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摄政王宠妻日常 > 第 49 章节

第 49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了眼,听到此话顿时一个激灵。

    像只慵懒的猫儿,被乍一惊醒,亟待他去安抚。谢远琮想起些事来,眉目微微染上一层浓阴郁气。他隔着被轻拍了拍纪初苓问:“怎么了?”

    “我不喜欢他。”

    纪初苓下意识说了句,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嘴快了。她打量着谢远琮的神色有些忐忑。

    那可是皇上,如此大逆之言谁人敢说啊?

    她小心瞧着谢远琮,见他神色看起来有些冷肃,连忙道:“也不是,我就随口……”

    “今后若有外人,记得不要再说这话。容易惹麻烦。”谢远琮打断她,只如此提醒。

    若被有心人听去了大做文章就不好了。

    纪初苓抿了抿唇,他这意思是,同他就能说这种话了吗?

    她怎么不知道他何时成的“内人”。

    谢远琮觉得未提醒详尽,便又提了一句:“既不喜欢,以后就少往行宫附近去。”

    纪初苓余悸未消,知他此言在理,便点了下头。后又挪了下脑袋去看他:“你怎知我遇上谁了?”

    他反问她:“为何不知?”

    纪初苓眨了下眼想起来,忘了他是紧跟在皇帝身边的重臣,自是消息灵通。皇帝遇见过谁,他知道也不奇怪。

    提到皇帝,纪初苓之前的那些顾虑又被重勾了出来。

    她忽然间想,如若这回皇帝仍同前世那样执意要她入宫,谢远琮当会如何呢?

    她一时迫切地想要知道,可面对着谢远琮,却又几番欲言又止。最后索性将眼给闭上了。

    真算一算她也活上好些年纪了,此时心中也明了,知自己是真的喜欢他。

    她清楚的知道这同前世对宁方轶的那种喜欢并不一样。

    所以她不敢问了。

    皇上如此地看重他,他又是皇帝的臂膀。他一路上步步为营,才谋划到今日的地步,手掌重权。

    他会因为她而去逆抗皇帝吗?

    纪初苓将脑袋在枕上缩了缩,后将自个整个埋了进去。

    她害怕听到答案。

    因若只是换来他的沉默,或是她不愿听到的答案,此刻的她一点都受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小琮琮今日身高两米八

    72.不妥三思

    谢远琮见纪初苓闭了眼, 当她是累极了, 便由她去睡不再扰她。

    过了很久,纪初苓仍能感觉到谢远琮就守在床边,一直都没有离开。

    但因神经紧绷了太久,身子又突来月事,她也确实有些支撑不了那侵爬而至的困意。

    迷迷糊糊中, 她脑中闪过前世的一些画面。

    当年尽管她不愿,可她的意愿与皇上的意愿相比,并没有半点分量。

    且在皇帝的意愿面前, 宁表哥虽也愠怒, 又是那般的身份, 眼见也是无能为力。

    至于宁家。

    就连卫国公府都未替她真的去力争什么, 安国公府又怎会为她去抗逆皇帝?

    再之后的那回秋猎,皇帝特意往卫国公府送了旨意,要她同去。她想躲,但此事不是她想躲便能躲得了的。

    秋猎期间她终日凄惶。但没想近结束时,她竟收到了宁表哥的偷偷相邀。

    那是她当时最为开心的一刻。

    她还想着, 若宁表哥打算带着她私逃,她也敢一起。

    只不过终究是她多想了。宁表哥只是偷约了她相见一面罢了。她记得当时两人避开旁人眼目,宁方轶同她诉说无奈,说他情入深髓不欲割舍, 也说他真的束手无策。

    见宁方轶一直未提, 终是她鼓了勇气,问他可敢带她私逃。

    可最后却只换来他的沉默不言。

    当时她虽因此受挫, 可尚存希翼。直到最后不幸遇上狼群。

    她心中最后的那点期望伴着她最后一口气都尽数消散了。

    直到纪初苓彻底睡熟了,谢远琮还是坐在床边,视线挪也不挪,就跟看不够似地。

    见她在熟睡中渐渐拧了眉,一副难受的模样,当她是因为疼的缘故,思索了片刻,将手伸入被中。

    掌心覆在她小腹上替她轻缓揉搓。

    最后见她眉头一点点重新舒展开了,才柔和了眉眼。

    只是一想到康和帝,谢远琮脸上又显露出了肃杀颜色。

    若按前世时日来算,当还是约两年后的事情。许久未再纳妃的皇帝前世忽然欲将纪初苓收入宫中。

    此意一出,激起千层浪。他得知之时也是震惊难平。且帝意已决,又再加之各方牵扯,此事也变得愈发复杂。

    尽管艰难不易,可他从头至尾从未放弃过替她费心谋想。他绝不会令她入宫侍君,只因她不愿。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暗中替她周旋。眼看此事或将可成,最后先得知的却是她身死的消息。

    谢远琮盯着纪初苓熟睡的面容想,无论如何,这回他不会再弄丢她了。

    ……

    纪初苓一觉睡醒之后,感觉已好上很多。

    特别睡梦中觉得腹间似乎温温热热的,特别舒服。

    最后在天色彻底暗下之前,纪初苓也回到了自个的院房。

    许是因为白日刚睡过,晚间她毫无困意,坐窗台边望着跳跃的烛火出神。由于白天之事,勾动她许多回忆,难免就不停地多想了。

    纪初苓正在那胡乱思想着,回忆中的其中一人,祖父竟忽然过来了。

    刚至翠琼山,这几日祖父都甚为忙碌,纪初苓也没想到祖父今日会有空过来,忙起身去给祖父倒茶。

    壶一入手,才发现水冷茶渣了,便要唤秋露去备热的来。仓忙慌急之间,袖子一带翻了两个茶盏,碎了一地的残片,直叫她愣怔了半晌。

    纪老爷子见状赶紧来将她拉走了,问她可有伤着,又问她怎会心不在焉的,甚是关怀。

    纪初苓看着祖父关切忧心的神色,方觉他似乎同回忆中的祖父有着些微不同,可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顿了顿后,她只摇摇头,笑着说自己迷糊了。

    最后喊了下人来将碎片收拾了,又沏上了茶,祖孙俩才重新坐下。

    祖父说似乎见她整日闷着,也不走动,怕她在这待着不惯,所以一寻空就过来看看她这是怎么了。

    纪初苓没想到祖父忙忙碌碌中还记挂了如此小事,有些惊讶。若说今日之前,她倒是不闷的,反而挺闲适。

    她道自己并无不惯,还给祖父看了她摘种的几盆花草。纪老爷子这才放心了。

    说着又聊到了大房。一提起那边祖父的脸就沉了。也是,好好的两桩喜事,结果变成了这样。再说贾氏失了孩子,她闹上一闹,自是得大伯去处理的。这个祖父也不好插手太多。

    祖父在她这一坐许久,转眼灯烛也矮了个。

    纪初苓心里悬了件事,在谈聊中提起放下数次,最后还是在心里默叹口气,直到祖父离开也没说出口。

    同祖父说她今日见过皇上,实则也无甚用。若最后并未有什么,反倒显得她多想。

    如若真有什么……前世,祖父最初虽隐晦异议了两回,后来在圣意之下,他的态度也已然默许了。

    此时再问,也不见得就是一份希翼。有些事捅明了不见得比遮着要好。

    除去此事之外,总归祖父一直都待她不薄。他一生信念忠于皇室,圣意在他这里本就如同天令。且前世皇帝此举亦有试探在其中,祖父几番抉择之下,终是难以违抗,不再言否。

    祖父如此态度,起初她也意外怨怼过,之后许是放开许是心冷,反倒不那么在意了。

    只因她明白祖父并未想过去靠她谋取什么富贵权势。

    只是她的份量,并没有重到可以让祖父为了她一人,而带着整个纪家去触动圣鳞罢了。

    且入了宫,好歹也是妃位,若得荣宠还能保一世贵华。多少人眼巴巴地想要着她这份“圣眷”。

    如若去怨恨,她必将始终被禁锢在此事与过往所有的偏宠之间,挣扎无度,除了徒添自己心累,并无他用。

    所以她不怨他,只是失望罢了。

    ……

    如同为了印证纪初苓心底的担忧一样,她所顾虑之事,最终还是提前发生了。

    只不过这事发生在过了两日的朝堂之上,而她远在自己的院中,暂时还不知道罢了。

    康和帝这日如往常那样议完了政事,将退朝之际,忽然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道不日前偶遇过纪家二女,见其品行淑良,慧敏婉柔。帝心甚悦,所以有意待其及笄之后纳入后宫。

    此言一出,一群正等着退朝的官员顿时就震惊地迈不动步了。

    皇帝打算往后宫填人,这事就如同在平静的湖中投了块石头,还是一块巨石。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水浪。

    要知自从宜妃娘娘走后,这宫里头可再没有往里添过新人了。

    众人瞬间皆齐刷刷地往卫国公那儿看去,神色各异,心思不一。一个个都活络了起来。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叹息的。再说了,这类事情最说不准。谁知此“偶遇”是否真的偶遇。

    虽有细心的发觉卫国公的脸上并无喜色。

    但不少人心里想着,这纪大人装大半辈子忠君恪守,大多时候清高成那副样子,果然这年纪到了,也将要开始不安分了呢。

    还打算把最疼爱的二孙女送至龙榻上,这下得可是血本啊。

    也不知卫国公府谋算的是哪派,再者说,皇帝身子正当康健,再诞个皇子也无不可。

    这纪老头心肠软硬尚且不去管,但既然隔那么久后,皇帝重新动了这方面的心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堂下暗中皆蠢蠢欲动起来。

    此前皇上无心,他们即便想要往宫里头送人,也不敢触怒圣颜。眼下只要这个口子重新一开,他们往后再将自家戚女往里头谋送谋送,也就有的是可能。

    有擅观帝王颜色的,此时已在捡了好听的往皇帝耳中送了。

    太子也很诧异,父子君臣一场,他了解父皇的一贯行事。不知他突然要纳妃,是否还在打了什么其他主意。所以只在一旁静观其变。

    但父皇他一向强硬狠厉,想来既已决定纳个女子入宫,轻易难以更改。

    纪二姑娘那样年岁便要入宫,将来日子不见得多好,也是可怜了。

    荣王则未将此事放于心上,纳个妃而已,有什么呢?不过那女子似乎还未及笄吧。这不说做皇帝好呢。等他将来坐上那位子,他可要同他每个岁差的嫔妃都凑一个。

    唯二皇子,似乎对皇帝与朝臣作何反应都不感兴趣。听了先是惊讶了下,后便默不作声地远远斜了眼去看向队中列站的那位谢大人。

    只见他微垂眉目,一脸淡然无波之状,似乎丁点不在意此事。

    仿佛跟没听见一样。

    二皇子一双小目看了两眼,后又缓缓将视线给收了回来。

    朝上众人虽各有计较,不过都是发生在瞬息之间。

    皇帝此言落下后并未过多久,只够在众人肠肚中走完一圈的时间,却见两列之中,同时有二人双双出列。

    两人异口同声。

    “陛下三思。”

    “此事不妥。”

    73.截然不同

    这反对的两人, 一位是卫国公纪大人, 一位是翰林院大学士。

    卫国公的禀言尚还比较委婉,道纪初苓从小被他宠坏,性子又玩闹不静,不宜入宫侍君云云。

    平日里把孙女搁在嘴边夸的人,此时念起孙女缺点头头是道, 为了打消帝王的念头,甚至不惜把什么品行淑良,慧敏婉柔全都从孙女身上给摘下了。

    众人一听就知这不是假意做戏。此前猜想也都打消了大半。

    至于文大学士, 则如他一贯的直言强势之态, 出列便言此事不妥。

    只是搁在平日, 他还会顾忌一下上头的皇帝, 出言不妥之前,必会再缓上一大段。

    但此回却是直接先将这四字给丢出来了。

    众人一看他那脸色,便想若面对的不是皇帝,文涵指不定就拿他那一肚子墨文给骂上了。

    被一个老臣一个重臣如此直驳,皇帝的脸面确实不那么好看。

    但偏这两位都不适宜直面斥驳, 皇帝只得暂且按下怒气,明敲暗警了一顿。

    可没想这两人的骨头就跟杵住了一样,他的威吓竟不起半分作用。两人竟一步也不往外让的。

    便是以往在朝堂上政议相悖,也未见有如此大胆。

    康和帝是真怒了。

    难道他身为帝王, 纳个妃子亦要臣子来指手划脚面斥不适了?要知他许的这妃位可不低了。

    且不过一个小姑娘罢了, 竟比那些贪官流寇灾旱病疾还要能耐?

    可偏这两人不仅未有劣迹,更是社稷功臣, 且对纪初苓来说,还一个是至亲一个是师长。

    最后皇帝憋闷了一肚子,无处可发泄,只丢下一句再议,便直接退了朝。

    这朝一散,官员们就都往卫国公边上凑。

    只是这纪大人虎着一张老脸,一个面子都不给,甩着官袍就走了。

    这卫国公走了,众人目光就转到大学士身上了。

    结果才发现文涵的脸更臭。可见他之前面对皇上时,还是克制了的。

    皇帝当先心蕴怒气地离开。

    这两人亦是怒气冲冲随后,匆匆而出后便分道而行。

    留了身后一众在面面相觑。也就这两位敢如此顶撞皇上还能保官保命的。

    不过,这怎跟想象的不一样呢?

    他们开始寻思着,那纪二姑娘若不入宫,自家闺女可会有机会?要想皇上以前可是十分重女色的。

    皇上以前醉心女色时,可没有如今那么暴戾,动不动就摘人乌纱脑袋的,如今想来还有些令人怀念。

    不管这些官臣们在心里盘算什么,谢远琮只掸掸袍袖,缓缓抬步从众身边行过,负手悄然离开。

    只拢在身后袖中的拳,始终都未松过。

    ……

    文涵一回去,门都还没关严实,就张口骂了句荒唐。

    听来似乎是骂圣上的。

    吓得下人们赶紧把门都堵严实了,就怕老爷再骂出来句什么被人抓了把柄。

    不过老爷也很久没这般发怒过了。也不知道今儿朝上发生何事了。

    文涵是真怒得肝也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会想要将初苓丫头纳进宫中。

    之前更是半点风声都没有。

    就那个小丫头啊……

    虽说自古帝王身边美人伺环,这往后宫纳的哪个不是娇滴滴的年轻貌美女子。

    但以文涵来说,换作旁人尚且唏嘘一二,何况是自己的宝贝弟子,那初苓丫头。

    文楚敏听说父亲一回来就气得骂人,就急忙赶来了。

    听了几句,总算明白了点始末,木了半天,也是震惊难复。

    难怪说圣意难测,皇上都那么久没充盈后宫了,怎突然就想纳妃了,还看上了那个纪初苓?

    若说其他女子生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