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77章

第7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了母妃的话。

    司马贤小小的沉默了, 他似乎在思考。

    司马礼就是伸了小手,那是拉一拉母妃的衣袖。

    贤哥儿看到了,他说道:“儿子们陪皇祖母用膳, 那是应该的。皇祖母用膳, 用得香。儿子们都心头高兴。”

    “就是弟弟也想陪母妃一起用膳。”司马贤的目光是望着弟弟, 替弟弟说了话。

    他当然不会讲了, 他也想陪皇祖母用膳, 也想陪母妃用膳。

    玉荣用了。

    “你们有孝心, 母妃都高兴。”

    玉荣讲了话,说道:“若是你们愿意, 午膳来母妃这儿用了, 可好?”

    玉荣现在管了宫权。

    她想留了儿子一起用午膳,这自然没问题的。

    皇贵妃降了位份, 成了武嫔。

    玉荣与惠贵妃一起掌了宫权。目前, 二人可没有平分, 有了皇太后的一些暗中支持,玉荣握的宫权更重。

    对于现在的情况,玉荣看的明白。

    玉荣也是想着, 多与孩子们建立感情。

    可皇太后那儿也要顾及到了。

    “好,儿子愿意。”

    贤哥儿忙是答了话, 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这解决的法了,他很满意的。

    就是旁边的礼哥儿,也是连连的点了头。

    那小脑袋上下点头,可是表明了态度。

    玉荣笑得更开心了。

    春,三月。

    天暖,百花开。

    启祥宫。

    正统帝醒来时, 时辰尚早。

    天未明。

    正统帝却要开始一天的忙碌。

    良嫔起身,是侍候了正统帝穿衣打扮。

    “你身体刚痊愈,不必如此早起。”

    正统帝对待良嫔还是挺在意的样子。

    良嫔瞧了,就是笑了,然后,缓缓低了头。

    手上的动作,却是为正统帝束了腰带。

    “妾乐意。”

    良嫔轻声的回了一句。

    “……”

    正统帝能说什么?

    后宫嫔妃人人都是如此的念着他,他自然是勉为其难的,还是多宠一宠他的爱妃们。

    这皇帝就是这般的渣的明明白白。

    他可不觉得自己哪渣了?

    相反,正统帝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念旧情,又是挺有情有义的。

    等着用些小食。

    正统帝开了胃口,他便是准备起身,去了乾清宫。

    良嫔拿了一纸封好的信笺。

    “妾给圣上的,圣上到了乾清中再打开看看,可好?”

    良嫔递到了正统帝的手中。

    正统帝按过了。

    “朕依你便是。”正统帝没拒绝。

    在正统帝看来,许是良嫔练了字,又是写了什么小诗,与他传了情绪。

    这等事情,宫妃里有人干过。

    良嫔不会是头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至于效果如何?

    这自然要看了正统帝是不是配合了。

    启祥宫中。

    正统帝的御驾离开了。

    良嫔打发了侍候的宫人们。

    然后,她是坐了梳妆的妆台前。

    这一位嫔妃打量了自个儿。

    她长的美,之前又是让宫人给她梳了妆,抹了胭脂唇彩。

    这会子,满目珠翠,锦衣玉服。

    镜中显现的自然是一位宫妆美人儿。

    盯着镜中的自己瞧了一个儿。

    良嫔又是估摸了时间。

    然后,她才是打开了梳台前的一个小匣子。

    她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玉瓶。

    轻轻饮了瓶子的毒。

    关于这是什么?

    良嫔很清楚。

    这是一种秘药,效果就是让人一睡后,再不醒。

    还有一个美名儿。

    醉红颜。

    当然,这也是有解救的法子。

    那便是饮下不久的话,还可以用催吐的法子。

    治,是能治的。

    就是讲一个时间。

    若是时间久了,人都睡死了过去。

    那便是万事皆消。

    良嫔想活。

    所以,她就是算了时辰。

    可是留足了给正统帝回转启祥宫的时间。

    为什么这般做?

    良嫔就是在搏命。

    想扳倒了武嫔,想在武嫔倒台后,还要活的潇洒,那肯定要搏一搏。

    一般的手顶,可不容易扳倒了武嫔。

    瞧瞧,二皇子都早殇了。

    武蓉儿有什么损失?

    就是降了位份。可这一位降下来,还是一宫主位娘娘。

    这哪能让人心平气和?

    良嫔早给武蓉儿下了套。

    她先前走武蓉儿走近了,就是为了现在。

    饮了醉红颜。

    良嫔回了榻上,她静静的榻着,等待结果的到来。

    回乾清宫的途中。

    正统帝望着那一封是封好的纸笺。

    正统帝轻轻笑了。

    正统帝把信一收。

    在袖中一拢,准备到了乾清宫再看看。

    也算是一天有一个好心情。

    可真是到了乾清宫。

    那袖中的纸笺,正统帝忘记了。

    李善呈了急报。

    这是暗卫的加急密报。

    赵州,赵王起事,已经公开的清君侧。

    这是什么?

    在正统帝瞧来,就是造反。

    一位皇叔造反,这事情可不能轻易的算了,这是天大的事情。

    “可恶,当诛。”

    看完秘报,正统帝就这一个念头。

    当然,在心中,正统帝有数儿,这是应该来的终于来了。

    为了这一天,正统帝可是做了许多的准备。

    当初,新上位时,三年不改父志。

    那是为了稳固朝政。

    同时,也是为了暗地里,那是给自己观察了哪些人能拉拢做新天子的朝臣。

    哪些是应该扫除的?

    登基三年后。

    正统帝的动作越发的多,提拔新臣。

    最主要还是收拢兵权。

    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拱卫皇权。

    正统帝在京都,在承天府,那是牢牢的把握住了兵权。

    自己的亲信,也是安插四处。

    朝堂上,朝堂外。

    这一切都是正统帝花费了许多心血。

    去年,扫了那般多的贪官。

    借着弑君案,把三个王爷贬成了庶人。

    这里面的财富,正统帝可没有打算贪图下来,做什么享乐之用。

    恰恰相反的,这些都做为了,给军队打仗为用。

    就是查抄的那些贪官的家财,亦是同样的用途。

    为了打一仗,打下了君王的威严。

    正统帝把人、财、物,这是谋了许久,也是备足了功夫。

    现在就是压下筹码,等待了开盘。

    然后,就是结果出现。

    是赢?

    是输?

    正统帝有赢的信心。

    哪怕早有谋划。

    真的事到临头,正统帝当然还要再与心腹商议。

    忙碌了一个上午。

    午膳,正统帝都是早早的用了。

    启祥宫。

    宫人到了午膳的时间,倒底不敢饿了主子的。

    于是,良嫔的心腹进了屋中。

    小声的唤了话。

    唤了许久,一直没得到回应。

    大宫女的心头有些不抄的预感。

    到底还是壮了胆。

    然后,是凑近了。

    大宫女在良嫔的近前,再度唤了话。

    “娘娘,醒醒。”

    “娘娘,到午膳的时辰了。”

    “娘娘……”

    见着榻上,那是睡美人儿一样的良嫔。

    那容貌美,那一切都是像极了睡着的模样。

    要大宫女心头的不踏实,那是越来越重。

    最后,大宫女狠一狠心。

    她伸了手,凑到了良嫔的鼻下,那是试着感应一下良嫔的呼吸。

    “啊……”

    大宫女给吓住了,一个没站稳,整个人都是倒了下来。

    一下子给摔了地上,可是闹了声响。

    外面的宫人也是有点儿着急。

    里面究竟怎么回事?

    可有之前娘娘的吩咐,她们是不敢闯进去的。

    好片刻后。

    大宫女是行色冲冲的,那是一下子冲到了外面。

    启祥宫的管事嬷嬷见着大宫女小跑着,跑了她跟前。

    那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或许是喉头发紧。

    这一位良嫔一直的心腹大宫女,在此时,连一个字眼儿都吐不出来。

    管事嬷嬷看懂了。

    这是宫中的老人,她说道:“你闭了嘴,先调了呼吸。”

    大宫女这时候字都吐不出来。

    哪怕心急,也知道管事嬷嬷说的对。

    于是,大宫女闭了嘴,接边深呼吸了好几下。

    似乎找回了声音。

    “说吧。”

    管事嬷嬷见了大宫女的神色,吐了两字。

    “……”

    再张了嘴,大宫女的声音厮哑,她道:“娘娘殁了。”

    “还请嬷嬷做主,咱们应该怎么办?”

    大宫女也是吓住了。

    管事嬷嬷一听这话,也给唬住了。

    她道:“快,让管事太监也来。咱们都得去瞧瞧,娘娘……”

    管事嬷嬷说不下去了。

    她提步,往良嫔的寝殿去。

    良嫔是真殁了。

    这对于启祥宫的宫人们而言,这跟天塌了没两样。

    有得宠的主子,跟没得宠的主子,那宫人的待遇完全不同。

    良嫔可是一直得宠的。

    再则,良嫔说殁了,就殁了。

    他们这些照顾娘娘的宫人,那真会被牵怒的帝王给罚了。

    如何罚?

    帝王一怒,可能会要人命的。

    特别是良嫔还是得宠的宠妃。

    管事嬷嬷验了。

    良嫔真殁了。

    管事太监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看得出来。

    这一位的心情坏透了。

    大宫女在寝殿守着。

    管事嬷嬷和管事太监是在殿外的廊沿下说话。

    “如今天塌了。咱们也没有法子。这消息捂不住,得赶紧上报。”

    管事太监说道。

    “是啊,就劳烦你安排人去各宫报信儿。”

    管事嬷嬷一声叹息。

    她叹的是启祥明测难料的未来。

    也是叹了自个儿的前途无亮。

    永寿宫。

    玉荣刚送走了贤哥儿、礼哥儿。

    这哥俩在永寿宫用了午膳,然后,就是去上书房那边了。

    那儿有小榻,可以用于皇子的小憩。

    至于两个孩子是上午学文,下午习武。

    现在贤哥儿、礼哥儿的年岁小,真是习武,也是慢慢的学。

    真用心练,这等年岁还真不会。

    就是启个蒙罢了。

    “娘娘。”

    小桂子来禀了话,道:“启祥宫差人来递了消息。启祥宫的良嫔……”

    话在这儿,小桂子顿了顿,一字一字的道:“殁了。”

    这字眼儿咬得清楚。

    玉荣听了,还是愣了一下。

    “良嫔殁了?”

    玉荣有点儿不敢相信。

    良嫔有正统帝的宠爱。

    前面病的病秧秧,可正统帝召了太医院的太医汇诊。

    这上等的药材跟流水一样的。

    到底把良嫔给救了回来。

    虽然,良嫔也因此成了一位病西施。

    这身体底子差不多给掏空了。

    可牌面上,还是算痊愈了。

    既然都痊愈了?

    如何现在突然殁了?

    太突然。

    玉荣有点儿,小小的接受不能。

    玉荣对良嫔可有些了解的。

    就良嫔爱了富贵的性子,可是珍惜小命的主。

    这一位突然殁了,谁下的手?

    又或者说,后宫谁的手,这般的利害?

    玉荣越想,越有点儿小害怕了。

    “去启祥宫。”

    玉荣是管了宫权的,这等事情出来了,避是不可能避开的。

    她躲懒,也是没处躲。

    以前上头还有人顶着。现在没了。

    玉荣自己就成了高个儿。

    启祥宫。

    玉荣到了时,启祥宫的宫人们跪了一地,都在殿外跪着。

    玉荣没管了这些宫人。

    玉荣很清楚,良嫔的死,不会就这般简单的算了。

    这些宫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不了好果子吃。

    上位者的命,依着这时代的规距,可比下位者重要太多。

    命,那是价位不同的。

    玉荣在启祥宫的正殿坐着。

    她来之前,已经使人去传了太医。

    这自然让太医给汇诊一下,看一看究竟怎么回事儿?

    玉荣这坐了正殿,等待不久。

    太医来了。

    一众的嫔妃们,有一个算一个,也是都来了。

    “妾见过裕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小嫔妃们给玉荣见礼。

    “起吧。”

    玉荣哪里什么心情,只是虚扶一下,简单的说了话。

    等小嫔妃们谢了话,起身后,各自落了坐。

    玉荣就是在等待,等待良嫔的寝殿内,太医们的诊断结果。

    等了些时间。

    惠贵妃最后一个到了启祥宫。

    惠贵妃到了时,正巧,太医们的结果也出来了。

    “回禀娘娘,良嫔乃是毒发而亡。”

    太医的院判为首,禀了话,道:“此乃是前朝一种秘药,又有一名醉红颜。”

    “中此秘药者,似睡着之人的形态。”

    太医给了答案。

    玉荣听了,却是心中起波澜。

    她真怕了,这是谁动的手?

    玉荣的目光,扫了在场的嫔妃。

    她心中猜测的很多。

    可最终,玉荣只说道:“劳太医们写一个汇诊的结果。本宫会上报了圣上与太后娘娘两处。”

    太医应了诺。

    这事情当然不会这般算了。

    玉荣只是管了一部分的宫权,她不会无缘无由的,就真的以为自己可揽了宫权的总。

    于是,得了太医写的汇诊结果。

    玉荣差人去乾清宫、寿康宫报信儿。

    后面如果处理?

    玉荣呈了条子,说了她的看法。剩下来的,就看上面的答案了。

    玉荣自然会依了正统帝、皇太后的意思办事。

    “良嫔妹妹真可怜,也不知是谁如此的胆大,如此的心狠,居然敢害了良嫔妹妹?”

    惠贵妃拿了帕子,还是轻轻的拭了拭眼角。

    惠贵妃的眼睛有点儿红了。

    至于是不是真哭了?

    玉荣没瞧着惠贵妃真落了泪来。

    倒是揉了揉眼角的举动,玉荣瞧了一个清楚。

    寿康宫。

    皇太后得了这一个消息。

    皇太后眉头动了一动。

    “醉红颜?”

    良嫔的死,皇太后不在意。

    可所谓的秘药出现,这就是在皇太后在意了。

    今个儿能害良嫔?

    他日是不是敢谋害了皇太后,谋害了天子?

    皇太后想得多。

    “嬷嬷,你亲自去传话。就说哀家的意思,彻查。”

    皇太后给了态度。

    武嬷嬷应了话。

    乾清宫。

    正统帝也是知道了启祥宫的消息。

    正统帝听到了时,他以为听错了?

    可小黄门跪了地上回话,那等胆小的样子,不像敢主了假话的。

    明明昨个儿还宿于启祥宫。

    早上离开时,良嫔还是笑颜如花。

    如何就是阴阳相隔?

    正统帝的心中,有一点儿畅然若失。

    “退下。”

    正统帝摆摆手,让报信的小黄门离开。

    等待小黄门离开后。

    正统帝坐了御案前,他突然一声叹息。

    起身去启祥宫?

    在正统帝要起身,正统帝想到了一件事情。

    然后,他没起身,坐在御案后的龙椅上。

    正统帝从袖中拿出一封信笺。

    打开了,正统帝看了起来。

    看过后,正统帝的脸色难看。

    “岂敢。”

    正统帝很生气。

    良嫔的一封信笺,在上面交待了一些话。

    这说的够明白了。

    良嫔的死,是自尽,非是他杀。

    良嫔的死,是被逼到了绝路处。

    谁逼的?

    良嫔没明说,可有暗暗的点明了。

    正统帝当然看懂了。

    良嫔意指的是长春宫。

    长春宫的武嫔与良嫔走的近。

    良嫔被裹协。

    武嫔抓住了良嫔的娘家错处。

    武嫔有皇太后撑腰,要让良嫔行了不法事。

    什么事情让良嫔宁可死,也不愿意去做的?

    自然关乎了国本。

    正统帝很生气。

    启祥宫,正统帝没有去。

    “摆驾,朕要去寿康宫。”

    正统帝吩咐了话。

    李公公自然应承了话。

    寿康宫。

    正统帝的到来,皇太后一时间有点小惊讶。

    不过,皇太后的心里素质好。

    对于皇帝的到来,皇太后的脸上只有和蔼。

    “朕来,是有一事要与母后商议。”

    正统帝讲道。

    这话说了,目光却是扫视了四周。

    很显了,皇帝想与皇太后谈些私话,这些侍候的宫人就不必在场。

    皇太后摆摆手,让侍候的全退下。

    皇帝也给亲信的,随身侍候的李公公使了眼色。

    于是,在宫人们全退出去后。

    殿中就剩下了正统帝与皇太后。

    “现在没外在,天子,你可有什么要紧事?”

    皇太后寻问了。

    “有一桩事情一定要母后点头。否则的话,朕怕伤了天家的母子情份。”正统帝说的严重。皇太后的神色肃然起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