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单打一
在毛利的印象里,越知是很强的。
在真正和越知打比赛之前,他对越知的印象也只是“那个带着冰帝进了全国八强的网球部部长”。考虑到自家小部长一年级时就带着立海大拿了全国冠军,而转学前他所在的四天宝寺也是全国大赛四强专业户,他对这个所谓的“全国八强”网球部部长的评价倒不是很高。
他当然知道一个实力强劲的选手并不能决定整支队伍的胜负,但,小部长不就把从前也只在全国八强的立海大直接带成了全国冠军吗?
看看,这对比。
当然,这样的评价截止在他升入高中之前。
升入高中后他尝试了第一次独自带队。
……好吧,不能算独自带队,毕竟他虽然进入了正选,但确实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他没做到“夺走部长的位置”这件事。甚至他本身都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部长。他国中三年也不是部长不是吗?
成为部长还怎么逃训呢?
是出于这样的理由,可在正选队伍里格格不入时,敏锐的毛利还是能感觉到前辈们的敌意和妒意。
他想,幸村当时是怎么压制所有的前辈的?
好像还挺难。
然后他在关东大赛第一轮遇到了越知。
被6-0地打败了。
太惨烈了。
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失败。
毛利一直是天才。从练习网球开始就是。他国一刚进校的时候个子还不高,看上去瘦小又活泼,虽然能打出很漂亮的比赛,可似乎是外表的关系,前辈们都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四天宝寺的气氛很好,他也很受宠,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就连逃训也没有正儿八经接受过惩罚。
大概就是小金那样。
实际上小金入校时,渡边修教练都有一种恍惚感。
有个二年级就转学走了的混蛋小鬼也是这样一头红发跳脱的样子。
而毛利在U17见到小金时,也隐隐约约有了“三年后你就成了我”的预感。
……如果小金也能和他一样在一年内快速长高的话。
长高给毛利带来的是实力的飞速增长。
他更强了。
甚至身体情况的改变都不会给他适应比赛造成影响。他本来训练量也不大,经常逃训,像是命中注定了只要拿上球拍就能打出一场很好的比赛。
然后他就那么惨烈地输给了越知。
从那以后,越知在他心里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直到他拿到了秋季个人赛冠军,他都觉得,他的面前还站着一座山。
现实意义的山,和意识层面的山。
而越知也很符合他的这个期待。
在U17见面后再一次打败了他,带着他双打,带着他和前辈们熟悉,带着他认识“一军里最恐怖的大魔王No.1平等院殿下”,带着他成为一军前十的守门人。
在小组赛里带着大石几乎是一比二地赢下了双打比赛。
然后在决赛时打了那样惨烈的一个败仗。
毛利想着有些出神,又被网球砸在地上的声音惊醒。
怎么了?
他定睛看着场内。
千石和真田的体能和肌肉水平都很高。
千石练习拳击练出来的一身腱子肉一度影响了他的灵活度和肌肉韧性,以至于经历过阵痛期,但后来在世界杯期间(他顶替了亚久津入选了淘汰赛名单)经过训练师的调整和高强度的比赛调整了过来。
真田则一向是强硬攻击的打法,是在入选了训练营才开始开发灵活度更强的招数的。在此之前的“风林火山”组合招数,都是大开大合的打法(包括听起来会很柔和的“风”和“林”,但那其实是力量带来的绝对的高速,和意志力与注意力加上无处不在的补防带来的强硬防守),就连“雷”,“阴”都不例外。
二重回旋球他在世界杯时掌握了,三重回旋还没有。自小练习剑道让他身体强度很高,灵活性也不弱。但剑道同样对他的网球影响太大了。他学会的是出剑无悔一往无前的武道,练习回旋弯折球实在是违背本能的行为。这也是幸村让他先学会对网球比赛节奏控制的原因。过刚易折,他得学会收,再进一步才是收发自如。
理论上千石和真田,是现场八个关东高中联赛选出来的选拔队里,身体素质最强的两个人之一。
毛利赢在身高,但他的肌肉强度并不如这两个人。
同样地,毛利也比这两个人柔软很多,打法更多变。
现在,千石和真田这两个理论上队伍里的“绿巨人浩克”被打的惨兮兮的。
他们俩显然还没有抓到两个人配合的平衡点。
而面对日本选手属于优势的那一部分,对比美国队又显得弱势了。
网球不断砸在地上,扬起尘土(虽然是室内场,但打了几场比赛不免有了灰尘)。
如果挥拍接球,网球在球拍上停滞的那一刻,隔了很远都能看出接球的人的手臂肌肉在哀鸣。
于是大屏幕上印出来的手臂线条很漂亮,看着也有些残忍,青筋和血管逐渐浮现在皮肤上。
卸力时会用到手臂,肩背和腰。
渐渐地全身的力量都得利用上。
可他们的对手,特别是克莱夫·米勒,表情很淡,举重若轻。
而他带着的小羊羔,这场比赛友谊赛的双方十六个人里唯二的国中生(另一个当然是越前龙马),显得乖巧却自如。
虽然是国中生但看上去年纪也不小的黑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抓住了真田和千石双打中的每一个漏洞。
在场边的斋藤放下了手里的资料。
“还是不行。”他说。
黑部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他的话,而是在纸上记录了什么:“光从这场比赛的配合上看,真田和千石是可以配合的。”
“但你必要让他们住在一起。”斋藤不以为然,“以真田的实力,他可以进入一军Top10.”
“一军Top10就不用打双打了吗?种岛会抱怨你的。”
“但你不能否认,真田就是更适合单打。”斋藤说,“简单粗暴地对比的话,他是和平等院,duke一类型的选手,或者是鬼。”
“让鬼来教导他也可以。”黑部说。
斋藤翻了个白眼:“那也是训练营开始时候的事了,人家不用上大学的吗?你喊他就回来做助教?”
“他连国家队选拔都没有参加。我知道他比起去参选国家队,会更喜欢来训练营里做助教。”黑部觉得自己太棒了,怎么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而且让鬼来,还能刺激一下德川。”
“德川已经不需要刺激了。”斋藤叹了口气。
他们都沉默了一会儿,决定不谈德川的问题。
眼下这场双打一就要输了。
比分已经到了5-2,就算再挣扎几局,看场面也不会有翻盘的机会。
这样的比分也不会降低教练组对千石和真田的评价。他们打的很好了,但确实没有打出1+1>2的效果,=2都没有达到。
“现在就看毛利的了。”斋藤说,“如果到现在为止毛利还没有受到刺激——”
“那就说明我们去年看好的未来领袖还欠点火候。”黑部说。
斋藤啧了三声:“不是欠点火候,是干脆没戏。”
怎么会想到毛利是一个性格还挺柔软的人呢?他们见过像毛利这样的天之骄子一个个脖子都伸得老长,下巴抬得老高,都是目中无人的样子。
当初的鬼,平等院,德川,还有去年的迹部,越前,还有黑部很喜欢的幸村,都是如此。
而毛利呢?毛利在去年开始训练营时,是高一新生里绝对的Top,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的那种。一入营时毛利也是板着脸冰冷的样子,对谁的挑衅都很不客气。
他们可没想到毛利的冷只是对着陌生人的。和越知熟悉起来以后,对着前辈们就像是躺着的没什么脾气的大猫一样,可以肆意开玩笑和逗,也不会生气。
更没想到毛利这么天才的一个人,居然没想过做领袖。
是因为一开始就让越知带着他,做后辈做习惯了?
还是因为立海大的部长位置太过稳固,就连幸村出国去治病的这几个月,位置也宁愿空缺而不会有个代理部长?
他们听说立海大国中时的部长幸村因手术缺席了整个关东大赛却还是部长时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他们发现了,在立海大这样的群体出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超出他们的意料之外。
好的方面,坏的方面,都是如此。
“最后一次。”斋藤说,“我们给了他这么多暗示,他肯定已经明白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了。但实际上我们的期望并不一定是他自己愿意做的。所以这是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教练组主动把机会放到毛利面前。
如果不能抓住,那么教练组会放弃。
但这并不意味着毛利没有机会了。
成为No.1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挑战。
他们谈话的时候,场内的双打一已经到了尾声。
真田和千石从头到尾都被对手压制。
他们最擅长的地方刚好也是对手最擅长的地方。而他们的弱点对手也并不弱。
这是经验和时间的差距,也是本身技术水平的差距,更是人种之间的差距。
不找借口,失败不需要借口。
真田走下场时脸色很不好。
他看了一眼坐在一起的幸村和仁王,脸色更不好了。
幸村和仁王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也知道这时候真田不需要安慰。他们这时候最该做的就是让真田一个人待着,冷静一下也做个比赛复盘。
况且他们的另一个队友,也正要上场了。
“前辈,加油哦。”仁王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幸村就只是微笑。
毛利吐出一口气,站起来的时候还弓着背。但随着他慢慢站直,凌厉的气质也一下子溢了出来。
“前辈难得这么认真。”幸村说。
仁王分不出来。他和毛利的交集不多。
而且……
“国二的时候,毛利前辈打四天宝寺不也挺认真的吗?”他问。
幸村摇了摇头:“那是忍足谦也太弱了。”
仁王:“……噗哩。”
在旁边听到的忍足很郁闷:“我听到了。你们在说我弟弟的坏话。”
“不是坏话,是事实啊。”幸村温言道。
忍足无力反驳,觉得胸口很闷。
今天轮不到他出场,他也没有撒气的机会。
美国队的单打一是洛基·美乐迪。
“洛基,邪□□字。”幸村突然道。
仁王想不起来去年美国队的比赛这位“邪神”有没有出场。大概是没有,他的记忆力很好。但能被美国队放在单打一的位置……
仁王看了一眼电子屏幕上在洛基名字后面标注的(高三):“或许是这几个月进步特别大的选手?”
如果让已经走出球场回家的越前兄弟来回答,他们会给出一个确认的答案。
去年越前龙马在进入美国队前和洛基打过一次比赛,打败了洛基。
虽然依然入选了国家队,但败给一个国中一年级,并且一看就是个小矮子小个子的选手,洛基内心受到的震动是很大的。他觉得很羞耻,而这种羞耻也化作了成长的动力。
理论上高二到高三这一年就是技术成熟的一年。洛基抓住了这个临界点,突破了自己,也突破了曾经美国队的教练组以为的他的极限。
这才是他现在成为单打一的理由。
这种破釜沉舟的傲气和向上冲击的韧性,是一个领袖的必需品。
而毛利呢?
毛利当然也不缺这些。
他生平第一次在关东大赛首轮就输了一场比赛,还一分都没有拿到。那之后仅仅三个月,他就拿到了秋季个人赛的冠军。
毛利寿三郎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
而他的心性实际上也不应该被质疑。
教练组会这么看好他,无非也是因为他经历过了被打落谷底又爬到山顶的过程。
胜负都取决于我了吗?
毛利抬头看了一眼电子屏幕上的比分。
二比二平。
压力真大。
……也真有意思。
毛利感到了久违的压力。
在自己队友身边时他是很少感到这种压力的。立海大的队友们都比他小,但都很可靠。而他认可的越知前辈就更不用说了,是一直指引他前进的引路人。
他上一次有这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想起来了,是输掉关东大赛,被所有前辈指责,在放弃之前看到了复健的幸村而受到了震动的时候。
他想,连幸村都可以做到,他作为前辈,为什么不可以?
是啊,现在不也一样吗。
幸村赢了那么漂亮的一场比赛。
幸村从一回来就表现出了他的野心。
幸村那么强,也那么耀眼。
……就算如此,他为什么不可以?
毛利握紧了球拍。
世界杯结束后这几个月,他的力量有所增长。他的身高增长速度放缓了很多,到了今天差不多停在193cm的水平。在一米九的世界里停留了差不多一年,他也渐渐增长了符合这个身高的肌肉。去年和越知组成双打时越知就很喜欢喂他吃东西。说你这么高这样的体重是不够的。
毛利心想你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越知比他高了三十公分多一点,体重比他重了二十几公斤。从身高体重比来看是比他要健康一点点的。
……就一点点。
被念叨的多了,毛利也吃的多了一些,又在指导下做了核心训练和增肌训练。
现在他的体重涨到了90公斤。
握着球拍时小臂也有了很漂亮的肌肉线条。
肌肉的增长也支撑了他的关节。他原本可以自主脱臼来打出匪夷所思的网球,现在依然可以这么做,并且受伤害的可能性降低了。本身他的体质就比较特殊,脱臼给他的伤害不大,现在也渐渐可以在比赛里把这一招当做常规使用方式——比起德川的黑洞,他的脱臼伤害还要小。一场比赛里用一两次是完全没问题的。
同样的,他的耐力也增强了。
有利也有弊。
他本身的速度,左右移动的速度还算灵活,前后就有些慢。这是不可避免的,个子高的人迈步大,但灵活性就是会弱一些。
越知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克服的窍门,一直在教他。他这小半年一直在练习步伐。这种基本功没办法一蹴而就,所以进展不大。
总的来说,世界杯结束后的毛利和现在的毛利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教练组从体测里发现了这种差别。
可惜这次集训的几次比赛,毛利没有表现出这种差别。
对其他人毛利的优势太明显,很轻易就能打赢比赛。
但每次对上幸村,毛利又会莫名处于劣势。
从技术理论分析这是不应该的。
那么对手呢?
洛基·美乐迪光从身板上看没有毛利高大,但肌肉轮廓要更漂亮一些。
光从身体素质上看,两个人半斤八两。
这是整个日本队唯一看上去势均力敌(只从身材上看)的对决了。
比赛很快吹了开始。
发球局属于毛利。
毛利有些意外,觉得今天自己大概会好运。
他今天心情很不错。压力让他的心情变好,这真有趣。
要怎么发球呢?
毛利想到了越知曾经给他讲解过的马赫发球的原理。
他如果要打出来,打的肯定不是马赫发球。但技术特点是很像的。他没有越知那样优越的身高优势,但他也有他自己的特点——他的力量要更强,技术也要更细腻。
毛利早就掌握了刚柔并济和收放自如。
他捏了捏网球,抛起时自然带了弧度。高度也恰到好处。
而他的腰也很软,可以向后弯到很夸张的角度。
用力量来代替高度差。
“砰”!
网球瞬间失去了踪影。
洛基·美乐迪愣了一下的时候,网球已经落了地。
很大的声音,激起了大量的白烟。
这是——
“马赫发球?”柳说完又反驳了自己的说法,“不,不是马赫发球。效果有点像,但击球的方法截然不同。”
“毛利前辈还是挺厉害的嘛。”丸井不想听这种技术分析,反正他也打不出来。他只是为毛利前辈鼓了鼓掌,当做后辈对前辈的支持。
柳点了点头,翻出笔记本开始写字。
一连四个发球。
直落比赛第一局。
这开场让双方都有些惊讶。
美国队自然是惊讶对手这惊艳的发球。但他们知道美乐迪是后发制人的类型,也并不担心。日本队呢?则是对毛利表现出来的锋芒感到意外。
通常毛利打球时气场都是稳重而温和的。
虽然他们也没看过几次毛利打球。
“毛利前辈也认真起来了。”幸村又一次这么说。
倒是忍足,总觉得毛利发球的姿势有点像迹部的唐怀瑟。但整个身体下腰的毛利好像对这个动作一点没感到负担一样,以至于他在心理吐槽说迹部大少爷每次打唐怀瑟都那么累果然是因为身体拉筋拉的不够开不够柔软。
在VIP观战区的迹部感觉到一阵寒意,险些打了个喷嚏。
第二局是美乐迪的发球局。
脾气有些火爆,但美乐迪的球风是稳重的。
平稳中带着杀气,看似四平八稳的球又会在越过球网后突然加速。
毛利却猛地闭上了眼睛。
这是在看不起我?!
美乐迪的怒火喷涌而出,却发现闭上眼睛的毛利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出现在了网球的落点,并挥起了球拍。
他仿佛听到了毛利的鼾声。
可现实里毛利的速度和力度都是那么快,那么果断,不需要思考时间,也不需要做战术布置一样。
“沉睡的毛利寿三郎”。
打完第一局,毛利就知道,这是最适合他的对手。
最适合他的沉睡状态的对手。
没有精神攻击,直来直往,硬碰硬,就算他放弃掉所有需要思考的布局和节奏调整,对手也不会打乱这既定的步调。
他的沉睡状态的反射性动作完全可以跟上那样的速度。
这才是我喜欢的对手啊,毛利想。
幸村那种极限技术流和精神系才是他最讨厌的对手。
毛利美滋滋地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这章的主角是毛利前辈。写群像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一章换一个视角,写的很散也没关系(不是)。
下次苏真田(对不起副部长)。
总不可能每场比赛都赢嘛想让U17的No.1之争多一些悬念(毛利:不是,你没有,我好冤)。而且毛利漫画里对他的评价真的太高了,三船教练亲口说的日本网球的未来(大概这个意思吧)。
多少能理解。首先能长这么高身材还这么硬实还是在三年内长出来的真的很少。这就很欧美身材嘛。
以及最近都晚上最后两小时疯狂冲刺,卡在十二点前生死时速ORZ
主要是放假在家补课云次方补的我头都晕了,这对光磕糖真的好上头啊。虽然我是因为我们的歌里阿云嘎太好看唱的太好听了才入坑的,但我也知道这两人组合营销十年友情做纯唯粉太难啦所以就磕起来了……哎,枉我当年首页的太太们全部入坑的时候我还不屑一顾呢。(但讲道理声入人心时期这两人唱的确实都还有瑕疵啊,我们的歌进步好多哦)
第四卷 最后的全国大赛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