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贾敬
朝廷里有三天的婚假, 贾敬又多请了一天,陪玉娘回门。
许氏对儿媳满意,自然要感谢把儿媳教的这么好的亲家。
因而头一天里,她就收拾了好几样贵重的礼物, 添到了儿媳妇的回门礼中。
到了三日回门这天, 刚用了早膳, 许氏便催着贾敬带着玉娘回门, 明说了不必着急着回来,中午好好尝尝他老丈人藏的好酒。
玉娘自然感激不尽,回到家里给母亲和嫂子一说, 李太太直说她掉进了福窝里。
娘家嫂子虽然一方面是替小姑子高兴, 一方面却也有些妒忌小姑子。
其实, 李太太也不是那等爱磋磨儿媳的恶婆婆。
但她是在南方长大的, 江南那边的规矩又细又琐碎, 李太太对儿媳妇的要求难免就严格了些。
比如, 每顿饭都要媳妇儿伺候就是李太太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当初她自己做小辈伺候婆婆的时候, 也是这样做的。
虽然她每回都是只让媳妇儿夹两筷子菜, 就让媳妇儿回自己的院子吃了,但却从来没想过要免了这规矩。
还有晚辈不能上长辈的桌, 食不言寝不语等等。
许氏这边, 就没那么多规矩了。
宁国府本就人丁稀少, 许氏最是喜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热热闹闹的吃饭。
当然了, 后面这些, 玉娘也没傻到当着嫂子的面说,而是在嫂子去厨房整治菜肴的时候,偷偷和李太太说的。
这下, 李太太对女儿的担忧是彻底放下了,但还是叮嘱女儿:“亲家太太待你宽厚,你自己却不可轻狂,要更用心照顾姑爷,侍奉舅姑才是。”
玉娘点头应了:“女儿知道了。”
这边母女二人说些体己话,男人那边却要畅快多了。
李佥事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婿说了会儿话,四个人便来到了校场,骑马射箭地玩儿了起来。
对于贾敬的身手,李佥事看得连连点头,点评道:“只差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磨一磨了。”
武人爽直,他们又不是外人,贾敬知晓李佥事的夸赞都是真心实意的,便也不谦虚,只是叹气道:“如今,哪里有战事给我磨砺呢?”
李佥事也叹了一声,拍了拍女婿的肩膀,鼓励道:“你只管好好练,英雄总有用武之地的。”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着实没什么底气。
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武将立功出头的路子是越来越窄了。
李佥事也想过让两个儿子读书科举,走文官的路子。
奈何,无论大儿子还是小儿子,都不是那块儿料,也只得罢了。
但贾敬却知晓,用不了几年,北边的突厥就会不安分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佥事这样的普通武官他不敢说,但像他们这些勋贵出身的子弟,却多的是上战场镀金的机会。
这也是李佥事结亲宁国府的的初衷,多少也是一线希望不是?
眼见李家父子三人都有些颓唐,贾敬便转移了话题,话里暗示了可以替李殊在东宫谋个侍卫的差,只是不知李家愿不愿意上太子这条船?
这还用说吗?
如今太子的势头大好,李家是巴不得能在太子面前露露脸呢。
方才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李佥事拉着贾敬的手就往客厅走,边走边吩咐大儿子:“去把我书房里藏着的那坛惠泉酒拿出来,今日我与贤婿不醉不归!”
直到下午,贾敬夫妻才带着厚厚的回礼从李家出来。
贾敬多饮了几杯酒,走路有点儿发飘,玉娘不放心他骑马,把拉着他一块儿坐车回家。
喝了醒酒汤,大睡了一觉之后,贾敬便神清气爽地去兵部当值了。
如今没有战事,兵部本就清闲,车驾司又不像武库司一般掌管着天下兵甲的修葺,贾敬更是清闲。
平日里,他除了看卷宗,就是与同僚宴饮拉关系,东宫倒是去得少了。
毕竟,他如今已经不是东宫的属官了,虽然圣人有意把宁国府绑到太子的车上,却不一定乐意宁国府的当家人整日里围着太子转。
今年是选秀之年,宫里已经有消息传出,圣人有意将理国公与治国公家的姑娘送到东宫,给太子做良娣。
再加上出身书香世族的太子妃张氏,太子身边,可谓是文武兼备了。
但贾敬却没有多高兴,在他的影响下,太子也是神经紧绷,生怕圣人哪一天突然回过味儿来,抬举着其他儿子压制太子。
他们都觉得,不应该坐以待毙。
可真正能做的,却是少之又少。
后来,还是刘大人给出了个主意:“三皇子尚未开府,仍在宫中居住,不知殿下身边的宫人,可有与三皇子殿中之人熟识的?”
熟识自然是不敢说,但宫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什么同乡啊,干亲啊,菜户啊,乱七八糟,一点儿也不比科举晋身的文人之间的关系网简单。
太子并不缺金银使唤,有钱也就好办事。
没过多久,三皇子便无意间听到了诸如:
圣人可真疼爱太子呀。
太子已经有了文人之家出身的太子妃,圣人却犹嫌不足,还要把两个勋贵之女指给太子做良娣。
其他皇子的婚事,圣人可没这么上心。
……
三皇子登时妒火中烧,选择性的遗忘了除了太子与二皇子,其他皇子都还没有成婚的事实。
更是对二皇子的岳父是三品大员的事实视而不见,一心只盯着太子了。
——父皇真是偏心,什么好事都想着太子。
这种闲话听了几天之后,三皇子又无意间听到两个宫娥凑在一起说话。
其中一个说起自己同乡的一个姑娘,本来已经定了亲了,只是无意间让人看见了脚,便被婆家退了亲,不得不嫁给了那个看了她脚的人。
两个宫娥也只是随口一说,惋惜了几句,便说起了别的。
但三皇子却是心头一动,想到今年选秀,他也要有皇子妃了。
如果能娶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助力的,总比听天由命的好。
二月初,户部已经奉圣命布告各州府,命四品以上官员适婚的女儿停止议亲,入宫参加选秀。
而这个时节,各地秀女已陆陆续续都进京了,只等圣人一声令下,便住进储秀宫里,等待圣人阅选。
若是多给三皇子一些时间,让他从对太子的妒忌里冷静下来,以他清高的心性,定然不会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
但太子既然要算计他,自然是摸透了他的性情,掐算好了时间的。
第二天,各地秀女便由父兄送入宫中了。
三皇子辗转反侧了一夜,越想越不甘心,待秀女一入宫,便命心腹打探理国公与修国公家的嫡女的行踪。
头一轮阅选刚过,贾敬便收到消息,说是圣人有意将修国公之女马氏指给了三皇子做正妃,只待大选过后便搬旨。
有门路的人家都知晓,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只是圣人好颜面,大家也都不说破而已。
修国公府更是走了贾敬的门路,给太子送了不少孝敬,希望太子不要迁怒他们修国公府。
太子在圣人面前做够了委屈的姿态,却又说:“既然三弟喜欢,做哥哥的自然不会和弟弟抢的。”
面对修国公府,太子也表现的很大度,只说是他与马姑娘无缘。
现任的修国公马元是和贾代化一辈的,修国公府在前朝时就是官宦世家,行事一向讲究。
这次出了这样的事,马元当真是羞愧难当。
但已经这样了,为了女儿日后的幸福,他也只得打叠起精神来,不让旁人小看了他修国公府。
对此,修国公夫人却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她是内宅女子,自然明白做正室与做妾室的区别。
虽然做了太子的良娣,日后有望做贵妃。
但就她所知,太子妃可不是什么贤惠人。
在太子妃手底下讨生活,哪有做了三皇子正妃,自己当家做主的畅快?
然后,修国公夫人便专心给女儿整理嫁妆了。
以往遗憾不能添进去的大红色的布料首饰,如今都可以放进去了。
那些粉红色的缎子、珍珠什么的,此时就变得无比碍眼。
换掉,全部换掉!
这边修国公府是冰火两重天,三皇子那里亦是水深火热。
出了这样的事,圣人又岂会不查?
原本,圣人以为是马氏不甘为妾,设计了三皇子。
一查才知道,原来是三皇子设计了人家姑娘。
圣人气得浑身发抖,虽碍于颜面不曾明着处罚三皇子,却是让他在雍和宫抄书,变相把他给禁足了。
段贵妃那边也一连得了好几日冷脸,气得直骂马氏祸水。
直到选秀结束,赐婚的圣旨下达,一切尘埃落定,太子殿下才松了一口气。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