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6)
射之后的第一百八十秒就关掉了发动机。
这个错误本来是能避免的,只要昆仑站与鹰号飞船一直保持联络,昆仑站就能及时纠正它的错误,但遗憾的是电脑出错时双方联络中断,没人来阻止登陆器的系统发神经。
提前关闭发动机,这是个极其严重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就是入轨失败。
鹰号飞船完全没能进入预定的停泊轨道,它进入了一条远地点为二百八十公里,近地点为一百一十公里的椭圆轨道,简单地来说,就是出轨了。
老猫懊恼地抓住了自己的耳朵,捏来捏去……见鬼,刚刚还夸这小子听话呢,怎么转眼就出了问题?这下麻烦大了。
唐跃抱着天线,摇摇晃晃地回来了。
他把天线放在地板上,然后坐下来大口喘气:“怎么样?那小子成功了没有?”
老猫转了过来,“成功个屁,你儿子马上就要被德国鬼子枪毙了。”
唐跃吓了一跳,“什么?怎么搞的?”
他连明光铠都来不及脱,就连滚带爬地扑过来,凑到电脑屏幕的前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冷气。
电脑已经把两条轨迹都显示了出来,一条是外圈的预定轨道,用红色的虚线表示。
另一条是鹰号飞船目前真正的运行轨道,用蓝色的实线表示。
很显然真实轨道的高度比预定的停泊轨道高度要低。
“现在鹰号飞船的高度只有二百八十公里。”老猫指了指电脑上的光标,“但它本应该在三百五十公里高的地方。”
“很麻烦吗?”
“非常麻烦。”老猫点点头,“这小东西没有进入正确的停泊轨道,就意味着我们之前的计划全部作废了,后面的变轨和交会程序都得重新设计,由于初始轨道的高度太低,我们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推进剂来进行加速……但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
老猫利索地拖动鼠标,把图像放大,然后把环绕轨道的另一头指给唐跃看,“这里是轨道的近地点,也就是高度最低的地方,它的高度本来应该是一百五十公里,但它现在只有一百一十公里……这个高度太低了。”
“一百一十公里已经进入了大气层,尽管这个高度的大气层非常稀薄,但仍然会产生阻力。”老猫解释,“鹰号飞船每经过近地点一次,就会由于大气的阻力而消耗能量,它的高度会不断地降低,最后的结果就是……”
老猫敲下回车键,电脑给出了模拟结果。
模拟结果是一条紧密的蓝色螺旋线,看上去就像是蚊香,这表示轨道高度在不断降低,不断接近火星地表,最终一头扎进大气层,一切都将烧成灰烬。
唐跃张着嘴,愣了半晌,才发觉自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们得尽快让它变轨!”
“我也想,但我们不能让鹰号飞船鲁莽地进行加速。”老猫说,“别忘了我们的推进剂不够,胡乱加速的后果只会是让登陆器的有效载荷舱变成太空上的一块垃圾。”
“还有多长时间?”唐跃问,“登陆器还有多长时间?”
“鹰号飞船目前的运行周期是五十三分钟,它每隔五十三分钟绕火星一圈。”老猫回答,“在降低至最低安全高度之前,它还能再绕着火星飞行……”
老猫在电脑中输入参数,电脑很快就给出了结果。
“十六圈。”
十六圈。
一圈五十三分钟,那么鹰号飞船还剩下十四个小时。
他们必须让登陆器在十四个小时之内进行变轨,离开这条最终通向死亡的轨道,时间非常紧迫,但见鬼的是这又偏偏是一件急不来的事。
唐跃和老猫都注视着屏幕上的鹰号飞船,老猫把图像稍微拉远,让第二条轨道进入他们的视野,另一个光标在轨道上缓缓运行——这是联合空间站的轨道,一条位置更高的椭圆轨道,近地点为三百八十公里,远地点为四百八十公里。
联合空间站的运行周期是一小时二十分钟,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只够它绕火星飞行十圈。
“这十四小时之内,合适的变轨窗口只有七个。”老猫说,它伸出爪子,指着屏幕上登陆器轨道的远地点,“远地点处的登陆器飞行线速度为每秒3.2公里,按照正常的变轨方式,它应该会在远地点进行加速,然后进入一条新的轨道……”
老猫敲击键盘,昆仑站的系统电脑给出了计算结果。
一个崭新的大圆画了出来,被标成了醒目的明黄色,套在了鹰号飞船椭圆形停泊轨道的外头,停泊轨道与它进行内切。
两个圆内切相接之处,就是登陆器加速转移的地方。
更浅显地来说,如果鹰号飞船在停泊轨道远地点进行加速,点燃上面级火箭,它就会进入一条离地两百八十多公里的圆轨道,但在这条轨道上是无法与联合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因为后者的轨道还在更高的地方,联合空间站轨道的近地点都高达三百八十公里。
所以鹰号飞船还需要进行二次变轨。
再发力加速一次。
第二次加速,让上面级火箭再推鹰号飞船一把,才能让登陆器跳进空间站的轨道。
这个是最稳妥的方法,使用两条中间轨道,进行两次加速变轨,是运用最广泛的变轨方法。
“但这么干很冒险。”老猫摇了摇头,“使用两条中间轨道,进行两次变轨,这么做看上去最保险,但也最消耗推进剂,如果我们采取这种决策……那么我们会耗尽鹰号飞船所有的推进剂。”
“如果我们进行两次变轨,最后能交会对接几次?”
老猫竖起一根爪子,缓缓地说。
“一次,最多只有一次。”
一次。
唐跃的双手双脚都有些发麻,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那么成功率就只有百分之五。
不成功则成仁。
------------
第五日(11)全宇宙第三个生命
麦冬把手贴在玻璃上,注视着培养箱,漆黑透亮的眸子里倒映着一抹淡淡的绿色。
第一株番茄苗终于发芽了。
这小东西不知什么时候从培养基内探出了头来,悄无声息地冲破了坚硬的种皮,幼苗只有几毫米高,两片淡绿色的叶子,脆白的根茎,随着通风系统的气流轻轻颤动,女孩的目光也跟着活络起来。
麦冬在实验舱内例行检查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了这个小生命,然后就跟着了迷似的飘在这里看了很长时间。
麦冬在希望号实验舱内有一小块区域,在培养箱内种了一批拟南芥,番茄以及莴苣什么的,用来验证长时间航天任务中植物种植的可行性,这项技术的短期目标是为了给宇航员们提供新鲜蔬菜,让他们彻底摆脱万恶的罐头,长期目标就是为了飞船内自循环生态系统的搭建,为未来人类的大移民飞船提供技术储备。
不过后者显然是个过于长远的目标,人类到目前为止就从没搭成过什么靠谱的小生态圈,可能等什么时候受控核聚变这条科技树点出来了,自循环的生态系统才能踏出第一步……不过就连受控核聚变都还有五十年呢。
麦冬无声地惊叹。
联合空间站内的第二个生命终于诞生了,这有可能是宇宙内的第三个生命,麦冬震撼于它的脆弱与美丽,她觉得生命果真是这个世界上最精致的东西,这株小小的番茄苗不到一厘米高,但就在它这豆丁点大小的身躯内,有亿万个细胞正在协同合作,水分从根系抽上叶面,灯光与二氧化碳正在参与光合作用,一切都有条不紊,恰到好处。
和这株幼苗比起来,自己置身的联合空间站简直就是一座粗糙简陋的毛坯房。
她很想把这个消息立即告诉唐跃和老猫,但可惜目前联络中断,呼叫没有回应。
“我该给你取个名字……”
麦冬在玻璃培养箱的前头慢慢地转圈,捏着自己的头发,“该叫你什么好呢?小番?小茄?小西?小绿怎么样?”
“小绿……小绿……嗯,小绿这个名字很好听。”麦冬抬眼望着头顶上的舱壁,悠悠地点头,“那就这么决定了,从今往后,你的名字就叫闰土了!”
女孩一本正经地伸手指着玻璃培养箱中的番茄幼苗,两只漆黑的眸子睁得老大,神情严肃。
半分钟后,麦冬自己绷不住了,捂着肚子大笑起来。
女孩笑着笑着,声音慢慢地低了下来,她漂浮在半空中,隔着一米远的距离,怔怔地看着玻璃后的幼苗,眼帘低垂,目光忽然变得落寞。
“闰土啊闰土,谢谢你来陪我啦……”麦冬上前轻轻捧住玻璃箱,把额头贴在上面,“但是我们都活不长了,所以啊……你要赶紧长大,赶紧长大,长得超级大超级大,大到箱子也关不住你,实验舱也关不住你,空间站都关不住你,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
番茄幼苗在气流中轻轻颤动。
“你点头了。”麦冬微笑,“你答应我了,记住你答应我了!”
她轻轻推动舱壁,穿过舱室对接段的舱门,离开希望号实验舱,麦冬还有事要去做。
她要去写一封遗书。
·
·
·
“Plan B!我们需要Plan B!”唐跃从明光铠里爬出来,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有没有Plan B?”
仅能尝试一次交会对接,成功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五,这条路绝对走不通。
他们不能拿麦冬的身家性命来赌博。
“普兰碧?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存在普兰碧。”老猫靠在椅子上,白眼一翻,心说我又不是机器猫,普兰碧这种东西口袋一翻就有了?
等等。
它好像确实是一只机器猫。
“但这条路绝对走不通啊!只能进行一次交会,成功概率只有百分之五,百分之五!我高中毕业考上清华的可能性都比这个高!”唐跃激动地拍着桌子,“没普兰碧我们还玩个屁啊?”
“对接成功的概率最多只有2.477%,哪来的百分之五?”老猫一摊手,“还有我认为你考上清华的概率不到百分之零点五。”
“啥?”唐跃瞪眼。
“你啥什么?认为我低估了你的高中学习成绩吗?”
“不不不不我不是说这个,我有百分之五的概率考上清华这话是我高中班主任说的,他的原话是‘如果全国八百万考生都交了白卷,唐跃你就有百分之五的概率上清华’……我是说前面那个2.477%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对接成功率百分之五吗?”
“之前跟你说有百分之五的概率,那是在成功进入停泊轨道的情况下,现在连第一步入轨都失败了,你还以为有百分之五的成功率?”老猫说,“你高中班主任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全国八百万考生都交了白卷,你才有百分之五的可能性上清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呢?”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有2.477%的盼头了?”唐跃吃了一惊,“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肯定是教育部发表声明说本次考试结果作废啊。”
“没错,我们只剩下2.477%的盼头了。”老猫点点头,“高考成绩也能作废么?”
“如果全国只有一个叫唐跃的人答完了题目,其他人全部都交了白卷,你要是教育部,别说让考试作废,你都该切腹自尽了……”唐跃坐在椅子上,他不想再跟老猫扯这个关于高考的傻叉话题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也考不上清华。
他要是考得上清华干嘛还要跑到火星上来苦哈哈地干苦力?吃饱了撑的?他早就去华尔街享受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腐朽生活了。
唐跃慢慢捂脸。
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
2.477%是什么概念?
尝试一百次,成功次数还不到三次。
老猫注视着工作台上的电脑,沉默了几秒钟,“你要认清咱们目前的状况,鹰号飞船入轨失败,即将坠毁,推进剂不够,联络中断,无人导引,这种境地放在任何时候基本上都是绝路,百分之百的死路一条,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性……这2.477%的成功率已经是奇迹了。”
唐跃愣了一下。
老猫说的确实没错,这2.477%的可能性不是太低了,而是太高了……唐跃忽然想明白了这一点,头皮猛地发麻。
鹰号飞船入轨失败,缺乏推进剂,联络中断,无人导引,哪一条拿出来都足够毁掉一次航天任务,这么多倒霉事全部聚在一起,让唐跃都给赶上了,按照常理绝对是十死无生,他们早就应该失败了,但为什么还有2.477%的那一线希望?
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这微弱的希望,仿佛黑夜中的最后一盏烛光,尽管风雨飘摇,却顽强地不肯熄灭。
“是什么东西?”唐跃抬起头来。
老猫扭过头来,“嗯?”
“是什么东西?我们最终这2.477%的希望究竟是什么东西?”唐跃问,“是什么在维持着最后的成功率?”
老猫斜着身子,抬起一只爪子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按下几个键,一个窗口弹了出来,唐跃凑过来看,上面是鹰号飞船有效载荷舱的主要结构,庞大的一级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贮箱已经抛离了,这让登陆器看上去短了大半截,剩下的就是指令舱,货舱以及上面级火箭。
老猫用鼠标圈了一个框,把货舱底端的喷口标明了给唐跃看。
RD-0172火箭,由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承制。
坚实可靠的毛子货。
这是一台很小的火箭,在整个庞大的火星登陆任务链中,它是很不起眼的一环,只负责有效载荷舱的安全保障与机动变轨。
如果说鹰号飞船的猛禽3D与3C火箭是动力强劲的邮轮,那么RD-0172无疑就是一艘小舢板,但现在邮轮已经沉没了,他们只能依靠这艘小舢板作为最后的救生艇……好在这艘小舢板是某个以暴力坚实著称的战斗民族打造的,在伏特加与普先帝的双重加持之下,舢板或许也可以当做拖轮来用!
“如果没有这台发动机,那我们的成功率就是零。”老猫回答,“它就是这最后的2.477%!”
------------
第五日(12)寂寞的电波
唐跃和老猫岿然对坐,两人中间摆着纸笔。
昏暗的灯光从头顶上落下来,照在一人一猫的脸上,唐跃很严肃,老猫也很严肃。
“彻底取消中间轨道,放弃这条二百八十公里高的圆轨道,只进行一次加速,让鹰号飞船从停泊轨道中直接跳进空间站的轨道,进行交会与对接,行不行?”
“行,但是风险很大。”
“风险有多大?”
“从二百八十公里的高度跳进三百八十公里,需要进行一次加速和一次减速,消耗大量推进剂。”
“剩余的推进剂足够我们再尝试几次交会?”
“零次。”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采取什么策略,最后都只能交会对接一次?”
“对。”
“那么哪种策略最后剩余的推进剂更多?”
“我需要计算。”
老猫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开始入定。
接着它开始七窍生烟。
半分钟后,老猫睁开眼睛,它拿起纸笔,开始写写画画,“如果我们放弃两条中间轨道,两次变轨的原定方案,使用直接跳进空间站轨道的策略,那我们将能节省百分之十的推进剂,以及四个小时的时间……但直接跳进空间站轨道的操作难度更大,需要昆仑站的远程引导。”
“节省百分之十的推进剂?”
“百分之十。”
唐跃当即拍板,“就是这个了!这就是Plan B!让登陆器直接跳过去!一秒钟都不要浪费!一毫克燃料都不要多烧!老猫你来负责操纵引导!我来负责帮你找信号!”
唐跃莫名地有了信心,非常果断地选择了方案,老猫看得有点发怔,心说这丧狗什么时候硬气起来了?它不知道唐跃的振奋从何而来,这货在几分钟之前分明还心灰意冷,万分沮丧。
“我们已经死了。”唐跃说。
老猫一愣,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已经死了。”唐跃重复了一遍,“鹰号飞船的发射已经失败了,麦冬本来也必死无疑……但上天又给了我们2.477%的机会,你能明白么?”
老猫顿时就清楚了唐跃的意思。
他们从来就不是被逼进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而是本来就置身于绝境之中!唐跃和老猫,从地球消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鹰号飞船入轨失败,本该就是百分之百,十死无生的死局,但某台强大的火箭发动机硬生生地为他们撑起了最后一线希望。
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近的变轨窗口在什么时候?”唐跃问。
“最近的时间窗口在五分钟之前。”老猫看了一眼时间,“下一次在一个小时十五分钟之后。”
唐跃转身拖起明光铠舱外服,“我去给你支天线,信号的问题交给我,在下一次变轨窗口到来之前我一定让你联系上登陆器!你去驾驶那辆暴力的毛子太空拖拉机,在远地点给它来一个超级大漂移!我相信你的车技……秋名山婴儿车车神!”
“放心!拖拉机我也给你开出兰博基尼的气派来!看我完美地倒车入库!”老猫竖起大拇指,“Good Luck!”
唐跃套上明光铠,拎起天线,大踏步地往外走,大喝一声:“亲爱的RD-0172同志!国家虽大,但我们不能再后退一步!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乌拉——!”
老猫目送着他弯腰钻进气闸室,忽然觉得自己之前认为唐跃的背影像头熊一点都没错,他不仅像头熊,还像一头毛熊。
唐跃这莫名其妙的信心,或许不止是来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还有RD-0172发动机上那满篇的俄文。
紧接着气闸室中传来一声气壮山河的长喝。
“伏特加!达瓦里希——!”
·
·
·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麦冬,我在火星联合空间站上给你们写下这封信,我在这里很好……”
麦冬怔了怔,又按下退格键把所有的字都删掉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麦冬,我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太阳刚刚从火星的另一头升起,金色的阳光照亮了半个晶体号舱,这里的景色真的好美啊……”
麦冬摇了摇头,再次把写下的话全部删除。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麦冬,你们还好吗?我马上就要死了……”
再删。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是麦冬,我很快就要到你们那边去了……”
再删。
麦冬反复地打字反复地删除,她觉得自己写下的每一句话都不合适,从开头到结尾都不对。
女孩纤细的手指最终停留在键盘上,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分明满脑子都是要说的话,但当她真要动笔开始写时,却茫然地不知该从何处落笔,这就好比你有满腔言语想要向什么人倾诉,抬头环首四顾,却猛然发现天地茫茫,自己孑然一身。
麦冬坐在椅子上,身上绑着安全带,她直直地注视着电脑屏幕,那个光标一秒一秒地闪烁。
麦冬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文章,写东西一直都是她的强项,但在这姑娘从未写过遗书,更从未试过活人写遗书留给死者,地球已经消失了,她的父母家人朋友同事早就不在了,她在这里写遗书,又能留给什么人呢?
但她仍然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麦冬不知道唐跃和老猫是否真能让鹰号飞船成功把补给送上来,但此刻昆仑站上正在爆发沙尘暴,联络中断,即使麦冬不是专业的飞行专家,她也清楚其中的难度,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交会对接失败,那么她就死定了。
麦冬得趁着自己还有一点点力气,可以完整地写完一封信时,把这件事完成。
但是写完之后,又该把这封信发往何处呢?
麦冬的目光落在控制面板上,密密麻麻的复杂按钮和开关。
用空间站上的通信系统,把这封信转化成电磁信号,发往茫茫深空中么?
就像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的最后一声呐喊,麦冬不知道空间站发出的电波可以传出去多远,由于星际消光效应的存在,弥漫在真空中的宇宙尘埃对电磁辐射有吸收作用,电波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加速衰减,最后衰弱到无法携带任何信息的地步。
但这个距离一定是非常非常漫长的,这一束孤独的电波,会带着女孩最后的话,在茫茫的真空中飞行亿万年。
想想就寂寞。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最寂寞,那么一定是人类发出的最后一束电波了,携带着全宇宙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从出生到消亡,奔向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的远方。
那么把这封信留在空间站上么?
等到自己死后几年,联合空间站寿命耗尽,坠毁在大气层里,让书信随着空间站一起燃烧,化成灰烬播撒在火星广阔的平原上?
麦冬幽幽地叹了口气,抱紧了自己。
身为联合空间站中最后的一个人,她想写一封信,却不知道该把信留给谁。
宇宙虽大,却再无一处可以安放书信的地方。
------------
第五日(13)我在一亿公里之外遥望
没到你真正临死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死亡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发射之前,在地球的酒泉中心,唐跃这个乌鸦嘴跟麦冬说的。
麦冬当时很诚恳地点了头,虽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把这当做是前辈对自己的告诫,记在了心里。
尽管唐跃当时只是想装个逼。
此刻麦冬伸出手去,仿佛就能触摸到死亡。
金色的阳光落在女孩白皙的脸颊上,以肉眼几乎可见的速度缓缓移动,死亡原来和阳光一样沉默,一样柔软,一样无声无息。
麦冬抬头望向舷窗外,身在晶体号核心舱内,她能看到粗壮巨大的衍架从自己头顶上横穿而过,仿佛某座超级塔吊的吊臂,各种各样复杂而嶙峋的机械附着在衍架上,那些扭曲虬结的部件暴露在真空中,它们分明是二十一世纪的尖端科技,却给人一种十九世纪蒸汽机传动曲轴般的复古感。
再远处是宽阔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整齐地列成一排,像是古代战船上成排的巨大桨叶,跟随着阳光逐渐偏转,把巨大的影子投在洁白的舱壁上。
这里是火星联合空间站。
距离地球一亿公里。
女孩孤单地漂浮在一亿公里之外的宇宙中,她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离家最远的游子,而且无家可归。
就在五天之前,她的人生还不是这样的。
麦冬今年才二十五岁,本科浙大毕业,在离开地球之前,她刚刚在中科院拿到了自己的硕士学位。
在申请读博之前,导师建议她尝试参加火星探测任务,以当前最热门的长期航天相关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并以此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随着火星探测工程的逐渐深入,长期乃至超长期航天任务中的许多问题大规模地暴露出来,并成为航天医学,生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
这有些类似于上个世纪的阿波罗计划,一个耗资巨大的庞大航天计划,能带动全国乃至全世界诸多研究以及产业的进展。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激动万分。
麦冬的研究方向是微重力密闭空间内的生态循环,这是一个牵扯颇多的课题,难度很高,但意义很重大,国内目前还没多少人做这个方向,麦冬希望自己能做出成果来。
说实话她本来没必要吃这个苦头,参加火星考察任务危险系数极高,条件艰苦,飞上太空乍看上去浪漫,但新鲜劲一过生活就极其枯燥,而且一来一回至少要两年时间,跟坐牢似地完全脱离社会两年,对于一个年轻姑娘而言,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麦冬那么多同师门的师姐师妹师兄师弟,谁都没想过要去火星,所有人选择的都是简单轻松的课题,准备发发文章刷刷影响因子,混个文凭好毕业,谁会那么傻?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冒着生命危险跑到鸟不拉屎的火星上去?万一要是飞船出事了,回不来了怎么办?
为科研献身?
你那么高尚你咋不去呢?
最后只有麦冬一个人傻乎乎地联系了酒泉中心,参加了选拔和训练。
这个看上去软萌单纯的妹子,以莫大的坚韧与超人的毅力通过了考核,成功入选本批火星考察的队伍,成为唐跃的同事。
得知入选的那一刻,麦冬真是高兴坏了。
她在猎户座以及联合空间站上得到了一小块实验区域,用来安放她的培养箱,箱子里是一批植物种子。
在猎户座飞船前往火星的这大半年里,麦冬就照看着这些脆弱的植物种子,看着它们生根发芽,长大开花,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麦冬原本的打算是火星任务返程之后,就拿着收集到的数据把论文搞定,然后去申请博士学位。
如果不出意外,半年之后,麦冬就会回到地球,顺顺利利地拿到自己的学位,欢欢喜喜地博士毕业。
多么美好。
麦冬把手轻轻放在键盘上,开始打字,她把题头写了出来。
“亲爱的麦冬小姐……”
她最终决定把这封信写给自己。
既然这封信无处可去,那么不如写给自己好了,这是一封自己留给自己的遗书。
“亲爱的麦冬小姐:
早上好,这是今天的第十一个日出,阳光很明媚,生活很美好,就是肚子很饿,空间站里播放着钢琴曲《寂静之声》……”
麦冬抬起头,玻璃舷窗倒映出女孩苍白瘦削的脸庞,一双漆黑的大眼睛很澄澈。
她笑了笑,想象着舷窗背后是另一个自己,她正在给玻璃后头的麦冬写信,而那个麦冬也在给自己写信。
“……我一直都知道你是个聪明漂亮的姑娘,说真的,我再也没有碰到过比你更优秀的同龄人了,各方面都很完美,比周围的其他人强——一大截。”
女孩俏皮地笑,稍稍有点心虚,这文字稍显得自恋,不过既然是写给自己的话,那么她也不介意多夸自己两句。
“……空间站现在仍然联系不上昆仑站,沙尘暴还在继续,我很担心唐跃先生和猫先生,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样了呢?鹰号飞船发射成功了没有?无论计划最终的结果如何,我都希望他们能安然无恙地活下去,唐跃先生是个好人,猫先生也是个好人……好猫,他们都很照顾我。”
麦冬顿了顿。
“……我在一亿公里之外遥望,宇宙真是无法想象的大啊,卡尔·萨根先生曾经说过:我们都是星尘,这一刻你活着,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你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呼吸着它的空气,饮用着它的淡水,享受着距离我们最近的那颗恒星的温暖,你的基因时代相传。
回溯到更久远的时空中,你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组成细胞的所有元素,都诞生于一颗恒星的巨大熔炉之中。”
麦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信,时间在女孩的指缝里悄悄地溜走,空间站绕进了火星的背面,太阳再一次落下,火星的地平线像庞大的山峦那样升起。
女孩幽幽地出了一口气。
“太阳又落下去啦,一个小时之后,它还会再升起来……
最最亲爱的麦冬小姐。
宇宙无垠,时间无限。
在这广袤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里,能与你共享一段人生,是我这辈子最大最大的幸运。”
------------
第五日(14)亡命之徒
“麦冬……小姐!麦冬小姐!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不知道过了多久,空间站已经进入火星背面的阴影里,一个四十分钟长的短暂夜晚降临了,麦冬把舱内的灯光稍稍调亮,耳机中突然传出来急促的呼叫声,声音很清晰。
麦冬猛地抬起头来。
“猫先生?”
“是我,情况很紧急,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听清楚我说的每一句话!”老猫的语速极快,背景是急促的噼里啪啦声,可以想象它正在一边飞快地敲键盘一边通话,“麦冬听着,还有五分四十秒,鹰号飞船就要跟联合空间站交会了!你现在是在晶体号核心舱内么?”
麦冬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了一跳。
还有五分多种,鹰号飞船就要跟联合空间站对接了?
“嗯嗯嗯嗯猫先生,我现在就在晶体舱内,在舷窗的边上。”女孩按住耳机,忙不迭地点头。
她不知道老猫是如何恢复通信的,难道是昆仑站上空的沙暴又减弱了?频道中的通话非常清晰稳定,电流杂音几乎消失不见,如此高的通话质量自从沙暴开始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鹰号飞船进入轨道远地点!准备进行变轨!我们要一次性成功!”老猫说,“现在打开MR!”
“MR?”
“微波雷达!打开微波雷达!”
“微微微微波雷达……”
麦冬手忙脚乱。
“你是不是在舷窗边上?往你的左上方看,那里有一块灰色的控制面板,上面有波音公司的商标,还有白色的英文缩写RAD,你看到没有?该死,姑娘你动作快点……唐跃那小子快没命了……”
“白色英文缩写……RAD……看到了看到了!我找到它了!”麦冬上浮,抓住面板上的把手,“猫先生你刚刚说什么?唐跃先生怎么了?”
“不要说无关的废话!你找到控制系统了是么?好,现在把面板右侧的那个红色开关打开!听着,鹰号飞船即将进入远程导引段,我教你怎么操作!按照我说的做,一步一步来,一步都不能出错!听清楚了吗?”
女孩郑重地点头。
“听清楚了。”
·
·
·
昆仑站。
风暴肆虐。
老猫觉得唐跃真是个疯子,麦冬不知道为什么联络忽然恢复正常,她以为是沙尘暴的烈度降低了,实际上风速根本就没有降低,随着气旋低压区的逐渐远离,风速又开始疯狂上升,现在已经上升到了每秒钟四十米,昆仑站外伸手不见五指。
老猫之所以能与空间站重新取得联系,是因为唐跃。
那个神经病说保证让老猫在下一次变轨窗口到来之前,联系上鹰号飞船,老猫本以为他那是壮胆的场面话,因为谁也没法保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联系上登陆器,谁知他真的做到了。
“唐跃!唐跃你能听到我么?你那边情况怎么样,还撑得住么?”
“情况……还行!我还能撑下去,你不用管我,专心负责鹰号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唐跃在频道中大喊,他穿着明光铠,顶着风暴,伫立在黑暗中。
“见鬼!”
老猫低声骂,如果唐跃此刻真出了什么事,它也来不及赶去救援。
唐跃的位置不在昆仑站的门口。
而是在百米之外的车库边上,他站在火星流浪狗的背后,身上捆着巨大的通信天线。
这就是唐跃的方法,紧急备用的那支小天线太弱鸡了,他决定重新启用昆仑站自己的通信天线,后者是个两米多高的大家伙,功率强劲,在风暴之中都能保持联络,它在沙尘暴中被狂风吹倒,失去了作用。
老猫不是没想过再把这座大天线立起来,但这座天线安置在车库边上,距离昆仑站太远,想启动天线就得去车库,一百米的距离,老猫出去了都不一定能回得来,其他人过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唐跃这个二货,一边高唱着《喀秋莎》和《团结就是力量》一边就摸过去了,他把安全绳的一头牢牢地系在气闸室的舱门上,重新接上天线的数据线,然后在漆黑的风暴中摸爬滚打了四十多分钟,老猫差点都以为他死在了沙暴里,但最终唐跃还是抵达了车库。
紧接着唐跃把火星流浪狗开了出来,用火星车高大的车身作为风挡,然后立起通信天线,在每秒四十米的风速当中,天线已经完全扶不住了,所以唐跃把天线牢牢地捆在了自己身上,用自己这一百四十多斤的体重,以及一百二十斤重的明光铠作为人体支架,抵抗肆虐的沙暴。
这个疯子是真不要命了。
彻头彻尾的亡命之徒。
“妈的……你要给我活着回来啊!”
老猫盯着屏幕,唐跃给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信条件,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把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入昆仑站的电脑。
唐跃已经实现了他的承诺,他说的他已经做到了,现在就看老猫的了……由于他们放弃了两次变轨的方案,只进行一次机动变轨,所以控制难度陡增,加速减速姿态控制都必须恰到好处,时机必须精确把握。
老猫这个老司机要驾驭头顶上那辆俄制拖拉机,让RD-0172火箭发动机带着鹰号飞船进行一次超级大漂移,在高速疾驰中改变车道,并精确地倒车入库!对接时距离偏差不能超过300毫米,角度偏差不能超过5度,这种操作难度很高,但难不住传说中的秋名山婴儿车车神!
鹰号飞船逐渐靠近空间站,两个人造航天器在旷缈的真空中飞行,尽管相对位置接近,但实际上两者是在完全不同的轨道上,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而来,又往不同的方向而去,一旦错过这个窗口,登陆器与空间站之间的距离会迅速拉开。
老猫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它要让鹰号飞船跳进空间站的轨道!
电脑的计时器已经同步,开始倒计时。
倒计时五秒。
老猫慢慢地眯起眼睛,爪子放在键盘上,指头缓缓施加压力,屏幕上的两个光标一前一后地闪烁。
倒计时三秒。
登陆器飞至远地点。
倒计时两秒。
空间站进入近地点。
倒计时一秒!
老猫按下启动按钮,按下按钮的一瞬间,昆仑站的系统电脑把电信号通过电缆传入天线,通讯天线把调制电波射向空中,电磁波以光速穿过上百公里厚的火星大气层,在0.06秒内进入中继卫星的接收器,0.02秒后,中继卫星将信号改变方向,遥隔十几万公里把老猫的指令发給鹰号飞船。
鹰号飞船得令,RD-0172发动机点火!开始变轨!
------------
第五日(15)赌上性命的成功率
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距离最近时,两者之间相隔只有一百一十公里。
在这个距离上,如果有人在鹰号飞船上朝着空间站的方向望过去,那么他凭着肉眼就能看到对方,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白色的舱壁反射着阳光,就像漆黑天鹅绒上一颗闪烁的璀璨钻石。
俄制RD-0172发动机启动,涡轮泵飞速运转,液氢与液氧在燃烧室中燃烧,通过喷管高速喷射出来。
真空隔绝了推进剂燃烧的轰响,鹰号飞船在寂静无声中加速,这个十几吨重的庞然大物开始脱离自己的轨道!
老猫瞪着眼睛,盯着电脑,登陆器的飞行轨迹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大弧线,这条弧线与联合空间站的轨道完美相切,这就是鹰号飞船的转移轨道——他们放弃了两次变轨两条转移轨道的稳妥方案,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大幅度提高操作精度,分毫不差地让登陆器跳进空间站的轨道。
这就好比要让某人驾驶着一辆十几吨重的后八轮大挂车,在十几倍音速疾驰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漂移变道,把它精确地开进一条只比卡车宽两厘米的狭窄巷子里。
老猫此刻就是驾驶卡车的司机。
它遥隔着三百公里,对鹰号飞船进行遥控,这本就是一次成功率仅有2.477%的对接任务,是唐跃拼了老命为它争取来的机会,所以老猫也得拼着老命上。
“修正轨道面!修正姿态!”
“修正时间偏差……目标飞行器与追踪飞行器时间同步,同步完毕!轨道参数开始修正!”
“修正完毕!”
“前向调相……”
老猫眼前只有飞速变动的图标和参数,电脑屏幕下端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倒计时,各个进程开始又结束,就像齿轮互相咬合一样精密,而老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所有的数据都在这里汇总!
庞大的数据流从他们头顶四百公里的轨道上灌注下来,通过唐跃手中的天线,进入昆仑站的系统电脑,老猫坐镇中央,发号施令。
“鹰号飞船通过第一个停泊点!绝对速度3451.22米/秒,相对速度227.89米/秒!距离目标飞行器60166米!进入远程导引段!”老猫大喊,“麦冬!”
“收到!”
“打开应答机,MR系统开始寻的!”老猫指示,“锁定追踪飞行器!姑娘你知道怎么做的对吧?我刚刚教过你了!”
“嗯嗯嗯嗯!我知道我知道!打开RAD控制面板,TURN ON键……POWER键!接下来是PRHEAT!然后调整微波雷达参数……等到屏幕中心出现红色十字架后调整俯仰角度!”
两分钟后。
“已锁定!猫先生,微波雷达已锁定目标!”
“很好!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鹰号飞船进入第二个停泊点!绝对速度3554.36米/秒,相对速度221.41米/秒!距离目标飞行器35188.69米!”老猫大喊,“麦冬!”
“收到!”
“MR系统测角!建立相对运动坐标系!”
“OK……测角天线阵元已启动,确认信号载波相位差!确认信号载波相位差!”麦冬的声音都在微微发抖,“确认测角范围上下界!”
“方位角上下界确定!方位角步长确定!”
“俯仰角上下界确定!俯仰角步长确定!”
麦冬抓着耳机大喊。
老猫眼前的屏幕上数据刷新,一副完整的坐标图被构建出来了。
“很好,姑娘你做得很好,不要紧张……冷静!冷静!你能做到!鹰号飞船准备进入寻的段!绝对速度3517.32米/秒!相对速度220.08米/秒!距离目标飞行器11278.39米!”老猫一边安慰麦冬,一边给鹰号飞船下达指令,“RD-0172发动机方向掉转!开始减速!”
屏幕上的登陆器逐渐靠近空间站,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十公里。
到了这个地步,就连核心舱内的麦冬也能看到鹰号飞船了,她透过舷窗,能看到远方漆黑的深空中,有一艘闪闪发亮的白色飞船,它只有米粒那么点大,仿佛是深海中的一叶孤舟。
女孩的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涌了出来。
“唐跃!唐跃你还好么?能不能撑得住?”老猫问。
唐跃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出过声了,老猫有些担忧他的状况。
“还……还好,不用管我,到……到哪一步了?”
唐跃的声音很微弱。
“还有最后五公里!”老猫说,“鹰号飞船进入第三个停泊点!绝对速度3511.17米/秒!相对速度107.35米/秒!距离目标飞行器4823.07米!”
“那……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成功了?”
“对!没错!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马上就要成功了!你再撑一会儿!”老猫点点头,距离接近到五公里,就说明远程导引段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寻的段和逼近段,鹰号飞船的交会已经成功,对接还剩下最后五公里。
对于这艰难而漫长的四百多公里而言,五公里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麦冬!”
“收到!”
“打开轨道控制敏感器!”老猫指示,“它的操作面板在RAD系统的右边!上面有白色的英文缩写TCS!看到没有?”
“TCS,TCS……找到了!”
“打开它!”老猫下令,空间站上不同的遥测装备作用距离不同,在一百公里的远距离上,联合空间站的引导设备是微波雷达,但微波雷达在近距离上精度有限,所以当鹰号飞船接近至空间站一公里以内时,接替微波雷达工作的就是TCS系统,全称是轨道控制敏感器(Tark Control Sensor)。
轨道控制敏感器的核心是一台激光测距仪,激光在近距离上的测量精度远超微波。
麦冬打开TCS系统。
下一秒,数据就出现在了老猫的眼前。
“轨道参数再次修正!”
“方位角再次修正!”
“俯角再次修正!”老猫说,“麦冬打开光学成像敏感器!”
“收到!光学敏感器已开启!”
“漂亮!麦冬你真是个天才美少女!”
鹰号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距离逼近到八百米,相对速度下降至每秒三十米。
老猫精准地控制着登陆器,姿态控制火箭细微地调整鹰号飞船的状态,它已经对准了空间站的接口,准备一杆进洞。
老猫这个老司机的驾车水准是真没的说,系统电脑给出了预测结果,一条红线与一条蓝线完美重合,这说明鹰号飞船正在最完美的轨道上飞行,毫厘不差。
它真把这辆十几吨重的大挂车开进了巷子里,连后视镜都没擦到。
按照目前这个轨迹飞下去,鹰号飞船完全能在对接之前降至安全速度,进行自主对接。
老猫稍稍松了一口气。
距离还剩下四百米,相对速度下降至每秒十五米。
“唐跃,唐跃能听到我说话么?”老猫呼叫唐跃,“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还有半分钟!还有半分钟快递就送到啦!”
“好……那我再……撑半分钟!”
老猫点点头,这回如果没有唐跃,那对接肯定就失败了,是唐跃豁出性命来撑起了天线,让老猫能成功联络登陆器和空间站,为它们提供引导,即使原本只有2.477%的成功率,只要你肯赌上自己的性命,也能迸发出奇迹。
距离还剩下三百米,相对速度降至每秒十米。
老猫都想欢呼了。
哈哈,能行!它就说能行!
“猫……猫先生?”麦冬怯怯地呼叫它。
“嗯?”
“我这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空间站里在报警。”麦冬说。
报警?老猫一愣,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它眼前的屏幕上也弹出了报警窗口,一个硕大的感叹号,醒目的红色字母疯狂闪烁。
WARNING:IMPACT!
老猫呆了一下,紧接着按住耳机,下意识地大吼:“逃!逃!麦冬快逃——!”
------------
第五日(16)咱们翻车了
“逃!逃!麦冬快逃——!”
老猫声嘶力竭地大吼。
女孩懵了一下。
三秒钟后,轰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剧烈的震动沿着舱壁和空气传过来,漂浮在舱内的所有小零碎在这一刻仿佛凝固,空气似乎都压缩了。
时间停滞了一瞬间。
紧接着它们全部猛烈地飞了出去,附着在舱壁上的面板和屏幕一齐开裂。
空间站的结构发出金属扭曲的尖锐悲鸣,失压的警报急促地响了起来。
麦冬只觉得被一股大力狠狠地撞在了胸口上,她的第一感觉就是出车祸了,自己乘坐的车遭到了追尾。
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倒飞出去,在半空中翻滚,紧接着又被耳机线拉住了,耳机线缠在了她的手臂上,麦冬的身体像钟摆的摆锤那样抡了一圈,重重地撞在控制面板上。
空间站彻底失去了姿态,女孩眼前的一切都在翻滚,头昏眼花,天旋地转。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刺耳报警声,整个核心舱都被报警的灯光染成了红色。
麦冬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她再一次狠狠地撞在了舷窗上。
在陷入昏迷之前,麦冬只能看到满眼的红光和浓烟。
·
·
·
电脑屏幕上还闪着触目惊心的报警窗口,老猫手中捏着耳机,站在工作台前,心里拔凉拔凉的。
完蛋了。
这下是真完蛋了。
最后时刻,鹰号飞船的破电脑还是出岔子了。
按照正常的对接程序,鹰号飞船在逼近空间站十公里时就要开始转向减速,距离五公里时相对速度要降低至每秒百米以下,等到最后进入一百米之内的逼近段时,相对速度要降至每秒三米左右。
老猫采用的是一次性跳跃入轨的策略,大加速大减速,在经过停泊点时不进行停泊,这会导致登陆器对接时的速度比通常情况下更高。
按照它的计划,在鹰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相对速度能降低到每秒一至两米,就像是让这辆十几吨重的大挂车在加速漂移过弯变道之后,立即入库,并在这个阶段之内减速至零。
前面的步骤一直都非常顺利,鹰号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距离缩短至三百米时,相对速度已经降低至了每秒十米。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登陆器能非常完美地与空间站进行对接。
接下来鹰号飞船的传感器就捅娄子了。
在逼近段,乃至更近的平移靠拢段,由于目标飞行器与追踪飞行器距离过近,而地面远程控制存在延迟,因此本阶段的对接控制一般都由航天器自主完成。
鹰号飞船上没有乘员,那么控制权就落在了电脑的手中。
它再一次在最要命的时刻出现BUG,误判了自己的速度,提前关闭了反推发动机。
鹰号飞船顿时失去了反推减速,它沿着自身的惯性,以每秒六米的速度直接撞上了空间站。
这个时候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到四十米,登陆器跨过这个距离只要不到六秒钟,谁都来不及做出反应。
昆仑站察觉到了鹰号飞船在抽风,第一时间报警。
但还是太迟了。
登陆器与空间站的对接机构最高能承受每秒五米的撞击,五米是极限,再高就会造成机构的损坏,破坏气密性……说实在的,当初设计对接口的工程师们也没想过会有什么人能以每秒五米的速度撞上来,通常情况下对接速度都是每秒钟零点几米,比人走路的速度还慢。
他们觉得每秒五米的冗余还留多了。
为了这每秒五米的冗余,他们简直是把对接机构设计得和船锚一样坚实牢固,浪费了不少重量。
老猫沉默地坐下来,它看到屏幕上两个光标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接着密密麻麻的弹窗跳了出来,每一条都是报警,数字飞快地跳动,鹰号飞船和空间站的参数由绿变红,脱离正常范畴。
想象一下一辆十几吨的大挂车,以每秒六米的速度狠狠地撞过来,没什么东西能承受这样的撞击,水泥墙都形同纸糊不堪一击。
老猫愣愣地看着屏幕。
它不敢想象头顶四百公里的轨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甚至都不知道麦冬是否还活着……鹰号飞船与空间站在撞击之后同时偏离了轨道,对接机构根本锁不住每秒六米的高速。
接口的金属导向片和锁定全部折断,鹰号飞船彻底毁掉了对接口,接着失去控制,陷入了翻滚。
它在太空上翻着跟头,与空间站分道扬镳,消失在了漆黑的茫茫深空中。
联合空间站遭到了猛烈撞击,它的姿态也开始不受控制,空间站绕着中轴缓缓旋转。
鹰号飞船的追尾毁掉了一个接口,同时还撞扁了晨曦号实验舱。
老猫接到了联合空间站的失压警报,这说明撞击导致了空间站外壳的破损,舱内的空气正在泄露,气压迅速下降。
烟雾警报也响了,空间站内的传感器检测到了烟雾,有烟雾就说明有火灾隐患。
空间站内灌的都是纯氧,有一丁点火星都是灭顶之灾。
“麦冬小姐!麦冬!麦冬——!听到请回答!能听到我么?”老猫大吼,信号没有中断,但频道中却没有回答。
很显然,麦冬有可能出事了。
老猫头都要炸了。
这次发射到底还是太仓促了……来不及做彻头彻尾的检查,鹰号飞船的系统电脑和传感器出现BUG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工作条件如此极端,航天器本就是高故障率的玩意,谁家的飞船空间站不是浑身毛病?
但别人家百分之九十九的毛病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修修补补就不影响使用了。
像鹰号飞船这样,出现两次问题,而且次次都致命的……老猫还是头一次碰上。
老猫是不会流汗,它要是能流汗,现在肯定汗流如注了。
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冷静。
冷静!
不能乱……千万不能乱!这么多问题,得一个个地解决!先从最紧急的开始!
鹰号飞船那货老猫现在已经没时间管了,它爱死哪儿去就死哪儿去,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死得越远越好。
老猫首先要把空间站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回来……麦冬生死不知,有可能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
此刻唯一有能力把她救回来的就是老猫。
空间站内部正在失压,气压和温度持续降低,很快就会降低至安全线以下,如果老猫再不采取措施,麦冬就会死于窒息……但老猫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舱室发生了破损,它只能取得空间站的控制权,立即关闭所有舱门,隔绝舱室之间的空气流通。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老猫只希望发生破损的不是核心舱。
接下来是烟雾警报。
还有姿态失稳警报。
老猫的两只爪子弹跳如飞,把满眼的警报一个一个地解决。
联合空间站此刻就像是一艘浑身漏水的破船,老猫正在疯狂地堵漏洞,一点一点地把这艘船从沉没的边缘拉回来,它恨不得自己能多长两只爪子来。
“老猫……情况怎么样了?”唐跃问,“到哪一步了?”
“唐跃,现在只能麻烦你多撑一会儿了。”老猫咬着牙沉声说,“咱们翻车了。”
------------
第五日(17)永远的熵增
深红色的报警弹窗一个接一个地消失,老猫暂时稳住了联合空间站的状态,才稍稍松了口气……它关闭了各个舱段之间的舱门,隔绝了舱室之间的空气流动——这是火星联合空间站在建造之初就设计好的安全措施,可以远程遥控紧急关闭舱门,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它挽救了整座空间站。
失压的舱室老猫也找到了,毫不意外地是晨曦号舱,它是直接承受鹰号飞船撞击的舱段,晨曦号实验舱末端的接口已经完全损毁,剧烈的撞击导致晨曦舱的舱壁开裂,舱内的空气泄露,现在晨曦舱内已经基本是真空状态,温度低到了零度以下。
关闭锁死的舱门拯救了其他舱段,晨曦舱边上就是核心舱,核心舱内目前维持着一个标准大气压,摄氏二十度的空气温度——至少老猫不用再担心麦冬会窒息而死了。
烟雾警报也消停了,冒烟的晨曦舱现在是真空状态,没有氧气,怎么都不可能再起火了。
联合空间站暂时是保住了。
但麦冬仍旧联系不上。
没人知道刚刚发生撞击时麦冬出了什么事,如此严重的事故发生什么都有可能,她可能还活着,也有可能死在了事故中。
“麦冬小姐!这里是昆仑站,麦冬小姐听到请回答!”
“麦冬小姐!这里是昆仑站,听到请回答!”
“麦冬小姐!听到请回答!”
老猫心焦地一遍遍呼叫。
频道中无人应答,死一般的寂静。
“见鬼!”老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追尾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双方都失去控制,脱离了原本的轨道,空间站的情况稍好一些,老猫启动空间站上的姿态控制火箭,重新把旋转的空间站稳住了。
但鹰号飞船就没辙了,它携带的推进剂不足,这一次交会对接完全失败,撞击改变了登陆器的飞行方向,它失去控制陷入了翻滚,这个时候已经跑出去了老远。
老猫看了一眼距离。
六十公里。
距离还在不断拉大。
老猫正在竭尽全力挽救联合空间站的时候,鹰号飞船的轨道在不断地降低,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它翻着跟头在轨道上高速飞行,一头扎向火星的大气层,没什么人能拦住这东西。
“唐跃,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堆坏消息,你想听哪一个?”老猫把键盘一推,长叹了一口气。
唐跃:“……先听坏消息。”
“坏消息多得能说到明年。”老猫说,“你确定还要先听坏消息么?”
“好消息。”
“好消息是联合空间站暂时保住了,损失不算太大,晨曦号舱基本上是废了,不过晨曦舱帮空间站吸收了绝大部分撞击的动能……这可能是因为毛子们喜欢用柔性材料建造舱段。”老猫说,“其他舱段都没什么大问题,姿态现在也稳住了。”
唐跃回忆了一下,想起了晨曦号舱是哪个部分……它和核心舱连接在一起,位于核心舱与接口之间,这个舱段为核心舱提供了缓冲。
“还有呢?”
“没了。”老猫摇摇头,“这是唯一一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有一箩筐……麦冬小姐目前仍旧处于失联当中,生死不知,鹰号飞船在不归路上蒙头狂奔,追尾严重降低了它的速度,现在它正在朝着火星飞速坠落,大概还有六圈,鹰号飞船就会再入大气层。”
“六圈?”
“六圈。”
“麦冬……还活着么?”
“不知道。”
唐跃沉默了很长时间。
“我们还有机会么?”
“不可能再有任何机会了。”
老猫的声音无喜无悲,只透着深深的疲惫。
根据昆仑站的监测,联合空间站目前的高度是四百公里,但鹰号飞船轨道的高度只有三百二十公里,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一百公里。
登陆器无力再进行变轨加速了,作为机器人,老猫最能体会这种绝望,这种根植于物理与数据中的绝望,不可逆转不可撼动。鹰号飞船的轨道比空间站低了八十公里,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加大,RD-0172发动机已经无法再次变轨,没人能把它的轨道再凭空拔高八十公里,此刻作用在登陆器上的只有重力……它会在重力的牵引下不断降低高度,直至坠入大气层。
还有最后六圈,鹰号飞船就会坠毁。
它绕行一周的平均时间大概是五十分钟,六圈就是三百分钟。
五个小时,这就是鹰号飞船最后的生命。
老猫注视着屏幕上预测的轨道,空间站仍然会照常运转下去,但登陆器的前路已经不可能与空间站有任何交集了,它们错过了此生唯一的一次相逢,往后只有越来越远的歧路。
鹰号飞船的信号时断时续,周期性地闪烁,这其实是因为它正在翻滚,它的天线每转一圈被中继卫星照射一次。
老猫望着它闪烁着渐行渐远,希望越来越渺茫。
唐跃靠在火星流浪狗的车身上,他今天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中途滴水未进,唐跃之所以坚持到现在还没倒下,靠的是自己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但到后来连意识也开始模糊了,唐跃就依靠体重。
现在唐跃这一百四十斤的体重也扛不住了,眼前发黑,手脚四肢都在发软,唐跃不得不用绳子把自己牢牢绑在火星车上,强迫自己站稳了。
深深的无力感涌上来,分明在几分钟之前老猫还跟他说万事大吉,马上就要成功了,怎么眼皮一眨,一切就都变了?
唐跃拍了拍自己的面罩,把落在面罩上的沙尘抹掉,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极度疲惫下产生了幻听,这世上怎么可能存在这样的事呢?还差一线就能到手的成功,怎么可能会在瞬间就变成绝望?
这也太扯淡了。
这真的太扯淡了。
唐跃的大脑很僵硬,每一个环节他都想不通。
“唐跃,我知道你无法接受。”老猫低声说,“但这是现实……”
宇宙内的熵永远增加,时间只会朝一个方向流动,现实之所以残酷,是因为任何人都没有重来的机会,即使你只错过了一个普朗克时间,那么后果也已铸成。
你将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残酷结局,以及永无止境的悔恨。
“我们失败了,彻底失败了。”老猫接着说,“无论麦冬小姐是否还活着,现在都没人能救她了。”
唐跃想了很长时间,僵硬的大脑咔啦咔啦地转动,才想到一个词。
“残酷。”
“是啊……宇宙是很残酷的。”老猫靠在椅背上,抬头望着头顶上的屋顶,目光很茫然,“它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残酷。”
这个时候,唐跃宁肯希望麦冬已经在刚刚的事故中遇难了,那样她就不用面对接下来孤立无援的绝境,鹰号飞船对接失败,空间站弹尽粮绝,如果女孩还活着,那么她就不得不待在上面慢慢等死,唐跃不敢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和煎熬。
“猫……猫先生?唐……跃先生?你们……能听到我说话吗?”
频道中忽然响起女孩微弱但清脆的声音。
老猫和唐跃都愣住了。
“我……我是麦冬,究竟出了什么事……对接成功了吗?猫先生?”
------------
第五日(18)好人长命百岁
麦冬睁开眼睛,头痛欲裂。
麦冬捂住自己的后脑,那里有一个大肿包,一碰就疼,女孩疼得嘶嘶倒抽凉气。
很显然她在刚刚的事故当中撞到了头,这可能是她陷入昏迷的原因。
她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舱内的报警声已经消停了下来,四周光线很暗,舱壁上的LED照明灯都已经熄灭了,只有某些指示灯还亮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但烟雾已经看不到了。
麦冬缓缓地活动脖子,左右张望,一个小小的黑色方块飘进她的视野中,女孩认出来那是一个脱落的控制面板按钮。
四周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小零件,铅笔,胶带,电缆,它们慢慢地与舱壁碰撞,然后转身飞走,所有未固定或者固定不坚实的物品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