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摄政王宠妻日常 > 第 14 章节

第 1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被一只黑漆漆的手突然抢走。

    她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人围了一圈。她认出都是附近的那些乞丐。

    那乞丐掂了掂手上包裹就笑呵呵地开始拆。

    春依急了,边骂边站起想抢回,却不知被谁一脚又踹了回去。

    那人狠瞪着她边拆包裹,看到里头除了衣物,还塞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有几件首饰瞧来不错。直到找到一个钱袋。看清里头的银子,一群乞丐眼睛都直了。

    “他娘的,早知道这妞身上有这么多钱,老子还等到今天下手?弟兄们,下馆子去?”

    那乞丐把里头不值钱的往春依身上一砸,带着人闹哄哄地走了。

    春依趴着眼睁睁看乞丐抢走她东西,却痛得站不起来,只能紧咬牙关,双眼血红。

    ……

    今这日子,万佛寺山门外戒备森严,贾氏三人下车时,看到前头被拉走的车驾,明显是从宫里头来的。

    也不知是宫里头的哪位贵人来了。

    下车步行入山门后,需向里头守着的小僧递上名帖后方可进。

    贾氏一众进万佛寺后,便直接被引去了歇息的厢房之中。这个时候来递上名帖的,有哪个不是达官贵人,怠慢了谁都不可。

    万佛寺早已备好相应的厢房了。

    厢房都隔在一块,途中贾氏遇上相熟的夫人便稍稍点头。僧人将她们一行人带到时,贾氏询问了何时能去大殿,回答是得稍待一些时候。

    那便是宫里头来的人还在大殿之中的意思了。

    贾氏见纪云棠神色颓颓,便将其哄去里间先睡上一阵。

    纪妙雪亲自替贾氏奉了茶,可贾氏心里头郁着气,也就没动。没消多久,她们这便前前后后来了几个跟贾氏交好的夫人女眷。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此机会,自然得四处寻人叙叙话了。

    一说起,才知眼下在大殿内的,正是太子前不久刚娶的太子妃,另外还有容昭仪带着小公主也来了。

    太子妃,那便是刚纳的那位正妃了。太子府内侧妃皆有子嗣,太子妃刚入东宫,就这般赶着来求愿,不用猜也知她是来求子的。

    不过这些话也就私下聊聊了,都是妇人不好多置喙什么。且几人见贾氏精神不济,也未多坐便走了。

    之后未多久,又来了秦侍郎家的周夫人。贾氏与周夫人往来颇多,是以不免同她多话聊了几句。

    聊谈着,周夫人忽然话一顿,看了纪妙雪一眼。纪妙雪最擅察言观色,怎么不知是要她回避的意思。她心里冷笑却不显,说着要看看妹妹,便起身进里屋去了。

    见纪妙雪进去了,周夫人这才拉着贾氏的手道:“你呀,可是同你家夫君吵架了?”

    贾氏憋闷多日,一下被问出,忍不住就抬拍子拭泪,赌气道:“他爱去王姨娘那就去好了,又与我何干!”

    21.签文

    周夫人知道贾氏在说赌气话。

    “就说你啊,性子也不懂绕绕弯。”周夫人叹气劝道,“男人吗,都爱那善解人意的,你性子该再软些,即便男人心里有你,也不可能每回来哄的。原则之类的都是不打紧的,不要也罢。”

    贾氏听了思索着:“可他……”

    周夫人便往里头瞥了眼,低声道:“你若不服软,男人对你耐心磨没了,你难道就等着那丫头跟那妾室来霸占了么?你想想棠儿跟睿儿。”

    这话一下将贾氏给点醒了,可不是这个理吗。

    “对了,你睿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听说是惹着他祖父了?”

    这事哪能拿出来讲,贾氏强绷着淡定道:“没什么,小事罢了。”

    周夫人坐了会,便有僧人来请人。贾氏便唤醒纪云棠,一行人前去大殿烧香祈福。

    纪妙雪跟在后头偷偷打量,见贾氏整个人都比之前平和多了,不免心有忧虑。

    听完众僧诵经,也上香将心愿承秉完。纪妙雪跟在贾氏身边寻思着,如何开口让她同意去万佛寺后头的许愿树那。

    许愿古树树龄已余千年,那许愿树上挂满了红绳缠裹的求愿牌子。都说向它求许姻缘是极灵的,所以也被称姻缘树。

    恰好在这时,她们听见近处有命妇议论著向殿外走,都道要去放生池那儿瞧瞧热闹。

    说是望京那位风头正盛的宁家宁公子今儿也来了万佛寺,且与众位世家公子聚在放生池边有些时候了。大才子们先是斗了一圈文,后又听宁方轶在说他游历间的趣事。

    那姻缘树便是在放生池边上。

    来万佛寺有烧香祈福的,有各怀心思互来互往的,其中亦有捎上自家适龄子女的。聚在姻缘树附近时,因皆是世家子女,门户大抵相当,也算是有个相看的好机会。

    所以此时那儿必定又有俊朗男儿,也有曼妙姑娘。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纪妙雪心思一动,同纪云棠道:“三妹妹也闷了好多天,那儿听着好像很有趣,咱们也去瞧瞧?”

    纪云棠听了也起兴致,总算有些活力:“好啊好啊。”

    贾氏暗暗瞥了纪妙雪一眼,她怎么会不知她在想什么。但见女儿难得有兴致,也就笑着许了。

    待见两人于前头出了大殿,贾氏的笑已荡然无存。纪妙雪将到年纪,不过她的亲事当然是由她来操持。

    到时候她自然会给她安排一个身份相匹的好郎君。

    纪妙雪到时,看见场面有些闹哄哄的。也不知那宁公子方才是说到什么了,众人皆抚掌大笑,好不欢快。

    正中的那位公子着青兰缎袍,笑得温雅和气,瞧来有如沐春风之感,五官文秀又不失爽利,纪妙雪只瞧一眼,也忍不住被引去了视线。

    想来,他就是鹤石先生的高徒宁方轶了。

    宁方轶在此,夺了周围不少贵女的目光。有大胆些的,甚至那欢喜的眼神都不加掩饰,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大夏国的民风较为开放,想来如若此处不是在万佛寺中,且周围都是各有脸面的人物,不敢太过逾越。

    否则怕是指不定会有多少手绢花儿砸到宁方轶的怀里头去。

    纪妙雪目光四下搜寻,一下找见了领许愿牌子的地方,她看了眼身边的纪云棠,问:“三妹妹,你要许愿吗?”

    纪云棠已经被那儿说的趣事给吸引住了,摆摆手道:“拜菩萨的时候已经许过了啊。”

    那就是不去了。纪妙雪便与她说要小心别乱走,然后自个过去领了许愿牌子。

    她勾着许愿牌子上的红绳思索着。目光也不经意地在各世家公子身上流转,最后回到宁方轶身上,忍不住感叹这宁公子长得确实好看。

    而且要说起来,安国公府一点都不输卫国公府的。

    若是以后能嫁给宁公子这样的,那将来的日子自然是很好的。一个贾氏又算得了什么。

    她想了想,正要落笔,可又迟疑了一下。宁公子是挺好的,就是看起来太过文气了一点。

    还不够……

    她眼神沉下,某处有什么暗暗生芽。凭什么就因她是庶女,就得捡剩的,永远比不了二妹跟三妹?

    她纪妙雪要的,一定得是最好的那个!

    贾氏随后跟了过来,见女儿正站在人群之中,好奇地打量人群正中的那位宁公子,比以往都有精神。

    她笑着过去拉了女儿手,又去打量那位刚回京就传得无人不知的宁公子。

    家世样貌身份才学都好,看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

    若是以后她的女婿有这般也好了。贾氏想着便默默叹了口气。只可惜了,女儿还太小,算算年纪也不那么合适。

    贾氏低首小声问纪云棠:“棠儿,那个宁公子你觉得如何?”

    纪云棠这般年纪,哪里能听懂贾氏的意思,且正听故事到兴起,只点点头说了句好而已。

    贾氏被逗笑。其实与这宁公子的年纪,她倒觉得没什么,只是这抢手的香饽饽,盯上的人太多了。怕是等不到闺女能说亲的那个时候。

    不成那就不成。她卫国公府的三姑娘,书画模样哪样不好,何愁挑不着好夫婿。

    ……

    香山寺中,纪初苓已同宁氏一道用过了斋饭。

    算算时辰也差不多该回,但一行人将要离开时,却又在寺中发现了处求取签文的地方。

    宁氏心想着要替儿子求一支看看,所以又多留了会。

    宁氏最后给纪郴求的签,那解签的和尚说是虽有磨难但终会否极泰来的意思。

    倒是个好的,纪初苓听了也替大哥高兴。

    有这机会,秋露锦梅等几个丫头也想求一求,宁氏心情好便允了。最后都求了一签,算是都挺好的,只是比起来秋露那支的签文最低,小丫头的模样瞧上去有些郁闷。

    但一想也算是不错的,又欢喜了起来,她见纪初苓还没求,便说道:“姑娘也求一支吧。”

    求一支也行,只是当纪初苓看着签筒中满满的签时,才发现自己控制不住的开始紧张,忐忑得下不去手。

    她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自然信这香山寺的签文。可万一抽个下签怎么办,她到底是信还不信呢……

    如此纠结了大半会,纪初苓心一横,索性一闭眼抽了根签出来。

    “上上签。二姑娘好福运。”

    听耳边有人如此说道,纪初苓轻抬眼皮瞄了眼签文。

    果真是上上签!

    “当真!”能抽到此签当然开心,纪初苓内心欢舞了一阵,待一琢磨,才觉着刚那声音有些耳熟。

    回头一看,身后之人长身挺立,一对深眸注视在她手中的签文上。

    她不久前还与这人同坐在禅房之内,不是谢远琮又是谁?

    纪初苓下意识暗忖,怎么又见着他了?

    宁氏是不曾见过谢远琮的,见他衣着气质均不凡,不似寻常门户,疑惑道:“这位是……”

    “晚辈见过夫人。”谢远琮颔首十分客气。

    纪初苓忙从中介绍,宁氏才知原来这位就是当晚救了女儿的恩人。

    自是连声谢过。

    又细细打量一番,心道原来这位侯府公子竟是如此仪表堂堂的青年。

    纪初苓险些又喊出谢大人这称呼,想起谢远琮似乎不喜欢,才改道:“谢公子也是来求签的吗?”

    自然是远远瞧见她在这里,才不知不觉走了过来,还恰好见她抽到了个好签。

    虽面上不显,然实际喜悦比她有增无减。

    不过这话自然不好说。谢远琮见小姑娘在瞧着他,也就点了下头。

    纪初苓便往旁让开了些。

    她刚抽了好签,心情自然好,见谢远琮想也不想的就从签筒中抽了根签出来,遂好奇地探了头过去。

    可待看清上头的签文后,笑就冻在了脸上。她静想了片刻,默默把脑袋收了回来。

    她方才是为何要问这么一句,这坏签,总不会怪在她头上吧?

    解签和尚接过后就皱了下眉头,一双小眼在谢远琮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会。

    说道:“小僧直言了。施主运境顺遂,求仁得仁,然命中注定有一生死大劫,避无可避,需得贵人相助方可渡过,否则无力回天。”

    和尚一番话说完,气氛一时十分凝重,无人出声。

    还是宁氏最先出言缓解:“命数是自己的,左右不过就一个签罢了,都作不得数的。”

    谢远琮附和:“夫人说的是。”

    纪初苓见谢远琮面目平和,听了那解签和尚的话后,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似乎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是了。联想前世,像他这样杀伐决断,谋弄权政的人,应该是不会信这些的。

    虽然纪初苓大程度上相信香山寺的签,但不知为何,她心底竟有些希望谢远琮的此签不会成真。

    前提是将来他的存在不会威胁到她的亲人友人。

    她垂着视线,长长的睫毛一下一下扑打在下眼睑上,掩住了其中的盈盈眸光。

    时辰不早,宁氏一行不再久留,很快便离开了香山寺。

    待目送宁氏携纪初苓离去后,谢远琮嘴角缓缓扬起一个会心的笑容。

    所谓劫数他根本就不在意。

    求仁得仁,于他就已经足够了。此生他所求的,不过一个人而已。

    22.巧遇

    纪初苓同宁氏从香山寺出来。

    宁氏忽提有事,打算先去一趟娘家安国公府。纪初苓被宁氏忽然的决定弄得措手不及,现在让她去宁家,她是一万个不愿的。

    纪初苓并不知今日宁方轶在万佛寺中,她一想到可能会在宁家碰见宁方轶,就手疼。

    她只好想着法子央宁氏放她先回府。

    宁氏本是不依的,一张脸也挂了下来,数落她不懂事。纪初苓也有好些日子没去宁家了,理该去给外祖母请请安的。

    面对宁氏难得和颜了一天,却又板回去的脸,纪初苓也很无奈。她也想念外祖母,可是眼下是真不想去。

    她便道身子刚好,可在香山寺待了整日,早就乏累难当了。且明日杨大夫例行要来给大哥治腿换药,她需得早些歇息。

    好不容易见宁氏有些松动了,便扯着宁氏的袖子撒起娇来。

    直到宁氏最终扛不过她的软磨,点头同意了,她一口气才总算松了去。

    马车半道转去了安国公府,纪初苓看着母亲进了安国公府大门后,便吩咐车夫调转回去。

    安国公府同卫国公府之间仍隔了一大段的路程,中间经过的一条长街巷甚是热闹。

    离开安国公府近处后不久,渐渐就能听到马车外头的喧闹声。

    长街巷里商贩林立,间或有吆喝声马蹄声此起彼伏地传进来,好不热闹。

    纪初苓先是紧张了半路,后又在宁氏那儿磨了那么久嘴皮,这会儿才发觉自己嗓子干渴的厉害。

    她提过小桌上的砂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润润喉。想要再倒时,却感觉车身突然一晃,壶里的茶水顿时往外洒出了一大半。

    纪初苓低头看被沾湿了的裙裳一角,还没反应过来,车身又猛地一震,杯子从桌上瞬间滚落,一路从车帘处滚出了车外。

    纪初苓人也一下就被甩到了车厢的另一边。

    马车外头的吆喝变成了一阵阵的惊呼,马车车身剧烈颠簸不停,马匹在街上横冲直撞跑得飞快。

    纪初苓突遭此变故,早就变了脸色,只一手死死扣着马车内沿,才不至于像那壶一样被车壁撞了粉碎。

    她没遇过这样的事,勉力才从震荡中拾了思绪回来。方才不还好好的么,怎么突然就惊马了?要是再这么跑下去,撞上什么或是被甩出,后果都不是小的。

    纪初苓正想冷静下来想法子时,陡然听到驾马一声嘶鸣。车轮在地磨出好大一阵刺耳声后,车身一颠,又猛地止住了去势。

    停了?

    纪初苓大睁着眼惊疑了好一会,喘了口气回来,才慢慢松了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