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准备秋装款
第二天赵主任和吴婶听说了这事儿, 也都赶过来问了问, 安抚了苏采青一番。
苏采青一个寡妇, 带着七个孩子,有能耐赚了钱, 肯定是会遭到别人的眼红嫉妒的,但是直接抢也太惊人了。
赵主任还显得挺愧疚的, 说:“都是我们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所以许多人还以为做生意, 就是投机倒把, 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苏采青说:“哪能这么说?我看那些人, 就是想找个理由抢我的东西而已, 就算是他们知道现在政策放开了, 一样的要抢。这跟他们找的借口有什么关系?”
吴婶也说:“就是,那几个人本来就不是好人, 买菜的时候看到他们,也是在别人的摊子上翻来翻去, 弄得乱七八糟的, 然后什么都不买, 气死人了。那几个人就是臭流氓!这事儿和主任你可没什么关系。”
安抚了好一会儿,然后又拜托了她这几天帮着看顾一下家里,赵主任这心结才算是放下了。
因为这样的事故,装车的事情也慢了,苏采青又多找了几个人,尽量加快速度干。
装好车以后, 这次也没什么时间磨蹭了,当天就直接走,苏小壮还是跟着走一趟。
苏采青和苏小壮说:“我想坐火车去,货车坐的我难受的很。我要到那里以后,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那些客户。你呢?要不要和我坐火车?”
苏小壮想都没想就摇头说:“你不跟车,那我就更得跟车了,万一出什么事儿,万一司机把咱们的衣服都偷偷拉跑了。不得不小心点啊!”
苏采青觉得有些好笑,苏小壮怕是因为那些流氓抢衣服的事情,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了。
“也罢,你想跟着就跟着,咱们在上海见面就成。水壶你也带好,上次傻兮兮的没带,渴了一路。”这年头都是军绿色的水壶,又笨又大的,但是很流行。
苏小壮接了水壶,苏采青又给他用包装了一包用牛皮纸包好的包子和绿豆糕:“路上饿了和司机师傅们分着吃。包子是素的,大肉包子要热的才好吃,等到上海了,就可以吃肉包子了。”
苏小壮忙点头,上次吃得大包子,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安排好家里的事情,苏采青也不敢多耽搁,直接赶火车去上海了,而苏小壮跟着的车队,也早就出发了。
一觉睡到天亮,苏采青到上海的时候,依旧神采奕奕的。
上海的客户们,早就等不及了,因为他们大多数的库存,已经卖完了,就等着苏采青这批货到,可以补上货呢!
苏采青和于志新交接完毕,等着工人们把衣服搬进仓库,于志新说:“这次许多客户来,直接点名就要采英的幸子衫,她们说,感觉带有这个标签的幸子衫穿着最好看,最舒服!”
苏采青露出笑容:“是嘛?那就好。我选的布料,是最适合做幸子衫的,外人都看不出什么来,只觉得我的幸子衫穿上身更好看更舒服,却不知道这一件衣服又花了我多少心思呢!”
于志新毫不吝啬地赞美说:“那也只有你,才有那么多聪明的想法,其他人就没看到有你这么聪明。”
这家伙竟然开始对着她说这样的话了,是在撩她?
苏采青也只是一个念头闪过,并未多在意,说:“上次你们定的波点裙,也都带来了,这次,我们还免费给你们定做了一些宣传海报。”
说着,苏采青让苏小壮从货车上找了出来。
于志新接过一看,是两个女人,穿着两个颜色不同的波点裙,拍的照片。
不过这印刷是海报印刷,比明星的挂画还要大一些。
而其中一个,赫然是苏采青。
她就穿着红底白点的波点裙,安安静静地站着,脸上带着微笑,就非常美。
照片是梁启恒拍的,他自己都用在橱窗上,用来招揽拍艺术照的客人,可见是拍的非常漂亮的。
于志新愣愣地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非常好,我等会就让人贴上,肯定会有许多人因为这个而喜欢上你的波点裙的。”
苏采青说:“我觉得招贴画就是很好的广告方式,你们百货大楼也可以多试试。”
于志新连连点头说是的。
两万五千件货被卸下,苏采青和于志新告别,准备离开,于志新忍不住追了几步问:“请问你晚上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吃个饭,顺便聊一下,咱们签新的供货合同的事情。”
苏采青很干脆地应了:“好啊,那咱们今晚见,到时候电话联系。”
在接下来见其他的客户的过程中,苏采青将波点群和宣传画都拿了出来,给他们看看这次的新品。
有些客户比较有兴趣,也有人兴趣不大,觉得幸子衫是因为电视剧才火起来的,苏采青这个裙子没什么了不起。
一天下来,苏采青也新签了两个单子,卖出去了五千件波点裙。
有了幸子衫的对比,苏小壮心里难免有些落差:“这裙子卖的不多诶!”
苏采青倒是不意外:“幸子衫是因为太火了,太好卖了,所以他们都想要,都抢着要。这波点裙的市场反应还没出来,他们也不太敢冒险。那些钱,与其拿着买波点裙,还不如多进几件幸子衫,你说是不是?”
当然,之前波点裙的进价比幸子衫贵,现在是幸子衫比波点裙贵。因为幸子衫的大热,白色的布,无论是棉的麻的,还是丝的绸的锦纶的腈纶的混纺的,通通都涨价了。
而且因为幸子衫的需求量大,许多工厂都让工人加班,工人加班也要支付加班工资的,所以成本高了不少,再加上倒买倒卖的人多,幸子衫的成本价自然是水涨船高了。
尽管这次苏采青也涨了一些价。可是相对于其他的工厂来说,也算是良心价了。
晚上,于志新依旧请了姐弟两个去比较高档的饭店吃饭。
苏小壮依旧觉得有些新鲜和拘束,但也比第一次的时候要好多了。
带着苏小壮一边往饭店走,苏采青一边说:“待会儿,你就记得把我有了孩子的事情,透露给于志新。”
苏小壮还有点懵:“啊?为什么?”
苏采青说:“你按照我说的去办就是了,回头我再和你解释。”
苏小壮点头说:“好吧。”
两个人到的时候,于志新果然在等着了。
一番寒暄后,三个人落座了。
苏小壮准备了半天,非常生硬地开口说:“我外甥们这个时候,应该也吃过饭了,在做作业了吧?”
气氛突然有些僵硬,苏采青觉得有些无语,尴尬的氛围开始出现了。
不过这事儿总比苏采青主动说出口要好。
“应该吧,之前还跟我说拼音难学。现在也不知道学得怎么样了。”苏采青顺着他的话说到。
于志新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外甥?你们的意思是?”
苏小壮也感觉到氛围不对了,可是他还是硬着头皮肯定说:“是啊,我外甥,我姐的孩子。”
苏采青捋了捋头发,说:“是啊,我的孩子,前阵子刚开学上小学了。”
“你已经结婚了?”于志新吃惊不小。
这个消息给他十分大的冲击,看苏采青的样子,虽然不是什么青春年少的少女,可是也不像结了婚的少妇啊!
苏采青说:“是啊,早年就结了婚了,可是今年做了寡妇,几个孩子都要靠我自己养了。”
于志新顿时感觉脑子里轰轰隆隆地,他这些天的念想、思念,全都成了笑话。
如果苏采青是个寡妇,他甚至还可以不计前嫌,继续追求她,也可以毫不计较的娶她,可是有了孩子,就是完全不同的状况了。他挑挑拣拣到现在,可没想过要给别人养孩子!
接下来的时间,于志新有些心不在焉了,也没有之前那么热情了。
苏采青并不在意,只庆幸自己发现的早,并且直接打消了他的想法。如果拖得久了,让人家自己知道了,可能还会以为她苏采青是借着他喜欢她,故意引着他签合约卖衣服呢!
于志新一顿饭吃的索然无味,苏采青却浑不在意。
上海这样的老味道,她也挺喜欢,所以毫不受影响地享受了一番美食。
看到苏采青像没事的人一样,于志新心里极为不是滋味,苏采青好像完全没把他放在心上。
吃完饭,苏采青去付钱,于志新正要抢,苏采青拦住他,说:“上次离开的时候,就说了一定要回请你的,这次就当是我实践诺言吧。而且你也知道,我现在不缺这点钱了。”
于志新讷讷地点了点头。
苏采青去付了饭钱,礼貌跟于志新告别,带着苏小壮离开了饭店。
苏小壮回头好几次,怎么看于志新都觉得不对劲,忍不住问苏采青:“姐,那个于经理好像不太对啊?”
苏采青说:“很正常。得知我有孩子后,他心里的一些想法,就被完全打消了。”
“什么意思?”苏小壮果然还是个愣头青,难怪苏二壮在他这个年纪都哄了个媳妇到手了,他还光着呢。
苏采青不得不耐心解释说:“于经理对我有好感,而且觉得我应该是未婚未育的姑娘,所以对我殷勤。所以我让你说出了我有孩子的事实,让他打消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
苏小壮摸了摸后脑勺,想了半天,脑子才转过弯来,说:“原来是这样啊,他介意你有孩子了?”
苏采青嗯了一声:“大概吧!”
“如果他不介意的话,倒是不错的人选。” 苏小壮傻傻地说。
苏采青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瞎想什么呢?就算是他乐意,也要看我乐不乐意啊!”
“人家挺好的。你为什么不乐意啊?他是个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就是个铁饭碗,收入又高,还是个上海人,学历估计也不低。”
苏小壮唠唠叨叨的,苏采青听的脑门疼:“我为什么一定要再找个人嫁了呢?现在这样不挺好?再找个男人,我还得给他洗衣做饭生孩子,哪有现在到处跑来的自在?再说了,七个孩子的后爹可不好当。”
苏小壮顿时就闭嘴了,七个孩子,就他自己,心里也不是很乐意的。
送完了货,苏采青又花了点时间,把带来的波点裙都卖给了经销商,又签订了一批新的供货合同。
这次不用苏采青说,苏小壮就知道苏采青肯定要去买些东西的。
“小壮,你的那些东西卖的怎么样?”
“挺好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雪花膏,有些还喊着告诉我,她会攒钱买,叫我不要全卖掉了。还有饼干那些,刚开始不太好卖,但是我把盒子拆开,每次卖一两块,还卖的挺快的。盒子都被人买回去装东西了。”这段时间的生意,倒是让苏小壮学到了不少,甚至开始自己想办法,尽量把东西都卖出去。
苏采青也夸奖他说:“你做的很对,做生意就是这样,能把东西卖出去赚到钱,就是目的。”
“这次确实赚了不少钱。”
当然和苏采青赚的没法比,但是对苏小壮来说,已经很多了,不仅他自己这辈子没摸过那么多钱,他大哥二哥,甚至他爹娘,这辈子怕是也没摸过那么多钱。
苏小壮说:“钱我没都带来,等咱们回去后,就都给你。”
苏采青也不是为了要他的钱,说:“那些钱,除去成本的,剩下的利润分我三成,其他的都归你,你自己想干什么自己看着办。想扩大生意也好,想给爹娘他们也好,都随你。”
苏小壮顿时懵了:“都给我?”
“对啊!等你算完账,给个清晰的账目给我看看。”
苏小壮又忍不住挠头了,虽然这段时间他跟着张云扬学了不少计算,可是他的计算能力还是挺让人着急的。
“我回去仔细算算。”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苏小壮也后悔当时没老老实实跟老师学计算了。
这次苏采青采购的,不仅有日用品香烟白酒之类的,还去看了布料。
吉阳的厂子很多,门类也比较齐全,应该算得上一个工业大市了。可惜生产就比较单一,因为他们以前都是按照分配来生产的,不像上海,随着市场开放以后,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工厂也就想方设法搞新花样。
苏采青还有许多衣服的设计,都要找到合适的布料去实现。
在上海待了几天,苏采青也敢多逗留,衣服都卖掉了,又签了新单子后,采购完以后,她就和苏小壮重新回到了吉阳。
和去的时候一样,苏小壮坐大货车,她坐火车。
苏小壮一到,就立马去找了几个搬运工帮着卸货,苏采青买的布料,流水似得送进了苏采青家里。
苏采青不喜欢外人进她的房间,就让两个妹妹帮着把布料都搬了进去。
”姐,这些你都是要做新衣服的啊?“苏幺妹兴奋得两眼亮晶晶的,她就喜欢穿新衣服。
苏采青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说:“是的,得做新样式的衣服了。”
虽然天气还热,但是时间已经进入到九月了,转凉是必然的,夏天的衣服很快就过季了。她要准备一批冬天的衣服。
吉阳不是什么很冷的地方,冬天的时候,零下的时间都很少,可是并不妨碍苏采青准备做一批冬装。
苏幺妹坐下说:”姐,你做衣服的这个事情,我可以学吗?“
苏采青想了想,做衣服不是件难事,好手艺的裁缝很多,重点还是在设计。
于是苏采青说:”你可以先跟我学着剪裁缝纫,然后学打版。等你学的文化够了,我再教你设计衣服。“
苏幺妹忙点头。
见苏根妹在一旁,苏采青让她也坐下,说:”你们之前读过书,算有点基础,再加上这段时间,云扬给你们加强巩固了不少,等过两个月,我看看你们的水平,就把你们送去夜校读书。“
苏根妹没有意见,她在城里这段时间看明白了,这儿出个门,坐车看站牌都是要文化的,想要在这儿过得好,没文化可不行。
苏幺妹有些不乐意,她实在对读书这样的事情没什么好感。
可是苏采青发了话,也没人敢反对。
苏采青歇了半天,正在屋里整理布料的时候,几个大的放学回来了。
现在的小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学校抓的并不紧。
一进门就发现妈回来了,几个人高兴不得行,在门外就大声喊妈。
苏采青在屋里应着:”诶!在这儿呢!“
”妈,你在干什么?“张云冰果然跑在最前面。
苏采青说:”进了一些布料,正在检查呢。饿了吗?桌上有我买回来的红豆饼。“
”等会洗了手就吃。“
几个孩子在房间里墨迹了一会儿,才又出去了。
苏采青总觉得她们有什么事情要说,可是没敢说出来。
苏采青也不会去追问他们,任由他们去了。
晚上,王朝英下了班,立马就直奔这边来了。
生意的事情倒不急着在这时候谈,她只是来看看苏采青怎么样了。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别人身上:“奇了怪了,我今天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于经理的电话,上次他打电话可真勤劳,还以为这次,你一到家他就会打来呢!”
苏采青说:“放心吧,他不会再打来了。”
“为什么呀?”王朝英显得兴致盎然的样子。
苏采青说:“当然是人家放下了奇怪的想法咯。一个男人,很难对有七个孩子的寡妇产生感觉,你说对吧?”
感情确实是不分年龄性别家境之类的,可是结婚的话,大多数人是会考虑到现实情况的。
虽然“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而且十分推崇,妇女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在婚恋的市场上,寡妇依旧是非常弱势的存在。
再说了,苏采青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几个孩子还小,正是需要她用心关怀的时候。
王朝英觉得很气愤:“这男人也太现实了吧?”
苏采青说:“他也没明确地表示过什么,更没许诺过什么,有什么好气的?再说了,赵主任给别人拉媒保纤的时候,不也说不管是离了婚还是死了老婆的男人,不带孩子的比带孩子的好吗?后妈不好做,难道后爸就好做了?”
王朝英心里认同苏采青的说法,可是还是觉得有些不服气。
“哼!采青姐你这样的人才,放弃了才是那些男人没眼光呢!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苏采青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她可以做个事业女强人,努力做个好妈妈,但是不代表能做个好妻子啊。
王朝英唉声叹气的,倒是显得比苏采青还要惋惜的样子。
看不得王朝英那副样子,苏采青故意转移话题说:“上次春燕百货突然违约退单的事情,你搞清楚了吗?”
说起这个,王朝英一副更加无语的样子:“这事儿,我确实是搞清楚了,而且好像还和你有关系。”
“和我有关系?”苏采青满脸迷惑。
王朝英点头:“说起来,你也别生气,外头乱传说,梁启恒和你这个寡妇,开了个夫妻店!”
苏采青吃惊得张大了嘴:“这……这叫什么话!”
王朝英点头:“可不是嘛?”
苏采青是个寡妇不假,可是她和梁启恒也是规规矩矩的啊!
那些人真是捕风捉影,嘴巴真毒!
苏采青思绪凌乱了一会儿,心里骂了那些乱传谣言的人十遍八遍,突然反应过来又问:“这事儿和春燕百货取消订单有什么关系?”
王朝英哼哼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和梁启恒有个同学,名字叫张丽华,她爸是春燕百货的经理,管着百货大楼进货卖货招人开人之类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那个张丽华,从读书时候就喜欢梁启恒了。但梁启恒完全瞧不上她。”
苏采青长长地哦了一声,说:“就因为那个’夫妻店’的传言,她就让她爸取消了咱们的订单?”
王朝英说:“十有八*九吧。她以前就喜欢瞧不起人,特别是那些家里是工人或者农民的同学,还老爱说人坏话。我们班的人都不太喜欢她。”
王朝英是个人缘不错的人,既然她都这么说,可能性就很大了。
苏采青仍旧觉得不可思议:“就为这?就为那些捕风捉影的事儿?”
“姐!什么叫就为这?你是不知道梁启恒在学校里多受欢迎。以前可多女同学喜欢他了,从初中就有人偷偷看他,到大学就有人直接来表白了!他长得就不错,而且父亲是个教授,母亲是个中学老师,家境就很好了。他自己成绩也很好,如果不是他不想做老师,完全可以奔个很好的前程。”
苏采青脑海里浮现出梁启恒的样子,说实话,她见过不少美男子,梁启恒并不算顶尖的,可是他硬件条件不错,长得高高大大的,浓眉大眼,再加上会捯饬自己,一举一动都有种潇洒的感觉,迷倒一些小女生也不奇怪。
可是想到别人传他和自己的事情,苏采青就觉得怪怪的。
好像自己拖累了人家似得。
“采青姐,你这是什么奇怪的表情啊?”王朝英以为苏采青还不信。
苏采青说:“没什么,就是觉得很意外,很惊讶,别人怎么把我们两扯到一起了。”
“那还不简单?你们两同进同出那么多次,许多人都看着呢!”
得了,这事儿完全解释不清的,只能等流言自己消散了。以后梁启恒找对象结婚了,大家就知道他们两真没什么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这种私人事件导致的结果,也不好怎么处理。咱们也不可能去解释什么,既然人家不想合作,那就算了吧。咱们一切往前看。这次我从上海找了一些布料回来,准备做新的衣服了。”
王朝英的注意力果然马上被转移了:“这么着急吗?这幸子衫和波点裙都还卖得不错呢!”
苏采青说:“咱们不能一直跟着季节走,不能等到秋风来了再开始准备秋冬款。一定要走在前面,明白吗?”
这时候还没那么夸张,还没夏天的时候商场就全部换季成冬装呢!
王朝英想了想做衣服的那些麻烦事,做秋冬装肯定比做夏装麻烦,也比夏装耗时长,所以她也就觉得新款确实要提上日程了。
时间不早了,王朝英先回去了,等到周末的时候再来和苏采青算这次的账。
王朝英走后,苏采青坐在灯下发呆,没想到两个男人都和她扯上了关系,寡妇的身份还真是太不方便了。
幸好上海的事情,只有王朝英知道一些,而苏小壮那边,苏采青也叮嘱了不能告诉任何人,两个妹妹或者是大哥爹娘他们,也不许。苏小壮对苏采青的话是十分重视的。
如果于志新对苏采青有好感的事情,传到吉阳,估计就要坐实她风*骚勾*引男人的荡*妇名声了。
女人啊,在哪个时代都不容易啊,苏采青发出了一声叹息。
不过,这些都只是让苏采青烦恼了一会儿而已,很快她就将这些事情抛到了脑后,脑子里又装满了生意和孩子们的事情。
她直觉孩子们有事,但是几个孩子都没说,苏采青决定耐心等等。
这次,她也终于找了人来,在家里安了个电话。
到此时,家里有了电视机,洗衣机和电话,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安装了电话以后,许多事情都要方便不少,至少上海的那些经销商,现在都能够直接找到她了,有什么供货的需求,会第一时间和她反馈。
“上次进的波点裙,卖得确实不错,还有人问,我贴在门口的贴画是哪个明星呢,演了什么电影。”这是自己开店的齐老板。
苏采青笑说:“竟然被误认成了大明星,我真太荣幸了。”
齐老板的嗓门不小,在电话里也尤其大:“谁说不是呢?苏老板你真是人漂亮又聪明,这次别人来买衣服,看到幸子衫只问是不是采英的,听说是的才会买呢!”
齐老板倒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这是顾客对我们衣服的认可,我可真高兴。”
“是啊,所以以后你们家要是有什么新品,记得联系我啊!”齐老板叮咛说。
苏采青满口答应:“没问题!以后有什么样品,我一定第一时间就给你看!”
“诶!好嘞!我这边忙,就先挂了,苏老板再见。”
家里的电话刚装上没多久,电话号码也才告诉别人,电话铃就响个不停。
梁启恒在门口靠着门框站了好一会儿,才走进来说:“你现在啊,越来越有老板的样子了。”
苏采青笑了笑说:“瞧你说的,好像你不是老板似得。”
其实认真看梁启恒,他确实是比较难得意见的、长相出众的男人。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梁启恒被看的有些不自在了。
苏采青笑了笑,丝毫不见被抓包的羞囧,说:“没什么,我在想今年冬天要不要做些男装出来。”
春燕百货的事情,还是别和他说了,那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梁启恒听了苏采青的话,倒是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我觉得可以诶!我一直想看看你如果设计男装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梁启恒也是个会吃会穿会享受生活的人,对捯饬自己也挺上心的。
现在听苏采青这么说,他就十分期待了。
苏采青说:“正好,你可以给我当个模特儿,回头你帮我试试衣服。”
“没问题!如果是你亲手剪裁缝制,我愿意出高价买下来!”
苏采青的水平,梁启恒十分清楚。
苏采青说:“到时候再说吧,如果进展顺利,送你也成。”
男装的市场没有女装大,但是商业发展后,商务男装也有着不小的利润。毕竟,像梁启恒这样,注重自己的外表的男性,也不在少数。
爱美之心男女之间没有多大的区别。
聊了一会儿做衣服的事情,梁启恒才想起自己的来意:“我看天气慢慢要转凉了,咱们之前预约的那些结婚照,也该排出日程来照了。”
苏采青点头:“是的,我也记得这个事情呢。正好这段时间在出完两趟幸子衫,就要开始做秋装了,上海那边不会要的那么急那么多了。”
梁启恒好奇地问:“幸子衫不是还火吗?怎么现在就打算不做了?”
苏采青说:“天气要转凉了,幸子衫的热度也快过了。再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疯狂售卖,市场也日渐饱和了,别说上海,就是咱们吉阳,你走在大街上,碰见的十个女孩有八个穿着幸子衫呢。”
梁启恒想了想,事情还真是这样。
苏采青的商业眼光和思维,真是令人叹服,梁启恒也只有赞叹的。
想起这段时间外面的传言,梁启恒只嫌恶那些人不懂苏采青的厉害之处。所谓的“夫妻店”,不仅外面的人在乱嚼舌根,连他大哥都问了几句,弄得他烦不胜烦。
别人都因为苏采青寡妇的身份,对她妄加揣测,梁启恒反而觉得,她是个越接触越有吸引力的人。
吸引力这个词不期然闯进了脑海里,梁启恒都有些恍惚,自己怎么会用这个词?
和苏采青约定了照结婚照的事情后,梁启恒就离开了。
苏采青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将自己的行程计划了一下。
每天都那么充实,每天都会有钱进账,生活显得充满了希望,苏采青就觉得很开心。
傍晚,苏采青正做饭,儿子张云扬就磨磨蹭蹭过来了:“妈。我想给你说个事儿。”
苏采青说:“你做到这儿来帮我烧火,一边告诉我是什么事儿。”
张云扬在烧火的小板凳上坐下,看了一眼忙碌的苏采青,似乎有点难以开口。
苏采青擦了擦手,问:“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张云扬摇头:“不是,我就是想……想读二年级。”
大约是因为不知道跳级这个词,所以他说想读二年级。
苏采青问:“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张云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一年级的太简单了。我把课本都看完了,一点都难不倒我。我想学新的东西。”
这个儿子十分聪明,苏采青是知道的,没想到这孩子想跳级了。
苏采青想了想,说:“这事儿,我要和你们学校去商量一下,学校说可以,你才能去二年级。”
张云扬乖乖地嗯了一声。
这事儿苏采青没意见,孩子聪明,学习进度快也没关系,十五六岁就上大学的人也不是没有。
没想到不干的人是张云冰:“张云扬去二年级了,别人就会笑话我们了!”
苏采青有点没回过神来,说:“人家连十岁上二年级的都没笑话,笑话你们干什么?”
张云冰鼓着嘴说:“别人会说,姐姐不如弟弟!让弟弟读到前面去了!”
苏采青才明白关节所在,这是孩子有些奇怪,但又很真实的自尊心啊。再看看张云清,也是满脸的担忧和不高兴。
这小姐妹两是同一个意思了。
苏采青说:“这个事情,是你弟弟的自由,他如果有实力去读二年级,我就会让他去。”
“妈——”张云冰忍不住大喊。
苏采青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说:“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要说出来,而不是靠大喊大叫来发泄情绪。”
张云冰不喊了,可是眼睛红红的,还噙着泪水。
苏采青蹲下来,说:“云扬是你弟弟,你弟弟直接从一年级跳去二年级,说明他很厉害是不是?”
张云冰有些倔强地咬着嘴唇,但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作为姐姐,你应该是高兴和骄傲,因为那是你弟弟。别人都没有那样聪明的弟弟,你说对吧?”
确实,张云扬只是她和张云清的弟弟,不是其他人的弟弟。
张云冰嗯了一声,算是认同了。
苏采青拉住她的手,说:“你弟弟厉害,并不说明你不厉害,只是你没有弟弟那么厉害而已。你要做的,不是觉得弟弟不该那么厉害,也不该阻止弟弟变得更厉害,而是应该让自己变厉害,到时候别人也只能说,啊,她们姐弟都很厉害,成绩都很好,你说是不是?”
张云冰想了想,接受了苏采青的逻辑,乖乖地点了点头。
苏采青伸出手,给她擦了擦眼泪说:“看到厉害的人,应该想的是,自己怎么也变得那么厉害,而不是心里像吃了醋一样,酸酸地嫉妒人家。我家云冰和云清都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会比别人差呢?当然不会的。你们是妈的宝贝闺女,妈最了解你们了。”
“妈。我也想上二年级。”张云冰依旧哽咽着说。
苏采青毫不犹豫地点头说:“没问题,你们和云扬一样,学校批准就行,我没有意见。”
“那怎么样学校才会同意呢?”
“大概会考你们的能力吧。”苏采青也不太确定地说。
苏采青去学校,跟学校提出让几个孩子跳级的时候,老师们都不太理解和赞同。
张云扬还好点,这小家伙从入校就有好学生的做派,上课认认真真,课后也很努力,简直是天生为读书而生的一样。
可是另外那对双胞胎,也没多出众吧?
苏采青说:“孩子们对自己都很自信,所以都想试试。我觉得,考校一个孩子也是考,三个也是考,不如都试试。如果成功了,可喜可贺,如果有人失败了,也算是一个挫折教育。总要让她们试试,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苏采青不想限制孩子们的发展,有什么事情他们有兴趣,苏采青都鼓励他们试试,成功了当然好,失败了能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努力,没有什么亏的。
幸好学校的校长和蒋校长熟悉,也听说了三个人的父亲张敏的事情,知道他是个颇有读书天赋的人,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妥妥的是个大学生。
既然是大学生苗子的孩子,说不定真有天赋。
校长考虑了之后,决定给予几个孩子机会。
考校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三个人一起做几张试卷,最后根据结果来看能不能跳级。
考校的这天,苏采青也守在办公室门外,等着几个孩子完成这次考校。
三个孩子扭头能看到苏采青在门外的身影,也觉得安心了许多。
他们三个也是学会了握笔写字没有多久,双胞胎姐妹更是如此。
但是这次他们一笔一划都十分认真。
做完试卷,也不用回去等结果,几个老师凑到一起,把试卷的结果批改出来。
结果这套二年级的试卷,张云扬语文考了八十多分,数学考了九十多分,在二年级都算优秀的行列了。
张云冰和张云清两个人都是七十多分,这水平也可以跳级,但是在二年级并不十分出色。
老师还要劝一下苏采青,张云扬跳级可以,两个女孩就不必了,苏采青摇头说:“之前说了,只要她们及格,就让她们读二年级,如果现在劝她们回去,反而是失信于她们了。信任感是经不起这样损耗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