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52章 上海开店了

第52章 上海开店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采青说:“我知道, 我还去问过住在那附近的人呢。说是至少有两三米深。这我倒是不怕, 刘力强说, 有办法填埋起来的。我看中的是这个地方大,而且位置好。”

    说着, 苏采青把自己的想要的范围圈定了出来,笑着问黄自力:“看出来了吗?”

    黄自力定睛看了好一会儿, 才吸了口气, 说:“如果这块地拿下来, 你可以和赵主任家做邻居不说, 咱们两家之间, 也只有几米的距离了, 可以开一条路出来啊!”

    苏采青笑容更大了:“正是如此, 这是我想要的。一边是你家,一边是赵主任家, 想想都觉得很美好。将来,薇薇可以通过小路来我家, 两家来往也方便多了。”

    黄自力连连点头:“是的是的, 可怜我在这附近住了这么久, 都没发现这样的妙处,姐你真是厉害极了!”

    这次黄自力是再次对苏采青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这样的整体思维,这样的眼光,哪怕她只是一个寡妇,也会别人厉害多了!

    “你能帮我搞定这个事儿吗?搞定了我请你和你媳妇吃大餐。”

    黄自力又看了几眼图, 说:“问题应该不大,要是有问题,我去找我舅舅,就准能成了。”

    苏采青高兴多了:“那就好,拜托你了!”

    “千万别客气!你对我家的恩,我和朝英很难还完的。”

    现在亲戚朋友里,谁不羡慕他们小夫妻两个早早地和苏采青合作了,一起做生意?谁不知道他们两个年纪轻轻,就手上财富不少?要说刚开始确实是苏采青借了王朝英的便利,才将生意顺利开展了,可是在王朝英怀孕生孩子的那段时间,两个人就是白拿钱啊!

    人情本就是有来有往的,身在体制内的黄自力,最为明白这点,所以这次帮苏采青,他是非常乐意的。

    黄自力帮着办土地的事儿,苏采青就觉得轻松了不少,在这种人情化的社会,有这样的关系还是方便许多的。

    土地还没拿到的时候,苏采青也没闲着,春装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那几个服装厂的厂长,大约是记得去年的惨痛教训,也或许是听说了,苏采青在上海和一家服装厂达成了深度合作的关系,所以他们生怕这次的生意单子也像去年春天那样,拿不到手了,都早早地来找苏采青签约。

    这些服装厂,苏采青确实是还要继续合作下去。而且,在去年春天的那次打击之后,他们显然态度要好一些了,苏采青和他们合作起来也没有那么不愉快了。

    和几个厂都签了合约,苏采青除了忙活着选料、完善设计之外,剩下的事儿不少都交给了王朝英了。

    王朝英去年干到年底,就从单位辞职了,知道她情况的人,也没觉得惊讶和意外,能赚更多钱,当然舍得下那个他人眼红的位置。

    当然,也会有人说,做生意哪有捧着铁饭碗稳定?王朝英也理直气壮地回说:“在我这个饭碗没了之前,我能赚到用一辈子的钱。至于这个饭碗,你们谁能捧得稳,也算是有本事了。”

    这话确实是让许多人无言以对,做生意大概一年就买小轿车的速度,确实是很快能赚到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啊。

    说起这些事儿,王朝英还气的很:“这也是我要离职的原因,假惺惺的一群人,太倒胃口了。”

    黄自力无力安慰她,苏采青说:“世界上的人千万种,你会遇到各种各样让你看不惯的,让你无法接受的人的。所以你要尽快接受这样的事情。生意场上,虚伪的人到处都是的。”

    王朝英叹了口气,抱住苏采青的胳膊说:“幸亏是和姐你一起做生意,要是我自己一个人干,肯定不成。”

    “你可不要小看了自己的能耐。”苏采青说。

    王朝英骄傲地挺了挺胸:“当然不会,我知道自己聪明着呢,不然姐你也不会想跟我合作是不是?”

    嬉皮笑脸的样子,苏采青还真是拿她没办法。

    过完元宵节,孩子们也开学了,把他们送回了学校,苏采青就带着王朝英和苏小壮,又去了上海。

    装修的事情,苏小壮和苏大壮一起,在年前做完了,苏采青这次是收尾检查一番,然后为新店开业培训一批售货员出来。

    “姐,你这次是不是也打算找个秘书了?”王朝英问。

    苏采青一边展开报纸一边说:“看情况吧,先在报纸上登广告。秘书这样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

    售货员一天能够招到十几个,能干有本领的秘书,想要找一个都要漫漫寻摸。

    其实,苏采青把一些希望放在了今年的毕业季,她想要招聘大学生。

    在人力资源丰富的年代,大学生真是任她挑选的,别说国内顶尖的大学,就算是国外名牌大学的海龟,也是要挑着简历看的。

    现在算是一个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的时代,说实话,这是苏采青最不适应的一点。

    这个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而她想要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设想,扩大自己的事业,教育事业发展,刻不容缓。人才的培养,着实是一个费心费时间的事情。

    “姐,你发什么呆呢?”王朝英问。

    苏采青说:“就是设想了一下,大学生满地走的时代。”

    王朝英愣了一下,说:“那大学生就不值钱了。”

    “是啊,所以会有人读更多的书,争取读到硕士,博士,学的能力越多,功夫越深,就越有竞争力啊!”

    看到王朝英有些担心的样子,苏采青又安慰她说:“你不用担心,你这样的大学生,以后还是很珍贵的。”

    毕竟是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条件下,考出来的人,当然非常难得了。

    王朝英想了想,说:“虽然读书挺不容易的,可是我又挺希望你说的,国家会开更多的大学,会扩大大学招生会实现。我看有些年轻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活儿,每天无所事事的,真是可惜。”

    她的境界也上来了,苏采青说:“你放心好了,会的。”

    上海的事儿,并不难,就是有些繁琐,需要苏采青带着两个人,一点一点去打理,然后把那些经验都教给两个人:“特别是朝英你,小壮主要负责货物的问题,你就要负责员工的问题,人比死的东西更难管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王朝英认真地点头。

    这次,苏采青直接从各个专卖区抽调了人手,成为新店的店长,新培养出来的人手,就作为店员,店长的工资待遇之类的,肯定要比普通售货员好许多的。

    这样一来,也能形成一个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好好工作,认真学习经验,等到开新店,或者旧的店长得到提拔,亦或者离开的时候,他们就有机会得到擢升。

    苏采青一番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将新老员工都收拾得妥妥帖帖的,令王朝英大开眼界,原来管理人员还能这么做。

    苏采青把她带在身边好好地学,说:“以后人员管理这一块,我想尽量交给你去做,以后招聘、升职降职甚至是开除、离职之类的事儿,都由你来。”

    王朝英显得又兴奋又紧张:“我以前看我爸管理机械厂的时候,觉得他老威风了,没想到我也有这样的一天。”

    苏采青笑:“这样你就有家学渊源了,我也能更放心了。”

    王朝英脸色变了变,撇了撇嘴说:“我爸那一套,我觉得可没意思了,嘴上说的特别冠冕堂皇的,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苏采青说:“这话我就不能认同你了。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你爸又要抓生产,又要抓人员,国有厂的管理又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要管员工的工作变动,还要管生活中的事儿,可不就是跟大管家似得?咱们光是工作上的事儿,就很需要精力和耐心去梳理了,更何况是把人情往来的事儿掺杂在了里面?你爸这几十年的厂长,当的不容易不轻松。你以后就还是多和他聊聊,多学一些经验吧。”

    王朝英看着苏采青说:“听你这么说,我反倒你更像我爸的亲闺女似得,贴心贴肺地为他想。我都做不到这样。”

    “因为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身边亲近的人,容易无视他们的痛苦或者快乐。”苏采青这句话,很有几分感慨。

    王朝英都有些愣住了。

    在人员培训好了,春季新款第一批货被生产出来了以后,苏采青和王朝英几个人一起,选了个黄道吉日,就把门店都开张了。

    相对于专卖区的开售没什么仪式,这次门店开业,每个门店都请了舞狮子的,每个门店都放了好几串鞭炮,都摆满了鲜花。

    这样热闹喜庆的场景,很容易吸引那些路过的人,听说是采英新门店开业,许多逛街的人二话不说就直接进了店。

    春季的时候,并不是服装销售的旺季,特别是在这春节刚过去不久的时候,许多人都已经为过年买了新衣服。

    不过这次是春装新款上市,还有往季经典款,还有花式折扣,还是吸引了不少的客人。

    看到店里挤满了客人,售货员们应接不暇了,王朝英兴奋得很:“果然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好看的衣服就走不动道儿了。”

    苏采青点头:“确实,所以服装产业会十分兴旺繁荣的。”

    “多亏了你啊姐!要不是你设计出这么多好看的衣服,我们的生意也不会这么好了。”

    其他的广告宣传之类的,都是次要的了,采英在质量、款式等方面的竞争力,就能够打败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竞争者,所以她们才能够一枝独秀。在质量能够完全吊打的情况下,广告宣传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苏采青略有些得意地说:“知道就好。跟着姐能赚钱的。”

    “还是能赚大钱!”王朝英显得比苏采青还要兴奋。

    店铺开业后生意红火得很,苏采青正和王朝英等人商量着,要去哪个高档的饭店去庆祝一下,就接到了于志新的电话,说要和她谈谈。

    苏采青很快和他约定了时间,欣然赴约。

    见面后,苏采青发现于志新的脸色并不好看。

    “于经理,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看你好像心情不佳。”苏采青主动问。

    平日里,两个人出了生意上的往来,便没有其他的联系,更何况于志新已经谈婚论嫁了,苏采青更要和他保持一些距离了。

    于志新语气有些低沉,但情绪控制的还很稳,问:“你们自己开新店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事情,苏采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点头说:“是啊,开业好几天了。”

    “为什么没有继续和我们百货大楼保持合作,而是自己自力门户去了呢?”于志新问,似乎有努力压制诘问的意思。

    苏采青心里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还怕他旧情重提呢,是自己自作多情就好。

    平复了一下心绪,苏采青说:“我们签了商业合作计划,就是你们提供场地,我们卖衣服,然后出了租赁的费用,还有利润和你们分成。但是我们的合约里并没有说,我不能在外面开店啊。”

    于志新当然知道,在他从报纸上看到那个消息第一时间,他就去百货大楼的资料库里,把和苏采青签的合约拿了出来,仔仔细细看了三遍,确实没有不许她在外面开店的意思。

    “可是……百货大楼的销售额也很不错,你自己开店的话,前期投入不少吧?有那个必要吗?”于志新还是有些不甘心。

    苏采青非常干脆地点头:“很有必要,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快,于经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两年,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又有了提升,消费能力也在提升,这说明市场在扩大。我不可能因为背靠着你们百货大楼,就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抢占了新的市场份额。”

    以前人们还比较迷信百货大楼,觉得里面的东西是最好的,质量是最可靠的。随着个体户的崛起,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更便宜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以后,百货大楼逐渐失去人们的青睐,也是很正常的。

    百货大楼实质上来说,也是一个国有的企业。

    在这个时候,国有的企业,大多数日子都不太好过。

    于志新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不是很不好看百货大楼的未来了?”

    这话题变得有些快,苏采青反应了一会儿,才说:“也不能这么说,百货大楼有颓势,你作为一个经理的感受是最明显的。不过呢,它也不会就此倒下去。有一部分人,还是很愿意在百货大楼里购物的。”

    百货大楼会变成购物商场,除了硬件会有所改变,服务、商业模式,都会有所改变,但这又涉及到了更大更多的话题,苏采青也懒得多说。

    于志新沉思了一会儿,似乎在思索苏采青的话,苏采青也就耐心地等着。

    他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苏采青也看得出来。他年纪轻轻就能做到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除了家庭背景以外,自身的实力肯定也很了不起,这从合作期间打交道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了。

    作为一个聪明人,而且是一个有能力的聪明人,他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变化,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

    这个社会,就是处在一个强烈变革的阶段。

    “采青,你说,咱们这个市场,这个社会,会有很多改变吗?那种无法逆转的,让人不得不接受的改变。”

    之前两个人都刻意保持距离,于志新一直叫她苏老板,这次却叫了一声名字,很有一种把她当成朋友来诉说和倾诉的意味。

    他有些迷茫了,苏采青看出来了。

    “那是当然,”苏采青点头,“而且这个变化,虽然是我们自主选择的,确实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持过去的样子,只会让我们社会失去应该有的活力,浪费大把的发展时间和机会。我们行动得越晚,失去地就越多。”

    “你想想这个世界上,这么一块土地,和那么多人口,就像一个巨人一样,怎么可能不产生影响,不被人盯上?若我们还想在方方面面都自己做主,就必须接受这个变化,迎合它的改变去改变自己。”

    于志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苏采青想了想,又说:“具体到你的个人,也不用恐慌,因为你这样有能力的个人,就算是脱离现在的位置,也会有发挥才能的地方。”

    于志新的个人商业能力是不错的,如果他能够尽快地明白和接受自由市场的规则,并且跟着这个规则玩起来,他发挥的空间其实更大更多。

    苏采青说完这计划良久,于志新突然露出笑容,说:“谢谢。”

    苏采青也不知道他明白了没,只说:“不客气。”

    分别的时候,于志新突然说:“我的婚期定在四月初,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来参加?”

    苏采青想都没想就拒绝说:“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很忙,怕是没法抽空前往了。预祝你和你夫人新婚快乐,幸福甜蜜。在四月开启一段全新的家庭生活,也是很好的兆头。”

    于志新点头:“谢谢,我知道了。”

    苏采青回到住所的时候,就看到尾巴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店铺开业的这段时间,他跟着小壮,也没少前后左右地跑,了解了许多开店的细节。

    现在看到店铺开业以后,生意红火的不行,他整个人都兴奋得很:“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了!姐,你比我想象的还厉害!”

    苏采青坐下,苏小壮极有眼色地给她倒了一杯茶,苏采青喝了一口,舒舒服服地叹了口气,说:“眼界了就好,说明学到东西了。你是不是想要回北京去了?”

    尾巴点了点头,说:“想赶早点。”

    苏采青问:“需要小壮跟着你去吗?”

    “你的意思是?”尾巴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苏采青看着苏小壮说:“小壮跟你去的话,我可以再给你加一倍的货量,有我亲弟弟在,对我来说风险也会小一些。”

    就是不担心尾巴会卷货跑路了。

    尾巴沉吟了两秒,立马就干脆地说:“好!小壮哥跟我一起去,我们两一起打开北京,甚至是北方的市场!”

    这家伙倒是越来越会想了。

    苏采青看着苏小壮,询问他的意思,苏小壮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等到尾巴离开后,苏采青问苏小壮:“你刚刚是在犹豫什么?如果你不想去的话,姐也不会逼你。”

    一向显得老实懂事的苏小壮,突然脸一红,说:“姐,这个事儿,我也不是故意瞒着你,就是……就是我在上海找了个对象……去北京的话,许久见不着她,怪想的。”

    苏采青实在是吃惊:“你有对象了?小壮,这事儿你怎么一点风都没露呢?”

    苏小壮更加不好意思了:“我也不是故意瞒着你,就是……就是不好意思说……而且,这事儿也没多久,我一直想找机会说了来着。”

    苏采青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突然一个一个都出息了,然后自己开始找对象了。她这个当姐姐的,震惊之后,一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好家伙,现在长本事了啊!过年爹娘还急着给你找呢!你那个时候也没吐口。”

    “那时候还没成呢!这次再见面,才成了的。”苏小壮忙辩解说,“你不是说了吗?对人家姑娘,就是要认真负责,还没成的事儿,我也不能瞎说,害了人家的名声啊!”

    苏采青真是又气又好笑,这家伙还真是把自己的话记到了心里了。

    “什么时候给姐看看?”

    “这……我……尾巴很快要去北京了,我得和他一起准备准备。而且我们两也没到说要结婚的地步,让你去见她,怕是会把人家吓到……”苏小壮各种找理由。

    苏采青感觉,这个弟弟是真的长大了许多了,知道维护和心疼自己喜欢的人了。

    既然如此,苏采青也不打算逼他太厉害,只说:“那行,这事儿咱们回头再说吧。反正也不急。去北京的事儿,你去和尾巴商量。”

    苏小壮像是得了特赦令一样,忙一溜烟跑了。

    这事儿,苏采青也没好跟家里说,苏小壮说得对,还没到结婚那步的话,和家里说也不太合适。等苏小壮和人家接触多一些,进一步了解了,再考虑其他的事儿吧。

    苏小壮和尾巴带着一批货上北京去了,王朝英比苏采青这个亲姐姐还要担心,却也没办法,开拓北方市场很有必要的。

    两个人把上海的事儿好好地收了收尾,以后王朝英不上班了,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往上海跑了,苏采青就能轻松许多了。

    等再次回到吉阳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三月天里,可见地就暖和了起来,各种花也突然就开了。

    这次回到家,老七就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迎接苏采青:“妈!妈!”

    苏采青张开手臂迎接他,他就笑着一头扎进了苏采青的进怀里,苏采青感觉他像个小炮&弹似得,差点把自己撞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妈!”

    “嗳!宝贝儿,你小声点,别把嗓子喊劈了。”

    近两岁的孩子,说话越来越利索了,整个人也动个不停,不比三胞胎哥哥姐姐差多少。

    将这样一个小家伙抱在怀里,苏采青就觉得很幸福,很高兴。

    其他几个孩子也涌过来抱着她,苏采青一个一个打过招呼了,他们才罢休了。

    虽然苏采青每天都打电话回来,可是他们觉得完全不够啊!

    孩子们对苏采青的依恋,可是让王朝英嫉妒,她家黄薇薇从不这么对她,只对她爸那样。

    母女两确实是气场不和了。

    这段时间,黄自力也帮着苏采青把土地的事情搞定了,因为别人都不知道苏采青的想法,也没做过那样的设想,没有人愿意费大力气去填埋一个深水潭,所以这事儿走流程走的比较顺利。

    苏采青回来后,就只用跟着黄自力去交钱就行。

    这块地拿下后,苏采青就觉得十分高兴,有种自己偷偷挖到了宝藏的感觉。

    很快她就把刘力强和苏大壮找来,给两个人说自己的想法。

    看到这片区域的具体情况,两个人一起抠头:“这块地方,收拾起来挺费力的。”

    “是的,那老房子推倒不难,后面那个臭水潭就要费功夫了。”

    苏采青问:“这事儿,需要你们两个亲自挑着一担一担的土去填埋吗?”

    两个人齐齐摇头。

    “那不就结了?你们只要找到足够多的人手,这事儿也就做得快了。想乡下那些动辄几十公里的水渠的开挖,疏浚河道之类的,不也是靠着人多力量大才办到的?”

    苏大壮说:“工钱可不是小数目。”

    苏采青说:“现在街边蹲了不少闲汉,都是那些倒闭的国有厂下岗的人,你要是给他们活儿干,赚工钱,多少人就马上跟你们去了。”

    工人下岗就会导致一些劳动力的闲置,现在这个时候找活儿干不容易,所以要的工钱也不高。

    再说了,这笔钱苏采青也乐意掏。

    于是两个人没有别的意见了,老老实实地去招人干活。

    这事儿动静不小,街坊邻居们都知道了,问了才知道,是苏采青要把那臭水潭子给填了,盖房子。

    “这可是件好事啊!那臭水潭,一到夏天就蚊子一堆,咬人又厉害!”

    “我也这么觉得,而且谁家没几个小孩子的?小孩去那边玩,危险的很,填了也好!”

    “怕是要费不小的力气。”

    “没关系,人家有钱嘛。这点不算什么事儿!”

    ……

    赵主任倒是早就知道这事儿,苏采青和她沟通过,她觉得挺好的。虽然臭水潭和她家有些距离,算是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夏天的蚊子是实打实的多啊。

    苏采青把哪儿填了盖房子,还和她做邻居,她可很是乐意的。

    这一大早的,她又来找苏采青了,倒不是为了盖房子的事儿,是为了另一个正事儿。

    “采青,今天你要穿的精神一些,演讲的内容准备好了吗?大家可都想听听你发表意见呢!”

    苏采青的代表参选资格审核通过了层层的筛选,现在是进入了最后的群众投票阶段了。

    作者有话要说:日万真累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