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方杰准备了一桌子菜——叫的火锅外卖。
方杰不会做饭, 做出来的也难吃, 杨劲对此从无期待。
方院长自知与“贤慧”二字相去甚远,在杨劲面前也放飞了, 二人每每会面, 要么找家安静的餐厅,要么点外卖送到家。
这顿外卖点得隆重,连炉子、鸳鸯锅商家都提供了,绿叶、白藕、丸子、鲜肉摆了满桌,锅里红油翻滚, 桌上热气腾腾, 杨劲颇为意外。
这个场景映衬下, 杨劲隔着氤氲热气,看方杰接过照片, 摘下眼镜, 凑近灯看得认真,心中不免酸楚。
岁月裹挟着人往前滚,跟谁也没有商量。照片里的人, 隔着三十年, 看向自己的过往,也不得不摘下眼镜,眯起眼睛, 这个动作她自己并未留意,可杨劲看来,已经像个老人。
这个念头只敢心里想想, 嘴上半分不能露。方院长的手术日程依旧排得很满,每年还要赴各地、各国参加研讨会、学术交流,她的同事、学生都夸她精力充沛,她也这样认为。
“你今年多大了?”方杰躲开蒸腾的水汽,把照片放到桌角,刚放下又拿起来,起身走向书架,把两张照片并排,立在书脊前。
“三十三。”
“你妈拍这张照片时还没你大。”方杰跟许言午同岁。
两人不紧不慢地吃起涮肉,和以往一样,不说话也不尴尬。
杨劲想夸夸方杰:“姨,今天这上脑真不错,尤其配上这蘸料。”
方杰白他一眼:“你又不是没吃过。”
“嗯!”杨劲摇头:“今天这辣椒油才是精髓。”
方杰:“是吗?反正是饭店送的。”
“那葱花呢?”
“连蒜泥都是。”
杨劲果断放弃这个话题角度,方杰不爱下厨,方院长宁可拿手术刀50次也不愿拿起菜刀一次。
“那我明白了。东西不稀奇,还要看跟谁吃。人对了胃口才对。”
方杰嗤他一声。
席间,没用杨劲问,方杰就讲了照片的来历。
许言午认识杨国强三个月就结婚了,顺势怀孕。那一年方杰还在湘雅医学院读书,许言午在孕中期身体状况良好,刚好杨国强有个赴华中某市的公派考察任务,允许带家属,属半出差半疗养性质,许言午就约了方杰,三人在无锡见了一面。
“你妈跟我不一样。这一点,我当时还没意识到。”她隔着蒸腾的水汽看向书架。
“相反,那个时候,我觉得她跟我有很多很多共同点。喜欢的书、爱吃的东西,我俩留同样的发型,互换衣服穿,连中学讨厌的老师排名都一模一样。我对你爸不熟悉,只在婚礼前后见过两面,那次算接触比较深入的一次。
“你爸帮你妈提着包、拿着伞,适时地问她累不累,累就歇一会。陪我们逛了整条街,带我们吃饭,斟茶倒水,挺殷勤的——这两张照片就是他拍的。”
杨劲跟方杰一起看向照片。
“当时我也不懂感情,因为你妈这个选择果断而坚定,搁现在也算闪婚了吧,我就想,你妈应该是选对了。因为杨国强的外貌和身份都很符合当年的审美,五官周正,眉眼也长得好。”
方杰看着杨劲。杨劲跟他父亲不太像,至少五官没有照般照抄,但乍一看,又觉得就是杨国强的儿子,可能是下巴的线条,可能是杨劲侧头的一瞬。
杨劲:“那现在,您还觉得她选对了吗?”
方杰平静又坚定地点头:“嗯,对了。勇于做出选择,本身就是对的。”
“她生前那几年,跟单身也没区别。”
方杰伸出手,做了一个“制止”的动作:“杨劲,你是她的儿子,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们都没资格给你妈的人生打对号或者画叉。至少在那个时候,她怀里揣着你,走在你父亲身边时,我觉得她过得不错。
“至于后来,你爸的疏远和冷落,你妈的不甘和悲愤,也是他俩个性使然。”
方杰再次看向照片:“那天挺闷的,不是阴天,可也不见太阳,你妈本来就是北方人,南方空气湿度大,她不大适应,又大着肚子,我能看出来,你爸是有点担心的。可你妈兴致很好,沿河走了挺远的路。我一再表示,但凡觉出一点儿累来,咱们就停下来歇着,你妈非但不接茬,还不让杨国强给她打伞……”
在杨劲听来,这个场景与普罗大众俗世夫妻并无两样,可在他成年后的记忆里,杨国强跟许言午的关系,无论如何谈不上恩爱与温馨。
两个人吃火锅,菜总不见下。杨劲走之前,跟方杰确认,是不是真的不用刷碗,方杰说店家会来收,这个服务深得她意,她连油腥儿都不用沾。
方杰送杨劲下楼,电梯间的光线比停车场好,方杰在站那里跟他告别:“最近没去那边看看?”
杨劲知道她在问什么。“没。春节吧。春节我外甥回来,我跟我姐一起去。”
“我听说上头有意把他调离实职,通常干部退休前都是这种安排。”
杨劲抖了抖手里的钥匙,低着头没做过多表示:“嗯。”
“你呢,你妈不在了,你又向来有主见,我操心八成是没用,可人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是爱唠叨,人最终还是要有个家,这一点,我也好,杨国强也好,许言午也好,都没给你提供很好的范例……”
杨劲笑嘻嘻虚拢着方杰走向电梯,随后按下电梯上行键:“我的亲妈唉!您别是也要给我介绍对象吧?我也不想打光棍儿,可您总得给我时间吧,总得领个拿得出手儿的来见您吧。”
方杰半推半就进了电梯,电梯门缓缓合上,方杰冷眼补了一句:“光拿得出手不行,带得出去,还得带得回来。”
※※※※※※※
杨劲驾车回家的路上,收到李清一来的信息。
手机叮叮叮连响了几声,他没看,也没回。
到家之后翻看手机,发现她只发了几份word文档过来,是几个要在评刊会上发言的编辑写的发言提纲。
连句话都没有。
上周社长、总编、杨劲商量后,开评刊会的事算是敲定了,李清一等人得到通知,先准备一份发言稿,上班安排时间开会。
总编说交流的内容涉及杂志的风格走向,也算意识形态领域内容,让编辑们列个提纲,交领导过目,这样会上大家心里也算有数,免得年轻编辑嘴上没毛,瞎说,再把讨论带偏了。
总编让李清一汇总大家的发言提纲,一并发给杨部长。
李清一问是不是先发总编过目,总编说不用。
李清一问要不要附个什么留言,总编说不用,上周都定好了。
杨劲哪个文档也没打开,给人回了个“?”
李清一这才觉得自己办事欠妥当,离开餐桌,找个没人的角落,认真给领导编辑了一则信息,说明事情原委。
发回去没回音,等待的间隙上了趟卫生间,仍旧没有回音,李清一把手机捂在胸前,思虑片刻,决定给领导打个电话,请示汇报态度要诚恳。
餐桌那边坐了三男一女,马宁身边的座位空着,李清一刚才就坐在那。
另外两个男生是马宁同学,其中一个带了女朋友,也在本市工作,另一个来出差,因此组了这个局。
三个男生互相倒酒,女朋友在低头玩手机,那个男生搁下啤酒瓶,冲李清一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喂!是这个吗?你上大学的时候提过。”
马宁:“还能有几个啊!”
玩手机的女生抬起头来,总算有个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谈了很多年啊?”
男朋友:“屁吧,你太高看我这位老同学了,他上学时只是惦记人家,估计连手都没拉过。”
马宁摇摇头,作无奈状。
女朋友环顾三个男生:“我就说么,看这俩人的样,可不像谈了好几年的老夫老妻。”
男朋友反驳:“老夫老妻啥样?我俩不也是连手都没拉过吗?”
女朋友嗔怪地打了他一下。对方抗下了,略作思考后,突然重新端详起马宁来。
马宁再给他倒酒:“咋了?”
另外一个男生插嘴:“你想啥呢……我好像知道你想啥呢!”说完还猛拍了一下桌子。
当着马宁的面,两个男生相视一笑,笑声和眼神都很猥琐。
刚打通杨劲的电话,李清一就见马宁走过来,腕上挽着她的外套,肩上背着她的小包。
见李清一在讲电话,马宁比划两下,示意自己去结帐,让李清一准备走。
另外三人已经走在前面。李清一从马宁肩上摘下包,又接过自己的外套,往门口走。
本来酝酿完整的和通汇报,就被打乱了节奏。
门口的服务员用清脆的嗓音送客:“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当时,杨劲正在电话里发问:“总编让你发给我,总编自己看过了吗?”
这通电话,李清一本来疲于应付,又受干扰,根本答不上来。
马宁赶上来,帮李清一披上外套,几个朋友互相告别,研究谁打车带上谁,走哪条路。马宁想送单身的同学回酒店,对方说:“得了老马,我又不是未成年,你俩也早点回家。”
这个情势下,李清一也没有机会平心静气地打完这个电话,也是出于礼貌,她只好在电话里说:“抱歉,杨部长,我这有点乱,听不清您说话,我找个安静的地方再打给您。”
说完生生掐灭了电话。
刚好出租车到了,另外三人上了出租车,李清一弯腰告别,跟马宁一起冲他们挥手。
没有女朋友的男生探出头来,招呼马宁过去,二人把头凑在一起,耳语几句,马宁听清他的话后,直身说了句“滚”。
出租车发动,车里人又在调笑。
二人靠得挺近,马宁把关边肩膀别在李清一身后,虚揽着她的腰。
李清一意识到时,借裹紧衣服之机,稍拉开些距离,马宁也意识到什么,收回手臂。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