得到过大家的许多帮助,所以我也希望能够回馈所有人,帮助到更多的人。”
“咱们是社区的住户,主要以机械二厂的职工为主,机械二厂在吉阳市的经济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街道的居民,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行,机械二厂这样的老牌国有厂,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厂的效益也可以看得见地在下降……”
场面话,苏采青会说,找问题,苏采青也敢说。
苏采青很明白,这样的演讲,不是要一味地夸奖街道有多好,而是在夸奖的同时,也要指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大家最关心最着急的问题。然后还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能够让大家觉得,你这个人可靠,选你做代表,能够解决问题。
过于地吹捧,或者是过于地贬低,都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导致投票的人减少。
苏采青的演讲很快就讲完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让大家觉得很有内容,很真诚。
于是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苏采青再次鞠躬致谢之后,就离开了演讲桌,有人把她引到了一旁的位置上坐下了。
苏采青坐下后,稍微松了口气,抬头看过去,正好撞见赵主任看过来,还偷偷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苏采青报以微微笑。
后面几个人的开场,都有些学苏采青的意思,只是讲的内容,到底和苏采青有些差距。有些人用了大篇幅讲自己的光辉经历和荣誉,有些人就着重夸街道好,举了许多人和事做例子……
听他们的演讲,苏采青就知道,自己的希望很大了。
几个候选人都讲完了以后,两个年轻人就上去主持大家投票。
鉴于许多人都不太识字,只写名字许多人不认识,所以他们有好几种投票标注方式,比如说一号,还有的就是不用花样表示,比如苏采青的是一件衣服,因为她是个卖衣服的老板,这点大家都知道。
投完票就直接开始唱票,后面那个木头做的大黑板,就是用来记录唱票的。
唱票没多久,大家就看出来了,苏采青的票数一路领先,一直到了最后。
结果也显而易见,苏采青成了显现出炉的街道代表!
为了这个结果,赵主任拼命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苏采青走上台前,发表了一番自己会好好履行代表的职责之类的话,赢得大家更加热烈的掌声。
赵主任给苏采青办法了证书,证明她是街道的代表了。
回去的时候,两个人还是一道的,赵主任对苏采青的夸奖就像是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无法停下来:“讲的真得好!这么多年,我听了那么多报告和演讲,真的没有人比你讲的更好的了!就说你那内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戳在我心坎上了,我一听就觉得,说得对,说的太对了!这就是我担心的问题啊!嗳,还有解决办法,听着就觉得是那么回事,肯定有用!”
苏采青点头:“我也觉得应该是有用的。但还只是我个人的设想而已,如果能够让有决定权的人听到,那才有用呢!”
“大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选了你当代表啊!就是想让你把这些话,跟上面的人都去说说,解决一下就业问题。”
下岗的人增多了,街道的压力也增大了,因为社会上的闲人多了,就容易出治安问题。就算是治安问题不是天天发生,可是大家都被下岗的阴云笼罩着,心情也不多好,街坊邻里的冲突之类的,也就明显增多了。
苏采青此次能够当选,确实是演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说明这样的选举确实是公平公正的,没人在后面搞什么贿选之类的小动作。
成功当上了街道代表,也是喜事一桩,苏采青当然也要庆祝一番。
吃着饭,张云冰问:“妈,当这个代表,有钱赚吗?”
她妈每次赚了钱,就特别高兴。
苏采青摇头:“没钱赚,没工资的!”
“那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啊?”
苏采青觉得好笑,说:“不赚钱当然也可以高兴啊 !以后我就是要代表大家去说话,去发表看法了,我当然高兴!”
张云冰似懂非懂。
苏采青注意了一下张云扬的表情,他似乎并没有关注苏采青和张云冰的话,看来,他对政治上的事儿,确实是不感兴趣。以前之所以踏上了政坛,估计也是形势所趋了。
如果他不想从政,苏采青也不会去勉强他,这几个孩子,个个都有自己的聪明之处,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都不会太差。重点还是让他们开开心心,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当选代表以后,苏采青就跟着赵主任去开了几次会,很多时候都是听什么报告之类的,据说是给新代表做思想教育之类的,想让他们在思想上尽快提升。
苏采青这种老油条,听几次报告之类的,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在这同时,苏大壮已经带着他的工程队,开始做填埋工作了,而刘力强则天天来跟苏采青商量房子户型的事儿。
苏采青这要盖的房子,刘力强自己没见过,他那些同事,还有以前的同学,也都没见过。
刘力强问起苏采青,苏采青说:“我当然见过。”
刘力强大吃一惊,没想到苏采青的见识,比他们这些专业学工程的人还多,忙问:“哪里见过?”
苏采青理直气壮的说:“梦里!”
刘力强一副被噎得不行的样子。
苏采青说:“这种设计,我觉得没问题,这种突出的部分,完全可以靠建筑本身的重量维持住平衡,只要用料好就没问题。实在不行,加个柱子撑住就可以了。”
苏采青画的这房子,就像是搭积木的时候没放好,放歪了一部分,就有一些是突出来的,还有些又是缩进去的。缩进去的部分,正好可以作为天台来种花之类的。
这样的房子,苏采青当然见过,所以才敢画出来的,没想到刘力强觉得技术上有点难度。
苏采青知道这个时代,国内的技术和国外,和以后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她没想到,差距比自己想的要大。
看到苏采青失望的表情,刘力强忙说:“你不要觉得是我们工程师不行啊,只是我学得不到家而已,我的同行们还是很厉害的。”
苏采青炸了眨眼,说:“我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更没有看不起你们这个行业的意思。我尊重任何有技能比我突出的人,你们这搞建筑的,我就很佩服。不过问题还是存在,不是咱们这样能解决的。这样吧,我找人问问,可不可以让你去上海之类的地方请教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差旅费我报销,可以么?”
刘力强想了想,点头说:“只能这样了,也好,我算是出去学习学习,也好提升一下我自己的水平。”
这个年代的人,就有这个谦虚肯上进的特点,苏采青喜欢这个特质。
刘力强以学习为理由,跟单位请了假,就去了上海,估计是拿了单位的推荐信,去上海那些水平更高的单位学习请教了。
苏采青本想找关系问问,有没有可以学习的途径的,刘力强自己找到了,她就没多事。
这段时间,小壮跟着尾巴去了北京,许多事情,苏采青和王朝英就要揽过来负责了。
王朝英还真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每个月跑四五趟上海都不嫌麻烦的那种。苏采青倒是因为她的努力,得了不少空闲。
这天苏采青正从外面回来,就撞上了张云冰正在训三胞胎,曹小旺也跟个小鹌鹑似得,缩着脖子站在一边,张云冰骂一句,他就缩一下脖子,相对于三胞胎看似低着头认错,实际上并无悔过的样子,曹小旺看上去实在是太可怜了。
苏采青进了门,一边放下包一边问:“怎么了?他们又调皮捣蛋了?”
张云冰气冲冲地说:“哪里只是调皮捣蛋?”
张云清拉了拉苏采青,把她拉到了房间里,让张云冰继续训几个小的。
三胞胎见妈妈被二姐拉走了,都显得十分失望。
“妈,你教育过我们,要做个善良的人,是不是?”张云清语气轻轻地,和张云冰那炮仗一样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
苏采青点头:“是啊,怎么了?”
张云清的语气依旧那么轻轻的:“他们几个,今天把那个驼背婆婆的小屋子给烧了。”
苏采青不由得一惊:“烧了?没伤着人吧?”
张云清摇头:“那倒是没有,那婆婆不在家里呢!可是里面的东西都烧没了。”
驼背婆婆是这街道上的一个寡妇老太太,无儿无女无丈夫,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自己弄了个小屋子住着,每天就出去捡些铁皮之类的垃圾。这年头垃圾也不好捡,谁家都是苦过来穷过来的,没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要弄些可以回收的东西卖也不容易。
有些心善的人家,偶尔给她送点吃的喝的,毕竟大家都穷,能填饱肚子已经是不容易了。
苏采青也没想到,自己的三胞胎皮到了这个地步,在那附近点火玩,一不小心就把人家的屋子给烧了。
苏采青的心一跳一跳的,有种站在悬崖边的恐慌感,这三胞胎的下场,比其他兄弟姐妹都难堪,就是因为全都进了监狱。看来祸根确实也就在这小时候就埋下了。
想到以后的下场,苏采青就坐不住了,从花瓶里抽了鸡毛掸子,来到三胞胎面前,说:“进门做的事情,妈都知道了,你们知道错了吗?”
三胞胎一看平时都满脸笑容的妈妈,此时也是一脸怒意,才真的怕了起来:“错了!我们错了!”
“知道了!知道了!”
“妈……你不要打我们……”
……
兄弟两个是忙认错,最小的张云彩直接咧嘴哭了起来。
苏采青铁青着脸问:“错在哪里?知道吗?”
“我们不该玩火!”
“是的,那个太危险了,我们再也不敢了!”
“呜呜呜……”
苏采青拔高声音说:“不对!玩火是次要的!重点是,你们为什么选在那里玩?因为你们知道,就算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别人也不会怪你们,是吗?!”
此时苏采青心里的火也是一拱一拱的,几个小的是她平时疏忽了,觉得他们此时是爱玩的年纪,稍微放松点没什么,没想到闯出了这么大的祸。
几个小的被苏采青吼得完全噤声了,两个自诩男子汉的儿子,眼睛里也冒出了一包眼泪,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苏采青有一瞬间的心软,可是想到三个人的下场,她的心肠有硬了起来:“你们这是在欺负弱小,是因为老婆婆没法找你们麻烦,所以你们才敢那样做的!这个错误,非常严重,生而为人,善良是最基础的品质。不能随意欺压别人,特别是比自己弱的人,明白吗?”
几个人都忙点头。
苏采青深吸一口气,说:“都把手给我伸出来,每个人打手板五下,给你们长长记性!”
“妈……我怕痛……”张云河哭唧唧地说。
苏采青摇头:“你只是手板心痛,到了晚上就不痛了,老婆婆呢?她损失了那么多东西,心里有多痛?今晚怎么过夜?你们想过没?不让你们感同身受一下,你们不会记住这个教训。”
苏采青示意最大的张云星伸手,他就颤颤巍巍地伸出了手,苏采青抽了一下,他立马就哭了起来,虽然平时自诩是男子汉,可是到底还是才五岁的孩子,这种痛确实难以承受。
苏采青的心颤了颤,抿了抿嘴,又打了两下,才让他站一边去。
三胞胎,每个人被抽了三下手心,抽完以后,每个小手都是红红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哭得可怜死了。
最后是曹小旺,他没敢说话,就伸出了手。
苏采青语气稍微柔和了一些,说:“那件事,你没有直接参与,这个我知道,可是你没有拦住他们,也有一些责任,你觉得对吗?”
曹小旺看了看三胞胎,乖乖地点了点头。
苏采青说:“那我打你的手心两下。”
曹小旺也乖乖地嗯了一声。
苏采青手上的力道没有减轻,曹小旺被打完手板心,立马就夹在□□搓起来,真的痛极了。
可是这孩子竟然没哭,这让苏采青有些刮目相看。曹小旺的韧性倒是有些突出。
打完手心,苏采青放了鸡毛掸子,就去隔壁和吴婶说了一声,主要是说自己打曹小旺手心的事儿:“几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跟个亲兄弟一样,我打他,也是想让他们有同气连声的觉悟,以后遇到了事儿,也能一起扛,有什么好事,也一起分享。”
吴婶有些心疼曹小旺挨了打,可是苏采青也是曹小旺的干妈,平日里好吃好喝的没少给曹小旺不说,对曹小旺和她自己的孩子真没什么区别,别人都羡慕曹小旺能有这么一个干妈呢!
再说了,和苏采青做邻居快两年了,平时也没见她打过孩子,这次肯定是气急了,才下了手。
“我知道了,小旺一起做了坏事,挨打也是应该的。”
小时候不好好教,长大了就别人来教了。
苏采青摇头:“他没跟着点火玩火,因为他没拦着几个魔星,我才打的。放火的事儿,真是让我心都快蹦出来了,杀人放火,放火可是连着杀人的,这事儿不能小看了。”
三胞胎三个,长大后进监狱,都和手上有人命有关,无论动机是什么,这都是不该做的事。
吴婶顿时也觉得,事情确实挺严重的。
和吴婶说明白了,苏采青就告别说:“我还得带着几个孩子去跟人家道歉,赔人家损失,就先回去了。”
吴婶点头:“去吧去吧,这事儿也是造孽了。”
苏采青回到家,就命几个小的都跟上自己:“去给老婆婆道个歉去,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
几个人乖乖地跟在苏采青身后,张云冰几个想要跟着去,苏采青也没拦着,有人看着,几个人的羞耻感也更强一些,这样才能达到更强的教育目的。
那地方不难找,十多分钟就走到了。
那老婆婆的房子,是在人家房子中间的空隙里,简易的搭了几片石棉瓦,用一些砖头和破布之类的,挡住了周围。说是房子,其实是个窝棚还差不多。
只是此时,那里已经完全被烧黑了,成了一堆废墟。
远远地,就看到那个老婆婆驼着背,在废墟里翻找着还能用的东西。
苏采青不免心里一酸,这场景真是让人目不忍视。
带着几个上前,苏采青主动说:“老婆婆,您的房子,是我家几个孩子烧的,我现在带他们来给您道歉赔罪。我先给您说声对不起,作为家长,是我没有教育好他们,看好他们,他们才闯下了这样的祸事,真的十分对不起!”
说完,苏采青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婆婆停下手里的动作,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苏采青,嗫嚅了一下嘴,却没说出口。
周围早已经围了一些看热闹的人了,他们也早就知道是苏采青家的三胞胎做的,都猜测苏采青会怎么办呢,她有钱,可以赔钱,但是谁也没想到,她会那么真诚地认错道歉。
很多时候,一个良好的态度,更能让人消气。
苏采青让几个孩子上前给老婆婆道歉,几个孩子早就发现有许多人围观了,顿时觉得脸上都麻麻的,非常羞耻。
有苏采青看着,他们只能乖乖道歉认错。
老婆婆驼着背,身高也就比几个孩子高不了多少,她看着几个孩子,被污垢遮住的脸也难以看出表情。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用沙哑的声音说:“我晓得了,没事了,你们走吧。”
几个孩子明显地松了口气,都有些惴惴不安地看苏采青,不知道她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苏采青让给他们先去找几个姐姐,自己留下来对老婆婆说:“您住的地方,是完全毁了,想要恢复都不可能了。您还是跟我回去吧,我家正在筹建新房子,到时候给您也盖一个小的,红砖加黑瓦的那种,让您踏踏实实地住着,您看行么?”
老婆婆有些没接苏采青这茬,苏采青略有些尴尬。
转念想想,其实也可以理解,这老婆婆的经历,苏采青以前听人说过一些,她在解放前是家里开商铺的小姐,有钱人家的千金,解放后经历了各种斗争,她这种洗不掉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就成了全社会的公敌。
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全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没了的,她并不是生来就没有家人的。
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经历,想要让她重新接纳和相信别人,真的十分难了。
心理上的阴影,是最难以消除的,苏采青深有体会。
估计盖房子什么的,对她来说有些虚无缥缈,所以苏采青换了个说法,说:“那我也不好就这么看着您露宿街头吧?现在天气是暖和了,可是夜里还是很冷啊!这样吧,你先跟我回去住几天,也让几个小的好好给你端茶倒水地做几天,算是身体力行地赔礼道歉。然后呢,我也可以找人帮你把这落脚地重新弄好,这样您也算是生活没多大改变,而我也算是弥补了过错,您看行吗?”
那老婆婆依旧没什么反应,还是低着头找自己的东西,一双手在黑漆漆的废墟里扒拉着。
苏采青正说反说好一会儿,人家也并不心动。
一直到了赵主任来了,苏采青让她帮忙劝说,赵主任以街道处的角度劝说了一番,甚至用身份施了压,这老婆婆才松了口。
见这事儿终于有了个好的结果,围观的人都忍不住鼓掌起来。
大家都是有些良善的普通人,看到这老婆婆的可怜和无助,也都很心疼,现在有人可以帮她,也算是了却了一件事了。
苏采青本还担心老婆婆只是嘴上答应,却见她说到做到,说了跟苏采青走就跟着走,没有一丝拖延,苏采青才放心了。
回到家,苏采青让苏幺妹和苏根妹把隔壁那房子,收拾个房间出来,床上换上新的被褥之类的,牙刷毛巾脸盆之类的都准备上,老婆婆直接住就行。
也不用苏采青多说,老婆婆就自觉去清洗自己了,尽可能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才肯进那房间。
苏采青思量着,这老婆婆和许多人还是不一样的,她知道要干净,要爱卫生,只是她的生活条件不允许她讲究那么多而已。可是她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还有养成的涵养,让她在这种时候,依旧记得要保持自己的干净,不让主人家嫌弃。
这样的人,内心刚强且丰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这样一来,苏采青心里反而放松了许多,虽然之前想过,会是请了一尊大佛进家门,这样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了。
对于老婆婆的入住,其他的人都没意见,苏采青也真的让几个小的给老婆婆端茶倒水,好好地在她面前立了规矩,长了记性。
那堆烧没了的垃圾,苏采青也花钱找人运走了,打扫干净了,人们看在眼里,也要夸一句,苏采青做事有头有尾。
老婆婆在家里住着,每天又要出去捡垃圾,其实她能捡到的又不多。
苏采青给几个小的留了任务,就是要给她找点别的事而做,不能让她继续去捡垃圾了。
几个小的也算是绞尽脑汁了,每天就缠着老婆婆。
苏采青见他们有了事儿干,也不出门瞎调皮了,才微微放了心。
这次因为财产损失不大,而且没伤到人,所以事情还能圆满解决,要是以后闹出更大的事情,就不是这么轻易能够过去的了。
这几个小的,这次算是运气好。
苏大壮那边填埋了臭水潭,还要拆掉那边的一栋旧房子。
因为刘力强去了上海学习,苏大壮也就没有催什么进度,只让工人们按部就班地干着就行。
工人们要吃饭,要住宿,苏采青这地儿也不行,而且人来人往会极为不方便,所以给工人另外找了地方安置,苏大壮也干脆把他媳妇带来,给工人们做饭。
苏大壮的理由也充分:“别人都是这么干的,夫妻两个在一起做事,也对感情好。”
他一个完全不懂什么夫妻感情,说什么对感情好们也是很有意思了。
于是大嫂曹桂香就来了城里,可把二嫂高有娣羡慕的不行。
夫妻两住在这院子里,也会显得拥挤和方便,于是两个人就出去住了,孩子还留在苏采青这儿住着,因为他们住在工地上,实在是不方便。
夫妻两个时常可以来院子里吃饭,或者是洗澡之类的,这样也常和孩子们见见面,他家的双胞胎,下半年就可以入学了。
看着苏采青这屋子里满屋子的小孩儿,苏大壮说:“这房子,我们得加紧盖起来了,不然这人都快住不下了。”
家里人丁兴旺是好事,可是不能让大家挤在一起难受不是?
之前苏大壮还以为苏采青想的那个房子太大了,现在一看,完全不大,毕竟老二家的几个孩子还没来,苏四妹的也没有,苏小壮几个还没结婚。
当然,苏小壮他们以后可能就自己住别的房子了。
就算是为着孩子们,苏大壮也觉得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
到了四月底,苏小壮也从北京回来了,不过他不是直接回了吉阳,而是去上海呆了两天,才回来。
对别人,只说苏小壮是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儿,不过他已经提前和苏采青报备了,其实是去见他那个对象。
苏小壮去北京大概两个月,本来刚确定关系,还在热恋期,苏小壮突然离开那么久,确实有些对不住人家姑娘。
等到苏小壮回到吉阳,苏采青就发现,苏小壮的精神头不太对。
苏小壮看上去有些垂头丧气,对别人的招呼,或者什么事情,都有些提不起劲的样子。
孩子们见到他都十分高兴,扑过来找他抱抱,平时他都会轮着举起几个小的,可是今天他连笑容都有些勉强。
苏采青贴心地将孩子们哄开:“这次小舅出门两个月,没好好吃也没好好睡,正累呢,你们不要吵他。等他恢复了,再陪你们玩!”
孩子们都知道大人累的时候不能去烦恼,很快就都出去玩去了。
苏采青在他身边坐下,说:“生意上的事儿,你一直在电话里和我说,没什么问题,挺顺利的,应该不是生意出问题了吧?”
苏小壮没吭声,依旧垂头丧气地低着头,没有了孩子们在场,他都不强装笑容了。
苏采青继续说:“那就是和对象有关?她生你的气?礼物也没哄好?”
要回来之前,苏小壮还特地跟苏采青问了好几次,女孩子一般喜欢什么礼物,他好买了送给对象哄她开心。
苏采青理解苏小壮第一次找对象的开心,也给了不少建议,苏小壮买的礼物可不简单。
苏小壮叹了口气,说:“不是的。”
苏采青还以为他说不是和对象有关。
苏小壮顿了一下才继续说:“是她妈知道了我们的事情,死活不让她和我搞对象了,嫌弃我是外地人。”
说到这儿,苏小壮微微哽咽了一下,忙撇过脸去,不让苏采青看到他流眼泪的样子。
苏采青吃惊了,苏小壮竟然哭了?!
苏小壮以前虽然是吊儿郎当的,有些好吃懒做,但是绝不是什么喜欢哭的软包,相反,他十分崇敬硬汉姿态,觉得是个男人就要顶天立地的,做生意那么辛苦,许多次他都咬着牙扛着大包,有时候上车下车被刮伤擦伤之类的,他都不放在心上。
外人看苏小壮,是靠着她这个姐姐,才越来越混出样了,自行车有了,摩托有了,可是苏采青心里十分清楚,这个弟弟帮自己太多了。
以苏小壮的心性,还会哭出来,可见是受了极大地打击了。
“你是不是和她妈妈见过?”苏采青问。
苏小壮哑着嗓子问:“你怎么知道?”
苏采青说:“这很容易猜啊,我想那个女孩既然愿意和你在一起,肯定是心里有你的,心里有你,也不至于说出让你如此难过的话来。既然是她妈妈的意思,应该是她妈妈当着你的面说的吧?”
苏小壮回忆起那惨烈的场景,心依旧痛得不行,那个上海人,带着她那强烈的地域优势感,用尖锐刻薄的话语,扎着他的心,骂他乡巴佬,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他外地仔不要脸……他希望自己这个外地人听不懂上海话,可是他在上海跑了那么多次,完全能听得懂。
“姐,外地人真的差很多吗?”苏小壮知道城乡有别,但是他没想到,城市和城市之间也有差别。
苏采青说:“人人生而平等,大喇叭里也常说,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什么职业,什么出身,你忘了?”
“可是她妈不那么认为。”
“那就是观念的不同了,这个很难强求改变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生在上海的人,天生就比出生在别处,或者是乡下的人,更有底气和资源。去上海后你也看到了,那些吃的喝的穿的玩的,都比别的地方要好,所以别人都要上海货。”
“那就是上海要更好了?”苏小壮语气都有些自暴自弃的感觉了。
苏采青耐心地解释说:“上海作为一座商业城市,当然物质条件更优越,可是人一定比别处好吗?不一定,上海也有小偷,我们也在报纸上看到过杀人案件的报到,也看到了比别的城市更多的交通事故……小壮,人除了自己的出身,还有别的许多东西。”
“我们很幸运,生在这种努力就有机会改变命运的时代,在很多时代,很多地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都难呢!甚至会觉得人天生就该如此,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有钱人的儿子永远有钱,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推翻了旧社会,有了现在的新中国。”
苏小壮皱眉想了想,问:“所以她妈妈的想法,是旧社会的想法?”
“可以这么说吧。”
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出身歧视、学历歧视……也不一定是源自于旧社会,而是来自人类社会的不公平。
“那我要打电话给她!”苏小壮立马蹦了起来。
苏采青把他摁住了:“你要和她说什么?”
“这个想法不对!是旧社会的想法!应该被改造!”
苏采青哭笑不得,苏小壮真是毫无应对感情的经验,说:“别说你现在能不能联系到她,就算是她能接你的电话,人家现在正伤心呢,听到你这话就能开心了?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那……那我要怎么办?”苏小壮显得有些茫然无措了。
苏采青叹了口气,说:“活得越久,我就越觉得,人和人之间真的是缘分。你和那个姑娘的事情,也是看缘分。你现在做什么,都是没什么用的,可能还会把她推的更远。她妈妈瞧不起外地人,因为外地人没有上海户口和上海的房子,你觉得你能弄到吗?”
作者有话要说:苏小壮的感情剧情,没有地域黑的意思,只是他个人遇到的一个情感挫折而已~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锅盖保命,求生欲超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