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科幻未来 > 死在火星上 > 第二百七十二章 (5)天外来客 (1)

第二百七十二章 (5)天外来客 (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彗星?”唐跃一愣。

    麦冬正在安装C1002号线路,听到了老猫所说的话,抬起头来,“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彗星么?”

    “是的,就是扫把星。”老猫回答,“但不是哈雷彗星,这是一颗新的彗星,历史上没有它的记录,它是一颗非周期性彗星,轨道不是椭圆而是条双曲线。”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唐跃有点吃惊。

    “刚刚,我也是刚刚才确认它的存在。”老猫在一块显示器上调出观测数据,“因为这颗星星在过去的四十八个小时内增亮了七倍,视星等从六等骤然提升到了四等,我本来以为是颗变星,但后来我发现它是太阳系内的天体,亮度迅速提升是因为它正在高速逼近太阳。”

    “这么说我们可以看到彗星了?”麦冬惊喜。

    “这意味着什么?”唐跃的反应则很紧张,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戏码,“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暂时情况不明确,我开启了空间站上的巡天望远镜,准备对它进行跟踪,很快就能预测其运行轨道。”老猫回答,“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这是一颗从没来过太阳系的彗星,其来源可能是奥尔特云……”

    “管它从哪儿来的,只要别来火星就好。”唐跃嘟囔。

    “我能看到它吗?”麦冬问。

    “可以,麦冬小姐。”老猫说,“但它现在的亮度不比夜空中大部分星星更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那颗彗星的视星等还会继续提升。”

    麦冬直起身子,四处张望,漫天的星斗都在璀璨地发光,她找不到自己想象中那样扫帚似的彗星。

    “但是我找不到它啊,彗星不是一个大扫帚么?”

    “它与太阳的距离还不够近,所以慧尾还不明显,但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找到它了,这是一颗少见的大彗星,它的慧头直径应该超过了二十八万公里。”老猫说,“你知道这个大小是什么概念么?”

    麦冬摇摇头。

    “木星的直径才只有十四万公里,它的直径是木星的两倍。”老猫解释,“当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它会变成全天亮度最高的那颗星星,还会拖着上亿公里长的庞大慧尾,扫过整个夜空。”

    “等等等等,你刚刚说什么?Tomcat-Tang-Mai是什么玩意?”唐跃皱眉,老猫嘴里经常不吐人话。

    “那颗彗星的名字。”老猫回答。

    “你之前说这是一颗没有记录的新彗星。”

    “对,所以名字是我刚取的。”老猫点点头,“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规定,彗星由发现人命名。”

    唐跃把那个名字含在嘴里反复咀嚼了几遍,才意识到老猫是用他们仨的名字命的名。

    老猫-唐-麦一号彗星。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发现并命名的最后一颗彗星。

    “还有多长时间你才能确认它的轨道?”唐跃问。

    “空间站的望远镜正在跟踪,过几天就能出预测结果,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这颗彗星一定会进入原地球轨道,也就是说它会途径火星轨道,但不知道会不会与火星擦肩而过。”老猫回答,“不过你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尽管彗星是看上去庞大得吓死人的天体,但它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分都是稀薄的气体,真正的固体慧核只有几十公里直径。”

    “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撞上火星?”唐跃问。

    “不可能,彗星的飞行速度太高,远远超出太阳系内所有行星的脱离速度,除非Tomcat-Tang-Mai彗星一头扎进两者的洛希极限,被潮汐力直接撕碎,否则火星没有能力捕获它。”老猫摇头。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计算,慧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那么它的密度与冰相近,火星的平均密度很低,每立方厘米四克左右,根据流体洛希极限的计算公式d=2.44R3√(ρM/ρm),可以得出结果为7004公里。”

    “也就是说,这颗彗星至少要接近火星地表至三千六百公里以内,才有可能被撕成碎片,然后砸向火星表面……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不是让你们提心吊胆,是叫你们到时候注意观赏。”老猫接着说,“这颗彗星有可能会成为本世纪以来最明亮的天体,是很难得的天文奇观。”

    唐跃松了口气。

    他宁愿不看这劳什子天文奇观,也不希望横生任何枝节。

    老猫突然告诉他,这个时候有一颗天体正以每秒七八十公里的高速朝着火星轨道直冲而来,这种消息放到谁那儿都是心惊肉跳。

    在麦冬眼中这事很浪漫。

    但在唐跃看来这简直就是核打击警报了。

    “只要不发生苏梅克·列维九号那种事就行,老猫你要知道人类对这种天体天生就有畏惧心理,毕竟我们的老祖宗是从这种太空核打击中幸存下来的生物,如果没有六千五百万年前掉进墨西哥湾的那颗小行星,我现在就有可能长着一张蜥蜴脸了。”唐跃说,“奇观什么的我倒是不在乎,地球消失这种奇观我都见识过了,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吃惊?”

    “撕碎苏梅克的是木星。”老猫说,“和木星比,火星还差得太远。”

    “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颗彗星?”麦冬把螺丝拧上,问。

    “不算是突然来的,只是我们刚刚才发现它。”老猫回答,“它越过海王星天王星轨道时,由于距离太远,几乎不发光,所以我们观察不到,实际上它早就进入太阳系了。”

    “它以后还会再来么?”

    “不会。”老猫说,“这是一颗流浪的彗星,离开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实际上大多数彗星都是这样的,四处漂流,被太阳的引力拉过来,转一个圈又走了,从此再也不回来。”

    “流浪啊……流浪。”麦冬轻声说着,拧上最后一颗螺丝,把C1002号线路安装完毕,“你从何处而来?何处才是归途呢?”

    她再次遥望四周,试图寻找那颗闯入太阳系的流浪天体。

    但正如老猫所说,那颗彗星此时的亮度还太低了,它像一滴水那样隐藏在漫无边际的星海中。

    这是一个古老的星空。

    落进女孩眼中最年轻的光都来自四年之前。

    ------------

    第二百七十三日(1)超远程星际打击武器

    当第二天晚上老猫再次观测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时,那颗星星的亮度又提升了,彗星的飞行速度极快——它大概是太阳系内移动速度最快的天体,每秒钟可以飞行超过七十公里,而普通小行星的飞行速度不过每秒二十公里。

    在等质量的情况下,彗星所携带的能量,是白垩纪末期灭绝恐龙那颗小行星的十三倍,如果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真的一头撞进了火星的怀中,那么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将远比地球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更壮观。

    火星的体积密度都比地球小得多,彗星有足够的能量将大量物质抛上轨道,这会在火星地表撞出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同时形成一条碎石带,从此火星也会有一圈稀疏的光环。

    当然,届时唐跃和麦冬是不可能看到这副景象的,老猫-唐-麦一号彗星从太阳系黄道面的上方而来,肯定会撞在火星的北半球上,昆仑站有可能将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毁灭,空间站则会被抛射的碎石撕碎。

    “怎么样?哪个是彗星?”唐跃问。

    老猫挪了挪位置,在显示器上指给唐跃看。

    屏幕上是一片星空,这是联合空间站上巡天望远镜拍下的照片,它一直在追踪那颗闯入太阳系的彗星。

    稍稍有些出乎唐跃的意料,老猫的爪子指在一个很黯淡的小光点上,它在一众璀璨的星辰中毫不显眼,这和唐跃印象中的彗星不太一样。

    他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颗明亮的扫帚星。

    “遗憾的是空间站的晨曦舱损毁了,否则我们可以动用口径更大,精度更高的望远镜,那样你就能看得更清楚。”老猫说,“这就是Tomcat一号彗星,它正朝着太阳高速飞来,就在你盯着屏幕发呆的这三分钟里,它已经飞越了一万两千六百多公里的距离。”

    唐跃摩挲着下巴。

    如果是在古代,这颗彗星大概会被扣上个“天降妖星,不祥之兆”的帽子,无论中外,古人们对彗星的印象都不好,中国人称其是扫把灾星,代表霉运,而西方人则认为那是上帝降下的不满和怒火。

    毕竟任谁知道自己头顶上有个巨大的玩意正在逼近都会不安,无论那是核弹头还是彗星。

    唐跃的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一个奇想,“老猫你说,这玩意有没有可能是星际导弹呢?某种地外文明制造的超远程打击武器,它飞得这么快,真跟导弹似的……你觉得像不像?”

    “不像。”老猫瞄了他一眼,摇摇头,“根据光谱分析结果,这东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结构都是水,剩余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氨以及甲烷,这些物质一旦靠近太阳就会迅速蒸发,如果它是枚导弹,我觉得它至少得有一颗铁钨核心,或者带一枚三相弹来。”

    “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个星际送水工?”

    “是的。”老猫点头,“地球上相当一部分的水分就有可能来自彗星,在数十亿年前,生命还未诞生的年代,大量的小行星与彗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各种稀有金属以及水分,甚至有可能包括有机分子。”

    “如果它能落在火星上,我只是说如果……在不波及到昆仑站和空间站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有水分补充了?这么多水我们用一辈子都用不完。”

    “不可能,你脑子里想什么呢?你以为它撞下来会形成一片湖泊或者海洋?”老猫摇头,“慧核中所蕴含的所有水分会在撞击的高热中瞬间蒸发,全部融进火星的大气中,你一滴水都捞不到,当然这么一丁点水分也没法让火星大气湿润起来,相当于你在撒哈拉沙漠中央倒下去一瓶矿泉水。”

    “我只是随便想想。”唐跃撇嘴。

    “唯一一个能取到彗星上面水资源的方法……”

    “是什么?”唐跃问。

    “就是你飞上去把它逼停,跟深度撞击号那样。”老猫回答,“然后你想取多少水就取多少水。”

    当老猫说出这种神仙话的时候,就证明它对你的愚不可及感到了相当的不耐烦。

    “这东西的轨道计算出来了么?”

    老猫摇摇头,“还在观察当中。”

    唐跃知道这颗彗星不可能撞上火星……这两个天体相撞的概率比子弹打中子弹还要小,但他仍然不自禁地担忧,以往的唐跃肯定不会为了一颗彗星发愁,当然也轮不到他来发愁,但自从地球消失之后,宇宙在唐跃眼中就变成了危机四伏之地,原本空旷的漆黑夜空仿佛都暗藏猛兽。

    它既然能一口吞了地球,那么吐一个唾沫星子来淹死你也不是什么不能想象的事。

    “猫先生?”

    “麦冬小姐,S1电池组的光传感器现在工作还正常么?”

    “太阳能电池板一切正常,光传感器状态良好。”麦冬回复,“维修工作非常成功。”

    麦冬的出舱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她非常顺利地更换了损坏的线路,唐跃还称赞她有电工天赋。

    老猫撇嘴,不屑一顾。

    当电工要个毛线的天赋。

    当刘电工才要天赋。

    “猫先生,这里是已经整理好的部分欧洲科技发展史与农业发展史,西方哲学史中几个人的简略传记。”麦冬把文档发给老猫,“我这里有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莱布尼茨以及笛卡尔。”

    “嗯……”老猫扫了一眼,“唐跃,你那边整理完了没有?”

    “差不多了,不过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利特这几个人,你是准备放进哲学史里,还是放进科学史里?”

    老猫想了想,“哲学史。”

    “毕竟最早的科学就是自然哲学。”麦冬说,“哲学家也是科学家。”

    “可亚里士多德在中学物理课本里简直就是个大反派。”唐跃说,“几乎每堂课都要拉出来批判一番。”

    “下一个人是弗朗西斯·腊肉……啊不,培根。”

    “再下一个是尼古拉和布鲁诺。”

    “再往下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这些人主要放进科学史里吧,这个阶段值得一提的哲学家应该是巴克莱和斯宾诺莎。”

    老猫絮絮叨叨。

    他们在整理记录科学史与哲学史,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家们作传记,科学与哲学作为单独的历史列出来,与人类文明编年史并列,这样可以使记录更有条理,除此之外,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也被他们单独整理成册,从刀耕火种到化肥的使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半导体的诞生,人类的历史在这座小小的科考站内缓缓流过。

    “康德……还有黑格尔。”

    “这个人是叔本华!”

    “弗洛伊德就不要出现在这里了,写心理学的时候再扯他,不要忘了尼采,听到没有麦冬小姐……尼采的年代不对。”

    “妈的,我上次就跟你说过了唐跃,马克思不是苏联人!”

    ------------

    第二百七十三日(2)WARNING

    “老猫,麦冬……如果让你们列出对人类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十位科学家,你们会选择哪十个?”唐跃坐在桌子前,手底下压着稿纸,转着手中的笔。

    自从开始记述人类历史之后,昆仑站原本一座研究自然科学的科考站,都快变成社会科学研究所了。

    “艾萨克·牛顿。”老猫正在飞快地敲键盘,头都不抬,嘴里一边碎碎念,“……伽罗瓦毫无疑问是一位少年天才,足以称得上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卷之一,可惜英年早逝……这告诫我们不要在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和别人争勇斗狠,如果伽罗瓦与那位军官决斗时选择的是比赛解方程而非拔枪对射,那么我们可以预见,伽罗瓦不仅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寿终正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麦冬跟着回答。

    “伽利略奥·伽利略。”老猫接着说。

    “尼古拉斯·凯奇啊不,哥白尼!”麦冬再说。

    “查尔斯·达尔文。”

    “特斯拉不算吗?”唐跃问,“尼古拉·特斯拉。”

    “你提起特斯拉,我还以为你指的是特斯拉汽车集团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老猫抖了抖胡须,“尼古拉·特斯拉或许是个绝无仅有的天才,但他还不足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科学家之一,你可以把迈克尔·法拉第,詹姆斯·麦克斯韦以及一大堆人排在他的前头。”

    “有些人说他是神。”

    “学术界没有神。”老猫说,“只有神经病。”

    “还有马克斯·普朗克!”麦冬又想起一个赫赫有名的人。

    “麦冬小姐,做这种排名其实毫无意义,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排名,非得列出什么‘十大’、‘四大’和‘三大’来,什么事都喜欢分个圈内圈外,以外行人的眼光把一个整体硬生生地割裂,你要知道,割裂是歧视的开始。”

    老猫摇摇头。

    “马克斯·普朗克当然伟大,但和他同样伟大的还有尼尔斯·波尔,马克斯·波恩,保罗·狄拉克,沃纳·海森伯,以及路易斯·德布罗意,你在1927年那张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合影中随便指出一人,他都是二十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唐跃挠了挠头,喜欢排名已经成了他的思维定式,不仅仅是他,包括麦冬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这种思维定式。

    “我们从小就开始排名了,从小排到大的。”唐跃说,“老猫你又没经历过高考,我们可都是从全省几十万考生中杀出来的,不光学生排名,学校也排名啊,清北第一档,后面是华东五校,C9联盟,以前还有985和211,后来又有了什么双一流,各个领域也有大大小小的圈子,什么建筑新老八校,两电一邮,五院四系。”

    “你呢?”老猫瞄了他一眼。

    “我的本科大学很一般啦,以前是所211,后来是双一流。”唐跃回答,“硕士也是在本科大学里读的,算是混了个文凭。”

    “教育真是中国内卷化最严重的领域。”老猫叹了口气,“当你画出一个圈把自己围起来,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时,实际上你是在孤立自己,故步自封。”

    “但这也是中国特色啊。”麦冬笑笑。

    老猫不再说话,继续埋头记述数学史。

    它刚刚写完艾瓦里斯特·伽罗瓦的生平,接下来它要记录的是同为群论创始人的尼尔斯·阿贝尔。

    阿贝尔后面还有一大串辉煌的名字。

    亨利·庞加莱,没有他就没有相对论。

    格奥尔格·康托尔,对,就是康托尔集的那个康托尔。

    伯恩哈德·黎曼,黎曼猜想到地球消失都还没人解决。

    大卫·希尔伯特,数学界的无冕之王。

    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爱因斯坦的老师。

    老猫在记录这些人时未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它想起谁就先写谁,所以很多更著名的数学家已经记录在册归档了,像阿基米德,高斯,欧拉,拉格朗日,哥德尔,诺伊曼,哈代这些人的名字早就躺在昆仑站的硬盘中了,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璀璨群星们交相辉映。

    唐跃打开电脑,连接空间站上的巡天望远镜。

    他在继续观察那颗彗星。

    昆仑站和空间站对老猫一号彗星进行持续跟踪,收集足够的初始数据,电脑就能推测出它的运行轨道——这件任务中最简单是计算,最难的是数据收集,在过去观测手段不够发达的年代里,人们要推测出一颗彗星的运行周期,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去观测,甚至要从数百年前的古籍中寻找记录。

    联合空间站的晨曦舱损毁,老猫唐跃失去了大部分远程观测手段,所以只能拉长时间了。

    巡天望远镜每隔半小时拍照一次,在短时间内老猫-唐-麦一号彗星的亮度变化看不出来,但唐跃把多张照片并列在一起,就能察觉到彗星的移动——这个时候它已经成形了,在望远镜的照片中可以辨认出散发着微光的彗头和慧尾,根据电脑的计算,这颗彗星已经越过了木星轨道,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奔向火星轨道。

    随着老猫一号彗星不断逼近太阳,它所受到的引力也会越来越大,速度会越来越快。

    唐跃盯着显示器上的照片,想象着那颗天体在虚空中极速穿梭,蒸发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喷薄而出,不像是尾巴而像是火箭发动机喷射的尾焰,它的背后就是庞大到视野都无法容纳的木星,木星表面那个红斑在缓缓旋转,浑浊的大气中搅起剧烈的闪电与风暴,像颗巨大的独眼。

    “唐跃,格罗滕迪克在哪儿……唐跃?”

    唐跃一怔,从想象中惊醒。

    “什么?”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资料。”老猫说,“你放哪儿了?”

    “还在这块硬盘里。”唐跃从抽屉里掏出硬盘,放在桌面上推给老猫。

    “别发呆,你在看什么?那颗彗星吗?”老猫瞄了他一眼,又瞄了一眼显示器。

    唐跃点点头,“你说过这东西不会撞上火星,对吧?”

    “当然。”老猫神色有些古怪,“它撞上火星的概率基本上是零……”

    “叮!”地一声。

    显示器上忽然弹出一个弹窗,表示计算任务完成。

    老猫唐跃扭过头来。

    工作站表示自己完成了老猫-唐-麦一号彗星的轨道计算工作,它把结果放到了显示器上。

    这么快就完成了?老猫稍有些惊讶,它本以为还要多花两天时间。

    一人一猫看到了漆黑背景下的一条蓝色弧线,这就是彗星的预计轨道。

    它发源于一个白色圆点,这显然是彗星。

    终结于一个红色的圆,边上标注着MARS。

    还有一个小小的方框。

    方框内是红色加粗的英文:WARNING:IMPACT!

    老猫呆住了,它的脸像慢放镜头那样缓缓扭曲起来,看上去就像是戏台上插满旗子的老将军。

    ------------

    第二百七十三日(3)道长,收了这颗妖星

    唐跃的脸色也变了。

    显示器上那么明显的结果,电脑担心这俩货看不懂,还贴心地打了个标注,用加粗的醒目红字以及箭头指向轨道与火星的接触点:warning impact!

    “你……你说不会撞上的……”唐跃喃喃,下一秒他就跳了起来,“你刚刚说不会撞上的啊!”

    “这这这这……这不可能!”老猫也呆住了,它一把拉开椅子,一屁股坐下去,把键盘拉到面前,连记录到一半的数学史也不管了,迅速接入昆仑站和联合空间站的系统电脑,巨量的数据在它眼前刷下来。

    “不可能啊,不可能啊,这怎么可能呢,这颗彗星怎么会撞上火星呢……你们知道这个概率有多小么?”老猫一边摇头一边敲键盘,眼底倒映着屏幕上的数字和图像,“这概率比你现在走出门被陨石砸到头的概率还要小!就算你在火星上再活十万年都碰不到这种事。”

    “问题是我们已经要被砸到头了!”唐跃拉来一张椅子,在老猫身边坐下来,“还不止是陨石!”

    “莫慌,莫慌,待我仔细看看,这究竟是颗什么妖星。”老猫皱起眉头,集中精神,“按理来说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很少遭到这些外来物的骚扰,因为有外头的巨行星作为门户挡着……木星是仅次于太阳的第二大引力源,它在公转时会拉着身边的东西一起跑,有什么东西要撞进来,也该先撞它。”

    老猫开始仔细解读电脑的各项数据和计算过程,巡天望远镜的跟踪观测给出了数据,而工作站则根据数据对彗星的轨道做出了预测,此刻老猫正在倒推整个计算过程,它要确认电脑的结果是否正确。

    “镇定,镇定……有可能是电脑出错了,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互相影响非常复杂,这是一个混沌系统,类似于天文学上著名的三体运动,电脑是不可能做出精确预测的,它只能尽可能地逼近真实结果。”老猫解释,“这就好比地球消失了,你要完美预测它对其他行星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唐跃凑得很近,尽管电脑屏幕上大把大把的数字他看不懂,但他仍然努力地去阅读那些图像和方程,唐跃毕竟有一颗好学的心。

    “你的意思是有可能是电脑瞎咋呼的?”

    “有可能是电脑瞎咋呼的,毕竟这破电脑有事没事就喜欢吓唬人。”老猫缓缓地点头,目不转睛,“所以我正在检查……看看它的计算有没有错误,有没有遗漏什么条件,对混沌系统做预测是很容易出错的,以前的天气预报都不准,就是因为观测手段和计算能力跟不上。”

    唐跃不敢再打扰它,他安静地坐在边上,也跟着一起浏览数据,之前他最讨厌电脑抽风,现在他最希望电脑抽风。

    “这里应该考虑木星的引力么?这个距离还未脱离木星的引力圈,奇怪……这角动量是怎么变化的……”

    “彗核质量的蒸发速度很快,二氧化碳比水要快,这里的衰减比例应该是百分之三左右。”

    “光压不考虑,太小了,基本上没有影响。”

    “这是抛物线?不对,这是悬链线。”

    老猫絮絮叨叨,一双棕色的猫眼睁得很大。

    无论它说什么唐跃都一阵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猫一点一点看完了工作站的计算过程,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脸色越来越凝重。

    自从地球消失之后,唐跃第一次在这张猫脸上看出面沉如水四个字。

    老猫把进度条拉到了底,缓缓地出了一口气,然后伸爪关闭计算界面。

    “怎么样?”唐跃问,“电脑是不是在抽筋?”

    如果电脑没抽筋,那他就该抽筋了。

    老猫摇头,“没有发现漏洞和错误,它的预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是完全合理的……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确实会撞击火星,这大概三百万年以来火星第一次遭到如此大质量的天体撞击,见鬼了,这还真是颗邪门的妖星,亏我还为它亲自命名。”

    “道长你就没什么办法收了这颗灾星吗?”

    “办法是有,但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猫说,“混元大罗万里追敌浓铀弹,太上天罡五相聚变正法,二十八星宿诸天大阵弥罗金光等无上法门都能收了这颗灾星……但我们这不是什么都没有么。”

    唐跃的脸部肌肉开始抽搐。

    时隔六千五百万年,唐跃再一次体会到了当时恐龙们的心理感受……说起来这个死法真是轰轰烈烈,他自己都没想过自己会被一颗彗星砸死,不知道通古斯大爆炸有没有砸死过人,如果没有,那他唐跃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幸被天外来客干掉的人,届时场面一定蔚为壮观。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唐跃的工作还未完成,人类的历史还没记录下来,就这么挂了,有点对不起列祖列宗。

    “它会砸到我们头顶上来么?昆仑站是不是就此完蛋了?这东西砸下来威力比核弹可强多了吧?”

    “不一定,现在就说昆仑站会完蛋还为时过早,我们现在只能肯定这颗彗星会撞在北半球,也就是赤道以北的某个位置,但具体的撞击地点现在还不能确定,它撞击的能量当然比核弹要强多了,这个数量级的能量是目前人类还无法触及的。”老猫说,“但只要距离够远,昆仑站是有能力幸存下来的。”

    “要多远的距离?”唐跃问。

    “这个不好说。”老猫回答,“我们对这颗彗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地观测和计算,不过这肯定是太阳系内自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撞击事故,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的质量太大,它撞上来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绝对是全球性的,甚至有可能影响火星的自转或者公转。”

    老猫看上去仍然很镇定,说话不紧不慢。

    不知道它是无所畏惧。

    还是放弃治疗了。

    “如果我们的运气足够好,唐跃你再走一回出门被陨石砸到脑袋的逆天狗屎运,昆仑站或许能从灾难中残存下来,只是……”

    “只是什么?”

    老猫停顿了几秒钟。

    “无论这颗彗星撞在什么地方,只要它撞在了火星上,联合空间站多半就可能保不住了。”

    ------------

    第二百七十三日(4)一百零二万亿吨的高空抛物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一旦这颗彗星掉在火星,最危险的是联合空间站。手机端”老猫说,“你在地面挖个坑还能藏起来,但空间站躲都没地方躲。”

    老猫抽出纸笔。

    “根据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出老猫一号彗星的彗核大小,直径大概介乎于二十八公里至三十公里之间。”老猫在草稿纸画了一个圆,“它的主要成分是水,二氧化碳和甲烷,我们能粗略估计这东西的重量,体积乘以密度,答案是1.02×10∧14吨。”

    “也是102000000000000吨。”

    老猫在草稿纸画了一大串的零。

    唐跃数零都数了老半天。

    “一……一百零二万亿吨重?”

    老猫点点头。

    这么大的质量唐跃还是头一次碰,他没法想象那是什么概念。

    在唐跃之前的观念,彗星撞击地球,想象起来应该跟万吨油轮从天砸下来差不多,因为他的脑子里已经没有这个更重更大的物体了,这更大的东西正常人已经没法具象化了,几十百万吨级的巨型运油船航空母舰还要重,已经是人类制造的最庞大的玩意。

    但老猫一个万亿吨把他的想法砸得粉碎。

    这哪里是什么油轮掉下来?

    那根本是珠穆朗玛峰倒了下来啊。

    这同时也意味着唐跃完全低估了彗星撞击火星之后造成的后果,他这辈子也没见过彗星撞击行星是什么景象,老猫一号彗星砸下来造成的灾难将远超他的预料。

    “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抵近火星时速度将超过每秒钟七十五公里,它所携带的动能超过2.9×10∧26焦耳。”老猫觉得唐跃无法直观地估计这个能量究竟有多大,所以它又搬出了那套惯用的较方式,“炸平广岛的那颗蘑菇弹能量是5.5×10∧13焦耳,如果老猫一号彗星撞火星,它释放的能量将相当于5.2×10∧12颗小男孩原子弹,也是说,相当于5200000000000颗蘑菇弹同时爆炸。”

    唐跃一阵头晕目眩。

    五万两千亿颗核弹。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顺着后背爬来,唐跃几乎要站不稳了,他一屁股坐倒在椅子。

    五万……两千亿颗核弹?

    唐跃以求助的目光望向老猫,后者很遗憾地点点头,表示这个结果没有出错。

    “你……你确定昆仑站能逃过一劫?”

    “昆仑站的结构很坚固,火星的大气过于稀薄,这在某种程度救了昆仑站一命,如果同等质量的一颗彗星砸在地球,毫无疑问巨大的冲击波会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那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暴,把沿途的一切全部摧毁。”老猫解释,“但在火星情况会大不相同,这里只有百分之一的标准大气压,冲击的威力会大大削弱。”

    “地震呢?不会引起地震吗?”

    “当然会引起地震,而且会是影响全球的强震。”老猫点点头,“但土地吸收能量作为缓冲的效果空气要强得多,只要距离足够远……你要相信昆仑站的结构强度,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

    作为一颗荒芜死寂的星球,火星在自然灾害的花样着实是乏善可陈,假如把火星换成地球,让地球挨这一撞,那后续的连环反应可多了,冲击波地震还有海啸,足够把全球地表清洗一遍,说不准还会激活超级火山的喷发,让板块下沉。

    而火星的火山已经死了千万年了。

    “在彗星撞来之前,你挖个坑找个地方藏好,说不定能撑过去。”老猫说,“但联合空间站恐怕没这么好的运气了……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一旦进入火星的刚体洛希极限,它会迅速剥裂,在轨道产生大量碎片,这些碎片的每一块对空间站而言都是致命的。”

    “能躲过去么?”唐跃问,“猎户座二号还有发动机。”

    “你准备把空间站当作战斗机来开?”老猫摊爪,“这些碎片无法探测,而且速度快,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它们把你撕碎了。”

    唐跃捂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完了……完蛋了。”唐跃说,“空间站躲不过去,我们也不一定躲得过去,天知道那颗星星会掉在什么地方,说不定掉在我们面前呢?不知道被彗星砸死会不会痛苦。”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撞击时会发生的情景:Tomcat一号彗星一旦进入洛希极限,它会开始逐步解体,在近地轨道产生大量碎片,紧接着一头撞在火星地表。”老猫给唐跃描绘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一个直径千公里的陨石坑形成,高温高压会把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沙漠都熔成玻璃。”

    “撞击发生后的一分钟,巨大的能量沿着地表和空气传播,引起强烈的全球地震和风暴,炽热的气流被加速到超音速,冲击波在短时间内可以环绕火星好几圈,整个大气系统都被撼动。

    撞击发生后的五分钟,巨量的物质被抛高空和轨道,沙尘微粒被风暴卷起,沿着气流笼罩整个火星,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都将不见天日。而轨道则会多出来一条碎石组成的光环,这条光环无法稳定存在,将会在接下来的百年内逐步落进火星大气层。

    这次撞击的烈度是如此之大,火星的自转速度都会因此加快,甚至地轴都会细微地偏离原本的方向。”

    老猫的声音很低沉,语速很慢,它描述的简直是灭世的景象,和这个起来,宗教故事帝降下的神罚都算不了什么。

    在灾难片都见不到的景象,居然会发生在现实生活。

    现实果然戏剧还要荒诞。

    “你说整个火星都会被烟尘笼罩?”唐跃问。

    “是的。”老猫回答,“保守估计,会有万亿吨的沙尘被风暴卷起来,这沙尘暴要可怕得多,届时整个火星都会见不到太阳。”

    “那我们不也是死定了?”唐跃叹了口气,“躲起来也没什么意义,算我们能躲过撞击,没有阳光,昆仑站没有能源。”

    唐跃见识到了这个宇宙的力量,和这个起来,人力实在是太渺小了,他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什么都做不了。

    这个时候唐跃才想起超人的好来,那个小卷毛氪星人虽然做事不怎么地道,婆婆妈妈还优柔寡断,但他拥有抵抗自然的力量,他可以飞太空推开彗星,在全世界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的时候,他们好歹还有一个人去指望。

    遗憾的是超人只生活在DC宇宙里。

    没有超级英雄的世界,人们又该如何自救?

    “猫先生,唐跃,这里是哲学史的最后一部分资料……”麦冬出现在通信视频,“你们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么?”

    ------------

    第二百七十三日(5)上帝掷骰子吗

    “诶?要撞上了?”

    老猫表情很沉重,缓缓地点头。

    唐跃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抓着头发,一言不发,已经陷入了自闭。

    麦冬愣愣,“还有多长时间?还有多长时间彗星才会撞上来?”

    “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已经越过了木星轨道,距离火星大概2个天文单位。”老猫回答,“以它目前的速度,到达这里还要四十七天时间。”

    “如果撞上了……后果会非常严重吧?”

    “相当于五万两千亿颗核弹同时爆炸,威力是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恐龙那颗小行星的十多倍。”老猫沉声说,“会掀掉半个火星的地皮。”

    麦冬屏住了呼吸。

    她看上去有些茫然无措,女孩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状况,她可从来没有接受过彗星撞击时应该怎么办的训练。

    “昆仑站能幸存下来吗?”

    老猫摇头,“不知道,运气好或许能,运气不好会死得很惨。”

    “那……联合空间站呢?”

    老猫这次没有说话,它沉默了两分钟,摇了摇头。

    麦冬明白了,老猫的意思是昆仑站还有逃过一劫的可能性,但空间站是十死无生了。

    联合空间站实在是太脆弱了,它没有机动性,没有防御力,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在这样可怕的灭世级天灾面前,没有任何幸存的可能。

    老猫一号彗星一旦与火星地表发生撞击,会在近地轨道上产生万亿吨的碎片,这些碎片中有一块击中空间站就是毁灭性后果。

    联合空间站会失去姿态,舱段会破裂失压,飞船会燃料泄露,桁架和太阳能电池板都会折断。

    “也就是说……我还有四十七天的时间?”

    麦冬漂浮在摄像头前,身上穿着蓝色工作服,挽起衣袖,头上带着一顶鸭舌帽,这是她的惯常装扮,衣领的拉链拉得很高,只露出半截白皙的脖颈,据女孩自己说,为了方便清洁节省水源,她的工作服内经常不穿衣服。

    老猫和唐跃都不出声,算是默认了。

    麦冬低头,注视着飘在身边的阿Q。

    “那我得抓紧时间。”

    “抓紧时间?”唐跃和老猫对视一眼,再一齐望向麦冬。

    “对啊,我们不是还有很多工作还没完成么?”麦冬点点头,“既然只剩下四十七天时间了,那我应该尽量抓紧时间,把手头上的任务完成……哲学史还没做完,科学史也没做完,还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做完多少算多少吧。”

    唐跃和老猫都有点吃惊,这姑娘在生死边缘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这个,在一切结束之前,尽量地给这个宇宙留下更多的人类遗产。

    “不……不不不不,绝对不是这样的,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老猫起身,焦躁地在昆仑站大厅内踱步绕圈子,“我说过,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互相影响非常复杂,任何一丁点小的扰动都能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这是一个混沌体系,计算机根本就没法精准预测,现在就说没活路了还为时过早!”

    唐跃抬起头来,“还有生路?”

    “有没有生路我不知道。”老猫说,“但还有不确定性!那颗见鬼的彗星在进入太阳系边界的一瞬间就确定了会撞上火星么?当然不是,它的运行轨道是成千上万的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机械宿命论在上百年前就被扔进了垃圾堆……你们认为上帝掷骰子么?Do you think it will roll a dice?”

    老猫看着唐跃,又看向屏幕中的麦冬。

    唐跃和麦冬都一愣。

    “我认为它会掷。”老猫说。

    “为什么?”

    “因为它如果不掷骰子。”老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就不可能诞生。”

    “既然它会掷骰子,那么它就不可能永远都掷到一点,只要它持续地掷下去,总会有一个六点出现!”老猫接着高声说,“生命是在不确定中诞生的,那么生机也将从不确定中诞生。”

    昆仑站内很寂静。

    麦冬微微地一笑,“猫先生。”

    “等等等等,你刚刚指上帝时用的是it,为什么不用he?”唐跃皱眉诧异,他总会关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因为你歧视宗教中的神吗?”

    “当然不是,‘he’是你们人类的上帝。”老猫解释,“It是我们猫的上帝。”

    “听着……唐跃,还有麦冬小姐。”老猫站在气闸室的内舱门前驻足,转过身来,扫视一圈,猫眼中迸发出慑人的光芒,“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保证你们的安全。”

    ·

    ·

    ·

    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拉开了序幕。

    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还有四十七天时间就会撞上火星,也就是一千一百二十八个小时。

    唐跃他们就像是大灾变来临之前的小蚂蚁,在毁灭世界的灾难中寻找一小块可以避难的场所。

    暂时老猫还无法预测彗星会撞在什么地方,它仔细计算过撞击的威力,对比昆仑站所能承受的冲击极限,最后断定,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会完全毁灭以撞击点为圆心,半径一千公里以内的所有东西,高温高压甚至能把沙漠都熔成玻璃。

    而强烈的冲击波则会扩散至两千五百公里之外,超过这个距离之后冲击波会大幅度减弱。

    只要昆仑站在这个区域之外,至少能保证基础结构不被摧毁。

    想完全避开冲击波是不可能的,撞击必然会引起全球性的超级地震。

    好在昆仑站在设计之初考虑过抗震性能,它是个坚固的框架穹顶结构,天生就拥有良好的抗震性。

    至于外覆材料和墙皮,老猫和唐跃已经不敢再奢望了,能在这种灭世天灾底下苟出一条命来就已经是万幸,只要骨架不塌,房顶被撕破了还能用塑料薄膜和胶带补起来。

    昆仑站会不会遭到毁灭,这个只能靠运气。

    毕竟昆仑站没法揣在口袋里带走。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在这片荒原上,没了这座庙,和尚也活不长了。

    火星的总表面积是1.441×10∧8平方公里,也就是一亿四千四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整个北半球的总面积大概是七千两百万平方公里,而Tomcat-Tang-Mai一号彗星的撞击可以完全毁灭一千九百六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的面积。

    也就是说它的毁灭范围占北半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

    剩下的就是昆仑站幸存下来的可能性。

    只要它没有被卷入这直接遭到摧毁的一千九百六十二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昆仑站就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坚固抗下其他的次生灾害。

    另外,如何保住联合空间站,两人一猫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在当前情况下,唐跃和麦冬都不再奢望可以安然无恙地渡过难关,能保住一个是一个,能保住昆仑站就保昆仑站,能保空间站就保空间站。

    能活下来一个是一个。

    至少不能让这颗见鬼的彗星把人类最后的独苗就这么给灭绝了。

    ------------

    第二百七十四日(1)面壁之猫

    唐跃久久地盯着显示器的那颗星星。

    那只是一颗小小的光点,黯淡又遥远,在画面几乎静止,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一百零二万亿吨重的庞大物体,以每秒钟七十公里的高速在星际间飞驰,携带着超过五万两千亿颗核弹的惊人能量。

    这么看去,唐跃甚至不相信它能毁灭自己。

    它甚至不如自己的小指头大,只是茫茫星宇的一粒尘埃。

    老猫抄着两只爪子,坐在一边的椅子,翘着二郎腿,低垂眼帘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面前摆着电脑键盘和一摞草稿纸。

    “联合空间站躲不开撞击,生还几率太低,我们得准备把麦冬接下来。”唐跃的视线离开显示器,“还剩下四十多天时间,我们得抓紧。”

    “嗯。”

    老猫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唯一能使用的是鹰号飞船,除了这个之外,我们没有其他机会了。”

    “嗯。”

    “隔热瓦在理论能撑过热障,但是稳定姿态是个大问题,没有推进剂和发动机,鹰号飞船再入大气层时不能维持正确的姿态,肯定会坠毁。”

    “嗯。”

    “你除了嗯嗯之外,能不能说点别的?”

    “那不要来烦我,我正在思考问题。”老猫起身离开椅子,走到大厅的墙壁边,面对墙壁,一头靠了去。

    “唐跃,猫先生,这里是一部分西方哲学史,已经整理完毕了,一直到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有一部分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嗯?猫先生呢?”

    麦冬把一份档发了过来。

    尽管联合空间站和昆仑站都面临灭顶之灾,记录工作也不能停滞。

    当然这件任务主要交给麦冬来承担,而自救工作则由唐跃和老猫来进行。

    反正麦冬也帮不忙,倒不如让她接着记叙整理历史,能写多少是多少。

    “你家猫先生正在面壁,你是它的破壁人吗?”

    唐跃把摄像头扭过来,让麦冬可以看见老猫,后者正用额头顶着墙壁,背着双手,一动不动。

    “猫先生,猫先生?件已经发过去了。”

    “好,我接收到了,不过主不在乎。”

    老猫淡淡地回答,头都不回,也不睁眼。

    “麦冬,你什么时候能再次出舱一次?”唐跃把摄像头拧了回来。

    “出舱?”

    “对,我们需要你去检查鹰号飞船的底部隔热瓦。”唐跃解释,“我们要接你下来。”

    ·

    ·

    ·

    麦冬先是吃了一惊,接着怔忡了好长时间。

    她咬着嘴唇,目光游移了一下,又重回到通讯系统,撩了撩头发。

    “但……但是鹰号飞船已经报废了啊,它不是没有再入大气层的能力了吗?乘坐它下去不会出问题么?”

    “对,它是已经报废了。”

    “报废了还能用?”麦冬有些诧异。

    “我们发现它的安全冗余设计还能再支撑进入大气层一次,这是唯一的机会。”

    “那……那发动机,还有燃料呢?我们也没有降落伞,到时候怎么减速……”

    “有任何问题由我和老猫来解决。”唐跃打断她,“你只负责执行,能不能做到?”

    麦冬还有些迟疑,但她被唐跃坚定的目光打动了,这个年轻男人身披着皱巴巴的毯子,面容消瘦胡子拉渣,看去像是个营养不良的流浪汉。

    但他眼底又迸发着自信的光芒和神采——看着那样的眼睛,尽管你明知道这件事大概率无法成功,但你仍然会不由地抓住他伸出来的手。

    自从地球消失之后,麦冬没再想过自己还能下来。

    鹰号飞船只是一艘一次性的飞行器,从它的设计者制造者再到使用者,谁都没想过用它再入大气层。

    因为这是自杀。

    往前一步是万丈深渊,而这个男人在底下高喊:跳下来吧,我会接住你!

    你会闭着眼睛纵身一跃么?

    麦冬注视着唐跃的双眼,她忽然发觉自己从未在这双眼睛里看到过怯懦和畏缩,无论是地球消失,还是番茄死亡,那么多灾难与末路,唐跃可以失望可以绝望,但从不恐惧从不退缩……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看着他艰难地穿行在黑暗的风暴,扛着通讯天线嘶声大吼,你看着他坐在冰冷的大厅内,怀里捧着死亡的幼苗目露悲伤,如今面临最恐怖的天灾,彗星即将撞击火星,唐跃还要挣扎着要爬起来寻找最后一线生机,究竟是什么支撑他一路走到了现在?

    你从不知何为疲倦吗?

    “麦冬,你要相信我们。”

    “我当然相信你们。”麦冬靠在舱壁,一头撞在阿Q的肚子,长叹了一口气,“我也好想好想下去啊,你们根本没法体会在空间站里过这么多天是什么感觉。”

    女孩皱了皱鼻子,想了想,又补一句。

    “简直是人间地狱好么,我真想趁早脱离苦海。”

    如果算地球消失之前的正常工作时间,麦冬已经在空间站内生活了一年多,她竭尽全力地想把空间站改装成适合生活的场所,在卧室和核心舱内贴颜色鲜艳的贴纸,挂毛绒玩具和零七八碎的小挂件,循环播放柔和悠扬的钢琴曲与轻音乐,尽量减轻生硬冰冷的工业感和机械感。

    但奈何一堆拼接管道怎么打扮也没法改变它们空间狭小气氛压抑的事实,音乐也没法压过无处不在的轰轰噪音,空间站终究不是一个适合长期生活的地方。

    有时候麦冬漂浮在核心舱内,目视眼前的舱壁和控制面板密密麻麻的按钮,会觉得自己正躺在棺材里。

    可以尽情奔驰的广袤平原与一望无际的天地,只能出现在梦。

    “听着丫头,我们来制定计划。”唐跃说,“你来安排时间,我们需要再次出舱一次,检查鹰号飞船的隔热瓦,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好!”麦冬点头,“我会再出舱。”

    ·

    ·

    ·

    要检查鹰号飞船的情况,麦冬得出舱工作。

    一次补给运输完成之后,鹰号飞船的升级对接在了寂静号多功能舱,这里是停泊猎户座飞船的码头,距离晶体号核心舱最远,为了方便麦冬工作,唐跃和老猫首先得转移鹰号飞船。

    他们准备把鹰号飞船与寂静号舱断开对接,重新对接至希望号实验舱。

    “老猫!老猫来操作超级大臂,听到没有?不要面壁了!我是你的破壁人!”

    “我知道了,不过主不在乎。”

    ------------

    第二百七十四日(2)全欧洲的祖母

    老猫重新回到桌子前头,麻利地接入超级大臂的控制系统。

    超级大臂的操纵系统看去挺像遥控游戏,但唐跃从没碰过这东西,在地球消失之前他从未取得过操纵超级大臂的资质,所以尽管手痒痒老王也不让他碰。地球消失之后,唐跃不敢碰了,超级大臂结构精密容易损坏,操纵非常复杂,玩坏了唐跃可修不好。

    老猫打开超级大臂的主摄像机。

    黑白图像在显示器跳出来,看去拍的是机械臂一片白色的蒙皮,还有一串模糊的英字母,背景是漆黑的深空,阳光太亮看不见星星。

    折叠停靠在桁架的机械臂开始展开,老猫是个老司机,它操作超级大臂很多次了,次次都稳如老狗。

    鹰号登陆器远远地对接在寂静号多功能舱,后者的体积仅次于晶体舱,是联合空间站的第二大舱室,可以同时停靠两艘猎户座飞船。

    为了方便麦冬检查鹰号登陆器升级的腹面,唐跃和老猫准备将它调个位置,希望号实验舱有一个标准对接口,这个地方很合适。

    显示器的画面移动,老猫聚精会神,盯着屏幕央的十字划分。

    通过摄像机的镜头,一人一猫很快看到了登陆器,后者对接在寂静号舱,白色的背部被阳光照亮。

    “登陆器。”唐跃轻声说。

    老猫点点头。

    超级大臂与鹰号登陆器缓缓接合。

    这才是真正的捕获方式,一次运送补给时是因为登陆器推进剂耗尽,姿态失控,唐跃老猫万般无奈之下才让麦冬硬生生地扑去抓它,那么做既不合规范也非常危险。正常情况下的捕获都是在两者相对静止时,让超级大臂末端的卡榫插进登陆器的凹槽内——当然不可能是一个大爪子像抓娃娃机似地把飞船抓住。

    卡榫旋转着锁死,屏幕弹出提示。

    “OK,已锁定。”老猫按下按钮,一切都井然有序,“关闭舱门,断开登陆器与空间站的电气连接。”

    “已断开。”

    “断开控制连接。”

    “已断开。”

    “断开机械连接。”

    老猫话音一落,显示器的画面抖动了一下,登陆器与联合空间站之间的刚性连接已经切断,接着唐跃看到超级大臂开始移动了,机械臂带着鹰号飞船缓慢而无声地离开寂静号舱。

    唐跃坐在边,莫名地想起这景象类似筷子插在年糕。

    完了,我怎么也什么都往吃的想?

    超级大臂慢慢地曲折,仿佛螳螂的前臂。

    麦冬漂浮在晶体号核心舱内,远远地望着长的机械臂收缩,这幅景象像是深海的虾蛄,平时潜伏在海底的泥沙一动不动,当有猎物游过时暴起攻击。此时这只庞大的太空螳螂虾已经抓到了猎物,它用锋利的前肢刺穿了猎物的身体,正把它带往嘴。

    瘦骨嶙峋和满身尖刺而言,空间站还真挺像一只甲壳动物。

    她继续埋头工作。

    打开电脑。

    已经整理好的档正在硬盘里排队,麦冬一行一行地扫过去。

    “马其顿帝国兴衰史。”

    “两河流域明概况。”

    “美洲原住民发展史。”

    “先秦诸子典籍。”

    “西方哲学史以及专著。”

    最近他们已经整理到了世纪以及近代历史,由于这个时代的国家人口与资料数量都陡然猛增,所以麦冬的工作变得相当棘手,像古埃及古巴伦这些国家年代久远,人口稀少,历史记载缺失,三人基本是有什么用什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政体与农业技术走向成熟之后,世界人口开始激增,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政权在东西方如雨后春笋地冒出来,关系相当复杂,剪不断理还乱,欧洲贵族们那张巨大的亲戚连老猫都焦头烂额。

    老猫不止一次地表示“英国女王同时是英国国王的老妈德国皇帝的老妈希腊国王的岳母挪威国王的岳母以及俄国沙皇的岳母,然后这些亲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生打死”这种狗血剧情,算是韩剧都写不出来。

    唐跃说这大概是东西方的思维差别。

    东方人用军队和战争完成的宏图大业,西方人更愿意在床笫之间搞定。

    更别说还有瓦伦蒂诺公爵这种葩,把自己的亲妹妹当做通婚工具,先结婚再离婚,把领土当做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了。

    东方人的目标是成为全天下人的皇帝。

    西方人的目标是成为全世界人的外婆。

    麦冬检查了一遍,屏幕的每一个件夹都有几十个兆大小,这是相当巨量的本。

    联合空间站以高频微波的方式向外广播,麦冬只需要准备好原档,编码和调制信号都由电脑自己完成,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算算时间,最早发出去的那一束电磁波此刻已经飞出了一万五千五百九十四个天单位,早离开了柯伊伯带。

    如果不算衰减,麦冬发射的无线电波会是一个以空间站为球心,以光速扩张的大球,这个球的边际是她广播出去的第一个字。

    而空间站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播送信息,那么这个大球迟早会变得跟太阳系一样大,跟奥尔特云一样大,跟银河系一样大,甚至和全宇宙一样大。

    偶尔麦冬会这么想。

    听去真是个宇宙级别的帝工程。

    但老猫经常说这样的广播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人可以接收到,联合空间站的功率太低,它发射出的电磁波还到不了木星轨道,会消弭在漫漫的虚空之。这个宇宙能量是守恒的,电磁波也是能量,空间站的发射功率才多大?你把它平铺在半径为一万五千天单位的大球内,信号强度是真正意义的近乎于零。

    想给全银河系广播,至少要把太阳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

    如果想给全宇宙广播,至少得把整个银河系都转化成能量。

    人类明还没走到可以在宇宙留下痕迹的那一步。

    面对这样的反驳,麦冬的回应向来是: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老猫也很无奈。

    这么一个闺女,你还能骂她咋滴?

    ------------

    第二百七十四日(3)你亲戚遍布非洲

    “鹰号登陆器成功对接,电气接通,控制接通。手机端”

    老猫抬起爪子,它成功地将鹰号飞船转移了位置。

    “OK了,麦冬小姐,唐跃,你们注意,登陆器现在对接在希望号实验舱外,舱门处于可开启状态。”

    “收到,猫先生。”

    麦冬轻轻推了舱壁一把,身体飘离晶体舱,手扶在舱门边沿改变方向,长时间在失重状态下生活,女孩已经学会了怎么行动最方便省力。她像一条柔软的鲭鱼那样轻巧地穿过甬道,灵活地避开杂乱的控制面板和电缆。

    “希望登陆器足够靠谱,杨乱码他女朋友哥哥导师的大外甥的七舅姥爷最好没骗他。”唐跃双手撑着桌子,注视着空间站的闭路电视影像,“按理来说,这么近的亲戚,应该不会随便糊弄人。”

    “这样的亲缘关系也算近?”老猫问。

    “当然近。”唐跃回答,“他们互相之间DNA的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你跟乌干达黑猩猩的DNA相似度也超过百分之九十九。”老猫说,“所以它们也是你七舅姥爷吗?或者你是它们的七舅姥爷?唐跃你的亲戚真是遍布非洲。”

    麦冬套一件舱内宇航服,打开舱门,钻进鹰号登陆器的指令舱。

    指令舱内空间狭小光线昏暗,没有灯光,座椅全部折叠起来,控制面板的指示灯和显示器都处于熄灭状态,所有舷窗都已经关闭了。

    自从次补给运送任务结束之后,麦冬三人没怎么再管过这玩意,本以为它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可以光荣退休了,谁知老兵还要再战场,力挽狂澜。

    麦冬抬着头环视一周,思索了几秒钟,找到各个系统的控制系统,伸手一个一个地打开电源。

    随着一阵细微低沉的“嗡嗡”声,沉寂已久的鹰号飞船重新苏醒了,红色绿色和橙黄色的灯依次亮起,控制台的显示器再次浮现出那句熟悉的问候语。

    “Welcome to the Eagle Lander.”

    麦冬的手轻轻抚过控制台,大大小小的按钮和复杂的英缩写,看去令人眼花缭乱,实际手动操作系统至今为止也从未投入使用过,但每艘鹰号飞船都会有这么一套复杂的控制台。麦冬把指令长的椅子扶起来,系安全带,把自己绑在椅子。

    舷窗遮光板正在缓缓开启,阳光斜射进来,麦冬的眼前渐渐明亮。

    估摸着温度升得差不多了,麦冬打开宇航服的面罩,呼叫昆仑站。

    “猫先生,唐跃,我正在鹰号登陆器指令舱内,舱内已通电,情况良好。”

    在与联合空间站对接期间,鹰号飞船的蓄电池和电脑都由空间站供电。

    “OK,我们看到了。”

    老猫和唐跃在昆仑站内观察情况,鹰号登陆器的电力和控制系统已经成功接入空间站,此刻它相当于联合空间站的一间舱室。

    昆仑站内的一人一猫都不敢大意,鹰号登陆器这台破电脑可是有前科的,连续抽风两次,差点砸了他们的补给运送计划。

    “鹰号飞船的电脑内有自动登陆的控制程序,安全着陆需要做的一切都由地球的工程师们写在代码里了,你们之前坐着它下来的时候,不用碰操纵杆吧?”老猫问。

    “不用。”唐跃和麦冬异口同声。

    科考队的指令长是老王,他是全权全责者,好是航班的机长,飞机一旦起飞,机长有权力做出任何决策。老王不允许任何人乱动鹰号登陆器的操控台,因此降落时是电脑在控制飞船,其他所有人都在袖手旁观,登陆器的设计者们显然认为高危操作计算机人脑更靠谱,颇有空客的风格。

    所以鹰号飞船的操纵只需要一位指令长和一条狗。

    指令长的任务是在飞行过程喂狗。

    而狗的任务是在指令长尝试触碰操作台时咬他。

    “次对接时出了问题,登陆器的计算机对飞行速度产生了误判,我要看看故障是出在哪儿了。”

    “这个问题很严重么?”麦冬问。

    “可能严重也有可能不严重。”老猫噼里啪啦地敲键盘,“如果只是交会传感器损坏了,那么我们不必去管它了,如果是计算机本身的BUG……那么得花点时间排除。”

    “要花多长时间?”唐跃问。

    “已经排除了。”

    老猫耸耸肩。

    “很显然是交会传感器出了问题,次发射时碰到沙暴,沙子侵入堆积在激光反射镜,导致传感器测速出现问题。”老猫解释,“是个很小的故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