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夸夸群 > 第79章 真鸂鶒傅家瞧端倪 假鸳鸯史家费思量

第79章 真鸂鶒傅家瞧端倪 假鸳鸯史家费思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便是湘云身边几个奶娘嚼舌, 保龄侯夫人也只觉好笑:她们信誓旦旦说二房贪墨的,是侯爵府的家产,

    祖上有律:谁袭爵谁掌这家产。

    从前大哥袭爵时他们二房也老老实实只拿自己的一份,万万没想过染指属于爵位的财物。

    何况当初大哥出了事自家郎君袭了爵后, 特特请的宗族里的族老和史湘云的舅家一起做见证, 分割的家产。

    族中诸人和大嫂娘家都盯着呢, 自己家又怎么贪没人家家资?

    听到这话保龄侯夫人气得在家哭了一场,她素来怜悯湘云那孩子丧父丧母, 平日里多有照拂。

    开始还想着湘云不是男子,一介女子能用得多少?嫁人出给她出一份嫁妆, 还能落个好名声。

    待处的时日久了, 便生了几份真情,待湘云掏心掏肺的照料,自己孩儿有的, 必要给湘云有;有时候自己孩儿没的, 还要先紧着湘云。

    谁知道湘云这般在外头败坏二房名声, 侯夫人只觉得多年不带眼识人, 白白以真情换猜疑。

    背地里背着人哭完,侯夫人的心也冷下去,等到帮湘云置办嫁妆时她便颇为敷衍。

    一样的花费, 用心和不用心置办的嫁妆完全两样:

    譬如用心筹谋,总要风雨无阻多看几次布,定要挑那偶然才出现的稀缺布料, 又生生跟掌柜的磨破嘴皮子班讲价才能买到;

    可若是在其位谋其政,那便只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郊游一般去相熟的布庄里逛逛,随手指几匹皮相不错的布料, 让店家送几箱过来便是。

    反正明面上瞧着大差不差,花费也处处送到湘云舅家过目,并未贪没她一分一毫。

    怀着这请神走的心理,大侯夫人总算熬到了今天,她从乌木窗户空隙里往外看去,就盼着一路平顺。

    她弟媳忠靖侯夫人脸椭圆,柳眉小口,坐在剔漆圈椅上打趣她:“嫂子可比嫁自己女儿倒还上心。”

    大侯夫人心事重重应付着笑了一下,二侯夫人瞧出了端倪,但她们妯娌素来交好,看大嫂紧张,便也住声,只宾气看着外头院子里的纳吉礼。

    卫若兰的贴身小厮接过那红漆乌木螺钉盘,恭恭敬敬递给卫若兰,卫若兰一脸欢喜掀开盖在上面的大红缠枝番莲鸳鸯纹样织锦。

    他从中拿出一个大红地暗如意万字的荷包,珍而重之拂平整穗子,轻轻举起,看来要戴在自己腰带上。

    二侯夫人抿嘴笑:“这侄女婿呀,可真是不错。”

    大侯夫人这才有些放心下来,却听见窃窃私语声,扭头一看,后罩房旁边的西廊里,不知什么时候聚集了一群女儿家,原来都是趁机来偷瞧新郎官。

    大侯夫人缓慢望了一眼,被姑娘们捕捉到,骤然吓得一个个都僵立起来,大侯夫人本想发作,但看着其中湘云期盼的眼神,又心一软。

    便提前看看也好,女儿家也就这两年任性些。再者,为了装扮外院东西两廊都挂着大红的帐子,又有本来就有的竹帘子垂下来,外面人丝毫瞧不见里头动静,倒也两相便宜。

    湘云在贵女们的簇拥下偷看了卫若兰一眼,只一眼她就脸上腾得飞起红云,外面都说卫若兰生的好,如今一瞧可真是才貌仙郎。

    想到以后就要跟这个人成婚,从今往后真正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府邸、有自己的家人,湘云心里一阵阵欢喜。

    可就在这时,卫若兰忽然抬起来头,他适才一脸的喜不自已,此时却一脸困惑,不停环顾,似是在寻找什么。

    卫若兰的“御”也是几位梅姿竹态的年轻郎君,见状不对,凑近了身子,似乎在询问他什么。

    卫若兰嘴唇阖动,不知道跟那位御说了什么,那位御脸色骤变,却也小心四下找寻,忽然他头不动聚焦到了某处,似乎是找寻到。

    大侯夫人早又提心吊胆,却见那位御的目光所在:一位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的公子。

    这边湘云她们躲在竹帘后面也看清楚了,探春先没忍住攥住了迎春的手:那公子,可不正好是宝玉?

    宝玉也呆愣,他正在心里感慨:好好儿的一个姐妹,定要配给这须眉浊物!

    又想起,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心里感慨,还悄悄儿落了几滴泪。

    此时众人齐刷刷看过来,宝玉顾不上自个儿难过,笑问:“卫公子,为何看着我?”

    卫若兰和宝玉私底下也是识得的,彼此客客气气,从未有过纠纷,因而宝玉心中坦然,淡然发问。

    卫若兰可不没有那般淡然,他颇有些激动,说话的语气有些激动:“宝兄弟,可否将你扇套儿解下一看?”

    黛玉远远看见宝玉不知所以然解下扇套递给卫若兰,忽得一时慌了。

    她忽然想起来从前读过的那本书里,自己因着宝玉不知道哪来的扇套儿拿着和自己的手艺比,赌气将那扇套铰了。

    后来被湘云知道,还跟宝玉抱怨,宝玉安慰她本不知前日的那个是她做的,袭人也解释道他哄骗了宝玉,说是:

    “新近外头有个会做活的,扎的绝出奇的好花儿,叫他们拿了一个扇套儿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给这个瞧、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那一位,铰了两段。回来他还叫赶着做去,我才说了是你做的,他后悔的什么似的!”

    湘云才作罢,可到底也生气,没给宝玉再做。

    可如今黛玉如同再生,跟宝玉压根儿没有什么私情,虽然亲密些,但到底没有独占宝玉一人的轴劲儿,所以压根没跟宝玉发生口角,也就压根没有剪子绞了那扇套。

    所以宝玉如今还好好儿的佩着那扇套!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湘云绣的!

    黛玉扭头一瞥湘云,果然见湘云脸色忽得变得灰白。

    从前没有这一出,是因为自己绞了扇套,因而卫若兰压根就没有看到而已,如今可怎么办!

    卫若兰左手是那扇套,右手是那荷包,脸上逐渐如冰霜一般,旁边的几位御脸色也不好。

    保龄候抬眼看看天色,倒脸上还没有任何焦躁,还是忠靖侯先开腔:“卫家世侄可是有何事悬而不决?这吉时就要过了。”

    卫若兰往前一步,双手合著微微躬下身子行礼:“史世叔,却不知为何贾家这位公子的扇套与这荷包图案一模一样?”

    忠靖侯尚摸不着头脑,只能顺着意思说:“京中花样子有限,谁不是你抄我来我抄你,这有什么稀奇?”

    “非也!”一位少年站出来道,他正是今日的一位御。

    那头黛玉在竹帘后头一看就认出来是傅云飞!却不知道他为何不在书院,却来了京中,又仔细一想,是了,今年是大比之年,想必要下科场。

    卫若兰还想说什么,奈何手已气得颤抖,脑海一片空白,此时见傅云飞站出来帮自己,感激的冲他点点头。

    傅云飞道:“卫家公子是我姨表兄弟,因而我站出来出这个头,鸳鸯戏水不稀罕,寻常鸳鸯都在河塘,下绣几道波纹权做池塘,可这鸳鸯却是在山间谷底,格外稀罕。在座诸位也是有这针线活佩在身上的,可知此话不假。”

    在场诸人不由得点头,纷纷答:“是这样”、“正是”。

    大侯夫人听到这里,腿渐渐有些不稳,还是二夫人眼尖,忙上前将她扶住,想半搀半扶送她回椅子上休息,却被她死命挣住。

    二夫人知道嫂子这是心里挂心,也不坚持,自己亲手去搬了圈椅让嫂子坐在门口。

    二侯爷听完一愣,犹自辩解:“花样新些也不是什么罪过。”

    傅云飞道:“这另一桩,便要说到自古以来的鸂鶒,也就是如今被称作的鸳鸯的演变。”

    “世人都说鸳鸯白头偕老,可仔细看鸳鸯的鸟头,并非白色,这可是何故?”

    “原来古时候的鸳鸯,翅膀杏黄色,头戴白长毛,垂之至尾,尾与翅皆黑。而鸂鶒则毛有五采。分明是两种鸟类。”

    “鸳鸯生性忠贞,因而被世人比为夫妻象征,盼着能白头偕老。但鸳鸯生的朴素,倒如那麻花鸭一般,不如鸂鶒外形五彩。便时常有人混作一谈。”

    “久而久之,世人便称鸂鶒为鸳鸯,而真正的鸳鸯,再也无人问津。”

    湘云听得心砰砰跳,她当初绣的这花样,便是得意之作,查阅了不少古书,绣上鸳鸯真正的面目,这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好兆头。

    当初她为此事多得意,此时就有多懊丧。图案相像到如此地步,这可如何分辨?

    果然傅云飞道:“两绣件上所绣皆为上古所称鸳鸯,怎的如今还有这般巧合,恰有一人也如史家姑娘一般聪慧想绣古鸳鸯,又别出心裁让鸳鸯不在水边在山间?”

    众人听着颇有道理,一时之间都觉得史家过分。怎的你家的姑娘还给外男绣扇套?

    再看对方是贾家的宝玉,又恍然大悟,此人惯常是在女儿队里混的,他祖母又是史家出嫁的姑奶奶,说不定表哥表妹,还有些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做了炖鲅鱼。

    鲅鱼切块,腌制(真的腌好久,因为鲅鱼很腥)

    裹面粉油炸

    再下酱油料酒生抽老抽加开水炖

    临出锅撒点香葱碎末

    可惜家里没有乌鸡,不然就可以做一道:乌鸡鲅鱼啦哈哈哈哈

    ——————————新书求预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阴》————————

    文案一:

    太子赵祐近来很是心烦,翰林学士家明三娘子处处与他制造巧遇。

    殊不知那三娘子是重生而来。

    前一世,三娘子明月奴一心仰慕秦国公世子杜轻臣,

    他喜欢女子贞静,她就隐瞒自己喜好捶丸;

    他喜欢吟诗,她就苦读经书;

    费尽心思嫁进去,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挡箭牌,

    她依旧无怨无悔,操持偌大一个国公府,用自己嫁妆填补亏空。

    直到对方带一位白月光进府……

    这一世,她只想做个吃喝玩乐的美娇娘,顺带嫁给那命薄早死的悼献太子,做个清贵的守寡王妃,舒舒坦坦过这一世。

    舒舒坦坦是有了,但没想到赵祐利落的翻身上床,呲牙一笑:“娘子!”,说好的英年早逝呢?

    ————-

    文案二:好春三月,蓦山溪时候。二十四番风,只解管,吹花擘柳,悠游汴京,做一个富贵闲人。

    文案三:一开始,太子赵佑一脸冷漠:明家素来支持贵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对我示好,其心必诛!

    后来,赵佑一脸宠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说得都对!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