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99章

第9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太医得了玉荣的话, 当即就是回话,道:“娘娘放心,臣必不敢辱没了圣上与娘娘的敬重。”

    孙太医的态度给的很明白。

    玉荣点点头, 算是满意了孙太医的态度。

    尔后, 玉荣也不留了这一位。

    孙太医告退了。

    只是在玉荣心中,还是有计较的。

    于是, 她吩咐了秋兰。

    “给耿府上传信儿。告诉本宫的父亲,差人盯紧了孙府。耿府往后的一举一动必要仔细。若是有人为难孙府,自然是出手帮衬。若是孙府上有人敢辱没了圣上与本宫的看重, 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么, 也不必留情。本宫是能做到大义灭亲的主儿。”

    玉荣的话交代的很清楚。

    孙太医这一位便宜舅舅, 如果真是本份的当官。

    那么,不介意扶持一把。

    若是敢乱来?

    自然就是抢先灭了祸根。

    如此还能挣得一个好名声。

    “奴婢明白。”

    秋兰应了此事。

    这事情交代给耿府上。

    玉荣就算放下心来。她很清楚的,有了她这话, 往后耿府肯定跟拿了放大镜一下的盯紧了孙府。

    倒是孙太医这边得了大好处。

    他这在太医院里当官,当得也是被人有意无意的在打探了。

    他这根脚是什么?

    是什么?

    如果是以前的话,孙太医恨不能把他是皇亲国戚的身份,那是显摆显摆。

    那时候, 可没人乐意来巴结了孙太医。

    现在嘛?

    真得了大好处时。

    孙太医反而想低调了。毕竟,这没沾上关系时,恨不能全天下知道。

    真的实际把关系拢到手上。

    又恨不能藏起来。

    为何?

    就怕真给坤宁宫的娘娘招了麻烦。

    毕竟,坤宁宫的娘娘往后可是孙府的靠山。

    孙太医在太医院里的这些冷板凳, 可不是白做的。

    那些流言扉语的,孙太医没少听。

    东宫与坤宁宫的关系,可是紧张的要命。

    就是面合心不合的。

    孙府。

    等着一天的差事下衙后。

    孙太医一回去。

    孙太太就是满面笑容。那是凑到孙太医的跟前。

    “老爷,您辛苦了。”

    孙太太在自己的夫君面前,都是巴结了话。

    “可是收到了圣旨, 得了皇家的赏。”

    孙太医淡然一句。

    这显出了孙太医的高手莫测啊。

    孙太太的眼中,她是不懂枕边人了。

    多少年了。

    原以为她一辈子就是一个小药铺子掌柜娘子的命。

    哪料想啊,一朝做了官太太。

    这老爷的官途也好,这一升再升。

    孙太太能不高兴吗?

    特别是这一回圣旨来了。

    她做了诰命,府上还得了新宅子,新庄子。

    孙太太这官太太当的有滋有味了。

    特别是今个儿圣旨传了后,周围邻里的巴结。这让孙太太特别的受用,真是年轻十岁都不换。

    那等被人捧了滋味,实在美妙。

    孙太太也是明白了,为何那般多的女子就想嫁一个官人。

    这不,官太太啊,想一想今个儿邻里的巴结。

    以及好些个商人妇给递了贴子。

    那些人里,送上的厚礼。

    孙太太收了,可她不敢拿了主意的。这不,就要求了孙太医给一个答案。

    “老爷料事如神。今日得了圣旨,得了皇家的赏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也送了贺礼。我这有人名与礼单子。那些贺礼全在厢房里搁着。一切都要老爷做主。”

    孙太太哪怕真眼馋了那些厚礼。

    这可是孙太太活了这一辈子啊,头一回见得这些富贵与奢侈。

    “让我仔细看看,是得琢磨琢磨。”

    孙太医心中有计较。

    这些贺喜,不是谁都可以收下的。

    当然,有些人的收了,还要想法子等着别人有什么喜庆事儿时,那要一一还礼。

    不是说,收了礼,就真真能搁开的。

    孙太医如今也是自持了身份,还是想的挺美的,也想的挺多的。

    晚间。

    看完了礼单。

    “那些商户送的,收下便是。”

    对于这些没地位的,孙太医一点也不心虚。

    “倒是这些大人们的礼,还是要琢磨一下。那贺礼与单子要留着。以备咱们府上还记。必不能忘了。”

    孙太医叮嘱了话。

    “老爷放心,必不会忘了。”

    孙太太赶紧回了话。

    晚饭后。

    孙太医又是考校自己孩子的功课。

    孙太医的膝下有两女两儿。

    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了。

    现在膝下的,就是一个小儿子。至于长子?

    长子夭折了。

    这也是孙太医的心病。

    堂堂一位大夫,当年为了救治县中的一位官太太。

    然后,搁担了自己的长子病情。

    官太太是治好了。

    官老爷府上也给了赏赐。

    那又如何呢?

    长子的病情给担搁了。

    然后,夭折掉一个儿子。

    如今这小儿子在孙太医眼中,就是稀罕的。

    毕竟,这在孙太医看来,就是一根独苗苗。

    “今日的字练的不错,还需要继续努力。”

    孙太医品评了儿子的大字。

    当然,孙太医的学问算不得多深。

    他这评价,也就是顺嘴一提。

    当然,在孙太医的眼中,儿子尚年少。

    一个七岁的童子,倒也不必要求更多。

    “……”

    孙家小郎在父亲跟前,却是一板一眼儿的。他说道:“父亲,儿子的学问要进步,还得有名师才成。”

    “做学问,无名师指导,哪能学得真本事?”

    孙家小郎的学问,当年未来京城时,是县中的私塾就读。

    要说先生多高的学问?

    那不存在的。

    现在嘛,孙府一安置妥当。

    关于孙家小郎的进学一事?

    孙太医也是多有考量的。

    这考量的对像,自然就是耿府的那一位长孙。

    这二人的年纪,还是差不离的。

    若是能一起进学。

    也是拉近一下耿府与孙府的有关系。

    至于耿府乐意不乐意?

    孙太医是琢磨了,这皇后娘娘都认了娘舅。耿府应该不会拒绝他的好意?

    孙太医想的多。

    他可是思考了许多的事情。

    耿府。

    耿老爷收到了宫里的消息。

    “倒不成想,娘娘认了这一门亲戚。”

    耿老爷是真有点惊讶的。

    这等认了娘舅,安氏一族那边的话,耿老爷就得出面了,得好好安抚一下。

    “如今事情出来了,娘娘认下一门子亲戚。老爷,安氏一族那这儿怕老爷要亲自安抚一二。”耿武氏也是说道。

    “不怕。”

    耿老爷倒是挺自在。

    “咱们耿府的富贵摆这儿。安氏一族都是商人出身,他们最会衡量得失。”

    对于商户?

    耿老爷是看轻几分的。

    耿老爷这等态度,是这一个时代的常态。

    谁让商人在权利面前,那些金钱啊,太多了只是祸根呢。

    钱,在这一片土地上,那是永远大不过权。

    耿老爷说道:“倒是娘娘让咱们盯紧了孙府,这事情还得办了。”

    “娘娘这是又要用,又让盯紧了。老爷瞧着,娘娘是何用意?”耿武氏寻问了话。对于宫里的娘娘,这一位名义上的继女,耿武氏可不敢怠慢的。

    关于皇后用意,耿武氏肯定要摸清楚。

    也免得哪儿犯了皇后的忌讳。

    “娘娘心慈,亲娘舅自然要认了。富贵给了,可若是有人敢在富贵日子里,还是给娘娘抹黑了。那么,咱们身为娘娘的长辈,就应该出头,把坏了娘娘清誉的给摁下去。让其不得翻身。”耿老爷这话说的,那是掷地有声。

    “原来如此啊。”

    耿武氏懂了。

    这二人商量了孙府的事情。

    耿武氏也有了打算。

    关于孙太太那边,得了合适的机会,还是要下了贴子。

    彼此还需要走动。

    可这机会,也得挑了。

    倒是孙府这边。

    孙太医在家事上,已经拿了主意。

    那么,他的用心,全搁到了公事上。

    关于皇帝的头疾,孙太医准备用心的钻研了。

    那是如何治了这头疾。

    坤宁宫。

    玉荣这儿最近还是热闹的。

    为何?

    关于今年的大选,这不,就有人乐意进宫来打探了主意。

    其时,这些人的用意为何?

    玉荣很清楚。

    太子的年岁搁这儿。

    这些人真正想问的,是不是要选了储君的未来嫡妻。

    对于坤宁宫与东宫有矛盾。

    这是明眼人的共识。

    那又如何?

    真是操办了大选,这要皇后出面的。

    这不,很多家族还是要愿意赌一赌,想投资了东宫的太子。

    “看来啊,这人心浮动。”

    玉荣搁了手中的名单,她是淡然一笑。

    “再是人心浮动,也是在娘娘的预料之中。”

    秋兰恭敬的回了话。

    “就怕这些人忙碌来,忙碌去,到头一场空。”

    玉荣冷笑。

    “圣上可是搁了话,今年选的,除了进宫的嫔妃外,就是给宗室配了嫡妻与侧室。想入选东宫,还得等上三年。”

    玉荣的唇畔,只有冷笑。

    再等三年啊。

    那时候,太子十五岁。

    这真是少年俊才,最好时光。

    那又如何?

    有这三年的时间,玉荣很放心,她能挣得更多的主动,更多的良机。

    “娘娘说的是。”

    秋兰附合了一句。

    在这看了名单,心里有数儿。

    玉荣起身,笑道:“走吧,咱们去寿康宫。”

    玉荣准备去寿康宫。

    原由啊?

    皇太后最近身体不太好,病了一场。

    人嘛,上了年纪,病了也正常。

    可搁了皇太后的身上,那就是宫里举足轻重的大事。

    玉荣做为儿媳,按说应该侍疾。

    可皇太后有话,让免了。

    她喜欢了清静。

    所以,哪怕不侍疾,这常去寿康宫探望,还是必需要的。

    寿康宫。

    皇太后刚用了药汤,乃是娘家的侄孙女武秀秀侍候的。

    就是漱了口,又是坐了小榻上,准备养养神时。

    有宫人禀了话。

    “皇后娘娘来了。”

    皇太后听了禀话,就是笑道:“请皇后进来吧。”

    “秀秀,你去替哀家迎一迎。”

    皇太后还是给侄孙女创造了机会。

    对于皇太后而言,若是武家想推了女儿进宫。

    还是想做了皇后的儿媳。

    那么,自然要讨了皇后的欢心。

    若不然,这皇后做为婆母,有的是法子收拾了不合心意的儿媳妇。

    “秀秀遵旨。”

    武秀秀应了话,福一礼后,便是离开。

    在殿门外。

    武秀秀见到了皇后。

    她福了礼,道:“臣女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对于皇后,武秀秀的耳中,听了许多。

    其时,关于皇后跟武家的渊源,武秀秀更是知道的。

    皇后的嫡母,乃是武氏女。

    皇后上位,有皇太后这一位姑祖母的支持。

    皇太后还是抚养了,皇后所出的三皇子。

    总归,皇后与武家的关系可是谓是错综复杂。

    倒是关于四皇子的哑巴一事,在宫里忌讳很深。

    可一事,武秀秀同样得了武嬷嬷的指点,知道这里面有她的姑母掺合。而她的姑母武嫔也是因为这里面犯了错,以致于给圣上留了不好的印象。

    后来一步错,步步错,落一个不怎么好的收场。

    想做了皇后娘娘的儿媳。

    武秀秀当然想。若不然,她不必进宫。

    便是她不想。家族给了她这样的责任,她就得担起来。

    得家族奉养,有时候,家中的女儿没什么退路的。

    “平身。”

    玉荣淡淡的回了一句。

    武秀秀是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

    容貌很不错。

    性子吗?

    目前瞧着的,也是挺好的。

    在讨好了玉荣这件事情上,这姑娘很努力。

    武秀秀好不好?

    依着玉荣观察所得,是一个挺好的小姑娘。

    可有了礼哥儿的事情在前。

    玉荣心中有一个疙瘩。

    因为如此,玉荣待武秀秀的态度,就是疏远而礼貌的。

    疏远,是不想处了什么感情。

    礼貌,这是给了皇太后的。

    “皇后娘娘,您里面。皇太后知道您来了,甚是高兴的。”

    武秀秀恭敬的说了话。

    她引了路时,态度摆得挺低的。

    这小姑娘一直的做派,就是在皇后跟前小心且掬礼。

    “劳烦武姑娘了。”

    玉荣淡然一笑。

    进了殿中。

    玉荣见到了皇太后。她福一礼,笑道:“儿媳给母后请安。”

    “皇后,不必掬礼,坐。”

    皇太后指了旁边的椅子。

    玉荣得了话,也便是起身,在旁边落了坐。

    宫人奉了茶水点心。

    玉荣没饮了茶,她只是拿了茶盏在手中把玩一二。

    “母后瞧着气色好了许多,想是近日里,太医开的方子甚好。再是好好的调养,母后必然就痊愈了。”

    玉荣捡了好话讲。

    “一些老毛病了。你和天子就是大惊小怪了。不必在意,这点子小毛病本来就应该惊动了众人。哀家养一养,必然会痊愈的。”

    皇太后看的淡然。

    人老了嘛,哪能没点儿小毛病的。

    “母后自然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玉荣也是陪了笑脸。

    二人这话说些话。

    皇太后就是讲了关于大选的事情。

    “哀家也听说了,好些人都去坤宁宫拜访了皇后。你是受累了。”

    皇太后提了话头。

    “是啊,各府上也是关心大选。”

    玉荣回了话,道:“就是大家伙关心的,还是国本。”

    这国本指的什么?

    自然是东宫的储君。

    “她们都是一个个在富贵面前花了眼睛。”

    皇太后轻轻摇摇头。

    这话说的不寒碜。

    玉荣听了,心中想笑。

    莫说别人。

    武家在富贵面前,不也花了眼睛。

    若不然,当年何必送了武嫔入宫?

    武嫔之后,现在又搭头了一个武秀秀入宫。

    为了什么?

    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然,心里想归想,话可不能这般讲。

    “母后说的是。”

    玉荣笑回了话,她道:“只是圣上有吩咐,今年大选,不会挑了太子妃的人选。”

    “对于东宫太子妃的人选,圣上甚是看重。儿媳这儿可不能插手的。圣上那边似乎都有打算了。”

    玉荣淡然的提了提。

    皇太后颔首。

    “太子是国本,是应该天子一言而决。皇后你不管,想也是天子有决断。”

    皇太后的态度,那是一如即往的,那是站位天子。

    “儿媳就怕了,有许多人家要失望了。”

    玉荣笑了。

    “你这话,倒是实在了。”

    皇太后也是笑了。

    婆媳二人说些话。

    然后,时辰便是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瞧着近了午膳的时辰。

    玉荣才是起身,跟皇太后告辞。

    “儿媳打扰母后这般久。眼瞅着时辰不早了,儿媳这便告退。”

    玉荣起身福礼。

    “去吧。你也是后宫之主,陪我这老婆子聊这些久,你肯定又是忙碌了事情。哀家就不留了你。”

    皇太后给了态度。

    那态度是亲切的。

    “秀秀,替哀家送一送皇后。”

    皇太后对着娘家的侄孙女吩咐了一句。

    “诺。”

    武秀秀应了话。

    武秀秀亲自送了皇后。

    待皇后要离开了寿康宫时。

    武秀秀还是从旁边的小宫女手中,拿了一个食盒。

    “此是小女亲手做一些点心,皇太后吃了,瞧着说好。小女这才大胆,备了一匣子呈给皇后娘娘。”

    武秀秀的脸上,还有一点儿的小忐忑。

    “武姑娘亲手做的。”

    这真是亲手做的?

    玉荣有点儿不相信。

    不过,既然对方这般讲了,她全当真的就是。

    不给武秀秀脸面,也要给了皇太后体面的。

    “如此,倒是谢了武姑娘一翻美意。”

    玉荣浅浅一笑,吩咐了话,道:“秋兰,收下了武姑娘的这一份点心吧。”

    “诺。”

    秋兰应了话。

    然后,秋兰提步上前,拿了武秀秀的食盒。

    这一匣子的点心收下了。

    玉荣便是坐了凤撵离开了。

    武秀秀还是等在原地。

    一直到皇后一行人都是远远去了,背影也不见。

    武秀秀才跟身边的小宫女提了一句话,道:“走吧,咱们回殿里。”

    小宫女应了话。

    寿康宫的殿中。

    武秀秀归来。

    皇太后问道:“哀家问你,你觉得,你做了皇后的儿媳。可有把握?”

    “回姑祖母的话,侄孙女一定尽全力,必不负了家族所期望。”

    武秀秀能如何?

    她只能一直向前,她没有退路的。

    “嗯,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家族的期盼。”

    皇太后只能说这么一句。

    “去吧,你还有功课,也不必在哀家这儿候着。你且用心,好好学习。想当一个皇家的儿媳,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皇太后这儿,哪需要一个小丫头的侍候。

    更多的时候,武秀秀是有师傅教导的。

    皇太后就是给武秀秀搭了一个梯子。她能爬多高?要看了她自个儿的本事。

    “诺。”

    武秀秀应了话。

    等武秀秀离开后。

    皇太后看了殿门口许久。

    皇太后挥挥手,把侍候的宫人们,挥退了下去。

    她此时,就跟心腹的武嬷嬷说些话。

    算是聊天,也算是一些开解。

    “嬷嬷,你说说,哀家这侄孙女能让家族的期盼成真否?”

    皇太后淡淡开口问道。

    “太后娘娘是觉得哪处为难了?”

    武嬷嬷寻问道。

    “皇后的态度,嬷嬷,你也看出来了吧。”

    皇太后说道。

    皇太后的眼神很好,耳朵也灵敏着。宫里的消息,皇后的态度又没瞒了人。

    皇太后哪能不知道?

    “这……”

    武嬷嬷迟疑了片刻,才说道:“奴婢瞧出来了。皇后娘娘似乎不想要一位武家的女子做儿媳。”

    “为什么?”

    皇太后又问。

    “怕是为了武嫔娘娘跟四皇子的事儿。”

    武嬷嬷这时候不忌讳什么。在皇太后的跟前,也不必忌讳。

    “是啊,哀家那一位好侄女,人殁了。却给家族留了一个麻烦。”皇太后一声的叹息。皇太后说道:“可越是如此,哀家才越想撮合了贤哥儿与秀秀这一对。”

    “如此,才给武家留一条退路。至少,哀家百年之后,有秀秀这么一个儿媳在,皇后总要顾及了她与贤哥儿的母子情份。这里面就好操作了。”

    皇太后不傻。

    当初能扶持了。

    当初会抱养了三皇子。

    皇太后可是出力的,自然也要回报的。

    没什么是白白的付出。

    这世间没那等不求了收获的傻子。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皇后不满意了姑娘,那么,让姑娘讨了三皇子殿下的欢心?”

    武嬷嬷心中愰然大悟。

    “儿大不由娘。”

    皇太后感慨了这么一句。

    武嬷嬷懂了。

    坤宁宫。

    玉荣一回来后,那武秀秀送了一匣子点心。

    玉荣从秋兰手中接了过来。

    她打开了。

    点心做的精致,看着真用心的。

    “倒是瞧着不错。就是不知道这里面……那一位武姑娘用了多少心思?别是挂一个名儿。”

    玉荣声音里带着调坎的味儿。

    “娘娘,奴婢差人打探过,这做点心时,腾房里就是让宫人烧了火,旁的倒真是武姑娘自己动的手。”

    这事情挺传奇的。

    这不,秋兰都听了几耳朵。

    “哦。还真是自己亲手做的。”

    玉荣有点儿兴趣。

    她使人拿了一双筷子。

    然后,夹了一小块点心,尝一尝味儿。

    “倒确实不错。”

    玉荣给了一个评价。

    然后,这一匣子点心的结果,自然就是收起来。

    继续吃?

    不存在的。

    尝过一口,玉荣就算是给了面子。

    它们的命运,至多,就是搁坏了。

    然后,报废的命运。

    午膳。

    玉荣又见到了贤哥儿、礼哥儿。

    一家人用了午膳时。

    把逸哥儿也是抱出来,还是在小摇篮里,那是让小孩儿一饱眼福的看着大家伙用膳。

    午膳罢。

    玉荣就是让两个大儿子们陪着弟弟玩耍片刻。

    也算是让孩子们培养一下感情。

    “等过些日子,你们弟弟会喊话了。到时候,可得叫他喊了哥哥、兄长。”

    玉荣笑着对贤哥儿、礼哥儿说了话。

    “那可好,我和四弟可等着五弟喊了哥哥。”

    司马贤也是挺想快些听了五弟喊哥哥。

    司马礼在旁边还拿了小玩具,在逗弄了弟弟玩耍。

    六个月大的孩子,这会子,可不是爬着,那是伸了手,去逗闹了哥哥手中的小玩具。

    司马礼是好兴致的。

    这会子,跟小小的人儿,还是玩的开心。

    “四弟瞧着是喜欢五弟的。”

    司马贤给了一个评语。

    “你四弟是一个好哥哥。”

    玉荣也是附合了话。

    许是得了哥哥和母后的夸。

    司马礼还是红了脸。

    哪怕如此呢,他还是凑在小摇篮边,还是继续的跟弟弟玩耍。

    这等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司马贤、司马礼哥俩,很快跟母后告辞。

    玉荣就是抱着逸哥儿,还是摇摇他的小手。

    “来,逸哥儿,跟哥哥们道别。”

    玉荣笑着说了话。

    “母后,明个儿儿子们再来请安。”

    “逸哥儿,哥哥们去上学,你得陪了母后。”司马贤笑着说了话。他也是逗弄了一下五弟。

    司马礼也是的,逗弄了一下五弟。

    然后,司马礼才是跟三哥一样的行礼后,哥俩一起离去。

    晌后。

    玉荣本是要去了乾清宫的。

    哪料想,她的娘舅孙太医求见。

    玉荣想了想,还是见了这一位亲娘舅。

    坤宁宫。

    孙太医一来,打的旗号是给五皇子请了平安脉。

    这自然是也真的给五皇子请了平安脉。

    结果嘛,五皇子不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他是身体倍儿棒。

    “去,五皇子也玩累了,去哄一哄五皇子午睡。”

    玉荣跟奶嬷嬷吩咐了话。

    然后,五皇子就由得照顾的人,那是抱去了偏殿。

    在坤宁宫的偏殿,可有五皇子的寝屋。

    殿中。

    除了玉荣的心腹秋兰、梁嬷嬷外。

    旁的宫人们,都让打发了出去。

    “说吧,舅舅可有什么事儿。”

    玉荣瞧着这一位舅舅的做派,也便是不转移什么话题。

    那是直接的问道。

    “臣有一事,还得娘娘拿一拿主意。”

    孙太医的态度很恭敬。

    “讲。”

    玉荣淡然说道。

    “圣上的头疾,一直是治标不治本。臣多翻的查了医书,也是结合多的行医经验。这总算是开出了几道方子。”

    孙太医先给自己表了功劳。

    他表示,他真的为了天子的头疾,那是努力。

    玉荣的目光,在秋兰、梁嬷嬷的脸上扫过。

    “此事你二人知道了,往后闭紧了嘴。此事若漏了风声,一旦传一言半语,便是杀头的大罪。”

    玉荣警告了话。

    “奴婢不敢。”

    秋兰、梁嬷嬷不傻,当然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玉荣的目光盯着舅舅孙太医说道:“舅舅,你往后说话,也要注意了。这是坤宁宫,本宫能压一压。若是旁处,让圣上知道的话,你便是本宫的舅舅,也是讨不了好。”

    “臣糊涂了。”

    孙太医反映过来,忙是求饶。

    “娘娘,臣一片忠心,臣真是有事求了娘娘决断。”

    孙太医赶紧的,说了他来的目的。他道:“娘娘,这几道方子,各有优劣。臣不敢下结论,要让娘娘先给一个态度。”

    “治本,臣是无能。可治标的话。圣上之症,要么开了清心之方,戒色养神,以充本源。要么求一时舒坦,但会有碍寿数。”

    孙太医很无奈。

    “这真没两全的事儿?”

    玉荣问一句。

    两全在哪儿?

    玉荣会这般问了,是因为玉荣很清楚了。

    就皇帝的个性。

    让他做和尚?

    可能吗?

    不可能的。

    至于说,一时图舒坦,做一个短命的天子。

    莫说皇帝不乐意。

    玉荣也不乐意的。

    皇帝的寿数短了。

    于她有什么好处?

    真正得了好处的,那会是东宫的太子。

    “不行。”

    玉荣肯定的说道:“圣上乃是天子,如何敢碍了圣上之寿数。”

    “舅舅,有些事情不可以做的。要知道,圣上用药,太医院可有记录。一旦查实,这给圣上用的药,那是害了圣上的寿数,这是杀头诛族的大罪。”

    玉荣的话,说的有点儿冷。

    孙太医听了,也是浑身一抖。

    “娘娘,臣就是如此为难,才来求了娘娘。”

    孙太医想哭。

    给皇帝治病,就是如此的难啊。

    皇帝要见了效果。

    他能怎么办?

    “……”

    玉荣沉默了。稍片刻后,玉荣说道:“舅舅再想一想两全的法子。”

    “……”

    孙太医觉得他好为难。

    可这等为难,孙太医觉得他表现出来了。

    那么,是不是可以实施了他真正的想法。

    “其实……”

    孙太医有点儿吞吞吐吐的。

    “一滴精,十滴血。如果闭了关锁,不遗失掉生育后代的种子。许是能稍稍的固本培源。”孙太医含糊的说了话道。

    玉荣听了,差点满面黑线。

    孙太医这话说的,就差说了,让正统帝避孕?

    这话玉荣能去讲吗?

    肯定不能的。

    那会让正统帝怀疑她的用心啊。

    要知道了,正统帝膝下的四个儿子,除了太子全是她生的。

    这如何不让怀疑她的立场?

    “此事不可再提。”

    玉荣肯定的给了一句话。

    玉荣说这话时,目光还是扫了殿门口的方向。

    为何这般说?

    因为玉荣得了信号。

    外面有人偷听啊。

    这坤宁宫是玉荣的寝宫。

    她可是很努力的清洗了好几遍。

    除了正统帝安的钉子,其它的,她给清理了。

    “娘娘。”

    孙太医还想再提。

    其时,这是孙太医思了许久。

    思考出来对坤宁宫最有利的法子。

    孙太医也有小心思的。

    如果皇帝为了治病,这往后达成避孕的效果。

    那么,除了太子外。

    其它的皇子,全是他嫡亲外甥女生的。这多好啊。

    这等美事。

    孙太医翻来复去的,那是想了许久。

    为了可行性。

    孙太医可是埋在纸堆里,在医书之中,查了许多的资料。

    可谓是付出良多。

    为的什么?

    为的就是皇后以及皇后生的皇子们的地位。

    哪料想,一片忠心错付。

    皇后没领情。

    “舅舅。”

    玉荣喊了话。

    “有些事情,咱们不能做了决定。”

    玉荣肯定的说道:“舅舅再是辛苦,去查一查两全其美的办法。”

    “去吧。”

    玉荣摆摆手,示意她的舅舅可以离开了。

    带了满腹的委屈,孙太医告退了。

    玉荣能做的,就是揉一揉额头。

    这等美事?

    这真是天才,才能想出来的。

    真当皇宫是什么?

    是一个大漏斗,人人都可以插手吗?

    玉荣得说,小看别人,就是错看自己。

    想在皇宫里混成赢家,没那么容易的。

    要是容易了。

    在玉荣之前,那些比她出身好的,比她有能耐的,如何就是翻车了?

    很简单的。

    过于高看了自个儿呗。

    乾清宫。

    关于坤宁宫发生的事情,这真真没瞒住了皇帝。

    正统帝得了消息时。

    已经是当天的晚上。

    这是闲下来。

    李公公才禀了这一条消息。

    正统帝听后,还是笑了。

    “皇后果然心中有朕。”

    皇帝很满意皇后的态度。在正统帝看来,皇后是值得信任的。

    “罢了,朕忙碌了一天。”

    正统帝对李公公说道:“也有些乏了。摆驾坤宁宫,朕今个儿晚宿在皇后处。”

    “诺。”

    李公公应了话。

    皇帝想驾。

    这去往了坤宁宫。

    皇帝到时。

    坤宁宫都已经关了殿门。

    不过,有小太监提前小跑了来传话。

    等皇帝御驾到了时。

    这殿门又重新打开了。

    玉荣也是收拾了一翻,然后,才是出来迎了圣驾。

    等玉荣迎圣驾时。

    正统帝都已经到了坤宁宫的正殿门处。

    帝后相见。

    玉荣笑道:“恭请圣安。”

    “梓橦,不必多礼。”

    正统帝走上去,还是搀扶了玉荣。

    “朕来的晚了,可是扰了梓橦的清梦。”

    正统帝执了玉荣的手。

    “圣上来,我只有开心的,那梦再美,亦是假的。圣上来,可是真真的人儿。”

    玉荣打趣了话。

    “这话朕听着舒坦。”

    正统帝回了话,态度上挺随意的。

    “圣上晚膳用的可好?可要再传了宵夜?”

    玉荣又寻问了话。

    “晚膳用的不甚香。”正统帝给了一个答案,说道:“朕独用,缺了梓橦在身边,倒是甚憾。不过,今个儿晚,朕与梓橦早些歇息。明早,咱们一起用早膳。”

    正统帝这般讲了。

    玉荣能如何?

    玉荣自然是答应了。

    当晚,正统帝宿在了坤宁宫。

    次日。

    帝后二人一起用了早膳。

    御膳房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了人的。

    于是,后宫上下,消息灵通的都是知道了最新的情况。

    钟粹宫。

    李妃有点酸。

    不,应该不叫有点酸,是非常的酸。

    李妃去了承乾宫做客。

    在曹妃那儿,见着三公主时。

    李妃说道:“姐姐好性情,这会子,就是陪了三公主做了闲云之人。”

    “妹妹今个儿的口气,倒是不淡定了。”

    曹妃很淡然。

    她望着李妃,问道:“谁给妹妹气受了?”

    “不,妹妹是嫉妒了。”

    李妃说了实话。

    在曹妃这儿,她还是能说说实话的。

    “……”

    曹妃听了此话,沉默片刻后,才问道:“为了御膳房的消息?”

    “可不。”

    李妃冷笑一声,说道:“皇后的排场,那自是不同的。御膳房全是围了皇后娘娘转悠。咱们的早膳,各宫什么模样?”

    “那自然是排后了,只得一些例菜。拿了宫里时,都没多少的热度了。”

    那是早备好的,就是按份例来。

    李妃想吃口新鲜热乎的?那加银子,都没人手给忙碌了。

    “圣上歇在坤宁宫。一切紧了圣上和皇后娘娘,这没什么不对的。”曹妃很淡然。也是看得开。

    当然,那是因为曹妃的膝下有三公主。

    她不自个儿,也得为女儿考虑的。

    “姐姐是沉得住气。”

    李妃回了一句。

    “妹妹。”

    曹妃唤了话,说道:“咱们哪个排面上的人物?皇后娘娘自然是不同的。”

    “你瞧瞧,以前还是有点闹乎的惠贵妃娘娘,现在都跟坤宁宫一样的态度。宫里的风向不同了。”

    曹妃说的语重心长。

    李妃听懂了。

    可她啊,就是不甘心。

    在承乾宫这儿,没得了一个合心意的答案。

    李妃就是去了御花园。

    本想散散心。

    可满园子的花,真是入了眼?

    瞧得李妃心中更不舒坦。

    春日里,百花开。

    李妃的心中,有点儿凄凉。

    她没圣宠了。

    她亦膝下无嗣。

    除了一个妃位,还能撑一点子体面。

    她剩下什么?

    李妃能不怨吗?

    对着天子?她不敢。

    她这怨气,自然就是冲了如今的人生大赢家,皇后那儿去了。

    这等怨气,很莫名的。

    可就是一股子的邪火。

    “妾见过李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有小嫔妃给李妃见了礼。

    李妃抬眼一瞧。

    哦,与她一道正统六年进的宫。

    可惜嘛,这一位没混出头。

    如今就是一个小小的采女。

    这一位的头上,还是压了两位。

    咸福宫,史妃是一宫主位娘娘,还有一位生了五公主的魏才人。

    这宫里,其实还有一人,那就是面前这一位小小的采女。

    可谓是不起眼,也是不得圣宠的徐采女。

    “免礼。”

    李妃在这一位徐采女的跟前,还是摆得起妃位的架子。

    这时候,李妃昂了头,带了一点子的骄傲。

    这幸福嘛,在李妃这儿挺现实,那就是比较出来的。

    这不,比她跟落魄的徐采女一比,李妃很有幸福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04 23:49:19~2020-09-05 23:45: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048625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