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说着手撑着地试图站起来, 突然腋下多了一支胳膊, 小灰灰稳稳地充当支点,另一侧有人帮忙, 把她架了起来。
她在场边稍事活动, 除了腰锥某一个关节有点酸,没有其他不适。小强执意要陪着她,二人没再上场,一直等到其他人打完球散伙,帮她穿了衣服, 陪着她走出球场。
走到球场外的路口, 同行的人各自散去, 只剩下小强、小灰灰和李清一。
李清一不想让小强再絮叨她的腰伤,只好转移话题:“我后来也没再问你, 那天晚上, 你跟他走后,俩人和好了?”
小强答得含糊:“啊?啊!”
“那现在就没事了?”
小强:“能有什么事啊……”
李清一也没把小灰灰当外人,直接对小强说:“和好归和好, 可我觉得你男朋友那天事办得不地道。再怎么说, 也不能把你一个人扔大马路上。这男人的气量,并不是说要打不还口骂不还手,逆来顺受, 而是说,他要懂得心疼媳妇,冷风冷雨的大半夜, 你都走多长时间了?他连个电话都没有。”
小灰灰连连点头,表示认同。虽然两人都没问过他的意见。
“你俩后来咋谈的?”
“什么?”小强遮遮掩掩。
“你说什么?你俩吵架的根本原因不是结婚不结婚的事吗?”
小强默然,过了一会支支吾吾地说:“其实,我也有错。”
小灰灰听得云里雾里,满脑问号,对李清一的各种掷地有声的言论都只管点头,他走在她身边,听她说话,都觉得无比满足,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不久前一些有形无形的猜忌都化为乌有。
小强咬了半天嘴唇,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反问李清一:“不说了,我的闹心事多了去了。我还没问你呢,司机说你走了,你后来去哪了?”
猝不及防,李清一咳嗽了一声,接下来是猛烈的咳嗽。
“看把你紧张的,肯定是打车回家了!打车费那么贵,怕我说你败家。”
李清一咳嗽得太专注,脚步都停了。小灰灰亦步亦趋,皱着眉头帮她拍背。
※※※※※※※
小强和小灰灰执意把李清一送到家,李清一又不放心小强,小强再三拒绝后,李清一才同意只让小灰灰送她到地铁站。
在地铁站,小灰灰稀里糊涂地跟李清一分别。当晚,小灰灰上了返校的火车,在火车上还跟群里人聊天,提及李清一的伤。
周一,李清一照常上班下班,洗漱就寝,睡前在篮球群冒个泡,马上有人问她腰伤怎么样了。
李清一答没事,有人劝她还是去医院拍个片子,也知道99%没事,但是拍了片子就放心了。
提到打篮球受伤,有人讲了一个真人真事。
那人说他有个女同学读体校,打篮球被人推了一下,坐在室外篮球场的柏油地面上,尾巴骨骨折了。
底下人七嘴八舌,说人类不是没有尾巴吗。
那人解释说没有尾巴,但是有尾巴骨。还说那又同学去医院看了,医生说尾巴骨有劈裂,也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只是将来生孩子可能会受影响。
底下一堆疑惑的表情:尾巴骨怎么影响生孩子?
那人又说:“尾巴骨变形了,可能盆腔形状会有变化,只能剖腹产,不能顺产吧……”
李清一刚有困意,杨劲的电话来了。
她困意顿时烟消云散,腾地在床上坐起来,托着电话不知所措。
电话响了一阵,停了。她看着手机屏幕暗下来,嗡嗡的震动声止息,才长舒一口气,把电话扣着放在枕边。想了想,又把电话拿起来,设置成无响铃无震动模式,再次放下。
她平躺盖好被子,决定最后看一眼手机。拿起时,屏幕是亮的,上面赫然是杨劲的名字。
她用一点五秒调匀呼吸,划动接听,用十二分正常的语调说:“你好,杨部长。”
那边静默三秒,嗤笑一声。杨劲心想,明明在群里说,已经躺在床上了,听说话这利落劲儿,好像穿着衬衫高跟鞋跟领导汇报工作一样。
“你腰好了?”
“哦……腰已经好了——本来也没事,谢谢……杨部长。”越说越不连贯,越说越没底气。
杨劲有点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说:“这两天有点事,没去找你……们玩。我看群里聊天,你们玩得挺好的。”
坏话往好了说,就显得别别扭扭。
李清一听着也觉得别扭,可惜她没有翻译“直男语言”的能力。否则这两句话将被翻译成:“以为我去你会别扭,没想到你还他妈玩挺high。”
“呃……”
“去医院看没?真的不用拍个片子?”
“不用,都好好的。就当时,腰木了一阵子。”
“够叵实的,那你做个仰卧起坐给我看看?”
“啊?”
“……你几点睡觉啊?”
“这就睡了。”本来都要睡了,被你个扯闲篇儿的吵醒了。
“我呆会路过你家,要不我上去看看你?”
“不——不——不用看。”
“不想看见我了?为什么?就因为那事儿?我有那么讨厌?”
李清一心中一滞,接不上话了。只听电话里杨劲又说:“我反正睡不着,我看你一眼就走,顺便给你揉揉腰。”
※※※※※※※
改制之后,杂志已经出了几期。
身为分管杂志社的副局长,杨劲只在就职初期拧紧发条,确切地说,是“看似拧紧了发条”。他并不是事必躬亲的类型,除了宏观性、方向性的指导,他并没有插手杂志的工作。
早有传言,说杨劲是被上级重点培养的干部,他来教育局,只是干部任免的一道程序,任职两三年,肯定要升迁调走。眼下的职位只是为了丰富他的个人履历。
对杂志的经营真正上起心来的,反倒是杂志的原班人马。从社长到总编,再到编辑部,无不对出版质量慎之又慎。
杂志之前就有读者评刊,最近社长过问了,把近几期的评刊汇总起来,又开了个评刊会,做了个报告。
原来的评刊,就是在杂志末页印一个评刊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最喜欢的文章,最不喜欢的文章……再印几个空行,读者可以写意见。响应的人并不多。
后来建了读者群,群里也发了评刊表,再加上评刊会收集的数据,凑成的报告也勉强算有说服力。
这份报告,现在就拿在杨劲的手上。
杨劲办公室里,社长和总编并排坐在沙发上,等着他指示。
杨劲略过叙述性的话,看到文中的表格,收获“好评”较多的文章和作者都列在表上。
李清一的名字赫然在列,不上不下的位置。
杨劲印象中,她上榜的文章也不是什么大部头,好像是简短的教学感悟、师生故事之类。
评价尽是溢美之辞:
“鲜活”“生动”“像发生在我们班一样。”
……
有一个评语是:“我原以为你们杂志这种故事都是编的。”
杨劲看完说:“这样,这个评刊报告很有意义,但它的意义,不在于论功行赏,就这几期杂志,作为评判编辑水平的标准也不全面,另外,样本也不够,评刊人数还是有限。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类型的文章更受读者欢迎,找准读者的口味,进一步调整刊物的风格。”
社长点头,总编说:“教辅类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但这本杂志缺不了,所以也不能把评刊结果当作圣旨……”
“那是肯定的。”杨劲看了社长一眼:“我的意见,是不是把上榜的几篇文章单拎出来,仔细研究研究……”
社长说:“对,再让编辑准备准备,开个交流会,思想碰撞一下,看能不能再优化一个栏目设置和内容方向。从这个评刊来看,年轻编辑的风格更受欢迎,我可能真的老了……”
※※※※※※※
杨劲在缓慢地整理和园的东西。他工作日不回去,玩得晚或者喝了酒也不回去,只选运动后把汗出透了,或者情绪稳定到无所事事的时候,才回和园住上一晚。
所以,直到暖气上水,杨劲才把许言午房间里的旧物收拾个大概。
许言午去世后,她的房间一直没人整理,还保持着日常起居的布置。杨劲把梳妆台清理一番,早已过期的护肤品、用了一半的口红、棉签扔进纸箱,准备扔掉。
倒是有一个首饰盒,虽然是老物件,深沉内敛的棕红色,镶有金色植物纹样,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让人无论如何不能当作垃圾扔掉。
况且里面还有几样东西。戒指、项链、玉石的坠子放在上面,显然是她常戴的,款式典雅低调,倒符合许言午的形象和个人审美。
底下压着几样金器,簇新的闪着黄光,杨劲印象里,母亲没有戴过,想是结婚时的彩头。
可就许言午的身份——杨国强的妻子而言,这几样首饰显然太少了,价钱和数量都上不了台面。
杨劲很有耐心,把东西一样样提起来端详,再一样样放回去,心里无比平静。
翻了一遍后,他在盒子夹层里发现了两张照片。
胶片相机拍的,自带些旧时光的粗砺质感,两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没有太大出处,连相纸弯曲的形状都极度吻合。
许言午和方杰。
杨劲花了几秒钟时间,才最终确认是许言午和方杰。
因为照片上的两个面孔很年轻,方杰齐耳短发,许言午齐肩长发,两人坐在一座小桥上,迎着夕阳,身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致,立于河畔的民宅,靠近水面的墙体青苔斑驳……
再看向两个年轻的姑娘,虽然许言午穿着开衫,视觉对画面做了分割,可依然可以分辨出,她怀孕了。
她双手拄住膝盖的姿态,这个姿态是大月份的孕妇下意识的动作。
方杰依傍着她坐着,肩膀后置,下意识相携。
另一张照片也是她们二人,只不过换了背景,在一家餐厅的露天座位。她们二人坐在阴影里,表情都是笑着,似是相谈甚欢,拍照的人隔着桌子坐在她们对面,相机近在咫尺。
杨劲更喜欢第一张,他摸了摸许言午的脸,又抚了抚她隆起的肚子。
手机提示音不断,杨劲懒得看,每逢周末,篮球群还是会紧密地安排活动,自打上次“揉揉腰”的邀约被拒绝后,杨劲没再靠打球打发闲暇时光,他有意避开那群人,他觉得挺没劲的,不是怕招惹是非,是觉得打球是生活的调剂,但要把跟打球的人交流感情当作生活的调剂,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这么一想,他觉得自己应该因此感到轻松。
况且,那帮人也没什么好交流的。
尤其是李清一。把她放在“那边”吧,显得交浅言深,放在“另一边”呢,又觉得挺毁人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