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100章

第10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采女也来赏景?”李妃淡然问一句。那态度摆的姿态还是挺高的。

    “回李妃娘娘, 妾正是来赏景。春日风光好,逛逛园子也是不错的消遣。”徐采女忙是回了话道。

    这话真吗?

    李妃是不信的。

    这一个徐采女在宫里一直很沉默。可以说,没什么存在感。

    李妃的印象里, 对于这一位很是没感觉。

    这一回,若不是恰巧的遇上了。

    李妃的印象中都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

    “是啊, 真真巧了。那咱们一起。”李妃邀请了话。

    “妾自然是乐意的, 就怕扰了李妃娘娘的兴致。”徐采女还是很低调的回话。

    “无妨。”李妃很乐意跟徐采女一起的。

    这二人在一起, 就是徐采女捧了李妃的份儿。

    御花园的景。

    要说赏玩?

    再是美景, 这看下来, 也无碍的美。

    毕竟,见多了, 太熟了。

    二人逛了园子。

    李妃就是说道:“本宫记得咱们是同一年进宫的。”

    “回李妃娘娘的话, 是的,是同一年大选。李妃娘娘天姿国色,自然入了圣上的眼。妾这等蒲柳之姿, 却是入不了圣上的眼。一直以来,自然是没得了圣宠。”

    徐采女回话时,还是踩了自己的一脚。

    李妃听了徐采女的话,轻轻的颔首。

    “你的容貌不差,可惜, 就是圣上没瞧中。”

    李妃给了这么一个评价。这真是跟在人心口上洒盐,也没两样。

    进宫大选的, 自然都是带着一颗向了圣上的心。

    若是不为了往上爬, 那何必参加了大选?

    毕竟, 真想避开了,有的是法子。

    这入了阅选,又是被选中的。

    肯定都是本人点了头的。

    “不过, 如今本宫跟你一样的,也是入不了圣上的眼。”李妃又是自嘲的说了话。

    “李妃娘娘,您这等身份,妾哪高攀的起?”

    徐采女摇摇头,回道:“妾与您比不得,也不敢比。”

    徐采女这话说的,李妃心里还舒坦。

    哪怕落魄的,李妃也觉得她比起徐采女来,那是高高在上的。

    “其时,以着李妃娘娘您的身份,便是圣宠渐少,也可以投靠了皇后娘娘。您是一宫主位娘娘,靠上了坤宁宫,自然能得了皇后娘娘的庇佑。”

    徐采女叹息一声,说道:“不像是妾,妾想寻得一个靠山,也没人想拉拔了妾的。”

    徐采女似乎在自怨自怜。

    李妃听了徐采女的话。

    那怎么听着,也不中听的。

    向皇后投诚?

    李妃拉不下那脸来。

    更何况,落了一个男胎。

    李妃又不得圣宠了。

    她当然不会惨了自个儿,她怨的是皇后。

    做为一个心中的假想敌,李妃如何会乐意投到皇后的麾下,去给对方效力?

    没可能的。

    李妃万万做不到。

    “不必提。皇后娘娘什么身份,论地位,那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论依仗,除了太子殿下,圣上膝下的其余三位皇子,可都是皇后亲生的儿子。皇后娘娘拥有太多,不削于咱们的投诚。”李妃这话说的有点儿冲。

    徐采女听了,微低了头。

    那眼眸子里有了异样的光彩。

    徐采女没耳聋,她当然听出来了李妃对坤宁宫的皇后颇有不满啊。

    在后宫里,哪找这样的人儿?

    后妃们大多数都老实的紧。

    毕竟,在皇宫里被现实毒打,很多人都认命了。

    “唉呀。”

    徐采女听得这话,连连惊叹。

    “李妃娘娘,这话万万不可再提了。若让人听了,去坤宁宫告发了,您这是万万开罪了皇后娘娘。这如何使得。”

    徐采女的脸上还有害怕的神情。

    李妃说了话后,也是心慌的。

    她是一时嘴顺,把心里话讲了。

    这徐采女又不是什么心腹。

    李妃也怕这人嘴碎的,真给一秃噜的,就告秘啥的。

    别看李妃嘴里不削于皇后。

    其时,这心中还是憷的。

    地位不对等嘛。

    李妃又不真傻,还真头铁的跟坤宁宫对着干。

    “本宫说了,就是在您跟前讲一讲。其它人,谁去告秘?若传了一言半语的,一准儿就是你讲的。你去告发?你敢吗?”

    李妃高冷的神态,那看了徐采女时,一脸的不削。

    “你真告发,本宫不认。你有什么人证物证?到时候,真审了,本宫与你二人,还得看上头是信任你,还是信任本宫。哼……”

    李妃摆事实,讲道理,这在恐吓了徐采女。

    “妾不敢。”

    徐采女赶紧的回了话。

    “李妃娘娘,其时……”徐采女吞吞吐吐的,说道:“妾的娘家哥哥刚被吏部排了差遣。这调了东宫的属官里任职司。”

    徐采女这态度一出来。

    李妃听懂了。

    “原来如此啊。”

    李妃愰然大悟,说道:“刚才本宫会对般对皇后娘娘不敬,原来全是你引诱的。”

    本宫会做错?

    不存在的。

    李妃就是这般想的。哪怕是对皇后不满,嗯,一定也是眼前的徐采女引诱的。

    李妃就是这么的坦诚。

    错,一定是别人的。

    “李妃娘娘,您误会了。”

    徐采女赶紧说道:“能遇上李妃娘娘,妾承认,妾是有意的。”

    徐采女是被收场了。

    或者说,搁她的立场,有人收买她。

    她自然是乐意的。

    毕竟,在后宫的日子,不好熬。

    没圣宠,没位份,没子嗣。她的前途一无所。

    娘家那边的兄长有了前程。

    这两厢一合计,徐采女的立场自然就是变了。

    这不,徐采女的用心,自然就是在后宫中,给太子殿下寻了合伙人。

    这合伙人是谁?

    挑来挑去的,李妃入了眼缘。

    李妃位份够高。

    李妃对坤宁宫有些异样的看法。

    当然,也是因为李妃没亲生的儿女。

    这能跟太子合拍。

    若不然,真有了亲生的儿女。

    这为了子女计较。

    这未必就会乐意跟皇太子搭上线的。

    毕竟,对于皇太子的前程?

    不是人人都看好的。

    “你,居然做了东宫的眼线?好胆。”

    李妃都得夸了一句。

    “可本宫为何要入了东宫的瓮?”

    李妃摇摇头。

    她不傻,没给人做了挡箭牌的习惯。

    李妃自然是拒绝了。

    李妃这时候,也没心情跟徐采女一起赏什么园景。

    在李妃眼中,徐采女成了一个麻烦。

    “算了,这园景本宫赏够了。本宫要回了钟粹宫。你便是跪安吧。”

    李妃摆摆手,懒得听徐采女接下来的话。

    官大一阶压死个人。

    官大很多阶呢?

    徐采女遇上了李妃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李妃不想听。

    徐采女也只能恭敬的行礼,然后,看着李妃离开。

    李妃离开了。

    徐采女才是起身。

    徐采女的唇畔在此时是含了一抹的冷笑。

    “李妃娘娘……”

    李妃没答应徐采女提议。

    可徐采女知道的,这话一定在李妃的心上留了波澜。

    徐采女会等到机会的。

    其时,李妃投靠不投靠东宫?

    有区别吗?

    只有合适了。

    做棋子棋手,都是转换之间的。

    坤宁宫。

    玉荣见了嫡母。

    这一回,是玉荣给耿府上传了消息。

    然后,耿武氏才是递了牌子,得了坤宁宫的召见。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您快快请起。”

    玉荣搀扶了耿武氏。

    二人落坐后,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玉荣挥挥手,示意宫人们退下。

    “秋兰,您亲自去盯着,本宫想跟母亲说些娘俩的体己话。殿内不必留人侍候。”玉荣交代了话。

    秋兰应了话。

    然后,告退离开。

    殿中剩下玉荣和嫡母二人。

    玉荣问了耿府的近况。

    耿武氏一一讲了。

    自然一切皆好。

    “此次见了母亲,是有一事让母亲跟父亲传一个话。若是旁人,本宫是信不过的。”

    玉荣表示了,有些话很重要。

    旁人传了?

    没利益相关的,哪能相信了。

    “娘娘放心,臣妇定是守口如瓶,必不敢漏了一字半句。”

    耿武氏赶紧的保证了话。

    “嗯。”

    玉荣点点头。

    于是,她与耿武氏坐近了。

    她凑到了耿武氏的近处,小声的说道:“孙舅舅与本宫提了一事。本宫驳回了。母亲你告诉父亲,本宫是不得不驳回。”

    “父亲不妨与孙舅舅联络一下感情,跟孙舅舅暗示一二。有些事情可以做,那默默的做了,不必嚷嚷的众人皆知。”

    玉荣再三叮嘱。

    “母亲,此话你只能与父亲话。这话万万不可再说给旁人听。若不然,会给府上招来天大的祸事。”

    玉荣交代了话。

    耿武氏听了。

    “娘娘放心,臣妇明白。”

    耿武氏表了态度,一定不敢与旁人讲的。

    关于给正统帝避孕一事?

    若说玉荣不动心,那是假的。

    后宫现在的格局,就是东宫与坤宁宫,两头对持。

    这是因为东宫是国本,坤宁宫的玉荣膝下有三位皇子。

    这都是能继承了大统的。

    太子可以,其它的皇子自然也可能。

    那么,在尘埃落定前,哪人料得准结果?

    可若是正统帝又有新皇子,又不是皇后生的。

    那么,就会有变数。

    如果没变数,玉荣拿了最大的版面,有什么不好的?

    之前,在孙舅舅面前,玉荣不敢答应。

    那是因为孙舅舅来的太明显,求话的姿态,也太明显。

    坤宁宫有皇帝的钉子。

    有些话,孙舅舅那人是太医,关乎了皇帝的安危。

    玉荣要避讳的。

    可跟嫡母谈话又不同。

    这是谈些耿府的事情。

    只是要注意些,其时,不让钉子眼一个全部,这就是艺术。

    哪些可以让对方听,哪些不可以?

    这是玉荣能决断的。

    皇帝那儿,对于耿武氏的看法,那肯定不如孙舅舅这一位太医盯的紧。

    “……”

    玉荣与耿武氏交代了话。

    然后,二人谈的,自然又是别的事儿。

    秋兰那儿,在殿门口给了一些暗示。

    玉荣懂了。

    所以,玉荣转了话题。

    “母亲,府上的大哥儿学业如何?”

    玉荣关心的问了话。

    “大哥儿学业不错,老爷最近亲自己盯着,瞧着甚是满意的。”

    耿武氏对于小武氏生的儿子,感情还不错。

    毕竟,这孙儿的身上,也是流着武氏的血脉。

    再则,打小在身边看着长大的,还是有感情的。

    当然,这一份感情,肯定没二哥儿深。

    毕竟,二哥儿可是耿诺的嫡长子,是耿武氏嫡亲的孙孙。

    “大哥儿年岁与贤哥儿相当。母亲可有心,让大哥儿进宫做贤哥儿的伴读?”

    玉荣又问了一话。

    “这不必,会让娘娘为难的。”

    耿武氏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其时,耿武氏有私心的。

    真是做了皇子的伴读,那自是极好的。

    可若是大哥儿做了伴读。

    还是三皇子的伴读,这把她家的二哥搁哪儿?

    一府上,总不能出了两位皇子伴读。

    若是将来三皇子登上大宝,大哥儿是青云直上,她家二哥儿可怎么办?

    耿武氏想的多。

    她宁可让二哥儿将来做了五皇子的伴读。

    毕竟,二哥儿跟五皇子这一对表兄弟,那可是前后脚出生的,这年岁也相当啊。

    玉荣就是顺嘴一提。

    耿武氏不同意,玉荣不强求。

    “既然母亲觉得不合适,那这事儿便作罢。”

    玉荣笑一笑,也把这事情搁开。

    “娘娘,臣妇听说武家的一位小姑娘进宫陪了皇太后。那一位武姑娘可得了娘娘的欢心?”耿武氏打探了这话。

    这话问的,还是有点儿小心翼翼的感觉。

    玉荣的目光瞧了嫡母一眼。

    “母亲这话问的,是替谁问的?是武氏一族,还是耿府上?”

    玉荣这是灵魂一问。

    这是问了耿武氏的态度,这是站在武家女的位置上,还是站在耿家媳的位置上?

    耿武氏沉默了片刻。

    “武氏一族的替问,与耿府上的一问,这答案在娘娘这儿,可有什么区别吗?”耿武氏最终还是小心的求证。

    “区别甚大。”

    玉荣给了肯定的回复。

    “本宫不瞒了母亲。也让母亲做一个心里的准备。若母亲有不解的,不妨回府上,把话原原本本的跟父亲讲一讲。父亲或许会给母亲一些解答。”

    玉荣的语气淡了一些。

    “若是站在武家的立场上,本宫就得夸一夸秀秀这位小姑娘,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端是聪慧惹人疼的好姑娘。哪家的儿子能娶了这般的儿媳,真真是天赐的良缘。”

    玉荣说这话时,耿武氏听了,似乎态度上也是松一口气的样子。

    玉荣却是心中冷笑一声。

    “若是站了耿府的立场上。本宫就得说,这武秀秀看着聪慧,实则让人不喜,她越是想亲近了坤宁宫,本宫就越是心里犯恶心。”

    玉荣没掩饰了她的讨厌与憎恶。

    这话跟冰水一样的浇了耿武氏的心头,那是瓦凉瓦凉的。

    “这……”

    耿武氏声音带点儿颤抖,说道:“何至于此?”

    “因为武氏太贪婪了。”

    玉荣给了答案。

    “武氏一族出了一位皇太后,这不满足了。便是送了一位嫡女入宫,做了皇贵妃亦不满足,还谋害了圣上的皇四子,让一位皇子终身落了哑疾。”

    玉荣说这话时,目光直视了耿武氏。

    这把耿武氏看的心里凉飕飕。

    “皇贵妃没坐稳,以武嫔的位份殁了。这是皇室给武氏一族的警告。”

    玉荣说道。

    她不是什么迁怒的人。

    武嫔死了。

    她的礼哥儿的仇,自然告一段落。毕竟,人死债消。

    其它人没做什么,她也不是一人罪,全家都得诛的杀人狂。

    所以,她对其它的武家人,就当了陌生人看待。

    至多,懒得理会他们。当然,不可否认的,也是看了皇太后的体面上。说起来,贤哥儿能平平安安的,皇太后还是出了大力的。

    “惠贵妃瞧着国公府门第好,世孙争气,圣上点头同意了。武氏一族又尚了和瑞长公主。这是皇家给武氏一族的荣耀,也是给了皇太后的体面。”

    玉荣冷笑出声。

    “可武氏一族似乎还不满意,还想再出一位皇子妃?”

    玉荣伸手一指,指了寿康宫的方向。

    “武氏一族的野心,可真是永无止境的。”

    玉荣给了一个评价。

    耿武氏听了这些话。

    她想反驳什么。

    可也没理由反驳了。

    “娘娘,臣妇是嫁入耿府,做了耿家妇。便是为了臣妇的儿子、孙子,臣妇定是不会损了耿府的一份一毫。”

    耿武氏赶紧表了态度。

    她真不傻。

    “母亲,本宫信任您的。”

    玉荣也是转了语气。

    然后,母女二人又是一团和气了。

    至于刚刚关于寿康宫的武秀秀的话题,那跟没出现过一样。

    这一回。

    耿武氏得了坤宁宫的指示,一回耿府后,便把话跟耿老爷说了。

    耿老爷心中有数。

    事情如何做?

    耿老爷自然有计较的。

    一般的时候,肯定不能招待了孙舅舅。

    可若是月姨娘的忌日呢?

    这很光明正大的。

    于是,月姨娘的忌日那一天。

    在一座佛寺中,耿老爷与孙舅舅聚了一起。

    这是给月姨娘做一场法事。

    算是两家这一门子亲戚,正式的结交上。

    “月姨娘的身份,我已经在族谱上记了一笔,官府里也是备上案。她往后便是我正紧纳的二房良妾。”

    耿老爷跟孙舅舅吐了事儿。

    当然,这也是把态度摆出来。

    要做正紧的亲戚。

    这有些事情还是要做了面子功夫的。

    “妹夫出力,想是妹妹泉下有知,也必然欣慰。”

    孙舅舅这一声妹夫喊得,有点儿亏心。

    耿老爷听了,很想反驳的。

    毕竟,哪怕是正紧的二房,那还是妾。

    凭啥子叫他一声妹夫?

    如果不是想着宫里娘娘的吩咐。

    耿老爷真不会给了孙舅舅什么脸面。这一位真特么不要脸。给一根杆子,就直往上爬。

    “良诚,咱们都是读书人,还是彼此称呼一声表字。”

    耿老爷笑道:“愚兄年长一岁,表字德州。”

    “是极,是极,咱们皆是读书人,唤一声表字使得。”

    孙舅舅还是回过味来。从耿老爷的话中,品出一些异样。

    “那我便不客套。德州,你这一回找我来,怕有事情?”

    孙舅舅也是直来直往。

    此时,佛寺的后山小亭中,倒没旁人。

    连侍候的小厮,都是打发的远远候着。

    二人在不亭里,有下人摆好的小菜小酒。

    这时候,自然可以小饮几杯。

    “是有一事。”

    耿老爷不客气,说道:“良诚是否去坤宁宫求见过娘娘?还求过一些事情?”

    孙舅舅沉默片刻后,点点头。

    “若是可以,还望良诚据实以告。”

    耿老爷问了话。

    孙舅舅跟耿府的利益,那是相关的。

    这事情坤宁宫的皇后处,那是明着求了话。现在耿府上的耿老爷来问了,那消息哪儿来?

    还用多想吗?

    孙舅舅又不是真傻。

    “圣上有疾。我提了一个建议。若是可以的话,有一两全其美的法子。那便是圣上的用药中,掺合了一些避孕的药材。一滴精,十滴血……”

    孙舅舅又是推销了他的想法。

    耿老爷听懂了一些。

    “皇后娘娘不会同意的。”耿老爷肯定的给了答案。

    “是啊,娘娘没同意。”

    孙舅舅很失落。

    “娘娘有些事情是不能说,也不能做的。”

    耿老爷叹息一声,说道:“良诚,有些事情咱们可以给娘娘分忧的。”

    “圣上也不缺了皇嗣。咱们娘娘都给皇家添了三位皇子。”

    耿老爷说道:“一旦娘娘生皇子能登上大宝。耿府会受益,孙府也受益。”

    “这一切的前题,要娘娘坐镇中宫,圣上寿数长些,能长到了不满意太子为好。”耿老爷对着孙舅舅,那说的一个真诚。

    孙舅舅这时候,还有什么不懂的。

    皇后不能坏了名声。

    那么,有些事情不必皇后提了。

    其时,他可以去提的。

    悄悄的,不,是暗中跟天子暗示一翻。

    这决断,让天子自个儿拿了主意。

    孙舅舅要做的,就是让他的药方,那是无懈可击。

    至少,得过了王太医的那一关。

    可能,也要过了天子暗中让人去检验的那一关。

    孙舅舅心中有数儿。

    “德州,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明了。”

    孙舅舅有了决断。

    富贵险中求。

    如今入了富贵窝,这是享受了官老爷的舒坦。

    再回了以前的苦日子?

    孙舅舅是受不了的。

    虽然,以前的日子,做了神医让人夸。

    孙舅舅还挺得意的。

    可跟官老爷一比,以前的日子就是差了,差了那等权利的美妙。

    京都,皇宫。

    寿康宫。

    晚膳前。

    在上书房下课后。

    司马贤与弟弟司马礼一起结束了习武的课程。

    然后,兄弟俩很巧合的,就是遇上了骑射课结束,也是归来的太子。

    “给皇兄问安。”

    司马贤和弟弟司马礼一起行了礼。

    “三弟、四弟,不必多礼。”

    太子下马后,把马缰绳给了侍从,他走到了三皇子、四皇子近前,还是态度挺随和。

    “你们也结束了武课。”

    太子随口问一句。

    “是的,与皇兄一样,刚结事武课。这准备一起去寿康宫给皇祖母问安。”

    司马贤回了话。

    司马礼自然是点点头,算是附合了哥哥的话。

    “正巧,孤一道去,也给弟弟们一起去给皇祖母请安。”

    太子随口提了一句。

    太子要去了寿康宫,旁人不可能阻拦。

    司马贤、司马礼这两个弟弟自然一样。

    于是,兄弟三人是一道往寿康宫去。

    在路途上,太子还是与四皇子说了一些话。

    哪怕四皇子不会讲话。

    可太子耐心好,就是乐得这一位不会说话的,那是谈些趣事。

    说的,自然是太子在宫外的一些见闻。

    太子出阁读书。

    接受的是储君的教育。

    正统帝不会想要一个腐儒一样的儿子。

    最好是上门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不知民间疾苦,那是万万不行的。

    太子的年岁在正统帝看来不小了。

    这民间的疾苦,还是要见识见识的。毕竟,再过两年,太子一旦指婚,那可能就是能成家立业的男子汉。

    于是,太子跟两个年岁小的弟弟不同。

    他真出过宫,还去郊外的小村子里,见识过贫民是咐生活?

    在太子眼中的贫困。

    实则,这还是京都附近,是皇室眼皮子底下。再穷,穷的算这个时代的有限。

    真穷的,那是穷乡僻壤里。

    离着京都,离着承天府可选着。

    那等地方,一般都可能在朝廷的奏章与邸报里,可能都没漏过脸的。

    毕竟,没啥子突出来,可以拿来讲一讲的。

    穷,是这一个时代的普遍。

    都穷了,自然就不需要大讲特讲。

    只有富,才是少数的。

    寿康宫到了。

    太子与四皇子凑得近些。

    三皇子的眼神里全然的平静。

    他不觉得太子这般做了姿态,就真的能坏了他的心境。

    毕竟,他和四弟打小一起长大的。

    四弟与他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他们皆是嫡出的皇子。

    太子呢?

    司马贤哪怕知道的,太子是长兄。

    可司马贤还是有一种感觉,他不比太子差。或者说,周围的人都在用一种态度告诉他,他与太子之间,都是彼辈难相融的态度。

    毕竟,他们一个是东宫储君。另一个是储君最大的威胁。

    对于自己的身份,司马贤还是有一定的认识。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你们三人一起过来,倒让寿康宫热闹起来。快快起身,坐。”皇太后的态度很和蔼,一幅慈祥老祖母的样子。

    三人谢了话。

    然后,落了坐。

    皇太后的目光,在太子的身上看了一眼。

    “太子长大了,瞧着也快到指婚的年纪。”皇太后这般一说。太子听了,只是笑道:“指婚乃是大事,全听父皇的旨意。”

    “嗯,你是好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定是知道了孝顺你们父皇。”

    皇太后夸了太子。

    太子听了这话,也是一笑。

    皇太后的目光,又是挪了三皇子、四皇子的身上。

    “你们想是学习一天,肯定也是累了一天。”皇太后说道:“恐怕饿了吧?哀家让人备了你们爱吃的,晚膳有你们这些孩子陪着,哀家用饭都香。”

    “能陪了皇祖母一起用膳,我们吃着也香。”

    司马贤忙是回了话。

    司马礼点点头。司马礼话不能讲,他最长做的,就是点头,又或摇头。

    至于比划了手势?

    不存在的。

    他宁可写了小纸条。毕竟,他的身上,随时都是揣了纸条的,以及能写字的碳笔。

    简单,也方便与人交流。

    不过,更多的时候,能不写了纸条,司马礼也不会写的。

    沉默,少表态。

    何尝不是这一位四皇子的保护色呢。

    哥哥的出色,他的安静,只是一种皇子的成长罢了。

    因为,他无害,所以,大家伙在他的面前,总会露出了更多的特色来。

    这些观察,四皇子看的仔细。

    他总是一个人细细的品味。然后,做一个看客。

    又或是,他习惯了,给三哥当一个陪衬?

    晚膳后。

    太子留了下来,还是借故与四皇子多说说话。

    “皇祖母,您与三弟谈些趣事儿。孤就借走了四弟,孤可知道了四弟欣赏绘画。孤那儿得了一些孤本,想找四弟去品品画。”

    太子这般的表态。

    好明显的,对待两个弟弟的差异表现。

    皇太后听了,却是沉默了片刻。

    然后,皇太后笑道:“礼哥儿,你可想去?”

    司马贤从未曾这般的觉得,太子大哥是不是想抢了他的弟弟啊?

    他心中有一种感觉,就是不乐意的。

    可司马贤更懂的,他的弟弟是弟弟,不是一个奴才。

    弟弟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得尊重了。

    这是母后的教导,他们是兄弟,也要相互的尊重。

    于是,司马贤沉默了,他等了四弟的回答。

    这表示了,他的尊重。

    “……”

    司马礼没有回话,他只是点点头,算是给了回复。

    太子见状,笑了起来。

    “等四弟品了画,孤可会赠了四弟,让四弟挑了喜欢的。”

    太子又是圆了场。

    然后,在司马贤的失落中,他的四弟跟太子离开。

    寿康宫内。

    皇太后笑道:“贤哥儿,你这脸色不好看,可是心中不舒坦?”

    “没有,皇祖母,您说笑了。”

    司马贤掩饰了心中的想法,他说道:“太子是我的皇兄,四弟是我的兄弟。他们一起品画,我陪了皇祖母,这没什么不好的。”

    “他们一起谈了兴致爱好。你在这儿,陪哀家一个老婆子。你倒是得无趣些。”

    皇太后却是笑了。

    “怎么会?俗语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这可是多亲近了皇祖母,多得皇祖母的教导。”司马贤嘴里说的话很甜。

    皇太后是受用的。

    倒底这是抚养长大的孩子,皇太后总要格外的偏爱几分。

    “秀秀,来,见过你表兄。”

    祖孙二人说些话时。

    武秀秀又亲自的奉了茶来。

    然后,皇太后招招手。

    这算是给二人创造了独处的时光。

    “姑祖母。”

    这等私下的时刻,武秀秀才称呼又不同。

    “表哥。”

    武秀秀在见到了三皇子时,还是唤了一声,也是又羞又怯的。

    “表妹。”

    当着皇太后的面,司马贤很给了武秀秀的体面。

    那态度也是和善的。

    “说起来,你们这一对表兄妹,倒是见面的少。怕这是头一回,这般亲近了。”

    皇太后笑说了话。

    “往日,秀秀表妹许是避讳了一些。俗语云,男女七岁不同席。”

    司马贤在寻了话,是想避开一些的。

    司马贤不傻。

    他当然懂得坤宁宫中的母后态度。

    秋兰姑姑暗中给了一些提示。

    母后没讲什么。

    可秋兰姑姑是母后的心腹。

    秋兰姑姑的话,未尝不是母后的意思。

    司马贤跟四弟的感情好,所以,在面对着武秀秀时,那脑海里总会浮现了秋兰姑姑的话。

    于是,对于四弟的感情越深。

    这面对着武秀秀时,就是越是尴尬。

    毕竟,四弟的哑疾,武秀秀的姑姑,那一位武嫁可是罪魁祸首。

    “……”

    武秀秀是一个真真聪慧的女子。

    哪怕是一个小少女呢。

    她能敏感的查觉了,别人待她的态度。

    这一个皇宫中,除了寿康宫外,其余人都不是欢迎她的。

    她哪怕出身高贵。

    她的父亲只是国公府的次子,可她的父亲也有一个轻车都尉的爵在身。

    好歹是爵爷的嫡长女。

    又是国公的嫡长孙女。

    皇太后是武秀秀的靠山,哪怕如此呢,武秀秀跟她的姑姑不同。

    她是真真的温柔和善性子。

    又或者说,她是一位真少女。

    进宫后,又是见过了三皇子。

    三皇子的出众,那一片心湖里,自然拔了一根弦。

    明明少女年岁浅。

    可就是羞怯中,动了一片心意。

    在意了,自然就想表现了自己,在对方的心中落了一个好。

    于是,她想讨好了三皇子。

    更想讨好了三皇子身边的人。

    皇太后是支持的。

    有皇太后这一位姑祖母的支持,武秀秀的行动,哪怕有些人不高兴,可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这一回。

    武秀秀在三皇子的身上,却是受了打击。

    因为,她发现,她的讨好,似乎成为了对方的负担。

    可皇太后瞧来。

    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毕竟,万事开头难。

    于是,三皇子要离开时,皇太后发话。

    “秀秀,你替哀家送一送贤哥儿。”

    “诺。”

    武秀秀应了话。

    她从来不会反驳了别人的话。

    或许,她就是这般的习惯了,把别人给的压力,全是担在了自己的身上。

    在离开了寿康宫的大殿门时。

    三皇子转了身。

    他瞧见了,还在大殿门前,一直候那儿的武秀秀。

    对方执了一盏宫灯。

    那模样立那儿,很是静然独立。

    三皇子明明走了几步,此刻,又是回身。

    “你……”

    三皇子想说什么,最后,挥挥手,让近前的侍候宫人,全部退开。

    二人离得近。

    三皇子才说道:“表妹,你是一个好女孩。只是咱们不合适。”

    三皇子倒底少年心性,还是不想对方为难了。

    毕竟,给别人尴尬,也是让自己挺尴尬的。

    武秀秀听懂了三皇子话气里的一些怜悯之情。

    武秀秀抬头,她的眼眸中,全是一片温柔。

    似乎一汪的秋水,带着脉脉的情义。

    欲语还休。

    “表哥,我让你为难了,真抱歉。”

    武秀秀道歉了。

    “其时,你不必介意什么,也不必可怜我什么的。我进宫了,是奉了家族的使命。等有一日,表哥娶妻了,想是家族就会放弃了我这一颗棋子。到时候,表哥就不必再见到我这一个讨厌人。”

    武秀秀说了大实话。

    如果她没本事,拢不住三皇子的一颗真心。

    那么,想来等三皇子娶了三皇子妃,家族失望了,她就应该被放弃了。

    到时候,三皇子解脱了。

    她呢?

    她如何重要吗?

    或许不重要吧。

    武秀秀活到现在,她真的没什么特别想争的。

    哪怕心悦了三皇子,这一个“心悦”上也要打一个问号的。

    一切一切,全是别人强加到她身上的。

    她真想要什么?

    武秀秀自个儿也不知道的。

    荣华富贵?

    在国公府时,她是嫡出的姑娘,她享受了国公府里的最好的一切。

    进宫后,有皇太后的撑腰,所以,她真的不缺什么。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至少,武秀秀见识的,都是美好的一切。

    哪怕,有些人不想她亲近了三皇子。

    比如皇后娘娘。

    可皇后娘娘待她的态度,也是和蔼的。

    至少,武秀秀这般认为的。

    那么,还强什么呢?

    武秀秀就是顺着别人的意思,然后,过了自己的生活。

    “……”

    于是,三皇子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说话了。

    这一位表妹似乎看着活得累,也许,对方是活得明白呢?

    宫里没傻子。

    这不,三皇子不劝话。

    “是我糊涂了。表妹是极聪慧的,也不需要我开解什么。”

    “不,我要谢谢表哥的关心。”武秀秀笑了,她一笑如春花盛开,她说道:“表哥是真心待人,待我也是一片赤诚。”

    “这一片真诚,我如何都会记于心上,心里感恩的。”

    武秀秀说的认真。

    然后,三皇子离开。

    离开后,他忍不住的,又回望了一眼。

    这一眼,让三皇子确认了一件事情。

    这一位武表妹是不同的。

    跟宫里其它的女子,皆不同吧?

    武秀秀一直到了三皇子的背影瞧不见,然后,才是进了宫内。

    等回了正殿。

    见到了皇太后时。

    武秀秀把发生的事情,都是告诉了皇太后。

    “嗯,你是一个聪慧的好孩子。往后与贤哥儿的相处,一定要一片真心。真心啊,才能换了一颗真心。”

    皇太后对着武秀秀说道。

    “全听姑祖母的。”

    武秀秀点点头,也是回的认真。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05 23:45:37~2020-09-06 23:47: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狗急跳墙的兔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