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夸夸群 > 第78章 楚云正色驳奢靡 史鼎头痛下定礼

第78章 楚云正色驳奢靡 史鼎头痛下定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大家族胡作非为惯了, 哪里还知道那个?再打量一下自己身上穿着的金绣领子的衣服,当下就连几位贾家的姑娘脸色都不好起来。

    楚云彷佛没看见她们的神情,继续说:“外头人都觉我家一门两侯骄纵,可偏偏父亲和三叔父都是低调谨慎之人, 平日里也教育我们兄妹要谨言慎行, 家中更是裁减用度, 不得铺张浪费。"

    宝钗碰了个不大不小的壁,还是探春跟她要好, 主动又起了个话头:“云儿这会子收拾停当了罢?”才将话都岔开。

    探春坐在花厅里,心里一阵阵艳羡, 湘云素来跟贾府姐妹诉苦, 倒让人以为叔父叔母苛待了她,可如今一看,还真是没有虐待湘云。

    先是针线活儿, 原先湘云跟人哭诉道镇日要在家里做活, 夜里也不得歇累得慌, 可听说史家的女人都做呢, 可见不是苛刻湘云一个。

    再说这下定的忠勇伯卫家,是一等一的王孙人家,虽说爵位比史侯家低了一等, 可湘云爹娘早亡,大房没有爵位,湘云嫁进去就是妥妥的忠勇伯世子夫人, 未来的忠勇伯夫人,也不算辱没了她。

    再说卫若兰是御前行走,妥妥的五品官,以后还前程大好, 据说人又生得相貌堂堂风流倜傥(宝玉告知姊妹的),可算得上是好夫婿。

    湘云这一门亲事,可算得上是里子面子皆有,既有忠勇伯家的地位,又有实权,不是贾府那样外头瞧着好看的花架子,以湘云一介孤女之身,能说的这样亲事,显见得是她叔父叔母格外尽心了。

    探春再悄悄瞄一眼宝钗,只见宝钗脸色灰白,纵然强颜欢笑,仍旧遮掩不住眼睛里的失落之情。

    饶是一向跟湘云毫无过节的探春,都有些恍惚,何况宝钗乎?

    探春自打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是个庶出的,婚嫁大事亲生的姨娘做不得主,只有太太才能置喙。

    是以她万般讨好太太:给宝玉做鞋垫,为太太绣荷包,平日里更是锤腿搀扶,无不尽心,就盼着日后婚嫁太太能看在自己精心伺候的份上高抬贵手。

    今日看湘云不费力气便获得了这一切,不由得心里空落落,自己的婚事,又在哪里呢?

    若不是黛玉那日跟贾母进言,只怕自己也跟其他姊妹都困在后院不能出来见识这天下之大。

    若不是看看外头当家各府的太太们应酬,自己还傻乎乎以为王夫人对自己心存回护呢?

    探春心里讥笑一声:原来太太对付自己的手段便是不动,也不拒绝自己献殷勤,也不呵斥自己,衣物首饰总不短缺自己,面上和风细雨,得个爱护庶女的好名声。

    可实际呢?不闻不问自己的婚事,也不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估摸着这么拖下去,就等着哪家人来求亲,顺顺当当把自己嫁出去。

    还落得外头的好名声,更落得自己对她的感激。

    若不是那天黛玉提醒贾母,自己还会傻乎乎的叩谢太太,甚至在出嫁后为贾家出谋划策,利用夫家的力量来帮衬宫里的德妃和宝玉。

    想起黛玉,探春又涌上一腔羞愧,自己先前忠于太太,自然对黛玉充满敌意,说不上处处针对她吧,却也始终冷眼旁观。

    却看黛玉,不因此而疏远自己,更积极为姊妹们的婚事谋划。

    她跟贾母那一进言,衬出贾家对女儿们思虑不周,明眼人都会嘀咕做主母的暗藏鬼胎,稍有不慎便是得罪了太太和大嫂子、二嫂子这些长辈,便是老太太再护短些,只怕也要勃然大怒。

    但黛玉仍旧说了,自己、迎春、惜春三姐妹跟王夫人相比,肯定是弱势的一方,也不能为黛玉带来什么利益,但她还是为姐妹们的前程仗义执言。

    几位姐妹坐着,听得外头通禀的姑娘传:“户部安员外郎家大娘子来了。”

    姐妹们忙起身相迎,楚云亦是笑吟吟上前去接:“安妹妹可好!”

    黛玉小声跟惜春说:“还记得让你画昙花那人,便是这位了。”

    安媚儿脸上有胎记暗印,家中父辈官职也不显,可她出自青州安家,当朝皇后也是安家出身,轮起来两人还是堂姐妹呢。

    是以安媚儿也是京中贵女们宴请的对象,并不敢怠慢。

    安媚儿一眼就看见黛玉,招呼过众人后悄悄儿坐到黛玉身边,黛玉为她引荐:“这是我从前说过的那位丹青妙手惜春妹妹,她的画如今可起了头呢。”

    安媚儿欣喜不已:“我还以为林家妹妹忘了呢”,又与惜春论过幼序,三人凑头聊起来。

    惜春素来空灵,又体量尚小,在伶俐人儿辈出的贾府是个可有可无的布景板,是以并不擅长交际。

    可巧安媚儿也是如此,她一向因为面容自卑而甚少与人深交,常躲在宴席里做个透明人,更不甚喜欢那等与任何人交谈两句便能高谈阔论热情洋溢的女子。

    两个人出乎意料的投缘。惜春对安媚儿小声讲解一些绘画的技巧,安媚儿显然很感兴趣,她不擅丹青,因而常或惊讶或欣喜的问;“原来是这般!”、“如此居然也行么?”

    黛玉看两人相谈甚欢,心里也欣慰万分,惜春有时过于孤独,她年纪比贾府里姐妹都小,又没个玩伴,总是一个人闷着。

    先前又被那贼尼姑所洗脑,常有出世之心。

    如今能结交到年纪相仿的手帕交,多见识些外面的世界,多沾染些红尘气,或许不会飘然出世。

    迎春和探春也在前来祝贺的贵女中相继结识了说得来的玩伴。

    宝钗坐在一旁更加如坐针毡,史家对外介绍她时说她是贾家亲戚薛家姑娘,别人总会堆笑问:“可是御前行走薛家?”

    宝钗口中发苦,还要勉强维持微笑:“是金陵薛家。”

    对方仍旧一脸迷茫,宝钗几乎要支撑不住,还是莺儿机灵,在旁道:“我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也是书香继世之家。”

    这个“也”字便透露出心虚,宝钗忙呵斥莺儿,又跟对方致歉:“丫鬟管教不周,肆意搭话惹人笑话。”

    对方自然客气的说:“不妨事不妨事。”,可那面上的笑容便要褪色几份。

    宝钗素来都在人前做大度雍容样子,可心里比谁都在意,如此几遭,她几乎要摇摇欲坠,恨不得赶紧结束。

    宝钗的盼望中卫家纳吉的队伍也到了史家门上。

    纳吉是六礼之一,卫家并不以湘云父母亡故而轻慢湘云,仍旧厚重待之,除了首饰衣物等聘礼外,卫若兰还去郊野捉了一对活大雁作为贽礼。

    亲迎日卫若兰身着盛服,戴着金花,备了依仗、雇来的人吹着鼓乐,带了一对家雁,送到了保龄候府上。

    府上自然早已有人侯在门口,又将他迎进了前院,今日只是纳吉礼日,来的人少,可即便如此前院还是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京城中贵胄。

    几个年轻些又与卫若兰相熟的青年,站在檐下高声跟他开着玩笑,院子里不时爆出爽朗笑声,衬着满院的披红,格外的喜气洋洋。

    卫家管事将礼单念完,跟过来的家丁们将一对活家雁并各色纳吉礼搬到正院中间,一时之间几近要堆满正院,惹得众人赞叹不已。

    在场的保龄候和忠靖侯心中也是满意不已,可见卫家对这门心事的满意,侄女儿嫁过去他们两位也满意,总算觉得对得起逝去的大哥。

    保龄候用下巴一示意,贴身小厮便从后罩房那边毕恭毕敬端出来一个大红漆盘。

    除去枣子、桂圆、莲子等这些代表吉祥喜庆的回礼外,女方家里还要准备一些针线活计送出去。

    一则显示女方的德容女红拿得出手,二则也是提前孝顺婆家长辈。

    漆盘里盛放的便是湘云亲手做的针线活儿,内里有给卫家父母亲手缝制的袜子、鞋子等物,那尺寸都是提前要来的。还有给卫若兰做的袜子、鞋子,还有荷包、打的络子等物。

    保龄侯夫人立在前院和后院相连的后罩房处,目送小厮从自己丫鬟手里拿走这托盘,心里一阵松快。

    可算是交差了,自己这个大侄女,跳脱的性子,火炭一样一点就爆,偏偏做长辈的说不得骂不得。

    两家定下亲后,自己拘束着她不让她出门她便派了贴身丫鬟去相熟的贾府,求老太君来接自己。

    谁还能回绝嫁出去的姑姑?只好让她出了门,可不想在外头抱怨婶婶镇日里扣着她做针线,就差没说史家苛待她了。

    消息传到侯府,保龄侯夫人一阵头晕:外头人最喜欢这种苛待遗孤黑心家眷的传闻,便是没有还要编上几桩呢,何况当事的娘子自己在外头说?

    外面也不知道传成了什么样,还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说保龄候两口子贪了大房的财物。

    真是气煞人!保龄侯夫妻大小也是侯爵之位,哪里就用得上贪那些了?贪了那点,让皇上降罪、让御史参奏,削了爵位怎么成?

    一份长房的财物多还是侯爵府的家产和子子孙孙的侯爵位重?

    作者有话要说: 有很多人很讨厌探春,认为她是王夫人的狗腿子。

    但是《知否》里女主为正房夫人出谋划策,积极跟她交好,难道也算狗腿子吗

    我会把她写成一个复杂的人, 总归也是个可怜人。

    今天吃了懒人排骨

    就是排骨白水煮熟,用漏勺捞出来。

    撒入香菜末、香葱末、五香粉、花椒粉,盐、酱油,然后搅拌

    真的很好吃,适合懒得做饭的夏天。

    ——————————新书求预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阴》————————

    文案一:

    太子赵祐近来很是心烦,翰林学士家明三娘子处处与他制造巧遇。

    殊不知那三娘子是重生而来。

    前一世,三娘子明月奴一心仰慕秦国公世子杜轻臣,

    他喜欢女子贞静,她就隐瞒自己喜好捶丸;

    他喜欢吟诗,她就苦读经书;

    费尽心思嫁进去,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挡箭牌,

    她依旧无怨无悔,操持偌大一个国公府,用自己嫁妆填补亏空。

    直到对方带一位白月光进府……

    这一世,她只想做个吃喝玩乐的美娇娘,顺带嫁给那命薄早死的悼献太子,做个清贵的守寡王妃,舒舒坦坦过这一世。

    舒舒坦坦是有了,但没想到赵祐利落的翻身上床,呲牙一笑:“娘子!”,说好的英年早逝呢?

    ————-

    文案二:好春三月,蓦山溪时候。二十四番风,只解管,吹花擘柳,悠游汴京,做一个富贵闲人。

    文案三:一开始,太子赵佑一脸冷漠:明家素来支持贵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对我示好,其心必诛!

    后来,赵佑一脸宠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说得都对!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